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农业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农业模式

低碳农业模式范文1

关键词:演进规律;低碳高效;思路;模式

作者简介:刘静暖,女,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中心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01-03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从春秋时期找到出处,但具有当代价值的,当属魏晋时期学者们把气候自然力上升到农业生产要素层面的探索。①据气象学研究,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目前全球变暖及极端天象,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在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以后,低碳农业进入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方向。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实施农业发展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不仅是振兴区域经济的需要;还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需要;更是减少气候灾害、保障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维持人类健康及贯彻十精神的需要。

一、低碳农业符合农业生产方式演进规律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代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度量指标,以低碳农产品为核心、以碳汇产品为支柱的新兴农业生产体系,强调在生产链条中凸显二氧化碳低排放特质,旨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保障消费者健康,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全新农业可持续发展范式。低碳农业具有“三性”特征,即低碳农业发展的全球性、外部性与长期性;低碳农业具有“三化”特征,即低碳农业的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特征;低碳农业具有“三可”特征,包括碳排放的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现代低碳农业是高效率的农业,符合农业生产方式演进规律。

从生态学视角看,农业生产方式的演进,经历了一个由原始低碳低效农业、到化学高碳高效农业再到现代低碳高效农业的历程。在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由于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对自然界充满敬畏。被动地选择顺应自然、依靠刀耕火种、畜力、人的体力的农业生产方式。该方式,单位粮食产量的资源消耗少,碳排放低,对气候环境干预少。反过来,单位资源投入的生产效率低,属于原始低碳低效农业。

从资本主义初期至今,随着科技进步高歌猛进,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深入,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由敬畏改成无畏,由顺应改成凌驾。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化学工业与机械工业的运用,化肥、农药等的大量施用,农业产出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单位粮食产量能源投入与碳排放激增,对气候自然力的扰动频繁、猛烈,农业生产进入高效高碳阶段。高碳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污染强度大、污染周期长、治理困难的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直接导致臭氧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区域气候恶化,极端天气频发,造成农业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供给。高碳的生产方式引致土地日益贫瘠、土壤碳库水平下降、农产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遭遇挑战。吉林省地处白山黑土的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地资源之一,素有“大粮仓”的美誉。然而,调查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碳的生产方式已导致吉林省黑土地对生物、生态和粮食的原生态承载力递减,有些区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黑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自然力基础日渐脆弱。

随着人类对高碳高效农业的反生态做法的反思,人为降低气候灾难意识的提高,民众、企业与政府趋向于认同了农业发展方式只有走出高碳发展误区,转化为能源低投入、高效利用、二氧化碳低排放的现代低碳高效农业,才能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人类健康的天人合一生态目标。这种高效低碳农业既有优于原始社会低效低碳农业的高效,又有优于化学高碳农业的低碳,是一种人类积极主动选择生态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一次质的飞跃。

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出发,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大省、商品粮基地,农业是区域重点产业。虽然目前商品粮增产百亿斤粮食计划已基本实现,但粮食的可持续增长,就目前的地力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研究,吉林省的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生态水平、区域抗逆水平三个“指数”在国内排名靠后,位列第22。说明吉林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环境牺牲为代价,不具可持续性。改变发展模式,要求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低碳升级。

二、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思路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吉林省在农业低碳化转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全面低碳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应在种植、养殖与林业碳汇方面下功夫。

首先,种植业低碳化发展。吉林省在减量农业、绿色农业产品认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都为下一步的低碳种植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低碳种植业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特点,遵循低碳农业发展规律,选择适应本地区的发展模式,实行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坚持低碳高效原则。低碳种植业应该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既不能恢复到最初的低碳低效农业,也不能发展当前的高碳高效农业,要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减量替代原则。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替代,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循环利用原则。把循环经济的理念灌输到低碳种植业发展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不断提升对发展低碳种植业的认识,在生产、流通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低碳化升级,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和土壤碳汇工程,从而让百姓吃到放心的粮食蔬菜。

其次,畜牧养殖业的低碳化。《牲畜与气候变化》指出,牲畜及其副产品实际上至少排放了 325.64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远远超过粮农组织先前估计的18%。目前,吉林省在畜牧种植业协调共进的循环农业、沼气池建设以及低碳畜牧养殖技术方面已有较多的实践。未来发展低碳畜牧养殖,应坚持如下原则:资源节约原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发展低碳畜牧业应尽可能地节约使用各类资源,注重节约用水、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实现减投节能;综合效益原则。加强低碳畜牧养殖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以最适量的物质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生态安全原则。畜牧业的低碳化不仅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更涉及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低碳畜牧养殖是生产绿色畜牧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科学系统原则。发展低碳需要养殖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实现农业环境友好,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政府的规范引导、人才队伍的建设、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大力提升社会各界对低碳畜牧业发展的认识、发展标准化和循环化的畜牧养殖业,做好低碳畜牧养殖产品的深加工、加强畜牧业生产污染的治理。

最后,碳汇林业的发展。依托于长白山原始森林,吉林省是全国闻名的林业资源大省,具有发展碳汇林的自然优势。在自然条件方面,目前吉林省拥有经济林面积约为7.92万公顷,天然林面积571.2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148.22万公顷。②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部政策法规,强调要在继续大力造林,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加强现有森林保护与经营,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固碳能力,增加森林碳汇。③虽然吉林省的碳汇林业建设尚处起步摸索阶段,还没有正式进行碳汇林业建设试点,也没有启动林业碳汇项目,但发展趋势和潜力已日渐明显。针对吉林省碳汇林建设现状,本文认为应该坚持如下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把碳汇林业的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在保持和增强吉林省森林碳汇能力的同时,以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碳汇林业的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法则,综合运用政府补助和市场机制,减少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成本,推进吉林省资源碳市场的发展;充分争取碳汇基金项目原则。吉林省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积极争取国际、国内碳汇项目资金,辅之以自筹资金,多方筹集资金来共同发展林业碳汇事业。

