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1
关键词:酒店管理;大学生毕业实习;权益受损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变化多端,我国酒店行业面临严峻形势,并且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与酒店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引发当今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难”与酒店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稀缺”矛盾冲突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酒店管理高校越来越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大学生也更期望通过毕业实习熟悉酒店环境,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专业素养,以适应当今日益变化的人才需求。
一、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权益受损现状
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是酒店管理高校管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酒店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适应今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尤其对于这类实操性较强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实习环节更是熟悉酒店环境、学习一线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迈向预期职业生涯的重要教育过程。然而,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参加毕业实习的大学生身份特殊,既是学生,又是“劳动者”,实习期间来回往返于校园、社会之间,在毕业实习中所从事的又是一线岗位,如餐饮、客房、前厅等,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发生工伤、意外的机率较大,尽管不少高校有毕业实习管理相关规定,但多为对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行政和教学管理,学校的权利往往大于义务,对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发生工伤、意外时的保护并没有明确的责任承担主体。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不少关于工伤、保险的权益保护条例和行政法规,但几乎都没有明确大学毕业实习生的身份归属、实习报酬、实习权益等具体问题,也没有明晰学校、实习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由于不具备“劳动者”的身份,不能与实习酒店签订劳动合同,纵使与酒店员工同工同劳,毕业实习生们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劳动相关法律的保护,在毕业实习期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旦发生工伤,并不能找到有力的法律,有力的途径,捍卫自己的权益,争取自己的民主,在毕业实习期间几乎处于未被保护状态。然而事实上,大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也是像真正的劳动者一样在劳动,一样在付出,却没有得到真正应有的公平的权益保障。因此,分析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表现
面临着”毕业即失业”严峻就业形势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们,满怀着憧憬与期待地盼望着酒店毕业实习期的到来,希望在毕业实习期间能够将大学中所学习的、所知道的酒店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与酒店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毕业实习生身份的特殊,劳动力市场的不成熟、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等,使得大学生遭受侵权现象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更严重挫伤了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激情与热情。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表现如下:
1.毕业实习期间劳动报酬得不到保证,往往同工但不能同酬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生并不能与酒店方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法律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身份属性不明,因此,有的酒店借此压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劳动报酬,将毕业实习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为了顺利通过毕业实习,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往往向酒店方妥协,接受酒店各种巧立名目的变相压榨。由于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参加毕业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与正式员工即使在同一岗位,同样工作时长,同样劳动强度,却与正式员工在薪酬待遇及福利待遇上相差甚远,严重损害了毕业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2.毕业实习期变成“盘剥期”,超时工作,安排高强度工作,实习生心理压力大
在酒店毕业实习过程中,有的酒店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变相压榨学生,让其超长时间工作,且拒付加班薪酬,安排高强度的工作,给毕业实习生带来沉重的实习压力。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为了顺利拿到毕业实习证,为了拿到优秀毕业实习生的荣誉称号,往往忍气吞声被迫加班,心理压力巨大。
3.劳动保障协议书无法签订,发生工伤、医疗等事故,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毕业实习期间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法律上的身份属性不明,无法与酒店签订劳动保障协议。同时,部分酒店管理高校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大学生毕业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相关配套的学校管理措施和文件法规尚未健全,这些致使大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权益受损原因分析
1.酒店劳动力市场原因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不少酒店为了在这严峻形势下存活下来,采取裁员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甚至有的酒店未能经受住这一考验,纷纷倒闭,劳动需求由此减少。而近些年来,酒店管理专业在各高校也不断开设,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由此便带来的酒店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这就成为酒店对大学生吹毛求疵的客观原因。
2.企业原因
有的酒店为了追求成本最低化,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仅仅把毕业实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提供高强度的工作,变向加班,并且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有的甚至故意以种种理由克扣毕业实习生工资或者抵押金,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毕业实习生为企业创利创惠。
3.酒店管理高校原因
虽然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出台了各自的《实习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但不少高校的制度规定中学校的权力往往大于学校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据调查统计,目前像笔者所在高校有专门的《毕业实习管理条例》和相关《细则》的并不多,而有些高校即使有相关政策措施,但学校给学生的约束和义务往往大于其权力,笔者所在高校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也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才逐步完善的,但更多的高校却欠缺这一点。
