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普查采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污染源普查采购

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1

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的可行性

一般性环境技术的产业化为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提供了经验。当前,国内外针对工业污染的环境技术基本都已经产业化,并行成庞大环保产业。1990年11月,原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了《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规定》,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尤其是“十五”以来,环保产业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拉动环保产业快速提升,大规模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环境保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研发、生产、运营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也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一批有实力的环保公司开始采用市场化模式操作环保项目。目前,我国环境产业已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达8800亿~10000亿元左右,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据预测,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3]。环境技术产业化促进了我国工业污染的有效治理。在环境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污染的有效治理。根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局和农业部三部门于2010年2月2日联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4],在工业三废的最终排放量只占产生量很小的份额,绝大部分三废在产生后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置。

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发展。发达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采用源头控制的对策。源头治理技术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够以产品、仪器、设备设施或咨询服务等形式存在的技术,例如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有机农业生产配套技术等,这一类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另一类是以方法和知识形态存在的技术,例如农田最佳养分管理技术、高线条带种植技术、农业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等。这一类技术由于无法进行排他性使用,农业经营者既不需付费,技术提供者也无法收费,所以无法实现产业化。当农业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末端治理时,环境治理一般就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从而环境治理的受益就具有排他性,这就形成了环境治理的市场需求,并进一步促成治理技术的产业化。末端治理技术包括环境问题的监测、检测,污染物回收、处置以及环境修复等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都能够以产品、仪器、设备设施或咨询服务等形式存在,相关技术在发达国家基本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2003》(简称SEEA),是经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由联合国、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最新权威文献。SEEA对环境产业的分类,反映了发达国家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列出了SEEA中与农业环境相关的产业。[5]这些产业实际上就是农业环境技术的产业化结果。

我国农业环境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市场化主体参与农业环境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还非常少,农业环境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缺乏有效支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没有农业污染源的治理情况,就反映了这一现状。2007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公报中数据显示工业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源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缺乏农业源污染的治理情况。我国农业环境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导致农业源污染无法有效治理,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环境问题从行为开始到危害结果的显现,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像工业和城市环境问题来得猛烈,而等到危害结果显现时,其治理的难度又相当大,另外农业环境技术的应用短期效应并不显现,再加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小,致使农业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其技术的产业化也难以有所进展。

对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农业环境技术就如其他农业技术一样,被认为技术推广的主体是政府,并且由于农业环境问题具有更强的外部性,这一倾向得到了加强。事实上,技术的推广和问题的解决,市场比政府有更强的力量和更高的效率。这一点在一般性环境产业的迅速增长得到验证。部门职责真空导致产业支持不足。对农业环境问题负有监管责任的主要有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由于三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和问题解决方式不同,导致农业环境问题的解决存在真空。基于环境责任,环保部门重点关注必然会影响环境的污染行为和导致重大生态退化的行为和事件。那些只是有可能造成微观环境问题的行为和事件,不在环保部门关注的范围内。农业部门的主要责任在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部门主要从生产技术的改进上去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投入,其推动的环境技术一般是依附于农业生产技术。基于卫生部门的责任和工作内容,卫生部门只能按照卫生和疾病标准从检测、监控、隔离和治疗的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发展起来的技术也只能是在人群聚居区域和食品环节的检测、监控、隔离技术和疾病治疗技术,对于生产环节基本上无能为力。我们发现,农业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循环技术缺乏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

农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技术及其产业类型

农业环境问题与农业环境技术类型。农业环境问题关注的是如何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如何避免农业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以及促进农业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因此,农业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三类问题:外源污染、对内和对外有害,对外有利。相应的农业环境技术主要包括三类:控制外源污染的技术,避免和减少农业对环境(包括对内和对外)有害影响的技术,促进和放大农业对环境有利影响的技术()。技术属于广义的农业环境技术,其中针对生活需求环节的新产品技术,更主要属于产品生产技术,一般不列入农业环境技术研究领域。外源污染的环境技术中针对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的技术属于一般性环境技术,也不列入农业环境技术的范畴。因此,从具体内容上讲,农业环境技术主要包括六大类技术:①污染和有害物的监测、预警、检测和评价技术,以及农业对环境有利的检测和评价技术。②清洁农业技术。主要包括改进农业生产方法和使用环境友好投入品。③循环农业和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由于农业副产物大多数都可以循环利用,而无需无害化处置,因此主要是循环农业技术。④农业生产环境以及农业影响的环境的修复技术。⑤农产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要么不是特别紧迫、要么在环境修复后自然恢复,因此主要是农产品安全恢复技术。⑥通过农业生产实现非农业的循环、环境修复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技术。农业环境技术产业的主要类型。农业环境技术总要以知识或实物等形态存在和被利用,而技术形态决定了农业环境技术能否以产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一般来讲,实物形态的技术都可以以产品的形成出现在市场上。知识形态的技术要分两种情况:对于那些简单的、容易学习的、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知识,一般会作为公共知识而不进入市场;对于那些复杂的、不易被学习的,具有排他性的知识可以以服务的形式进入市场。另外,有些实物形态的技术,由于一次性投入大,追加成本低,也会以服务的形式进入市场。列出了每一类农业环境技术的典型技术,并根据相应的技术形态,分析了这些技术形成产业的可能性。凡是能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的,都具有发展成产业的潜力。#p#分页标题#e#

