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1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 超概 变更 成本分析 决算管理

1.公路交通项目是否突破概算的评判方法

概算作为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是我国基本建设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许多年。评价一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如何,包括优良工程的评定都与是否突破概算有着重要的关系,项目决算一旦突破了概算,往往会对项目管理的水平评价大打折扣,且失去了评选优良工程的资格。对于项目决算是否超概算的问题,我认为还需要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评判方法。从这几年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现行以批准的概算控制投资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因为批准的工程概算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投资水平,也就是概算批准时期的造价水平,当市场长期稳定状态下,其价格水平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时,则工程建设以概算控制投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基本可以做到,但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式下已不相适用。

当然,这并非是否定概算的控制作用,毕竟这是国家有关部门控制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把批准的概算由一个纯静态的投资控制变为动态的投资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须对评价项目是否超概算的评判方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在批准的概算中,应将建设项目工程实体消耗的主要材料用量,如钢筋、水泥、沥青、汽柴油等,一同审批作为控制因素。当一个项目决算投资费用突破了概算,而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总量并未突破批准概算用量时,不应简单作为超概来对待,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引起的。由于材料价格原因引起超概,造成对项目管理的负面评价是不公正的,甚至导致管理较好的工程不能参加评优,则更不能体现出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辛勤劳动。

(2)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工程建设中,我遇到了材料价格剧烈变动的时期,由此,认为在项目概算编制时期应适当考虑计列价差预备费,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总体造价的影响。一个公路建设项目概算(包括投资估算)的确定一般以批复时期的价格为基础,如按照2008 年材料市场情况,同样的项目在这一年里的不同时间段实施,就有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在投资估算或概算中没有必要的调控措施,那么批准概算作为最高投资控制很难实现。

国家公路工程相关造价编制办法中对于价差预备费已经作了规定,提出了以年工程造价增长率计算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且年工程造价增长率是有关部门公布的工程投资价格指数。目前,编制造价文件时,仍然按照1999 年国家计委的文件不计取价差预备费,造成与当前或今后实际情况有可能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在概算(包括投资估算)编制中考虑造价上涨的因素。在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公布投资价格指数的情况下,所以我认为可以考虑将概算总金额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际大宗工业商品指数挂钩,可由各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上年度的上述指数情况综合一个本年度的公路建设投资价格指数作为价差预备费的计算依据,从而将价差预备费计入概算(包括投资估算)中。工程实施阶段,概算是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价差预备费的使用,应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手段,当工程实体消耗主要材料数量在批准概算主要数量范围之内时,建设期内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导致增加的材料价格差价,在项目实施过程合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合同及有关文件履行材料价格调整程序调整材料差价。这部分费用首先要考虑在招标结余中列支,如招标结余不足,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列入价差预备费。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2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和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具体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助、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任务驱动法中,“情境”就是具体任务,教学是在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的;“协助、会话”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或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意义建构”是对任务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完成,最终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的突出优点是: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任务驱动”是创设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第三,“任务驱动”对于学生,不仅是“模仿”,更重要的是“创造”,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笔者在Access2003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几届学生的教学,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

二Access 2003数据库课程的特点

Access 2003是最新办公软件Office 2003的组件之一,是和其他Office 2003办公软件集成使用的小型数据库信息处理系统。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处理能力,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实用性强,是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首选的软件之一,也是目前许多学校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在数据库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才能学有所用,这是我们计算机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 2003数据库教学中的实现

在Access 2003数据库教学中,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之所以选用这个系统是因为这跟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学生每学期会通过应用类似的系统来查询自己的成绩,这样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并且,该系统中涉及到的任务操作跟学生息息相关、非常具体,学生也很熟悉;同时,“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的小型数据库系统,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技能都不难,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1 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课堂情景,把所要讲授的知识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能达到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的目的。在教学初阶段,笔者通过向学生演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告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开发出这样的应用系统。这样做,是为了创设一个让学生学有所用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并以该“任务”引领学生联系实际,分析该系统所包含的基本功能:需要管理学生的成绩,包括成绩的输入、成绩的查询、成绩的修改、成绩的删除等功能;另外,学生信息的变化也有体现,比如有退学学生或新来的学生,这就需要学生人数的增加,修改、查询、以及删除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打印表格的需求,所以还得有打印功能。 设计的这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既把Access数据库的所有知识点都融人在这个系统中,又能符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合理分解任务

