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集成 油气开采企业 经营管理

当前,我国油公司上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资源约束和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油气开采企业作为油公司上游企业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加强油气生产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职责。运用先进的集成管理理念,并以计算机软件辅助,以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对提高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集成化管理理念概述

(一)集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国外,最早也最能明显地体现集成思想的研究应该首推系统管理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德。他提出,应把企业当作一个由物理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等几方面要素组成的“协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973年美国的哈灵顿博士首次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从而揭开了大规模研究集成化管理的序幕。在国内,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集成思想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于1992年3月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及总体设计方法,探讨了集成思想的方法应用问题。由于其站的高度和角度都是在哲学层次之上,因而他所提出的集成思想显然更属于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管理哲理。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路基础上,关于集成现象和本质的探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制造系统、集成管理技术、知识集成、组织集成模式、生产过程集成、价值工程等不同角度,探讨了管理集成的理念、内涵、特征、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等。

(二)集成化管理的内涵

集成化管理,亦称集成管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管理实践。所谓集成,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一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具体到集成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以系统论为基础,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将特定系统的若干要素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综合性地解决管理系统问题的过程。由于集成要素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而且集成的广度和程度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发展不断完善,因此集成化管理具有明显的动态发展性。

(三)集成化管理的理论模式

集成化管理思想实质上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分析原单元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采用系统的手段将原单元系统组成一个协同工作、功能更强的新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消除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实际边界(如物理边界、组织边界和专业边界等),而且能够将局部优化目标转变到整体优化目标上来。不同的单元系统,其管理集成的模式则不同。结合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和集成化管理的实践,当前集成化管理的理论模式应体现在三个维度上:管理要素集成、过程集成和知识集成。

管理要素集成,管理要素集成是指从全局观点出发,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以成本、质量、采购、人力资源等各种专项管理的协调与整合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过程集成,过程集成是指按照经营管理流程对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集成,该集成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整个生产运营的效率。知识集成,知识集成着眼于在分析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研究知识的流动,提炼知识,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将个体知识结构化为企业共同知识,并将知识融入企业工作流程,实现知识的再次运用。其中,管理要素集成和过程集成实现企业一段时期内生产运行的集成管理,而知识集成维度则是企业经营管理循环不断提升的手段。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集成化管理,需要一些集成条件,包括理念集成、组织集成和信息集成。理念集成实质上就是树立合作理念;组织集成实质上就是对组织结构边际进行模糊化重组,打破了传统组织系统中的边界、职能的界定;信息反映而且控制和指挥着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集成实质上是要求企业建立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企业集成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的目标和原则

(一)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的内涵及目标

基于对集成管理理念的认识,结合油气开采企业经营实践,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就是要去除现行生产管理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打破生产开发、财务管理等原先分工明确的职能部门界限,将各业务单位和生产各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充分利用信息、人员、流程和技术等共享资源,力图集成经营管理计划、生产运行、监督考核和效益评价,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协同运作,并通过经营管理优化来实现整个经营管理集成体的螺旋上升。

基于此,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的目标,就是要克服由于采油生产多系统、多环节、大范围、高隐蔽性及高分散性导致的高分散、低集成管理模式,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按照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实施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集成化整合,构建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平台,使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及其全过程直接处于统一监控之中,从而实现油气开采企业各项集成要素的优化匹配,不断提升油气开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油气开采企业油藏开发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原则

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原则,是指导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实践的一般性规定,具体包括:

1、目标一致性原则

考虑到管理集成化本身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多,难度大,且油气开采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性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组织层次多,分布依赖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因此,要想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就必须保证油气开采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的目标一致。

2、系统性原则

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中,系统方法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油气开采企业生产流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对于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应将开发油藏的整个生命期,从开发初期到开发后期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综合起来;把生产运行的各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一切子目标、子系统、资源、信息、活动及组织单位结合起来,按照计划形成一个协调运行的综合体;将经营管理的各个职能,如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生产监督管理和生产考核管理等综合起来,形成集成管理系统。

3、全面性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的集成,一方面要求全员管理。集成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它涉及油气开采企业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油气开采企业推行经营管理集成,应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关心生产经营、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做到组织上下结合,群策群力,共同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集成。另一方面则要求全过程管理,具体表现在油气开采企业注水、采油、集输和井下作业等作业流程的集成。

