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1

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培养方案上看,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导视系统作为景观大课程中的一个部分,因高校教学方式不同,部分院校将导视系统设计作为一门专门的专业必修课来教学,但绝大多数的高校仍是作为景观设计大门类中的一个章节进行概括性教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导视系统设计则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来进行教学,教学培养没有统一标准;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实践部分是通过已有案例进行分析后再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锻炼了改造能力,但缺乏创造能力;第三,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一直采用教材加案例的模式进行讲解,没有根据实践部分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了解到社会平台的设计流程,对当下时代的新型科技材料和设计形式没有亲身的体验,例如以校园为规划区域,或者以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商业区和文化区作为讲解主题进行案例优劣分析等,这种闭门造车的现象仍在高校存在。虽然没有绝对理想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定,在某种程度上,多数高校都有积极的探索新的模式进行设计教育,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社会环境。

二、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索

设计以实践为主,又是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深刻地塑造着时代文化。当今“的确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设计实践领域,这个领域涉及的严格标准之多,达到无法想象的程度。”[1]导视系统设计需要把握课程原则和相对标准化,由传统的实践的改造型实践活动,转变为动态灵活的创造型实践活动。这就要求课程从设计创造的整体性出发。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主张从一个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去认识局部,再综合到整体,这是分析和考察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2]下面以云南省昆明市西翥街道陡坡社区白族文化园中的导视系统设计为例,尝试导视系统设计的新型教学方法。

1、教学工作者提供设计项目,实景调研示范

在导视系统课程开课之前,应由教学工作者利用社会资源对课程设定实践项目,学生参与项目设计。西翥街道陡坡社区陡坡村白族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一个创造型设计项目,学生进行实景调研注意以下几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村组群位于云南南北向狭长山谷中,居住区依附于两山之间的峡道,村落建筑经过政府改造后,呈现出白族建筑风貌。首先,带领学生对陡坡进行实地考察,作详细位置标记;其次,对导视系统的设置区域进行了严格的测量,根据人体工程学中对人的头部抬起高度和人平均身高比例进行了调查、计算和测试,在一些特殊的位置根据地势高度、房屋高度配合不同类别的导视设计都应进行对应标记,并进行户外实地教学,讲解特殊地形的设计方法;再次,考察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识字情况,并讲解考察的方法,如何对导视的设计复杂性适当使用加减法;最后,根据当地白族装饰元素进行提取,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中,使文化园整体风格一致。

2、划分设计区域,分组讲解

西翥陡坡白族旅游文化园规划为地标性观赏区、商业休闲区、交通道路规划区三大部分。首先学生应当提早做设计前沟通,让学生分组分区域自主归纳设计难题,例如:社区中已有的纵向河流不能变更,陡坡峡谷式的地理特征,道路越深入,地势越高,分叉口越多;房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高低参差不齐,视线受阻等问题存在。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设计方向,例如,其中一组学生通过调研提出了导视系统设计三原则:功能性原则、通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分析各类人群的行为能力及思考方式为前提。以此原则,将商业区和道路交通区域的导视系统做动线设计,包括设立明确的白族村简介和整体区域规划图,明确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道路、人行道路,以及提出在宽窄道的位置根据实际道路宽度设置人可通行,或者非机动车可通行等相关的设计禁止、警告、允许通行的标识等方案。除此之外,教学工作者应引导学生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材料使用方面进行思考,例如,其中一组学生提出,需注重导视系统功能性和人性化体验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最低的经济成本,进行最高的再生值回收利用,保存陡坡村原有生态风貌。因此在材料方面,提出就地取材,与传统设计相比,使材料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新的变化。以上两点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自主探索为辅,相互作用教学。目前,我国对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都由高校相关职权部门独立负责,建立完整的导视系统课程教学程序,并非一人之力。当下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社会型高校”模式,建立独立的教学实践工作室,由学生选择专业倾向,进入工作室后进行小范围教学,并参与工作室的各类项目设计,这个类型的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实践型课程。