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向学生演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创设一个让学生所用的教学情境,对于这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把Access数据库所有知识点都融人在这个系统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把这个演示数据库系统逐一进行分解几个模块或任务,让学生清楚整个系统的具体任务。并将分解任务与书中的章节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全部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每一次课,演示几个任务,同时讲授这几个任务所隐含的新知识点。随着课程的进展,任务逐一解决,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能达到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的目的。设计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教学就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的过程。下面我将简单列出学生成绩管理所分解的任务:创建学生成绩数据库;创建学生表、成绩表、课程表;创建各种查询;创建窗体;创建报表;创建宏。然后再将以上任务进一步进行更小的分解,比如表的创建,可再分解:为表中的字段设置属性;输人数据;建立各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这些任务去学习实践,并在实践中等得到这些新的知识点。这样可以逐步完成课程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及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现任务

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例子和教学方法,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对于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来完成,比如表和查询的设计与操作。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比较综合性强和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协作学习应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学生的思路,对知识形成新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创建表的过程中,设置字段约束时,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需要将原先设计好的学生表和成绩表展示给学生,并进行以下一系列引导:现实中,性别只有两种取值男和女,在学生表中,将性别字段值输入其它值时将不能成功输入并会弹出提示对话框,然后给出任务:请大家两人一组将各自设计的表对换操作,分别对学生表中的性别修改成除男和女之外的值,对成绩表中的成绩字段值改成O到100以外的值,看是否能够修改成功?为什么可以输入?应该怎么操作才能禁止无效数据的输入?将这些问题,由学生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反复操作验证得出正确结果,并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本课难点(表的设计要符合数据有效性规则)。除了这些操作性知识外,还有其它的很多操作需要学生去处理、解决。比如在窗体或报表中添加控件等操作,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在上机实践中,逐步地理解、改造,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

4 学习效果评价

借助每一个任务的完成对新课的内容进行掌握,且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任务,实现意义构建,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通过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

四 任务驱动法在Access 2003数据库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1 贴近学生生活设计任务

为了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与实际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有帮助。例如在Access 2003数据库教学时,使用学生熟悉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将课程知识点融入到整个系统中去。总之,设计的任务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那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渴望学习信息技术。

2从实际出发,将长期任务与短期任务相结合,设计教学任务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3

关键词:成绩管理;排名;delphi;access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7022-04

Implementing Dynamic Score Ranking Using Delphi and Access

KONG Tao-ru, YU Wei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Almost all the colleges has used MIS system to implement their Score Managing. But because of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in colleg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majors, it’s most important and a little difficult for every Score Managing Software to implement a flexible and all-purpose score ranking function. The thought, method and implementing of flexible and all-purpose score ranking in college Score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score managing; score ranking; delphi; access

1 目前成绩管理中排名实现的难点及重点

学生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中至关重要也最为复杂的功能。 而成绩排名则是高校成绩管理中最复杂和重要的功能。

对高校成绩管理来讲,实现成绩排名有三个难点:

1)将成绩的纵向记录转为横向连接:在成绩表中,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对应一条记录。假设某班有30名学生,每个学生在本学期参与了8门课程的考试。则在成绩表中:每个学生的成绩对应8条记录,全班学生共有240条成绩记录。而班级期末成绩排名需要将学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横向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记录,即八门课程名都作为字段名显示出来,这样每个学生的排名结果对应1条记录,全班学生的排名结果共对应30条记录。

2)实现各专业不同课程数、学生数情况下的统一的成绩求和及排名:同一高校内各专业、各班级的课程门数未必相同。若为每个专业的各班级做各自不同的成绩排名功能显然会造成编程人员工作量的加大,及后期软件维护工作量的加大。所以,我们考虑做一个动态的成绩排名:即无论各专业、各班级有多少课程门数、学生数,我们都可实现统一完善的成绩排名。