通过设立育林基金、建立多种形式碳汇体系、培育碳汇交易试点,发挥森林资源大省的林业碳汇优势,为区域经济、环境做贡献。

三、吉林省低碳农业模式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福建采取了福建台湾农业研究中心主导模式,通过发展碳汇农业、有机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开展低碳农业实践。广西主要采取立体生态循环、绿色植保保护、免耕栽培、科学节肥减排、高效节水灌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替代等模式发展低碳农业;江苏采用立体种养节地模式、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农用化学品替代与休闲观光农业等发展低碳农业。吸取国内低碳农业经验,结合省情,整合优势资源、规避劣势与风险,选择的发展模式如下:

(一)低碳农业产业集群式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的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④根据吉林省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台地和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区域差异化设计,可以整合区域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粮食、绿色畜牧业与绿色中草药生产加工集群,从而提升区域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其中,西部草原地区,发展绿色畜牧养殖业。围绕绿色畜牧养殖业,培育无污染的肉、乳、特色产品与加工企业,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形成绿色畜牧产业集群。中部台地(黑土地),是世界闻名的黄金玉米带,承载着粮食供给压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黑土地地力优势,减少化肥施用,增加绿色有机肥,生产有机粮食,并形成集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粮食产业集群;东部山区是绵延起伏的长白山山脉,是天然的中药药材库。充分发挥药材库优势,培育绿色中药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区域药业产业集群。将绿色畜牧业、绿色粮食产业及绿色中药产业三个子集群有机结合,形成互助共生的吉林省大农业低碳产业集群。

(二)低碳农业“5R”模式

在农业生产中遵循循环经济“5R”原则,即以循环经济方式发展低碳农业。所谓循环经济的“5R”原则,即为减量化(d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生性(Reproduce)与替代性(Replace)原则。⑤其中,农业的减量化原则,靶向农业生产输入端资源过度投放。要求从生产源头节约使用资源,用较少的资源(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实现既定生产目标;再使用原则,靶向农产品低效利用。旨在延长产品与服务的生命周期,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排放;再循环原则,靶向农业输出端资源的一次性利用。要求生产出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能够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当成垃圾丢弃;再生性原则,靶向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资源。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要在保证资源再生性前提下,使资源的消耗速度慢于资源的再生速度;替代性原则,靶向农业生产使用的不可再生不可替代资源。要求,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吉林省通过遵循农业“5R”原则,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如采取如精简包装、秸秆资源化、沼气和太阳能利用等方式。

(三)农产品碳标签模式

目前,在低碳经济发展大潮中,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国家纷纷设计建立食品、家电、汽车等低碳认证机制,产品张贴碳(足迹)标签,鼓励减少碳排放,承担相应的气候生态责任。吉林省发展低碳农业,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农产品实行碳标签制。加强对低碳农产品认证的法律法规建设力度,通过对农产品碳足迹认证升级,促进低碳农业发展长效有序发展。对低碳农产品实施碳标签制升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在农产品初级品生产环节上制定碳排放标准,促进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其次,在农产品加工环节上制定碳排放标准,促进加工过程低碳化;最后,在流通环节上制定碳排放标准,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低碳化。通过全程控制实行整个农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的减量化。

(四)林业碳汇模式

针对吉林省林业发展现状,为了充分发挥吉林省的林业资源优势、有效利用林业政策红利,应通过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可交易化,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集结政府、科研机构、金融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学术专业机构科技保障和金融企业的资金支持,构建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搭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培养专业碳汇交易人才,从而实现碳汇林经济效益的有效补偿。其一,设立育林基金。吉林省发展碳汇林业,增加资金投入,专款用于造林绿化增加碳汇。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义务植树,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西部地区要更新改造“三北”农田防护林,开展荒漠化治理,加强“四旁”绿化。其二,加强已有林地保护。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三,建立碳汇交易市场。目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本省情况,积极申请引进碳汇林业项目,选取合适的地区率先搭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林业碳汇发展。

注释:

①陈勇勤.中国经济思想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124.

②张忠华、李昭昭. 吉林省森林碳储量估计及碳汇价值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③吉林省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 .

低碳农业模式范文2

关键词 固城湖生态区;低碳循环农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58-02

低碳循环农业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利用先进的技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使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系统中多级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碳农业为基本特征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低碳农业经济的载体,是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农业[1]。

固城湖位于江苏省高淳县西南部,是高淳县唯一的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原为水阳江的过水性湖泊,官溪河建杨家湾节制闸后,转变为相对封闭的水库型湖泊,湖底高程5.5~6.5 m。当固城湖达到正常水位8.0 m时,湖泊面积24.5 km2,平均水深1.56 m,蓄水量3 800万m3。20世纪90年代以前,固城湖水质为Ⅱ类水标准,水体营养贫乏。近年来,固城湖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2]。2005年固城湖水质为Ⅳ类,水体达轻度富营养状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磷元素进入水体直接导致淡水水体的富营养化。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污染逐渐加剧,对农业活动污染治理亟需加强。在湖区,由于化肥和农药的滥施滥用,农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加之过度围网养殖尾水直接排入湖库,为湖库提供了营养物质[3]。

在固城湖生态区进行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势在必行,吸取同类湖区的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根据固城湖生态区农业发展特点,提出以下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期望进一步探索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模式。