三、结语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2

西翥街道陡坡社区陡坡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路程,海拔1720米,为少数民族白族聚集区。陡坡村地理位置特殊,村组整于南北向狭长山谷之中,大部分民居依附于两山之间的峡道修建村落群。村组白族人口比例较大,为主要居住人口,因而,居民建筑经过改造后,呈现出白族建筑风貌,整个村庄白墙青瓦、溪流潺潺、绿林环绕。资料表明,文化保护部门1994年就曾经明确提出“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思路,目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促进村寨经济发展。[1]作为云南省昆明市2014年首批建设的27个美丽示范村,陡坡以靠近主城区、生态资源丰厚、民风淳朴等特点优势受到业界关注。近几年,陡坡社区管理者们摸索出了以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园建设为核心载体,融合周边西游洞、黑松林等景区协调发展的方向,并以扶持生态度假、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三大类型的旅游产业为重点,筹划建立具有白族风情特色的“大景区”运营机制,着力打造昆明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因此在原有基础上,重建和改建陡坡社区,建设新的民族旅游文化园,范围覆盖了周边配套的商业区、休闲区两个部分,以及规范主要的交通要道。

二、陡坡白族旅游文化古镇导视系统设计

1.设计理念尊重自然的表达。导视系统是结合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界面系统,很多情况下,它体现为标识的个体造型,是一种开放性、公共性的艺术形式。然而绿色设计是当代社会主流技术的研究项目之一,在旅游环境中,设计者尝试结合生态环境,利用原本自然生长的形态进行设计加减法。它力求减少资源利用的原则,使资源能够重复使用及回收再循环。将生态绿色设计融入到导视系统设计中,逐渐成为设计师在进行文化旅游园设计开端第一位考虑因素。这种利用当地生态系统设计更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负担,有效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对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协调有益程度,决定了绿色设计的功能、造型。在注重导视系统功能性和人性化体验的同时也要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最低的经济成本,进行最高的再生值回收并能够重复利用。与传统的设计相比,材料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的内涵以及材料与工艺选择中污染防范技术的应用,在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中创造和提高设计的总体价值。

2.设计策划(1)休闲区导视设计陡坡白族旅游文化古镇的休闲区规划位置处于陡坡社区村民常住区域,在该区域进行改造式再设计。人性化是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计体验的基本要求,人性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的场所”[2]。因此,首先做设计前的村组调研,通过与陡坡社区管理者沟通,归纳了几点设计难题:第一,社区中的居住房屋位置不能变更,已有的横跨河流不能变更,农业种植区域不能变更;第二,陡坡峡谷式的地理特征迫使居住区的房屋爬坡式依山而建,越深入地势越高,道路越崎岖,分叉口越多;第三,房屋在同一水平面上,高低参差不齐,视线受阻。由于这三方面的限制,导视系统的再设计受到了极大局限。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将设计计划了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设计之初对陡坡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反复熟悉了解陡坡村地形,并作位置标记;其次,对导视系统的设计尺寸进行了严格的测量,根据人体工程学中对人的头部抬起高度和人平均身高比例进行了调查和测试,在不同的位置根据地势高度、房屋高度配合不同高度的导视设计都进行了一一对应;再次,考察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识字情况,对导视的设计复杂性适当的使用了加减法;最后,根据当地白族建筑屋顶造型风格和白族装饰元素进行提取,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中,使导视设计风格融入于建筑中,同时利用色彩差别,来区分两者,把握视觉焦点。(2)商业区导视设计与陡坡休闲区相比较,西翥陡坡商业区的区域位置属于新开发地块,无需拆除旧址即可规划建筑及配套设施的配置,从零开始给导视系统的设置提供了较大的设计空间。因此,将商业区动线设计技巧作为设计核心理念,动线设计是商业区域导视设计核心,商业区是流动的空间,因此设计规划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商业区域分为三个空间设计,消费者的空间、服务的空间、商品的空间,让三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序列关系;第二,明确商业区的建筑设计造型,根据设计造型确定导视系统设计造型;第三,根据前期规划的古镇商业区风格和白族元素,对商品展示进行统一设计,存大同,求小异。(3)交通道路导视系统设计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前往陡坡村的交通道路属于国家规划的高速路段,交通便利,但道路原有的导视系统几乎没有设立,仅在陡坡村村口设置了一个进入村里的牌坊,第一视觉焦点模糊;没有明确的对白族村的简介和整体区域规划图;没有明确的机动车行驶道路、非机动车行驶道路、人行道路,交通导视较为混乱。因此对陡坡村整体交通道路导视系统设计提出了几方面计划:首先,在进入民族文化园前100米至200米处设置导视系统标牌,以提醒前方抵达陡坡白族文化风情园;其次,设置道路分区,尤其在宽窄道的位置根据实际道路宽度设置人可通行,或者非机动车可通行等相关的设计禁止、警告、允许通行的标识;再次,在旅游标志性观赏景区位置前50米至100米独立设置交通指示。

