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用冷链物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用冷链物流范文1
2016年4月,荣成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和海洋产业基础,荣成市深耕蔚蓝,将科技、资本、金融、平台等深度融合,探索推动以渔业为代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渔船改造助力“深蓝”产业
分割、切片、装盘、超低温速冻……在荣成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一条条浑身披着白霜的冷冻金枪鱼不一会儿就被加工成一片片鲜红的生鱼片。“这些金枪鱼全部是荣成远洋渔业企业从海外运回的。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一冻一切,比起在海外直接卖整条鲜鱼,这些‘海归’金枪鱼的身价暴涨了10倍。”企业负责人王金龙告诉记者。
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也是我国远洋渔业“拓荒者”之一。早在1990年代初,面对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压力,荣成便把远洋捕捞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
2012年,国家启动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荣成市借助机遇,加快推进老旧远渔的更新改造。目前,全市拥有农业部批准从事远洋渔业资格的企业19家,远洋渔船从120艘迅速增加到307艘,占山东省的65%,全国的12%。远洋渔业作业类型由小规模单一拖网转变为拖网、鱿鱼钓、金枪鱼延绳钓等多种作业方式,作业区域从原有的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渔场,增加到南太平洋、阿根廷、所罗门、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属渔业经济区,远洋捕捞规模、产值迅速提高。同时,为强化远洋渔船的海外基地服展δ埽靖海集团、俚岛海科、海宇渔业、鑫发集团、海洋渔业等专业远洋渔业公司在斐济、印尼、斯里兰卡、西非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了6个海外渔业综合服务基地,极大增强了荣成远洋渔业的生产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以金枪鱼为例,作为远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品种,金枪鱼营养价值和市场价格极高,但保鲜和加工条件要求也高。供生食的金枪鱼捕获后;马上要放血加工;进入零下60℃的超低温冷库冷冻。过去远洋企业大多数没有超低温捕捞船只和冷库,不得不在海上低价出售。这就造成了海外高端资源低价出售,本土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吃不饱”的局面:荣成200多家规模以上海洋食品加工企业,绝大部分原料来自外地收购,本地远洋渔船捕获回运的水产品数量极少。其中,远洋捕捞金枪鱼等珍贵水产品的回运比例不足10%。
“如果仅掌握产业链源头,金枪鱼的商业价值利用不足15%,但国际上金枪鱼精深加工的利润达50%以上。”王金龙说。得益于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新建渔船按照国家标准化船型设计建造,渔捞、导航及安全等设备均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且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荣成原有远洋渔业产销“两头在外”的格局逐步改变。
同时,为了力促金枪鱼等远洋捕捞产品“回国效力”,打造从“渔场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荣成出台了鼓励远洋渔业企业回运自捕水产品的相关规定,通过优先给予渔业资源捕捞配额、将燃油补贴发放与回运比例挂钩等措施,调动企业回运加工积极性,引导企业由捕捞融入精深加工链条。2016年,全市远洋渔业捕捞产量31万吨,其中回运21万吨,回运比例达到68%,30多家冷藏、捕捞企业实现向精深加工转型;全年海洋食品加工量达到266万吨,销售收入1338亿元,食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1%。
“海归”海产品对荣成食品加工、船舶修造、冷链物流、港口服务等相关产业产生了强劲的辐射拉动作用。在国际海运市场持续低迷之际,更新改造远洋渔船项目的实施,为荣成新增造船订单40亿元。黄海造船等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研发出超低温金枪鱼钓和远洋超低温运输船等渔船,助推渔业企业从单一捕捞向加工销售渗透。目前荣成建成、在建和拟建的海洋生物及食品等相关产业项目近百个。蓝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靖海集团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金枪鱼熟肉加工厂;鑫发集团-60℃超低温深冷物流库、金枪鱼精深加工车间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海带产业化透视渔业产业融合
还没到俚岛,被告知栖息一冬的大天鹅已经离开。过去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选择在温暖清洁的荣成海域越冬,人们也习惯将这里当做旅游佳选。
实际上,荣成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肥沃、无污染,适合大天鹅栖息,而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更适合海藻的生长。数据显示,荣成海带养殖区达10万亩,年均出产海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而俚岛的生产量则占荣成产量的六成。
“传统海带生产方式是借助夏天的日光晒干,然后机械压缩打捆包装成海带的初级产品。这种粗放的海带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海带价格也一路走低。”随着观念转变,荣成海带养殖模式由粗放型养殖转变到目前的集约化、立体化养殖,并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闻名国内外的“海带之乡”。
海带的产业化在俚岛可窥一斑。每逢四月,肥美碧绿的海带收获后,被研发生产出200多个畅销产品。根部煮熟盐渍,做成酱菜,颈部可做成特级食品,海带粉可以做保健品,梢部可以做成调味汤料。在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加工,2元1斤的淡干海带卖出了4克3元的高价,将普通的海带利润增加近200倍。目前,海之宝已实现了从海洋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从养殖到生产都形成规模化,且在产品研发与生产方面创造性地把海带做成面条、速拌菜甚至饮品等多种形式。