4.当前法律、法规体系原因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毕业实习问题属于法律管理的“真空地带”。尽管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不少关于工伤、保险的权益保护条例和行政法规,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劳动者身份没有得到明确界定,也没有明确地表示在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学校与酒店应对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存在一定困难。《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对学生的权利也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解释和实施办法,劳动法的相关法系及其实施办法中对大学毕业实习生的劳动者身份多是模糊或者回避,酒店管理高校对毕业实习生的管理细则中也更多的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和学校行使的权力,企业对毕业实习生的管理细则中也更多的是权力大于义务。这使得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上有力的保障。
5.学生自身原因
面对僧多粥少就业形势,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深感焦虑。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操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和急躁。有的学生为了有更高的毕业实习补助,盲目寻找毕业实习单位、轻信中介机构,而结果却往往是得不偿失。加之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毕业实习期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与酒店的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一部分毕业实学生在受到侵害后,碍于学位担忧,碍于金钱不足,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参考文献:
[1]赵金霞,徐卫萍,蔡玉红.酒店实习管理案例精选解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任渝婉.我国大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相关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现状分析[J].管理学家,2014(10).
[3]吴义太,邓有莲.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4).
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01-04
一、引言
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600万大关,直到2014年已经达到720多万,平均每年呈约25万人数增长趋势。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麦可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有7.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1]另一方面,有限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有限的竞争岗位,但毕业生却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这种“招聘难”和“就业难”的供需矛盾正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导致的双重困境。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指出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赢得职业机会,并能取得职业绩效、自我提升和职场应对的能力。[2]Lee Harvey(2001)指出,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获得工作,并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涉及职业类型、就业时间、招聘特征(如方式、途径等)、进一步的学习和就业技能(如面试技能)等。[3]Mohd Yusof Husain(2010)也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般性的技能、品质、知识、能力、特征等,它们能被运用到不同的主题领域、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4]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根据国内外研究,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能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职业竞争力,能使大学生长时期内在职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能力,它通常由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构成。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职于四川省内的3000名大学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问卷293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890份,有效率为96.3%。根据此次调研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专业能力方面
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职业中的问题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组成。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能有效结合。根据调查显示,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估计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率上有59.41%的期望率,但实际工作中发现真正具备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的仅占了19.90%。这说明许多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深入,理论水平较高,但专业技能较差,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或技能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的巨大差距就是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对接不平衡的原因所在。
2.实际运用能力低下。本调研主要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在问卷中显示,高等院校中学生真正具有较好计算机水平的仅占24.74%。现代的大学都设有相关计算机理论的教育并开设了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但这些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其次是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四、六级证书共2173份,在总份数中占比75.1%,第二外语专业共197份,占总份数比6.8%;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共1166份,占总份数比40.3%。由此可见,学生们在整体上注重对外语相关证书的取得,但是轻视了口语的实际运用和练习。其实,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和外语证书的要求本质是对运用能力的要求,而学生们的考证追求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背道而驰了。
3.表达能力欠缺。表达能力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强调表达的重要性,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所有收回的问卷中,期待自己拥有此能力的为611份,占比21.14%,而自己实际拥有此能力的为432份,占比14.95%。总的来说,大学生很多都忽视了良好表达的重要性,表达与写作水平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是大学语文课在各高校中除语言学专业外的专业中很少或者完全没开设;其次是网络资源泛滥,许多资料不需要学生们动手重新写。这些原因造成现在的大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大多停留在高中水平,而“笔杆子”成为现在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4.专业资格证书考取率较低。由表1可知,在我们的考证浪潮中,大学生主要针对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财务类证书及专业资格证书这四项参加考试,其中英语四、六级证书考取率最高,达到75.22%的比例,计算机考取率达39.2%,而专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率却较低,仅有23.15%。在调研的企业主中,83%的企业主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能拿出各种计算机和英语考级证书,但体现专业技能的各种证书却非常少。由此可以说明大学生在考取资格证时主要是随大流,而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专业要求来丰富自己,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缺乏考究的热情。
