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25
0 引言
建阳地处福建闽北中心,年种植蔬菜15万亩,莲子1.6万亩,锥栗4万亩,杨梅1.2万亩,葡萄1.5万亩,年出产食用菌1.6万吨,建有夏商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主要流通模式比较单一,农民生产后卖给收购商,收购商到批发商到异地批发零售,基本上采用常温运输。在当前情况下,如何通过推进当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建阳农副产品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关系到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建阳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1 大宗产品冷藏加工不足
现有食品冷藏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蔬菜1.2万吨,主要是亚鑫食品、隆胜食品、夷山物产,主要加工蔬菜、食品菌加工出口,其中隆胜食品主要加工脱水蔬菜,其他两家进行保鲜加工。现有社会冷库10座,规模偏小,多数经营海产冰鲜和冷冻产品批发,社会化的冷库严重不足,大宗产品冷藏保鲜问题突出,建阳的蔬菜要送到邻近建瓯市相关厂家保鲜加工,食用菌有送到三明、古田等地保存,锥栗因缺少冷藏库保存每年变质损耗15%以上。
1.2 冷链缺乏,农产品销售单一、效益不高
由于缺少冷链加工、运输,蔬菜没有保鲜,中途损耗大,品质下降,相应的价格较低,在市场上相对弱势,同时影响到收购商的积极性,反过来,影响到生产端的农民,效益下降,一到丰年就会低价,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例如建阳的特色蔬菜黄秋葵,新鲜产品观感好、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价格也高,运到外地有没有保鲜,保鲜处理得不好,价格相差悬殊,而且没有保鲜的销售时间短,容易变色卖相差,并不受市场欢迎,很难打开市场。另外杨梅也是在常温下保存时间短,极易变质的品种,没有冷链物流,只能在周边销售,开拓外地市场困难重重。
1.3 冷链意识薄弱,缺少支持
建阳农副产品流通中常温保存、运输比重极高,大多数人缺少冷链意识,一方面是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如冷库、低温加工中心、冷藏运输车辆,没敢多想,同时流通规模偏小,无力投资冷链开发,另一方面没有优质优价意识,认为常规产品通过冷链运输成本高,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
2 建阳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建阳农副产品流通中冷链缺少,一些特色优质产品受制于冷链,无力开拓外在市场,未能发挥自身优势,已成为制约建阳农副产品开发中重要一环。建阳市新型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限制因素:
2.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在新型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冷库是基础,也是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建阳当地的冷库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现有冷库因为市场开拓和市场经营思路的限制,存在利用率不高、控制耗能等情况。同事,冷链物流运输设备方面,由于冷藏保温车的前期购置费用比较高,所以当地市场上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相对较低,已经滞后于当地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需要。
2.2 冷链物流技术相对落后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它是在食品建工技术和制冷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同事对物流运输的时效性、安全性、整洁性和技术性要求更高。而基于建阳当地农产品的多样性和食品运输标准建设的滞后性,当地农产品在采摘、包装、储存、装卸、运输等等环节都没有建立严格的技术标准体系,农产品腐变、串味、被污染等情况时有出现。
2.3 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新型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完善的运作管理制度,也需要满足其在科学、技术和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特性,所以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至关重要。但冷链物流学涉及到物流供应链、食品学、冷冻工艺学、制冷技术、机械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建阳当地对于高素质的食品物流供应链人才需求存在加大的缺口,这也成为影响当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建阳新型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策略
闽北作为福建的后花园,生态环境优良,建阳、南平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优良的环境,发展高端、特色的农副产品将拥有极大的竞争力。所以必须结合当地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加强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对原有的冷链物流体系进行不断的健全与完善。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
首先,要强化冷库的建设,政府做好规划,制订政策,吸引社会投资,建立一定规模对社会开放的中型冷库,对经营相应农产品的经销商提供服务,吸引经销商对大宗农副产品(锥栗、食用菌)等在投产期吸纳,进入冷库冷藏,缓解农产品集中上市时间短,压价格,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其次,要对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进行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加工区,吸引蔬菜经销商进入预冷加工,推进冷链运输,提高生鲜产品的价格如建阳特色蔬菜黄秋葵。再次,要完善交通网络,扶持当地冷藏运输车发展,可以利用建阳优越的交通地理优势,发挥地处闽北中心,高速公路、高铁、机场一体的优势,建设物流园、电商园,优先打造冷链物流园区,培育冷链物流体系。
3.2 加快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的先行试点
市场千变万化,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虽然建阳市新型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要想争夺市场机遇,让建阳冷链物流在区域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敢于探索和创新,积极推进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的先行试点,以便积累市场经营,对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建阳地区可以优先针对市场需求大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进行试点,可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专业生产合作社,将千家万户归集起来,通过合作社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品质认证,打造品牌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培养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并将市场需求集中化,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冷链物流企业,也便于农产品的集中、高效运输。
