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市场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市场规划范文1
【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场化改革;教育券;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15-04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发展任务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O至3岁婴幼儿教育”。具体到2020年,学前一年、两年和三年毛入园率要分别达到95%、80%和70%。为此,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这意味着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将是公办幼儿园,而对民办幼儿园则采取积极扶持政策。然而,对于如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和如何创造性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尚未全面阐释。本文从国际幼教界对市场万能论的反思出发,对中国幼教市场化改革开展分析和批判,并尝试提出解决既有问题的一些初步设想,以供学前教育界同仁讨论。
一、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市场万能论的破产
2008年底,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两年来,世界各国虽然拼命救市,但目前尚未走出困境。这场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导致这场危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对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neoliberalism)的盲目追崇。他们迷信市场是万能的,市场有自我调节和安保机制,以致未能及早、及时地进行预防性干预,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风暴。这场风暴在扫荡了国际金融业的同时,也震撼了国际幼教界。一些学者开始反思过去曾经奉为圭臬的自由主义教育经济学,重新审视幼儿教育领域的各项市场化改革,以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学者彼得,摩斯(PeEr Moss)在分析了欧美三个幼教市场化改革案例后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一个成功的幼教市场模式改革案例。他认为,成功的幼教市场模式(market model)必须具备四大基本前提:(1)消费者必须有充分的知情权。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市场供应信息。消费者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幼教服务以及哪些机构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2)市场上必须有充足的服务供应。能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3)必须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财政资助,使他们能够在市场中找到并买得起自己所需的幼教服务。(4)必须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在同一条件下展开公平透明的竞争。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出于对市场万能论的盲从和迷信,一些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只是简单地将幼教推向市场,既不宏观调控,也不微观调节,以致没有真正建立起具备上述四大前提条件的、完善的、健康的幼教市场,导致整个幼教市场化改革失败,出现了事与愿违的“市场失灵"(market dysfuncfion)现象。具体表现为:(1)消费者普遍被误导和欺诈(信息不透明)。(2)学费只涨不跌(因为市场供应不足)。(3)低收入家庭负担不起,更没有选择的权利。(4)市场被某些特权机构垄断,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之间不平等竞争。有关部门在立法、规范、监控、督导、执法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导致幼教市场比一般商品市场更加混乱失控。存在着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购买者双方信息不对称、服务提供者故意欺骗服务购买者等现象。
以中国为例。市场调节功能是建立在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和自由的选择权这两个前提之上的,但很多中国幼儿家长既缺乏专业知识去评估托幼机构质量,又不了解整个市场的供求情况(信息不透明),所以很难作出理性的消费选择。最终导致中国幼教市场出现了高价低质、低价低质等问题。这种不成熟的幼教市场又导致了园所之间的恶性竞争,间接导致了学前教育伪科学、反科学现象的大量出现,致使幼教质量大滑坡。因此,笔者坚决反对现行的政府卸责的自由主义市场化改革模式,提倡政府主导和积极干预,即政府财政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宏观调控市场供需关系。笔者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是需要监管的。
二、中国幼教市场化改革为何失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甩包袱、减投入,陆续将幼儿教育推向市场,开始进行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其实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幼教领域,让市场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服务的价格。希望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供求关系和行为,使教育达到供求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公办幼儿园为辅”的幼教新格局。笔者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去发展幼儿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政府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对幼教完全不投入、不规划、不监管,将其彻底推向市场,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时会发现,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步社民(2008)认为市场的驱动机制是追求利润,如果缺少必要的监控,对于私利的追逐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序状态,导致业界出现种种怪现象。(1)老板幼儿园:家族办园,老板出资,老板娘当园长,大舅子开校车,小姨子管食堂,小姑、大姨则做保育员、门卫甚至教师。(2)篱笆幼儿园:家庭式幼儿园,未经审批注册,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和乡村,大多办在居民自住房或租用的民房里,收费低,成本低,质量低,设施简陋,有时甚至只用篱笆圈住幼儿活动的场地。(3)豪华低价的公办幼儿园:在大量政府或企事业办幼儿园推向市场后,精选留下的几所公办幼儿园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结果变得越来越豪华。(4)幼儿园里的“重点班”:幼儿园开设重点班、国际班、外教班、蒙氏班等,以差额收费的名义大幅提高学费。(5)幼儿园课程内容小学化,以迎合家长需要。冯晓霞指出,市场化改革只是政府掩盖其在幼教领域不作为的幌子而已。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9年对3115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3%的人认为学前教育存在收费过高及市场化倾向。67,2%的人觉得学