5.忽视基本技能之外的证书的获取。大学生的证书中,竞赛获奖证书、及专利证书、兼职实习证明和第二外语证书对于我们的求职择业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学生却由于随大流而忽视了这些方面。在此次调查中对于这些证书的拥有率均在20%以下,具体数据见表2。
(二)综合素质方面
面对弱肉强食的社会,只有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且现代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考核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对其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我们的问卷对大学生应该具有哪些综合素质做出了期待水平和实际水平的考察,由表3可知,大学生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期待水平较高,但实际拥有水平一般。
1.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在我们2890份有效问卷中,有69.58%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但在这2011位被调查者中只有80.16%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仅占总被调查者的55.78%,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欠缺,而在我们的求职道路中,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面临受挫时再次站起来。
2.团队合作能力较好。在团队合作方面,大学生普遍反映较好,有74.91%的被调查者看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且有73.11%的被调查者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大学生活中,较多的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综合素质能力。
3.人际沟通能力较好。在沟通方面,有78.06%的大学生看重这项素质的培养,但也只有66.37%的大学生称自己真正具有该项素质。良好的沟通交流是人处于社会生存的必要素质,但现今社会由于网络的便利,很多大学生都习惯“宅”,从而造成很多大学生存在沟通心理障碍。
4.应变能力亟待提高。应变能力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面对瞬息变化的社会,只有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及时的抓住机遇,解决问题。但在此次调查中只有40.24%的被调查者明确自己具有该项能力,说明我省大学生在应变能力上需要提高。
5.创新能力受重视不够。调查者期待度最高的是创新能力,但也是实际拥有率最低的综合素质。在我省各高校的调查中,有78.34%的大学生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事业单位考核人才的主要标准,但真正拥有创新能力并能够用之于实践的却只有32.15%。这说明创新能力在我们大学生中受到了重视,但在怎样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三)社会实践能力方面
1.大学生实习经验欠缺。现代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均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在校大学生在寒暑假及实习期间应该走出校园进行实践,积累社会知识。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49%的学生拥有实习经验,还有51%的学生是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的或实习经验不足。在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时,一名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是不具有优势的,只有在实习实践中把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工作能力,完善自己的竞争力。
2.实习单位比较单一。从调研中发现:在实习单位分布上,48.6%的学生在民营企业实习过,而政府和国有企业因为众多条例限制,吸纳的人数有限,仅有21.3%的学生在政府和国有企业实习过,还有30.1%的学生是在非营利组织和学术科研机构进行实习。社会对于实习生的接纳程度不高也是导致学生参加实习人数较少的原因,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为在校生创造合适的实习机会。
3.求职技能低。在此次调查中,有1625名被调查者声称参加过社会就业指导培训,占总人数的56.23%,其他的1265名被调查者声称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就业指导培训。虽然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很少注重社会实践,而且很多学生纯粹是为了完成所修学分,上课根本不认真听讲,求职技能较低。
四、高校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
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人才培养方针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的三大职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高校应该以哪个职能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还是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话题一直存在争议。就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为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考核定位,普遍重视科研进展情况和一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就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根本没有建立起与产业需求接轨的长期培养规划体系。
(二)侧重专业知识的灌输,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普遍局限于学生毕业前的招聘信息的、就业推荐、辅导员提供心理咨询等,这些措施根本不可能发挥长远功效,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与校外用人单位和就业培训专家的实时沟通与协作机制,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分析并鲜有对学生的针对性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缺乏实质性和科学性,未能预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长远性的积极影响。
(三)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位
高校在劳动力市场与学校教育之间缺乏有效连接,从表面上看,部分高校的招生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热门专业多招生,冷门专业少招生或停止招生。然而,部分高校根本没有研究清楚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对学生培养思路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明显,质量不过关,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本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课程设置滞后于学科发展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质量培养的最核心环节,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太过陈旧,缺乏前沿性,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片面性,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面过于狭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注重理论课程的设置,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小,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实践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甚少。