3.3 建立电商冷链加工配送中心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将通过电商直接进入千家万户,这些产品要保证高品质,必须要通过冷链运输,针对县级电商多数小批量,没有能力进行冷链投资,冷链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这就要求在产地进行预冷,在加工中心在进行加工包装,最好形成标准对需要加工的物品进行规范加工(包括消毒杀菌、保鲜)等,进入保鲜库,等待物流车运送加强电商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二是对货源进行收集归拢,确保能尽快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必须建立冷冻冷藏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推进冷链集约化共同配送,以便降低零担冷链物流的成本,给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
3.4 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业
目前,建阳当地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偏少,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步伐,所以对当地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服务能力比较弱。对此,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出台政策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相关优惠政策,在供地、冷库、冷藏车的购置实行财政资金补助,银行可以优先给予低息贷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吸引像顺丰等知名的物流企业来投资建立区域中心,为物流信息以及“拼车拼货”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基于建阳当地生态农民、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必须积极构建新型冷链物流体系。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整体规划和市场引导,制定更多有助于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对策;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和农民也要积极参与到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活动中来,形成多边互动,促进信息交流,今儿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参考文献: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4102
1 新农村建设中河北省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并提出建设过程的重要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现代化。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产量巨大,截止2014年底,河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5亿元,增长3.7%,粮食播种面积633.2万公顷,增长0.3%,蔬菜播种面积123.7万公顷,增长43%,肉类总产量468.0万吨,增长4.3%,水产品产量126.4万吨,增长2.7%。河北省大量农产品生产之后,在到达消费者之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即农产品流通中温湿度和时效性的特殊要求,导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腐损率极高。河北省的农产品物流成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加快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保证了河北省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农户向消费者流通过程中,腐损率极高,平均水平在15%以上,远远高于国外水平,腐损导致一方面农户的农产品卖价很低,另一方面城市消费者的菜价极高。加强河北省农产品物流的建设,通过对农产品实现全程冷链控制,达到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温湿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河北省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产品的腐损程度。
其次,加快了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壮大分散弱小的农户生产者,在他们壮大之后才有可能从源头建立农产品所需的物流体系。供应链整体完善的物流体系,可以实现农产品需求、消费等信息在整个链条环节的共享,真正地加快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速度。
再次,保障了河北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河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产品销售大省,食品安全成为影响其农产品走出本省,走出国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通过温湿度地实时监控,实现农产品物流过程的可追溯功能,从而保障了本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最后,增加了河北省农民的收入。据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河北省乡村人口为3804.16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52%,河北省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为5832.9亿元,居全国第四名,而河北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109.9元,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位居全国第十二名,河北省农民收入亟需提高。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最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为河北省农民增收提供可能。
2 河北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产品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有特殊要求,而且要求在整个供应链流动过程中都要处于这个环境,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断链,农产品的质量就受到威胁,因而农产品物流要求整个农产品供应链通过紧密合作,全程实现农产品低温储存、低温运输、低温配送。目前来看,河北省农产品物流还远远没有达到全程冷链要求,很多农产品都是在常温物流之中,整体表现为物流过程环节众多、效率较低、服务较差。影响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冷链物流意识薄弱。作为农产品生产者的农户,文化程度较低,据统计,河北省乡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4.98%,文化程度低导致河北省农户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较差。河北省农户冷链物流意识匮乏,导致他们不明白农产品产地的预冷处理和冷藏运输的重要性,也就没有意识从生产源头开始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商主要依据各地大型批发市场平台进行买卖,考虑到农产品的易腐性,批发商一般都会选择建立或者租用冷库进行储藏,然而批发商在运输环节冷链意识还较差,大多数农产品都是采用常温车完成运输;农产品零售商中,连锁超市冷链物流意识相对较强,而分布较多的农贸市场零售商冷链物流意识极其薄弱,他们一般进货频次很高,每次进货批量较小,因而农产品在他们环节的周转时间较短,更加加剧了他们对于冷链物流的忽视。
