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艺术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艺术学

民族艺术学范文1

一、传承,艺术精粹与教育技巧相融

今年56岁的音乐教师黄鸿沛,从田东县平马镇四平小学退休以来还未真正享受过退休的闲适。他和村里的艺人一起,为每周三、周五下午给四平小学的“小弟子们”上课的教材而犯难。教什么,才能燃起学生们对民族艺术的浓厚兴趣?怎么教,才能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学生掌握唱曲和表演的技巧?为了这些教学问题,村里的艺人们不时地聚在一起商议。蔗园歌与师公戏都是独具四平村特色的民间文化,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尴尬的“断流”问题。为了能让民间传统的文化形成“一渠活水”,源远流长,村里组织8位民间文艺传承人和两位退休教师、四平小学的在职老师成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首先从师资上给“民族艺术进校园”提供了最充分的保障。四平村的艺人黄强听说四平小学缺音乐老师,他主动报了名。从民间艺人变成老师,他在不断地适应身份的转变。他负责教授的师公打击乐器演奏表演和师公戏舞蹈表演是四平小学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把唱词和要领细细地分解给学生们,让他们的表演拿捏到位、传神才是教课的关键。”黄强说。传统的师公戏内容多与祭祀、敬拜鬼神有关,如果全盘地传承,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们接触到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在组织教材时,黄强等人充分考虑小学生个性活泼的特点,对沉闷的蔗园歌曲调进行改编,对教课的曲目进行了改编,编成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内容和活泼的曲调。改良后的蔗园歌和师公戏,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内容与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大家都愿学愿唱。四平小学5年级学生黄盈盈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把蔗园歌唱得有模有样,她说,自己很喜欢蔗园歌,用自己熟悉的本地方言(蔗园话)来唱,学起来一点也没有难度,而且学校教的曲子比小时候听到村里的老人唱的好听得多,现在学校高年级的同学都会唱,就像流行曲一样,大家都以会唱蔗园歌为荣。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小弟子们”学习得认真刻苦,黄强和其他老师很是欣慰,更生出了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熟悉掌握我们当地的文化,才能成为支撑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不竭力量。”

二、盛放,艺术百花展独特芳华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田东县在试点中努力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缺乏教育设施、没有教材等三大难题。近年来,田东县积极引进艺术特岗教师75人,2015年计划招聘艺术类特岗教师26名(含音乐和美术),并通过校际间教师跨校支教,选送有特长的教师接受专业培训、聘请退休专业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员、民间艺人任教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逐步解决师资紧缺问题。黄忠义介绍,田东县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设施,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百色学院等5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借助高等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请专家组到田东县进行民族民间艺术采风,帮助收集整理田东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让本土的民族民间艺术更加规范化地进入校园。发展民族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在广西各地都已迈出了探索性的脚步,我区各地各校都将独具民族和当地特色的艺术纳入课堂。如百色高级中学将“呢的呀”民族音乐的鉴赏学习纳入高一音乐欣赏课程;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将陶笛和葫芦丝等乐器、民族工艺扎染和中国结编织技艺纳入课堂教学;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编排了一套“瑶族盘王铃鼓操”,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感受瑶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妙。同时,一些学校在探索研发校本课程: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编写出版了河池市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试用教材《最美河池》,教材囊括了当地人文地理、名人轶事、民风民俗、传世美德、流传舞蹈、歌谣俗语等内容,有助于引导师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以“瑶家贺州”为主题编写材料,分为“瑶家人物”“瑶家特产”“瑶家民俗”“瑶家旅游”“瑶族名胜”主要章节,培养学生们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民族特色的校园艺术教育在全区各地发展得如火如荼。今年3月,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上,我区捷报频传,共计斩获各类奖项135个,还有8个艺术表演类项目入围全国现场展演。在3月2日召开的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区坚持“校园文化与民族艺术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打造现代艺术与地域民族特色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开展普及型的广众化的快乐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我区将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艺术活动。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中小学艺术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我区将不断加强中小学艺术教师的培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依托和利用高校和文化部门资源,帮助基层学校开展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

作者:黄丹

民族艺术学范文2

关 键 词:民族文学艺术 语言艺术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民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和多种社会需求,一个民族本质上的特点充分蕴含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①所谓的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以及社会性格等概念,就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文学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指神话、童谣、故事、谚语、文学等)、表演艺术(主要指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和综合艺术(指戏剧、电影)等几大类型。每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

一、语言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间接反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式,使蒙古族文学散发着清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一种刚健雄浑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只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也只能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萌生、发芽。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格。

文学作家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时,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使整个文学作品渗透着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审美习惯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人》等众多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众多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人们既能够在作品中寻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能够捕捉到该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民族性。

二、表演艺术

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不同,因此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会形成迥然各异的表演风格,不同民族突显出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它同歌唱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而产生。世界各民族的舞蹈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的描绘和积淀,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

在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中,朝鲜族舞蹈独具特色。鹤在朝鲜人民心目中是善良、纯洁、长寿的象征,是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崇鹤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柔韧、飘逸的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典雅、飘逸、潇洒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朝鲜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长期的反入侵斗争和抗暴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勤奋团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形成了内韧外柔、柔中蕴藏着刚劲的民族性格。