(五)培养模式单一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科学管理和考核方式对人才实施培养的过程。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仍然还在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过多注重共性教育而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固定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限制性的跨专业学习条件等缺陷导致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型、复合型、真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六)就业指导课程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脱节
各大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设在不同学期,由不同教师授课,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衔接,就业指导课没有系统规划,没有教学大纲,课时也严重不足,所讲内容也是一些大概要求和常规工作程序,难以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高校把职业规划教育当成阶段性课程,而没有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而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贯穿于大学教育整个过程,学生要依据规划的内容进行长期的奋斗,这是高校需要改正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职业规划只是一门课,上完课,交一份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完事了,没有进行阶段性的审查,没有执行情况的反馈,也没有依据自身或者外部环境而做出的调整,有走过场之嫌。
五、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思考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职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理念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应该打破过去那种单纯的、定向明确的、口径狭窄的精英式专业教育观,根据各专业相关的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制定具有差异性的专业能力框架和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战略,构建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体现综合素质教育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调适机制
高校应该转变过去那种纯粹以学科为核心的专业设置导向,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反馈,分析预测相应的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走向,及时调适专业设置,包括设立新专业,设立辅修专业、双学位或调整现有专业的方向等措施,根据国家政策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结构优化;高校要适当放宽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增开一些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打开相关学科的限制;要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主要通过主修课、选修课、弹性的学习制度等不同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极富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机制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课程体系设计要设置人文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尽力体现人文教育与职业目标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修养。
(三)构建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线性与程式化的讲授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学生则可组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和责任承担一系列的分析、解惑、写作、检查和评估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参与、组织与管理等多种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与锻炼,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准确地对自身进行评价,明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大赛,通过各种比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避免学生一味追求计算机和英语证书的考取,而忽略了专业技能以外的证书的获取。高校可以自行开展创新设计大赛,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通过开设各种学术论坛,拓宽学生的专业学科视野,引领学生了解学术前沿知识,交换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在创业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邀请本校成功创业毕业生回校开讲座,或聘请校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开展讲座,对学生传授一些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普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统一在高等教育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中,它不仅是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的场所,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强化校内研究型实习基地建设,各高校应该积极申报各种研究中心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研究中心平台的课题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第二,积极与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签订校外实习型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第三,积极建设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这些合作基地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比较自由,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创设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之间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与实践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从而获得体会与感悟。高校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如各种竞赛、沙龙、讲坛、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平台,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
(七)构建全程化的新型就业指导模式
为了避免传统的就业指导产生的不足,高校应该加强对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全程化的新型职业指导模式,该模式包含几个方面:第一,指导人员全员参与化。在这种模式下,就业指导人员主要有学校的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教师,各院系的专职或兼职的就业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以及与就业有关的学生社团等等。第二,内容专业化。新型就业指导的内容包括职业心理辅导、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获得、就业能力提升等。第三,指导形式多样化。它包含课堂教学、举办研讨会和讲座等集体辅导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就业咨询、体验式培训等个性化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其他媒介方式。第四,就业指导课程学分化。高校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必修学分,才能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第五,指导过程的阶段化。该模式涵盖了大一到大四的整个过程,并根据学生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与需求,实施不同的职业指导。
[ 注 释 ]
[1] 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http:///.
[2] 闰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07(6):28-31.