除了食品加工,海带等藻类的功能被进一步挖掘:晒干的海藻经过浸泡、破碎、提取、净化漂浮,提取出海藻酸,进而制作成不同种类的海藻酸盐;漂浮后的废渣,“摇身一变”成了海藻有机生物肥;浸泡液净化后,有了食用有机碘及盐藻多糖……产业链也由此抻长。
据俚岛镇镇长慕思华介绍,目前当地正在适度发展海带系列的保健品、药品,鼓励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科研力量的渔业单位联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探索尝试,推动海带加工由低层次向高科技领域迈进。
而这,只是俚岛、乃至荣成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粗略统计,仅海带深加工一项产业就可为荣成新增产值300亿元。从“煮腌晒”简单加工起步,到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到如今的创名牌、上物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荣成海洋食品产业已从昔日的“小舢板”变成今天的“大航母”。
近年来,荣成所在的威海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强化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其发改委党组成员、重点办副主任连伟亮表示,在依托海洋渔业等主导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方面,立足威海区域优势,突出打造以渔业生产为主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海水育苗养殖、远洋捕捞等一产与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休闲渔业、冷链物流等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渔业附加值,实现农业发展的“接二连三”。
在此政策引导下,许多企业也有意识的延展产业链,以期形成综合性经营格局。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旗下好当家海参驰名国内。在好当家养殖基地,一望无垠的海域中开展海参、对虾、鲍鱼、海蜇等海珍品立体养殖。同时加大海参精深加工的投入,除了各类即食海参产品,还研发参命壹号等高端保健产品。而日臻完善的物流配送机制、售后服务体系使其实现了从海洋到餐桌的一步到位。
“接二连三”不止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多业态复合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也颇有成效。
距离俚岛20公里的寻山街道依托丰富的“山海”资源,将自然景观、建筑文化、特色经济、物产资源等因素结合起来。
据了解,寻山街道正在规划建设长青海洋牧场,建成后,这里将形成融海上休闲垂钓、海上观光采摘、海产品研发加工、品牌终端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青鱼滩、f石等9个渔村、1000多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实现年营业收入1亿多元,引领寻山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园区集聚融合发展动力
沙窝岛位于荣成市人和镇沙窝岛靖海角内侧,这里依山傍海、环境秀美。沙窝中心渔港是山东省发改委批复的首个中心渔港建设项目,2016年3月,农业部下发《关于建设荣成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意见》,批准建设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这是继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之后的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项目。
在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艘艘渔船停泊在码头边,不同的建筑拔地而起,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老渔港建设于1982年,在‘一条小舢板,一个老船长,出海兜一圈,归来鱼满舱’的时挥过很大作用。”山东靖海湾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杰介绍。
现在近海资源日益枯竭、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据了解,基地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采取兼并、收购、租赁、入股等方式,已整合养殖海域1.6万亩,带动500多家养殖户参与基地生产;同时,规划建设了10万吨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库、干海产品加工园、水产品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交易客户80多家,实现了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
与沙窝岛如火如荼的新兴建设不同,作为我国北方最大渔港的石岛正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全力打造集水产加工、包装、配送、报检、通关为一体的现代化冷链物流园。
位于石岛的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翻转中将鱿鱼清洗干净,工人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山东海都由赤山集团投建,项目集水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外贸及冷链物流、水产品进出口为一体,主要产品是以鱿鱼为原料的9大类120多个品种的精深加工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5000万美元以上。
“一直以来,荣成市着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以园区带动农村各类生产要素集中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据荣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上述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石岛冷链物流园外,荣成还规划海洋高新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药品经济园和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好运渔乡鲜活水产品物流园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以达到龙头带动周边,集聚融合发展动力的目的。
