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细化与执行

在我国,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不断加强。但是,预算管理粗放、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深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的细化与执行机制。

一、财务预算细化与执行方面的不足

(一)财务预算细化与执行方面的不足

1.在财务预算细化方面,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2007年起,我国中央预算的编制执行和会计核算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政府收支分类,这不仅明确了我国财务预算的指标,也使得我国的财务预算满足了预算使用者的信息获取。此外,实行部门预算也是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而预算由基层单位开始编,再进行层层汇总,所有预算资金全部落实到部门和项目,预算一经批复,不得随意调整。这不仅使得财务预算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有效的受人大监督,也是财政公开增强透明度的表现。可见,关于财务预算细化的制度建设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完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却存在的不少问题。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等预算主体并未系统学习并领悟政府收支分类的含义以及其带来的意义,思维惯性导致其对制度改革存有抵制情绪,其执行制度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很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只是在原来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科学性,预算编制的粗放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其次,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没有得到领导以及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的重视和理解。众所周知,预算工作需要调动单位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得到领导重视以及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财务部门的财务预算编制才能顺利开展。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单位负责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人员大都是财务人员,每次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各个部门提供指标值,但有的部门总是迟迟不报该数或者报上的数偏离实际或者与上年数相同,导致财务人员只能按照其去年的预算值进行编制工作,以保证预算能够按时上报至其主管部门。这将导致财务预算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财务预算细化工作不能结合单位实际,照本宣科地按照政府收支分类进行,财务预算缺乏必要的弹性。行政事业单位在“一上”、“二上”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进行,然而在单位内部应当对于拨入经费还应当在收支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划分,确保财务预算保持一定的弹性空间。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地掌握人员情况、业务发展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人员、业务经费水平,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的影响;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编制具前瞻性的预算。

2.财务预算的执行方面。众所周知,财务预算的执行力需要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考核制度来保证,然而,预算单位由于其特殊性质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关财务预算执行的管理体系,考核意识不强且考核指标不明确,这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的效果欠佳。一旦财务预算执行不能进行有效的考核,不能与单位职工的激励机制挂钩,预算执行将失去约束力,资源利用效益差,单位管理水平也将得不到改善,同时也弱化了对原始数据的管理。

此外,预算单位领导对财务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缺乏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制度意识不强,削弱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加之预算执行分析力度不够,财务决算管理不严等众多因素,使得再完美的财务预算也无法发挥其功效,财务预算形同虚设。

二、完善财务预算细化与执行机制的措施

前已述及,财务预算对于单位科学理财的重要性以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细化与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那么应当如何完善财务预算细化与执行机制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财务预算细化方面

1.转变观念,提高预算意识,依法理财。前面提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分析阶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预算单位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有关。对此,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应当转变以往认为“财务预算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等观念,重视财务预算各个阶段的工作,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即严格按照按照《预算法》及其他财政法律法规编制并执行部门预算,并且强化预算约束,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同时在单位内部要树立强化预算管理的理念,各部门共同参与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识。

2.加强预算编制等基础性工作,结合单位实际细化财务预算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与《预算法》等财政法律制度的有关法律不相抵触的范围内,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这不仅是整个财务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一项中型工作。对此,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以往年度财务基础数据,对单位各项收入(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等)进行统筹,并根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围绕预算年度内需要完成的中心工作,编制单位预算,保证单位预算收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对本单位内部各个项目预算的编制进行细化,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收支分类编制项目指出预算并尽可能的进行细化,同时在政府采购目录内按需选择、编制采购预算,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符,使预算实际执行部门和预算执行审核部门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二)财务预算执行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科学、顺利完成的基础上,进入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下一步,即财务预算的执行。财务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财务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下分后,应当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对各种不合理开支应当严加控制,避免资金的浪费。同时,还应对各个部门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告知相关部门,从而避免各部门预算指标出现超支的现象,影响单位正常的业务工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界限进行明确界定,防止基本支出经费超支、项目经费列支基本支出内容以及随意随意改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其他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发生。于此同时,财务部门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分析预算执行进度和经费支出情况,对下一阶段情况进行预测。