3)通过动态生成报表来实现不同课程数、学生数的统一报表格式:由于各专业每学期课程门数及学生数不等,所以对排名结果无法使用统一格式的报表来实现。很多成绩管理系统的做法都是提供用户将排名结果导入到excel中,再进行格式调整和打印。而在本系统中,我们利用第三方报表工具QReport实现了针对排名结果动态生成统一的报表,即不管排名结果中有多少学生、多少门课程,都生成统一的报表格式并打印。

2 本系统采用的软件

2.1 delphi编程语言环境

Delphi是Windows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具有高效的编译器及强大的异常事件处理能力,使得程序设计者能用最简易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开发出界面优美、运行可靠、功能强大的Windows应用软件。

2.2 QReport报表工具

本系统中所有的报表包括学生成绩排名报表都是使用QReport报表工具实现的。QReport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及报表工具,支持多种流行的开发语言环境,包括Delphi、.Net、Java等。

3 系统数据库结构

其中,成绩表、成绩临时表、排名结果表是实现排名结果及报表用到的三个表。

3.1 学生表

表1为学生表。

3.3 课程表

表2为课程表。

3.4 成绩表

表3为成绩表。

3.5 成绩临时表

用来在生成排名结果的过程中存放指定班级和学期的学生成绩记录。表结构同成绩表。

表4为成绩临时表。

3.6 排名结果表

表5为排名结果表。

4 成绩排名的流程设计

如图1所示。

5成绩排名的窗体及运行结果

5.1 登录系统

图2为登录窗体。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录’,即进入了主界面,如图3。

5.2 进入“班级期末成绩排名”窗体

在主界面点击“班级期末成绩排名”菜单,进入“班级期末成绩排名”窗体,如图4。

5.3 排名进程

在‘班级期末成绩排名’窗体选择 ‘班级’和‘学期’,如‘06BA1’班,第‘一’学期,点击‘确定’,则有个进程条显示正在生成排名数据,图5为排名进程。

5.4 排名结果

排名完毕,即显示‘排名结果’窗体,图6为排名结果。

5.5 打印排名结果报表

在 ‘排名结果’窗体中,点击“打印”按钮,即显示排名结果报表的打印预览,如图7所示。

点击工具栏的‘打印’按钮,即可打印。

6 成绩排名实现的关键代码:

6.1 生成排名结果

procedure Tfrm_ClassTermQue.BTN_QueryClick(Sender: TObject);

//本子程序变量声明

var CmdText,Item,FNOFMc,FNOFZF:String;

i,j,m,n,StuCount:integer;

SumScore:real;

TheColumn:Tcolumn;

begin

Str_Class:=dbcombox_class.text;

str_term:=trim(cbx_Term.text);

//将成绩的纵向记录转为横向连接

with dm_frm.ADS_TempStuScore do

begin

close;

commandtext:='select * from 排名结果表';

open;

end;

//提取学号、姓名

with dm_frm do

begin

ads1.close;

mandText:='select 思源学号,学生姓名 from 学生表 where 班级代码='''+str_class+'''';

ads1.open;

//将符合条件的所有的学号、姓名插入到排名结果表表中

while not ads1.eof do

begin

with ADS_TempStuScore do

begin

insert;

FieldValues['FstudentID']:=ads1.FieldValues['思源学号'];

FieldValues['FName']:=ads1.FieldValues['学生姓名'];

post;

End;

ads1.next;

end;

end;

with dm_frm.ads2 do

//实现各专业不同课程数、学生数情况下的统一的成绩求和及排名

FNOFZF:=dm_frm.ADS_TempStuScore.fields[m].FieldName;//‘总分’

m:=m+1;//‘名次’

i:=1;//名次从1开始排

FNOFMc:=dm_frm.ADS_TempStuScore.fields[m].FieldName;//‘名次’

j:=0; //已排名人数

StuCount:=dm_frm.ADS.fieldvalues['StuCount'];

while j

begin

while not dm_frm.ADS.Eof do

begin

mandtext:='update 排名结果表 set '+dm_frm.ADS.fields[m].FieldName+'='+inttostr(i)+' where fstudentid='''+dm_frm.ADS.fieldvalues['Fstudentid']+'''';

dm_frm.acmd.Execute;

j:=j+1;

dm_frm.ADS.next;

end;

i:=i+1;//将被分配的名次

end;

end;