前教育收费高是因为“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太少”。对于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64,8%的人认为是“体制改革问题,未处理好政府投入、社会投入与市场投入三者的关系”。对于如何解决目前的学前教育问题,68,5%的人希望“扭转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倾向,更多地考虑教育公平问题”,64,2%的人选择“政府应重视并增加资金投入”。事实证明,过去对市场机制的迷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不作为和学前教育的大滑坡。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政府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办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并运用各种手段对学前教育市场进行调控和监管。以弥补市场供给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不适应。
三、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新的办园体制
1,由政府主导学前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的供应
学前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在公共经济学中。准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政府的直接提供为主,二是由市场提供,政府填平补齐。对于需求大于供给的“拥挤的准公共产品”(如学前教育服务),应由政府主导提供,并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技术上实现局部排他性,从而达到供需平衡。换句话说,对于学前教育服务这一准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主要投入责任,家长和社会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但这并不等于三方责任均摊。因为学前教育同时还具有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等特殊的公共性质。所以,最理想的做法应该是政府作为主要的提供者,承担主要的财政投入责任,家长和社会承担次要责任。
2,在城市幼教市场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从根本的价值取向来说,市场模式的逐利取向与学前教育的公益取向是对立的。市场模式的运作动力就是利润最大化,要求用尽可能低的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效益,其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而学前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幼儿,谋求的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育的投入和消耗与幼儿发展之间无法进行简单的“等价交换”,而且幼教成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即时看到其真正的成果。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和监管。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幼教市场获利本没有对错之分,错的是政府让其资本运作处于“失控”状态。步社民(2008)认为。民间资本只在三种情况下才会把“办好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一是意识到“办好教育”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二是有一只市场外的强有力的手(如行政干预或法律监督)在监控,使其不得不“办好教育”;三是“良心”“责任”在资本运作中起作用。
我们认为,要让民间资本“办好教育”,政府必须在城市幼教市场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机制,以迫使民间资本专业、有序和有效运作。例如,建立科学、公平和公开的市场准人机制,由政府机构或独立第三方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对所有幼儿园的学费及财政情况实施严格有效监管。对优秀办学团体进行各种奖励(如租金返还、授予优先办学权、政府评级挂牌等),对低劣办学团体实施有效制裁(如取消办学权、列入监察或整改名单、不再续约等),以积极介入、干预、主导和监管幼教市场。如此,方能真正在市场的逐利取向与幼教的公益取向间取得平衡,形成有效、有监管的城市幼教市场。
3,在农村地区创造性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幼教
一般来说,因为面临以下几个客观原因,市场化改革在农村地区很难开展。(1)农民支付能力较低,办园利润空间不大,民间资本缺乏进入动力。(2)农村幼儿居住分散,园所规模太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3)待遇及居住条件差等原因导致符合资格的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4)幼儿教育并非生活必需品,难以成为农村家庭开支中优先考虑的项目。另外,农村地区很多幼儿园办园条件都非常简陋,客观上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导致农村幼教成为政府和市场共同遗忘的角落。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和难点又恰恰是在农村以及广大中西部地区。如何在农村地区创造性地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幼教?这是一场关系到《教育规划纲要》最终能否成功落实的决定性战役。
笔者认为,在这种供需双方都缺乏动力的情况下,政府必须提供强有力的外部诱因,启动、培育和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幼教市场。在笔者看来,在农村发行教育券是目前解决农村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问题的可行方案。具体做法是: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根据全国或当地教育发展情况,计算出农村幼儿生均教育成本,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如每月100元的教育券)形式直接发放给农村家庭,得到教育券的幼儿凭券入园。各个幼儿园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直接到相关管理机构兑现教育经费,从而取得经费对原有校舍和其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善教师待遇。
医药市场规划范文2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超过他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事实上,基因药物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医药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一类药品。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液科类药品、抗肿瘤生物工程药品和糖尿病/内分泌疾病治疗药、抗关节炎药物/免疫药品等蛋白质类药品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
国产品圈占八成国内EPO市场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安进公司开发生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得世界生物工程药品市场格局悄然生变,而EPO更是自此成为市场上的头牌生物工程药品。据统计,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品的市场销售额已连续多年实现跳跃式增长,1999年为48亿美元,2001年为62亿美元,2003年为93亿美元,到2004年已达119.2亿美元,一举成为世界医药市场上首只单品突破百亿美元的药品。