推动农业生态环境技术产业化的基本路径

农业环境技术需求与技术研究投入来源。技术研究投入是支撑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技术研究投入来源一般有两种,来自于市场的收益和非市场的投入(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如果技术存在足够的市场需求,那么市场利益将激励技术研究主体不断地投入,市场需求又分为自发性需求和引致性需求。自发性需求就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需求者带来直接的利益;引致性需求就是因外在原因促使需求者应用这些技术。如果技术是公共产品或存在一定的外部性,市场利益就不足以激励技术研究主体不断的投入,如果技术对于社会很重要,这就需要第三方即政府或非营利性组织的投入。展示了不同的农业环境技术需求决定了不同的技术研究投入来源。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技术产业的支持政策。基于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和农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发达国家都将农业环境问题作为战略性问题来对待,从而也诱导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政策,形成环境技术需求。美国的《综合环境污染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是针对土地受污染后责任认定的法律。根据该法规,如果在任何“设施”上发现“危险物质”的“排放”或“可能发生的排放”,则“有关责任方”应当对清除污染承担连带严格责任。这就表示如果土地受到了污染,一旦被发现,政府有权要求造成污染事故的责任方治理土壤污染或者支付土壤污染治理的费用。任何团体或个人在使用土地时都要对土地环境的保护,一旦造成了污染,就可能面对巨额的治理和赔偿费用。[6]

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确保“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色、朝阳、安全”六大环境保护工程为重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使我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污染减排、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完成,“创模”基本条件和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创模”要求。

三、阶段划分及主要工作

1、实施“蓝天工程”(3月—4月)

(1)制定市区重点大气污染源减排计划,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奖惩条例,提高空气质量。

(2)拆除集中供热到达区域的所有燃煤锅炉。

(3)对餐饮业进行治理和推广清洁能源。

(4)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建立明细台帐。

(5)开展绿色消费活动,推行绿色采购,倡导绿色生产,建设绿色通道。

(6)开展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单位活动。

2、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治理阶段(5月—7月)

(1)制定全区工业污染源双减排方案,落实到具体相关镇办,落实到具体企业。督促区域和企业明确减排任务,减排措施。

(2)对渭河、沣河**段流域沿线重点工业企业排污设施进行执法检查。

(3)对全市造纸、印染、化工等环境重污染行业进行综合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4)组织建设城市环保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

(5)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6)组织“创模”宣传活动。

(7)整理收集“创模”资料。

3、专项行动阶段(7月—9月)

(1)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专项行动。

(2)开展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3)开展“蓝天工程”专项整治行动。

(4)对“七河一渠”进行综合整治,并对国控、省控、市控环境污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5)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执法检查,秸秆禁烧巡查专项行动。

(6)全市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

(7)对城市市区创建“安静街区、安静建筑工地、安静商业区”进行环境专项执法检查。

(8)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9)对危险废物、放射源和辐射环境安全专项检查。

4、整改巩固阶段(10月—11月)

(1)对专项行动中暴露和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

(2)组织创建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检查验收。

(3)对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进行检查。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跨流域污染调查,联合开展环境污染同治。

(5)对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5、检查验收阶段(12月)

(1)2008年“创模”目标任务检查评比。

(2)对2008年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总量控制完成情况检查。

(3)收集整理2008年“创模”资料情况。

四、2008年“创模”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1、集中供热。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都必须改为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采暖。严格控制新建、改建燃煤锅炉。巩固和扩大集中供热区域。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牵头负责,公安**分局配合。

2、防止施工扬尘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拆迁、道路施工扬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净车出场,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此项工作由区建设局负责,市容环卫局、环保**分局配合。

3、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工作。2008年底前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业全部进行油烟治理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区所有烧烤业全部使用环保烘烤炉,坚决取缔用煤或木炭作为燃料的烧烤炉。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区卫生局配合,相关镇办落实。

4、城市大气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露天储煤场的治理,2008年10月底前应对所有露天储煤场进行治理,城市建成区内禁止新建营业性储煤场。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公安**分局、工商**分局配合,相关镇办落实。

5、加强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2008年全市新建成2个气化站、2个青贮场,新增50台机械收割农具,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此项工作由区农林局牵头负责,环保**分局相关镇办配合。

6、积极开展渭河流域水污染源综合治理。2008年对全区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年底前所有化工、印染、造纸和国家、省、市级重点工业污染源要在污水排放口安装自动监控装置。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相关镇办落实。

7、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南郊污水处理厂年内动工建设,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相关镇办配合。

8、严格落实“环评”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禁止新建果汁、印染和造纸行业,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使用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加大对咸阳华西纸业有限公司以及所有重点污染企业的废水治理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区发展计划局、区经济发展局、工商**分局配合。

9、按照“十一五”排污总量目标,制定全区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落实到污染物排放单位,尤其要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此项工作由区政府办牵头负责,环保**分局、区发展计划局、相关镇办配合。