6.2 生成排名结果报表:

procedure Tfrm_Rep_TermScoreQueueReport.BTN_PrintClick(Sender: TObject);

vari:integer;

left:integer;

begin

with dm_frm.ads3 do

begin

close;

commandtext:='select 课程代码,中文课程名 from 课程表 where 课程表.所属专业='''+frm_ClassTermQue.str_spe+''' and 课程表.考核学期='''+frm_ClassTermQue.str_term+''' order by 课程代码';

open;

while not eof do

begin

QRLabel_arr[i]:=TQRLabel.create(nil);

With QRLabel_arr[i] do

begin

parent:=qr_Score.Bands.ColumnHeaderBand;

caption:=fieldvalues['中文课程名'];

width:=150;

height:=14;

top:=5;

End;

//

QRDBText_arr[i]:=TQRDBText.create(nil);

With QRDBText_arr[i] do

begin

parent:=qr_Score.Bands.detailBand;

DataSet:=dm_frm.ads_TempstuScore;

dataField:=dm_frm.ads_TempstuScore.Fields[i+2].FieldName;

width:=150;

height:=14;

top:=5;

end

if i=0 then

left:=left+10

else

left:=left+60;

QRLabel_arr[i].left:=left;

QRDBText_arr[i].left:=left;

i:=i+1;

next;

end;

end;

end;

参考文献:

[1] 陈豫龙,何旭洪.Delphi6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4

【关键词】平时成绩;考核;设计;数据库;管理

1.引言

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精神,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必将迎来又一次大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迫切需要融合各类新型信息化支撑手段,有效推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主流工作的全面开展,推动各项体制机制的改革与深化。目前针对电子图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务管理等大众化的通用应用平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化产品和产业链,但针对那些有着特殊需求、很难形成标准的应用平台,势必走自主研发或定制之路。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由于资金、规模等诸多因素,就非常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应用需求,从应用开发着手培养研发团队,即推动了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建设,又培养了研发团队,也提高了教学水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一轮教学改革中,作为一所优秀的高职院校,我们提出了“重视平时考核、淡化期未考核”的新思路,全面开展考核改革,贯彻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推行阶段考核和项目考核,从而有力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平时考核与以期末考核相比,更能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很细致的过程考核必然需要有效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来全面评价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技术层面上保证最终的评价是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能全面量化考核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个别学校已经尝试在自己研发和使用管理平台,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通用的过程化考核平台,由于应用的特殊性也导致了企业不愿投巨资研发通用平台,除非学校愿意出资定制。因此,我认为研发一个能全面映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平时成绩考核管理系统就非常有必要了。

2.系统设计

传统意义上的平时成绩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制定规则和形成分数的,在课程结束以前,学生不能及时知道自己的得分和奖惩,并行的其他任课教师也不知道别的老师对相同学生的评价如何;在课程结束以后,这个平时成绩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延续性和连贯性,评价基本都是由教师完成的。今天,我们对平时成绩的定义范围更加宽泛,是指涵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任何一个可评价方面,它不仅包含课程、课堂,还包括课外、生活和各种活动。因此,我们要设计的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可个性化的平时成绩考核管理系统。

2.1平时成绩考核的概念模型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管理系统的研发,以广厦学院各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课程在平时成绩考核方面的思路、方法、内容,并与同类院校教学评价相比较后,形成了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的概念模型用于系统开发。平时成绩以“课程”为基本管理单元,以“项目”为基本评价单元,以“学期”为基本时间单元。任何一个“学期”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自定一组可量化评分的“项目”,从而动态的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客观公正的平时考核成绩。

