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1

【关键词】企业坏账;坏账界定;对策

1.企业坏账概述

1.1企业坏账的涵义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总资产,一般企业都存在一部分无效资产(或者是我们所说的不良资产),其中之一便是应收账款,当前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大、账龄长,有些甚至超过10年。而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已难以收回,变成坏账,使其成为无效资产。

1.2坏账的计算方法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坏账损失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即在坏账实际发生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另一种是备抵法,即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分为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售百分比法。虽然企业的坏账核算方法较多,但在现实的会计核算中,有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就企业坏账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工作。

2.企业坏账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坏账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坏账损失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2.1主管部门审核坏账缺乏客观性

由于国有企业对坏账的认定、核销必须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在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当地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很可能为了地方短期利益或政绩而不能客观地审定批准坏账的核销。“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改观。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如实核算费用和损失,而且企业的最高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若仍由财政部门审批认定坏账核销,会使企业管理当局“无故”违反《会计法》。

2.2缺乏离任审计责任监管

欠款企业可能会故意拖延至三年以上,等待被核销:而债权企业则会以“三年”为警戒线,认为三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尚属正常,不用彻底清理从而放松对其的管理,而当超过“三年”这个警戒线时,再去关注,往往为时已晚,款项收不回往往已成定局。或因负责该应收账款发生的责任人已调离而无法追究其责任,或欠款单位已破产。

2.3坏账界定指标应用缺乏实际意义

由于应收账款部分不具有资产性质,更多部分不符合流动资产的特性(一年内变现),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仍采用国际通行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己失去实际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还会误导各类会计信息用者。

2.4坏账界定标准种形式轻实质

我国对坏账的界定标准是: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收不回的款项;债务不逾期未履行偿债超过三年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对于其中前者,完全符合国际公认“坏账”定义。至于后者,则是考虑到当前中国企业的现状,许多企业账面应收账款常年挂账,是事实上的“死账”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作出此项规定。就我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来看,此项规定的意义是积极的,但以“三年”为标准显得有些武断,由此而造成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究其原因,主要有:报批程序复杂、环节多、相当麻烦,而且由于是陈年老账,责任人往往难以查明或追究;管理当局(厂长、经理)往往注重利润指标;国家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符合坏账界定标准的应收账款的核销同时又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3.解决企业坏账处理问题的对策

3.1会计职能独立审核企业坏账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与会计不分,因此,往往认为财务制度的规定也就是会计处理时应遵循的规定。从当前有关税法的内容看,绝大部分就是则务制度的翻版,事实上,财务制度起着税法的作用。这就导致会计人员总是以税务部门的规定为“准绳”进行会计处理了。因此,从理论上理清会计核算处理有关规定(会计准则、制度、有关补充规定)及税法(应将财务制度体现在税法中,而取消单独的财务制度)的功能非常必要。这样会计核算完全按照真实、公正的原则,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及对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而不必受税法的限制。为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则可于交纳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如必需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坏账时,才能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均有一个统一的比例)进行调整。

3.2加强有关责任人的离任审计

我国离任审计目前主要是针对单何或部门负责人,而应收账款的发生往往与销售一线员工直接有关,针对销售员工。作变动比较频繁的特点,平时即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和追究责任,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也应注意销售收入指标及货款回收指标的综合平衡。

3.3提高坏账界定指标科学性

实际核销坏账与理论上界定坏账之所以未能一致,是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指标对账务进行界定,造成资产的巨大流失。如果有健全合理的账务界定指标体系,就完全没有必要有此担忧。严格按照流动资产的定义,规范“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为了能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便于财务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对应收账款严格按流动资产的定义,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列作流动资产,而对于不能在一年内变现即账龄超过一年而又不属坏账的应收账款,则将其单独列示于流动资产项目与长期投资项目之间,增设“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项目,并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详细披露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的有关信息。对不具备资产性质的应收账款在账面上核销是为了如实反映企业资产、收益情况,并不意味着从此放弃了对该款项的追索,同样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责任人责任的追究。