4、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管理计划、生产运行与成本管理、监督与考核和经济活动分析与效益评价已经形成一个有机循环体,其重点是过程管理,而过程的生命力在于持续改进。因此,要想实现整个循环体的螺旋式进步,持续改进原则必须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实践过程中加以体现和运用。

5、相容与互补原则

相容性是指各可集成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或联系;互补性是指各集成单元能充分实现各自优劣势互补,最终实现整体优势。相容性是各集成单元能否集成为一个整体的可行性条件,互补性则是集成单元相互选择的必要性条件。

三、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模式设计

依据油气开采企业集成化管理理念及其原则,油气开采企业构建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包括三个维度,即时间维度、组织层次维度过程维度。

(一)组织层次维度(油藏开发维度)

组织层次维度体现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中信息、人与组织、物质资源与各阶段管理活动藕和。从组织层级来看,采油厂级、采油矿级和小队级(采油队、注水队等),表明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在油气开采企业各组织层次中的分布。若从油藏开发维度来看,则表明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在油气开采企业开发单元、区块和油藏三个层次上的分布。

(二)油田寿命周期维度

油田寿命周期维度反映了油气开采企业不同开发阶段经营管理的集成,包括开发初期、开发中期、开发后期和退出四个阶段的集成管理,体现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需依据油气开采企业不同寿命周期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与油藏经营管理思想是一致的。

(三)过程维度

过程维度反映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集成,体现在油气开采企业不同寿命周期阶段,各个组织层次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实施方法与程序。

四、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实施对策与建议

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将油气开采企业各业务单位和生产各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充分利用信息、人员、流程和技术等共享资源,对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系统要素进行创造性组合的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协同运作,并通过经营管理优化来实现整个经营管理集成体的螺旋上升。在实施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改造过程中,应切实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进行油气开采企业流程再造。长期以来,油气开采企业已形成了比较好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但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传统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遗留和延续下来的企业流程,许多都是为生产而生产、为管理而管理所制定的,存在节点阻塞、成本高、效率低、效益贬值等缺点,容纳了许多低效与无效工作。为此,在经营管理集成实践过程中,油气开采企业应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对油气开采企业进行流程再造。一方面,应整合相关工作,尽量减化程序,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如对合同管理实施集成;另一方面对油气开采企业的注水流程、提液流程、集输流程和井下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尤其是建立油气开采企业井下作业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作业系统从设计、到实施、到监督、作业效果评价、优化作业方法、再循环优化分析的流程管理。

其次,注重多维化管理。油气开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时间经营管理集成化的过程中,油气开采企业应注重多维管理,包括过程维度、组织维度、工作/执行人员维度和时间维度。其中,组织战略目标必须通过流程来执行,流程是连接组织和工作/执行人员的桥梁,这三者的管理共同体现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集成管理,而时间维度则体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实践必须根据不同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得到循环提升。油气开采企业在通过流程管理提高流程绩效的同时,应按照单位线(厂、矿、队)、油藏线(油田、区块、单元)、时间线(月度时间段、日度时间段)构建经济活动分析和效益评价系统,完善组织和工作/执行人员维度绩效管理。

再次,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在油气开采企业现有环境、结构、要素情况下产生的管理方式。 “精”和“细”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实现精细管理细分管理对象是前提,量化考核指标是条件,管理主体责权利相统一是关键。油气开采企业应把管理对象尽可能细化到单井、单设备等最小工作单元,做到管理责任具体化,监督考核真正落实到位。在经济评价方面,油气开采企业应从行政单元延伸到油藏(区块)和单井,实现以油藏(区块)为单元、以单井为基础的精细经济技术评价,做到“一块一策”、“一井一法”,使不同的开发单元在不同的开发阶段都有相应的开发措施,对未动用储量根据油价、技术进步等变化来确定油藏开发调整的方式与时机。同时,油气开采企业的物资管理、用电管理、生产巡检管理、泵站监测管理等,都应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使油气开采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分散化、表面化向制度化、规范化深入,目标制定从定性向定量深入。

最后,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共享有助于各环节的相互协调,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成功率,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封锁现象。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实践中,信息同样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集成化管理只有通过对信息有效组织和管理才能实现其目的。因此,油气开采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录入功能,使得数据均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数据源点,确保“源点唯一”,并通过提供方便灵活的接口,能够充分利用其他系统(油气开采企业核算结算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勘探开发数据库系统、油库信息查询系统、井下作业信息系统等)的已有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从而确保油气开采企业各职能部门、组织层次和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的高度协调。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企业 经营管理 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自身需通过经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凭借自身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创新管理可以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可以提高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总之,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