近几年,国内许多厂家也开始介入促红细胞生成素市场,上海克隆生物、成都地奥制药、沈阳三生制药、阿华生物制药、北京四环生物、华北制药和深圳斯贝克等16家企业先后获得SFDA颁发的药品注册证,据统计,其年生产能力已超过了500万支。在我国促红细胞生成素市场上,国产品牌已占据了80%,沈阳三生制药的益比奥被公认为国产品牌中的佼佼者,在医院用量较大,大约占领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国内市场近一半的份额;而上海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的利血宝则占据了国内1/3的市场;排在第三位及第四位的分别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济脉欣、南京华欣药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宁红欣,分别占有10.70%及3.73%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已成为我国重点城市医院的畅销药品,2003年的用药金额达6213万元,排名第56位。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1年,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国内市场销售总额约为4.75亿元,2002年为4.95亿元,2003年上半年已达到2.86亿元。
与国外差距仍大但机遇较好
然而,在我国临床用药结构和消费水平的直接影响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国内市场远不能与全球的百亿美元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虽然可以生产重组人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人生长素、葡激酶、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人胰岛素等多种基因工程药品,但基因药物市场仅占世界畅销生物技术药物的近两成份额,而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生物制药市场销售额只翻了一番,从75亿元人民币上涨到150亿元人民币,与EPO单品销售过百亿美元仍存在不小差距。
但随着人类基因组精确基因序列图谱绘制完成,人类基因序列将全部输入公共基因数据库,基因序列将无机密可言。我国的生物制药有望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与国外制药业展开竞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侯云德认为,“中国在生物制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这位被称为是我国“干扰素之父”的先生对我国赶超国际水平显示出了十足的信心。
近期,随着一些国外著名跨国公司的生物技术药品专利即将到期,以及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在促使国内企业与跨国药企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生物工程药物市场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机遇。
“美国制造”仍霸守市场主流
毋容置疑,基因工程药品(重组DNA产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已日趋成熟。仅美国就有110家生物工程公司直接从事重组DNA药品的开发与生产。在上世纪80年代,基因工程药品以抗感染药(如α、β干扰素)、抗癌药(如白间素-1,2,4)、人用胰岛素和人生长激素为主角,其他一些五花八门的生物工程产品(如单克隆抗体类药、诊断试剂等等)只能算是“辅角”。干扰素、胰岛素和人生长激素这三种主要蛋白质类药品约占80年代基因工程药品市场的60%份额。
1997年,全球生物技术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之后每年保持着12%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2003年达到600亿美元,占同期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10%以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种主要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占全球整个生物技术市场的28%份额;其次是重组人胰岛素,占18%份额;干扰素及集落刺激因子各占15%;生长激素占11%;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占4%;其他药品类占9%。
除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品的迅速掘起成为世界头号畅销药外,其他两种早在80年代就已开发上市的基因工程老产品即干扰素与人胰岛素也是“宝刀不老”。据报道,2001~2004年干扰素类制剂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即从2001年的39亿美元上升为2004年的58亿美元。另一种生物工程老产品“人用胰岛素”在2004年国际市场上共计销售55亿~56亿美元,与干扰素类产品相差无几。
目前,“美国制造”仍霸守着该领域市场的主流地位。在基因工程药品市场的领军产品中,美国安进公司的抗关节炎新药Enlrel、Neulaste、促红细胞生成素Arnesp和普通EPO等四大品种无疑是主力品牌。其中抗关节炎新药Enlrel的销售额将以2004年的18亿美元上升为2010年的44.5亿美元,约占12种畅销基因工程药品总销售额的14%份额。至于安进公司生产的其他两种基因工程药品即α促红素(Arnesp)和Neulasta,在2010年的销售额估计将分别达到38亿和34亿美元。
迄今为止,以美国为主开发上市了70~80种治疗用重组DNA药品。2004年全球其因工程药品市场总销售额为471.44亿美元,约占当年国际医药市场的10%。去年,生物工程药品销售额约为435亿美元。预期到2010年,全球基因工程药品市场规模可达600亿美元以上。
医药市场规划范文3
作为医药圈的一个营销人,作为一个操盘成熟品牌的品牌管理人,亚运会这个成熟品牌正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境界不禁让我沉思不已。
亚运会的关注度为什么少了?这个也许基于三个原因:一是中国代表团金牌榜稳居第一悬念全无,毫无竞争可言;二是亚运会水平和规模远不如奥运会;三是亚运会后面即将是2008中国奥运会,人们的关注度在于后者。从以上分析,亚运会这个成熟品牌缺乏“产品创新”、缺乏“产品后继发展的竞争力”,再加上“竞争对手的快速成长”,三大因素造成了亚运会的品牌影响力下滑。
作为医药行业的成熟品牌此时正和亚运会的处境类似。
一、产品创新力缺乏
在中国50-70年代研制出了很多中成药新品种,这些老品种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普药,然而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普药却鲜有企业去做深度产品创新研究,药理机制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些,除了一些企业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法使得老药换春,成为过亿元的大产品,但没有药理机制研究做后台是无法做到百年品牌的。
二、竞争品如雨后春笋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都会审批上万个药品批文,而国内的医药市场规模也就4000个亿左右,加上原有的数万个药品,明显是粥少人多的局面。一个专利药经过几年的保护期都要面临仿制药的威胁,一个成熟药品都要面临仿制药和假药的威胁,如果成熟品牌不设立一定的技术壁垒或者品牌壁垒,那么市场份额势必将逐渐缩小。
跳出医药圈,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很多百年品牌,依旧引领时代潮流,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达百年!我们都能感受到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每年都举行主题活动教育培养新的消费群,从中学到大学都留下美国可乐的身影。
那么国内成熟品牌应该如何应对产品周期过短的通病呢?
