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审计的风险的防范与内部控制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风险以及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目前财务审计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国有企业审计人员要重视审计前的财务调查;其次审计人员要对国有企业充分评估管理层营私舞弊的风险;最后要严格履行现有的企业审计程序以及关注重要指标的审计。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财务

2004年国家资源委员会对现有的181家中央企业的财务审计报告进行了一次审查,结果发现120家中央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很大一部分没有纳入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之内。13家企业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中存在相当多的技术问题;其次还有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报告与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相反,或者是出现了财务审计报告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的态度,并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具体的审计过程以及出相应的审计检查报告;2)国有企业对年报的合法性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等是会计事务所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审计的风险的防范与内部控制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目前存在的风险

目前国有企业的审计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长期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由国家统一领导并进行企业财务的核算,因此 会计处理起来比较规范;2)相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股东相对较少,除了目前的上市公司以外,大部分企业股东只有一个,所有者的收益核算相对比较简单。3)虽然我们国家名义上是要求政企分开,但是我们国家对国有企业仍然保持一定的监控,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国有企业的欺诈行为会相对少一点,因此国有企业的审计风险是相对较低的。

但是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的审查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国有企业会计薄弱,不少企业管理混乱,核算并不规范。有很多企业存在原始凭证、记账不真实、不合规格等问题;2)存在人为操纵会计信息:很多企业违反会计处理原则,通过违规调整会计核算方法、变更折旧年限,随意选择合并范围等操作会计信息。3)目前社会上大部分社会审计机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工作的不规范问题;由于部分社会审计机构未严格执行审计专业标准,加之一些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从而导致审计结论出现一定的偏差,审计结果与实际并不符合。另外个别事务所还存在一些严重违纪的行为。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知,可以看出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审计方面还有更为艰巨的路程要走,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审计存在较高的风险。

2 基于内部控制的国有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

2.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不是很严格,内部控制因素不足。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内容上的缺陷、制度上的不完善、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上还处在内部牵制的初级阶段上。2)国有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内部审计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的建设及有效运行,各种规范和制度的具体实施都要完全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3)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还不够,缺乏一定的重视。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一些认识还存在比较原始的阶段,简单的认为所谓的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只是针对一般的员工,并没有针对整个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氛围。

2.2 降低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笔者通过调研大量的参考文献,总结出目前降低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审计前的财务调查:首先财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档案、文件等书面材料的查阅以及被审计公司人会员的交流来收集相关的信息。其次对企业内部比较重要的比率和趋势进行复核,确定所要审计的重点对象。目前国有企业经济财务审计的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常用方法、账户基础审计方法、专门审计方法以及审计调查方法。在定量的指标评价方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财务数据以及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得出具体的数值,并选取不同的比较对象。2)要对国有企业充分评估管理层营私舞弊的风险:首先就要查阅当年国资委批复的该企业的各项经营考核指标并结合该企业今年具体的经济财务状况,评估管理层的财务舞弊风险;其次通过与董事长办公室以及财务部和资产机构应不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任进行走访和焦炭,进一步了解企业法人的具体职责,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相关的控制制度以及运营情况等。3)严格履行现有的企业审计程序以及关注重要指标的审计。

3 小结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审计的风险的防范与内部控制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风险以及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目前财务审计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国有企业审计人员要重视审计前的财务调查;其次审计人员要对国有企业充分评估管理层营私舞弊的风险;最后要严格履行现有的企业审计程序以及关注重要指标的审计。

【参考文献】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2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的会计业务发生了变化,融入的更多新的东西,但是传统的会计记账方法等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要求会计制度增添新的内容,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要对业务手法和规则进行创新。

关键词:

财务审计;审计业务;创新;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有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那么财务审计事项也就会必定发生,根据企业内部制度,根据一定的会计期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会进行审核。然后根据审核的出来的结果,来比较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然后会依据这个结果来对企业进行一些奖惩的方法。