10、增加环保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必须将环保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10%用于环保基础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负责,区发展计划局、环保**分局配合。

11、对施工噪声提出明确要求和施工时限,实行施工噪声许可制度,环境监察部门定期巡查,严厉查处夜间违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严禁在晚22:00时至次日早晨6:00时施工。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镇办配合。

1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年内建成1-2个小康环保村。对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企业进行治理,确保手续齐全,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此项工作由相关镇办负责,区农林局、环保**分局配合。

13、继续在学校、社区、村庄、企业、大学、医院、家庭、商场、幼儿园、旅游景区、军营等11个行业开展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工作,年内增加10个区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区教育局、工商**分局、区旅游局及相关镇办配合。

14、完善和健全循环型产业体系和清洁生产模式,年内组织3-5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成一个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完成5-8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区发展计划局、各镇办配合。

15、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方案,安装使用节水设备,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单位,政府机关、各个行业及家庭都要落实节水措施,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工作。此项工作由区水利局负责,区经济发展局、各镇办配合。

16、加强辐射应用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辐射工作台帐;涉源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防护设施,落实“环评”、“三同时”和“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相关环保手续,设立标志,落实专人、专库管理;年底前组织一次辐射环境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公安**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相关镇办配合。

17、坚持对工业危险废物和化学危险品进行登记和检查,对市区医疗垃圾定点收集、密闭包装,统一运输,集中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工作由环保**分局负责,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区安监局及相关镇办配合。

18、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行为。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据国家监察部、环保总局《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进行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对环境违法所涉及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办,年底前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此项工作由区监察局负责,环保**分局配合。

19、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使“创模”深入人心,并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营造全社会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各镇办、各企事业单位要在辖区及公共场所设立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宣传广告及宣传标语。大力弘扬“创模”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陋习。此项工作由区委宣传部负责,由环保**分局、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共同参与。

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3

一、2012年所做的工作:

1、继续做好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实施工作。全年新建户用沼气池451户,其中:建设混凝土结构沼气池366户。在我县镇等新农村建设点推广示范新型保温沼气池85户。从示范点的建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深受农户的好评。

2、继续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场、种植大户兴建中小型沼气工程的扶持力度。全年已竣工中小型沼气工程6处,总容积1620M3,正在动工兴建3处,经联合实地规划、踏看,符合建池条件,共同申报审批3处。

3、提高示范沼肥综合利用能力,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竹”、等生态农业模式。全县推广沼肥种果2.3万亩,沼肥种菜0.35万亩,沼肥种竹0.15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4、填写和完善2008年户用沼气项目验收资料。项目验收资料表格多,用户多,涉及村数多,工作量大,经过全站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生态家园网网上存挡上传已基本完成。

5、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支持。为加大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农村能源的投资力度,争取上级支持,花大力气,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全县各乡镇农民建池积极性,各大中型养殖场排污沼气工程需求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根据调查摸底情况,联合县发改委完成了2013年农村沼气项目计划申报。

6、继续做好农村节能和农业环保工作。推广省柴节煤灶1200户,对全县农田环境进行了监测调查,并对部分地方的土壤、农产品的样品进行了采集、检测;积极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

7、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到农村沼气服务提升年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送科技下乡活动。为了配合全局送科技下乡,编写了“沼气建设、安全使用,沼肥综合利用技术资料”,共发送资料1000余份,得到农民朋友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1、随着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由过去单户、分散养殖方式逐渐被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模式所代替,农村家庭畜禽养殖越来越少,发酵原料严重不足,而种植大户、规模化养殖建8M3沼气池容积太小,满足不了排污和用肥需要,建大中型沼气池投资额度大,上级无特殊扶持政策,为此,造成农村沼气建设困难重重。

2、中央补助标准偏低,影响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根据当前市场材料价格和技工工资测算,仅建户用8M3沼气池就需投资3500余元;大中型沼气池建池成本需约700元/M3,除去中央补助资金1200元/户外,农户特别是种、养农户自筹资金部分压力大,以至于农户想建沼气池,而因资金困难建不了的窘境。

3、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农民转变了生活用能方式,逐步在使用液化气具、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从而减少了建池对象。加上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烧柴草、蜂窝煤等,又减少了建池对象,这些状况给户用沼气池的推广带来相当难度。

4、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雇工、采购建筑材料困难,影响进度的原因之一。

5、沼气技工匮乏,由于农村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农村处处建新房,且建新房工价教高,每天工价在150元以上,建一户户用沼气池所要用的工时在6天以上,现有的国债补贴工价低,致使原有大部分持证沼气技工改行建房,致使农村沼气建设严重滞后。这个也是影响进度的原因。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在抓好户用沼气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搞好城乡统筹示范点户用沼气建设规划,且抓紧实施。继续抓好规模化养殖场和种植大户沼气工程的规划、实施建设、建档、验收工作。

2、做好2008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验收准备工作争取2013年上半年报省厅验收,对2006、2008年项目回访服务工作、做好2009年项目的实施、建档、验收前期工作。

