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壤环境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1
关键词: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检测手段
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是保证地球绽放生命力的前提条件,从生态学分析土壤,土壤是物质分解的重要场所,也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成长离不开土壤,在耕地面积锐减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获取更多的植物果实,但是在获取更多植物的过程中必定会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虽然这些方式提高了作物产量,但是却对耕作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污染。所以说为了对土壤进行治理,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土壤检测措施,来提高土壤检测工作。
1 浅析土壤污染的定义及危害
1.1 土壤污染概念分析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为植物生产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将水、营养物质以及所需气体供给植物使其可以健康成长[1]。近些年,人口迅速增长加之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多固定废物,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很多有害物质随着雨水进入土壤,再加上农业化水平提高,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导致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影响到土壤正常性能发挥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都是土壤污染。
1.2 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
土壤在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以后就能够传播各种疾病,这些病原体一般是通过带有病原体的人的粪便或者他们洗涤衣物的污水对土壤造成污染,当植物被种植在被污染土壤上会传染各种疾病;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土壤以后,间接的对人们造成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2 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2.1 隐藏性和潜伏性
土壤污染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土壤污染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体以及动物长时间食用被污染的植物,导致身体健康指数逐渐下降。因为土壤污染具有隐藏性和潜伏性,人们没办法感知[2]。例如,发生在苏仙区砷污染事件,导致380名农民住院,经过土壤测试中心检测,大部分农作物已经被污染,很多人都是食用了被污染的水稻而发生的砷中毒,据估计这次水污染对水稻的污染长达10年。
2.2 污染周期性长可逆性差
土壤产生污染以后,污染物在土壤中会发生迁移和转化,与此同时还会和土壤结合产生吸附反应,污染物在土壤中产生的化学作用具有不可逆转性,最后污染物会在土壤中产生难以溶解的化合物。土壤一旦被污染,一些化学有机物很难被分解,要想完成分解工作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2.3 治理困难且危害程度较深
大气和水体都被污染,切断污染源以后利用自然净化也会造成污染问题持续逆转的情况发生,而且较难降解的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累计,用自然净化的手段是很难完成降解工作的[3]。有的时候还需要采取换土的方式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土壤治理问题是一项耗时又费钱的工作,所以说土壤改善技术并未在我国广泛的推广。土壤污染危害程度较深,因为土壤污染潜伏性和污染周期性较长。例如,日本发生的铬中毒事件,从1963年共有130人患病,而且很多人食用含镉稻米而中毒,含镉稻米就是土壤污染的表现形式之一。据专家统计被镉污染的土壤要经过10到30年土壤才能被完全改善。
3 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分析
3.1 冲洗法完成检测工作
冲洗法的色谱分离技术是气相色谱法技术,它和分离化工成品较相符,其工作原理是色谱中气相和固定液之间不同成分拥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成分在气化条件下会在整个色谱柱中运转,经过气化处理以后会被多次分配,因为各个分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经过科学分析他们在色谱柱中的运转速度,对各种农药残留进行采集和分析。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是在典型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创新分离技术。经过多年发展,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检测方法,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范围较广,它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药物残留以及杀虫剂等污染物质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针对土壤污染隐藏性和潜伏性等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帮助检测人员高效快速的完成土壤污染检测。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缺点,那就是其分析成本较高、液相色谱仪价格较高,日常维修费用高,所以说要想完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就必须克服这几项缺点。
3.3 AFS检测方法
AFS检测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其他技术相比综合了原子吸收以及原子发射光谱的优点,是一项较为优秀的痕量分析技术,它的优点就是仪器结构较为简单,灵敏度较高、对气相干扰很少、分析多元素速度较快,所以说AFS检测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土壤污染检测中。AFS检测方法缺点,某些元素对酸度要求较为苛刻、鉴定元素相对较少以及应用范围较为狭隘等方面,所以说要想使得AFS检测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就必须改进AFS检测方法的缺点。
3.4 TG土壤检测方法
TG土壤检测方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和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快速灵感的优点。环境领域检测的研究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TG土壤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化学转化过程,有利于分析污染性气体的形成,对防止和控制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3.5 其他的土壤检测方法
在土地生态系统处理过程中,不同环境中的氧化还原也会影响各种污染物的存在情况,处理效率会对土地生态系统带来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对氧化还原环境积极了解以及科学调控。热重分析法是通过热天平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对物质质量以及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热分析技术,操作简单、精确度较高以及反应速度较快。因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现代人对土壤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要想完善土壤检测技术,就必须针对土壤污染检测技术的缺点进行改进,让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可以更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农业中,让土壤检测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