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3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9-02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和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提出“知识社会”观点,认为工业社会终会结束,而在后工业时代,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同时工业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是工人,而知识社会的主要劳动者便是知识工作者。随着知识社会的不断延伸,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已成为培养知识工作者达到社会要求素质的基本途径,大幅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知识社会的劳动主体,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其问题根本在于:逐渐成为知识社会劳动主体的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并未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
早在1998年欧盟《就业指导方针》就指出,欧洲就业策略的第一要素就是“提高就业能力”,以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就业能力不仅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更主要的是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在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上侧重于制定和落实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等,但存在着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与高校教育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二、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一,艺术类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加大了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的难度。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大学、师范类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甚至理工科院校、独立学院也纷纷上马艺术专业,造成毕业生源过剩,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很多学校不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条件,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同样,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跟不上艺术类大学生人数的增长,甚至有的高校并未将就业能力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
第二,就业问题并未得到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充分认识,使得就业能力培养在艺术类专业中未受重视。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重要的教育环境中,艺术类专业之所以异于其他专业领域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艺术类专业学费高于其他专业,倾向于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其中不乏有充分条件无需顾虑就业问题者,也普遍造就对于就业等相关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的心态;其次,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常忽视现实基础,有一定浪漫色彩,因此缺少独立规划意识,常常不屑于与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相关。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有难度,更需建立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具体的、非程序化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三、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1.高校教育。从2005年1月在伯明翰举行的主题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培养”的第九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研讨会上交流的内容来看,现阶段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集中在如何与相关课程或领域结合提高就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就业能力等[2]。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高校教育更具指导意义。高校教育不仅可以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就业能力培养,完善大学生能力培养结构,更能联结社会,使艺术类大学生及早适应,从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研究趋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实践性,更应将社会实践纳入为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国在就业能力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相应的通用能力或基本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大学期间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3]。对比美国长期系统的就业能力培养,我国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实践训练出发,从而弥补之前缺少的基础性就业能力教育。
3.自我认知。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不容忽视。在就业期望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存在过高的心理预期,常忽略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追求不切实际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在就业胜任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盲目的自信与自卑:自信主要表现在其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所特有的艺术专长,自卑主要表现在其文化课程及基础技能的不尽人意;在就业取向方面,随着艺术类专业扩招,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很多并非热衷于该艺术专业,而是通过此途径得到大学学习的机会,对于未来就业无所适从,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法。
四、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教学(专业)策略。高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以及选择教学方案等方式,创建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高度相关的教育模式,主动高效提升其就业能力。英国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Luton大学将就业技能的培养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其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第二级和三级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在毕业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对其建立评估方案[4]。因此,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建立逐层深入的教学(专业)策略:第一阶段帮助其了解专业、探索自我;第二阶段培养艺术专业基础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其相关就业技能。
2.实训策略。应改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以专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市场信息出发,为艺术类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或通过开设工作室进行实践研究,让艺术类大学生尽早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更准确更客观地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以及未来发展;或通过组织实践训练团队,让艺术类大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建立关键的就业能力,为适应艺术专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3.心理策略。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可通过帮助其了解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等方式,克服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盲目的自信与自卑,帮助其学会审视自我,通过指导其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对自我进行客观定位,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主观评价,从而建立健康自信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有规划、系统地在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其他基础课程,不仅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为不擅长艺术专业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其他专业培训的机会,并予以指导选择其他的就业途径,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60-61.
[2]徐中意.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155-158.
[3]陈均上.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4]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1,(2):90-95.