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涵

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目标、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实现产品生产、供应和销售三个环节的衔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密切配合,从而达到人、才、物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有限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综上所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兴衰,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创新的论述较多,但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但其实“创新”更多的是经营管理的创新。本文认为,经营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经营管理要素(如新的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手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地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

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理论概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理念,此后,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成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我国,1994年陈劲教授最早提出“自主创新”概念,从此以后许多研究者意识到创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纷纷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理论。目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本性论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性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利润,无法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谈不上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要进行经营管理的创新,首要前提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管理本性论

企业本性论指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才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

(三)员工本性论

员工本性论是在明确企业本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资源整合,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是最活跃的生产因素,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靠员工来实现,员工既是企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管理主体,员工的素质与积极性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成败。

(四)国企特性论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运营载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政府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与外企相抗衡,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可见,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保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方法途径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内涵很丰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

市场经济意味着社会市场结构已经由“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不仅仅在于能否生产出好的产品,还在于能否迎合市场的需要,能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意味着管理重点已经从“以事为中心”到“以员工为中心”,企业的活力来自员工的动力。这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具有重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制度体制创新

企业制度体制是关于企业组织、运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产权制度、运行机制、组织流程、工作流程、责权利配置等方面内容。当今企业面临的多元复杂环境,对企业的制度体制有很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制度体制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战略创新

当前,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战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当今的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对企业的战略定位创新有着革命性的要求,需要企业将战略创新摆在突出的位子上。

(四)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突破与经营管理实际相脱节的落后文化,实行新型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通过文化建设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

(五)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

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是在销售市场中,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实力,对市场营销的要素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或变革。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同时这种创新能够被企业所接受,那么企业所进行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便是成功的,对于企业利润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

所谓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是指以消费者变化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去勾画企业的采购和供应链服务体系。企业通过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成品的库存、缩短产品的前期准备时间、提高整个采购和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从而有效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提高为消费者服务的水平,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服务达到有效平衡,从而提高企业在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七)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内在素质,有利于促进企业职工发挥自身潜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创新效果既体现在劳动力、人力资源以及人才的比例关系上,也体现在各种优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和良性循环上;既体现在个体的心情舒畅、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上,也体现在整体的磨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效益的发挥上。

(八)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

企业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的改变,导致企业的财务及成本管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在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财务及成本控制的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和成本控制创新时,要从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结构、管理目标、财务分析等方面进行科学大胆的创新,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观念,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

(九)信息化应用管理创新

企业进行信息化应用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信息的集成,核心要素是信息化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企业通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生产、采购、制造、经营、销售和管理等相关环节连接起来,进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寻找企业的潜在顾客,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库存,实现企业资金的灵活周转,从而最终增强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经营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进行经营管理创新,优化、调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掘企业内部潜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使企业在创新管理中走得更高、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杨隽.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研究[J].企业研究,2012(16)

[2]王国奎.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及价值取向的调整[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课程;建设

一、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在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可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10个或12个团队,每个团队各代表一家企业,他们同时参与同一市场环境下的竞争。他们会遇到诸如购买或租赁办公室(运输工具)、人员招聘、选择投标城市、参加订单竞选、仓储、运输、战略等一系列问题。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部门或任务,在经营过程中,团队内的学生们可能会对同一步骤产生不同的想法。由于是团队作战,因此他们必须充分地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从而使不同观点充分碰撞,只有当团队意见达成一致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步乃至完成所有任务,并使其代表的企业获得较好的业绩。因此,受所代表企业能获得最好业绩的因素的吸引,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对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增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当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遇到团队成员有不同观点时,就需要进行相互协作和沟通来达成共识,此举能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能使学生之间能达成默契配合、相互重视的局面,从而最终使其代表的企业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顺利度过难关,并发展壮大,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1]。

