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1

一、工作目标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学生接送车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超载、无资质接送、部分路况差、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欠明确等问题依然存在,时刻威胁着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为此,各镇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接送工作。

到20*年6月底,全市所有学生接送车辆通过公安部门的审核,车型车况和驾驶员均符合接送要求,挂“*市学生接送车”牌上路,彻底杜绝无资质接送现象;所有接送道路会车方便,路肩坚实,基本符合接送车通行的条件;学校教育、管理到位,各接送批次统筹安排,学生上下车有序;接送车驾驶员定期接受安全培训,责任心强,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接送服务;超载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接送收费不超过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以校为单位的接送车驾驶员组织基本建立,加强学生接送工作管理。

二、工作职责

(一)各镇政府

各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学生安全接送工作负总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学生接送工作研究和部署,全面协调处理学生接送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着重履行好以下职责:

1.统筹研究本镇的交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学校到行政村、自然村的公路建设,不断改善学生接送车辆的通行条件。

2.按照村落分布、道路状况和学生人数等因素,精心设置学生接送线路和站点,因地制宜建设好候车点。同时,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因线路、站点设置和合理收费等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

3.建设和维护好接送线路。加强对接送车线路的日常管理,对路况较差的地段要组织力量及时维修,经常维护;对会车不便的路段要增设会车点;对危险路段及学校附近的集镇道路、村镇道路设立警示标志,增设防护设施。

4.组织协调好辖区内各职能部门,落实职责,齐抓共管,严厉取缔无资质接送车辆,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学生接送工作安全有序运行。同时,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时,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打破行政区划,实行就近入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校要做好校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结合实际和交通案例,通过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增强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重点培养中小学生“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不断增强交通法制观念,自觉遵守交通秩序。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引导家长和学生拒乘无资质车辆,规定家长到站点接送学生时限,强化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

各中小学要积极配合做好乘车人数统计、接送线路及站点设置工作;有序组织维护好学生上车秩序并做好其它服务性工作;加强对学生接送车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反馈有关信息,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生交通安全工作。

(三)公安部门

公安部门对学校周边地区,特别是学生接送车集中的校门口、必经路段和条件较差的路段,要经常性设点查控,充实警力加强管理。从严查处学生接送车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使用报废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等不符合规定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学生,坚决制止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驾驶学生接送车。严格审核接送车辆和驾驶员的资格,对接送学生车辆车主及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为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定期免费检测。

(四)交通、建设部门

设置醒目的交通安全警示牌和交通提示标志、铺设减速设施、在学校门口和学生出入路口添加人行横道线,完善通校公路、学校周边公路和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设施。

(五)学生接送车驾驶员

1.统一车型,原则上用中巴车接送学生,特殊路段(路况暂达不到中巴车行驶要求的)允许以面包车作为过渡阶段的车型。所有接送车辆必须挂“*市学生接送车”牌上路,并按要求参加座位保险,定时接受车辆安全检测。

2.善待学生,负责学生的上下车安全,按线路接送,不并车次,不抢车次,不漏车次,准时到点接送学生。驾驶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路况及学生乘车情况。

3.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克服生源“冷热”不均的现象,注意统筹安排,配合各镇尽可能延伸接送线路和增设站点,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有效控制接送车次,每车原则上不超过2车次,或接送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严格控制超载现象。

(六)其他部门

安监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安全接送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物价部门要科学核定学生接送车的收费标准;交通部门要有效净化接送市场,严肃查处以盈利为目的的校外组客、“黑车”接送等营运行为,彻底杜绝无资质接送现象。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学生接送工作事关成千上万孩子的生命安全,涉及到教育秩序能否正常,关系到我市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各镇、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安全接送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学生安全接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2

关键词:事故模拟;虚拟现实;交通事故;系统设计;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224-02

在昌九一体化大发展思潮下,九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好大家庭都购买了自用车,为九江市交通运输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若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交管部门处理应变不及时,事故责任认定不准确的话,不仅会造成理赔困难,也会影响监管机构在市民心中的满意度,从而影响本市的平稳有序发展。对此亟待提升本市目前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技术,能够集合信息化管理、保险理赔程序、交通违法处理方式,利用快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优化设计交通事故模拟系统来处理相关交通事故,以便快速准确定责理赔,疏通交通线路,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产生积极影响。

1 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及其应用意义

虚拟现实,也就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由20世纪美国VPL公司Jaron Lanier提出的【1】。虚拟现实技术,综合虚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优势,并且能够通过整合应用这些技术,有效模拟创建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并可以为技术使用者提供一个在“视觉、听觉、触觉、导航”多方面的虚拟世界,使其可以漫游在这个世界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2】,感同身受。

在交通事故模拟系统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输入交警现场勘测及目击者观测到的部分数据,可以将交通事故现场通过虚拟现实模拟出来【3】,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快速理赔处理发挥积极应用意义。