3.4按实质原则科学界定坏账

CPA在坏账界定过程中要按照重实质,轻形式的原则。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由于CPA的地位超然、独立,以及查账工作的全面、彻底,有可能而且有能力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哪些应收账款应转作坏账损失。这样可以避免由主管财政部门或董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当局认定时的一些弊端;二是由于由受托查账的CPA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坏账,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年限标准,这样债务人就难以有意拖延年限而钻国家的“政策空子”。为了减轻CPA的工作量及审计风险,必须规定企业必须遵循“坏账”的定义,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应及时予以处理和揭示,并规定对那些明显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疏忽或出于某种目的不予揭示或处理的应收账款达到一定金额或比例时,应按《会计法》有关条款对其进行处罚,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时刻关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尽可能地避免坏账。

【参考文献】

[1]王东友.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

[2]宋敏.浅议坏账损失的成因和对策[J].中国经贸,2009(10).

[3]巩利民.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2

关键词:应收账款;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合同管理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财政部2015年10月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6-2017年相继出台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储备物资等6项具体准则,2017年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8年财政部了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成为高校进行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依据及指南。为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并提升高校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要求高校自2019年起执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并在高校相关衔接规定中指出,对于高校收回后无需向财政上缴的应收账款(含其他应收款)应进行坏账准备计提。此外新会计制度规范了高校事业收入的会计核算,并要求高校按照合同的完成进度进行事业收入的确认,为高校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校应收账款的组成及特点

高校收入除财政拨款收入和升级补助收入外,其他来源收入都可能产生应收账款,其中事业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大多数高校的业务活动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其他业务,上述三类业务活动产生的应收账款可划分为教学类应收账款、科研类应收账款和其他类应收账款。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高校在保证完成非营利学历教育活动的同时开展了市场性的培训教学活动。教学类应收账款可进一步划分为学历教育类应收账款和培训类应收账款。学历教育类应收账款主要由学历教育学费形成,构成较为单一,回收难度较小。培训类应收账款由于资金来源复杂,回收难度较大。

二、高校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对应收账款重视程度不足除民办高校外,大多数高校可以依靠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开展大量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活动。随着高校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壮大,成人培训、市场性科研等带有营利色彩的教学科研活动占比逐步提高。高校业务逐渐由过去以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业务为主转变为现阶段营利性业务和非营利性业务共同发展。以科研项目收入为例说明。过去,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各类科研基金收入、系统内相关单位支持和高校自筹。近几年,伴随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校企合作等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逐渐打通,市场化的科研活动在高校整体业务中占比快速提高。市场化科研业务高速发展,应收账款也紧跟而来。高校业务已然进行转型,然而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并未及时跟进,且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高校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存在信用风险,但是高校对该部分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严重不足。该问题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过去,高校的资金往来单位除政府部门外,主要为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与高校在业务和管理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人员交流频繁,但是总体环境较为封闭,因此信用风险较小,导致高校在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方面较为欠缺。现阶段,越来越多系统外的社会企业开始与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及其他业务合作。随着合作单位的多样化复杂化,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问题逐步凸显,高校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亟待加强。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高校关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首先,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前,高校在财务制度方面对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没有制定细则。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梳理已有应收账款并结合自身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高校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及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完善并细化财务制度中关于应收账款部分。其次,在业务管理方面,对教学科研等业务的合同管理力度有限。部分高校的合同管理只停留在合法合规性审核及档案保管层面,未与财务管理部门结合,财务人员较难及时掌握合同执行进度等信息,不利于收入的确认和应收账款的回收。再次,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未将应收账款等收入质量指标纳入其中。高校针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一般量化为教学课时、科研成果数量等,未从财务收入质量角度进行考核,这导致教学科研人员对应收账款不重视。

(四)缺乏明确会计指标和专人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会占用大量货币资金,巨大的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可能会导致运行、发展受阻,因此应收账款的周转水平一直备受重视。一般企业设置专人专岗管理应收账款,然而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制度短缺和人员短缺等原因未针对应收账款设置明确的会计指标和专人专岗,导致应收账款长期管理杂乱,造成高校资金的浪费。