1 水产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水产养殖,尤其是螃蟹养殖已经成为固城湖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带和国内外知名的品牌[4]。在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养殖污染问题,影响固城湖水质,由此针对性制定水系生态修复方案。

1.1 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规模化、高密度水产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的热点。但该养殖方式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质,大多数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减少污染,要推广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该技术通过合理搭配养殖品种、精准投喂饲料、科学管养,结合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达到养殖池塘废水有效减排、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与经济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该模式,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能够减少70%的污水排放,增产率达到20%。该方式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投入较少的优势,可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1.2 水产养殖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

为了解决固城湖周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发展中养殖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将人工湿地技术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水产养殖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及循环回用系统(图1)。

通过该模式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达到回用要求,实现了水产养殖废水零排放,节水效果明显,并提高池塘产量25%,形成小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3 种草养鱼净化水质生态治理模式

固城湖水草中,90%以上都是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这种水草不但渔业利用率低,还会产生季节性腐败污染水质。对于湖中现有的微齿眼子菜要定期收割,以免腐烂后形成淤泥加重湖水富营养化。养殖处于食物链底层的鱼类,如鲴属鱼类、银鲫鱼和鲢鳙鱼等,主要以草和浮游生物为食。最近2年,在固城湖里放养了细鳞斜颌的环保鱼,这类鱼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质和藻类为食物,能清除残饵净化水质,实现截污减排,在水中人工栽培有助于改善水质的金鱼藻、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共同构建绿色屏障,有效缓解水质的营养化和蓝藻的问题。

2 种植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固城湖生态区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并将油菜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2012年举办了第四届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置身绵延万里的油菜花海中,让人如在画中游。在种植业方面利用以下模式,加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

2.1 淤泥整治养地

淤泥沉积在河沟和河道中,不但堵塞河道、河沟,而且淤泥中富集了很多营养物质,还会影响水体水质。定时清除淤泥,将其作为肥料还田,不仅有效处理淤泥,还提升了土地肥力,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持,而且能够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2.2 化肥合理施用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控制农业污染,就要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技术,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滥用化肥。二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但能够增加作物产量,还能够培肥地力,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三是改革化肥施用过程中的鼓励施用政策,改为区别化、鼓励节约施用和科学平衡施用的政策[5]。

2.3 秸秆综合利用

在我国,经常可以看到农民焚烧大量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是省工省力,秸秆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既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又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固城镇利用稻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是稻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农科所现代农业研究室正在研究麦秸秆替代稻秸秆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并在固城湖生态区推广应用,扩大秸秆的使用量。秸秆还可以还田(包括过腹还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护大气环境,降低碳排放,增加农民收益。

3 建设最美乡村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高淳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无疑得力于固城湖地区的最美乡村建设。最美乡村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仅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相对系统的发展思路。在建设最美乡村的过程中,可充分发展以下模式。

3.1 建设最美乡村技术集成模式

高淳正在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的乡村”,把“最美丽乡村”的愿望变成现实,固城湖生态区现阶段的重点就是做好“七大工程”,分别是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山水城林融合工程、蓝天碧水宁静工程、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环保资金投入。每年安排环保专项资金,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实施“绿色高淳”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两横两纵”生态网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对未经环评项目、不符合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项目,不予审批和核准立项,禁止批准新建任何化工项目,强制淘汰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污染企业改造及搬迁、清洁生产审核等,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

3.2 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模式

农村污染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污染源既来自农村日常生活,也来自农业生产。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清洁生产等原理的基础上,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实现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固碳减排的目的。研究表明,兴建沼气工程不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农村建设,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沼气能够作为农村日常生活的能源,减少煤炭和薪柴的用量,节约燃料费。二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能够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减少化肥污染,节约化肥、农药用量。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见图2。

3.3 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分析表明,以农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固城湖生态区的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生态治理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为此,提出固城湖生态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图3)[6]。

4 结论

研究针对固城湖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生态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及最美乡村建设进行了集成研究与示范,形成了一批生态治理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将可在固城湖区及其他类似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推行固城湖生态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固城湖“一湖清水”。

5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78-180.

[2] 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93-294.

[3] 于忠华,黄文钰,舒金华.南京市主要湖库水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37-39.

[4] 黄亦武,赵富山,吴建明.把脉高淳螃蟹产业发展[J].江苏农业经济,2009(8):43-45.

低碳农业模式范文3

关键词 喀斯特 低碳农业 石漠化 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达55万km2,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广、发育最强烈的地区。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省区(以下简称南方8省)。该区域的喀斯特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全国和全世界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依据国务院2008年批复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以下简称大纲)的统计,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总人口2.22亿人,其中农业人口1.79亿人,占总人口的80.63%。农业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并不容乐观,长期落后与全国其他地区,不论是农业生产总值,粮食产量,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都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亟需改善。与此同时,当地的农业发展还受到了石漠化和全球变暖两大环境问题的威胁。一方面,由于在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历史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石漠化问题,使得当地水土流失加剧,耕地条件恶化,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如2008年南方的雪灾和2010的大旱,都给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在如此恶劣的农业发展背景下,低碳农业作为一种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和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理应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并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进行推广。

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1)发展低碳农业,增加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产出,提高农民收入。根据大纲的相关统计,2005年,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为5513亿元,粮食总产量939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47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78%。现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66个,占8省(区、市)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的67%,占全国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的28%。人均耕地面积1.3亩,部分石漠化严重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岩溶地区有限的耕地大多属于旱涝不保收的贫瘠山地,中低产田比重超过70%;有效灌溉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坡耕地比重超过40%,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旱地占坡耕地面积的25%左右。可见,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存在着人地矛盾、土地产出低、耕地条件差等关键问题。而低碳农业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农业投入,同时能够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培肥土壤,是南方喀斯特地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理想途径。