三、结论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3

关键词:导视系统、人文关怀、个性

【中图分类号】J524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强烈地呼唤崭新形象的现代化大学。而现代大学为了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形象建设,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越来越注重大学形象系统的设计。目前在大部分我们所能看到的的校园标识系统设计中并未体现其文化理念,也没有注重其环境的特殊性。而是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标识。在大学校园里,导视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指示牌,它还可以给建筑物一个明确的形象地位,无论是导向牌的样式、色彩、材质,还是文字、符号都可以为建筑物增色不少。而目前大多

数校园内的标识大多零零散散,设计老旧,形式简单,并没有形成体系,和其环境、理念也极不协调。因此,如何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导视系统设计,并达到情感、心理、

作者简介:武珩,女(1979.5——)籍贯安徽阜阳,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硕士学位。

历史文化、环境等相一致,仍需近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现代大学导视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形象系统,就是应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对与大学相关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使零散的、局部的、表面无关的所有资源以系统有序的形式发挥整体功效,以形成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资源体系,并运用传播手段进行推广。大学形象系统的设计是在总结大学的发展文脉,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提炼大学的内在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把大学精神与文化底蕴形象化、系统化.把社会对学校的认知和学校自身的意识结合起来,把历史积淀自发形成的精神品质经过挖掘、提炼、培育和塑造。由此形成各自大学。实施大学形象设计是以提炼大学精神、塑造大学新形象为核心,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树立新形象为目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识别标准进行规范全面的设计。现代大学导视系统与大学形象系统紧密结合,并成为大学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大学品位、创建大学品牌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二、现代大学导视系统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的导视系统设计

(一)清晰、系统的导视系统设计

人们寻址问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在哪?”“我要去的地方在哪?”“怎么走?”习惯采用传统的“看”、”听”“问”“答”的方式,希望得到非常简单直观的解答。现代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功能区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达到指示清晰、直观、连续的使用效果和统一、融合、人性化的艺术效果。真正达到使一个从来没有来过该校园的人,依靠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标识导向系统,不要询问任何人就能轻松找到目的地。

与一般环境导视分级原则类似,校园标识要按着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分析调研(学校性质不同,标识系统的设计内容与设计风格应有所区别),对标识系统进行分类,便于设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1]校园环境标识一级导向应当从外环境入手。校园环境标识二级导向属于内环境部分的楼宇内部标识。校园环境标识三级导向更加细化,从各教室、实验室到行政、后勤等单位的单元牌都属于这一级导向。校园环境标识四级导向可以作为最后一级导向,即门牌/ 设施牌/ 窗口牌/ 桌牌/ 树木牌、草地牌(外环境)。

整个导视系统还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以及文字的大小为到访者提供信息,例如楼层号使用醒目色的大号文字,非常突出,在较远处便可以得知楼层的信息,走近导向牌就可以继续查询目标地点及各个教室的具体信息。另外,室内的导向牌建议可以灵活拆卸的,方便信息的更新,这样更加能体现设计的人性化。