(五)财务信息不透明相比上市公司,高校没有明确规范的信息披露格式要求,因此高校财务信息披露较少,与应收账款相关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严重不足。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与合作方签订合同,并借助高校各项实验设备或其他资源按照合同要求开展了大量工作,部分资金并未按照合同时间或进度到账,财务信息不透明导致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无法及时沟通,加大了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

三、高校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上述梳理的诸多问题,本文根据现阶段文件要求和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以下优化升级建议。

(一)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首先,面对金额大、账龄长的应收账款,高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且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高校应当以此次新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在领导层面上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高校应优化升级应收账款等相关管理模式,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将应收账款的追索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和人员。再次,可以通过公告、进行宣讲等方式,在全员范围内以信用风险危害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信用风险防范意识。

(二)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坏账准备计提制度建议规范财务管理中收入确认流程,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确认,认真梳理并分析现存的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坏账准备计提制度,确定适当的坏账计提比例。通过全面梳理应收账款,将全部应收账款落实到相关项目组和责任人。此外,将应收账款周转水平的相关指标纳入财务指标体系中,在注重收入数量的同时关注收入质量,从而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三)借助新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升级财务信息化系统,将财务管理系统与合同管理等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共享。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高校全员参与到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中,为应收账款相关责任人实时掌握财务信息创造便捷途径,实现高校各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并为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和基础。

(四)加强合同管理,调整考核指标新会计制度中关于高校的补充规定明确指出高校事业收入的确认应按照合同完成进度执行,这就要求高校提高自身的合同管理水平,不仅对合同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还要对合同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全流程监控。高校应尽快完善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业务的实质对合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在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监控中选择恰当的合同完成进度协同财务部门确认收入。在提高合同管理能力的同时,针对应收账款引入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使应收账款挂钩高校业务人员考核的相关指标或依据,调动业务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协助回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

(五)借鉴企业经验,引入信用评级机制由于高校等事业单位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上开始较晚,可以借鉴企业的相关经验,结合高校自身业务特点,将行业外优秀的管理方式运用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例如信用评级机制,高校通过梳理合作对象,将资金往来单位进行信用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合作方采取差异化管理方式,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合作方重点关注,甚至禁止合作,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合作方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偿措施等。

四、以新会计制度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优化转型

(一)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型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会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转型为“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是高校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对推动高校教育科研业务良好发展有深远意义。应收账款管理只是财务管理优化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型不仅仅包括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转型,还包括收入和费用管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等等。为实现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顺利过渡,不仅要从具体会计业务层面进行转型,更要从财务管理思想上进行转变,并且将这种转变进入到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中去。以科研业务管理为例,一个项目从签订合同开始,就应当按照合同进度确认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确认成本,而不是项目经费到账一次性确认收入以及项目组成员报销时或项目结题时才确认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清晰、全面、及时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财务信息。

(二)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转变新会计制度明确要求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一新要求迫使财务管理必须向业财融合进行转型[1],实现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的转变。目前,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相对独立且沟通较少,尤其基层会计人员与教学科研等业务人员的交流仍停留在报销、开票层面,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融入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中。高校可以新会计制度转型为契机,鼓励财务人员转变思想,到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进行轮岗或调研,在深入了解各项业务的基础上,调整相关财务业务流程,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转变。

(三)以财务管理优化转型推动内部控制重塑由于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财务管理的优化转型势必促使其他管理工作优化升级。高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2],都是为了保障教学科研等业务健康有序、合法合规地开展。财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手段,内部控制引导制约财务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优化转型需要重新梳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流程,相关内部控制管理的构成或流程必然重塑,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优化升级也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数据支撑和控制节点,重塑后的内部控制管理也将更加及时有效。

(四)财务人员观念转变及能力提高由于过去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导致包含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基层财务人员习惯以现金或银行收支作为财务记账的依据,长期以来普遍形成了收入看银行到账,报销一次性进费用,年终结转看结余的观念。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转变过去的观念,根据新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新会计制度在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基层财务工作者现有知识的挑战。为遵照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尽快拓宽知识面,提高相应的业务能力,补齐业务短板,为新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的优化转型提供力量。