2.1.1 设计“课程”模型。课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计划内”的课程,另一种是“自定义”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课程,有相对固定的开设学期、专业、班级,可以直接从教务管理或数据中心获取相关信息,我们称之为计划内课程。一些选修课、培训课、社会实践、德育考核等教育教学内容,由于没有固定的学期、专业、班级,没有已知的参与人员,我们称之为自定义课程。任何一个需要过程性评价并最终得到成绩的过程,都可以被设计为“课程”。课程模型包含类型、名称、ID、学期等属性。

2.1.2 设计“项目”模型。每一门课程由于教学方式、方法和过程的不同,其评价的内容、次数、标准、分值比例必然不同,我们不可能设计一个普适性的评价体系来适应不同的课程,因此,我们把课程中每一次评价设计成一个“项目”,一门课程的评价体系由一组项目构成。项目可以是对迟到、早退、旷课的扣分(考勤项目),也可以是课外作业、学习报告、课堂表现等加分项目,任何需要纳入平时考核的内容都被设计为“项目”。项目包含名称、ID、分值(或比例)、所属课程等属性。

2.1.3 设计“学期”模型。学校通常都有学期这个概念,随着开设课程和开设时间的灵活性,一般意义上的学期已经不再适用于系统中的课程模型,例如假期培训课程、临时开设的讲座课程等。我们把课程的起止时间定义为“学期”,教师可以自己定义学期。在学期的起止时间内,具有该属性的课程可以对平时成绩进行考核(即增删改查),在此起止时间之外,具有该属的课程仅可以对平时成绩进行统计查看(即查询)。学期模型包含名称、ID、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等属性。

2.2 平时成绩考核的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基于学习全过程的管理,以课程为管理单元,以考勤、作业、课堂表现、阶段项目、课程作品等为内容,可定制各项考核指标的分值比例。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2.2.1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是该系统的主要用户之一,是对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系统需要有教师管理功能。教师基础数据由系统管理员批量导入。教师登录系统并完成补充电子邮件、修改密码后,该帐号激活并自动添加到用户帐户表中,并开始拥有平时成绩考核管理功能。教师信息管理,应包括教工号、姓名,电子邮件,初始密码等。

2.2.2 学生管理

学生是该系统的评价对象和主要用户之一,与教师、课程有关联。学生基础数据由系统管理员批量导入。学生登录系统并完成补充电子邮件、修改密码后,该帐号激活并自动添加到用户帐户表中,并开始拥查看自己的成绩和教师赋予其的其它评分功能。学生信息管理,应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电子邮件,初始密码等。

2.2.3 课程管理

以课程模型设计为依据,“计划内”的课程由系统管理员批量导入,是基础数据,教师公用;“自定义”课程由教师在使用系统时自行添加,是私有数据。将两类课程分开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实现数据共享程度的最大化。

2.2.3.1 “计划内”课程管理,应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及所属专业等。

2.2.3.2 “自定义”课程管理,应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所属教师等。

2.2.4 平时成绩考核项目管理

在“学期”的起止时间内,对“课程”按其所定义的一组“项目”进行评分,并最终形成过程性的考核评价得分,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该模块的功能设计如下:

2.2.4.1 按“学期”模型管理课程的起止时间,是创建它的教师的私有数据。学期管理应包括学期名称、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所属教师等。

2.2.4.2 教师选择“计划内”课程或添加“自定义”课程作为考核的管理单元,为课程选择“学期”作为考核的起止时间。考核课程管理是与教师相关的私有数据,应包括考核ID、课程代码、学期、所属教师等。

2.2.4.3 教师为课程选择相关的学生作为考核的对象,应包括考核ID、学生学号等。

2.2.4.4 教师为课程设定一组“项目”构成该课程的评价体系,考核项目管理应包括项目ID、项目名称、分值、比例、可评价的次数(一交性或多次)等。

2.2.4.5 针对评分项目可,设定学生评分小组参与阶段项目、课程作品等重要环节的评分工作,有助于评价更科学、合理、全面。教师为“项目”选择评分组成员,被选择的评分组成员登录系统后,可参与该项止的评分活动,该项目的最终得分按系统设定的算法进行统计得出(例如取平均分)。