2 需求分析

本文将会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设计交通事故模拟系统,模拟出虚拟的通用交通事故场景模块与危害场景模块,从而可以确保对现实事故现场进行虚拟仿真,还可以对现实世界中那些原本并不存在的事件进行仿真虚构,有助于优化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流程的优势,也可以检验一个方案是否可行【4-6】,在模拟的实际应用场景中验证应急预案,并根据反馈进行优化,提升实际中处理交通事故的效率,在实际应用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并且,设计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交通事故模拟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提供精确的事故模拟数据,能够提升虚拟情景的真实感,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使系统设计好之后达到“亦如人意”的效果,满足系统实际操作用户需求。

3 模拟系统设计

3.1总体结构设计

在虚拟现实技术下,设计开发交通事故模拟系统,系统可分为三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对于本次设计的交通事故模拟系统中,系统中三层结构的内容各不相同。

用户层:主要就是用户实际操作应用方面的内容,要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可以通过操作系统、Web浏览器 、APP交互,实现用户对虚拟物体的操作性。

场景构建层:收集相关的文字、地图、数据、图片、声音、视频、照片等,能够基于几何模型以及图像的建模技术,预定义出各种不同的虚拟场景模型,构建系统内部资源配置环境。

虚拟世界层:调用场景模型,依据现场勘测和目击者提供的有效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虚拟出交通事故现场场景。

3.2虚拟环境模型建立

在交通事故模拟系统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基于交通事故常见场景构建三维模型,应用纹理贴图方式,渲染仿真模拟出真实感高的虚拟现实立体境像模块资源,存入系统场景构建层,供使用者后期构建事故现场场景时直接调用,为快速还原事故现场场景提供有力帮助。

3.3事故模型建立

系统开发编程技术人员利用相关程序,设定出关于交通事故中“碰撞、翻滚、燃烧、爆炸及热浪气流”的特技效果,并可应用编程函数VegaAPI控制事故的发生时间、碰撞强度、翻滚高度距离、飞出的方向等。

3.4软件设计

在交通事故模拟系统设计中,能够根据现场监测视频、目击者汇报以及监测仪器的数据,将其转化成虚拟现实场景中交通事故产生的数据,从而划分出灾害的等级,制定出事故处理责任认定方案。系统软件开发流程如下图所示:

4 应用效益分析

4.1案例应用测试

利用以往交通事故案例,就可以应用设计模拟系统,进行事故模拟,能够有效结合虚拟现实中的动态纹理技术,真实模式表现出在事故中爆燃、冲击流、以及碰撞过程、油箱爆炸过程,从而可以有效监控模拟事故发生过程,从模拟系统中找出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快速生成准确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并与已经开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比照,从而完善系统之不足,对系统进一步优化。

4.2效益分析

实践应用证实,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设计出针对交通事故的模拟系统,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出事故的发生过程,也有助于交通监管层通过应用这个系统去查找、分析发生事故的环境原因,从而进一步优化交通设施设置。该系统还具有人机交互方便、效果显示逼真的优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优化设计交通事故模拟系统,可以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为交通事故调查及责任认定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实现对道路交通枢纽立体化呈现, 能够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交通路口优化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依据,发挥巨大的应用效益。

5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优化设计交通事故模拟系统,可以缩短对于事故的处理时间,可以保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更准确,可以作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交通路口优化方案提供境像依据,为预防交通事故发生、降低事故灾害产生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 赵国梁,余学义,满松,等.基于OpenGL的井下开采虚拟现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0(8):114-116

[2] 张怡青.煤矿生产安全培训中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6):206-207.

[3] 洪玉玲.基于虚拟现实的煤矿事故仿真和安全培训系统[J].煤矿安全,2013,44(8):96-98.

[4] 张红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煤矿安全培训系统[J].工矿自动化,2014,40(2):88-92.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3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完善,市政工程行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受到社会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成为稳定社会局面的热点和焦点。当前,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作业环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2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3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4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5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6复杂的承包关系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往往会出现多层的分包,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介入使得施工不能用统一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2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2.1做好安全管理思想教育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 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

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应根据每个施工项目的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员。特别要注意对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制控制,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控制其对承担的工程安全施工的直接领导责任。另外,还应该建立项目部安监部门,其职责应该包括负责制订工程项目安全工作与经济挂钩的实施细则,直接控制使用安全奖金,严肃查处事故和违章违纪行为,对安全工作实行重奖重罚。负责审查工程分包单位的安全资质。贯彻落实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监督承发包项目有关安全文明施工与经济挂钩办法的实施。

2.3 强化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

考虑到市政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会比较复杂,应该就施工的环境进行控制。控制复杂环境就要多设立管理部门,在施工项目部设立现场安全部门经理,经理以下应该分设安全主管和健康主管。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健康管理应该分设健康检查部门、环境检测部门。健康检查部门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工人身体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环境检测部门要对施工环境的水文、地理、尘土、噪音等环境问题进行监管。

2.4完善安全组织规制

所有工程施工项目必须编制施工安全组织设计,并在完成设计之后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质量计划目标、安全管理规则,实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此外,还必须关注安全机制的责任制度。规范地建立各类安全合同文本,建立安全制度出台前的审核工作。