(五)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助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并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现阶段为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除升级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外,还需要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等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合理统一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有利于避免各部门重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浪费[3],还有助于高校各项业务的整合梳理,避免在业务层面上出现重复审批及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并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严雪雅.《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04):38-41.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3

关键词:应收账款 内部控制 风险分析 管理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应收账款一般占应收项目的比重比较大,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加强资金周转,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坏账风险,减少坏账损失[1]。

1、企业应收账款的内涵

1.1、应收账款的确认及核算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商品、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按照实际金额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具体包括发票金额(价款及应收的增值税额)和带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和运杂费等。在计算应收账款入账金额时,还要考虑折扣因素。商业上通用的折扣办法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

1.2、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信用标准指的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采用较高的信用标准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但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相反,如果企业采用较低的信用标准,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和收账费用的增加。

1.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是由赊销而向购买产品、接受劳务方提供的付款信用,因此要严格按照赊销信用额度授信控制制度的规定执行[2]。

2、河南美佳彩印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

2.1、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公司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常识,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制度建设发面有待加强。调查中得知,公司多年来都没有建立书面形式的规范文件用以严格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财务制度上,也没有相应规范的书面规章制度,只有口头形式的规定,难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同时,该公司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各项收支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2.2、企业日常管理不力,财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该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滞后,平日在应收账款发生时并未做适时管理,多数只是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及时分析,当发现应收账款即将到期甚至是已经逾期时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应收账款越积越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甚至是正常的生产经营。

其次,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和及时的账龄分析,仅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同时对挂账很长时间的应收账款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以至于在债务人破产或死亡、收款凭证丢失或损失、当事人离职等情况时应收账款成为坏账。

2.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协调不力,没能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管理。会计人员忽略了坏账准备对企业应收账款合算的重要性,不及时计提坏账,也未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从而影响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影响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3、对美佳彩印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措施

3.1、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

制度贯彻执行的主体,不仅仅是单位最高管理当局和各职能部门,它还包括单位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与全体职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管理与对个人切身利益的关系,使全体管理人员与职工理解贯彻执行制度的意义,清楚最高管理阶层的决心、意向与要求,明确本职工作的地位与影响力。

3.2、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管理

3.2.1、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会部门应当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可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企业应当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

3.2.2、重视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收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客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

3.3、强化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1)筹资风险评估。如企业财务结构的确定、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和筹资偿还计划等都应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2)投资风险评估。企业对各种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都要做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3)信用风险评估。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信用授予标准,规定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施中的实时跟踪。信用活动规模大的企业,可建立独立信用部门,管理信用活动、控制信用风险;(4)合同风险评估。企业就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控制科学实验,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参与。

4、结语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的重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是企业建立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证企业资金高效周转,维护企业经营成果,增强员工责任心,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4

关键词:应收账款;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地扩大,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经营效果,一些企业往往会利用商业信用来进行赊销,这样就会产生了一定的应收账款。为此,虽然企业应收账款为组织开拓扩大了一定的市场机会、机遇,但是其也为企业带来很多的问题。若是这些问题难以有效地处理好应收账款问题,则将会导致企业资产的负债率不断地增加,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的发展。为此,企业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将成为了企业实现应收账款管理有效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不断地加剧,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则需要对市场把握和控制。企业在提高其竞争能力情况下,其需要往往采取赊账的手段来进行商贸交易活动。这就更加需要增加对企业购买的能力,这就从而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出现。从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方面来说,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数量、比例不断地增加。特别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是企业注重应收账款的管理内容将有助于企业的现金流的管理,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因为不断地扩大销售,从而采取了赊账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销售情况。这种情况下,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益的同时,往往应收账款为企业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多的。为此,企业应该合理地注重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合理配置企业现金的流入、流出,从而满足企业对现金流的需要。特别是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不合理的管理,即使企业处于良好的经营状态下,也使得更多的企业开始面临的更多的财务问题,无助于企业的长久的发展。