3、有利于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将物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体现在模拟沙盘的运营中,再现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团队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虚拟物流企业的运作中来。在与其他团队的激烈竞争中,要保持企业获取最佳的效益是每个团队成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使得学生会积极以管理者和决策方等“当事人”的身份来身临其境,在沙盘模拟的参与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其能极大地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由于沙盘模拟经营的结果在第三年结束后就会公布总分,这使得学生努力经营的结果能直接得到反馈。为了拿到更高的名次,他们会更加努力经营,并在努力经营中不断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4、有利于加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本身就是一个沙盘软件,需要利用电脑才能得以实现。在沙盘模拟经营过程中,学生需要熟练利用电脑进行经营,如查看地图、贷款、贴现、续约、投标、购买和租赁运输工具、提货、入库、分拣、运输调度、货物到达、运费结算等诸多工作,这无形中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多的训练,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有利于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经营过程中,团队欲获得最高的总分,就必须首先掌握沙盘的流程,其次得了解各种沙盘操作的细节和技巧,再次要了解各种沙盘操作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大大提升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6、有利于锻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刻苦耐挫能力。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经营过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对流程、细节和技巧、各种操作方案熟悉和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的困难与失败,而唯有不断经历失败且在不断失败重来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逐渐尝到胜利的喜悦并最终登上团队第一的高峰。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耐挫能力和不屈不挠的刻苦钻研精神必将得到不断的锤炼。尽管此过程非常痛苦,但一旦成功过,刻苦耐挫能力就将会长期存在于学生一生中,对他们的职业的提升极有帮助。

二、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建设

1、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培养目标

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基本知识;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流程;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的原理和运行方式。能力目标: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运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知识的能力,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查找和研究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刻苦耐挫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内容

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内容安排见表1。

3、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实施

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两个方面。

(1)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授课地点安排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采取按照固定班级进行组织教学的形式,按课表和教学计划进行授课,每个班40-50人,每次实训可按8组模式、10组模式或12组模式分别分成8组、10组或12组进行授课。每组人数根据班级和组别进行确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模拟实训时每个组代表一家虚拟第三方物流企业,每个同学担当一个角色,每组共同完成三年的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任务;每次沙盘模拟操作任务完成后小组内同学互换角色,直至总裁CEO、营销总监CSO、运营总监COO、财务总监CFO这四个角色都实践过。此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保证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也可实现沙盘模拟角色之间的互补。此外,每个班级的授课老师可仔细观察哪些学生对本沙盘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并将本沙盘学得较好,对这些学生可让其参加沙盘兴趣小组,将其培养为学习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的学习骨干,并安排他们在课堂上起到辅助老师来指导同学的作用。这样既可大大缓解老师在同一时间内需要指导数组学生的矛盾,同时也可使这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班级学生的表率而带动全班对沙盘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可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转而采取“模块式”教学方法与手段[2]。可借助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电子软件、物理沙盘、PPT课件等展示物流企业的工作情境,进而来开展沙盘的教学工作。

4、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考核评价

高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做法。

(1)过程考核。可分为学生基本学习素养和能力训练成绩两方面的考核。分值一般可占40%左右。学生基本学习素养:依据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讨论发言、听课状况、考勤、团队合作、创新等情况评定,考核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以使学生能注重每一次沙盘训练,从而能积极参与并投入每一次沙盘训练。能力训练成绩:由“教师评价+小组学生评价+学生自评”三方面来结合评定成绩。其中,教师评价是指在该沙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步骤,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检查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进程的规范性,提出专业建议,并给出评价结果;小组学生评价是指即团队小组内的学生间相互点评,即指学生分组进行竞争时,组内学生要同时观察组内其他同学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步骤,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检查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进程的规范性,并给出评价结果;学生自评即是指学生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步骤,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检查自己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进程的规范性,并给出评价结果。

(2)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分值一般可占60%左右。终结性考核,是指课程进行中或过程结束时,由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以沙盘模拟竞赛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即指从总分、权益和例利润三个维度来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

参考文献:

[1]薛彩霞,姚顺波.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经济;煤炭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市场经济深入实施,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煤炭企业并没有完全摆脱原来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管理理念也尚未完全转变,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获得稳定生存发展,就需要有合理高效的经营管理。

一、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原则

煤炭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煤炭企业发展形势的好坏对我国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在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要获得良好生存发展,需要遵循经济原则、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规模的适度原则。其中,经济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应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其经营效益当作基本点;经济规模的适度原则主要体现为,企业规模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引发生产量变化,并意味着生产要素数量改变,煤炭企业要实现更大规模生产时,企业可实施专业生产分工,增强生产效率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生产要素购买及产品销售均是有利的,会增加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如果企业生产规模太大,会造成管理机构臃肿,降低管理效率,致使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原则主要体现在煤炭企业具有丰富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需要经营者在实施管理时,要创新技术与管理,加强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并获得经济效益,如开采系统要素的优化配置,有效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1.经营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发生了转变,但因计划经营管理影响,很多煤炭企业的经营理念所注重的依旧是销售及生产成本,对市场效应与价值则忽略了。经营管理观念的落后,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一定偏差,在经营目标与实现方式上,其制定并不是很科学,制约着企业良好发展。在陈旧的经营管理观念下,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如行政、财务、物流、绩效及安全等管理均存在缺陷,有关生产、销售及存储成本的核算,绩效考核及安全制度规范等,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且在财务状况及利润方面也存在问题,影响了企业资源有效的配置及运营。