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4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初次就业搜寻过程中遇到的就业困难,诸如缺少实践经验,遭遇性别歧视,面临专业不对口,以及学校声望低、个人期望值高等因素对就业搜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可以从大学生就业群体总量上和群体质量上两个方面来分析与思考。大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一个数量庞大的供给群体,劳动力市场对其需求包括劳动力总量的需求和质量的需求。
1.1总量需求和质量需求的就业难困境从劳动力总量需求上看,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超过了需求总量而导致就业困难以外,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原因还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原因是:①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以吸纳就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企业破产或者关闭,企业用工数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对大学生的需求;②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尽量少用人,尤其是《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大大增加,使得企业不敢轻易大量雇用工人,尤其是在面对大学生就业群体时,由于大学生维权意识较重,企业意识到雇佣大学生的成本比雇佣普通的农民工高,因此,一些企业宁愿雇用农民工也不愿意雇佣大学生。从劳动力质量需求上看,就业难体现在两个方面,表现之一,就业的性别差异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毕业季,企业在用工上普遍认为女性劳动生产能力弱于男性,存在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表现更为明显,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对男大学生的偏好越来越明显,且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结果是,女大学生就业呈现逐年难上加难的趋势。表现之二,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往往依据学校声望来进行筛选,并且普遍认为声望高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好,因此,那些学校声望低的大学生往往被排斥在就业机会之外。
1.2就业难与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乏力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大学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劳动力供给群体,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扩招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力参与率下降。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只有35%的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而2012年同期该数字为47%,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从2000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明显,截至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不过,在我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例非常低,但仍然发生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企业用工减少和部分企业的用工性别歧视外,高等教育也有其自身的诸多问题。大学生就业群体是高等教育生产的“教育产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校评价体系定位(如人为设置的985、211、非211等学校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及创业训练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加上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大学课程设置的落后性,课堂教育缺乏实习环节,创业教育落后等,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就业搜寻能力以及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对美国的研究表明,二战后,美国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并不多,但它发达的教育提升了劳动力质量,从而使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中国正好相反,较低的劳动力质量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绝对优势没有显现,高等教育的学历比较优势也没能体现出来。当前表现最明显的是某些企业的技术、机器设备以及管理方法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对外开放程度加大,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真正需求的是有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反观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其注重的是素质培养,素质教育理念仍比较盛行,目前仍在实施通识的教育培养方式,与企业的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并且,高等教育中对就业关注的程度还远没有被提升到教育制度操作层面上来,创业教育、创业训练、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实践经验尚缺乏,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渠道连接不顺畅。总之,高等教育生产的“教育产品”未能与企业需求的劳动力产品相匹配,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部分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这样的矛盾局面持续多年。
1.3就业难体现在初次就业搜寻过程中大学生初次就业搜寻是指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对于未来的工资因素和非工资因素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为获得一份工作或者是“更好”工作而进行的不断找寻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是更长时间。如果找寻时间过长,可能被认为是“就业难”的表现之一。另外,决定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长短的因素除了大学生本人要求的“合意”工资因素外,一些非工资因素,比如就业性别、学校声望、实践经验、专业对口、就业指导等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搜寻时间长短和就业搜寻的成功与否。高等教育作为非工资因素,其中包括了学校声望、高等教育提供的课程设置、专业对口、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时间的长短和就业机会的获得。
2基于就业难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反思
基于高等教育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带来的反思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需要做进一步完善和改革,需要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更需要教育体制与社会需要的适当对接,使高等教育能够真正培养出社会有用之人。
2.1高等教育本身需要进一步改进从高等教育对毕业生就业搜寻的影响,考察企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也要考察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并且从质量上进一步考察高等教育对就业搜寻的影响程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在学校声望定位、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女性支持等方面充分挖掘,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思考。关注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搜寻过程中的角色,更能体现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后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期望与就业成功与否直接相关。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表现出来的异质性体现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等,这些人力资本更需要在高等教育制度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2.2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就业的性别差异在高等教育影响就业搜寻的基础上,考察性别就业差异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初次进行就业搜寻时就业性别差异的表现及结果,从而关注女大学生就业搜寻时的种种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最终要考察高等教育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专门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教育在制度上的支持和操作层面上的指导。更进一步地,考察高等教育中对性别差异的就业能力提升问题上,高等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女大学生在就业搜寻上所面临的困难要比男大学生多,所面临的性别歧视更是非常普遍,那些学校声望低的女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异常困难,就业的两性平等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必须再次重提,学校声望的差异性必须逐渐减少。