2.5 提高安全技术知识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贯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实施应列人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奖惩制度。对于大型体或大面积、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总体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制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

2.6 建立施工安全培训机制

施工安全培训机制建立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培训的人员,人员分为必须培训、适当培训两种。必须培训的人员应该包括:①新进工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且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②企业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其中变换工种者应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教育。适当培训的应该包括:①原有工人应每年度接受安全培训,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培训也应该有明确地时间规定。②专职安全员应该进行适当地培训。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新员工上岗前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3 结束语

总之,市政施工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完善安全组织规制,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强化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建立施工安全培训机制,在“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环境下,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持之以恒地开展安全教育和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认认真真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立足于施工企业安全自控,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监控,只有这样,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才能有效减少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钟骏武.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

[2]孙乐.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2,(02).

[3]刘磊.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价值工程,2011,(09).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4

关键字:路桥工程 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7文献标识码: A

路桥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始终是工程施工的第一要务,安全施工理念必须贯彻于整个施工阶段。然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仍有很多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因此如何加强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路桥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引起路桥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只有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以人为本,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施工安全措施的实施。

一、路桥施工管理现状

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路桥行业也逐渐崛起,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成为交通施工的引领队伍,使我国的路桥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是,由于路桥工程不仅较为复杂,而且施工期较长,其管理难度较大,加上路桥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强度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路桥工程质量事故及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及人员的人身健康。当前路桥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混乱、施工材料及设备缺乏有效管理、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等,因此加强路桥施工管理刻不容缓。

二、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 我国路桥施工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成为了路桥施工中的领头军,为我国的路桥施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众多的路桥施工中,路桥施工数量的增长给路桥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才是保障安全生产施工的主要方式。可惜这些并未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重视,导致了施工时安全事故的频发,这不得不使我们在重新开始审视施工安全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分析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综合以往的安全事故表明,路桥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问题表现如下

路桥施工人力资源匮乏。难满足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需求,而路桥施工数目却在逐渐增加,这无疑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随处可见的施工安全标语,却始终只是听得多而落到实处的少。

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设立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为的是节省资金以配备高保障性能的仪器。这种做法没有准确的操作技术,设备上的安全投入也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安全事故频发根源于不规范的操作方式。我们知道,越来越多的民工加入了路桥施工的行业,然而这些民工本身的素质有限,再加上缺少系统的锻炼与教育,为路桥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从我国路桥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在于施工人员的不标准操作所导致。不论是对于操作人员自己还是路桥的施工单位本身,这种事故的教训将会是无可挽回的。因此,相关路桥施工单位应及时吸取教训,强化路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中的安全。

三、路桥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由于路桥施工本身的特点(施工路线多,交叉作业多,设备使用量大,各种操作人员多,进行路桥施工时大都为露天作业),造成对于路桥的安全施工管理困难。但是,一切工程施工的前提便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路桥工程施工的首要就是要抓好安全生产问题。。

1、安全理念的贯彻

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安全生产。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乃效益之根本,安全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发展,更与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将安全理念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2、安全操作的规范化

安全事故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规范的机器操作所致,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是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因此,应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临场指导,这样可以使得施工人员更加熟练相关操作,减小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安排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可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为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用电安全情况、高空支架的稳定性、交通安全等。

四、路桥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安全意识的宣传。

宣传施工安全意识。施工单位应当定期为施工人员开展相关施工安全讲座知识讲解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向工作人员广泛宣传相关施工安全的常识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以安全为第一、坚持安全与质量并重,避免出现违章施工、操作的现象。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尽量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施工现场的操作秩序,使其更具规范化、秩序化,在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的同时,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加强安全培训,严格整章建制。安全管理是当前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单位应当聘请专业化的工程专家,定期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尤其是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必须严格实施,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工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加强管理施工现场,改善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在开展相关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活动中,首要应当解决的就是正确调整施工工序及施工进度,把握好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监控与施工秩序管理,其具体措施如下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以相关施工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严格管理施工进度。由于大部分路桥工程项目中的路基、涵洞等相关建筑物不仅点多线长,而且其工作环境大部分为露天、室外,若天气较为恶劣时,施工单位应当严禁施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施工工序及施工工期。另外,由于路桥施工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施工单位应当避免照搬照套各种模式,而应当以灵活、便捷的方式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在处理施工进度及施工工序、施工质量的关系上,应当以实际情况为重,合理调配、合理调整,务必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管理施工质量。首先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检测制度,包括自我检测、互相检测、交接检测环节,严格实施,确保施工工程的分项目在验收过程中严格管理。其中施工单位尤其应当重视桥梁基础等隐蔽工序项目,确保严格检查、核查施工质量,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把关,进而提高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其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另外施工单位应当严格管理路桥施工技术,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操作规范及操作守则,结合合理化、科学化的施工质检制度及质检技术,对路桥工程项目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以便及时核查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改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3、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监督。

路桥施工属于复杂化、系统化、长期化的工程,除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应当制定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路桥施工生产的质量与安全。