(2)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增加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减源汇效益。不论是在石漠化的形成,还是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农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以刀耕火种、坡地开垦、过度采樵、过度放牧等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地区传统农业活动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其次,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六大工程无不与农业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节约、环保、生态,将对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大有裨益。同时,发展低碳农业增加农业收入,能够有效的缓解人地矛盾,遏制农业活动对石漠化的促进作用,保障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除此而外,袁道先院士曾经指出,石漠化是碳排放过程,而其治理是固碳增汇的过程。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地区的农业的低碳发展,那么,将会大大丰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减源汇效益。

(3)低碳农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首先,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低碳化,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对于农业人口比例达到80%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而言,实现低碳经济对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更强烈。其次,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源,同时,又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低碳农业是减源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对于面积达55万km2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而言,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

[2] 熊康宁,等.点石成金―贵州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

[3] 高贵龙,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4] 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

[5]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30).

[6] 陈莉.低碳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3).

[7] 何蒲明.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前景与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2(1).

低碳农业模式范文4

“黄河三角洲”是一个自然地理的概念,一般是指以宁海为顶点的近代黄河三角洲(包括现代黄河三角洲)。为了便于区域开发的规划和管理,本文采用国务院确认的“黄河三角洲区”的范围。该区总面积约12000km2,包括山东省东营市全部5个县区和滨州地区的沾化县和无棣县。较之自然地理的近代黄河三角州,西部增加了部分古代黄河三角洲的洲间洼地,南部增加了部分黄河冲积平原和鲁中山区山前冲洪积平原,总体上仍以黄河三角洲为主体。区内除行政县区之外,还有黄河、渤海、广北、徒骇河等国营农牧场,胜利油田、生产基地等单位,总人口240.4×104人。其中农业人口202.5×104人。黄河三角洲的资源环境及农业生产状况具有以下特点:1)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丰富黄河年均造陆21.26km2,现河口处造陆速率高达32.36km2/a,是世界土地资源新生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土地垦殖率约30%,开发潜力很大。

这里还有500km长的海岸线,面积广阔的滩涂,19.2×104hm2天然草场,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2)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三角洲处于海陆生态环境过渡带,其内部各种生态系统的交错分布十分复杂,加之这里成陆时间短,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上、在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上、在对全球变化的反应上,都表现出相当突出的脆弱性。3)农业开垦历史短本区的主体近代黄河三角洲开发历史只有百多年时间(作为整个黄河三角洲区,其它部分开发历史较久),农业开发始于垦荒且贯穿着垦荒的过程。这里1882年始有垦户出没,以后经多次移民屯垦,建国以后建立了一批国营农牧场,60年代油田开发以来又出现了一批农副业基地,使黄河三角洲逐渐具备了今天的农业规模和生产基础,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过去的农业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足,盲目垦荒,粗放经营,也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等恶果。(4)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本区胜利油田农副业基地和大型国营农牧场机械化装备强,而农村大部分生产力还较低。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上普遍存在着传统农业和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石油农业,少数地方也开始出现生态农业的雏形。由于这里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区位有利,正在成为国家重点农业开发区。

如东营市被列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区,黄河三角洲被列为全国农业开发区和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黄河三角洲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山东省也把黄河三角洲的综合开发列为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之一。这些战略部署给黄河三角洲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采取何种途径发掘农业生产潜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客观现实给我们提出的研究课题。简而言之,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的突出特点是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基于这种生产条件的两重性,要想高起点和高效地实现战略目标,应该走一条现代化的、精细的、生产绿色食品的生态农业道路。

2黄河三角洲区适用生态农业模式的提炼与设计

在对本区生态环境分异及生态农业雏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生态农业适用模式:

2.1种植业—农区饲养型生态农业模式(N—M)

黄河三角洲扇顶部位、黄河冲积平原和广饶南部山前冲洪积平原是本区主要农业地带,这些地方土地质量较高,受盐碱化威胁较小,肥力不足往往是农业持续高产的关键性限制因素。可以发展农区饲养业,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饲料资源,并经过过腹还田增加土地的肥力,进而加强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形成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框图形式。这一模式主要根据广饶县李鹊乡的经验提炼总结而成。李鹊乡是黄河三角洲上的第一个吨粮乡,1991年全乡1333hm2粮田单产即达到15.2t/hm2,人均占有粮食1.4t。该乡针对粮食多、秸秆多的优势,发展以肉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走“农养牧,牧增肥,肥改地,地增粮”的良性循环的高效大农业之路。全乡筹集资金统一购买良种肉牛分到各户饲养,推广麦秸氨化和玉米秸青贮的技术,并解决了配种、防疫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围绕畜牧业建起饲料加工厂、冷藏厂和畜产品加工厂等,发展了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资金的积累,发展了创汇农业,而且培肥地力,保证了粮食作物的持续高产,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很明显的。

2.2台田—鱼塘型生态农业模式(T—Y)