3、力争2013年完成600户用沼气的建设任务、建设3处150户新型保温沼气池示范点、建设3处高标准“猪沼果”养殖生态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示范点,进一步加大建设和完善沼气服务体系的力度。

4、继续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各项农业生态模式。

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4

一、棉纺织造业的现状

1.棉纺织行业最新状况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头年,起好步非常重要。2011年第一季度棉纺织行业市场运行总体较好,自3月中旬起,受国际、国内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棉纺织市场走弱,尽管目前表面趋于稳定,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目前,我国棉纺织行业仍处在一个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产业内部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乏一些外部因素阻碍棉纺织产业的健康发展,表现在:宏观货币政策调整频繁,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能源供应紧张或将制约企业生产;行业税赋负担重,企业利润空间缩水;技术、管理等人力资源紧缺;各国绿色环保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以及人民币汇率、进出口税率等不确定因素存在。在调整期间,纺织企业要充满信心,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口,还有较大的出口市场,纺织品需求有较大潜力。企业要加倍努力,通过调整产品、节能降耗、技术研发、新型原料应用等措施积极应对,度过难关,谋求发展。

2.棉纺织造产能和产量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战胜了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2010年全国织机达126万台,其中无梭织机占有率达46.63%,比“十五”末增加17.92个百分点;生产布800亿m,其中无梭布占有率达73.75%,比“十五”末增加21个百分点。

3.新产品种类增多

各类纱线通过开发创新,生产出的交织面料、高支高密面料、大小提花面料、宽幅面料等产品使研发水平得到充分体现,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4.节能减排取得成效

“十一五”期间,棉纺织行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各项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到2010年底,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效果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色纺纱产量已达75万t左右,产品的生产过程,不仅降低染化料的使用,又达到了节能节水,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其优越性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2)通过积极不断地推广环保上浆,棉纺织所用浆料约100万t以上,PVA使用量从45%左右下降到30%左右;降低了废水中COD浓度20%~30%。

(3)通过染纱技术的提升,降低了污染。筒子染纱、经轴染色、小浴比染纱替代传统染色,使吨纱染色用水降低20%~30%,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废水回用成效显著,水的重复使用率为85%,废水回收率为35%,冷却水循环利用率为95%。

(5)加大了回丝、布角料处理的纤维再利用,每年约有100多万吨用于棉纺织生产。

二、纺织上浆的现状

1.非环保浆料的应用比重减少

非环保浆料的应用比重的减少,这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

(1)纱线质量的不断提高。今天的纱线质量整体水平已较多年前有很大提高,乌斯特公报亚太地区采样2007版比2005版多20个百分点,所占比重5年增长5.22个百分点。许多纱线的质量水平已经能使浆纱速度得到提升,有利于织造效率和坯布质量的提高;

(2)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纺纱自动络筒机比重5年增加了8.62个百分点,就浆纱机而言,不仅速度、烘燥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其功能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3)浆纱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许多优势企业大力推广实施“两高一低”浆纱工艺,使工艺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4)新型浆料的不断问世,进一步提高了浆料的各种上浆性能;

(5)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降解浆料仍占据市场

2010年2月6日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纺织行业COD的排放量位于前列,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8.12%。2010年棉纺企业生产纱2717万t,生产梭织布800亿m,以此计算,棉纺织行业年共消耗浆料约120万t,如果按协会统计的产纱量计算约年消耗浆料100万t左右。

2005年消耗浆料约55万t左右,绝大部分企业的梭织布生产中多多少少都使用含有PVA的浆料,使用的PVA数量不少于25万t,浆料PVA含量占45%左右。尽管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使用含PVA的浆料比重降低,但绝对值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约达30万t。这是因为5年间布产量增长65%以上,此外,50%以上的织布企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小织布企业大量增多,其技术、管理水平较弱,只能靠使用PVA浆料来满足织机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

(2)织厂单纯追求浆料低成本、织机高效率

我国纺织产业链完整,但集中度较弱,棉纺织企业的经济成本核算往往注重到自身,只从自己企业生产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只考虑使用的浆料成本低,考虑织机效率高、布的产量高、单位产值高等,而不去考虑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织布企业是连续生产、订单生产,即使有新的、物美价廉的浆料,织造企业不敢轻易尝试,一怕影响正常生产,二怕影响织造效率等;还有的织造企业也不了解印染厂处理排放的困难,因此就不够重视使用环保浆料。尽管这样,也不能全归罪于棉纺织企业,因为目前没有可以执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可执行使用环保浆料的标准。

(3)印染厂只注重采购坯布的原料成本,不重视污水处理的成本

经纱上浆后织造成织物,织物进入印染加工,印染加工的第一个工序就是退浆。目前纯棉产品退浆产生的废水中COD占比不到40%,涤棉产品占比达60%以上,引起前处理废水COD值高的主要原因是难降解的PVA等浆料。随着化纤产品的不断增多,今后对废水中COD的处理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长久以来,印染厂只注重采购布的实时价格。当染厂向织厂买布,议价时往往都是什么品种什么价格,即每米多少元,没提及合同条款里有该布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何种浆料。这就是说,染厂不单独考虑污水处理的成本,无论买到什么品种的布,不问使用何种浆料织成的织物,均按有不降解的浆料来处理。结果导致:织厂没有使用环保浆料的积极性,染厂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最终客户有意见或不接受。