(二)人性、体贴的导视系统设计

校园导视标识不仅是设置在路口用于引导方向的标牌,更应该在满足“能够说明问题”这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用图形、色彩、文字来表现信息的视觉效果,满足师生的行为、情感、心理的需求,体现出导向标识对师生的关怀。[2]例如韩国的梨花女子大学室内的导向牌大部分使用黑色为底色,楼层号使用白色,楼层的具体信息部分间隔使用灰色和白色为底色,文字相对应地使用了白色和灰色,这样的设计为众多的信息做了一个区分,以方便来访者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但由于学校的建筑物建造时间差别较大,导向牌的设计时间也不同,室内的导向牌材质和设计都不统一,这也是梨花女大及其他历史悠久大学的导向系统设计的共同缺点,有待改进。梨花女子大学导向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室外导向牌的设计,它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方形的灰色导向牌,安置在学校的各主要路口,另一种是印制在学校交叉路口处地面上的路面导向,与一般的交通路面导向一样,将导向信息印制在路面上,这样的路面导向可以为驾者在不下车的情况下提供导向服务,非常方便,体现了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个性、细致的导视系统设计

现代大学要进行个性、细致的导视系统与大学的类型、校园环境等统一协调。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针对不同的类型接合相适合的设计风格,从而才能更好的表现和传达校园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环境。

例如在韩国的建国大学艺术文化学院的校园导视中,楼梯的扶手上还专门为盲人设置了盲文导向,更是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多角度多方面地为到访者及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卫生间的导向设计使用了红色和蓝色以及贴在门上的图标来区分男女,女用为红色,男用为蓝色。这个卫生间的导向设计,色彩起到了主要的导向功能,图标属于从属说明功能。导向牌的色彩使用了黑色、灰色、白色以及彩色渐变条,彩色渐变条出现在各个导向牌中,是建国大学艺术文化学院的代表色彩,在与学校的UI相一致的同时也起到了统一的作用。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既要具有浓重的科学和文化氛围,还要体现现代大学信息化、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校园特点,更要适应现代大学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功能需要。个性化、人性化的导向系统设计要在设计中注入与情感、心理、历史文化、环境等相一致、和谐的因素,从而使导向设计在发挥标识作用的同时,给受众带来亲切、温馨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安德烈亚斯?于贝勒.导向系统设计[M].高毅,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4

关键词:导视设计;设计原则;信息交互;用户认知

一 背景介绍

伦敦市政府规划在2015年将伦敦市建设为世界上最具步行友好环境的城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规划设计一套科学且符合用户认知使用的导视系统。此导视项目(legible london)由伦敦市政府、伦敦交通局及伦敦发展署负责规划设计,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研究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和专业的导视系统之一。本文通过对legibe london中导视牌的设计原则、信息有效性传达和指示牌界面设计这几方面进行归纳研究,希望能够对国内的导视牌设计提供较为科学和专业的参考。

二 导视牌设计研究

(1)设计原则

在导视系统的设计标准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关键原则,这些原则将对导视系统的设计方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这些原则包括:可预测性原则:为了获取用户的信心,导视系统本身的可预测性是十分必要的。这个系统本身应该在所有区域和媒介上都是模式一致、内容连贯的,这样才能在用户的预测判断下找到相应的目的地。导视系统越具可预测性,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眉头紧锁的时间越少,易用性也越高。因此必须在各地点及环境下提供连续与完整的导视信息。人类尺度原则:依据人类所共有的距离感知、记忆及信息识别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导视系统具有更好的使用性。通过把导视区域定义在5分钟的步行区域(一般是可辨识的临近区域)内,导视的有效性较大。这些区域更易于使用者记忆和识别。因此,导视系统的有效性设置如果超出了正常人类所能接受的距离范围,那么其结果可能阻碍人们对陌生旅途所应具有的兴趣。