塔吉克族是中国古老的高原民族,塔吉克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因此塑造了他们淳朴乐观、不畏艰辛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塔吉克人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并且把对鹰的崇敬和喜爱之情融入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舞者展开双臂,像雄鹰般的勇猛矫健;身姿的起伏舒展、快速变化又表现了鹰起隼落的跳跃和扶摇直上的连续盘旋。塔吉克族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受特定的生态环境、民俗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各种要素,印刻着民族所独有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符号。

2.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表演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中体现的丰富情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劳动生活、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成为表现民族心理的特定符号。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素材主要是以民间玛祖尔舞曲为基础的,表现了“人民的灵魂”。玛祖尔舞的音乐节奏通常是强烈多变的重音,它可以落在小节的任何一拍、两拍甚至有时落在小节的所有三拍上,最常见的是重音在第二拍。这些好像“顿脚”一般的强烈重音,活现出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音乐气派和风格。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强力五人组”。在音乐上除了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传统外,主要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形式,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自己民族的审美心理、美好夙愿和民族性格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民族音乐家,才使俄罗斯民族音乐由自立走向世界,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性的民族艺术。

三、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又称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感性形式的艺术,故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服饰等。造型艺术带有显著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无不印着本民族精神的烙印。

1.绘画、雕刻

绘画、雕刻艺术在再现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时表现力尤为突出,传递了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民族审美情感,昭示着生命之光、民族之魂。

狩猎游牧民族用极具民族风采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民族独有的情。素有“世界屋脊上的民族”之称的藏族,其绘画追求流动卷曲的纹样,浑厚朴拙的造型,强烈对比的色彩,奔放刚劲的线条,充分显示出人对生命之渴望和对大自然的膜拜心理,强化着民族审美情感。另外,蒙古族用动态美的审美心理来刻画造型,(转第133页)(接第141页)捕捉大自然中奔腾跳跃、雄伟健美的生命瞬间;用放纵粗犷的笔触,凝重简练的线条,厚实雄浑的墨色来泼写民族精神和抒发真挚情感。

新西兰的毛利雕刻文化是毛利民族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利雕刻记载了每个部落优美的故事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渗透了毛利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与鲜明的民族性格。毛利的木雕、骨雕与玉雕构思奇特、细腻而又粗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与浓郁的古老毛利民族的文化特征。

2.工艺、服饰

工艺、服饰等艺术,同样体现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价值观、智慧和情趣。以服饰为例,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具有自己鲜明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款式、原料,也表现在工艺、色彩、刺绣图案等诸多方面。

属于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其服饰上留下了高寒地带和原始森林地理环境的浓厚印痕。为了适应寒冷的狩猎生活,鄂伦春、鄂温克人一年四季都要穿袍服,他们厚重的袍服都要用狍皮、旱皮、鹿皮等制成,呈现出古朴、粗犷、稚拙的美。赫哲人的鱼皮服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沿江而居,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在赫哲族的服饰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赫哲族早年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用鱼皮为原料,如鱼皮帽、鱼皮衣裤、鱼皮套裤、手套、子及鱼皮等。

而草原畜牧类型民族的服饰,形成了特殊民族风格。草原大漠和延绵起伏的高山为草原民族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场所,培养了他们的粗犷豪迈的个性,尤其在服饰方面体现出色彩艳丽、纹样线条分明的风格。如蒙古族、藏族服饰原料主要源于牲畜的皮毛。为了御寒,服装大多以样式宽大、厚重为主,尤其是藏族大部分地区都穿以水獭皮、豹皮、虎皮为边,锦缎为面的羊皮袍,头戴金花帽、狐狸帽、红缨穗白毡帽等。可见,服饰艺术是民族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产物,更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

结语

一个民族凭借什么可以被国际尊重,让世界认同?只有民族的本土文化才是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才能不为其他民族所取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民族性格,不仅塑造了一个民族社会成员所独有的认知能力、审美心理、民族性和智力能力,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更保持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斯大林.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7页.

参考文献

[1]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3]方铁,何星亮主编.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陈自明著.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5]梁一儒,宫承波著.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民族艺术学范文3

关键词:设计;教育;本原哲学; 民族文化; 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80-03

一、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天人合一”论框架导向

中国早期的先秦时期,就对“天人合一”的概念有过阐述,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用来解决天和人的哲学命题,从先秦时期开始到后来,对中国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早期对人与天的研究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二者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但都没有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以及后来多位哲人对其重新论证和补充,最终形成“天人合一”的论点。[1]

201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艺术学独立为第十三个学科大类,艺术学下设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艺术设计便是其一,如何在这个一级学科下建立这种理论框架或是理论研究点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天人合一”论在艺术设计领域主要应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理论思维阐述点,也就是在艺术设计教学及专业教学中,设计目的和设计切入点均可以以“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进行切入,以现代的设计观念来重新诠释这个本原哲学命题,从而来提升设计目的的厚度和广度,这一点在艺术设计二级和三级学科及专业中均可涉及。二是更为细化的专业教学强调,“天人合一”论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命题与专业衔接更为紧密的专业中,包括一些课程中,强调“天人合一”论。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家具设计等学科和专业领域,这样观念的渗入就更加具体化和更加形象化,成为我们设计的根性理论。