2.及时组织培训,提高财务预算相关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众所周知,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和执行工作都需要财务人员进行组织、操控,以及其他部门财务预算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财务预算相关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此外,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各项法律、法规都在更新、完善,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保证其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得到相关培训,并结合单位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升财务预算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业务实际操作,杜绝财务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3.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监督、激励机制,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是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执行部门,其应对单位经费的筹集、使用、管理以及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负责,并应当积极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联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反馈存在的问题,帮助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此外,预算单位还应当建立健全适当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将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与全员的经济利益相挂钩,奖惩分明,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

最后,笔者还需要强调的是,财务预算编制的细化工作、执行工作以及接下来的预算评价分析工作是一体的,应当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三者并重的原则,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环,否则将严重削弱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飞,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走向深入,今日科苑,2008年第1期

[2]陈晓玲,对创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第12期

[3]吴家幼,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管理观察,2009年第6期

[4]赵春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经济,2009年第20期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2

关键词:网络财务;会计电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作效率

一、网络财务

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er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事中动态会计核算和在线财务管理,并能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网络含义既不是企业传统的自成体系的局域网或广域网,也不是单纯的因特网,而是Internet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网络。总之,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为主的IT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果。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或光电介质载体,发展到网页形式,所有的物理距离变为鼠标距离,财务管理能力可以延伸到不同地域的任何一个结点,会计信息的传输不再受距离的限制。这种空间的扩展,使得财务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网络财务的应用不仅突破了空间观念,也将不受时间的限制。会计核算将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集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因而能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在本质上极大地延伸了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又懂会计业务处理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

三、网络财务与会计电算化发展方向研究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网络财务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了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大潮中生存和发展,许多企业纷纷走向联合,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日益频繁,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巨型公司中,“自治”的子公司成为一种威胁,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经济中风云变幻的汇率波动,跨国公司愈来愈需要对其财务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避免分立的财务决策对企业整体业绩的影响。而这一切,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环境下很难办到,常常会因为距离的限制而导致决策延迟和因资金调整不及时带来损失。在财务管理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跨地区的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财务对异地的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将所有的财务活动从所有的营业单位(包括母公司)中抽走,由总部将其作为系统性的活动加以管理,而各分部可以远程查询其账务。同时,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可以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员共同决策,从而集中各方信息和才智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

第二,会计电算化对于财务审计上的影响表现。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的一次飞跃。审计和会计面临巨变环境的一致性,特别是两者的联系,使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这些影响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至于达到审计目的,并且能够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当一个系统已经完成并投人使用后,再对它进行改进,要比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费用也相对昂贵。因此,除了要对投人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还应该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由专门的审计人员参与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因此,现在的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方面的理论和实务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好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应该具有国际水准。这就要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

第四,要求财务及管理软件具有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及标准的对内与对外接口。管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与多样性,使得任何的应用系统都无法覆盖所有用户的所有实际需求,因此管理软件还应当有一个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Internet时代尤其强调这一点。这种框架结构使得开发商今后对软件的维护和扩展变得更为容易,也使应用系统的客户化和二次开发变得简单。还可以为将来实现多种管理软件系统(来自于不同供应商,应用于不同行业)的彼此衔接,即所谓EAI(企业应用集成)打下基础。现行销售的管理软件基本上是已经完成的标准化商品软件,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下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和二次开发,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第五,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核算软件的简单运用要复杂得多,并且在目前的管理软件时代,各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以及多年形成的习惯不一样,对管理软件的多样化、客户化要求非常高,商品化的定式软件根本不可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管理软件特别强调服务,这里的服务更多的是咨询、二次开发和客户化工作,因此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一线应用、系统维护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软件企业的理念要向“管理型”、“智能型”、“网络化”转变。

第六,电算化软件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也将会有所突破。随着会计电算化融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电算化将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工作部分,而是与企业整体连接的专业部门了。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只要输入相应的会计数据,会计电算化系统就可以相应地产生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电算化的智能程度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第七,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当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到总数的40%,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采用,小型企业很少采用;主要是国有企业采用,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较少使用;较发达地区的企业较多使用,广大内地企业较少采用;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较多采用,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采用。有些企业会计人员在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意外问题不知所措,干脆弃而不用,仍然采用手工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只作辅助作用或者搁置不用。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我们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治理,推动会计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动会计软件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治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治理的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靳学伟.浅议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网络与信息,2008(5).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3