2.4.4.6 系统应设计实现教师以一次课为时间单位对考核项目进行累积式评分的功能,真正实现了基于教学过程的全面考核。

2.3 用户角色及权限控制

该系统的主要用户是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类角色,从平时成绩管理的过程来看,设计他们拥有的主要权限如下:

2.3.1 教师:组织平时成绩考核,即自行选择或添加课程,为课程设置学期;设置与课程相关的学生;设置课程的考核项目;为考核项目设置评价小组;管理评分,查询统计结果等。

2.3.2 学生:查看自己的平时考核成绩,参考教师赋予的考核项目评分。

2.3.3 管理员:批量导入教师、学生、课程等公有数据,对系统进行维护。

2.4 体系结构及系统架构设计

用户在使用平时成绩考核管理系统时,可能在教室、实践场地、办公室等任何场所,可能在课堂上、课外、假期等任何时间,可能会使用PC或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随着无线网络覆盖日益全面、移动终端已经普及,本系统更倾向于采用基于Web Server的B/S模的体系,PC上无需安装冗余应用,移动终端上无需APP,用户通过任何一种Browser即可登录并使用系统的全部功能。

系统开发采用成熟的.NET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Service部署于内部网络中心并与Internet互联,用户只需通过域名地址即可访问服务器,名称解析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

3.结论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能过设计“课程”、“项目”和“学期”三个核心概念模型,使得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在该系统中定义自己的平时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使该系统成为一种开放的、灵活的、可个性化的平时成绩考核管理平台。使用数据库技术即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又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共享程度,对私有数据进行了结构化设计,使得不同的评价体系有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在程序逻辑上使用“学期”这个自定义的起止时间与特定课程和教师相关联,自动控制评价的增、删、改、查等功能,提高了程序的智能化程度,减小了用户操作的复杂性。使用SQL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有了连续性,学生可以随时关注自己所有已经产生的过程性评价,并参与到评价小组中去,促进了平时成绩对学习态度的促进意义。任何一个教师可以获取其它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每个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评价,对于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等方面提供了更高的精准性。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针对过程性评价产生的新理念、新方法加以研究,进一步改时该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其通用性。

参考文献:

[1]刘伟波,贾天俊,李明娟.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大学物理实验平时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5(01):223225

[2]巩远航.基于过程管理的大学生平时成绩量化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5(05)

[3]杨黎丽.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02)

[4]何立富.高职院校学生平时成绩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4):7475

[5]华创立,康鲜菜.基于web的外贸企业资金流管理平台的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4(12):3133

基金项目:

2015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项目编号:教改类25)

作者简介: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5

关键词:任务驱动;建构主义;合作学习;ACCESS数据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694-02

On Independent Colleges Task-driven Approach in The Course of ACCESS Database

CHANG Jing, WU Fang, DENG Xiao-guang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545, China)

Abstract: The ACCESS database is an academic with very strong fulfillment. In teaching process, though we emphasize to take "task-driven" as main line to carry on a teaching design, there exists much problems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thesis combines concrete teaching cases and Emphasis on teaching explores the teaching pattern adopted task-driven in the ACCESS database. we can foster students' habits of independence study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task-driven; constructivism;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of ACCESS database

1 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加入的本科层次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和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控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比较随意,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主动避开,不肯钻研,不肯迎难而上。反而学生的求异意识比较强,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造能力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如果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任务的提出、分析、实现与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有效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就可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ACCESS数据库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1]。

ACCESS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笔者在独立学院工作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在ACCESS数据库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ACCESS数据库的理解与应用却不如人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所以在ACCESS数据库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合适的。笔者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在对传统的讲授方式加以改进,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自己的潜能有深切的领悟,并通过多种方式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解决生活中与ACCESS数据库有关的实际问题。[2]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实现

1)任务驱动教学的前提是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

所谓“任务”是指担任的工作或担负的责任,但是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在确定与任务的同时要明确完成任务的准则。任务准则是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对学生完成任务有具体导向作用。

由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提出更多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能激起更高层次的思维来对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估。任务可以贯穿一节课、一个章节、一个学期。