三、清洁生产的方向

清洁生产是一个产业链的环保过程,贯穿原料种植、纺纱、织造、染整到服装和家纺全过程。棉纺织企业在投资设计和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清洁生产,建厂房时,厂房设计、选择的建筑材料、装备要节能减排和环保;在产品生产和设计过程中清洁生产,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要减少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使棉纺行业实现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1.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

(1)实施产品绿色设计。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一要考虑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要考虑商业利益,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提高竞争力。

(2)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清洁的生产过程要求企业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

(3)实施材料优化管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选择材料时其要关心再使用与可循环性,具有再使用与再循环性的材料可以通过提高环境质量和减少成本获得经济与环境收益,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不污染,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污染。

2.推广浆纱工序清洁生产

(1)使用环保浆料

2004年的浆料年会曾定义过环保浆料,即:退浆废液中的残浆应有高的生物降解性或易被分解处理,并没有有害气体和有害的发挥物,不含甲醛、氯等有害物质。以今天的角度看,7年前就提出这样的环保浆料的定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老一辈的浆料、浆纱生产技术工作者,为推动环保浆料的使用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作为行业人不应忘记,更要发扬和努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思维的创新,对环保浆料就有了进一步的定义,笔者认为更要以数据来衡量,如BOD5与CODcr的比值等。

(2)远离PVA等非环保浆料

PVA浆料以及一切不易降解和有毒有害的浆料,都会在棉纺织行业的应用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有悖于国家当前所提倡的低碳节能、清洁生产的理念。因此,从对环境保护以及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远离PVA等非环保浆料势在必行。

(3)无PVA上浆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国际环境看,许多国家已明令禁止PVA作为浆料在纺织中的应用。以PVA作为浆料的纺织品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出口的贸易壁垒。无PVA上浆必然有助于我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突破国际贸易壁垒。

从国内环境看,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清洁生产与无PVA上浆,不能停留在对眼前利益的关注。当今,对40S以下常规棉织物产品生产时,织厂要重视提高管理和技术,使用环保浆料,染厂采购布时应逐步附加使用浆料条款。

(4)共同创新,共同合作,推进环保上浆

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环保上浆。目前以生产40S纱以下常规棉织物产品,如果织厂采购的纱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且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水平,基本上可以不用含PVA的浆料进行生产。而对60S以上布产品的生产,目前需要纺织、浆料技术人员共同配合,优选浆料和工艺技术。

环保上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纺厂生产高质量的纱线,需要浆料厂研制好的浆料,需要织厂使用环保浆料和先进的工艺技术,需要印染厂优价采购环保浆料生产的布,也需浆纱设备厂好的装备,一句话,就是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清洁生产。

3.协会推进环保上浆工作

协会的重要工作就是,争取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上的、贷款上的、精神鼓励上的支持,并要做好环保上浆的技术推广及宣传工作。目前,要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部正在进行国家一项有关浆料产品的研发推广项目,有学校、浆料企业、织厂、印染厂共同参加,必定会对环保上浆起到积极作用;

(2)开展“环保上浆联盟示范工程”。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等3家单位共同牵头,发出使用环保浆料倡议书,并加快具体实施;

(3)开展评选年度环保上浆积极推动者的活动。今年是第一年,虽然在评选标准和实施方案上还要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

(4)开展常规品种不用不易降解浆料的活动,让更多的织厂不用PVA等不易降解的浆料,让更多的印染厂拒绝收购使用PVA不易降解浆料的布,让印染企业进一步对废水处理付出经济代价,以治理使用PVA不易降解的浆料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5