关键词:ERP财务系统;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ERP管理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不仅实现了企业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相结合,而且实现了企业业务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体化。财务系统是ERP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部分构成。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主要依托财务系统的使用,会计核算部分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主要由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及UFO报表等模块组成,反映企业资金在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和结果。财务管理部分则是对会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控制、预测企业的管理活动。ERP财务系统的使用对传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我们可以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

有的学校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在基础会计之前,或者将其与计算机操作课安排在同一个学期,这都是不合理的。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和会计科学等为一体的学科,所以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应先安排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以及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理论和实践课时分配存在不合理情况,诸如实训教室不够等原因导致重理论轻实践情况多有发生。

2、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虽然目前学校的会计类专业教师已达到本科或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学校毕业之后直接任教的,导致实践经验非常缺乏。而且多数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后,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去企业顶岗实习,以至于大部分教师理论方面修行得道,实践能力却远远不足,从而使得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外,有的教师虽是双师型教师,但却只是形式上的双师型,他们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或会计师资格证书,仅仅只是具备资格而已,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这些只属于考试型的双师型教师,学校缺乏的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3、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大多数的教师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演示讲授法和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边讲授知识点,一边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演示操作,之后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这样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使得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理想。而且一些学校课程的设置是理论课和实践课分离的,由于时间上的不连贯,致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动手操作能力很差。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诸如课堂沉闷、枯燥、实用性不强等多种问题。

4、实验设备短缺落后

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短缺,硬件设备落后,软件版本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是多是不同课程共用机房,时常会引起各种软件资源的不能正常安装或软件冲突等问题,而且上机时间也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若学生长期使用一个版本较低的财务软件,对新版本的软件无从了解,以致不能及时把握财务软件的更新动态。

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的思考

1、合理安排课程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于考虑基础会计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需要,认为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这样课程上有一定的衔接,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此外,在教学计划中应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实践课应得到重视,比如依据实际情况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为2:1或者更高。

2、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打造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结构会计教学团队。如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着力培养其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培养专业扎实、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将前沿的软件应用技术和企业文化带进学校;以及注重教学团队的打造,建设一个优良的教学团队。

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会计专业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更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会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丰富教学手段,如项目教学法、设错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学习,使学生依靠个人和团队合作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设错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出错来防错,借改错而止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角色扮演法主要是让学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下的身份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分岗、轮岗使每个学生按照岗位分工在虚拟企业中担任一个角色,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使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

4、完善实验室建设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应考虑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应适时更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单独设立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专供本专业学生使用,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师在选择财务软件时选择便于教学、通用性较强的软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用性,应让学生至少学习两种财务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财务软件之间的差别,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发展,手工会计逐步被电算化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领域将成为一个动态的研究领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角度出发考虑,立足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教学,跟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努力。(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孟军,基于ERP系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财务与审计,2010(9)

[2]吴贤华,李自连,浅谈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园地,2010(6)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4

摘 要 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是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资金集中管理 财务核算 标准化

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的重要性

企业集团选择什么样的资金管理模式,对资金使用效率、成本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资金管理除了监控集团内部的资金状况之外,还应避免各种危机,确保资金周转畅通,为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

1.规避生产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业务决策中,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包括投融资、财务杠杆、资金调度、结算等,若想有效规避风险,企业集团必须强化对资金管理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与控制。如果不采取资金集中化管理,而是通过传统分散式、分权式、延迟式的资金管理方式,那么将提高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另外,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企业内部可以实现资金盘活、掌握可融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改善长期信贷状况,降低企业压力,减少由借债而产生的巨额利息。