海洋高新园意在筑巢引凤、孵化创新,以推动当地高新技术的产业聚集。目前,其海洋医用食品研发平台项目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国内第一家医用食品研发机构,计划年内进行4项膳食纤维和生物酶产品中试,成功研制新产品2个以上。除海洋医用食品研发平台项目外,高新园目前已成功引进海洋医用食品、海带液化酶解提取、磷虾油提取、新型基因载体产业化等6个研发项目。
占地10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药品经济园已建成海洋食品博览中心、星源孵化器等,形成以科技为引领,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为主体的现代海洋经济园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20家,可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年可加工交易食品、药品、农产品60万吨以上。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好运渔乡鲜活水产品物流园位于成山镇西霞口村,该村在龙头企业西霞口集团带动下,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模式引入农村发展,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立了涵盖海产品养殖、精深加工、港口物流、休闲渔业及旅游等功能的现代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进入园区村民以入股、租赁或购买经营场所的方式参与园区生产经营,本村人均创纯收入26万元。
据荣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有效吸引了广大农户参与园区的生产经营,通过入股、租赁、合作、收购等方式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广大农户入园积极性较高,园区内农村二产产业链充分向一产、三产延伸,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产业链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涉农产业如何融合互动
“荣成海带质量好,养分高,但在营销上走的还是粗放路线。荣成人性格豪爽,海带扎成大捆卖;福建人仔细,将海带卷成一小卷,再系上丝带,卖得比一捆还贵。”据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姜威介绍,与海带一样,荣成市鱿鱼的捕捞和深加工规模巨大,占全国的三成左右,但议价能力却不强。究其原因,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因素。由于市场缺少质量分层和科学引导,买方对市面鱿鱼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只一味以价格为参考,导致质优的鱿鱼反而受到劣质产品的压榨。
针对类似问题,荣成市一直在探索相关解决方法,在抓好传统产业融合的同时,加强对新兴业态的培育,推动涉农产业融合互动、转型升级。2016年8月,全省唯一一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在荣成成立。海商中心由好当家、赤山等8家渔业龙头企业参股,着力打造集海洋商品贸易、物联网金融、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海洋商品交易平台和定价中心,目前中心已上线海带、鱿鱼、鱼粉等大宗海产品十大类30多个品种。
以鱿鱼为例,海商中心通过交易系统,将质量、数量、价格等元素放在公开透明的市场上,以避免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利用大宗交易的规模和标准,以及正在探索推出的鱿鱼指数,提升荣成本地鱿鱼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最终争取定价权,探索农产品交易向集约化、市场化、金融化方向发展。
海商中心的物联网金融板块推出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为威海全域渔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2016年底,荣成市泰明食品有限公司希望将库存冻鱼为质押,贷款用于再生产。但冻鱼产品的品质鉴定、质量保证及库存位移等问题令银行颇为犹豫。海上中心介入后,将库存冻鱼存到旗下-18°恒温监管库,对冻鱼的保存、监管和安全等作出了保证,荣成市农商行遂为企业提供贷款400万元。
2016年,海商中心实际运营两个月,交售额达到1.8亿元,融资服务做到1400万元。预计今年该中心大宗商品电商交易量将达到8亿元,供应链融资预计将达5亿元。
此外,依托石岛、龙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荣成建成全省食品行业唯一的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食品加工中小微企业提供通关、保税仓储、产品检测、金融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148家,2016年实现进出口4.7亿元。电子商务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荣成市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全市农村电商达到2000家,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06亿元。
实际上,为期两天的采访中,记者对几个细节印象深刻。
首先,各类规划建设的园区、基地均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留足余地,“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并非只是城市畅想,而是深入内心的环保观念。
医用冷链物流范文2
“去程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回程是整车进口及汽车零部件。”重庆西部物流园总经理谷永红说。连日来的忙碌和劳累,令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物流园正处于紧张的建设期,兴隆场编组站已全面投运,园内具有冷链功能的保税冻库正在建设中。“一带一路”赋予西部物流园新的使命,内陆保税物流园、铁路口岸等功能布局正在拓展之中。
西部物流园是“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起始站。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以来,以“渝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渝新欧”“赤满欧”“义新欧”……各地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探索“铁水空”多式联运,形成了独特的“枢纽经济”,带动了地区产业发展。