二是,农户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生产源头的预冷处理和冷藏运输,目前来看河北省农产品在该领域的比例较小,严重影响河北省整体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深入分析发现,一个本质原因则为农户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种植大多数都是以家庭户为单位,并且种植种类上也比较随意,很多农户都是根据去年经验和邻居观点进行决策。2014中国统计年鉴中显示,河北省家庭农户数18922户,位居全国第六,其中一人户1982,二人户4946,三人户4955,四人户3854,五人户1796,六人户以上为1387,整体来看,河北省农户规模很小。农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引擎,其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决定着冷链物流的实施能力和程度。2014年,河北省共有1703家龙头企业中,其中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有6个,100亿元以上有1个,龙头企业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与江苏、山东国内先进省份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是,流通环节过多,链条松散。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销量巨大,北京和天津是河北省农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据调查,河北省农产品流通环节一般为农户-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环节众多,并且整个链条较为松散,这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施带来了难度。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在主导企业的带动下,全链条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冷链控制。
四是,农产品安全监管环节薄弱。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实施是农产品可追溯和食品安全保证的重要一环,但是作为价值较低的农产品相关企业不愿意主动实施较高成本的冷链物流体系,因而河北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监管力度,反推农产品供应链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来看,在环节众多,且分散的农产品流通领域,河北省农产品安全监管环节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环节,整体上还较为薄弱,亟需加强。
3 新农村建设中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河北省分析实际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
首先,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加强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意识的主要途径为:第一,加强消费者冷链意识,通过消费者拉动整个供应链建立冷链物流体系。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等渠道大力宣传冷链物流对于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推动消费者在消费时除价格之外更要注食品安全,关注农产品可追溯性。第二,加强农户生产者的冷链物流意识。河北省农业等相关部门,通过县、乡镇、村三个环节,在农产品种植前、种植中、收获前三个阶段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预冷处理和冷藏运输的重要性宣传活动,提高农户的冷链物流意识。第三,加强流通企业冷链物流意识。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倾斜、加强监管、加大宣传等手段,大力提高流通企业的冷链物流意识和实施冷链物流的主动性。
其次,增加农产品生产者规模,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无论是美国的大农场主还是日本的农协,都说明农产品生产规模的重要性。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加大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类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最终提高冷链物流实施的可能性。另外,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而大型龙头企业必然成为第一阶段第一步骤,通过它首先建立冷链,然后牵动整个链条其他环节来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因而,河北省还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3
产业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自治区、上级工作部署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乡村结构。大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建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补齐季节性农产品短板。现将我区冷链物流仓储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冷链物流仓储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我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业正在探索以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区域性、综合性、专业性冷链物流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的多元发展格局。全区已建成广西东糖糖业、湘桂糖业大型农产品保鲜仓库总容量约35万吨;新建成红河红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区、平阳镇三木蜜枣产业示范区、八桂粮油有限公司等规模性冷冻库17家、总容量15702.88个立方米,全区在建冷冻库容量1200个立方米;据统计,全区2020年计划新建中冷优吉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市润百家食品有限公司等冷链仓储12万个立方米。
(二)先进技术逐步推广。
冷库建设正由传统冷库向现代化的钢结构单体拼装库快速转型,制冷工艺从高温、低温发展处理器,为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恒温、制冰等各种类型。运输车辆向高温、低温和常温“三层温”冷藏车发展,恒温控制运输和蔬菜真空预冷技术逐步推广。
(三)冷链企业稳步发展。
一批肉类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田间地头冷链物流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三类经营主体:一是以批发市场为经营主体的冷链物流企业,如桂中农贸万吨冷库;二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村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冷链企业,如广西红河红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区、平阳镇三木蜜枣产业示范区等;三是加工企业冷链仓储,如广西东糖糖业、湘桂糖业大型农产品保鲜仓库。
二、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政策扶持、社会建设积极性不高。
近年我区冷链物流业迅速,不少社会企业建设冷链仓储需求量大,但相关扶持冷链物流业政策少、上级奖补标准过低;又因基础建设投入大,难以推动大型冷链仓储规模建设。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冷藏运输及配送过程监控缺乏,冷链物流企业间资源共享程度低。一些季节性的生产性冷库在淡季时没有进行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冷库较长时间闲置易造成非正常损坏和老化加速。