第一:树立创百年品牌的信心
中国医药市场由于太过庸杂,5000多家制药企业的无序竞争导致“百年品牌”让大家无暇思考,众多企业更多的是考虑着今天和明天的回款问题,即生存问题排在第一位。如此,一般药品的生命周期一般也就5-10年,尤其是西药类品种更短,中医药品种由于具有中国特色,产品周期会略长一些。在缺乏强大研发背景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做百年中药品牌是现阶段可执行的战略。
第二:技术或者学术创新
成熟品牌的药效是值得百姓信赖的,然而一个药品如果几十年都不变,从生产工艺的创新到药理机制的再研究,从药品成分的优化组合到适应症的扩大都需要进行持之以恒的专业研究。
比如消炎利胆片这个专治胆囊炎的专科品种,一年中国市场也就1-2亿元的规模,药品监督管理局却审批了几十个生产批文,广药白云山在运作这个品种的时候却能够设立一定的技术壁垒使得竞争对手无法逾越,如中药多靶点的研究和薄膜衣工艺的应用,始终牢牢的掌握一定的区域市场,并不断的冲击同类竞争品种,持续的扩大市场规模。
第三:品牌持续性传播
医药市场规划范文4
疫苗行业值不值得投资?
疫苗行业是否适合风险投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疫苗行业规模
2009年甲流疫情的全球肆虐,不仅使疫苗需求急剧上升,也逐渐开启了国内的疫苗市场,疫苗企业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中信证券统计2008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192亿美元,2004-200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10%,显著高于医药市场,中国疫苗市场规模6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9%,占医药市场比例仅0.73%。赛诺菲,巴斯德预计,2012年全球疫苗市场将达到180亿欧元,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流感疫苗;雷曼兄弟公司预测,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整个制药行业年增长4.4%的预期值。目前,我国为世界第三大疫苗市场,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但我国疫苗行业拥有企业逾40家,行业集中度很弱。
未来行业增长
疫苗行业的增长预期来自新医改、计划内疫苗扩容、国家疫苗储备、总量增长等因素。
新医改方案的诞生,旨在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人们少生病,也就是预防为主。以预防为导向的新医改,必然给疫苗市场带来很大的机遇和市场。经初步估算,2009年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达到195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则将达到260个亿。即便按照总额的增长幅度计算,疫苗市场的扩容将达到30%以上。
受到国家扩大计划免疫范围和些进入门槛。例如来自卫生部的信息表示,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暂不考虑使用国外进口产品,出于质量管控和全球疫苗产能的配置两方面考虑,中国甲型H1NI流感疫苗必须自给自足,受制于国家政策,海外厂商更愿意与国内疫苗商合作。婴儿出生率的提升的影响,整个疫苗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望加快,预计到2012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
行业门槛
较高的行业门槛,有助于降低竞争程度,保护现有企业的利益,生物医药行业存在很高的行业门槛。实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部门、医药院校、专业研究所和生产企业。也涉及到基础、临床、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销售及使用各个环节。
从下图的简单描述中,可以看到疫苗行业运行周期长的特点,通常这个周期会长达3-5年以上。想进入疫苗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至少要仔细斟酌漫长的时间成本。
国家政策的倾斜,也会造成一国外药企直接进入国内竞争操作上有障碍,而国家政策正是为了帮助国内疫苗企业成长。
投资回报及退出
2009年中国股市,有一组甲流概念股,随着甲流肆虐全球,甲流概念个股的股价扶摇直上。甲流蔓延,阻击甲流最好的武器当属H1N1流感疫苗,生产H1N1流感疫苗的企业加紧生产,对市场缺口仍显力不从心。对甲流概念股的追捧,显现出普通投资者对甲流疫苗生产企业的看好,甲流概念股如华兰生物的走俏,让投资甲流疫苗企业的投资者尝到了甜头。抛开甲流疫情带来的额外价值,疫苗企业的毛利状况,是支撑其股价上涨的基本因素。
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看看疫苗类企业的基本状况。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疫苗生产企业,有着70%以上的毛利率,为什么该行业能保持如此高的毛利水平?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和疫苗企业之前巨大的研发投入、超长的周期有关系。高毛利意味着高回报,其股价和平均市盈率水平高于其他行业,也就不奇怪了。疫苗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势必带来更多的上市、并购的机会。
爆发式增长
仔细分析一下投资者的心态,其实对疫苗行业的投资,完全符合VC们投资的偏好:市场大、高增长、高门槛、高投入、高回报等特征,这些特征像极了TMT行业,爆发式增长,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一款新疫苗的上市,往往能够带来几亿至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最出名的例子当属Merck公司的宫颈癌疫苗上市,2006年FDA批准Merck可预防宫颈癌的疫苗Gardasil,该疫苗能够预防70%宫颈癌病例,2007年Gardasil已被93个国家批准,2008年该产品在美国本土销售收入达14.02亿美元。在一款疫苗从实验室研发,到最终上市的若干年里,很难有人预测巨大的收益会在何时出现,更难以预测这个巨大的收益会是什么样的数量级,这就是疫苗行业的特点。
投资疫苗行业有哪些风险?
行业波动
案例:科兴生物,甲流造就的龙头企业