打造“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站
2014年3月29日,主席访问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那里迎接来自中国重庆的“渝新欧”货运列车进站。这一全长11000多公里、贯穿亚欧大陆的铁路线,被称为“新丝绸之路”。
自1891年重庆开埠、设立内陆地区第一个海关以来,“渝新欧”班列的开行,又成为重庆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的重要标志。
“‘渝新欧’班列从这里出发,经兰州从阿拉山口出境,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从重庆到欧洲仅需13―15天,相较海运可节约30―45天的运输时间,成本是空运的五分之一。”据谷永红介绍,“渝新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000班,货值占整个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货物的80%。目前,“渝新欧”班列的开行数量、货值、速度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居中欧班列第一位,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时间和成本优势使得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货物品种越来越多,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渝新欧”大通道越来越受到生产及贸易企业青睐。目前,去程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通讯、机械设备等,回程货物则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食品等消费品为主。整个中欧班列的货物品种已经涵盖工业设备、医用器械、日用百货等品种。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货物,也通过中欧班列转运至欧洲。
西部物流园不仅有着“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铁路开放口岸等开放资源,还依托重庆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正在构建辐射亚欧的“铁水空公”多式联运体系,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助推“渝新欧”的双向延伸。
而整个重庆已拥有“铁水空”三个国家级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如此发达的交通体系,预示着一个全新意义的内陆开放时代的到来。
依托国际大通道 重塑重庆产业结构
在采访中,不少人士对记者提到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有的甚至认为对工业结构起到了重塑的作用。
在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枢纽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就设在其中。这里既是西南地区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又是跨境电商的转运中心。
在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里,记者看到,一道绿色围栏内,货架上“渝新欧”班列从德国运来的厨具、从荷兰空运来的奶粉等进口商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为跨境电商提供一条龙服务,货物进入绿色围栏就进入保税状态。电商只要找好货源,报关报检、查验、上架都由我们来做。”
西部物流园的整体定位是着力打造陆路国际运输枢纽和开放型商贸服务区,带动周边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综合性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仓储分拨等生产业兴起。“入园企业从2007年至今已有700多簦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西部物流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重庆铁路口岸展示中心的沙盘上,紧邻西部物流园,紧密分布着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台资信息产业配套园、青凤工业园等园区。
“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出自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西部物流园工作人员说,这与重庆的交通优势是分不开的。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发展初期的工业结构仍然偏重机械、化工、纺织等,彼时的重庆物流体系仍然以“内陆化”重工业为背景,难以适应电子信息制造业对运输时效的需求。“渝新欧”班列带来的时间成本缩短和运输成本降低,不仅带动了电子信息、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还使得重庆更好地融入全球分工,新的贸易形态正在持续出现。
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融资服务
“2015年4月,中信银行向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公司提供了1.3亿元的综合融资服务,用于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行长助理宋柯表示。此前,中信银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等金融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已通过综合融资方式,为西部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金融多元化需求,银行机构也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畅通境内外融资渠道等方面着力,寻找融入“一带一路”的契机。
2016年8月,为寻求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重庆西部物流园赴海外发行5年期5亿美元债券。此次发债由星展、花旗银行作为牵头行,工行、中信、浦发等7家银行参与,发行价格是迄今为止重庆企业采取直接发行模式的海外债券中最低的。