(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除桂中万吨冷链以冷库租赁为主外其他企业经营模式多为自建自用,没有形成区域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服务网络,难以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化的冷链物流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编制产业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联合相关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院编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三年规划》。产业布局优化引导市场发展,结合我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在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集约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冷链物流业发展布局,建立以城区为中心、寺山镇、蒙村镇、小平阳镇、陶邓镇等东、南片区区两条肉类冷链物流体系,以凤凰镇、迁江镇、大湾镇等西、北片区种植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二)加强宣传动员、注重社会参与。
联合发改、经贸、管委会等部门及时出台冷链物流建设优惠政策,强化政策落地见效,利用政府官网、广告牌、微信媒介加大政策宣传,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对接双汇、顺丰等冷链物行业巨头打造“兴宾牌”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动员社会参与投资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线上线下运营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4
走进春天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国相關部门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目标的发展计划。冷链物流建设已经提到迫切的日程中,由冷藏船、冷藏集装箱、冷藏车、铁路冷藏箱、冷藏设备和冷藏库等经营业者组成的冷藏供应链队伍正步入快速成长阶段。
相關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冷冻类食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仍然偏低,蔬菜类只有5%、肉类15%、而水产品占23%。为改变这一现状,2009年6月1日中国《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对食品安全及冷链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加上国家发改委于今年7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推动2010-2015年期间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对冷链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将大为加强,对于冷链设备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其中,重点扶持的工程如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
当前,冷链物流已成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国标委等部门眼中的宠儿,冷链物流标准的建立进程也在各方的推动下策马扬鞭。如果说市场需求是一个行业发展原始动力的话,那么行业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将是行业突飞猛进的油和发动机。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戴定一分析,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科尔尼咨询公司也给出了乐观的预测数据,未来10年内,我国的冷藏车年均将增长28%以上,冷藏库年均将增长30%以上。市场的热风将中国冷链物流推向了井喷的前沿。行业内传来的各种消息让大众隐约感觉到自己最關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解决。
目前,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储标准》和《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储标准》已经,国内冷链物流标准的建设也开始步入正轨,各省也在冷链物流标准制定方面下足了功夫。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八方来潮
目前,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冷链物流园区建设也顺应着这一选择。据了解,在山东半岛,随着日照海派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运营模式,将成为鲁东南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填补了日照市食品物流行业的空白,使日照成为鲁东南冷链物流衔接的重要基地和枢纽,提升日照海产品供应链综合竞争力。而青岛也将投资230亿元建1600万平方米物流园,提升物流业集聚发展水平,冷链物流将成为重点发展项目。
此外,河北也推出全力打造“一带两基地四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规划。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日前编制完成的《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河北省将全力打造“一带两基地四体系”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即:环京津物流聚集带,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南和以唐山为中心的沿海两大冷链物流基地,肉类、果蔬、水产品和加工食品四大冷链物流体系。其中,石家庄将发挥国家二级物流节点城市作用,围绕果蔬、牛奶、猪肉等产品,建设以石家庄为中心、辐射带动邢台、邯郸、衡水、保定等地的冀中南冷链物流基地。
而在昆明,冷链物流成为事關滇品国际化的助推器。“国外蔬菜、花卉等农产品采摘后运输的损耗率在5%以下,作为鲜切花和农产品出口大省,需要在冷链技术上提高特色产品的竞争力。”云南物流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云南有沟通两洋(印度洋、太平洋)、连接泛亚、交汇两网(亚洲公路网与泛亚铁路网)的地理优势,但冷链物流仓储、配送设施滞后,导致农产品销售半径小,很难长距离运输,限制了农产品进出口大宗贸易。因此急需建立一个高起点、标准化、国际化的冷链物流服务系统。
目前,由昆明交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昆明空港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的“昆明空港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部及南亚地区最大的国际冷链物流商贸区;锦苑国际物流也正在规划构建一个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中心,意在将冷链物流服务从单一的花卉延伸至其他行业;以冷冻冷藏食品为主的昆明市冷冻交易市场也计划投资10亿元左右进行搬迁改造,目前正在与相關部门对接规划选址等问题。