一、财务与审计的概念与作用

财务与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作内容也不一样。财务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的收入支出进行管理,也就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审计是指对财务的评定以及监督考核,而且是上一级的机构对财务状况的审核,所以说审计工作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审计是财务的上一级。在审计时如果发现了财务工作的问题,应该对其提出进一步完善并且对其提出处罚的建议。根据企业的最后报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审计,最后得出报告,这就是传统财务审计的做法。审计的最后结果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快提出解决的办法,并且进行奖惩措施,如果出现的问题过大,可能会严重影响的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这主要是行政审计的工作。还有一个就是内部审计,它比行政审计更加严格,主要是对支出和账务处理,内部的审计对企业来说更加有积极意义。

二、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的分类

以企业为首的内部审计和以政府为主的行政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两个方面内容。

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

根据企业的制度对企业本身以及下属单位的审计指的是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在我国的企业中,一般把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分为季度性审计和跨年性审计。这两种审计工作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相同的地方是指两者进行审计的内容和方式是一样的,主要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方面的数据和收据进行审计。不同的是,这两者之间的会计期间不同,跨年度的财务审计是一个企业全面的财务状况的审计。

2.政府财务审计

和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相比较,行政性的审计带有政治意味,是根据政府的行政指令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上级的行政主管部门会对企业提出命令和要求,,企业再根据日常的经营所做的帐给上级部门提供需要审计的各项资料。需要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包括申报纳税证明,开具的发票情况,还有企业平时现金收支等数据。政府财务审计的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提供的资料进行两个方向的核对,强调信息的真实性。根据提供的信息做成最后的审计报告,然后工作人员会参考最后的审计结果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对企业写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完成了财务审计的工作。

三、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1.网络审计

顾名思义,网络审计是指利用网络对财务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审计,这样也就和传统的审计方法比较工作效率会更高。网络审计的方法在市场上流通过后,收到了市场企业的欢迎,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反向以及很好的评价。在这个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将它的应用范围拓展到财务审计和审计工作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很多程度上提升了可操作性。

2.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

在审计工作中的财务审计工作说来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不仅需要极度认真,也需要高度负责。在工作过程中,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财务审计专业知识,也需要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因为审计技术的越来越进步,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不仅为专业知识要求高,而且涉及到统计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这就对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政府部门和企业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审计工作人员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能够跟进时代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满足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改变审计模式

根据政府的规定和企业的相关规定,得到上级部门通知就在同一时间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审计,由于工作涉及的内容多,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财务对会计凭证特别重视,所以原始的凭证一定要保存好,如果丢失后就不能找回,这样就会出现审计工作方面的错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都是根据企业或政府部门提出了单日审计。所谓单日审计,说的就是每天都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审计,以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改正。这样就能固定财务审计,就能有效提高企业审计部门工作效率,也为政府审计部门提供了便利。

4.改变财务审计的作用

可能在很多人的映像理念,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就是专门挑刺的,这样的错误意识也引发了一些不好的东西。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经济利益更加重视,财务审计工作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它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发展的需要,也对审计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方法,不能都处罚。也就是要转变思想,使工作得到创新,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四、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应该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为了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也是为了处理好下级部门和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因为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的严肃性,也就要求在这两者融合发展过程中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专业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勇.财务审计方法在节能量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2,(8):90-91.

[2]梁婷.企业财务审计及决策支持信息化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4,(36):216-218.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3

一、澳大利亚的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

(一)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及目标

澳大利亚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企业组织结构;职权分配体系;内部审计;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源;审计委员会的组成和作用发挥。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它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管理当局各项控制政策能否实施和实施后的效果。二是信息系统,即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这个系统是企业汇总、分析、分类、记录、计量、报告真实交易的关键因素,它能否有效、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三是控制程序,它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合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和运行的政策及程序,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的保管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

澳大利亚的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管理和控制风险。澳大利亚的企业管理引入了风险管理概念,他们认为风险与企业经营随时随地发生着联系,因此,企业管理当局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应对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战略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产品质量风险、服务风险、商业风险(不可抗力)等。监测、审查、预防、控制和处理这些风险是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的目标。通常情况下,管理和控制风险的模式是: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并保证其运行;依靠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识别各种风险;分析风险的成因和类型并尝试对风险进行控制;评估风险引发的后果或危害;对风险进行处理,规避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风险的不良影响。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澳大利亚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审计实施中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审查,但它们的目的截然不同。