2.充分发挥资金效应

通过发挥企业集团内部的集体效应,尽量发挥企业价值链的最大效能,通过企业的资源整合,加强各子公司的集中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的整体发展。企业资金集中化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的运用成败,将直接关系企业整体资源的发展,改善企业集团多账户、管理混乱的局面,避免资金调度堵塞,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整体资源提升更加无从谈起。随着企业集团发展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子公司成立。企业集团不断吸收存款,将内部闲置或分散的资金集中管理,再以贷款发放的形式分配给需要的子公司,实现集团内部的资金调剂补缺,为子公司发展提供最大支持与保障。通过调度资金的使用与回笼,企业集团将以更层次参与子公司的管理工作,实现资本经营目标。同时这种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形式,提高了企业领导者对资金成本与时间价值的认识,督促子公司规范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集团通过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母公司对各个子公司融资时,优先考虑自身资金,如果资金不足才通过股权融资或者金融机构融资。这种方式与传统企业内部的单一化管理不同,集团的内部资金效益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企业,而是通过企业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内部整体效益而获得。在企业集团公司的统一协调、规划下,可确保各子公司资金的畅通流动与均衡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更利于企业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集团内部建设问题

我国企业集团大多采取“多级法人”制度,很多企业集团是在政府调控下建立的,甚至出现先有子公司、再有母公司的倒灌现象。由于缺乏投资方,一些企业集团内部势力划分严格,出现了很多“子不认母”、“母不认子”的分裂现象,一些母公司缺乏对子公司的重视及控制力,集团公司成为了一般意义上的职能管理部门,缺乏对企业整体发展的部署与控制,难以控制企业内部资金,无法发挥合力的作用,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

2.资金管理分散化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集团缺乏资金统一管理的意识,造成各子公司的资金各自为政,分别与银行开展业务联系,造成统一企业集团的多头开户现象。这样,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分布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存在不平衡。一些子公司由于资金短缺亟需对外融资,而还有一些子公司则由于资金盈余而存放在银行,结果造成统一企业集团,却存款与贷款“双高”,极大浪费资源,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利息压力。另外,分散性的资金管理,无法形成竞争合力,难以从银行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企业集团也无法及时监控子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集团制定整体发展目标。

3.“信息孤岛”现象普遍

在计算机与网络时代,企业集团发展逐渐应用信息化。但是由于企业网络化管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还无法实现对全体成员账户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由于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企业集团、各个子公司、子公司的各部门等都掌握着不同的信息,再加上不能及时核对总账与分账,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亟需通过信息技术,加快集中式远程管理与在线控制。

4.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公司管理层对资金的运用监控仍然力度不足,掺杂了一定的人为因素,常出现资金转移、擅自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虽然企业集团逐渐加强了监督职能,并提出制度规范,但是由于监督手段不能及时掌握企业的全面资金状况,缺乏必要的信息来源与管理手段,因此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一些企业集团在重要投资决策方面,尚缺乏科学的约束体制,造成资金管理失控,提高经营风险。

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的对策

1.规划企业集团的总部建设

在我国现代化企业集团发展中,企业集团作为经营中心,应发挥协同效应,制定整体战略规划、整合业务、加强各附属机构、各子公司之间的联系。因此,企业集团总部应不断提高对外融资、对内资金调度能力,提高资金控制力,为下属子公司提供良好的资金服务与支持。企业集团应选择规模大、信誉好、实力强的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并建立长期战略联盟,通过集团总部与商业银行统一协调,清理子公司的冗余账户,实现统一管理,避免出现账外账、小金库现象。

2.实现内部利益分享

子公司拥有对其资金的占用全、使用权、处置权是客观需要,但是其收益取决于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资金收益权既包括法律意义上的收益权,也包括管理者是否真正获得资金收益。通过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各子公司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或收取利益,企业集团使用剩余的资金获得收益,当必要费用扣除完毕后,将存款的平均余额作为纳入资金集中管理的依据,在企业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之间优化分配,实现利益均分、风险共担,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客观要求来看,为了避免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化管理中出现、挪用资金等现象,应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的统一保管与高效使用。通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集团各项业务的开展进行指导与监督,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4.实现集中式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资金集中管理程度不高的现状,企业集团应加快整体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硬件与软件应用水平,建立并完善数据、信息共享体系,从战略高度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这样,不仅整合了企业的财务资源,也整合了内部物质资源,通过互联网、ERP等技术和环境支持,对企业集团的信息流、资金流集中并优化,实现集中式信息管理。

5.发挥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作用

加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是督促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落实的重要保障。与国外的大型企业集团相比,我国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手段相对滞后。因此,企业集团应加快设置审计机构,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发挥审计职能,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改变过去事后监督的弊端,实行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相结合,围绕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状况,制定年度预算与发展目标,对各子公司的资金变动状况、经营状况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控,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纠正,确保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由上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集团往往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开拓市场、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视,常常发生企业财务风险。本文提出的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标准化,实现了企业集团资金优化配置,更利于提高整体财务水平,促进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郦晨裴.浅谈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北方经济.2008.22.