按照组织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届政府就任期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4、183.9和110.1。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一、--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按照“壮大畜牧业,发展特色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全县年输出劳务1万多人,农村人口中每10人就有1人在外打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积极鼓励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5年来,我们从优化环境、强化服务、规范市场入手,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全力扶持,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2280户,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发展到26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44家,从业人员867人,注册资金1666万元。2007年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852万元,在全县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较200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县政府班子5年工作述职--加大扶贫解困力度,贫困状况明显改变。5年来,始终将扶贫攻坚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等项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以夯实贫困人口脱贫基础、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为重点,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路子,努力争得并实施了自治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生态移民、千村扶贫和世行贷款扶贫等项目,做到了领导包联,项目到村,措施到户,集中扶持,个个击破。5年来,共投入以工代赈、财政支农专项、扶贫贷款、社会扶贫资金9569万元,建设旱涝保收田24.7万亩,打井配套1610眼,为重点贫困户投放了700多头牛、2.75万只羊和32万只鹅雏,种草14万亩。为解决生活在无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8300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积极探索并实施了移民开发、异地扶贫,1999年-2007年,结合实施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工程、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共搬迁945户、3700多口人。今年又实施了生态移民三期工程,还将搬迁539户、2411人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扶持贫困人口5.6万人,解决温饱2.9万人。在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的同时,本着城乡并进的原则,通过普查登记、制定扶困政策、建立扶困基金、开辟再就业基地、职工捐助、实施XX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共扶持困难职工1850余人,安置下岗职工4745人,再就业率达95,城市低保人数已达3328人。实行了“两金”税务征缴,扎实推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足额发放了城市低保和“两金”。--大力培植财源,财政状况逐步好转。5年来,我们以增收节支为主线,从完善体制、培植财源、强化征管、控制支出入手,切实加强了财税工作。通过增加含税高作物的比重,发展特色产业、优质农业,重点培育了一批种养加和营销大户,巩固了基础财源;通过扶持效益高、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壮大了支柱财源;通过政策驱动、利益吸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了新兴财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招商引资等方式,多渠道、宽领域壮大了地方财源,初步构建了具有XX特色的财源体系。在税收征管上,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抗、骗、逃税行为,有效控制了“跑、冒、滴、漏”。进一步健全了征管制度,强化了征管手段,规范了税收秩序,做到了应收尽收,全县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递增10.1。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注重用好管好专项资金,从严控制小车费、招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重点保工资、保运转。5年间,兑现了国家先后两次出台的职工工资增资政策,实行了教师工资县里统一发放,足额发放了职工工资,全额拨付了专项资金,消化了历史包袱4211万元,没有发生新的欠帐。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体制创新。5年来,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撤并了苏木乡镇,推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实行了乡级财务“零户”管理、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款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国有粮食企业会计委派制、政府采购制,对县直部门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设立了县缴费中心,逐步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财税体制,真正落实了农业税征收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较农村税费改革前比,农民人均减负72元,减负率为45.1。在工商领域,稳步推进了国有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公司制改造,此外,其它行业的改革也不断深化,促进了事业的发展。一、二期工程,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契机,落实了农村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了校长竞聘制,有序调整了中小学校布局,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民族教育,全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建设,新改扩建校舍7.5万平方米,消灭了中小学危房,“两基”工作全部达标,还迎来了北方八省区蒙古族高中办学经验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和以村为主的管理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13‰以内,连续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在卫生事业方面,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下力量改善了城乡医院基础设施和就医条件,有效规范了医药市场秩序。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典”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同时,稳步推进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进展顺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切实加大了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通过“一控双达标”行动,全县重点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继续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快了土地商品化进程,通过出让土地,有力促进了城镇建设。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苏木乡镇撤并工作为重点,着力强化了统计和民政工作,调整了苏木镇、嘎查村行政区划,成功组织了村委会“海选”式换届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基层政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双拥工作连续两次获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县”称号。在全面完成“三五”普法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四五”普法,进一步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4次工作实绩考核中,本届政府有两年被评为工作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受到了表彰。

5年来,县政府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协调共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前进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突出表现为:一是农牧业基础不牢,水利设施配套利用率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二是受连续五年旱灾的影响,落实的扶贫措施未收到预期效果,返贫致贫人口增加,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三是财政包袱沉重,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对外开放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敢放敢引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招商引资进程;五是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这些困难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

5年来,在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这一奋斗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求政治上更强、业务上更精、纪律上更严。一是加强学习。除按上级要求,先后参加了“三讲”和“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等学教活动以及市县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外,还组织班子成员定期集中学习,按上级要求选送班子成员参加各类培训班,赴外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努力使政府班子的思想观念跟上形势发展,组织能力适应工作所需,观点思路跟上时代脚步。二是勤廉施政。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努力从源头、机制和制度上预防、治理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压减文件和会议,把主要精力用在干工作、抓落实上。三是务实工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从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发,层层落实和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指标到人,求实求效。四是民主行政。着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五是团结协作。注重政府班子内部、政府班子与其他班子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凡事讲原则、讲协调、讲配合,营造了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六是讲求方法。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掌握民意,注重积累经验,培育典型,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日程化,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污染源普查采购范文6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于我县来说,发展不快、发展不足、总量不大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将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加快发展,提升实力,为改善城乡面貌、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改革开放是发展之路,是进步之源,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多渠道筹措改制成本,创新改制办法,全面完成企业改制任务。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不失时机地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我县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实现借力发展,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三是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治理众人之事,首要在于谋取众人之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必须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保障。积极营造“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浓厚氛围。一个地区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难以实现加快发展。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细节上下功夫,于细微处做文章,以深入推进“查摆找补创”活动为抓手,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大力弘扬开明开放的人文精神,营造灵活务实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加大纠风治乱力度,营造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健全市场体系,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速度发展工业经济,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努力壮大工业总量。提升发展水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工业集聚;鼓励企业狠抓技术更新改造、产品升级换代、内部挖潜改造和外部横向联合,加快企业优化升级步伐。突出发展重点。不断加大工业投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化工企业搬迁、福达中板、黑牛食品公司大豆深加工、和诚公司家禽加工、万润食品公司生猪屠宰等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尽快产生效益。强化发展支撑。加大对真心食品、瑞宏铸造、丰华工贸、景坤新能源等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的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报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超过200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30户。