作为“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起点,西部物流园大力发展铁路口岸建设,其整车进口业务融合了中欧贸易、路上运输、通关一体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跨境电商、平行进口等众多热点,极富内陆开放特色,不仅补上了“渝新欧”回城货物的短板,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因此被园区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投入了大量优质资源进行发展。
随着重庆整车进口数量快速增长,园区整车进口企业资金压力快速上升,但由于缺少固定资产作为担保,企业难以通过传统模式取得银行资金。为此,中信银行依托丰富的汽车金融业务经验,创新设计了基于“物流+园区控货”的平行进口整车质押融资模式,以贸易货物为主要担保物,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破解了企业融资困境。
医用冷链物流范文3
现在,延川县苹果面积已发展到18万亩,产业综合收入3亿元,苹果已成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延川苹果产业发展只是陕西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来,陕西人靠果吃果,大力发展现代果业,创造出诸多世界“第一”:世界上每吃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产量世界第一,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区域最大;每吃3个猕猴桃就有1个来自陕西,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每喝3杯苹果汁就有1杯出自陕西,果汁出口量世界第一。
一项项“第一”不仅体现在陕西果业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品质提升上,更体现在陕西现代果业发展体系和能力建设中。一个个鲜果香飘万里,一棵棵果树聚木成林,一片片果园绘就丰年,一串串数字书写辉煌。
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果业发展目标――
在世界最适宜的栽种区种苹果,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种类丰富且产量稳定的“果盘子”,必须要使果业从“遍地开花”向优生区域转移。发展现代果业,既是陕西立足实际的现实选择,也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林苑,方三百里……名果异树,三千余种植其中。”从2 000多年前《西京杂记》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早在西汉时期长安上林苑园中就有种类繁多的果树。据史料,陕西种植果树历史悠久,栗、梨、桃、杏等果树的栽培历史约在3 000年以上。
陕西横跨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自古盛产水果,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地貌、气候类型所赋予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鉴定,陕西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苹果生产唯一符合温度、光照、降水等7项农业气象指标的最佳优生区。
上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赋予了陕西生产优质水果的客观条件,而水果消费的变化又给了陕西果业腾飞的现实选择。数据显示,我国水果市场过去十年保持着超过13%的复合增长率,但人均水果消费水平每天仅为198克,而美国为303克,意大利为426克。这说明,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进一步改善升级,我国水果消费比重和需求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截至2014年底,陕西水果总面积达到1 838万亩,总产量1 530万吨,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如何持续提供种类丰富且产量稳定的水果,检验着陕西人的能力。
“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是农业的核心领域。2003年,农业部把陕西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并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了3个国家级水果批发市场,其中就有苹果、猕猴桃两个市场落户陕西的洛川和眉县。促进优势水果生产从“遍地开花”向优生区转移是大势所趋。如何推进果业区域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对陕西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对一个地域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是个漫长的过程。陕西果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史。回顾陕西果业发展历程,其崛起脉络清晰可见。
早在1985年,陕西省就出台了渭北旱塬百万亩苹果商品基地建设规划意见,十年后陕西苹果面积从75万亩发展到800万亩,完成从小到大的第一次飞跃。
2000年,农业部在全国推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陕西出台了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勾画出果业布局图,哪里该发展,哪里应调整,十分清晰。
2001年,陕西省成立全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省级果业管理机构――陕西省果业局,负责综合协调与管理全省果业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与出口等各个环节,陕西果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2003年,陕西省提出“加快陕西果业产业升级,从传统粗放果业向集约化园艺式果业推进”的思路,以果业为龙头加速陕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陕西强力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提出果区“西进北扩”战略布局,果业面积、产量、效益快速增长,苹果浓缩汁出口额实现翻番。