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而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及管理岗位职责,切实落实相应的施工安全防范与管理措施,避免出现施工意外事故。

编制安全管理奖惩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杜绝施工安全隐患。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监督,加强安全培训与安全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不违章作业,管理人员不违章指挥,及时排查工程的安全隐患并解决,确保路桥工程顺利施工、竣工。

越来越多的路桥施工中,路桥施工数量的增长给路桥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大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压力。从我国路桥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在于施工人员的不标准操作所导致,所以大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水平是改善路桥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安全管理的根本内容在于对安全理念的灌输、安全操作的改善和安全监督的规范化。安全管理保证措施的根本在于对施工人员不安心理的安抚、对相关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彻底落实。

总之,路桥施工管理应当注重全过程管理,从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方面着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机械设备及技术管理、人员管理、资料管理,进而抓好路桥施工管理。通过加强管理、控制路桥施工,可以有效地保障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魏晓明. 路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235-236.

[2]陈鹏飞. 论路桥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J]. 民营科技,2013,02:188.

[3]高从敏. 路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门窗,2013,06:255+260.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5

2009年12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春秋几度,1000多个日日夜夜全天候监管服务无休止;

2013年5月6日,世界级沉管浮首节运通航安全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海事监管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关键节点胜利结束。

港珠澳大桥承载着广东海事人的光荣和梦想;广东海事人在特殊的岗位上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增彩添光!太多的工作记忆留给悲欢岁月,日夜延展生长的港珠澳大桥,见证着海事人无言的奉献和守望。

启航:使命在肩

2009年12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风尘仆仆赶赴珠海唐家湾港珠澳大桥建设基地。上午10时,宣布“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工!”礼炮鸣响,礼花升腾,珠三角的交通运输史就此改写,一幅天堑变通途的壮丽画卷,在南中国海展开。

港珠澳大桥计划投资近千亿,是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项目。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岸的关键性工程。大桥建设对于完善国家和粤港澳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稳定,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然而,建造这样一座“百年大桥”、“超级工程”,施工环境异常艰难,由此造成的监管难度前所未有。

这里汇集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的主要港口,是我国港口密集最高的水域;

这里每年进出的大型船舶达4000艘次,货物吞吐量6亿吨,广东外贸货物的90%要靠这条通道运输,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船舶在此交汇,它是大型船舶进出珠三角的唯一通道,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是“华南社会经济发展生命线”;

这里每天航经船舶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既有十万多吨的大型船舶,又有多如牛毛的小渔船,既有上百艘日夜作业不停的大桥施工船舶,又有上百艘次往来于珠海、澳门、深圳、香港的载客数百人、航速高达40节、年运送旅客近2000万的高速客船。是我国最频密的水上客运通道;

这里一年的台风、大雾、寒潮等季节性极端天气达200多天,风、浪、流、潮汐瞬息万变,是我国气候最变化多端的水域;

水域环境使然,这里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事故极易发生,是水上交通安全的敏感区域;

——这里就是我国的珠江口水域,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目前投资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地域环境最敏感、水域条件最复杂、通航安全保障要求最高的超级工程。

建设者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海事监管难度史无前例。时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指出,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尤为特殊且艰巨!

“监管服务三座大山”之一:协调难

为贯彻落实部长李盛霖关于“海事部门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指示要求,确保港珠澳大桥施工期间的水上交通安全,树立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形象,2009年5月,广东海事局成立了广东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下文简称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由局长梁建伟挂帅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副局长庄则平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下文简称大桥办)。

领导小组按照有利于发挥海事监管资源综合效能、有利于施工现场监管的组织实施、有利于为施工单位提供便捷服务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开展大桥施工期间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同期,为更好地支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提出了“一个水域、一个工程、一个标准、一个窗口”的工作思路,要求海事部门按照“一个机构对外、一个窗口办事、实行一套规则、执行一个指令”的工作原则,做好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2009年10月,部海事局成立了以常务副局长陈爱平为组长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安全监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广东局大桥办合署办公,主要职能为全面负责大桥建设的海事行政许可、船舶施工前检查、船舶安检、船舶签证、现场巡航监督管理、港珠澳大桥VTS专台运行管理、危险品与防污染管理、信息交流等海事工作。

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央视评语)。港珠澳大桥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对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环境影响重大。大桥预计工期七年,要完成29.6公里的海中桥隧主体工程,3个海上人工岛,33个单体重达8万吨的隧道管节的拖航沉放,900航次的大型构件运输,高峰期时有2000人次作业人员的往来海上,1000艘施工船作业,总计有30万艘次施工船舶的监管工作量。

80多艘大型、超高、超宽特种施工船和500多艘普通施工船的防台压力,近千次沉管隧道管节浮运及沉放、承台和大型钢箱梁运输及吊装等作业的交通组织和通航保障,隧道建设期间开挖伶仃临时航道代替主航道,临时航道转换期间300多家港航单位的沟通协调和大型船舶的通航安全维护;桥梁段施工期间涉及的高速客船航线和施工水域航路调整的组织协调。