1.内部审计审查内部控制系统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风险。

澳大利亚的企业有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澳大利亚2001年《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风险。其他企业内部审计师也是通过风险管理审计,监督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指导企业管理。澳大利亚内部审计师的工作目标是:资料真实、完整、合法;资产安全完整;有效控制现金;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保证企业达到预期目标。在内部控制的审查中,内部审计师要检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地抵御了战略决策风险、财务管理风险、经营性风险、商业性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应用)。

2.外部审计审查内部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实现财务审计目标而确定审计重点、收集审计证据、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澳大利亚的财务审计目标是国际通行的,它包括:存在性或所有权;权利和义务;真实、完整;计价;记录和披露。《澳大利亚审计准则》第502条规定,外部审计师根据财务审计目标发表审计意见,要收集充分的证据。收集证据的方式可以采用内部控制系统测评(系统基础审计)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三个步骤。一是了解内部控制系统;二是符合性测试;三是实质性测试。实施这三个步骤的目的是确定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借以发现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弊。了解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摸清和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要素,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审计师决定是否应用符合性测试、设计符合性测试程序和范围提供决策依据。在了解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金额进行横向、纵向以及比率和趋势的分析性复核,可以进一步确定符合性测试的重点范围。符合性测试是复核和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判断内部控制系统的可信赖程度,借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规模。实质性测试则是最终检查会计账目,收集审计证据,确认财务报表的金额。

3.外部审计在内部审计基础上开展工作。

《澳大利亚审计准则》第604条对外部审计开展工作时利用内部审计资料做出了规定。外部审计在利用内部审计的资料前,要从四个方面确定资料的可信度,一是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审查企业是否设置内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的工作情况如何;二是审查企业的内部审计师工作程序是否适当,内部审计师是否享有应有的职权,是否具有独立性;三是审查内部审计师是否具有专业能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审查并判断内部审计师是否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如果审查结果表明内部审计师及其工作是可以信赖的,外部审计师则可以根据自身对企业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判断并采用内部审计师的资料,以达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IT(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审计

澳大利亚各行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因此也较重视IT审计。《澳大利亚IT审计准则》规定了IT审计的程序、内容和技术方法。内部IT审计以计算机系统安全保密和控制风险为主要目标;外部IT审计以计算机系统安全完整地记录和报告财务数据为主要目标。审计师对企业IT内部控制系统的了解和测试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重要一环,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二是数据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三是软件运行;四是职务和职权的划分;五是使用和依赖网络的程度。在审计中,审计师要评估IT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IT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四)审计质量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4

摘 要 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问题中,充当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和助手,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其主要的、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包括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在内的组织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进行论证研究。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经济效益审计 现状与思考

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内部审计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1.传统内部审计的现状。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是政府用行政命令建立起来的,其首要职能是监督,所以,我国内审工作的定位,长期以来是“查错堵漏”的“经济警察”,在工作过 程中,企业是被动的。与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他们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需要而自发建立起来的,只对本企业所有者代表负责。它虽 然也经历了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的发展阶段,但其工作目标是要求内审人员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强调了内部审计应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强调内部审计必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2.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组织环境。近年来,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地理的分布越来越分散,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样化,企业 的管理越来越多级化,这种变化趋势及其结果,导致企业最高管理者越来越感受到需要一套专职的专业化监督系统,来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执行,内部审计有了发展的机遇。

3.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思想环境。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未来。西山集团审计机构建立伊始,内部审计自身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审计报告往往放在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审计报告对报告 使用者缺乏吸引力,更不能引起管理层的关注。许多单位不知道还有审计部门这一机构,审计人员也都抱怨部门在企业中没有地位。运用全方位的监督评价体系,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各个环节实行符合性测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寻找大大小小的内部失控点和容易失控点,并提出促进整改的合理化建议。一份份审计报告受到领导的关注,为审计装备了优厚的办公条件,内部审计在集团内部有了知名度。其他管理部门进行日常性工作,都要抽调审计力量,求得审计人员帮助;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时,也要事先征求内部审计的意见,内部审计的地位日趋提高。

4.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范围和时间。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范围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有关的经营方针和管理决策。它包括对管理控制系统是否存在,是否合规和是否恰当;决策过程是否存在,是否合规和是否与本单位目标的实现有关;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质量等进行评价。可以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超过了财务会计活动,拓展到对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而且不是在事后,而是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是面向未来的审计。财务审计的对象范围侧重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会计资料,财经法纪审计的对象是严重违法违纪活动。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一般在期末,主要是事后审计,以防护性为主。经济效益审计可能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而且强调事前审计的作用,以建设性为主。