2.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企业文化建设相对缺乏

因工作性质及场所限制,企业员工所处生产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员工待遇相对不高,导致多数煤矿人才匮乏。而少量的优秀管理人才和员工也因工作条件和收入的原因,流失相对严重,这种环境氛围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相对陈旧,只是注重生产与销售成本,对于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企业无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目标,员工缺乏理想信念,那这个企业就会逐步退出竞争,就会被淘汰。

三、企业经营管理对策

1.更新经营管理观念,强化安全管理精细化

煤炭企业要坚持围绕“安全生产、高产高效”这个核心,探索企业管理新途径、新方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要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深化成本管理。二要构建循环经济,创新节能减排工作。煤炭的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煤炭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还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经营管理过程,更加注重企业的安全管理。推行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义,要从流程精细化和细节管理精细化两方面入手,从“人、机、物、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创新发展。

2.完善经营管理体系,重视信息建设

在市场经济下,煤炭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像合理的财务管理、绩效考评、成本核算及物流等体系,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可利用外部机会和内部优势,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弱点,以利于企业明确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和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准确信息数据支持,企业应加强经营管理的计划与控制职能,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中及后的控制管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加强企业信息数据准确掌握,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巩固财务会计的电算化发展。

3.以人为本,强化企业文化管理

在经营管理中,人作为企业重要资源,在合理高效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应将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当中来,转变企业的用人制度,实施竞争及竞聘上岗。并组织企业员工学习新经营知识,培养员工技术能力,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充分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行业人才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实施,受国际经济理念影响,我国企业逐渐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煤炭企业当中,有关企业文化的重视不是很够,一个企业没有了企业文化,就像没有灵魂的机械一样,企业要有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具备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灌注企业灵魂,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煤炭品牌,找准自身定位,如绿色环保理念的渗入。经营管理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让企业形成自身煤炭品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煤炭企业要想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生存发展并谋求领先,就要紧紧抓住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煤炭企业就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更新经营管理观念,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有效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杨,刘德才,王则行,胡成忠.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一、金融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管理指对货币流通活动和信用活动以其与之相联系的发行、兑换、结算等经济活动的管理、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思想、发展战略等进行规范性总结,通过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变革。企业经营管理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要素资源,发挥企业生产方式的最大效用。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企业财务管理。

金融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融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企业首先要筹集一定的资金,才能进行生产经营。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有自有资金、银行借贷以及金融市场融资这三种。这三种方式中,自有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发行股票,发行股票就需要了解信贷方针、利率等金融问题;银行借贷和金融市场融资同样也要考虑信贷等金融管理方面的问题,不然企业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维持其生产经营活动。其次,必要的金融活动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证。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通过企业本身的力量,维持外部大环境的稳定。另外市场经济下,企业可能面临挫折,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受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企业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金融保障工作,参加保险管理。

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金融的本质特征。将金融管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充分利用企业现有金融资源,是提高企业金融管理绩效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仍存在很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没有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资金使用出现问题、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等。这些都和市场经济体制相违背。企业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企业收款难。资金是企业进行持续的生产经营的保障,企业收款工作难度较大,对欠债单位没有提前进行信用分析和风险分析,对借债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没有认识,造成企业资金难以回收,资金链出现断层。

对银行借贷依赖太大。虽然企业资金来源有自有资金、银行借贷以及金融市场融资这三种,但是目前企业现状是过度依赖银行借贷。企业现金流不够稳定,限制了企业自身运作的自主性,从而影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另外,过度依赖银行借贷,这就造成了国家经济政策有较大幅度的政策调整时企业面临较大风险,企业如果不采用金融融资进行风险规避,就会造成经营状况不稳定的后果。

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金融资本结构往往和经济体制相关。企业新增的流动贷款很多情况下都以非正常的方式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造成了呆账坏账比例的增加,对企业银行借贷信用影响较坏。

企业金融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企业没有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对金融管理认识不清,管理手段较落后,重视日常工作核算,忽视财务数据分析。