在黄河沿岸和其他有引黄条件的低洼盐碱地带,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实行水土分层治理,并在塘内养鱼,是改造盐碱地和高效地利用低洼盐碱地的成功途径。这种“台田—鱼塘”型土地结构类似于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系统,但其田塘比例一般大于珠江三角洲的基塘比例。修筑台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淡水压盐,一般在条状台田上连续种植3年水稻后,土壤的盐分明显降低,接着可种植蔬菜、棉花等农作物,也可间种耐盐的刺槐、柳树、紫穗槐、枣树等。在无引黄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修筑台田,利用夏季雨水压盐,种植芦笋、紫花苜蓿、沙打旺等,逐渐改良台田土壤。在改造台田盐碱土的情况下,塘内引入黄河水淡水养鱼,可利用台田作物或牧草打浆喂鱼,也可用发酵的鸡粪、畜粪喂鱼。鱼池内可采用不同鱼种分层喂养,鱼塘的塘泥还可以定期挖出作为台田的肥料,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此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根据胜利油田农工商总公司的试验及利津县等的经验总结提炼而成,当地百姓称作“上农下鱼”,已得到推广,它可以表示为以下框图。

2.3枣(林)粮间作型生态农业模式(N—L)

在黄河三角洲的宜农地区域,一般都有发展枣粮间作或桐粮间作的条件。古代三角洲一带自古有枣粮间作的传统,广饶县小清河以南有桐粮间作的习惯,在盐碱化程度略高的地方还可以发展柳粮间作。这些林粮间作一般都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枣、林可以防风减灾,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作物生长;大田作物勤于管理,对枣树生长也有利,往往获得粮枣双丰收。无棣县有5000hm2枣粮间作耕地,年产干枣1.3×104t,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每公顷增收4500~7500元,全县人均小枣纯收入超过200元,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金丝小枣系列产品加工也已初具规模,无棣、沾化两县有五大系列30余个品种行销全国各地,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黄河三角洲除了枣(林)粮间作外,还要广泛实行农田林网化,营造沿海、沿黄防护林带,进行村庄和居民点的四旁绿化,有计划地发展苹果、葡萄、枣、梨等经济林,并采取封滩育林的方法,保护和发展野生灌木林,千方百计地增加三角洲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4草业—牧业为主型生态农业模式(C—M)

国外常把草业作为一个产业,而我国草业尚未提到应有的地位,我们习惯把草附属于畜牧业。以草养畜固然非常重要,但草与农、林、副、渔业的联系也不可忽视,如:农业方面,豆科草类有根瘤菌可固氮,绿肥可肥田,草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返盐,保持水土;林业方面,草是营林的先锋植物;农工副业方面可加工草粉、饲料,进行草编;草还是造纸、制药的原料等;在渔业上草则是鱼类的重要饵料。因为黄河三角洲有广阔连片的草地,故提出草业—牧业为主型生态农业模式,以牧为主,兼顾其他。此模式主要依据无棣县草业、利津县王庄人工草场、垦利县大汶流人工草场等实例提炼而成。无棣县近年来十分重视草业的发展,他们把苜蓿作为“县草”,并把每年8月4日定为“种草节”,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和改良天然草场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建起苜蓿粉厂、清真肉联厂等,还向日本、香港、台湾出口苜蓿草捆,给济南、济宁、德州、北京的几个饲养场和动物园提供饲草。在农业上推广“三三制”,1/3耕地种棉花,1/3耕地种粮食、蔬菜、果树,1/3耕地种豆科牧草,实行草田轮作,有效地改良了土壤,保持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利津县王庄乡有2000hm2沙荒地,系1929年黄河决口淤积而成。通过引种和飞播沙打旺,建成人工草场,后来又搞了草场林网化,开展草粮轮作、草林间作、牧草更新、草粉和青贮草饲养等试验研究,摸索出了一套沙打旺饲草养畜的科学方法。不仅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并缚住了“沙龙”,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对于那些远离村庄和人口稀疏区的草场及黄河新淤土地的草场,宜于实行封滩育草、补播牧草和分区轮牧的方式来改良天然草场或建立人工草场。对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大汶流草场采取上述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畜牧大户收入丰厚,而且抑制了土壤盐渍化的发展,维持了生态平衡。黄河三角洲草场广阔,但不少天然草场质量不佳,可以通过以上途径逐渐改造成优质高产的草场,并建立起以草业—畜牧业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这对三角洲的开发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5大型农牧场型生态农业模式(NMC)

黄河三角洲有五大国营农牧场及生产基地,还有许多胜利油田的农场、牧场及地方县办农牧场等。每个农牧场一般都是农、林、牧、渔、加工业及其他工副业配套,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但往往在自觉地按生态学原理去组织生产环节方面尚显不足。胜利油田农业开发研究院在生态农场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解决有机肥料的液体化输送问题,他们修建了大型沼气池,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形成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此生态农业系统建成后,禽畜粪便被沼化,一年可投入有机肥折能为69.9524×1012J,做到种地、养地、高产、稳产的统一。沼肥经过高温是无菌肥料,可生产无公害粮菜果品,沼液可用来培养光合细菌生产单细胞蛋白和饲料添加剂,减少了环境污染。当然,大中型农牧场的生态模式不一定雷同,但可以利用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原理,不同程度地建立自己的良性循环圈。尤其是有些生态环境不断退化的农场,更要通过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摆脱困境。

2.6滨海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BHKF)

黄河三角洲有广阔的滩涂地和滨海低地、滨海湿洼地,开发潜力非常大。根据胜利油田原莱州湾建设指挥部(现农工商总公司水产、畜牧分公司)等单位的经验,滨海带综合开发的前提是要解决淡水水源,即首先利用滨海低洼地修建平原水库,然后以水库为中心展开农牧渔业的开局。滩涂地的对虾养殖可与潮上带的咸淡水鱼及淡水鱼养殖形成梯级开发;在大片稻田、水田与向内陆方向的草场、农田交界处要用大的截渗沟或河流、道路(两侧有排水沟)隔开,以免引起内陆方向地下水位的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加重。一般大型工业用水库也建在滨海平原地带,可与农用水库沟通,必要时二者互相调剂。还可与盐田开发、工厂化养卤虫结合起来,扩大养虾的饵料源。滨海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可用框图。