二、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和为美”论框架导向

“中和为美”论也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文化沉淀的精髓,关于“中”与“和”的命题概念,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学说中,它是儒家学说的根本与主体,主要体现了人应具有包容的心境,对世间万物应采用中庸、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于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包容的心理同样势必会产生繁衍多样性,呈现多元的社会状态,“和”所解决的就是平和多元的问题。扩展到艺术领域内,需要对不同文化状态下的艺术形态进行整合,尤其是要解决某些艺术领域内形式与内容的相融合性,以及不同文化进行碰撞下的和谐性。[2]

在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早期关于“中和”是独立开来的。他是民族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强调的是“适当其时”与“恰如其分”,含有不偏不过,中庸一致的意思。 “和”中强调的是“促使协调差异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最初这是两个哲学命题点,将“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在《礼记•中庸》所阐述的。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

理解了概念的基本阐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适时地强调“中和为美”论,是建立本土文化框架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目前,受到当代艺术设计观念的影响,夸张、对比、观念、现代、后现代等较为极端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较广,与我们提出的“中和为美”论在教学中可能会有相悖,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其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在适用于“中和为美”论的专业中可加大教学力度。所以说,主题确定方向。这一点在设计教育中应合理地把握。在艺术设计学科的二级学科中以框架性和大刚性的方式进行渗入,做到大的设计理论方向明确。在三级学科以及专业教学中可以编入具体的教学计划体系,做到具体的专业应用。

三、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论框架导向

严格说来,“有法”与“无法”应属于美学范畴,但与本原的哲学命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美学概念入手来进行阐述。早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对于“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均有所论述,它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研究如何对待艺术创作中的法度、秩序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要强调“有法”,另外一方面,又要强调“无法”,主张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打破常规,但是二者的关系较为密切,是一种统一变化的辩证关系,大文豪坡曾经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指出“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3]说的其实就是在艺术领域内,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要有创新的精神,但是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度之内进行变化,不要随意地不讲究章法,二者要辩证地认识。与现代的设计观念“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谋而合。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的园林设计,其主张无法与有法的统一,“造园有法,但亦无法,有法是规则,无法是创造,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成法”[4]就是对其最好的观点阐述。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早期的框架基本是苏联或是法国的模式,即便在今天掺杂了别的模式,但基本还是遵循着传统的大的框架和理论。[5]可以这样说,“有法”是学院派艺术形式所追寻的文化格式,但世界大融合的今天,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其大部分相对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来说是“无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如何做到二者的既对立又统一,是当代教学的难点与核心。要让学生既对“有法”的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又要在“有法”的框架下对其突破形成“无法”,这便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把这种核心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的专业中来,细化到课程中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对于每门课程教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讲授,其实这便是教学中的“有法”,而在实际的设计环节,又希望学生的作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无法”了。关于本命题,可以说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设计课程,不论是学科大框架或是具体的专业教学课程,都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有法”与“无法”的辩证设计理论。

四、构建艺术设计中“艺术境界”论框架导向

关于“境界”的理论,在中国形成也较早,最初构建始于唐代,唐代早期,把“境”作为审美范畴来使用的一是王昌龄,二是皎然,三是刘禹锡,四是司徒空。最早的王昌龄在其“诗有三境”中主要是论述了“境界”的客体关系,没有上升到主体。皎然认为“境界”具有虚实结合而实质为虚的特点,对于“境界”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这一观点可以说较为深刻地体现了境界的最基本的特征。他所阐述观点内容也就是象内与象外的关系、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到了司徒空,他的核心观点是“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1]比较而言,司徒空的哲学观点较刘禹锡有所提高,但目前来讲,是刘禹锡奠定了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美学规定。关于“境界”作为一种美学范畴,虽然直到唐代才出现,但是其理论的萌芽却早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中孕育着。正如有的学者认为“境界学说是以老子美学以及庄子美学为基础的,离开老、庄美学,不可能把握境界学说的本质” [3]。

“境界”学说也称“意境”论,它是中国民族艺术所追求的极致,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含蓄的表现。不仅体现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中,也体现在园林艺术中,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也应用较广。在设计中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内容,很多的设计落脚点最终要归于“意境”论的设计高度下。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的创意切入;环境艺术中的空间表现;绘画艺术中的形体变形和夸张等均与“境界”有直接的关系。从现代艺术设计中形式与内容方面而言,这里的“意”其实就是我们创作过程中内容的表现。任何艺术创作归根要体现在“意”的本原特征上。所以,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合理有序地把“境界”论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去。尤其是在一些能体现氛围、景象、心情、认同等情态下的设计中,应加大“意境”理论的诠释。如,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甚至家具设计专业中均可体现。