中国冷链物流联盟名誉主席解思忠表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间较短,在资本和技术上投入略显不足,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冷链物流业务的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一时难以做大,现行的行业规范约束力和监管力度不强,从业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应用不够全面,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连带伤害到其他企业的利益,过去的老设备、旧冷库要进行升级换代还需要时日。因此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现代化冷链物流企业,打造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但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4、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博科资讯武兴兵在进行了大量有关冷链物流信息化市场调查后指出,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平台,90%的冷链物流信息化仅承担企业自身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鲜控制等职责,一旦产品交付给下家,就不会再进行跟踪。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鼓励3S、自动识别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网产业发展建设。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的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及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指导准则和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良好的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范文6
东北产品入关第一站
天津武清区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是一家以环渤海地区作为基础商圈,以全国各地作为目标商圈的大型市场。据介绍,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将按照“立足武清,服务京津,辐射环渤海”的总体功能定位,以高端批发交易为主,突出特色主打产品集散地,集农产品交易、仓储、配送、加工、检测等基本功能以及信息、电子结算、展销拍卖、产销对接、质量追溯等特色功能于一体,形成国家级复合型农产品收储物流园区、现代农产品产地型批发市场、绿色农产品产销对接示范基地。
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目前该市场内自北向南分为六大版块,分别是:A区会展酒店区、B区海南物流区、C区生鲜水产区、D区综合交易区、E区仓储冷库区、F区配套服务区。市场内来自东北的商户已成规模,成为关外产品入关第一站,很多东北的特产山货,就是通过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分销到华北地区的。
一家销售五常香米的商户介绍,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年货时会选择五常香米、东北木耳、有机杂粮、北大荒豆类产品等,这些产品在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都能买到,而且一般是华北地区总销售商,价格相对便宜。
与此同时,沈阳市中农置业集团日前来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市场调研,希望武清区能够成为天津市和沈阳市沟通发展的平台,全力支持农产品流通发展。相关人士介绍,随着沈阳等地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来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考察,会有更多的东北客商尤其是辽宁客商入驻市场,分销东北产品,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的集散和辐射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华东水产进入华北第一站
天津居民爱吃海鲜,平时采购自然少不了各种美味海鲜,水产等在天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人士介绍,随着天津市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天津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海鲜、水产交易中心。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天津北方国际水产物流中心在华北地区早已名声在外,来自浙江、山东等华东地区的水产,进入华北第一站就是天津,再通过天津分销到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早在2012年12月,天津市财政局的公告显示,天津对29个现代服务业项目进行财政补助,其中冷链物流项目就有5个,分别为北方冷链物流集聚公共促进平台、大洋冻品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泰达行冷链物流中心、津台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北方集团冷链物流交易中心。这些项目将通过现代化冷库建设和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探索农产品、生鲜食品、果蔬、水产品、肉类等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
此外,2012年7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两岸冷链物流技术与服务联盟主办了“亚洲冷链物流高峰论坛”,论坛的举办地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依托丰富的腹地经济优势及渔港码头等资源优势,正在打造“北方冷链物流与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天津市以水产品、畜产品、果蔬及花卉为代表的冻品基地冷链物流正日渐升温,年交易额正以30%的速度增长,大宗低温物流配送产品年交易额近百亿元。尽管本市近年来已新建扩建了一批大中型冷库,但从市场需求看,冷库需求量仍将达到50万吨以上。据了解,最近不少国外冻品贸易商放弃在上海或青岛口岸登陆,纷纷深入天津市冷藏基地、水产交易市场寻求合作伙伴,以打开环渤海市场。
《天津市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天津市将建设一批区域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延伸冷链运输物流配送,实现冻品从出库到消费者的全程冷链无缝对接,提供京、津、唐地区1小时冷链配送,并在此基础上向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延伸。针对肉类、农产品、水产品、果蔬、花卉及医药等产品,构建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的冷链,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规模化、系统化冷链物流体系。依托水产集团冷藏加工物流基地和滨海新区中心渔港等建设项目,整合现有的水产品、畜产品、果蔬、花卉及医药等冻品基地,建设具有自动调节温度、智能化贮藏能力的大型区域性现代智能型冷库。交通、科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冻品基地冷链物流成本、建立低温冷链物流系统,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温控技术等。
线上、线下均辐射环渤海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目前天津正在规划“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依托,在双城区周边构建支持城市生产、生活、商贸的市域物流配送环”,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市场10个,未来这些市场将成为华北地区和环渤海区域内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这10个市场包括:天津韩家墅农产品批发市场、天津北方国际水产物流中心、天津市红旗农贸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天津何庄子农产品批发市场、天津金元宝滨海农产品交易市场、水产集团冷藏加工物流基地、天津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沃尔玛天津配送中心、环渤海绿色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傲绿集团农产品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