2.7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CJ)

城郊型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是:(1)农副业产品以多层次地适应和满足城市人民生活和市场需求为主;(2)按照贸工农顺序来安排商品率较高的农业;(3)在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赖于城市并与城市工业相结合;(4)要通过生态农业模式的合理设计和合理布局,为建立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服务。城郊型生态农业是一种向心式的结构,因为以市场为导向,又有依托城市的良好区位条件及技术、设施条件,容易获得高生产率和高效益。在生态农业发展布局要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黄河三角洲目前尚无完备的城郊生态农业,要注意有计划地培育。除了中心城之外,还有区县城镇和众多的石油工业点。这些城镇和工业点的郊区和,均可采用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黄河三角洲农业地域结构规划

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是持续农业的载体。我们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参照政区、自然区划、产业基础等综合因素,首先将黄河三角洲分为4个经济区,各区之内又依据农用土地结构和农村经济类型进一步划分农业区,然后通过因地制宜地对不同的农业区赋予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而进行农业地域规划,并达到全区农业地域结构优化的目的。

低碳农业模式范文5

论文关键词:基地化培训模式;虚拟培训组织;职业化农民;非盈利性组织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已初具规模,政府上下联动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多元化和民营化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正在形成,竞争与择优机制不断加强,农民职业教育重点日益突出,其效果也逐步显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日趋多样化,培训体系和能力建设逐渐得到重视。但是,我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存在着多家参与、多条途径进行的现状,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培训效率低、效果差,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快速集成供给的能力和协调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的机制。农民职业教育供不应求与供求脱节的矛盾、教育培训形式相对单一、重复浪费现象在总体上仍然比较严重,培训单位很少关注培训效果及后期跟踪服务等等。另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农民职业教育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仍比较滞后,没有独立的市场化、产业化的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也就无法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必须在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现有观点梳理的基础上,在农民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二、杨凌示范区教育资源分析

杨凌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区内拥有一所农业高等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一个职教中心、多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5000多名农业科教专家。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发展涉农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和示范带动功能定位等都为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在杨凌,现在已经形成了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示范新区,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推广模式,在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新建了一批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011年8月,全国现代农业科技创业孵化联盟在杨凌成立,这是首个全国性农业领域企业孵化的非营利性自主联盟,联盟发起单位42家,包括各类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目前,在杨凌示范区内初步形成了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纵向上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横向上各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举办各类涉农专业的特色教育,初步形成了高校、高职、中职、技校、职教中心相互支持配合的“五位一体”多元化办学结构。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如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村官培训工程”和“农业新科技推广工程”,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而杨凌示范区职教中心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拥有现代化的解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等。既能开展学历教育,又能开展开展短期培训。从教师来源结构来看,示范区内农民职业教育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构成: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分别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从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分担结构来看则由政府、学校和农民三部分来承担。

虽然杨凌示范区内职业教育资源丰富,有开展大规模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潜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民职业教育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教育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以营利为目的,管理松散,利益为先,协调乏力,培训与市场缺乏关联,投入不足,培训管理不完善等等问题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培训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杨凌素有中国的“农业硅谷”之称,但是多年来传统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落后的科技推广体系却造成了许多新技术、新成果成了专家学者实验室里的展品、论文上高深的专有名词。新技术、新成果“灯下黑”、“走不出杨凌”的现象,一度成为“农业硅谷”杨凌的尴尬。因此亟需进一步整合示范区内各类教育资源,使之发挥集约优势,并在农民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三、构建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含义

所谓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即依托杨凌示范区内的资源优势,通过区域资源分析评价,并对示范区内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发挥资源的聚集效应和集约效应,在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政府、学校、企业以及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等全面参与,以促进农民提升致富本领、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区域内集约化、多样化、规模化,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形态、新阵地和新课堂。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是包括教育培训主体对象、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系统、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反馈体系等方面等一系列资源和活动在内的总称。

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够克服地方政府划地为牢、分割式的农民职业培训的弊端,能够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职业教育规律的融合,能够满足陕西及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培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既为政府提供了农民培训的新路径,能够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供需脱节的矛盾,还为我国当前时期培养新型农民和职业化农民,促进农民就业与农民增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通过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在向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业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并最终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一面旗帜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构建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指导思想

1.教育社区化的思想。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等),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一个社区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社区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认识到社区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参与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人口老化日益严重等等。对此仅仅依赖以协调管理为特性的社区组织形式以及学校教育来解决上述社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国际国内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和解决人们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从社区教育内部看,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生、发展,尤能说明教育社区化的必然性。可以说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能够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社区教育在教育连续性、社会适应性、教育手段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较好地适应了这些原则要求,能够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充分共享,人人享受社会教育资源,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现代社区与社区教育——教育社区化的思想,这正是构建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

2.虚拟培训组织理论。虚拟培训组织(Virtual Training Organization,VTO)是针对企业员工培训提出来的,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为虚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学习型组织,它将接受培训的员工视为内部顾客,侧重于学习和培训的有效性,通过远程网络、信息共享等技术支持,根据企业目标和内部顾客需求来提供培训,旨在提高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借鉴,建立虚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借鉴虚拟培训组织的理念和做法,面向区域内外所有农民,将一定区域内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运用战略联盟原理进行整合,通过远程网络、信息共享等技术,为该地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使他们学习到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改善其生产经营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文化素养,成为新型农民和职业化、专业化的农民。