高等教育所能承担的责任是,要通过教育制度中为女大学生提供女性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实践,通过不断扶持学校声望低的高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使其更好地发展。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搜寻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问题,以及高等教育在女性就业问题上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对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高等教育应该关注就业性别歧视就业性别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搜寻时的性别差异,主要指男性与女性在就业机会上存在差异性,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在就业搜寻时受到的歧视更大,获得的就业机会和男性相比更小。另一方面是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工资收入差异、晋升机会差异、职业隔离等,与男性相别,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然存在。在职业晋升上,女性更存在天花板现象,一些好的岗位和职位更是把女性排斥在外。总体来看,尽管男女有别,尽管一些职业和岗位确实适合男性而不适合女性,但是,总体而言,就业的性别差异性更多地体现在就业搜寻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更大,所获得的就业机会少,其结果是损害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公平,对于女性个体不利,对于社会的两性就业平等更是具有不良的影响。
2.4高等教育制度需要提升就业服务高等教育提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搜寻能力,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要为社会需求服务。高等教育提升就业搜寻能力应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借鉴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经验,为我国进行完善高等教育制度提供启发,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符合国情的几点可能的措施:通过均衡教育资源、加大对非重点大学的投入,以缩小学校声望带来的差距,进而减少统计性歧视带来的就业难问题;通过提升高校就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来缩短就业搜寻时间、减少搜寻成本;通过实习与学习结合机制的完全确立,使大学生具备实践经验,提升就业能力;通过以产业、行业促进高校专业设置的改革来使专业更符合社会需求,使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能够对接,完成教育为社会服务的使命。
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89-02
随着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壮大,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弱化,本科学历逐渐普遍化,同样受到就业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的就业形势面临更大的压力。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趋势将会持续。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2003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212万人,之后几年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2006年达到了413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之后几年毕业生的数量在平缓地增长,到2015年,达到了749万人,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二、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由以前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增加的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弹性变小。经济增长率的降低会造成就业率的降低,事实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速变慢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高校招生政策
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快,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经济社会对于就业的承载能力有限,不能较大容量地吸收就业;另一方面,高校本身未能适应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没有从教育体制、培养机制等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和完善。
(三)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与社会脱节
在当前就业市场逐渐复杂的情况下,部分高校的培养模式依然沿袭传统的精英教育教学模式,侧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缺少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能力的深层次培养,人才培养的标准严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而且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且其理论教学实时性不强,同时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等个性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素质满足不了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就业市场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不健全,其运行机制仍不完善。就业者面临着城乡、地区的就业市场分割以及身份歧视,用人体制缺乏规范性引导,法制体系不健全。另外,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就业者的合法权难以得到保障,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制约了就业市场中的市场化运作。
(五)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脱离实际
一些毕业生过于追求职业与专业的对口度,人为地限制了自己的择业领域和行业。同时,一些毕业生对于就业单位性质的要求,对于薪酣等期望过高,对就业地域的限制,人为地抬高了就业门槛。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探索
大W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关乎国家、社会与大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利益,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机会。
首先,转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具有基础性作用。此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创新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其他劳动者都有较高的水平,推动创新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加强政府政策的主导作用,改进、完善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体系和就业政策。(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对学生实践能为、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高校办学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更具特色,从而根据高校自身的优势培养更加有特色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畅通的劳动力流动体系,优化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劳动保障部口、人事部门的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公开就业信息与就业需求,举办有关的就业培训与指导。(3)完善就业相关的法律保障。健全《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保障体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证公平的就业环境,保障其合法权益。
再次,健全就业市场及就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配套的就业市场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的就业市场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另一个方面要找准政府部门的定位,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调配人才资源,建立以高效为基础,多层次、全面开放、统一的就业市场。此外,还应该加强就业市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最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是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二是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三是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创业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开展创业指导培训活动。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大学生创业。
(二)高校方面