[2]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6.11.

[3]张巍.财务集中核算的缺陷及改善措施初探.内蒙古气象.2008.4.

[4]李晓菊,孟威.加强结余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会计之友.2010.2.

[5]庞力.如何提升集中核算下的服务质量与监督意识.经济师.2011.2.

[6]盛敦川.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强化财务会计监管.教育财会研究.2006.1.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5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财务经营活动进行预算、决策、调节和目标控制,主要包括预算调整、编制、执行、分析和评价等方面。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1.明确工作目标,协调各部门关系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对办学方针的定量反映,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的价值尺度编制相应的办学计划,能够规定高校在某一时期的总目标和各部门的具体财务目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让各部门更为直观地了解本部门业务活动与高校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从而由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推进高校总体目标的实现进程,而且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高校的各方面工作统一纳入计划中,各部门能够根据各自的工作方向与其他部门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各部门的工作达到最优化。

2.高校管理制度化

通过确立相应的指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监督和考核各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明确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标准通过实施奖惩制度和业绩考核,能大幅度地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对高校员工进行激励和控制。对于各部门及员工的日常活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也进行了相应规范,加强高校办学活动的制度保障,消除了随意更改指令、随意变换活动的现象,使高校内部逐渐形成制度管理的习惯。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1.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规定在制订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科学论证,资金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如在目前办学经费中,高校财务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年度的收支基数,这使得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与实际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事业发展布局的调整,也打乱了高校的财务预算支出结构,降低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缺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保障,在财务预算拟定的过程中,高校往往会缺乏长短期目标的整合思想,导致规划缺乏远见,很难充分发挥出高校财务预算的资源配置功能。

2.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通常只按照上级的拨款计划进行分配。这种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缺少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虑,只重视资金的拨付,缺少全局性和统一性的财务预算,使得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缺少连续性、科学性和统一性。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策略

1.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程度决定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反映出高校财务的宏观调控水平。因此,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推进我国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与制度化进程。各类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原则与程序,规定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内容,从而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系统性,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范文6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 财务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 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会计电算化逐渐应用到我国企业的财务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凭借着高效、准确、及时、方便的特点受到了财务人员的欢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这就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还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着着很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在市场积极环境下,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会计软件的开发使用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会计软件是一种软件产品,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软件的开发模式具有着局限性,软件的集成化程度低、通用性比较差,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我国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在通用性和标准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会计软件开发公司在开发会计软件时都都强调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致使很多的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在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在软件开发设计上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很多的实行电算化会计的单位不得不做大量的辅助工作,造成很多企业进入一个误区,对会计电算化并不看好。这就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推广。(2)参与工作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功能的发挥。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管理者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遍的应用到工作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需要会计人员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效,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清,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效。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经营决策方面。但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工作做的不好,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就是进行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使企业高价购买来的诸多财务管理、分析模块处于闲置状态。

二、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开展有效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会计电算化功能的发挥。(1)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要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方法和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同时要保证会计制度健全,核算规程规范,基础数据准确和完整,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序进行。不仅如此,会计电算化的开展还需要一定的财务软件,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发财务软件,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率。(2)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满足时展的需求。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是计算机为基础人员主动参与下进行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电算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的重视,定期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的水平,力求将财务人员培养成复合型会计人才,使他们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3)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重视。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在开发设计上有一定的管理功能,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企业可以通过财务软件获得可靠的信息,帮助企业分析市场规律,进行科学的决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的竞争已经处于白热化阶段,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这就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产物,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适应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国企业一定会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的步骤[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2]张兴武,对网络环境下会计基本假设的探讨[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3]徐悦华,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行业融合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