五、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神”与“形”的辩证关系论框架导向

关于“神”与“形”辩证关系的阐述,早期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认为,相对于我们一个人来说其身体是生是死、是美是丑,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的“身体”其实就是指外在的“形”),而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能否与道合一,达到完完全全的自然无为,这是老庄哲学的根本所在,所以,他提出了“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的观点与主张,认为我们每个人应当做到“外其形骸”,不应该拘泥于物象的表面形式,而应重视表面形式以内的“神”,这里的神一般指我们生存的精神状态。因此,在他在《养生主》、《德充符》等文章中,以公文轩见右师、卫人哀骀它等故事,来说明形态虽然有些残缺但是要求的是神态的健全,神态健全了就不影响其真美,真正的美在神不在形。不过,庄子的形神观又有片面强调神的重要,而忽略了形态的客观存在,从理论与实际根据上来讲否定了形态的客观存在,从而否定形的意义与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到了汉代,《淮南子》中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又对庄子的观点有所修正,以神为形之君,以主观传神为主但是不否定客观形的作用,并且把这种思想运用到了多元的艺术创作中。发展到现代,形与神的理解一般指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于合理地论证“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这一命题,一直以来人们强调的是统一与互相渗透,以“神”为主,也就是艺术上指的传神,这也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尤其在艺术造型领域内应用较广,但随着艺术形式的发展,设计领域也逐渐在向纯粹的造型艺术领域渗透,这不免会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涉及关于形与神的命题。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竭力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通常我们认为无神之形则称之为匠气,无形之神则称之为缥缈,对于神的理解,有时是物象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状态,有时是主观臆想与推断,有时是即时感慨,神必依附于形而出,而形不在多与少,到位就好,有时夸张,有时简约,有时繁杂,无一例外不为其神,[6]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种类和专业,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念渗入,尤其是在涉及造型艺术的专业领域内,如较为典型的动画设计专业,其中涉及的就比较广泛,从而把传统的美学观念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苗延荣.中国民族艺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宗白华.美学漫步[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庾宗庆.艺术本体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5]王刚.当代艺术对学院教育的影响[J]. 美术研究,2010,(3).

[6] 吕胜中.再见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2004.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Philosophy Framework in the System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LI Tao1, WANG Xiao-hua2, LIN Chong-hua2

(1.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050031,Hebei,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and Desig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300000,China)

民族艺术学范文4

关于艺术起源与审美发生此类艺术学理论的基础性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提出过诸多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见解,如摹仿说、劳动说、巫术说等。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人类艺术起源进行推测,各有千秋。我国学者对这些见解的阐述和分析历来多引用西方学者所举事例,殊不知我国相应的文艺实例其实非常丰富,在很多方面远比西方研究的要更为生动、复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而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多民族本文由收集整理集体智慧结晶成就了西部品种繁多、特色鲜明,极具保护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少数民族曲艺资源。与此同时,它也是我们反观艺术起源诸学说得失的宝贵财富。

根据当下学界所掌握的资料,要想准确判断出艺术起源的具体形貌是不现实的,然而在整体上推测和把握艺术起源的渐次汇流则颇有可能。笔者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曲艺的深入考究,发现这些曲艺资源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艺术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思想史参考价值,他们提供了我们反恩人类艺术起源与审美发生的独特思想背景,启示我们与其倡导单一的起源论、或者马尔库塞式的模棱两可的“多元决定论”,倒不如倡导能够集成劳动、巫术、摹仿、游戏等说的“源流汇集论”,在保持各个具有合理性的学说异质共存的整体性的同时,也能较为合理地理出艺术各个时期渐次起源的框架。

一、“说”与“唱”:人类表达欲求的艺术升华

由于年代久远,目前能留存下来的原始时代的艺术遗存,主要是石器、玉器、陶器和壁画等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研究艺术起源时,学者们的目光多聚焦于其上,即便是原始歌舞也只能通过陶绘和壁画来研究。其实可以换一个切入点,从我国少数民族目前留存下来的说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来审视艺术起源问题,哪怕不能尽然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丰富该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作为当今依旧存在和流传发展着的说唱艺术,“末伦”和“蜂鼓说唱”等壮族民间曲艺既是壮家儿女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也可称得上是艺术起源理论可资参照的“文化活化石”,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到艺术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对我们理解“巫术说”“劳动说”等学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说唱艺术在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种“说”与“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的兴衰都与其独特形态有着密切联系。在艺术发展的最早期与初期,艺术是以巫术的形式存在着的,与神灵相沟通需要倾诉,“说”必不可少。而为了增加入神沟通的神秘感和感染力,在“说”的过程中离不开有节奏的腔调变化,即此时的“说”与“唱”是一体的。等到艺术逐渐从巫术脱胎出来,逐渐世俗化,“说”与“唱”才能渐渐分开。

音乐最能在人群之间架设文化沟通的桥梁,不同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的民众可能完全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却完全有可能被对方的音乐所打动。因而“唱”在说唱艺术中不但能够在现场起着感染公众情绪的鼓动作用,而且起到了超越语言局限的沟通作用。《礼记·乐记》提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中国古代将“乐”提升到过度崇高的地位,客观上是由于其被与“礼”联系在一起,但同样因为音乐这种由心底而发,彼此同情的沟通作用。

但音乐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是一体共生的。纯音乐在缓缓深入主体微妙心灵世界的同时,也出现了排除、脱离外部世界,陷入抽象和空洞的倾向。音乐要想获得稳定的观念形态和生活内容,从自省独悟的纯粹主体性走向交流对话的主体间性,就必须借助语言符号。相对应的是,单纯的言说也难以具备普适性的感染力,因为不是每个言说者都是具备演说天赋的雄辩家。