疫情大小年。所有医药产品,都会受到疫情波动的影响。2009年因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球蔓延的影响,我国政府决定对甲流疫苗进行收储,2009年9月8日,华兰生物和北京科兴的首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批签发程序,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书,两公司首次获批签发的甲流疫苗数量共计39.78万人份。第一轮H1N1疫苗收储规模为1300万剂,金额不低于2.6亿元,预计总的收储数量将达到1.3亿剂,10余家生产企业会直接收益。然而,2009年甲流疫情带来的效益增长并不会一直持续,要保证疫苗企业利润稳定持续的增长,最好的办法就是丰富产品线,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能够一定程度上抹平由于疫情波动而造成的未来收益巨幅波动的风险。
周期长、投入大
案例:云南沃森,高风险、高收益的阐释
作为有可能成为中国创业板上市的第一家疫苗企业,云南沃森受到了广泛关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09年11月对云南沃森的报道,以及该公司网站,可以梳理出云南沃森公司的简要的发展历程。仔细品味发展历程中所列事件,可以深刻体会到从公司创立,经过数轮数千万元的投资,直到8年后的今天,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这对于一家研发、生产疫苗的企业来说,寂寞的时间是相当的长,风险投资能够耐受这样的寂寞,同企业长期相守,实现最后的成功么?
行业监管
我国对疫苗的管理分为计划免疫和非计划免疫,常用的卡介苗、白百破、乙肝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一类苗)并由政府买单,这些疫苗在控制传染病发病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种是非计划免疫疫苗(二类苗),是需要个人自费的,
常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都属于二类苗,二类苗是经过流通渠道进行销售的。无论是计划免疫疫苗还是非计划免疫疫苗,作为疫苗和血液制品同属于生物制品类,它们都被列为高风险品种进行监管。
对于疫苗行业,国家药监局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监管水平要高于任何一种化学药品或者其他生物制品。疫苗的批签发制度要求疫苗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所提交小样进行生产,并严格按照提交材料日程进行驻场监督,中检所监督员会随时抽查企业生产进度是否同提交材料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有可能做出停产整顿的处罚。对企业流通中的疫苗产品,也会进行频繁的抽查,如果查出某个运输记录、温度记录不完整,则某个批次的产品,就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被召回。
停产的风险
案例:金港安迪、延申生物、福生生物,狂犬疫苗的停产企业
2009年2月,据大连市大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证,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2月至6月,在上市的11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故意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质,严重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属于故意造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作包括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吊销金港安迪公司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等的处罚决定,公司直接责任人也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2009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监督检查中发现,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10月期间生产的7个批次总计约21万人份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存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上述两家企业停止人用狂犬病疫苗等全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组织专家对问题疫苗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调查结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如涉嫌犯罪将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人才缺乏
疫苗行业属于生物技术行业,高科技的行业特点,制约着风险投资对疫苗行业的投资决策,国内有生物医药背景的投资机构非常有限,懂得生物医药投资的专业人才也非常紧缺。
采挖疫苗行业中的野山参
接下来的任务是,寻找具有上市潜质的疫苗企业,寻找具有并购潜质的疫苗企业。
首先,要区分疫苗企业生产的是何种疫苗,对于国家计划免疫的一类疫苗,它的总体市场规模由免疫规划政策所决定,二类苗的总体市场规模则由新产品推动。在免疫规划市场内,企业比拼的是质量和价格,在规划市场外则关键是看企业研发能力和在研新产品的数量。
随后,要考察一个疫苗企业的规模和地位,投资人可以通过中检所签批量、实地考察、市场容量、销售状况、疫情波动、学术前沿等方面判断一家疫苗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关于批签发量,很多研究报告将其作为一项考核企业市场占有率的绝对指标,这在某些产能普遍过剩的疫苗中,却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对于业绩很理想的疫苗企业,如果其行业地位和产能不是很靠前,而且也没有新产品上的优势,则非常有可能成为其在国内上市中被“否”的首要原因。
医药市场规划范文5