二是企业有效地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工作,则是可以促进统计出销售收入,并可体现出企业的财务实力。因为我国更多的企业需要依据消费收入来对其权责问题进行计量。尤其是企业在不断地增加应收账款的同时,虽然他们的利润也同样有所增加,但是这些利润是无法有效计入到现金流量方面的,只有这样一种账面的方面内容。若是企业可以有效地对应收账款进行评价,并能够依据一些客观的标准来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从而降低应收账款或者坏账的发生,从而促进其有效地回收,这样才可以保障应收账款有效实行。另外,企业的会计信息则是需要依据财务报告的情况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实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根据。

三是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水平。特别是对于企业赊账的情况来说,企业为了增加收益而需要采取赊账的形式来增加收益,这种方式也是企业无法避免的途径。若是企业可以通过赊账的方式来促进其收益的提高,但是其又不对企业发展造成诸多的影响,这些都是可以促进了企业高速的发展。这种情况,将会影响到更多企业之间建立好合作关系,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和形象,促进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地扩大。

二、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和内控机制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型的企业尚未建立出那些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内容,他们往往对客户管理的资信情况并非是建立在企业的一手资料的情况下获得的,而是依据那些企业的小说人员在经营过程中所需要提供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虽然企业需要对一些事情进行一定的深入调查,到那时其以后的客户管理信息调查方面还是难以有效地相配套,这样也会导致企业信用管理问题缺失。为此,我国多数企业对信用管理方面做得并不好,特别是在企业商业活动过程中其需要应该各种试探性的方式来与客户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不只是难以发现那些优秀的客户,还难以辨别那些资质比较差的顾客。另外,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非常注重对利润的追求,这样使得他们在销售过程中采取增加赊账额度或者延长赊账时间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他们往往却对信用内控问题放任不理。特别是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把组织的销售业绩作为其最为主要事情。他们认为销售回款问题是企业以后的问题,往往忽略了赊账问题导致各种成本,如赊账成本、坏账成本等方面。

(二)应收账款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现阶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缺乏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首先,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诸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并不健全。多数企业为了扩大和增加销售额度,需要制定出适合各种宽松的信用管理的手段。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却往往采取赊账的方式来对增加市场份额,难以对应收账款进行深入的挖掘,难以有效地评价企业的资产、信用、偿债以及经营等方面。其次,我国企业应收账加强款基本制度不完善。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难以注重销售合同的签订;二是在销售合同内缺乏适应的有形的文字来明确指出相应的双方的权利、义务。为此,企业在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时候,往往他们法律上就缺乏一定的约束。另外,一些企业往往为了达到一定的销售业绩和指标,其将业务成绩水平与薪酬。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应收账款的数额与薪酬直接联系起来,这样促使了企业只是为了增加销售额度而进行赊账。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 原因和措施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eceivables, w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eceivables increase of the main cause analysis and strength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and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promote enterprise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 keywords 】 financial management; Receivables; Reason an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低价中标、垫资施工现象普遍,大部分施工企业现金保有量少,而需要量却极大,加上工程施工行业拖欠款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成了施工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课题。

1 分析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和增长的主要原因

1.1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现状

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策略和性质特点决定了其应收账款存在的现状。目前,一个施工项目的完成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这个时间内,甲方和乙方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办理结算,而结算的依据主要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这个进度和质量有赖于建设单位、监理等部门的验收,故建筑施工企业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直到全部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工程款也并不能完全收回,而扣留的质量保证金则要在竣工验收一定的期间后才能退回,最终导致应收账款的必然存在。

1.2 从整个市场分析施工企业应收帐款增长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找活难的困境,要生存发展,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成了赢得市场的无奈选择。建筑企业在低价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垫付施工所需的人工、材料、水电等费用,而企业通过垫付资金承揽工程项目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