5.加强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的措施。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合理设置与科学定位。建议内审机构应重新合理定位,要适应企业管理实际,建立合理高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 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对其定位上,应坚持独立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职责,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内部审计的职能要从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随着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外部约束机制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的逐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也应从传统的防错向服务转变,内部审计的重点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转变。内审人员除了及 时、准确地向组织管理当局报告有关差错防弊和资产保护信息外,更重要的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

6.应培养和配足配好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人员结构应是多样化的,不仅有财会人员,还要有工程技术人员、律师、计算机专家、企业管理人才等;知识结构也要多元化,除具备财会知识外,还要掌握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形成复合型人才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运行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关萍.健全内控制度 强化内部审计.冶金财会.2007(7):40-41.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5

1.企业财务审计的定义

企业财务审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的相关条令规定,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负债率、损益情况等财务状况进行真实、有效的审核监督,并依法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的财务管理行为。

2.企业财务审计的意义

(1)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具有稳定的财政状况,企业要通过合理的财务审计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为企业以后的长远发展做铺垫。

(2)有效的加强企业管理:市场经济在给企业提供一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风险,那么科学的企业管理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在通过完善企业的财务审计制度就可以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的管理机制,并且有效的监督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确保企业能够有一个健康且稳定的发展。

(3)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那么如果企业进行科学的企业财务审计,就可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之中稳定的发展,有效的躲避财务风险,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受限

企业财务审计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应该最大限度的保证其独立性,但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一般都会受到不同职能部门的限制,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企业的财务审计受到限制就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方面的严密性。现在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都是在于形式,但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监督作用。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化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规划,企业也会因此出现内部的管理问题。

2.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不够

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不够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1)审计工作的形式化严重,缺乏对企业财务问题的及时预警和预测。财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受到限制,直接的表现在执行力不够,财务审计工作得不到一定的重视,对企业的财务问题就没有了实际的管理权力;(2)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低下,审计人员大多数都出自于财务管理,所以审计工作的执行力低下,审计报告也存在着许多的??题。

3.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们国家企业的财务审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会计审计和财务审计,与国外比较成熟的企业财务审计相比较,审计的工作内容还比较片面,不能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上实施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财务审计工作中还缺乏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与审核,财务管理与财务审计是两个不同的工作部门,但一些企业却把这两个部门混为一谈,因此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的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优化企业财务审计的对策

1.设立独立的企业财务审计部门

企业通过独立的企业财务审计部门,不断提高企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本身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合企业并较为严格的财务审计规范制度,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相互独立,避免了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干预,同时也保证了审计工作的执行力,使其能够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企业在财务上的工作,进而保证了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

2.在企业财务审计中引入信息技术

财务审计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杂,怎么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一项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之中新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监督网络,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除此之外,强大的信息传输、处理、保存和加密功能都被信息技术所拥有,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也很大的提高了,还有效的避免了数据的流失。所以说,信息技术的引用是一个非常值得发展的领域,它可以大大提高财务审计方面工作的效率。

3.提高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审计人员是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就影响了最终的审计结果。所以在提高企业审计工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提高选拔人员的底线,并且要对在职人员不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要有严格明确的赏罚条例来保证审计人员的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不断的完善有效率,才能达到企业财务审计管理的最终目的,促使企业财务能够健康平稳的运行。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报告范文6

摘 要:21世纪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战略化、全球化相伴而生。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由传统的查错防弊、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转向风险审计,对企业内部审计进行风险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需求。在研究内部审计使命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期望通过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措施的提出,能够有助于企业规避和最大限度控制审计风险,营造良好的诚信执业环境。

关键词:审计风险;内部审计;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74-02

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曾指出:“作为一种职业,审计应对所有依靠其工作的人承担责任。审计只有接受这些社会责任,才会确立它作为一种职业的地位。”刘明辉的相关观点是,“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和由此确立的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内部审计从产生到现代,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已经经历了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控制审计和风险审计四个阶段。