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世界级跨海通道,更涉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海事部门、港航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调难度较大;工程水域涉及广东、深圳、香港和澳门三地四方海事机构管辖水域,海事监管协调事项众多。

“监管服务三座大山”之二:监管难

2011年12月10日,广州海事局大桥处海巡船“海特1504”因风浪过大停靠在桂山避风。凌晨两点钟,一艘装载了9000吨危险化工品货船与一艘装载5.5万吨煤炭的货船在桂山附近发生碰撞。接到报告后,当天值班的成宝刚带领大家飞快穿上棉衣冲上了驾驶台,乘着海巡船顶着8级大风及时赶往事故现场,一边指挥发生事故的两艘船到安全水域抛锚,一边联系救助船将船舱进水的煤炭船拖至浅水处搁浅。由于处置及时有效,此次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污染物泄漏入海,一场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得以避免。这样的应急处置每月都可能碰到,特殊的工程项目、特殊的监管环境,决定了监管的难度前所未有。

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广东海事局水上安全监管的多个首次,这些“首次”没有监管经验可以参考——

首次参与由粤港澳三地共建共管的水上工程项目的监管,首次监管集桥、岛、隧、路一体的超大型跨海大桥,首次承担世界级隧道管节拖带浮运的全程通航安全保障,首次协调组织亿万吨级港口主航道的临时转换,首次对施工环境要求极高的钢圆筒振沉作业进行现场维护。

港珠澳大桥所处水域通航环境极其复杂,是水上交通事故易发的敏感区域,大桥建设加剧了通航环境的复杂性和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工程建设水域涉及三地四方海事机构,广东海事局内部又涉及广州和珠海两个海事部门,各个海事机构在水工项目海事监管中的监管尺度、监管方式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工程建设涉及航标工程、VTS改扩建工程、海事监管设施设备配备等安全保障系统工程建设及相关费用补偿问题,海事监管工作量大;工程建设期间海事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监管服务三座大山”之三:服务难

2012年8月15日,唐家海事处执法人员在港珠澳大桥总营地码头现场巡查时发现船舶“港珠澳1”持高速客船证书,但不满足高速客船的安全管理要求、不具备适航条件,随即向该船发出停止作业通知书。为了解决“港珠澳1”船舶的安全监管问题,执法人员主动走访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营地,向企业负责人了解该船的安全管理问题。随后,珠海海事局监管处领导带队到总营地码头考察“港珠澳1”船的船员配备和船舶安全管理问题。2012年8月31日,珠海局港珠澳大桥监管办牵头组织珠海局监管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交广航局、中国船级社(CCS)等单位代表14人现场办公,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完成了对“港珠澳1”船的定性问题,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实际困难和管理难度。中交港珠澳大桥局负责人也表示愿意配合海事部门做好“港珠澳1”船的安全监管,对海事部门主动倾听企业呼声,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做法表示由衷地感谢。

港珠澳大桥工程规模宏大,工程同时跨越广东和深圳两个海事机构辖区水域。工程建设期间将会有众多的施工单位和施工船舶参与施工作业,施工单位需要到不同海事机构办理施工审批手续,势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海事监管协调服务,统一对外受理有关施工审批申请,及时协调处理施工审批手续,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够极好地提高海事工作效率和海事服务水平,树立海事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目前,广州海事局、珠海海事局等均在大桥建设一线配备了精兵强将。

“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大桥处远离陆地,时间一长给人生理和心理上带来很大考验。海上无风三尺浪,更别提在风大的冬天,船上的缆绳一天晚上断好几根,船长都不敢安心睡觉。但我最自豪的也是这份工作,在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负责监管工作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港珠澳大桥在通航密度这么大的水域施工,施工水域和航道离得很近,施工船舶的锚都几乎要伸到航道里边,每年经过这条航道的货物达6亿吨,只多不少,一天都耽误不得。我觉得我很自豪啊,自己的活儿都没有白干。”广州海事局大桥处王均龙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在大桥处工作的人员中,有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的林涛,有广州市劳模王均龙,有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成宝刚,还有像处长陈炳文一样更多默默无闻奉献的海事人员奋斗在大桥施工一线,实践着“最严格的监管就是最有效服务”的职业诺言。

护航:迎难而上

面对大桥建设海上监管服务的“三座大山”,广东海事迎难而上。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广东海事局“先行先试”,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科学攻关,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多项创新性的工作举措。广州海事局大桥处的设立,是广东海事创新思路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2年5月18日,中国第一个建在茫茫大海中间的海事处成立了,广州海事局大桥处的驻地“海趸1550”,位于北纬22°17.220′;东经113°46.563′的珠江口,距离最近的陆地超过18公里。管辖范围为港珠澳大桥轴线上下游3海里的广州海事局辖区水域。该处负责广州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等工作。在这个仅有2125(85×25)平米的趸船上,博风浪,战酷暑,对参与大桥建设施工的所有船舶(数百艘)及航经辖区的大量(每日4000多艘次)船舶进行监管,查处交通违章违法行为数十起,纠正违章行为上百次,圆满地做好了大桥现场施工船舶的检查监督等工作。

