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兴趣 方法 反思
一、转变教师较角色,和谐师生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了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了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抢险、2008奥运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制定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4、注重课堂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应努力使其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立即高涨,而且对整堂课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在导入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简简单单的两片硬纸板、普普通通的旧报纸,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愉快的做起了准备活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5、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6、实践出真知教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倡“自主式”教学和提出 “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创新。 所谓“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投掷教学偏重于技术要领的传授,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投掷形式远离生活实践,更难让学生以此作为健身的方法。在本单元教学中,淡化了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以投远为目的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在学生的实践中积极提取正确的投掷动作,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实为一举多得。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多次示范,教师的重点提示,充分营造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7、改革创新发挥学生的想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再平时里我反复的学习新的理论思想,阅读优秀教师的文章,学习他们的新理念,找出适合我们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充实自己.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我发现"让学生自己去亲自身尝试,动手去研究是发挥想象的最好的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在运球接力游戏时,要求学生一次搬三个球,至于学生怎样搬,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并且让学生分小组研究,发挥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和集体的力量去探索.游戏开始,我看到有的学生把两球夹在腋下用脚踢着一个球跑的;还有一下抱起三个球的,还有三个球一个一个往前滚的;五话花八门,各式各样。如此种种方法把想象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创造,去想象发挥学生的那一份纯真的天性。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高中;课堂反思;探究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在教育教学上的改革在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加以改变,老师应该养成科学反思课堂教学的习惯。通过回顾、反思和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查缺补漏,不断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改正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新课标为背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这样的目标下,新课标进一步规定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推崇反思性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把现代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我教学意识、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让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选择,同时,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通过研究教学反思,解决教师难以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找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纽带。把经过反思得到的理论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理论的进一步提升。
(3)从整体上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既可以指向个人也可以指向团体。通过团体教学经验的交流,每一个人独特的教学经验都可以拿出来与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有效的教学经验。
二、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查了200名高中语文教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高中语文老师课堂反思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升
在调查的200名高中语文教师中,大多数老师都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有93%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反思极为重要,仅仅有7%的老师认为没必要进行教学反思。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大力的开展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同时,笔者深入的调查了课堂教学反思的态度,反映出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示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仅仅占调查总数的16.7%;对教学反思的兴趣不是太大的老师占10%。更有3.3%的老师表示自己教学反思的非常不积极。调查结果表明,需要提升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活动反思的积极性。
2.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较为零散,不够全面
应该有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反思内容。老师可以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基础,全方位的开展反思活动。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却发现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反思片面化的问题。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有11%的老师重视教学过程;32.3%的老师偏向于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11.3%的老师仅仅反思自己的备课活动;17.7%的老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状态。调查结果反映出很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时候没有丰富反思的内容,仅仅重视反思某一点,忽视了整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方式的完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单一
通过笔者的调查还可以发现,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过于集中,有93%的高中语文老师采用攥写笔记的形式进行反思。同时,笔者还发现,撰写的反思笔记数量在某些学校成为老师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实际上,课堂教学反思并不仅仅局限于反思笔记这一种,其形式和方式比较丰富:录像、笔记、观摩、交流等等。这种单一的教学反思情况,不仅在教学反思上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更让教学反思成为一纸空文,成为一种形式,课堂教学反思背后的真正价值没有被开发出来。
三、促进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建议
1.形成教学反思的有效机制
在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领导重视老师的教学反思很有必要,同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对应的奖惩措施,保证激发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创造性。
2.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要想达成这样的建议,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力合作,有效的综合各方之力,联合研究教学反思的人员、专家以及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线语文老师,深入学校、课堂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活动,让每一位老师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反思的水平。
3.为教师创造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充分的条件
学校应该为老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如多媒体教室、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在先进设备的辅助下,老师可以记录并观摩自己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反思更具针对性。笔者在和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谈话的过程中,她意味深长的说道:“我去其他学校听课后也曾经幻想着在自己的学校也能够进行公开课,录制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深入的研究自己的教学课堂,然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允许,没有能力提供需要的设备,想要做到这些太难了。特别是对我这种普通的老师而言,几乎没有机会。”所以,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而言,学校的设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在大力的倡导素质教育,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反思意识、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能达到课程表规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这也需要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朝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陈琼.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J].语文建设,2013.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3