4 结束语
土壤检测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推广,土壤检测技术广泛的应用会改善农业重质土壤,从而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土壤污染具有隐藏性和潜伏性、可逆性差以及难治理的特点,所以说及早的用土壤检测技术发现土壤污染,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土壤污染情况的发生。如果要完成土壤污染检测工作,就必须对土壤检测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土壤污染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最重要的是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土壤污染检测中。
参考文献
[1]房豪杰.我国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J].上海电气技术,2010,2:1-5.
[2]康树静,王春风.环境中土壤污染情况以及检测手段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150.
[3]李叶.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2:188.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2
【摘要】 目的对重庆市主要根茎类药材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方法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中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结果土壤的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均小于0.7。结论污染水平远低于《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要求》(GB/T18407.1-2001)标准,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关键词】 根茎药材;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 重庆市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药材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土壤作为药材生长的主要载体,对药材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主要根茎类药材牡丹、白术、白芷和玄参的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并对监测区域内的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以《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要求》[1](GB/T18407.1-2001)为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Nemerow综合指数法[2]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几种主要药材的生产发展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重庆东南部的武陵山区域为众多传统川产药材的分布东南限,这一广大范围地处重庆东南部,为四川盆地东南山地河谷地区,是重庆市主要药材集中产区之一,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降雨集中,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最高15.8℃,无霜期超过280d。年日照80%保证率超过1 000 h。年降雨量多大于1 100~1 500 mm。该区域的南川区(川白芷[3])为我国三大白芷主产县之一,玄参药材产量为全国最大,白术常年在地面积也保持在2700 hm2以上。
重庆东北部的垫江县为川东平行岭谷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零下4℃,年积温6 000℃左右,无霜期280 d,年降水1 160 mm左右,蒸发量约1 100 mm,年均日照时数1 260 h,年均相对湿度82% 。所产垫江丹皮是原川丹皮[4]的主要产地。
1.2 采样的区域及方法采用梅花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每个区域5个点,每个点1 kg,深度0~15 cm,均采自耕作层,将各点样品5 kg充分混匀,并用四分法缩分为2.5 kg作为原始样品。按各分布村社种植面积集中程度分别在各药材品种主产区域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牡丹土样主要在垫江县采集,白术土样主要在酉阳县,白芷土样主要在南川区,玄参土样主要在酉阳和南川。
1.3 测定方法土壤中重金属分析参照《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1] (GB/T18407.1-2001)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pH的检测用玻璃电极法;Pb的检测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Cr的检测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Cd的检测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Hg的检测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s的检测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2 结果
2.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为了全面了解几种药材主要分布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我们布置了32个监测样点。土壤监测分析结果见表1。
2.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2.2.1 评价参数选择汞、镉、铅、砷和铬5项作为评价参数。
2.2.2 评价标准汞、镉、铅、砷和铬按照《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1](GB/T18407.1-2001)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标准执行。
2.2.3 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划分依据《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1] (GB/T18407.1-2001)进行。
2.2.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基础上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污染因子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按公式①计算。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公式:评价公式:Pi=CiSi ①式中:Pi――为土壤中污染物 i 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土壤中污染物 i 的实测值;Si——土壤中污染物 i 的评价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和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相结合的综合污染指数法,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按②式计算。评价公式:P综=(Pimax)2+(Pi)22 ②式中:P综——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imax——为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Pi——为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