1.3 施工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产值的增长,而对工程款的回收程度重视不够,同时在绩效考核中也忽视了将能否收回所欠工程款纳入项目考核。由于时下建筑施工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考核制度还不完善,且应收账款的存在及拖欠往往与相关工作人员和项目主要负责人息息相关。如有的企业随着施工项目的完工,项目部也随之解体或迁移,应收账款的清欠即告结束,即使再从另外的工地上派人专程与建设单位联系,往往也只是走形式,有花无果。也正因为奖罚不挂钩,使项目管理只注重工程进度而不重视资金回收,当生产需要资金时,只是去筹措新的资金,而不采取有效办法去索要工程款,造成了一边清欠前账,一边又增加新的应收账款的恶性循环。

1.4 分析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领导更换较频繁,一些企业的新任领导不愿意去清讨前任领导留下的赖账,因为如果去清理,不但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且要花费一定的物力。因为清收欠款是要花费一定的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的,在清欠无果的情况下,一旦形成坏账,还要进行会计处理,会影响到当期损益和当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相关人员的频繁变动,致使大量应收账款理不清来龙去脉,特别是历史较长的老账,新接手的人员又不了解情况,账目更难以理清,许多应收账款时间一长就成了无头案,根本无法追回。

1.5市场的规律以及施工项目的特点造成了应收账款回收的滞后性

工程项目由于施工周期长、战线远、造价高等特点,给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清欠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即使签订合同时已具体说明结算是按工程形象进度来结算,却往往由于部分工程建设单位的工程计划、工程预算等各种原因,造成应收款项收回滞后,甚至在工程完工后工程款仍长期拖欠。

2 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2.1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以及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施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资金实力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资金管理,加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工程价款流入,而企业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必然导致企业资金高度紧张,为了维持资金的周转,企业不得不增加银行贷款,随之而来的是财务费用的增加,企业也就变成了银行的“打工者”。同时,随着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长期无法回收,企业的资金链也越绷越紧,随时有断裂的可能,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也就走向了破产、倒闭的边缘。

2.2 加强对应收账款台账管理

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包括应收账款明细台账管理和重点外欠款档案管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于工程项目中标或应收账款发生时即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并在生产过程中完善及详细反映各业务部门及各个客户应收账款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其账龄等财务信息,按季与相关部门核对并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及时分析应收账款管理情况,并提请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2.3 严格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催收管理

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因内控制度执行不严而出现贪污挪用等问题,对催收回笼的应收账款,应以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原则上不采取现金结算。

(1)建立催款工作例会制度。建筑企业应建立月例会和季度例会制度,专题分析、布置、检查应收账款催收工作,确保催收工作有条不紊、措施得力、积极有效。

(2)建立催款工作计划制度。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催款目标,并将年度催款目标细化为季度计划和月计划,同时细化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报表、半年有小结、年末有总结,确保年度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3)建立专人催收制度。特别是对诚信度低、履约能力和偿债能力差的债务人,要落实专人跟踪。建筑企业要加强对重、难点项目和账销案存项目清理清收情况的督促,防止因业务混岗、工作人员失职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建筑企业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法催款手段,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对即将到期的应收账款,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提醒经办部门或经办人员通过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等方式通知债务人依约付款。

2.4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检查和分析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应收账款的发生及收回实施全过程监控。应收账款内部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和清收的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台账、档案的建立、健全情况;账款回收时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纠纷产生的处理情况;回收账款中催收管理人员的履行职责情况、职能部门的配合情况及作用发挥情况;在应收账款产生、清收、管理过程中,对因违反制度规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责任追究情况等。

2.5 建立企业内部催收责任制,完善奖罚措施

建筑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确定各应收账款项

目清收主管人、责任人和经办人,并要强调建立清欠责任终身制,对应收账款项目实行谁主管、谁经办、谁负责,并且要负责到底。同时,建筑企业对应收账款年度清收计划指标执行情况要及时预警、公布,落实到人并纳入单位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对在催收账款中做出贡献的人员,根据应收账款的时间长短、难易程度及收回款额的多少,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要对因管理不善造成企业财产损失的人员,如因工作不负责任、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产生坏账损失的,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企业财产、随意核销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在资产重组中未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擅自核销国有资本逃避应收账款追讨责任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应根据其职责,明确承担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向其追究。