简约性原则:简单就是感觉在掌控一切。过多的信息陈列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它并不能给一个迷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或者关键问题解决方式。这对于信息设计来说的确是个挑战,因为提供越多的导视信息,越容易降低信息导视的有效性。恰到好处并不多余的信息设计概念相比之下更为可行。因此在导视信息的设计上,提供符合相应环境因素下的信息指示要优于单纯的罗列冗长的地点名称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解答行人在其可辨识的范围内的路线问题。

(2)信息传达有效性研究

1.信息分层级研究

通过对方位信息进行严谨的分层级可以有效简化指示牌的界面信息,加强指示信息的易用性。伦敦导视系统使用区域范围等级来区分地点信息的层级。最高层级的地点信息为areas,它代表用于信息指示的最大范围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包含许多相对较小的区域,被称为villages。villages是城市系统的分部,它定义为比普通区域(areas)较小的区域(如West End), 比neighbourhoods又大一些的区域(如Harley Street)。这三种信息层级(areas;villages;neighbourhoods)在伦敦导视系统中作为最重要的区域信息。

这种信息层级的划分灵感来自于circulation realms:在许多综合建筑里迷失方向的问题十分严重。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也因此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将所有建筑进行安排和规划,通过建筑自身范围对其进行层级的划分,这样便可以指引一个人去向何方,只要简单的告诉他去向哪块范围即可(图1)。

2.信息容量研究

指示牌存在最大信息容量的极限,因为超过一定限度的信息量反而会降低信息导视的功能效果,造成观看的障碍。建筑导视系统研究专家Passini对导视信息的容量及导视信息的分层有过深入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认为信息需要分类成组,并且每组信息都不应该超过5-6条的信息量。 此外,信息的分组也不宜超过3组,一个指示牌上出现的最大信息量也不得超过9-12条。

小型指示牌信息容量:经过测评信息分组的伦敦导视设计模型,小型指示牌的信息容量为:1优先遵循每个方向编组下最多出现5条地点名称信息;2优先遵循允许的最大分组数位3组;3优先遵循所有地点名称信息条数总和不得超过10条(图2)。

优先遵循的信息量准则应纳入导视系统设计的标准规则,并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考虑到实际地形方位的复杂与难以预测性,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考虑超出优先遵循的信息量数(特殊情况也需极力避免超出规定的信息数量)。用户需要版面简洁的信息指示牌传达出简洁明了的指示信息。当某个分组中出现需要5条以上的信息表述时,应该注意考虑信息的层级关系。地点信息往往可以通过层级归类,比如两个目的地地点都在同一建筑内,就没必要在分组中出现这两条信息量,而应是这个建筑的地点信息。当遇到多于4组的信息分组时,需考虑合并方向信息或者将信息裁剪分类到两块或多块指示牌上。当指示牌上的信息多过十条时,需考虑信息的层级安排,应合理的标明指示信息而不是单纯的对信息进行罗列。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5