医药板块经历了2010年业绩超额透支后,2011年开年以来股市表现低迷,行业增长也受到市场质疑,目前行业估值已接近27倍PE;但是通过对目前人口结构状况、消费未来增长带来的巨大需求以及行业目前的增长状况等因素分析后表明,目前医药产业增长依然稳健,行业未来增速有望保持在27%以上,而且这种需求将随着人口的结构变化以及消费刺激而加速,因此预测板块估值修复在即。
首先在人口老龄化上,预计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人,2016年达到3亿人,我们认为,老龄化因素的加速将是医药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而背后的消费升级将是行业快速增长的催化剂。
其次,2011年一季度医药行业制造业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分别为27.74%和22.29%,低于整个工业平均收入和利润增速,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通涨导致了资源类和很多消费品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远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致使医药行业相形见绌,同时医药行业受制于降价因素影响行业增速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因此行业增速对比其他行业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医药行业增长依然一如既往。
最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前期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仅仅是整个医药行业2011年的预演之作,未来很有可能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等行业政策,因此行业政策刺激将有利于医药股进行估值修复。
本期我们选择居评级上调的莱美药业、翰宇药业进行简要点评。
莱美药业(300006)
收购兼并加速公司做大做强步伐
公司专注于注射剂的生产,主要产品分为抗感染药系列和特色专科药两类,以喹诺酮类为代表的抗感染药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抗感染药系列产品新,市场空间广阔。甲磺酸帕珠沙星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该品种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喹诺酮类抗感染药之一,预计未来高速增长的态势将维持,未来公司该产品有望随着募投项目的达产继续放量。氨曲南制剂是抗生素制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随着医改、社区医疗、新农合的推进,氨曲南制剂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未来该产品有望受益于氨曲南制剂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增长前景看好。
募投项目原料药部分今年有望达产。原料药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将于今年6月份投产,氨曲南原料药以及伏立康唑原料药将实现对外销售,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制剂产能目前仍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将通过车间改造等手段增加产能。
收购兼并加速公司做大做强步伐。2010年下半年,公司先后收购了康源制药以及禾正制药,收购康源制药有助于加强公司在包材上的优势,收购禾正制药在丰富公司中药产品线的同时也有助于后续新中药品种的销售。
公司已具备国际化合作的条件。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高标准建设的制剂生产基地,从全球目医药行业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看,我们预计将来公司有可能会与国外大的制药公司在研发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展开多方位的合作。
翰宇药业(300199)
受益医保扩容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2万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1275万元,同比增长407%;每股收益0.13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3元。净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长幅度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的大幅增加导致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203%;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升高1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3%,同比大幅下降17个百分点。
受益医保扩容,公司胸腺五肽、特利加压素放量销售,带动业绩大幅增长。公司是国内少有的“三位一体的”多肽药物专家,业务涵盖多肽制剂、多肽原料药以及客户定制多肽。一季度国内制剂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991万元,同比增长99.09%,此外客户肽和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320万元,同比增长162%。主要是由于胸腺五肽医保范围扩大,由原来的3个省扩容到13个省,特利加压素进入10个省医保,医保放量,带动业绩的大幅增长。
研发费用加大,后续产品值得期待。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9.88%。公司是我国研发实力最强的合成肽企业之一,目前已经拥有16个多肽制剂的生产批文;2011年首访药物艾菲肽有望获得生产批文,2012年卡贝缩宫素、胸腺法新、阿托西班等仿制药也将陆续推出,研发投入加大,未来新产品叠加效应将愈加明显。
电子行业:业绩增长放缓
在投资评级下调的25只股票中,电子行业有3家公司入围而名列榜首,具体原因何在?