三、关于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的几点建议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运用金融管理的管理方式、金融信贷、金融杠杆等手段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调节,将金融管理真正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企业转型,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设置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

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需要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设专人负责企业货款的回收,并交由专职科室进行资金的管理,明确责任、义务、权利。要注意对比欠债单位的资金周转速度、资产负债比率分析其信用风险,检查其资金流动是否正常,然后制定分析表,找出欠债超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适当的回收欠款的手段。另外企业还应按照收款余额准备一定的坏账准备金,通过专人专部门进行企业金融管理,能有效提高金融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生产经营的运转。

(二)规范企业预算编制工作

企业预算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本、财务、经营等各方面的收支、现金流的整体计划。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金融管理的一方面,是一种数量化的控制管理,将组织所有的关键问题融于一个体系的管理控制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考核、分配、控制,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方法。因此企业要注重预算管理,规范企业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编制的前期调查,预算的编制过程也要注意公平公正,对于预算项目要做到细化,并和相关部门的绩效进行准确核对,通过预算编制指导其他部门的工作,加强预算的约束力。另外,对于已经制定的预算编制,不能随意进行调整,即使要调整,也需要提交预算分析报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预算修改。对预算部门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定期进行考核,发现弄虚作假要进行严肃处理,保证企业预算编制规范化。

(三)完善企业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金融管理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金融管理,要注意引入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针对目前企业金融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手段落后的情况,要注意加强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实行集中财务管理,完善企业金融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金融风险。另外,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能推动企业金融管理的管理手段的更新,采用精细化管理,更多的将工作重点放在财务数据分析,计算成本,从而为下一步的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提供依据。企业的具体生产项目应建立内部数据库,从原料到生产和出厂都能进行全局的网络监督控制,方便生产订单管理和销售订单管理。

(四)制定企业信用评定政策

企业在进行交易之前,应该对合作对象的经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确定合作对象的产品质量、资本运行情况、企业品牌、企业经济效益、盈亏情况,并据此评定合作对象的信用,以此作为企业经营的必要参考,尽可能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保障企业资金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货款流失。

(五)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加强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设,进行直接上市融资,上市融资的限制比银行贷款的限制要小,有利于企业集中进行高科技的项目投资,开拓直接融资渠道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转型。除了直接上市融资,企业还可以通过间接融资,和银行达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不仅能减少企业风险,还能对借贷银行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另外,企业还可以引入金融配套服务,进行金融资讯、资产评估和资金结算,通过BOT、TOT等方式进行融资,加强金融管理的创新。

四、结语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企业的金融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企业必须充分重视金融管理,将金融管理更好的应用于经营管理,以金融管理促经营管理,才能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勇.论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33

[2]周建松.改革完善我国宏观金融管理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9,24

[3]唐洪文.浅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中国科技产业,2005,08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 资本结构

 

1财务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1.1企业的综合管理是与财务管理相互结合的管理活动企业综合管理是通过整合企业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经营特点等各项资源,通过价值形式管理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是通过货币形式的表现,以价值形式为主的专业化管理,具有高度的系统性、联系性、和完整性的特点。财务管理运用预测、预算、控制、决策和分析及考核等方法,将企业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经营特点等各项资源有效地协调起来,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与企业综合管理相辅相承。 

1.2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密不可分企业财务管理是相对独立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涉及和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经营管理的结果最终以资产负债表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总括反映一个阶段企业的全部面貌,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就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量化结果。 

1.3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和反映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经营方针、政策是否合理,是否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得以验证。营销政策的实施结果通过现金流量增减与否,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升降和存货周转速度等指标来验证企业的营销方案是否适应企业当前状况。只有通过财务部门对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的测算才可以综合反映出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以便及时向管理层通报并相应提出建设性意见。 

 

2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确立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资金的筹集、应用、配置、耗费、回收和分配等一系列理财活动最终达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所占用资金在各种形态下不断转化,并最终达到增值目的过程,且这一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财务运作来实现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以理财活动为核心的财务管理起着基石作用。 

传统财务管理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生产规模及其所需资金,而财务部门只负责资金供应,财务管理依附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仅对企业的数据依照财务会计的核算要求进行归集整理,制作出财务报表;财务部门成为纯粹的“账房”、“出纳”,这种财务管理的认识是以“服务”为主的观念,财务管理只能顺应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而作被动的反映,既不能起到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吸引外部资源的作用,也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对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和做出长远的预算。这种模式是造成相当多的企业财务管理运作水平低下,企业经营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以全面预算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