纯音乐恰如涛涛长河,能够翻涌起不竭的内心波澜,但它却无法容纳相对稳定的思想内容;而言说如同一艘航船,它稳定地驶向预定的彼岸,但没有激隋来承载则无法。抑扬顿挫的言说能够与激动人心的音乐结合在一起,那么承载着丰富内容的思想就能在音乐营造的感情中起伏激荡,灵动而又稳当地到达目的地。由此可见,说唱艺术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在远古时代,最需要以激情来引导听众接受宣导的是什么?估计最重要的要数巫术了。

二、末伦和蜂鼓说唱:管窥壮族民问曲艺的巫术渊源

广西原生说唱艺术(如末伦和蜂鼓说唱等)直接源于巫术,兼残留着劳动的余影,然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艺术形式,逐渐脱离原始的巫术状态。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内,中原新文化和先进文化开始对如末伦和蜂鼓说唱这样的原生说唱艺术进行强劲地渗透,使之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些原生说唱艺术因自身的“俚俗、粗糙”的形态而在与雅化了的说唱艺术(如“文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致使在一些地区雅化了的说唱艺术几乎完全取代了广西原生说唱艺术。只有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比如广西靖西、德保、那坡、龙州、宁明、田阳、田林等地县,这些原生说唱艺术还得到保留。而进入新世纪,当更为新潮的艺术形式如电影、网络媒体以及手机传媒等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后,曾经风光一时的“文场”等雅化了的说唱艺术也连同末伦和蜂鼓说唱等原生说唱艺术一起,成为了需要被国家文化部门保护的对象。

说唱艺术有两大优势,一是对民众现实生活及其心声反

映,二是“说”与“唱”的有机结合,彼此照应。但在新世纪到来时,网络媒体反映现实生活的速度和精准度,已经远超传统说唱;而对白与配乐在电影、电视剧中的结合,实际上是说唱艺术中“说”与“唱”的升级版本,更何况与传统说唱相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影视剧的频次和容易度更高,可见如果不对民间曲艺进行及时保护,而是任其消亡,日后我国的艺术之园必将少掉许多珍贵的不可重复的花朵,对艺术起源的追寻也将少了许多现实佐证。

目前广西的壮族曲艺包括末伦、蜂鼓说唱、唱天、卜牙、唐皇、谈涯等,其中末伦的历史最悠久,其余主要是在近二百至三百年里出现的,但其中蜂鼓说唱、唱天是以古老的乐器蜂鼓和天琴为基础形成的。

1.艺术起源的活化石:末伦和蜂鼓说唱末伦是一种来源和脱胎于巫调的以说唱故事为主要内容,流传于广西靖西、德保、那坡、龙州等地县的壮族民间曲艺形式。在南部壮语“末”(moed)即指巫、巫调,“伦”(10en)则为“叙述故事”之意,末伦即为“用巫调叙事”。巫调分为三种,一为“坐巫调”(或称“未能”,moed naengh),巫婆坐场时的一套唱调,内容为驱鬼辟邪、超度亡灵、招魂奉祀、祈祷神灵保佑;二为“生巫调”(或称“末呢”,moed ndup),“生”意指非坐场的闲吟清唱,属散板式的巫调,多为叹苦情、思离别、诉情怀;三为“叙事巫调”,即用巫调叙事的末伦。

这三种巫调很明显是巫调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第一种是“坐巫调”是其最初的形态,而“生巫调”则展现出其脱胎于巫术而又开始超越巫术局限,渐次进入艺术领域的形态。到了末伦,已经是成形的艺术形态了。

据田野调查,巫婆做法场有时一做就是三天三夜,由于时间较长,到了半夜时唱者和听者都已产生倦意,这时巫婆则开始变换念唱的内容,用闲吟清唱的方式来“叹苦情”“思离别”“诉衷肠”。此时的巫事活动就开始呈现出初步的艺术特质,转变为一种糅杂了巫与艺的艺术的原生形态。巫调由咏神变为叹世情,看似简单的内容转换,其实标志着该说唱艺术的真正萌发,且其视野为之一变,不再局限于对神的膜拜,而是把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纳入其表现的范围之中。

壮族说唱艺术通常由艺人手抱天琴、三弦,脚抖铁链伴奏。据靖西老艺人何圭山的说法,到了清末叶,靖西便有人利用叙事巫调并加以改造,沿用三弦为伴奏来专门说唱故事,发展成末伦的曲艺形式。这一叙述颇有参考价值,因为“用三弦为伴奏”提供了一个线索,即古老的“巫术一艺术”形式(如末伦)会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后出现的艺术形式(如三弦)结合起来。