城市形象是一个多元系统,包括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市民形象、窗口形象、建筑形象、环境形象、文化形象、发展形象等一系列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形象。[1]而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有着不同,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概括性表达,是城市形象的视觉化符号化的表现。城市品牌是对城市形象的提炼,是对城市形象特征的核心把握,它具有对城市形象的再加工再设计性,具有一定的城市推广营销理念。广大的城市消费者不会象城市经营者或者城市研究者一样去了解城市形象的多元化系统化的全部,而一个城市恰恰能够被消费者普遍了解、辨别、认同并得以记忆的是对该城市最具特色、对公众最具价值的一个或者几个要素。也正是这些要素使得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有了区别,是这些要素使得城市消费者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记忆。城市的品牌不是去创造一个新的概念,不是强行改变消费者心目中已存在的记忆,而是把一个城市中被消费者零散记忆的碎片通过有利于城市发展、信息传达的方式系统起来,更加具象化、明确化、条理化、差异化,进而在城市消费者心理建立起一个更具明确的、典型的形象引导城市的更好更快发展。昌吉市“飞马转盘”是昌吉的城市的标志建筑雕塑,已深入昌吉市乃至全疆民众心里。为此“飞马转盘”雕塑形象就是一个值得被关注和采纳的设计要素,可以通过艺术加工、地域文化的再融入来再建构一个被升华的视觉符号;以此来承载新疆昌吉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让其附上昌吉周边民众的心理夙愿代表昌吉城市,为其建立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当然昌吉市还有其他的城市名片,如“回民小吃街”。“回民小吃街”也正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历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等的缩影,昌吉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周政府驻扎所在市,理所应当要承载和展示回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通过以上的阐述无疑以回族优秀文化的语言来诠释昌吉市的城市品牌形象也是顺理成章的,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直接体现,在视觉语言元素的提取中也正遵循了品牌设计的差异化原则,这于品牌的设计要领不谋而合。昌吉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元素对回族民俗文化的关照,也正是对作为全国仅有两个回族自治州的一种优秀文化的有利传承与保护,这也符合我国当下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夙愿。当然市标构思的意象还可能有好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地理环境资源、生活民俗等来发掘,不论市标的构思信息提取取其那类,但总的构思意象要围绕昌吉市本土地域而寻求。构思以及相关语言符号的提炼,在具体的视觉形象符号的整理与设计上应该遵循品牌标识的准确性、易识别、时代性、简洁性。在追求满足以上原则为的同时为达到地域性、民俗化、贴心化还应该在形态样式上力求地域元素形态的彰显、民俗元素的凸显、造型形态样式的贴近当地民众的心理。

2彰显昌吉市特色产业推广宣传设计研究

昌吉有着六大支柱产业,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电建材制造、纺织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加工业等六大产业。神东天龙五彩湾煤矿、华电昌吉热电已初具规模;南山屯河化工、特变电工已享誉全疆;天山纺织集团、溢达昌吉棉纺、中粮屯河番茄、天山面粉、天山生物、笑厨食品、麦趣尔等都将诠释着昌吉特色产业的发展足迹。除以上之外还有以旅游、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都将为昌吉市的发展乃至昌吉州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而这些产业、文化、民俗都需要对外的宣传与推广,只有他们的循序渐进发展才会有昌吉市的长足发展,怎样将这一系列的资源对外宣传推广出去也便是昌吉市品牌形象对外宣传的根本实质是在。时下视觉传达的措施与手段众多,传统的有静态平面二位广告媒介,如户外大型高杆广告、灯箱广告、报纸广告等;新兴的有网络媒体广告、电视视频广告等。通过运用提取的昌吉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昌吉特色产业广告,这样可以使受众群体更为迅速的产生认识和联想,使图形图像传达的信息更加明确,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许多优秀的广告创意都是采用了一些被受众见惯不惯的形态形象进行巧妙的应用和设计,从而产生不平凡的视觉效果和宣传意义。每个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都将赋予我们对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这也将带给我们在对事物认知上所产生的特有的群体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正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受众群体对自我价值的强烈确认。在具体的设计构思中若巧妙地把带有某种地域的、历史的、时代性的符号溶入现代具体的设计之中,使其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完成画面视觉效果的受众心理认同。这种刺激受众心理的认同也只有承载厚重的地域文化语言元素才能达到。在具体的宣传广告的设计上可以重点打造地域性的特色化、主题化、类型化,突出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在具体的广告设计上力求简洁、新颖、另类,设计出具有一定地域性差异化的视觉画面来吸引受众群体。

3“回民小吃街”地域文化一条街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6

重庆动物园导视系统目前主要有说明介绍标识、指向标识、警示标志、科普宣传栏、临时标识、场馆和景点标识以及公共设施标识等。通过实地调查,导视系统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导视系统缺乏整体系统性