“十二五”期间,陕西出台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深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意见、规划,对果业工作提出新要求,把果业确定为陕西富民强省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30年时间,陕西省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果业发展的文件出台了一个又一个,难得的是陕西人重视果业发展的决心不变,干劲不减,措施不断。苗木补贴、建园补贴、套袋补贴、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果品绿色通道、表彰出口企业……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果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年,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苹果生产大县千阳视察矮砧苹果新技术时指出,矮砧苹果是苹果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典型,要在苹果产地县各推广一个示范园,并要求省有关部门研究拿出资金扶持各县示范,在新一轮苹果产业发展中保持陕西领先地位。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布局陕西果业工作时也指出,陕西要加快建设国家级果品批发市场,制定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县推进果业转型升级。
2014年,陕西果业再创全国唯一: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果业地方性法规《陕西省果业条例》,对陕西果业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祝列克认为,当前陕西果业已到了由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发展应该定位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近年来,陕西果业科学布局苹果、猕猴桃、葡萄、鲜食枣、柑橘等果业板块,积极构建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经营组织创新、市场品牌和社会化服务等五大体系,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定位强势挺进。
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陕西果业“走出去”向西挺进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说,“陕西将建设新丝路苹果产业带”,一是发挥品种、技术、农资、加工、交易等优势,在中亚5国建设苹果示范园,打通苹果经济合作之路;二是组织企业、合作社在新疆口岸城市、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开设陕西苹果品牌店,打通铁路物流通道,以此为中转,开辟通往中亚国家,进而进军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出口之路。日前,陕西省先期拟定了10个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承载着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等功能。这是陕西奏响“果业先行,以果为媒”新丝绸之路的前奏曲。
提质增效是现代果业深度修炼的核心――
以科技为引导,推进果业转型升级。从技术管理的提升到生产方式的转变,从果园经营的变革到果农素质的提高,陕西果业在一次次转变和飞跃中,奠定了国内果业第一大省的区域优势和产业位势
每到逢年过节,陕西人少不了用苹果招待客人,语气中都带着点自豪劲:“这是咱陕西产的苹果,好吃着哩。”陕西苹果好卖,不仅是因为其果面光亮,色泽好,而且是因为其口感爽脆,味香甜。除了优越的自然禀赋,更多的是陕西人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被称为陕西果业第一次“果树革命”的是“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的“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洛川县京兆乡果树站站长史小斌说,以前果农只想多收获,果园密不透风,“扔进个砖头都被果树绷住了”,导致果实品质低,价格更是越卖越低。
“果园革命”首先就是要挖掉多余的果树。史小斌记得2001年帮助西故现村进行385亩果树“大改形”,把百余株树减伐成四五十株,使得整个果园透风透光,果树变得枝枝有效,叶叶见光。
“四项关键技术”总体上解决了陕西苹果外形不美不靓的问题,优果率大幅提升,同时改变了苹果生产的大小年问题,实现年年丰产。
随后,沃土工程、优果工程、提质增效工程――以提升果业品质为核心的一项项工程,直接推动了陕西整个苹果产业大提升和大发展。
陕西人越来越意识到,要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无论是品种还是生产方式必须更新换代,必须和世界果业潮流保持一致。以推广自根砧矮化栽培为主的第2次“果树革命”正在陕西发酵。
记者在千阳县海升万亩苹果新技术示范园区里,见到了跟传统果园完全不一样的苹果园。一排排整齐的水泥立柱上绑着枝叶繁茂的苹果树,株和株之间密集,行和行之间却宽阔,树形呈纺锤状。
看似简单变化,其实却凝结着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少逢介绍,传统乔化栽培模式,五六年才产果,而矮砧密植栽培模式采用带分枝的大苗建园,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3~4年就进入盛果期,亩均收获4 000~5 000千克成品果,产量比传统果园高5倍;更为重要的是果园便于机械化管理,以及水肥一体、病虫无害化防治等技术应用。
在示范园区内,记者看到打药机、开沟机、打孔机、叉车、推土机、旋耕机、割草机……一应俱全。全程机械化不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而且种植出来的果实具有结果早、糖、酸度高、大小均匀等特点,优果率也大幅提升。
目前,陕西省正实行产业转型升级整县推进,建设国内最大的矮砧集约栽培基地,计划经过3~5年,使矮化栽培面积占到苹果总面积近1/3,亩产实现翻番。
陕西省果业局局长高武斌说,选择什么样的品种,什么样的种植方法,对果业来说,是战略决策,决定未来整个果业竞争的位势。采用矮砧栽培,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见效,亩产高、挂果早、品质好、省力省工,便于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的实施,发达国家90%都采用这种模式,陕西果业转型升级时不我待。
据介绍,陕西省果业局每年安排千万元专项资金,把千阳建设为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和矮砧集约栽培创新基地,及全国苹果轻简化作业示范基地和陕西省新型果农培训基地。