提前谋划

谋定而后动。从大桥初步设计阶段开始,海事部门就着手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服务的顶层设计工作,编制并印发实施了《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总预案》这一总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了通航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从总体到局部、宏观到具体对海事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

以《总预案》为纲领,广东海事局还建立了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航安全保障合作框架协议》、《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通航安全保障总体规划方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航安全保障实施协议》及各项实施细则为支撑的五个层次的文件体系,为海事全面履职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科学构建

建立了以部海事局水上安全监管领导小组为最高指挥机构,广东、深圳海事局为现场领导机构,广州、珠海、深圳蛇口、航标、海测等海事机构为执行部门,各监管分区监管队伍为实施单位的四个层级的组织架构。

根据大桥设计情况和船舶航行需要,提前规划了大桥施工期及营运期间航标设置和调整方案、海测和海图改版方案、航海保障宣贯方案;根据珠江口水域应急反应特点和机构现状,构建了科学的应急指挥体系,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有效沟通

港珠澳大桥工程涉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海事部门、港航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调难度较大;工程建设涉及航标工程、VTS改扩建工程、海事监管设施设备配备等安全保障系统工程建设及相关费用补偿问题,海事监管工作量大;工程水域涉及广东、深圳、香港和澳门三地四方海事机构管辖水域,海事监管协调事项多。

几年来,海事部门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建立了双周协调例会和月度安全生产形势通报例会制度;牵头建立了粤港澳海事机构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联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现场监管趸船租用和改造事宜;主动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安全保障系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协调处理大桥建设对23DY锚地的影响问题;组织编制《港珠澳大桥建设通航安全保障框架协议总体实施方案》等,有力地推进了大桥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先后召开的各类协调会议共计200多次,涉及参会人员近万人次。

创新监管

组建专门监管队伍。广东海事机构按“四型海事”为要求,以“精干队伍、精湛业务、精良装备、精细管理、精美文化”为建设目标,为港珠澳大桥全力打造一流的现场监管队伍。

海事部门抽调优秀业务骨干在深圳、广州、珠海水域组建现场监管队伍,并配置了装备精良的船艇投入大桥监管。

实施网格化监管。在广泛吸收国内外类似项目海事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最有利安全、最便利施工”的原则,突破传统的辖区管理模式,根据水域的通航特点、功能和施工组织,重新划分广东和深圳两个海事机构大桥监管水域,实施了“五线四区三域”的网格化管理。(以桥轴线、施工水域边界线、预警水域边界线为五线、四个监管分区及施工水域、桥梁管理水域、预警水域等三个区域),最大限度保障监管服务的有效性、连续性和施工安全。

构筑智能监管体系。在大桥建设海事监管中,利用VTS、AIS、VHF、CCTV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广州VTS设置专门负责桥区水域监控的专台,在现场监管趸船上设置智能监管专室,要求所有施工船舶和砂石运输船舶安装AIS、VHF等设备,形成“远程监控有专台、近程监控有专室、现场监管有专船、责任落实有专人”,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主动与互动相结合、监管与服务相结合”三结合的海事监管新格局。

夯实施工船舶防台安全基础。针对珠江口水域防台应急锚地严重短缺及超高型施工船舶防台要求高等现状,为了保证台风来临时施工船舶有合适的水域进行防台,海事部门在对投入大桥建设的施工船舶的种类、数量、防台需求、珠江口水域特点等进行仔细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划定了三处专用防台水域专供参与港珠澳大桥施工作业的船舶防台使用,并编制施工船舶防台工作指引,合理确定施工船舶避台时机、撤离路线,明确施工船舶航行及锚泊注意事项,引导施工船舶在台风来临时安全有序撤离,保障施工船舶防台安全。为施工船舶规划专用的防台水域,在我国涉水工程建设上尚属首次。

加强现场监管。广东海事局在跟踪指导建设单位做好岛隧工程沉管浮运安装及桥梁工程钢箱梁、承台等大型构件拖运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制定针对性的清道护航、现场监管和交通组织方案,并协调广州局、中山局、东莞局等相关单位做好通航安全保障工作,切实保障沉管浮运、大型构件拖带等特殊作业和重要节点工程的水上交通安全。

深圳海事局、广州海事局、珠海海事局等现场监管单位均成立了专门的监管队伍,调用专门的监管船艇,实施24小时巡航监管和现场值守,有力地维护桥区水域通航秩序和通航安全。

优质服务

统一对外服务窗口。由大桥办一个窗口办理大桥建设涉及的所有海事业务,解决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奔波多个海事机构的困扰。

优化行政许可工作。逐步探索并建立了“统一受理、集中办公、联合会审、统一对外、统筹实施”的行政许可模式,优化了行政许可程序,缩短了行政许可办理时间,提高了海事行政许可效率。