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无论是一个实现库存管理还是商品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都要经过需求分析、数据搜集、数据整理、系统设计到实现的过程。例如: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建议尝试去设计一个酒店管理的数据库;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建议尝试去设计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数据库;对喜欢去网吧的学生,建议尝试去设计一个网吧管理的数据库。这样一个整体的任务, 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就被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执行的小任务。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任务情景,积极的投入到完成任务的情景中来,努力去完成任务,这样的任务才是明确而适度的任务。当然一个系统设计完成后一些最基本功能是必须要具备的,比如:增加数据、修改数据、登录加密等,这个可以由评价标准来决定。

2)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分解任务

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的过程。在任务中的设置中,有一些是学生以前没接触过的知识点或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探究问题(任务) 的欲望,教师通过创设任务情景、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例如,在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其实际的用户是教师,但教师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可以得出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随着任务的深入分析,整个系统的功能将会不断完善,其实也就是将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拆分,把一个个的小“任务”逐步地展示、布置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也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例让他们参考,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中的很多功能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分析完成的,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任务,使得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开展。

3)任务驱动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实现任务

任务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步骤之后,学生就需要想方设法去完成这些任务。以“学生与课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让学生创建该数据库系统中的3张基本数据库表:学生信息表 、学生成绩表 、课程信息表。在完成此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字段、记录、主键的相关概念。

当学生遇见一个比较难于处理的任务,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完成布置的一个个任务。合作学习解决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彼此帮助,相互依赖,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3]如在建立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这个大任务上,经过合作学习讨论,可分成五个小任务来实现任务:

(1)为“学生成绩查询”建立数据透视表。

(2)建立“计算字段”来完成学生成绩查询中的成绩计算。

(3)建立“总计字段”来完成学生成绩查询中的总成绩和课程总成绩的计算。

(4)将“学生成绩查询”数据透视表转化为数据透视图。

(5)给“学生成绩查询”数据透视图建立汇总函数。

学生在以上的操作中,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汇总函数等概念及其使用方法。而在这五个问题中,有些任务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可以开放性思维,充分发挥创造性,对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进行开拓创新。

4)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效果的评价过程

学习效果评价是指学生在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以小组评价或自我评价的方式,而教师的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所做出的点评。[4]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5]

笔者在具体的评价过程实施的步骤如下:首先由学生本人来介绍所设计的数据库系统的各个模块,然后由其他同学对此系统提出质疑或改进方案,若有相似的系统设计还可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评价过程的实施中,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学生们的热情很高,他们往往会各抒己见提出一大堆的意见和整改措施,体现了学生的智慧与学习成效。最后还要由教师作出总评和肯定,着重强调可学习和借鉴之处,附带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参考。这样的评价过程,既肯定了学生的表现,又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让学生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

4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整体思路是好的, 但有时也难免会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造成任务与任务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不连贯, 甚至脱节。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整个教学环节的内容、进度,多留时间和机会给学生思考。让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主动行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认为ACCESS数据库是一门学以致用的课程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3-205

[2] 常静,常天松,刘东.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3]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22.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6

关键词: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实践教学;软件工程

0、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知识,受过良好的软件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方法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1、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集中一两周时间,以个人独立完成或团队分工合作等方式,围绕某一设计题目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旨在巩固、强化、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设计是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题目、确定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步骤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整体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Java课程设计大纲的制定

根据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大纲,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设计文档要求、考核方式、备选课题等。由于课程设计以个人独立完成为主,因此课程设计的难易程度应适当,保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能顺利完成。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情况,备选题目可设置多种类型,如小型桌面软件类、管理系统类、网络编程类等题目,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课程设计文档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在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程序流程图、类图、主要算法、遇到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字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在文档的最后总结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Java课程设计方案

Java课程设计的实施主要由选题、指导、考核3个环节组成,其中,选题是首要的步骤,指导是教师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完成进度并给予辅导建议的过程,考核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检查与评价。

3.1 选题

Java课程设计题目的设置要与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Java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课题应尽量满足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相结合、软件工程理论与项目实际需求相结合的要求,既要全面覆盖理论课程所学知识,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又要联系工程实际,并适应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设计性、灵活性、挑战性和趣味性。课程设计内容难易程度的确定要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为依据。