今年一季度,A股电子板块实现总营业收入558.30亿元,同比增长21.42%,净利润23.58亿元,同比增长20.29%;同期沪深300板块板块营业收入558.30亿元,同比增长28.67%,净利润4239.19亿元,同比增长23.72%。
从子行业来看,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子行业是磁性材料行业,营业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依然是半导体行业,10个子行业中有6个子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显示器件和光电行业出现了利润负增长。
板块估值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居高不下加剧风险。从我们统计的BH电子指数估值来看,目前电子行业估值为47.12倍,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有13.76倍,电子行业板块不具有估值优势,从细分子行业来看,半导体、照明、磁性材料估值相对较高,印刷电路板估值较低。从BH电子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来看,目前电子板块估值溢价率为342%,仍然处在历史高位。这种高估值以及高的溢价率,加大了行业的估值下行风险,而且从一季度业绩来看,行业今年实现30%以上的营收同比增长确定性较小。
本期我们选择居评级下调的聚光科技进行简要点评。
聚光科技(300203)
公司面临三大风险
未来2-3年,国家将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的投入,环境监测系统市场规模CAGR将达20%以上,我们预计到2013年,整个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同时随着生物沼气、生物制油等环保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过程分析仪器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CAGR将超过15%。
医药市场规划范文6
本人供职的和君咨询医药事业部的同仁们也讨论过这个概念,或者说是词汇,通过一些我们这几年做的很多医药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对成功进入终端的企业的研究,我们颇有一些心得,这些心得是对深度营销理念的升华,尤其对医药行业的营销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理论的说教在医药营销上不具备实际的意义,我对这个营销理念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医药行业人士的思考。
F企业是一家私营中药生产企业,一百多个中药品种,七十多个普药品种,品种结构较好,很多中药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家企业多年来依靠渠道流通商业进行销售,虽然销量增长缓慢,但是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随着我国的制药企业对终端的重视程度增强和中国医药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原有的流通商业作为主销渠道的方式不行了,于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决定变革,但是如何变确实难住了这个历经多年医药变迁的老板。既然自己没有思路,那么就走出去去取经,去进行市场调研。
在进行市场走访的过程中,“全终端营销”进入了老板的视野,这个营销思路着实让老板激动了一把,因为这和老板在模糊营销思路中的想法有些一致,“对啊,如果我的产品进入全国的全部终端,那销量,那销售规模,那名气不就大了去了?到时何愁销售业绩上不去?”老板回来后就和营销系统的人员这样说。营销系统的人员正愁没有好的营销模式来解决目前的业绩逐步下滑的问题,老板这么一说也正好让营销体系的人顺着杆子往下爬,“对,我们就建立全终端销售的营销模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终端营销模式”?所谓“全终端营销模式”:就是通过对全国市场的有效布局,开发能够覆盖全终端的渠道网络,打到无缝隙覆盖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企业内部效规划产品组合、通过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保证,进入全部的医疗终端,并不断放大销售量,以其取得各个渠道和全部终端市场的全面胜利。“全终端营销模式”的来源是快消品行业,快消品行业的全终端覆盖是抢夺市场的基本策略,目前很多饮料采用的就是这种营销模式,但是,这种营销模式在快消品行业有着两个很关键的前提: 一是快消品渠道网络极其发达,二是快消品受国家政策限制很小。然而就是这两个前提恰恰是医药行业所不具备的。
在确定采用“全终端营销模式”后A企业的董事长曾经满含激情的说“我们要利用3-4年的时间占领全国绝大部分的渠道和大部分的终端,实现真正的无缝隙覆盖,到时我们可以达到20个亿的销售量,这个销量和覆盖率是经过权威部门测算的。”
于是实行全终端营销的战略就这样确立了。