完善现场服务网点。构建了“两岸基两趸船”的服务网点和“一个窗口对外”、“绿色通道”、“电话预约”、“24小时服务”、“网上办理”等一站式海事业务便捷办理渠道,最大限度地方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大桥开工以来,海事部门协助组织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和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的通航安全审核,代部海事局出具通航安全审核意见;受理涉及大桥建设的海事业务,协调办理大桥建设施工许可,审批施工船舶,有效地推进了大桥工程建设进度。

提供全面业务支持。在海事内部和外部分别组建了四个海事专业(航标、海测、基建、技装)技术支持小组和航海专家顾问团队,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好大桥建设涉及的航标、VTS、海事基地等配套工程建设及临时航道转换、沉管浮运安装等难点问题上出谋划策和技术咨询,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

强化人员安全培训。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需求,及时组织海事人员在施工现场举办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现了从“你要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提供全方位的航海保障服务。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完成了三次伶仃航道转换、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地质勘察、桥梁埋置承台足尺模型工艺试验、试桩平台建设、水文气象监测以及桥梁工程施工的航海保障服务,累计完成海底测量勘察面积240多平方公里;累计完成航标移动、撤除171座次,在大桥水域新设置74座航标,为过往船舶和施工船舶安全航行提供良好的助航服务。

续航:任重道远

“海巡1551!海巡1551!指挥船海巡1503呼叫!”

“海巡1503!海巡1503!海巡1551收到!”

“海巡1551,你船左前方约1海里处正有1艘拖网渔船驶近我编队,请你立即出动予以拦截!”

“海巡1551收到!”

这是海事部门为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实施封航警戒的工作现场。2013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迎来了这一关键节点。

广东海事局出动多次完成重要使命的“海巡31”船和1架直升飞机在珠江口“当万夫莫开之关”,还有广州局以“海巡1503”为指挥船的共11艘海巡船,100多名执法人员全力为沉管浮运、安装工程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封航警戒工作。

广东海事局局长、广东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梁建伟一线指挥,广东海事局副局长、广东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庄则平同步在总指挥室协调指挥,通过信息化监控设备实时精确关注编队动态。位于VTS船舶交通服务中心的交通组织工作组按照要求做好交通组织方案落实和交通组织工作,各个岗位都由全局经验最丰富的专家值守。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其中深埋于伶仃航道下44.5米深海底的沉管隧道长达5664米,为当今世界同类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隧道沉管共有33节,标准管节长度180米,管内将建设双向6车道。沉管浮运、沉降和对接无疑是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

首节沉管(E1管节)长112.5米,宽37.95米,高11.4米,吃水深度约为11.3米,总重量为47000吨。这节沉管在桂山岛牛头预制场制作完成后浮运出坞,沿专门为其开挖的榕树头沉管航道航行,再进入榕树头航道,再接伶仃临时航道,到达大桥西人工岛东侧的岛隧连接处,高精度沉降海底,高难度对接后实现西人工岛和隧道的贯通。

风险和难度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首先是封航、警戒监管难,沉管浮运、安装施工作业所在的水域——珠江口水域是世界上船舶交通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

其次沉管吨位大、吃水深、造价高,要知道,英国的“无敌级”卓越号航空母舰也不过才22000吨,一节沉管足有两三艘“卓越号航空母舰”那么重;

再次是浮运、安装作业时间长,因为要保证沉管安全并充分考虑海上潮流、波浪、风吹和能见度的影响,浮运拖带编队前行的速度不到1节,相比普遍提高的海上交通,真的是“蜗牛的速度”,7海里的路程要行11个小时。莫测的海上,11个小时什么事情都可能会遇到。

从5月2日中午警戒开始到5月6日中午沉管微调、对接完毕,整整五天四夜。如此大强度的监管工作,考验着所有参加沉管浮运和安装工作的海事人,也体现着海事人高水平的保驾护航能力。

经历了五天四夜的艰苦工作后,“技术难度堪比太空飞船在宇宙中的对接”的首节沉管与西人工岛隧道接口实现“初吻”。海事监管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关键节点胜利结束。

四年来,在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桥管理局等业主单位和大桥各参建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广东海事部门攻坚克难,全面履行海事工作职责,使港珠澳大桥各项施工作业安全有序,施工水域水上安全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通航保障工作整体进展顺利,取得了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的阶段性成果。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朱永灵感概地说:“没事海事部门保驾护航,在这么繁忙的水域施工不可想象。”

随着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沉管浮运安装、大型钢箱梁吊装等特殊水上水下活动陆续展开,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形式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通航安全保障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未来,广东海事人将港珠澳大桥建设作为实现个人梦想的主战场,将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组织做好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物质保障工作,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全力保障大桥建设安全。

(二)再接再厉,切实组织做好沉管浮运与安装、重大构件运输与吊装、船舶防台等关键工作的通航安全维护。

(三)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海事机构的沟通联络,研究制定施工船舶跨境作业、跨境运输等安全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的政策方案,共同做好桥区水域各阶段高速客船航线调整及宣传宣贯工作。

(四)进一步加快《桥隧工程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费用标准》专题研究工作力度,为规范我国涉水工程建设通航安全费用保障提供参考;在桥区水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智能管理系统,提升通航管理科学化水平。