2.6 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建筑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拖欠后,首先要主动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拖欠原因,通过协商解决;其次可通过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如果通过以上方式都无法有效解决应收账款的拖欠,施工企业则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在诉讼中,企业可以采取自诉和委托诉讼、风险诉讼等方法。对容易解决、通过自诉可以解决的案件,企业应通过自身的法律部门诉讼解决;对有一定难度的案件,可以通过委托当地律师事务所诉讼解决;对收款难度大、地方保护严重、基本形成坏账的,可以找有一定实力的会计事务所进行风险,按收回款项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诉讼费用,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应收账款财务制度范文6

【关键词】应收账款 潜在风险 风险防范与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一项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潜在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资金成本上升

1.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常常通过赊销产品或提供劳务以获取更多的商业渠道、扩大销售份额。当应收款项居高不下、企业可动用的流动资金不足应付日常经营活动所需时,必然需要依靠银行贷款解决此问题。然而,沉重的利息只会徒增企业财务费用,且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长,其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从而使资金成本上升,坏账风险增加。

2.交易一方存在恶意拖欠账款,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工作难度加大,由此增加的交通费、话费、业务招待费无法转嫁,也会导致资金成本上升。

(二)对信用条件的确认不合理

为促进销售、加速收款,企业常常对客户提供一定的信用条件,这必须付出一定成本。在确定给客户的信用条件时,应遵循为客户提供信用条件后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其信用成本的原则。如果信用期过长、盲目实行现金折扣,或折扣率确定不合理,都只会增加企业的信用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1.对债权资金清理、催收不力,带来资金损失。及时催收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财会部门应及时核算,正确反映应收账款情况,并管理好应收账款。然而,在财务工作中尚存在对债权资金未能及时清理、核对、催收,有些款项的业务内容不详,使本可以收回的款项成为呆账;将已发生的资金损失长期挂在应收账款科目内,造成虚盈实亏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掩盖了企业经营中的潜亏损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

2.缺少专职机构或人员从事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完整有效的客户档案;缺少专业的资信评级、资信限额和资信控制;没有对坏账风险进行事前、事中的防范与控制。

3.存在经营者短期行为。许多企业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经营模式,部分经营者一味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营造出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的假象,不考虑款项的可收回性,造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加大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事前控制

1.做好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价工作。企业在确定给赊销单位的信用条件及信用额度前,必须对赊销商进行了解并做出评估,给出合适的信用标准,从而有效控制应收账款。信用分析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可以采用5C分析法,即对企业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抵押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条件(Condition)五方面入手。

道德品质是指客户有无按期偿还贷款的诚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但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时也要受到基本商业道德的约束。交易双方能否遵守信义,是否诚心诚意地愿意履行自己的承诺是非常重要的,故客户的商业道德水平和遵守商业信用的诚意是进行信用分析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款能力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对其在以往经营活动中的支付行为和现有资产状况的分析来得到。

资本实力是指由企业的财务比率所反映的企业资产构成状况,其中有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抵押担保是指客户为其应付账款提供的资产担保抵押的强弱,一旦收不回货款,可以用抵押品抵补。

经营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进行信用分析后应建立信用档案。一般分为优、合格、差3个等级。企业规模大,在以往业务往来中信誉较好的企业可评为优;资产状况一般,财务制度比较规范,有一定资产作抵押,在以往的业务中,经催缴后能够结清货款的客户可以评为合格;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财务制度混乱、没有资产抵押、以往没有业务往来或有业务往来但信誉不佳的客户可以评为差。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是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根本保障。企业制定信用政策应包含3方面的内容:

(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如果信用标准过严,虽然可以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降低,但却不利于企业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过松,虽然有利于企业销售,但又会增加企业风险。可见,企业信用标准的确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适当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但信用期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的条件,如客户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就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授予客户的信用额度控制交易量,并根据授权有限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分别规定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领导审批,若客户信用额度发生变动,必须办理报批和备案手续。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将赊销业务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同时企业应对信用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分析,确保信用限额安全、合理,使信用额度经常保持在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4.完善内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实位。应收账款管理不应只是财务人员、销售人员、或清欠人员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销售、财务、发货、清欠等部门和人员要做到各司其职、恪尽职守、认真负责、责任到人、奖惩合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缩短应收账款收账期,减少呆账。

5.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何种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商业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坏账损失。为分解坏账损失风险,企业应从稳健性原则出发,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将对损益造成的影响,按期提取坏账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放弃了对应收账款的追索权,企业应继续关注欠款单位情况,尽量收回账款。

(二)事中控制

1.加强合同规范化和评审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企业销售要授权相关人员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因此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应进行合同规范化管理,建立评审制度。一方面,签订的合同应规范,符合合同法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评审,并决定是否接受订单,以此使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化、精细化。另外,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分别交与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起到监督和预警作用。

2.对赊销行为的过程控制。企业必须健全对赊销行为的监控机制。在赊销行为发生以前,必须确定该业务已完全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与客户之间的相关书面协议已经签订完备;

(2)历史上,客户无不良信用记录,或虽发生过不良信用行为但情节轻微,并且已经通过协调沟通,问题得到解决;

(3)赊销过程涉及的相关书面凭据符合要求;

(4)本次赊销后,累计欠款额不超过信用限额。

3.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企业尽可能地采用对自身有利的结算方式和先进的结算手段(如网上银行、电汇),加速资金回笼、缩短资金在途时间。企业也可在合同中约定购买方带款提货,以确保货款及时回笼。

(三)事后控制

1.跟进了解客户经营情况。赊销业务发生后,企业不可以坐等账期结束时收款,而有必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必须密切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对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持续、深入地调查,分析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能力能否满足偿还债务要求。尤其是要将那些挂账金额较大、信用品质较差的欠款客户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旦发现客户出现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下面以笔者所在集团下属子公司为例,说明事后对客户的跟进了解的重要性。

笔者所在集团下属某子公司于2008年9月与上海中轻石油钢管有限公司签订螺旋焊管购销协议,虽然事前对该公司进行过信用调查,但由于没有对该客户进行事后的跟踪了解,以至于当该客户发生资金周转问题,并陷入债务纠纷时,我下属子公司并不知晓。当我方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供货义务后,经多次催款,上海中轻石油钢管有限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构成严重违约,此时我下属子公司方才了解对方已陷入财务危机。我方由此产生货款及利息损失共计209万元。不久,我子公司又与上海平权贸易公司签订进口塑料粒子合同,基于同样原因,对此客户仍没有进行事后跟进了解,导致应收货款1 207万元无法收回。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内控措施严重缺失,导致连续发生两笔应收账款共计1 416万元无法收回,占该公司资产总额的43%。上述事项对我子公司的正常和可持续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2.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应收账款台账应该按每项合同或者客户进行设立,具体包括以下信息:客户名称、客户企业性质、主营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合同编号、合同金额、合同结算方式、合同付款条件、保修期限及保修金额、已付款情况等。

3.履行对账手续。及时、完善的对账工作必不可少,这不仅可以消除购销双方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应收账款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4.应收账款信息的内部通报。企业要建立一个信息统计反馈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销售变动情况、应收账款变动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通报,以及时把握应收账款动态,纠正错误苗头,避免管理漏洞。

5.实行货款回笼业绩考核,明确清收责任。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是无效的考核。企业应当按照“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每月根据货款回笼计划的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奖励和惩罚。

三、制定有效的收账政策

对于已经过期的应收账款,应区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收账政策:

(一)对于过期较短的客户,不予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

(二)对于过期稍长的客户,可以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款。

(三)对于过期较长的客户,频繁地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困难,经过努力可以东山再起,企业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是对应收债权进行调整:接受欠款客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客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账款的目的。

(四)对过期很久的客户,如客户已达破产界限,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在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等。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骤增,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落实催收责任,加强货款回收,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明华.企业竞争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