高中英语老师是英语教学重任的直接承担者,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课堂上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关系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而,高中英语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课堂知识的传输过程,更是全方位、多层次、自上而下的教学创新活动。笔者结合所处地区教学现状,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
一、现状
涟水地处江苏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受历史因素与现实状况制约,英语教育改革进展速度缓慢,教学水平与效果落后苏南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始终徘徊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便是被视为重中之重的“阅读”,也不曾跳出教科书和与之相关阅读题海练习的圈子。这与现代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改革发展极不协调,也与我国提出“将外语作为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必备条件之一”的目标不相适应。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偏颇
反思自身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亟需改进:
首先,语法、词汇知识讲解过多,语言技能实践机会少。英语课程改革凸显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一崭新理念。但许多地区和学校仍以讲解语法、词汇知识为主,没有充分贯彻“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一统课堂”,满堂灌的背后却是学生语言技能实践——听、说、读、写的缺失,长此以往,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导致一部分学生练就了“听不懂,讲不出”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其次,课文内容分析多.相关话题讨论少。许多老师只侧重课文文本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肉眼所见的课本中,未能对课文内容充分延伸,引导学生对课文背后潜在的话题进行查阅并组织相关讨论,使得学生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语言表达输出缺少实践的环境。我们很多高中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经常只局限于“Yes”或“No”。对相关的话题长期缺少有深度和独创性的探讨,导致很多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口头的形式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一点就是,阅读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短篇文章阅读的次数多,中、长篇文章的阅读机会少,这和老师的重视程度也有关联。许多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短平快”,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时,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多半是300词至400词之间的短文章,而阅读中、长篇文章和英语原文小说节选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不仅难以达到所要求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拓展知识与积累词汇的空间。
三、应对不利现状的策略
首先,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江苏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即“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每一个英语老师都应该把重视语言技能培养摆在教学突出的位置,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听”与“说”的语用环境。在进行“听”的训练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等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之间进行“问路”和“指路”合作性对话练习,引导他们共同编排符合语言规范且有创意的对话,然后选优秀者到台前表演,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最后还可以以“写”的方式将对话写成作文。这样经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练习,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其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个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长板的长度,而是短板的长度。作为老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考试成绩。课改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努力创设可供不同程度学生认知、思维、分析、研究等能力发展的相关情境,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供其讨论,让他们有更多的表达机会,体验到参与的成就与欣喜。在讨论中让学生的知识缺漏及语言表达缺陷得到相应的弥补与修正。
最后就是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蕴涵该语言使用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英语的学习也必然要通过了解英、美等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文化这一途径。美国语言学家A.Samovar曾经这样说:“了解世界的方式远不止了解其信仰和价值,文化除了信仰和价值还包括与文化倾向有关的态度、准则及物质方面的内容。”每个英语老师首先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其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跨文化背景学习,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特有的、民俗礼仪、价值取向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准确、得体地使用该种语言。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反思;
一、引言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以灌输式、论证式和表演式为主,这些模式导致了教师主要以完成教学大纲内容为目的,学生则以死背硬记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模式应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与方向。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符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与反思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以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它既有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有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研究性学习专题活动的反思,既有教师通过自我感受而进行的反思,也有借“学生的眼睛”作为“镜头”来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高考制度和学校教育体制,导致历史课客观上成为副科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历史学科被长期忽视,由于课时少,因此历史教师上课的班次多、任务重。另外,高校理科招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导致高中形成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体制,客观上导致历史等学科成为了“杂牌军”。
(二)历史教学目的不明确。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趣,完善人格,让人变得理智和成熟,从而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忽视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纯知识和应付考试的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落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许多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或者知识体系落后,还只是停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历史课堂死气沉沉,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尚不广泛。
(四)历史教材的内容偏重于政治化,造成教与学的难度加大历史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的历史教材的内容却显得僵硬、空洞、枯燥、乏味,尤其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教材过于政治化的论述,并且试题以死记硬背为主,这种状况使得教学工作受到束缚,无法实施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则只能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使教与学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五)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历史教育受到严重忽视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历史学科作为意识形态学科,在市场经济中的直接作用并不大,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根本没用。
三、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分析
1.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转变
以往的大纲的目标主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等。大纲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放在了首位,强调教学活动主要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新课标与大纲相比,至少有三点变化: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特别是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单独作为目标提出来,强调了“总结”、“继承”、“思考”、“培养”等过程性内容,注重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目标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学习内容的目标,而且表述具体,比大纲更具操作性。