(五)及早谋划大桥建成后的海事管理工作,提前开展营运期桥区水域海事管理模式、航行管理规定等研究和制定工作。

交通安全培训的意义和目的范文6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检测;外观检测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试验检测是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检测,以便根据其检测的结果来判断工程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的规定。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评定验收的一个主要环节。一个产品或一项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往往要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来得以实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节约工程成本

对于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材料可借助试验检测手段,以确定当地的建筑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

1.2通过试验检测手段,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材料的应用

及时有效的对某一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以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提高工程进度、质量等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提高工程效益提供有利的途径。

1.3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科学地评价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环

拥有一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可以完成一些材料的检测,从而评定其合格性。这样对于合理有效地使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公路工程实体检测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对路面工程的弯沉、平整度逐车道连续检测;对抗滑的抽检是每公里测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对厚度的抽检是行车道连续检测及双车道每公里两点;对宽度、横坡的抽检是每公里测1~2个断面;其他抽查项目每公里不少于1处。对公路弯沉、路面厚度、平整度、摩擦系数、隧道衬砌砼强度及厚度等抽查项目优先采用自动化检测或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测。竣工验收前复测的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方法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定,以每评定单元计算实测弯沉代表值,可采用3倍标准差方法对特异数据进行一次性舍弃;若计算实测弯沉代表值满足设计要求,则该评定单元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以合同段内合格的评定单元数与总的评定单元数比值为该合同段内竣工验收复测路面弯沉合格率。对于大于3倍标准差的舍弃点及不合格单元要加强观察。应对公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以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采取随机抽检,其抽检频率以及抽检要点等见表1~表3。

另外, 还应当按竣交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和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监理资料、施工资料进行审查。内业资料审查采取抽查方式进行,涵盖各合同段及监理单位的关键工序、关键指标。内业审查具体内容如下: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拌合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地基处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大桥、隧道施工监控资料;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中间交工验收资料;施工过程各方指出较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资料;交工验收前的自检资料。

3 加强检测对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作用

科学的检测和鉴定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构件和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试验,是提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

4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尽量避免野外自然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对检测工作的影响,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保证本公路项目检测工作的质量, 特制定以下质量控制措施。现场检测工作由相关业务的检测部门负责实施,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完成现场测试工作, 对所出具报告负责。总工程师(或其委托人)负责现场检测方法及人员资格确认。采取的质量检测内容为: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具备检测人员的各项要求, 凭检测合格证在指定岗位上进行检测工作, 并严格遵守公司管理制度; 现场检测人员在收到检测通知时,应对检定周期内的所用仪器进行检查、校正, 严禁使用未检仪器和受损仪器; 确认现场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现场检测工作应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及工期安排情况, 按现场人员数量进行详细分工协作;了解现场环境和气候情况,做好现场记录,对检测工作精益求精, 对检测数据负责,若现场环境和气候影响检测结果时, 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 等环境气候好转后再进行检测; 严禁把仪器交给无上岗证和外单位人员操 作; 将记录数据如实、准确地填写在检测记录中,所得数据应进行可靠性分析;如果检测结果有疑问, 应立即报告技术负责人,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重检;准确采集现场数据,之后应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和处理后,根据业主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编写检测报告,送交技术负责人和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并及时签发;为保护受检企业的正当权益,检测人员应对受检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设计文件保密,不得擅自将检验结果告诉非受检单位和人员。

5现场检测安全措施

对于已开放交通的公路项目,要切实做好交通安全维护工作,保证检测人员、设备的安全。现场检测期间的交通管制及安全保障措施由项目办负责协调。加强安全教育, 规范检测作业。检测工作开展前根据竣工质量检测工作的特点,对全体检测人员和相关配合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提高检测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检测工作应落实安全责任。项目办应安排一名副主 任负责检测工作安全管理,并配备专职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 各检测小组由项目办安排一名安全员, 负责小组现场专项安全管理。所有检测人员和配合人员开展检测工作时必须穿反光安全服,横跨公路时,注意来往车辆,确保自身安全;各检测组(路基、路面、桥梁和交通安全设工程)应安排交通安全维护人员,要密切注意道路交通状况, 各检测点前后100m处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或在移动检测设备前后安排警示车辆, 并开警示灯, 检测点周边应设置安全锥。

6.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发展趋势

6.1促进工程检测的法制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时候不能保证每个工程检测机构的合法运营,当有利益的诱惑时,就会出现检测机构利用不合法的手段来谋取自身的利益,因此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的法律化,将会对整个行业的公平竞争起保护和强制的作用。同样,政府相关部门也希

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国家的财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工程检测市场的有序发展,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化,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并更好的规范公路工程的检测市场。

6.2更加完善的工程检测责任制

质量、实力和服务是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的必备条件,那么责任对于检测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机构是否有信用,是否在行业中有口碑,就要看这个机构是否能树立优质的信用水平。对于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可以采取参加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险,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自身机构的安全运营,也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检测机构规避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检测机构的信用水平和意识,增强检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