3.成立民间农民职业教育非盈利性组织的思想。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培训模式不外有三种类型:政府主导型、主导型、非盈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主导型。各地的实践探索,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缺乏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规律性研究,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如大多数实践模式仅仅局限在经验和案例层面,缺乏推广性和普适性。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团体、学校,尤其是农民本人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建立非盈利组织主导型的农民培训模式方面涉足较少,未能产生满足农民意愿需要的、体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规律的模式和方法。

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即是以非盈利组织主导型培训模式为切入点,成立民间农民职业教育NPO组织。民间农民职业教育NPO组织建立董事会制度,拥有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制管理,并且建立一整套评价与反馈机制,起到综合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民间农民职业教育NPO组织能够统筹优化区域内教育资源,能够服务农民利益,按农民需求培训,负责把政府的钱和农民的钱用好。民间农民职业教育NPO组织通过统筹各类资源、对教育资源公开招标、研究农民需求和市场需求信息,有针对性的为农民服务,为行业提供指导。通过为企业、政府、行业提供指导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咨询费,通过申请项目课题和收取一定会费来维持自身的运行,使自身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获得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建设目标

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的构建需整合当地众多教育资源,以防止各行业、各部门教育培训机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培训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培训供需脱节的现象,形成职业化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合力。依托杨凌优质教育资源,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组建杨凌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基地(集团),创新农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一代新型农民,造就拥有一技和多技之长的专业型农民和职业化农民,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贯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上下衔接,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的能力。使杨凌成为百万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涉农职业院校专业实训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

(二)建设任务

1.大力整合现有资源,组建杨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杨凌示范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要按照立足杨凌示范区,辐射整个西部地区,面向全国的思路,将区域内教育资源实现实质性整合。通过联合区域内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组织等,组建杨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网络体系。通过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纵向上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相衔接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横向上各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举办特色教育,最终实现聚集效应。将培训从单一的农业科技培训扩展到生产、生活、生态等更广阔的领域,帮助农民培养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从而能够大力开展职业化农民、创业型农民等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2.构建职业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构建职业化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专家团队、组织培训团队和运营团队。专家团队一般由三部分人群组成:(1)通过战略联盟,以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为契机,优化配置杨凌示范区乃至全省、全国的知名专家资源,通过一定程序安排进培训专家系统;

(2)高校教师或企业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3)充分发挥本土科技能人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专家团队通过集中教学、网络教育或生产现场面授等形式,解决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培训团队可由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教育学会或农业学会等NPO组织组成,也根据需要负责安排培训课程、检查培训效果和提供培训后跟踪服务。运营团队则依据市场经济规则,本着双赢、多赢的原则,面向社会聘请具有经营意识、市场策划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人员组成。

3.搭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借助现在网络技术手段搭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开辟专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站。网站包括国家政策信息系统、农民教育培训系统、专家咨询系统、科技推广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创业项目系统、投融资信息系统、法律咨询服务系统以及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等。其中每个系统下面又可以划分子系统。如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就可以包括专家子系统、培训专业子系统、培训课程子系统以及培训质量监督与考评检测系统等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要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并及时更新信息。信息资源经过整合、处理后到网站,以缓解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孤岛状态,满足农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为农民决策提供全方位参考和依据。

(三)组织实施

1.创新管理体制。农民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组织实施方面,首先成立示范区“农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联席会”作为示范区内统筹管理各类教育资源的决策机构,联席会负责协调教育、财政、人事、社保以及相关行业部门,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教育资源分散、供需脱节等矛盾,从管理体制上确保各类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其次建立相应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民职业教育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区域内农民职业教育重大项目安排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等等。在联席会体制下,通过建立相应的发展工作委员会、建设委员会、评议咨询委员会等分权化实施投入、建设和管理等职能,以有计划、分层次、注重系统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教育培训替代号召性、群众性、应急性的培训,以整体提高职业化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替代应急的、临时的、随机的和零散的农民技术培训。

低碳农业模式范文6

1中国农业低碳化转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如何提高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

低碳农业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就是要统筹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Ol。虽然节约能源资源、应对气候交化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但在法律制度、市场机制、政府政策还没有把这种社会责任转化为经济利益之前,农民的本性还是“经济人”,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首先考虑的是生存,而不是社会责任、生态发展。“经济”性是低碳农业的生命力所在,对缺乏经济可行性的发展模式农民必然缺乏积极性,即使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这些项目实施了,但如果没有长久的经济效益作保证,这些项目也难以持久。目前我国低碳农业的标准还未制定,但是从功能卜来看,目前在实践中推行的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的努力,可以说是我国低碳农业的雏形。因此,从这些模式推行的艰难就可以预测农业低碳化转型可能面临的困难,这些模式至今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原冈主要是因为不“经济”:循环经济的推广过于注意循环,忽视“经济”性;我国推行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在技术上虽较成熟,但是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与我国农业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相冲突,生态农业推广的基础条件难于得到满足,生态农业发展也难于取得规模效益;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水、能源、化肥等农业资源脱离市场实际价值造成资源滥用,目前的市场机制也不能把这些模式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切实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效益,如由于我困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尚不规范,某些绿色食品被假冒伪劣食品打败,即劣币驱逐良币;还有的模式虽然项目落地时是‘‘经济”的,但是随着外部条件发乍改变,以前‘经济”的模式很可能不再“经济”,例如,在豫北的清丰县,政府鼓励种植速生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大力扶持利用林地空间进行林菌、林菜、林药问作,林下养殖等复合种养,实行以短养长,在政府扶持下这种模式曾经得剑较快推广,然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木材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在农民眼里种植速生林已不再“经济”,因而出现大量毁林滥伐现象,也凸显生态农业发展的脆弱。

要使农业的低碳化转型从理想成为现实,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在设计的制度框架下使低碳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2如何消除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利影响?