这里涉及壮族的另外一种著名的艺术形式:龙州天琴。其表演由以手弹拨天琴和以脚晃动铃链构成。与巫调一样,龙州天琴旱先即为巫师所用祭祀和巫术乐器。《龙州纪略》有言:“泥墙竹户近溪边,风雨寒暄四月天。男女无声听咒病,白婆夷语拨三弦。”《岭表纪蛮》则载:“(鬼婆)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日鼎。以铁或铜为链,手持而掷,使其有声,其名目马。凡病患之家延其作法,则手弹其所谓鼎者,而口唱鄙俚之词,杂以安南之音。置中间则掷铁链,谓之行马。”而天琴是壮族说唱艺术唱天的关键乐器,唱天源于民间祭祀仪式和巫事活动,这再一次说明了艺术起源与巫术仪式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末伦相似的有蜂鼓说唱,其流行于来宾、河池地区东江一带,作为一种鼓词类说唱艺术,目前的表演形式主要为一人说唱,多为站唱、走唱,简便灵活,说唱相间,有连说带唱且舞,一人多角的特点。音乐含唱腔及器乐两部分。唱腔为曲牌连缀一联曲体式,结构短小,多为上下旬一唱词对称整齐旬式的七言旬、五言句,少数用长短句以及不规则的散句。曲韵的分韵、归字除与汉族民歌常见的尾韵体例相同外,还掺进了方言尤其是壮语有的腰韵、脚韵。作为壮族说唱艺术的蜂鼓。源于壮族师公(巫师、道公)的“吟游唱”。师公一般由成年男子担当,虽然师公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道教的宗教仪式内容,但就其本质而言,依旧是以本土民族的巫术作为核心。

从蜂鼓说唱的表演形态上看,其出现的时间应当比末伦要晚一些。据考证,蜂鼓与中原地区同类型鼓有着承袭关系,可上溯到周代的土鼓,乃是农事祭祀之乐器,是彩陶和黑陶文化时期的产物。《周礼·春官》即有“凡国祈年于田祖,献(吹)幽雅、击土鼓以乐田峻”之说。这种农事祭祀即为“傩”的一种。1984年广西博物馆文物队在广西永福宋代官窑发现一面完整的陶瓷蜂鼓,其鼓腔形制和现在的民间蜂鼓相近。除了壮族,蜂鼓同时也是广西瑶族、毛南族的重要乐器。可见,蜂鼓实为中原文化传人壮乡的产物,但进入广西之后已经与本地文化融合。而且蜂鼓说唱除了用壮语还用桂柳方言演唱。桂柳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一种,也显为中原语系的传入。七言句、五言句的运用,则表明如今的蜂鼓说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雅化”,离最初始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区别。

清代《归顺直隶州志》记载,此地民众“多信巫觋,遇有疾病,辄令祈禳,酣歌于室,此风牢不可破”。旧时壮族巫师主持求雨除虫、祛邪逐疫、超度亡灵、丰收酬神等祭祀活动时,就需要喃唱来沟通人神,此时的主导伴奏乐器即为蜂鼓,师公教仪素有“蜂鼓不响不开声”“蜂鼓不响不开坛”“以鼓为戒行三罡”之说。这可看到巫术与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巫师向艺人的演变过程。师公最早的职能是纯粹的巫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则变成了“一专多能”的艺人了。比如在广西田东县,当一个道公并非易事。他需要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能打(鼓、锣、钹、镲)、吹(笛子),还会唱(经歌)、跳(道公舞),其难度并不亚于今日艺术院校的科班考试。

就由巫术发展为“巫—艺”形态,再发展为艺术的演化过程而言,蜂鼓说唱这种曲艺形式与末伦非常相似。都是首先由敬神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娱乐吸引众人,在此过程中不断渗入社会内容和自由精神,最后形成比较完整的审美形象。而众人对之的态度,也由功利性和实用性(避灾求福),逐渐升华到艺术享受和交流(娱乐、

审美共鸣、自由表达)层面。这让人不禁想起了中华美学中的自然审美观从“致用”发展到“比德”再到“畅神”的发展历程。

2.从末伦表演形式的演化反观艺术起源学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壮族民间曲艺的末伦除了与三弦、天琴等乐器联姻,而且还进一步推动了壮族戏剧的发展。这方面代表性的例子即为“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又称“靖西呀嗨木偶戏”,因其‘呀哈嗨’为衬腔而得名),该戏即以民间曲艺末伦为底本,结合中原的木偶艺术最后形成具有壮乡特色的戏剧,据称形成于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部将张天宗率部南下广西在那签(今靖西旧州)定赋建宫时期。在这个晚一些出现的艺术种类“呀嗨木偶戏”身上,可以看到几处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与民间曲艺末伦同三弦、天琴的联姻一样,曲艺末伦与中原的木偶艺术的结合,都极有说服力地证明:每一种艺术种类在形成过程中都会具有交互性,它会吸收邻近艺术种类的许多传统或者新生的技艺,从而融合它们艺术特征,于是越往后发展,其自身原本的初始面目就愈加模糊。

其次,“呀嗨木偶戏”该戏的形成,离不开末伦已营造好的“巫—艺”文化氛围,这为了艺术起源“巫术说”作为艺术起源最直接的原因提供了一份文化证据。而与此同时,该戏的衬腔,如“下甲末伦调”的开头叹词“哎”和结尾叹词“唧呀业”,又让我们看到了劳动在艺术起源中的余影,因为曲艺衬词的渊源就是远古时代先民们为了协调动作、鼓舞人心而发出的有强烈节奏而缺乏旋律陛的歌呼声。如《淮南子·道应训》就提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岭表纪蛮》记载,“僮人(壮人)群体农作,尤喜合唱,谓之‘唱朗’。‘唱朗’乐及无穷,虽疲,弗觉也”,说的也是劳动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艺术的“巫术说”阶段,其实就是在艺术创作从不自觉到逐渐自觉的过渡阶段。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如同生物界的鸭嘴兽,作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它恰好处于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它已属于哺乳纲,但又保留了能生蛋等爬行动物的重要特性,尚未进化到纯粹的哺乳动物。“巫术说”阶段的艺术保留着“劳动”这种更为根本的起源原因,但巫术已经呈现出了许多艺术逐渐开始自觉的迹象。或日,劳动是艺术起源的准备期,而巫术已经进而进入了艺术起源的酝酿期。