1 内部审计使命的演变过程

内部审计(internal auditing)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其使命几经变化。内部审计活动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经济组织内部的评价监督成为必要,宫廷审计、行会审计、庄园审计和寺院审计因此而产生,早期的内部审计形成。近代和现代的内部审计,是西方现代国际企业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企业内部采取分级管理体制成为趋势。大型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需要授权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对所属分支机构和中下级管理层的经营业绩进行内部评价和监督,近代内部审计由此产生。此时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审查企业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了解受托人的责任履行情况。这时的内部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

“二战”之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面临非常大的风险。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十分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评价、监督、保证和咨询等作用。现代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发现舞弊扩大到经营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

从以上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产生主要基于三种基础:一是财产和资本的委托经营管理,作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结果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出资人及其代表,用于与重大经营或选择管理有关的决策,以保证出资人权益的最大化;二是经济组织管理层次的增多,上层管理层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检查中下层管理人员执行其制定的经营方针和策略的情况,审计结果的使用者主要是组织的上层管理人员;三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加大,管理层需要通过内部审计的职能对组织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其审计结果的使用者应该是组织内部的管理层,用于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

进入21世纪,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风险已成为决策内部审计方向的基础。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必须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计划来决定审计活动的优先性,并且与公司目标相协调一致”,“内部审计活动的参与计划必须以至少一年一次的风险评估为基础”。我国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2009年3月华盛顿圆桌会议反复出现风险和风险管理的议题。会议提出,CAE应率先确保风险管理在整个组织的有效运行,让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扮演战略伙伴和风险管理捍卫者的角色。

增强审计意识,重视审计风险,最大限度规避、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当今审计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对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

2 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企业经营战略化、全球化相伴而生,风险比以前任何时期更为凸显。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客观方面的因素

企业面临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的增加。内部审计风险客观方面的原因表现为:一是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现在我国企业中只有上市公司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其他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无法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则审计工作面临失误与差错的概率增大,审计风险增加。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有些法律、法规出台相对滞后,致使对审计过程中的新情况无法可依,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风险。三是企业审计业务复杂化。企业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内部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对财务上的审计也包括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等工作,从而增加内部审计风险。

2.2 主观方面的因素

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除客观因素外,还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审计人员队伍中,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双高人才偏少,专业知识单薄,直接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二是审计方法的局限性。我国内部审计方法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审计目的还在“查错防弊”阶段,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比较淡薄,运用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更无从谈起。

3 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企业成败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更多取决于它驾驭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管控内外部风险的能力。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本文从三方面提出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3.1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具体包括:审计方案的编制、审计测试、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交换审计意见、草拟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等。其中,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是关键环节。原因在于,审计测试由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构成,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导火索”,审计报告则是审计结果的书面总结,是审计风险的载体。作为企业的CAE,必须对这两个审计质量环节高度重视。

3.2 实行内部审计外包

内部审计外部,也称为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部分或完全交由外部的专业化机构和人员实施的一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其实质在于,将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适当分工,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为内部管理服务,以期实现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实现内部审计外包,通常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要采取四种方式:全部外包、合作内审、审计管理咨询和协力式委外。

3.3 强化风险评估过程

重新评估企业风险,应包含正在发生的外部风险,并做到经常量化风险带来的影响。考虑风险评估环境时也应考虑准备状态、风险发生频率和如何应对风险等因素,同时风险评估的所有领域都要考虑对组织信誉风险的影响。评估风险的相互影响程度,因为风险联合之后,可能会类似于声波的叠加效应,形成波峰,从而迅速扩大为高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战略,已经逐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变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内部审计能够加强与高管层和审计委员会之间的交流,并获得一定程度的信任。通过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加符合股东的期望和不断调险关注点,内部审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将审计计划的制定与业务战略以及当前面临的风险相结合,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把工作重心从财务和合规性调整至更注重经营和ERM效果的战略性角度,营造良好的诚信执业环境和规范的企业内部审计氛围。

参考文献

[1]冯来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其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0,(9):61-62.

[2]梁素萍.内部审计中的风险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财会研究,2010,(4):69-71.

[3]殷丽丽,李媛媛 编译.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J].审计研究,2010,(1):39-46.

[4]陈思维,王会金.裴文英.审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5]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7).

[6]刘明辉.审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