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现在的农业生产也产生很多弊端:不仅消耗大最的化石能源,还加剧能源危机,加剧水土大气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气候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人们常常把现代农业称为石油农业、机械农业、高碳农业。推动农业的低碳化转型,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利用和发挥现代农业的积极成分,又要继承发扬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推行新的能够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另外,推动农业低碳化转型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还要考虑农民需求层次升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问题。譬如,如果拟推广的低碳农业模式会改变农民业已习惯的高石化能源投入、低人工投入生产方式,有可能因为不能满足农民对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需求而遭到农民反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之中,农业发展具有化学化、机械化、水利化、设施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牛物化等特点。在诸多变化中,化学化和机械化转变倾向最为明显,例如,我国农民已习惯了使用以石油和电能为主要动力的各种机械而不是依赖过去的人力和畜力,习惯了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而不是以往费时费力的农家肥、人工除草。

1.3如何消化产业转型的初始成本?

高碳农业的低碳化转型足对旧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否定,期问必然伴随技术的变迁、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劳动力素质提升、低碳文化创新、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转型,从而将产生较高的转型成本,某些模式如有机农业的转型周期长,见效慢,还带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虽然政府会因为低碳农业的正外部性承担一部分转犁成本,但作为农业低碳化转犁发展的主体,农民仍将额外承担大部分的初始转型成本和风险。原则上,低碳农业带来的高效益可以逐渐弥补部分或全部成本,但对农民来说,这些更多属于长远的利益,预先支付的转型成本过大有可能阻碍农业转型,如喷灌、滴灌足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但设施造价高这一门槛阻碍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低碳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当前转犁成本与长远利益的分离问题。

1。4如何培育发展与低碳农业相适应的高端生产要素?

与现有农业发展模式相比,低碳农业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对高端,如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高层次的技术研发推广人才、与规模化相适应的管理人才、高素质的农民等。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断层、知识老化问题严重,科研成果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与低碳农业发展的许多相关问题目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一些科研成果缺乏产业化支撑。例如,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很少,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适宜于不同区域水土条件的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体系和应用模式。

低碳农业需要规模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合作化发展等,因而要求一批有带头能力的经营能人、管理高手,以及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生产者,而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多数是年纪大、文化低的中老年人和妇女,这些劳动者不易接受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模式,必将制约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中国农业低碳化转型的推进路径

2.1加强法律保障

以国家规范形式保障低碳农业健康发展是国际通彳『的规则,我国的法律设计必须跟上低碳农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与低碳农业有关的法律并不完善,例如还没有为低碳农业专门立法;低碳农业发展理念还没有融入《农业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相关法律不够详细,缺乏操作性,导致执法效果不佳等。

完善法律体系,尽快把低碳农业发展纳入国家正式制度,一是要制订专门法律来规范低碳农业发展;二是要修订现有相关法律,注入低碳农业理念的新内容,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口】。各地也要根据地方实际,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以促进本地区低碳农业发展。

2.2加大政策扶持

归根到底,气候是一种困际公共品,低碳农业的正外部性也需要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构建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综合政策体系,旨在提升农民、企业等低碳农业主体转型的积极性,引导资源、要素流入低碳农业。适应低碳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科学技术政策重点应放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项目上,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引进、应用、推广。适应低碳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组织政策要鼓励、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合作,支持涉农企业展开产业链整合,延伸产业链条。利用财税政策促使农qk低碳化转型,一方面是通过设屯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的专项资金、税收减免、贷款贴息、低碳产品政府采购等鼓励低磷农业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能源税、碳税、资源税、排污收费等限制高碳农业发展。农业低碳化转型往往需要先期投入转型资金,有些模式如生态农业虽然先期转型成本不高,但是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后才能实现赢利,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除了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以外,还应通过金融政策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低碳技术开发、购买低碳农业设备等。低碳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人员,壮大科技推广队伍,还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低碳技术培训,把农民培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低碳农业生产者、经营者。

2.3强化市场推动

单纯运用行政方式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成本较高,引导资源要素向低碳农业方向配置还必须完善市场机制,只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真正把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压力转变为农民实施农业低碳化转型的自发动力。政府要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市场、能源效率市场、碳交易市场等,完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探索利用碳交易机制、碳金融机制、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进行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晟终使低碳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町图。

2.4加强技术支撑

技术是农业低碳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致的,低碳农qk技术开发与创新必须具有‘系统”视野,高度重视各种技术创新与集成。由于低碳农业涵盖了产业链各个环节,低碳农业技术体系也应该涵盖整个产业链,如低碳原料与设备、低碳种养业、低碳加工业、农产品低碳物流、农业废弃物低碳处理等综合配套技术。从农业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关系来看,农业低碳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从理论上讲既包括节碳技术,也包括生物同碳技术。目前农业领域的节碳技术有节能技术、立体种养的节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农用废水净化技术、可降解地膜技术等。目前生物固碳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耕地免耕、培育“固碳型”作物品种等技术,增加耕地阎碳能力;二是通过提升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保护林地、草地、湿地等碳库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闶碳能力【3】。另外,我国发展高碳农业还有来自人121方面的压力,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不能以降低农业产量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从满足农业劳动者工作、生活需求层次上升角度出发,发展低碳农业不能让人类回到农耕文明时代,我国还要开发推广节约人力、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技术及设备。从低碳技术来源看,除了加强自主创新之外,我围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外低碳农业发展先进技术和模式。

2.5培育低碳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