“呀嗨木偶戏”的唱腔调高的控制,也是依据唱师嗓音条件而定的,调高范围在d至g宫系统内,好的唱师还能唱至升f至g宫系统内,各乐器也是跟随唱师唱腔而调高定调。这显示出融巫师和艺术家为一身的唱师,在其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自身的主体陛,其不再只是执行和传达神意的工具,而是具有能动力量的主体。在此,艺术的重要特征逐渐显现出来:艺术家本身自由的创造性、主动的表现性。

三、文场兴起之后:雅化艺术形式对壮族曲艺的影响

在此还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壮族的曲艺形式:文场。

广西文场是流传于桂北、桂中、桂东北、桂西北等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荔浦、平乐、鹿寨、宜山、融安最为盛行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文场源于江浙的民间小调,市井俗曲,清乾隆年间,上述民间艺术,通过官吏升贬任迁及商贾贸易的频繁交往,逐渐传入桂林,经与桂林方言、民间音乐紧密结合后,衍变成了文场。其原为坐唱曲艺,后来才加入了演唱的表演形式,以唱为主,间有对白,在其中还可见到昆曲的影响。演唱人数根据曲本的人物安排,多为一人一角,分生、旦、净、丑等行,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加上琵琶、三弦、二胡、笛子,即所谓“五架头”。后再加入了板鼓、木鱼、碟子、酒盅等打击乐器。文场虽为民间性质的曲艺,但其置身于广西的出现较早的原生曲艺(如末伦和蜂鼓说唱)之中时,仍然属于“雅化了”的艺术形式。相对于“土”“俗”的原生曲艺,精致、细腻的文场更有文化上的所谓优越感和竞争力。

文场曲牌分为大小调,大调四个,分别是“越调”“滩簧”“丝弦”“南词”,多用以演唱成套唱本,小调有“马头调”“银纽丝”“骂玉郎”等一百多种曲牌,多用以演唱抒情的传统唱段。以学者罗静收集到的一首《骂玉郎》为例,这首小调有着典型的江南雅致诗歌的韵味。文场的审美标准是“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这也与末伦和蜂鼓说唱等质朴的说唱艺术形式大相径庭。

骂玉郎

黄昏卸却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

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

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

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

相思恨

寄相思愁锁梨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难消遣,怎流连,翻来覆去忍不住意马心猿。

耳听得海棠花下一阵一阵秋风卷,寒夜孤灯有谁怜。

文场对广西原生曲艺产生的竞争压力是显著的,它有可能迫使其他本土曲艺为了应对竞争压力而开始“雅化”,至少开始变得趋向于学习中原传来的曲艺的精致形态。如,如今的蜂鼓说唱里有曲牌名,以及七言句、五言句,这都明显不属于原

初那种粗糙质朴的巫术形式,完全是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被雅化了的结果。

四、早期与晚近的壮族民间曲艺:

艺术诸源头的合流和不断自我改写

与文场接近同时期出现的壮族曲艺“卜牙”,其流行地点与桂林相距颇远,主要吟唱于广西百色、田阳、田林、凌云、乐业一带。但即便如此,卜牙与之前的末伦等原初曲艺相比,也带有雅化了的表演特征。卜牙早期为情歌对唱,后发展为叙事说唱相结合的说唱形式,表演是多为一男一女扮成夫妻,其唱词句式多为五言体式,韵律严谨,腰脚韵到底。一男一女的世俗化表演形式,以及严谨的韵律都表明它已非末伦之类拥有久远发展历史故而能够容易寻觅根源的原生曲艺了,而是更可能是一种外来艺术在本地的变形。这启示我们,越是原生的艺术形式就越能借此探寻艺术起源之根,而晚近形成的艺术形式则不然。

从上表我们已经可以大致从宏观上把握艺术起源问题了。无论是摹仿说还是游戏说,哪怕成立,摹仿、游戏也应当是处于艺术发展史上相对靠后一些的阶段上的行为动因。因为摹仿、游戏都属于具有较为明显的自觉意识的范畴了,而艺术起源不可能在一开始时就是自觉的。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实践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它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其作用就在于组织生产、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只是后来才逐步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在生产劳动中逐步独立出来,成为文艺最初的萌芽。

因此,“劳动—巫术—摹仿—……”,实际上对应了艺术的“从无到有”的一个个发展阶段。以下表为例:

民族艺术学范文5

对艺术内涵美的理解与把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只是难点也是重点。而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理解。教师在从阿荣旗的大自然中汲取敬畏自然素材之后,要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帮助学生从美术课堂上体悟并理解艺术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这一概念。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中,授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美感的把握能力,肯定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明确艺术家对自然和人类精神的和谐交融的表达手法。阿荣旗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体验当地民族艺术文化,了解皮革工艺的服饰、头巾、围腰,绚烂的色彩,融入美术纸张,会形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阿荣旗刺绣大师、剪纸大师独特的民族艺术技巧和手法,无不展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特性。初中生在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时,会对整个构图、色彩和创造完成自我的理解和认知,美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互动问答和引导解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知想法,能高层次地完成对学生表现的总结和评价。艺术是起源于生活的。只有真正接触并体会,从民族艺术作品中感悟工艺品图案中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合理的构图和绚丽和谐的色彩中感悟艺术的魅力,才能让初中美术课堂更加鲜活,才能让民族艺术真正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提升学生们对民族艺术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而这种源于现实生活对民族艺术的追求,相信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

二、崇尚自由,腾飞想象

艺术是自由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对初中生而言,丰富多彩、绚烂无比的想象力,本身就是一座艺术的宝库。此时,愉快式教学方法便可以在美术课堂中自如运用了。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导入民族艺术时,教师需要以平缓、轻松、愉快的态度,引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学习情绪。不可以用严厉、肃穆的态度传授知识。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的《春天的畅想》中,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的“农民画”,“农民画”中绚烂的色彩和朴实的情感,能够促使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搜集“绿、野、情、史”等特色旅游资源图片供学生们欣赏。总之,要让学生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不需局限于课堂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作画的能力。

民族艺术学范文6

你可曾想过,从你的血管到他的血管,这是爱与爱的奇迹……

血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阳光,

没有了血,我们的灵魂将失去生命,

没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将失去希望;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崇高义务和光荣职责,

无偿献血,是我们的无私奉献和生活时尚;

殷殷血液,是您赠予的生命之弦,重奏他人的希望之歌,让生命在奔腾的热血里绵延,让爱心在奔腾的热血里炫烂。

朋友们,在我们血站库存全面告急之时,在我们的同胞躺在病床上焦急等待之时,让我们敞开胸怀,伸出手臂,奉献爱心……

做常德人,就做常怀善德之人

请与我们一起倡导身边的人加入温暖的爱心献血队伍。

倡议人:常德1+1爱心联盟

常德市和生源义工协会

常德网友联谊

时间:XX年 2月14

附(一)

方案草稿(主题商榷后定)

一、活动时间:3月4日(星期天)

根据天气节假日等综合 因素考量后确定。

二、发起单位:常德1+1爱心联盟

常德和生源义工协会

常德网友联谊

参与组织:常德政府网站、常德市景泰志愿者服务中心、常德0736公益论坛网……

欢迎常德市各爱心团体,网友、qq群踊跃参与

三、活动地点:步行街

四、活动背景:据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血液库存各型血都低于库存正常水平。为保证我市血库的正常供血,

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将于3月“学习雷锋月”倡导市民义务献血。

五、活动形式:

1.活动第一部分:爱心满城

在活动期间,由义工现场或在血站附近分发无偿献血dm单,扩 大义工献血活动影响力,并普及献血知识。

2.活动第二部分:义工献血在行动

(1)义工(爱心志愿者)献血;

(2)周边爱心市民献血;(健康适龄公民均可报名参加,并仔细参 读献血注意事项)

(3)“我是活雷锋”留影纪念;

(4)赠送小礼品等。

六、活动执行分工:

工作内容 负责人员 具体事宜

总指挥、总协调 xx 负责活动整体效果及各单位的组织与调配

系血站

(节点日期2月20日) xx、xx

其他爱心志愿者 准备无偿献血相关资料、宣传展板、dm单、活动现场布置

前期宣传动员

(节点日期:2月25日) xx、xx 政府网论坛、相关网站、qq群、报社等媒体的联系

前期人员组织

(节点日期:2月28日) xx、xx 1、通知各单位活动内容,并沟通组织事宜。

2、统计献血人数、参加活动人员等(活动服务义工分两组,

每组十人。分为外联组和“爱心满城”组,分别负责现场

秩序维护、接待媒体和无偿献血资料发放与知识普及。

3、后备人员5—10人

活动后期宣传报

道及资料收集整理 xx、xx 活动后期媒体跟踪与资料收集整理

前期资料准备

(节点日期:2月23日) xx、xx 献血注意事项、义务献血意义

或其他爱心志愿者 献血对人体的影响等

七:其它

1、各参与组织自行准备旗帜、横幅或宣传喷绘等物料,确定好组织负责人,并管理好自己队伍人员及现场纪律。

2、方案细节执行敲定沟通后定稿,(2月18日-19日)

附(二)

温 馨 提 示

献血前五天不可服用药物;前一天晚上保证充足睡眠,忌饮酒、忌食高脂油腻食物;当天宜清淡饮食,勿空腹,多饮水。

请携带身份证或有效证件(无偿献血证)。

献血前注意事项

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献血前五天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

献血当天就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不宜吃肥肉、鱼、油条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

献血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保持睡眠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无偿献血的流程

登记 持有效身份证件详细填写《献血登记表》和《健康征询表》。

体检 进行物理体检(测血压、听心肺)、询问病史。

化验 血型检测、血红蛋白检测和乙肝表面抗原快速检测。

献血 以上检查合格后可以进行无偿献血(时间3-5分钟)。

领证 献血后应休息10-20分钟,领取《无偿献血证》。

献血后注意事项

献血完毕,针眼处要压迫5-10分钟,避免血液渗出。

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

静脉穿刺部位搓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