陕西以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龙头,在全省建立了8个苹果试验站,4个猕猴桃试验站,葡萄、梨、桃、柑橘试验站各1个,柑橘、杏李等研究所7个,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专家和国内水果方面的院士均受聘于陕西。目前,陕西果业已形成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市县技术骨干、乡村技术员构成的科技支撑队伍。
种好果,产好果,科技是关键,果农是核心。
“今年尝试把果园托管给大户!”洛川县老庙镇板胡村的王永平告诉记者。王永平家13亩果园现在是“一园两制”,去年他将7亩果树托管给合作社,自己还管护着6亩。合作社每年每亩给承包费3 000元共2.1万元,工资收入1.4万元。年底还将按果园面积参与合作社的分红。托管给合作社后,王永平成为合作社“中层”技术人员,平时只干些果树修剪、防病刮腐、机械锄草的“技术活”。
老庙镇镇长雷惠斌说,越来越多果农像王永平一样,感觉到单家独户分散式生产方式的制约,他们或将果园“托管”给果业大户、农业公司,或加入合作社,使新技术新品种也便于大面积推广。
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告诉记者,今年洛川县将通过“大户托管”“合作社托管”和“企业托管”三种模式,推动产业向现代化装备、有机化生产方式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和集团化、大市场营销转变,实现洛川苹果产业农业园区化、农民职业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
一流的产业需要一流的劳动者。千阳县探索出了“苹果田间大学”的培训方式,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和海升苹果基地,采取专家指导、利益诱导、大户引导的“手拉手”“一带十”百千万培训模式,计划从今年起,利用5年时间由专家教授带出100名苹果土专家,100名苹果土专家带出1 000名职业果农,1 000名职业果农引导培训10 000名务果能手。陕西省果业局总农艺师陈陵江说,目前千阳县苹果田间大学已培训苹果土专家30人、职业果农300人,务果能手4 919人,其中有71名果农获得果树管理专业农业技术职称。
以著名影星许晴为形象代言人的白水县苹果深入人心,但在推广矮化品种时受到阻力:果农将政府免费送的矮化苹果苗或弃之不用,即便是勉强栽上了,也不按指导的技术种植,在里面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县里就组织果农去千阳等地学习参观矮化栽培技术和成果,农民眼见为实,现在90%的果农接受了这种先进的栽培方式。白水县果农曹谢虎还被邀请到美国的哈佛大学讲述自己生产管理有机苹果的经验。
全产业链是现代果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产业发展与市场销售相结合,加工与物流储藏相协调,品牌创建与文化创新相融合,陕西果业通过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获得产业主导权,形成产业引领力
伴随着一棵棵果苗在三秦大地扎根结果,围绕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产业链正在健全,并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逐步走向一体化。
走进陕西华圣果业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又红又大的苹果经过清洗、打蜡、包装后,放进采用国际先进气调保鲜技术的气调库。“通过控制气调库内氧气、二氧化碳、温度和采用国际先进的‘聪明鲜’技术处理,可将当年的苹果贮藏至第2年10月份,消费者吃到的苹果就像刚从树上采下来的一样新鲜。”该公司副总经理彭小强说。
除了贮藏、加工,华圣公司不断拓展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前沿基地,华圣探索出了“公司+基地+会员果农”的“华圣模式”。通过“统一管理、标准、品牌、供应、服务”,打造了一个完整而闭合的大产业链,建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苹果供应链体系和管理系统。
目前,陕西正在扶持一批像华圣这样服务果业的龙头企业,来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优势。
早在2000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把果业发展纳入产业化建设范畴,对苹果生产、加工、保鲜、贮藏、运输、包装等进行了细致规划。
陕西被称为浓缩苹果汁“硅谷”,浓缩苹果汁产业已在教学、科研、生产、果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外贸出口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为进一步促进果品加工业发展,陕西着力打造供应果汁企业专用加工果生产基地,采取流转、入股的办法,与合作社、果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果农生产加工果的积极性,提高果品企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围绕果汁企业建设果品加工园区,延伸加工产业链,由果汁加工向苹果食用品、保健品、医用品等精深加工并重转变,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的农业,必须通过健全的专业化市场体系来推动和引领。2011年,国内首家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落户陕西洛川,标志着陕西正式搭建起了大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的国家级平台。
“通过在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建立物流集散、价格发现、信息传播、科技研发、会展交流、标准化生产示范、苹果金融和文化展示等中心,推动陕西苹果产业整体升级。依托洛川苹果批发市场,陕西苹果产业正在形成新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模式。”高武斌说。
销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让苹果发展得再快也不愁卖。陕西省果业局培育和引导高起点、外向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积极帮扶有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创办经济实体,提倡合作经济组织和示范园区申报原产地域保护,根据当地特色建立品牌,搭建果品品牌集群。目前形成苹果类品牌在洛川、白水、旬邑、礼泉等地,猕猴桃类品牌在眉县、周至等地的格局。同时,推动果品品牌融合发展、互补发展、错位发展,并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店、办网、联园”,建设陕西水果品牌店,并通过推介会、展销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开疆拓土,助推果品互联网贸易和大宗果品贸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从事网上营销的果品企业已达379家。去年4月,陕西果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评审,全方位推广“陕果”品牌,这将大大促进果品生产标准化,贮藏、运输、销售冷链化和果品电商品牌化。