笔者史立臣在这里插句话:也不知道是那个草根的“权威部门”,竟然用区区20个亿来实现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的渠道和大部分的终端,可能不知道中国医药市场的庞大,仅仅中国医药工业2008年销售收入就达到8253.62亿。当然,也许人家用一个县或者一个市的医药销售规模来衡量的。
全终端营销模式确立后,医药营销中心改为医药营销公司,营销公司组建了市场部,招商部,人力资源部,客服部,临床部,OTC部,普药事业部,保健品事业部,招标部,财务部等等,有了部门就要招人,于是大规模的招聘开始,短短2个月,总招聘人数达到了800人,也不知道医药行业哪来这么多“人才”,营销公司给人力资源部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两个月内建立起初步的能够覆盖大部分渠道的招商和销售队伍,于是,人力资源四处奔忙,参加各地的招聘会,利用大型的招聘网站进行招聘,挖人,利用进来的人员带进人,等等,手段用到了极致。在招聘的过程中,F企业的营销人员源源不断的被运送到市场进行终端拓展和渠道开发工作,营销公司还为每个销区设立了渠道和终端开发指标,比如,浙江市场在一年内开发500家渠道,3万家终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说白了就是不明确限制。
F企业轰轰烈烈的全终端拓展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但是,由于财务预算没有跟进,营销公司的费用急剧上涨,虽然销售业绩的确如之前在全终端营销方案预料的一样上涨很快,但是销售业绩增长的速度远追不上销售费用增长的速度。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F企业的产品如期的铺到大量终端后,形成实际销售的数量却很少,原因是营销公司在全终端营销方案中仅仅考虑到增设机构、招聘人员、设定渠道和终端开发数目,而没考虑到进行大规模的市场促销活动,并且,对全国市场的价格体系没有很好的管控方案。
于是6个月后,市场预期节节下降,销售费用持续增长。财务费用的巨大导致F企业的财务负担日益沉重,眼见F企业的医药板块就要挺不住了,再往下走,除了倒闭已经无路可走。这里补充说明一下,F企业是个综合性集团公司,下辖多家子公司,经营多种业务,医药只是F企业的一个业务模块。
第七个月时,F企业的老板实在坐不住了,马上召集各个部门进行开会,商讨如何解决费用上涨和销售量下降的问题,这是一位近期内招聘来的职业经理人就提出了渠道开发和终端开发必须辅以促销活动和品牌宣传活动,否则销售量会持续下降,市场不但无法做大还会快速萎缩。
但是进行合理的渠道促销终端促销以及品牌宣传活动需要大量的费用,这些费用从那里来?F企业不可能再拿出钱来进行投入,虽然F企业有酒厂等子公司可以筹借资金,但这这笔资金花费掉是否具有可靠的回笼性?谁来担负这个责任?尤其现在有大量的营销人员需要供养,单纯的人工成本和差率费用已经和以前相比庞大的惊人了。
考虑到人工成本,老板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转换现有的大部分省区经理和业务代表为公司的自然人商,F企业不给工资和出差补贴,底价向转化后的自然人商供货。老板就是老板,这个提议对解决目前的问题果然非常的好,一下子F企业就多了几百个熟悉区域市场的商,同时一下子减少了大量的营销费用。同时还能持续的进行全终端营销,虽然这时F企业的医药营销公司的人已经没人提及这个给F企业造成大量亏损的营销词汇了,但是,老板没有说全终端不行,企业内的人也不会主动去打老板的脸,毕竟,这个营销思路是老板提出和确定的。
经过转化后,有200多人留下来成了F企业的自然人商,其余的人员基本都走了,现在这200多人接下了原来的市场。由于F企业在组建医药营销公司时设置了大量的部门,虽然销区的人员大部分被转换或者离开,但是营销公司的职能部门基本没动,这些职能部门功能很大,在建立之初就选择较好的人员进入的,后期运作中,这些职能部门直接和200多个自然人商和原有的其他渠道商业进行沟通,确定他们的发货和汇款,虽然后期人革中选留了各个省区的省区经理,但是,这些省区经理基本对这200个自然人商无法管理,举个例子说,某个自然人商每月发了多少货,销售业绩是多少,只有到了月底营销公司财务部向省区经理通报时这些省区经理才知道。
而且,由于自然人商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所以F企业可以不给这些自然人商开局发票,这也为F企业省去了一大笔税务。
案例到此还没结束。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这种全终端变形模式也出现了问题,F企业无法真正的掌控市场和进一步拓展市场,尤其不能培育大产品,因为自然人商本身渠道网络来自与原有承接的网络,自身缺乏渠道开拓的实力和能力,几乎每个自然人商都是固守十几个小终端挣点小钱,没人愿意,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进行区域市场开发。同时,很多销区已经被自然人把控,没办法重新进行市场规划和渠道规划。
现在F企业的市场就这样,管又没法管,控又没法控,长也长不大,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也许F企业的老板应该深思。
以上的案例是从一些现有的案例基础上梳理出来的,请不要对号入座。案例编辑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深思,医药的终端和渠道到底应该怎样去管控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