精心打造发展平台。着力提升各类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继续加大*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区内环境,提升园区形象;加快推进家具机电工业园、出口加工园等专业园区建设。继续保持*循环经济园区良好的建设发展势头,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抓住巢湖综合治理的机遇,坚持化工产业和非化工产业两手抓;加快园区路网、工业用水厂、污水处理厂、铁路专用线等建设,全力服务好四方、氯碱等市内化工企业搬迁,力争竣工投产企业10户。继续加快龙岗开发区产业布局调整步伐,以长江批发市场改造为契机,大力培育专业市场群;积极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着力引进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继续推进新农村试验区、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力争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着力推动产业集群。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模式集群、用地集约”的要求,精心编制全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统筹建设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等公用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找准定位,剥离辅业,做大做强主业,加快引进、培育一批生产专业化、经营精细化、产品特色化的“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已经具备集群优势的起重机械制造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尽快使之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聚集区继续围绕培育产业集群做文章,坚持分类指导、错位发展、彰显特色。充分发挥现有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企业入园生产,延伸产业链,建立互补产业园。

继续狠抓对外开放。创新招商方式。坚持政府招商、企业招商、全民招商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注重招商质量。突出工业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一批“环保型”、“科技型”、“创税型”项目。完善招商机制。严格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招商项目的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力争引进内资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80万美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和鼓励皖翎羽绒、美菱英凯特等出口企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力争培育1-2家年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年出口创汇超500万美元的骨干企业,出口创汇总额达5760万美元,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60家。

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扎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计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力争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坚持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项目联系人负责制,进一步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简化审批流程,推行预约服务和全程服务,对有突出贡献的外来投资者颁发“绿卡”。切实抓好要素保障,加快“缩村让地”步伐,扎实抓好土地置换工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着力解决土地供需矛盾。认真开展项目清查,对占而不建、圈而不用的项目依法处置,对投资强度低且占地面积大的项目实行“腾笼换鸟”,力争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力掀全民创业热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在行政审批、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力争新增民营企业600户,其中民营工业企业300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产品及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启动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加快徽商集团农副产品市场等专业物流中心建设步伐;有序发展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

(二)高要求加强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农业招商引资,精心打造*新区农副产品加工园、乡镇工业聚集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村企对接”,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继续调整农业结构。以块状农业为方向,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走产业兴村之路;以特色农业为重点,主抓设施栽培和露地蔬菜种植,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力争新增设施栽培2000亩、露地蔬菜2万亩。突出发展现代养殖业。抢抓国家、省市对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进行大额补贴的机遇,深入实施畜牧富民和渔业富民工程;促进生猪产业发展,对新建扩建标准化养猪小区、沼气池等实行以奖代补;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启动无规定动物疫病省级示范区建设。加快培养现代农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农民4000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积极改善农村面貌。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资金支持力度,努力改善中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狠抓村庄环境整治,推进示范村镇建设。继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进度,逐步打通村级“断头路”,不断提高乡村道路管养水平。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圩区综合治理和渠道清淤力度,对国有干渠清淤实行以奖代补。精心组织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大力推进与土地置换、“缩村让地”项目相挂钩的新农村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培育壮大苗木花卉产业,建设高速公路两侧宽幅林带。继续清理整顿木材加工经营市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田园风光、特色农业、乡土风情和名胜古迹,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农家乐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深度挖掘包公文化资源,打好包公牌,推进浮槎山景区开发,启动长临河古民居保护工程。加快纪念馆、褚老圩、四顶山、岱山湖等旅游景点建设进度。继续组织开展“幸福长临”钓鱼节等节庆活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力争实现农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新突破。继续开展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逐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规范村级财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理顺乡镇中心学校、卫生院等管理体制。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好村(居)撤并调整的后续完善工作。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全程“回头看”活动。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提高条件困难地区的干部待遇,加快实施村级干部职业化管理。

(三)高标准打造东部新城,积极推进城市化

大视野完善建设规划。主动承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辐射,继续修编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县城乡统筹概念性规划》、《*县包公大道城市景观设计》、《*县火车站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东部组团各专业规划等。严格控制合店路、合马路、包公大道等主干道路两侧的规划和建设,不断提高规划建设的品位和档次。积极推进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大气魄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大建设推进机制。继续排定一批重点工程,围绕路、园、河、林、水综合整治,再掀大建设。改造店撮路和龙泉中路、东路,铺设22公里天然气管道,加强供水保障,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做好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在乡镇和开发园区新建2—3个污水处理厂。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全力实施沿河东路北段等危旧房改造工程,打通人民路。进一步加快龙须沟改造工程,确保按期完工。结合合店路拓宽改造、广德路、郎溪路及新安江路等道路建设,主动做好与*市供水等管网的对接,真正实现城市优质资源共享。加快瑶岗大道等主干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开新农村试验区框架。撮镇镇积极向西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裕隆农机大市场、华东建材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东部组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中北部乡镇开发建设步伐,提质扩容、集聚人气。

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店埠河公园三期、景民游园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完善青少年公园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新区公园。继续抓好县城重要节点的形象整治,尽快完成包公大道灯饰绿化工程。进一步巩固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不断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化率。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广泛开展新形势下的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不懈地推进县城文明创建,继续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清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维护市容市貌整洁。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推进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搞好公厕、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新建2个垃圾中转站。严格规划刚性,形成拆违合力,加大拆违力度,对违法建设坚决实行强拆除、零补偿。