在礼泉县,有一个苹果交易的“夜市”,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西安、咸阳等地的上千家苹果零售商来到县城东关农贸市场批发时令鲜果。一个小小的礼泉,就有406家果行门面,果农开始向果商转变。全县至少有3万多名果农除了经营自己的果园外,还当起了收购、外销的果商。史德镇雪村村民窦伟超告诉记者,他这几年每年要拉两三次苹果到外地销售,已走过了兰州、西宁、银川、昆明、武汉等地。卖一车苹果能得2 000元左右的利润,同时也收集了信息,增长了见识。现在的礼泉成了陕西其他县区乃至西北地区苹果销售的最大集散地,年吞吐苹果总量达到25亿千克。苹果收入在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例分别占到70%和85%以上。
“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综合效应显现――
发展现代果业,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陕西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有力突破口,更是果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深度发展,果业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改善生态的重要载体
在陕西农业发展史上,恐怕没有哪个产业能像果业这样,对“三农”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苹果产业为例,陕西全省800万从业农民,43个苹果基地县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6 000元;洛川、宜川、黄陵、宝塔、凤翔、印台、眉县、周至等县的果农人均实际收入超过万元;还有众多依赖苹果产业而生存壮大的贮藏、运输、加工企业。
铜川市耀州区水峪村老支书杨振仁有一本“老账本”,记录着苹果对一个果农和他的家庭带来的变迁。账本显示,1991年,杨振仁家4亩果园毛收入为2 206元,到1997年达到6 000元;2008年,规模扩大到8亩的果园,纯收入已达35 739元,2012年纯收入则达到91 360元。这连续、细致、丰富的账本是一个缩影,真实反映陕西果业发展壮大对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出的突出贡献。
陕西苹果“西进北扩”所涉及的县,大多数是国家扶贫重点县。通过果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位于黄河岸边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宜川,36万亩果园成为县域经济总量扩张的主要增长点。现在,全县苹果总产值2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2.47万多元,来自果业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2.5%。
随着果业发展强大,果业产业链条也不断延长,有力带动了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使果农在流通环节和中介、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领域增加劳务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益。
在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柑橘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作为我国最北端生产柑橘之地,城固县把柑橘作为农业骨干产业,二三十万人依靠种植柑橘为生。全县柑橘总面积达22.6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逾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城固县橘园生态观光园每年就能吸引约50余万人次前来观光、休闲,综合效益30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近年来,陕西省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大量涌入果业,果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果农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家庭教育得到极大改善,果业重点县、镇、社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加速推进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目前来看,延安市最具城乡统筹发展条件的,是南部有苹果产业或者形成产业集群的农村。”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告诉记者。
产业的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强力推手。太阳能热水器、电磁炉、高清电视、进口农机等走进农家。宜川县丹洲镇东庄村果农,去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20户,20万元以上的有176户,205户果农在县城买房,70%的农户有小轿车。物质生活改变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随之改变。
在洛川县黄章乡方厢村,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楼房足以显示出当地农民的富庶生活。“过去开荒种粮,尘土飞扬不见粮;如今栽树种果,花果飘香住新房。”果农贺树昌感叹这些年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带来的生活变迁,“黄土高原种苹果就是走生态文明之路。苹果绿了荒原,富了农家,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减少了风沙。”
同行的陈陵江告诉记者,苹果园是很重要的碳汇生物群,每亩成龄果园一年可制造碳水化合物约530千克。陕西1 000万亩苹果,可增加森林覆盖率3.2个百分点。果业的发展正在为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绿、添彩,正悄然改变着陕西的生态环境,为荒山野岭披上了绿色的“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