1.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培养综合性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2.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高校在制定发展规划、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要,来安排本校当年的招生计划。其次,高校培养对象的变化,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选择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3.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同时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4.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首先,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对大学毕业生的面试、应聘技巧等素质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克服求职过程中的障碍,实现顺利就业。
5.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高校应该建立统一、开放、畅通的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看,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开展对学生的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体系;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需求导向指导,同时还通过校友之间的联系在线交流,为在校生提供丰富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客观定位择业目标。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满足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的需求。其次,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路径。毕业生在就业时应该冷静分析,认清形势,理性择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要敢于竞争,并积极应对;树立灵活就业的就业观,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还应该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积极了解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创新能力,积极开展自主创业。第三,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认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结构储备,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努力提升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基础知识支撑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成为“博而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本文为2016年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WZ2016_001)
参考文献:
[1] 张程薇,曾奕棠.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会计与审计专业为例.科教导刊,2015,11(下):169-170
[2] 刘巍.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研究.科教导刊,2015,11(下):162-163
[3] 赵晓彤.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方向.亚太教育,2016(15):247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大学生专业劳动实践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5-0081-05
一、研究缘起与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初,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
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多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主要致力于内容分析,普遍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主,其他的分析方式有立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功能、促进全面成长成才的功能、推动大学生社会服务的功能”,立足于功能内部结构的“导向功能、拓展功能、创新功能、陶冶功能、检验功能、促进功能、推动功能”等。相对而言,实证研究方法采用较少,而从微观层面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功能进行细致研究的更为少见。本研究拟从社会实践的主体――在校大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证调查考察其对社会实践的功能认知、需求、评价及行为特征,为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提供参考。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社会实践分为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三个类别,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培养积极情感、促进大学生涯发展、增强学生组织活力等维度进行细化,使“实践活动”和“育人功能”更加明确具体,据此研究育人功能的实现状况和改进措施。
研究以Z大学2012年9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大一年级刚入校新生除外)为抽样框,以学号排序并以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框,发放自填式问卷收集资料,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为98.3%。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5.2%和44.8%,来自农村、小城镇、大中城市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1.4%、26.5%、22.1%,学生党员比例为22.8%,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7.5%、29.1%、33.4%,与该校整体情况相一致,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社会实践功能的认知情况
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学生们给予了高度的认同。累计91.5%的人认为“应该必须参加”和“自己愿意尝试”,五分法的克里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专业学习形成很好的相互补充”得分分别为4.27、4.18、4.00。各活动项目必要性的得分均在3.48分以上(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最高,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三类活动都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
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认知方面,调查让学生们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勾选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作用和功能明显的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的认同度仍处于前列位置,同时学生们对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都有较为普遍的认同。
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呈多元化状态,无论是对自身情况的表述还是对他人的理解,都涉及精神、情感、能力、物质等各方面,同时以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这既是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水平的体现,也是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力和客观效果的体现。
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与现状
调查询问了被访者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从统计结果上看,学生们的兴趣广泛而浓厚。15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的均在20%及以上的比例,其中6项被选比例在30%以上,另有“商业服务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等三项被选比例在40%以上。学生们实际参与情况也比较积极,参与项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情况比较而言,“商业服务活动”、“学术类竞赛活动”、“创业类竞赛活动”三项差距较大,实际参与的人数比例较参与意愿人数比例低出20个左右的百分点。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愿与实际状况方面。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调查设计了组织形式、参与同伴、参与时间三个维度的内容(统计结果见表2)。在组织形式方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意愿和实际参与情况呈现多样化特点。由“国际国内学术机构组织”、“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组织”、“同学间自发组织”、“本专业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7.4、26.5、9.2、4.9个百分点。在参与同伴上,“和外校大学生一起”、“和国际友人一起”、“和本专业教师或辅导员一起”、“和亲朋好友一起”、“和其他社会人士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5.7、21.9、16.3、11.1、8.5个百分点。在参与时间上,对于“节假日”、“课程实习期间”、“平时的周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13.6、5.1、3.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