大手笔筹措建设资金。继续深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储备、信用担保、项目代建等各项配套措施,通过资产注入、债权转让、参股控股等形式进行资本扩张,扩大经营业绩,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根据政策导向,超前做好项目策划、包装等相关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针对当前资本市场相对活跃、流动性过剩、金融产品较多的特点,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与联系,积极争取省、市平台的支持,确保实现3亿元的融资目标。

四、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一)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关注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结合危房改造、薄弱学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调整中小学布局,在县城地区新建一所小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扶持发展特殊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作用。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以县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平台,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切实抓好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好科技示范园,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继续抓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工作,认真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示范工程”。重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落实乙肝、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措施。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加大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抓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实行城乡卫生人才双向交流,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卫生执法监督,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重视体育工作,倡导全民健身。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精心组织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艺创作,鼓励多出精品。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建好“杜鹃花工程”示范点,鼓励发展“农家书屋”。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善《*县志(*-*)》编修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展示我县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谐奋进的新形象。加强对网吧、音像、出版物市场的监管,继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一步规范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经营行为。

扎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完善县指导、乡(镇)负责、村(居、社区)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强孕前型管理,夯实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广泛开展“生育关怀我尽力”、“关爱女孩”、“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依法查处“两非”案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确保*年“国优”复核达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综合治理。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切实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大力培植财源,挖掘增收潜力,坚持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加强部门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编制和支出的刚性。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改革县乡财政体制,科学界定乡镇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划分县与乡镇的收入范围,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增强乡镇的财政保障功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放在政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实施范围,严格资金管理,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重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扶持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发展非正规就业组织,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实现全民比较充分就业。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依法将各类用人单位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纳入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增强动态管理下的保障能力。继续对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重大传染病病人继续实施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重视做好优抚工作,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妥善安置退役士兵。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积极开展项目扶持。加大对残疾人的康复救助、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和维权救助力度,开工建设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加强民生价格监管,保障副食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

*年,县人民政府还将着力为民办好以下10件实事:

1、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5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2、健全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新增参保居民4万人;

3、新增就业岗位33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4、在7个乡镇开工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5.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5、继续实施24座危桥改造工程,完成袁河西水库和乌龙坝改扩建工程,除险加固岱山、管湾2座中型水库和30座小型水库;

6、加快建设范栏路、石高路,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145公里;

7、开工建设*县文化中心,建成6所乡镇综合文化站;

8、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政策,认真实施好乡镇敬老院“515”工程第二批建设项目;

9、全面实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安置残疾人就业80人;

10、认真落实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县城低保家庭住有所居。

(二)积极构建和谐*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能力。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现代警务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强警”工程,创建科技强警示范县。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区和单位内部防控网,切实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治安防范工作。坚决落实各项“严打”措施,始终保持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重视做好稳定工作。坚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完善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进一步畅通渠道。切实加强基层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真正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加大对案件的督办力度,切实有效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夯实企业和乡镇两个基层基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高度关注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对高危行业新开工项目实行安全评价。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基本建立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有效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重视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建立人民调解新机制,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度。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做好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继续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健全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会事务的属地化管理。依法加强殡葬管理,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重视资源能源节约,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继续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建立全县各类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信息数据库。加大化工、造纸、印染、水泥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监察力度,确保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新建项目环评率达100%。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整顿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针对节能降耗新上技术改造项目,督促相关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能耗削减方案,确保实现“*”期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0%以上。认真抓好生态家园示范村、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建设,搞好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五、积极提升政府形象

一是保持昂扬斗志,以奋发进取的形象赢得公众信任。县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保持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在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大展身手。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和机遇意识,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富民强县作为第一要事,不因成绩而停步,不因困难而退缩,不被矛盾所困惑,始终保持敢于争先的勇气、自我加压的锐气、负重奋进的志气,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科学的决策、更加灵活的方法,潜心研究和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以规范诚信的形象赢得公众信任。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现有的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回头看”,该下放的权力坚决下放,能取消的环节彻底取消。理顺部门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做到运转更加规范有序,工作更加高效便民。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切实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照组织章程开展工作。

三是加强政务公开,以阳光透明的形象赢得公众信任。拓展政务公开内容。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如实公开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完善政务公开平台。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启动一批电子政务基础工程,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互动力度,及时公开政策规章和重大事项。加快“一站式”网上办事审批系统建设,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办证、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努力向公众提供“全天候”、“自助式”在线服务。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的考核评议,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风行风评议体系。

四是注重狠抓落实,以尽责有为的形象赢得公众信任。确保政令畅通。把政令畅通作为对政府部门最基本的要求和公务员最基本的职责,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把功夫下在操作层面上。对政府确定了的事情,一件一件向前推进,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做到权责一致。借鉴企业扁平化管理的理念,充分放手放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基层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突出敢于负责。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敢于面对问题,坚持深入一线,严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提倡少说多干、立说立行,尽心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