一套完整的导视系统涉及到色彩、图形、字体、板式、牌子的高度、形状、材质、工艺及科学的设置等要素,要将各要素综合考虑进行系统设计[2]。重庆动物园内的导视缺乏系统的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标识形式各异,毫无相似处和联系性。导视系统的统一性不但影响到环境的景观效果,而且也会影响其使用功能。另外园内导视的材质从铝合金、钢板、KT板、石材到木材涉及范围极广,设计形式多样,风格有简约、活泼、古朴,差异很大,形象设置缺乏统一性。此外导视系统上的字体也存在不一致,相对杂乱。

1.2导视系统缺乏个性,分布不合理

重庆动物园环境导视系统的设计形式单调雷同、缺乏对整个动物园主题、历史文化背景等的了解,这使得重庆动物园的导视系统缺乏专属性。良好的导视会令环境更有“文化”,更加清晰且易于使用和理解[3]。重庆动物园的导视系统的分布,缺乏规律性布局,这就导致游客对于信息的误解,这使得整个动物园没有划分方位区域,缺少足够的人性化路线安排,使得游客很难规划出一条最佳路线,从而完成园内主要展馆的游览。

1.3图标及标识设计显著性不够,缺乏识别性

在导视系统设计中,图形是吸引游客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元素[4]。但目前大多数的科普宣传牌都只是简单地做成长方形标牌,缺乏独特的特征。此外,重庆动物园动物园导视系统较少运用互动参与性强的导视。通过实地统计分析,发现环境导视的表现要素以文字为主,其中文字占绝大多数,比例高达67%,图标主要是常见的如厕所标志、箭头、禁止烟火等禁止限制类标识。

1.4导视设计与环境场景不适配,形态粗略

城市动物园除了动物园本身的职能以外,还兼有城市绿地功能,应结合自然生景进行设计,以“沉浸”式景观为主,建筑式场馆和自然式场馆相结合[5]。而重庆动物园内的导视与动物场馆的景观环境不适配,缺乏对场馆的主题营造,使游客不看字牌就无法得知场馆的内容,未能营造出园区良好的旅游气氛。整体来看,导视的造型以单柱、双柱、碑、标签为主,且多为方形,缺乏变化和美感;而且存在着较多的随意放置的临时添加上去的粗糙的标牌(见图1),破坏了园林内优美的环境。

2重庆动物园导视系统优化设计策略

2.1地域化在景观设计中,人文历史因素属精神层面,是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6]。重庆动物园的导视设计应立足重庆本土的人文资源,符合本地域的文化特征,达到重庆的历史文化传承的目的。重庆动物园导视系统的地域特色设计能一方面满足动物园导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通过导视提示,在短时间找寻需要的信息,并带给游客游园氛围的渲染。另一方面能体现重庆的精神风貌、地域风俗、人文特征,缓解陌生空间带来的不适。

2.2系统化

旅游园区导视设计具有系统性,是园区外表和内涵的统一体,并与整体性原则是相辅相成[7]。导视的功能能够自成系统,并通过导视将各个景点形成联系,成为一个完善的系统。从设计上说应使用风格一致的编排和字体;在结构、装饰风格上,使用材料上具有一致性,细节上使用统一的公园形象元素,最终达到在每一层级的导视具有相似的特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3立体化

传统的导视设计是平面的、二维的,而导视设计更强调立体化。比如在景观绿化中塑造园艺动物,这不仅营造了场馆氛围,更进一步增添了场馆的识别性,起到了导视作用。导视系统的立体化设计还包括动态导视、多维导视、网络导视、声光导视、电子媒体导视等丰富多样、新的综合导视媒介和形式。

2.4形象化

导视系统的形象化是在客观事物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炼、概括与变化,并进一步对其本质特征进行彰显与夸张,用图形和色彩强化导视的造型。比如图标的造型,它可以按照不同动物的外形设计暗示不同展馆的主题,使得游客对于动物的个性与整体性有鲜明、直观地了解和感受。