2.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都回归主体的地位,在师生或学生之间开展互动研讨,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明晰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因为在教师备课中,他们不仅要理清历史事实,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认知情况;教师在授课时,既要提供大量的背景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需要根据既成的历史事实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从而发现新的历史问题和形成新的历史认识在灌输式教学模式占主导的情况下,互动教学模式是我们实现教学主体转换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3.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历史信息实物如课本教材历史博物馆等所蕴含的情景内容,借助生动的语言叙述或质感的历史实物触摸,主观创设出各种体现历史特点的生动画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契合教材内容的氛围中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既有我们崇拜敬仰的英雄豪杰,又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而这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恰好也代表了一种历史观,或发人深思,或引人叹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些历史人物或事件入手,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学习,直接在充满历史气息的历史博物馆等地方进行情景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采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有这样,教育体制才能更加完善,学生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社会才能因此而进步。
参考文献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正在改革的关口上,高中政治教育课程也因该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新课改对政治课程已经提出了全心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课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1 遵循的原则
1.1 和谐互动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和谐互动。教师应摆脱以往支配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看客或听众,而是营造出平等友好的人际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师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学生对于知识是否能够良好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都受到情感的影响。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积极情绪,可以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是影响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老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之所以一直不高么,很大原因都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所导致。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1.2 真实体验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讲,其重要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这也是学生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课程学习成功的关键。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真是体验才能够让学生深刻领悟知识,并形成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应贴近现实,摆脱政治课程时效性不强的特点。如果一些材料和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那么学生就狠难收到情绪的感染,也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知识要点。
2 策略的选择
2.1 实现资源多元化
教师应注重学生是否与知识想融合。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并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事业。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按层次画出,并在教学期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疑惑部分,引导学生良好的吸收教材中的知识点。此外,教师所做的预设应满足学生的情况,要针对学生的真实能力进行教材预设,让教材处于开放性。
2.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入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体会到自我探讨的愉悦。在约束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中,学生的心里力量和教材的相关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教师在面对教材时,应反复推敲,以确保能够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到教学的重点,并创造问题以便学生开发其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 流程的安排
3.1 设置问题情景
在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并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作为目标,让学生保持在最佳状态之中。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暴漫的心态投入教学,注重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其基本方法是:通过讨论、游戏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景,利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3.2 引导信息加工
通过情景创设,在调动起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应给学生提高信息,或由学生自行手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分析,从而学会正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摒弃以往在课堂中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是以引导者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当学生在总结信息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帮助其渡过难关,并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应紧扣教学内容,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引导到位,但要把握好“度”,防止回到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老路子去。
4 及时反思
在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养成反思意识,教师的反思能够让教学获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应在课后进行反思,或对课上的情况进行总结,以发现自己自己在教学上的失误或漏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一些“教学机智”,这些灵活的方法多是突然出现,如果不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往往会烟消云散。榆次同时,反思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其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育过程,这种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在现实中找到教学的突破点,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涵,促使教师从经验性教师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型,并得到领导和家长的认同。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心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总结反思,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反思,集百家之长,克服自身不足。课堂就是教师的战场,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的效益,探索如何才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教学变得更为高效,这不仅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更是所有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美云. 《教学反思在提高政治教学实效中的研究》文献综述[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2(12)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范文6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就必须更新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职能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1.转变教育观念
这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尚的语文素质,而且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2.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高中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教学模式要“变”
在实施新课程的这几年中,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与新课程理念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可见,新课程给我们在一线的新课程实施者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变化我们的课堂,将新课程真正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1.当今语文课堂存在的弊端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重复劳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3)静态化。一是课堂中无真正有效地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于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2.改革之道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教师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彻底改变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使课堂“新”起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并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三、学习方式要“变”
教师应确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性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的语文课教学应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我多次尝试这样分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