另外,课题应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关,这样学生在调研、分析设计时更容易了解需求。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ATM柜员机模拟程序等课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在使用计算机时常用的计算器、画图板、音频或视频播放器等都可以作为选题。

在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大纲要求后,根据自己对Java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可以从课程设计大纲的备选题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

3.2 指导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指导应讲究方法与艺术,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指导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学生选题的指导,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集中辅导与答疑。指导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度的检查与监督过程。

1)选题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要说明各种题目的难度与要求,根据学生基础与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推荐不同的题目,帮助学生把握好方向。

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难度较高、有挑战性的题目;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难度较高、可操作性强的题目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对于理论基础与动手能力都一般的学生来说,难度中等、有可参照原型的题目较适合他们;基础差的学生要独立完成设计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建议他们选择源于教材、难度低的扩展性题目。

2)设计指导。

学生在课程设计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主要由个人独立设计与教师指导两个部分构成。个人独立设计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课题进行设计实现。除此之外,在课程设计期间,教师安排每周2次,每次4~5学时在实验室集中指导与答疑。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设计中,了解并开拓学生的思路,发现问题并引导如何解决问题,还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可以对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与效果。

在Java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情况,因此,鉴于学生态度与基础不同,教师在设计的指导上也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进行创新性的设计,而不仅仅局限在基本设计要求上。教师要参与他们的设计中,听取他们的思路,对有一定创新性、合理的想法给予鼓励,并给他们提出建议,推荐有关的资料。由于这类学生对新技术的求知欲强,但新技术在最初应用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思路时,要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设计中的不合理成分,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一般都能够完成得很好,但是编程实践的能力欠缺,因此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理论水平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在系统实现时给学生推荐参考资料,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对于大部分理论基础与动手能力都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设计上多加指导与启发,引导学生更为完善地完成设计,并在设计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自己的特色,然后在编码实现时给予更多实际操作性的指导。

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中,除了教师的指导,也可以采取“强帮弱”的形式,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能力较差的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实现中,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帮助。

3.3 考核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核,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讲解其设计思路并演示作品的机会。考核主要采取学生讲解作品分析设计思路并演示说明作品、教师提问的答辩考核方式,这有助于学生加强知识的全面理解,培养其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答辩过程要求全班学生参加,分为学生自述、教师提问、学生提问3个环节。首先由学生针对其作品从系统分析、设计、关键技术与算法、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解,然后演示作品。之后,教师与其他同学可以对答辩人的作品从设计思路、功能、性能、代码与技术等方面进行提问。通过答辩,并结合学生的设计说明书、答辩水平、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考评。对优秀设计者,给予表扬与鼓励,并号召其他同学学习,在评分时适当加分,以调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对仅完成基本要求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努力,并鼓励他们多实践;对未达到要求的学生,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限期令其重做。

4、关于Java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这几年Java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表明,课程设计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教师也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经验,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教学提供帮助与参考。

1)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布置不同的课题。

制定课程设计大纲时,首先制定一个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合适的基本实践要求,然后再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课题。这样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既不会感到实践要求高不可及,又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有挑战性。

2)及时发现并总结问题,积累经验。

在课程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并总结问题,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讲解;从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文档中发现学生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程序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改进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答辩考核之后,教师还要对全班课程设计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不断改进。总之,在课程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3)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课程设计的大纲制定、任务布置到指导与考核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与精力,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要想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4)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

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先修课程,在讲授程序设计语言时,教师可以适当灌输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让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有初步的认识,避免学生陷入“学习程序设计课程只是学编程、软件开发就是编程”的思想误区。实际上,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都体现了软件工程思想的运用,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为后续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5)根据任务的大小,可适当采取小组协作方式。

在这几年的Java课程设计中,由于是面向大二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主要以个人能独立完成为依据。到了大三、大四,则重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当然,如果课程设计的任务量大、难度大,就可以采取小组成员相互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比赛、奖励等措施来激励各组尤其是知识较弱的学生不断求上进,完善自我,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