2.5交互性

动物园的游客对象更多的针对儿童,而儿童对环境的参与和注意比成年人更加敏锐,因此园区的导视系统应更多地开发与游客及儿童的参与性,注重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的角度来保持关注度和连续性。比如在设计中可以增加二维码,游客扫描后就能得知关于动物和展馆的更多知识,也可以对信息化、智能化与数字化的集成系统进行广泛地应用。

3重庆动物园导视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3.1地域文化的视觉呈现

重庆是一座典型的山水之城,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古老的巴国、巴族的传说。重庆动物园导视系统的设计应注重其文脉的设计,即在保证功能性基础上,不忽略所处地貌环境、历史文化特质的设计[8]。由此,笔者在对园区导视的造型与色彩进行设计时,结合了重庆地域的风俗等因素,确定色彩基调,将山水造型融于其中,并通过主题色和背景色的变化搭配,突出其功能(见图2-3)。3.2指向符号的设计不同的指向箭头的有不同的运用的方式和情绪表达。上下端是平行的箭头(见图4a),给人以速度和力量之感,这种箭头多用在地铁、机场等人员流动快的场地。箭头样式给人以平稳之感,多用在学校、超市等公共场所(见图4b)。笔者设计了重庆动物园的指向符号采用圆润的箭头,符合儿童的心理,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见图4c和图5)。

3.3字体设计

对于动物园中导视字体设计,笔者设计了标准中文字体是“方正粗圆简体”,标准英文是"Arial",数字字体"Tahoma"。详细文本中,中文字体是“方正准圆简体”。这几种字体清晰、明快、简洁。中文字体为圆角,符合儿童的心理。英文字体和数字字体都为商务与法律文件的标准字体,中型、清晰、兼容性好(见图6)。同时,色彩作为视觉效果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打造环境氛围、塑造视觉效果的重要表现手法[9]。可见如何选择字体的颜色也是非常重要的,白底深字和深底白字这两种设置的视觉效果会更强,信息的传达速度也更快,所以重庆动物园导视系统大都为绿色背景,白色字体。

3.4图形符号设计

从功能上来看,图形符号的根本目的是传达信息。本文采取了表象手法来进行造型设计,通过选择具有典型特征而又和导视对象紧密相关的形象来对导视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直接描述,从而使得为了图形符号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此外提取动物具有独特识别性的图案、纹样、特征来应用于导视系统,增加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见图7-8)。安全警告标识设计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等原则的基础上,生成了重庆动物园安全警告标识的设计方案(见图9)。

3.6标识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一,见图10-11。本设计方案以不同动物独特图案的纹样、特征来应用于导视系统,彰显不同动物的外貌特性,提示游客动物展馆的主题,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指向标识牌以动物剪影图形体现,简洁明快,以重庆山水抽象图形应用于标识牌,凸显重庆动物园的专属性和识别性。场馆标识以具象的动物头像呈现,信息传递直接、准确,并能与动物园的绿化景观相呼应。为了保证更长的使用寿命,材质工艺采用不锈钢烤漆。设计方案二,见图12-13。本设计方案以“巴”字抽象变形得到设计形态,材质采用防腐木质结合黑色石材,同样以动物标志性花纹为背景,底部使用富有地域特色山水元素,凸显巴渝文化的特点,体现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7空间立体化设计

在对重庆动物园的场馆进行景观环境的设计,通过对场馆的氛围营造,不仅能达到与景观环境的融合,也能凸显导视设计的立体化。如大象馆周边塑造大象形状的园艺绿化带,不仅有景观的美化效果,也有信息的传达,更有童趣意识;熊猫馆门口设计熊猫形象的园艺绿化,憨态可掬,增加欢乐的游园氛围;鸟语林以孔雀园艺为内容,展示孔雀形象的瑰丽,突出动物园的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主题(见图14)。空间立体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地面导视。如设计地面脚印,改善枯燥的空间环境,游客可以巡着动物的脚印,到达自己想要参观的场馆,这种设计让游客体验互动的乐趣(见图15)。

3.8新媒介的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