2.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结果见表2,图1。表1 生长土壤的重金属状况 表2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
3 结论
由图1可以看出,在所选择的4个品种中,牡丹土壤的总体污染水平都极低,且各样点变化幅度都不大。牡丹在地生长时间较长,一般需要约4~5年的时间才能采挖,因此土壤质量对于优质药材的形成尤为重要。参照《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1-2001)标准,由评价结果可知,垫江牡丹主产地土壤各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均远低于0.7,表明该区域土壤无超标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该区域污染水平均为清洁水平,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表明在明月山西山内槽地带进行牡丹皮GAP基地建设是合适的。在今后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重金属的污染,保证产区优质生态环境的持续。图1 重庆市主要根茎类药材土壤污染状况
在白术、白芷和玄参3个品种的研究中,其产地土壤各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l,表明土壤无超标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均小于0.7,表明每个测样点的药材产地综合污染水平均处于安全级别,没有受到污染,污染水平为清洁,适合于发展A级绿色药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
除垫江牡丹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域外,白术、白芷和玄参的主产区域都处于武陵山系这一大的分布区域,且各品种分布还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性,因此这3个品种的土壤污染状况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镉、铅和砷的污染都普遍比牡丹生长环境要高1倍多。一些样点个别重金属元素还达到了警戒水平,是否土壤背景值偏高所致,应继续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早提出预防和规避措施,以保证无公害药材生产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407.1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 徐 颖.苏南地区航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和处置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1,27(5):33.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3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
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资助了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水生天然有机物的起源、表征、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以及卤代烃生成潜力等。在新农药单甲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有机锡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发现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环芳烃的存在,对多氯联苯等的光解规律和产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机理和解释。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作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O3的测量技术、中国光化学烟雾特征、室内大气光化学反应模拟、空气质量模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气微量组分源排放、大气氧化能力、大气光化学模拟和模式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
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但是,从国际发展趋势和目前水平来衡量,就总体而论,我国环境化学的研究,无论从方法、技术上,还是研究思路上大多缺乏独创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热点环境问题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在分支学科和研究的内容上发展也不平衡,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在环境化学过程研究中对化学污染物的外观表征研究得较多,而在复合污染的界面反应过程动力学,污染机制及其效应方面研究的深度不够,缺乏从分子水平上对污染物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虽然建立和发展了较为完备的常规分析测试方法,但对于环境样品的形态、结构与中间产物、同族体等的分离与测定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在污染物的现场测试、实时测定等方面尚缺少有效的方法和仪器。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跨世纪的环境化学任重道远。无论是控制或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是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环境化学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环境监测,大气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污染评价与防止对策,水体中复合污染及土壤多介质污染机制研究,有毒化学品生态效应及危险性评价,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污染控制原理,环境修复技术等诸多领域,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分支学科都面临着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4
关键词:桃花源;金椒坳;红梅坡;红海滩;杜鹃山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觉华岛是辽宁滨海大道的南端起点,临渤海湾,海边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定位为,打造以佛教文化为主题,以生态健康为特征,集旅游、休闲、度假、康体、运动、商住会展功能于一体,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北方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岛。渤海湾唯一原生态佛岛。绿化改造范围约271.05公顷,主要位于觉华岛陆地片区两槐林、松林、植被较多及空旷林地等区域。
2.绿化景观结构
“一环相串、八境交辉、五园炫彩”
一环:环岛路;
八境:景观意境;
五园:五大植物专类园
3.专类园植物景观设计
3.1 桃花源
(1)场地分析
该区位于“龙宫藏宝”景区内,主要为缓坡,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山顶为山石;山坡土层薄,植被以山花椒与一些杂草为主;山谷土壤环境好,植物主要以刺槐为主点缀局部的桑树、山枣、野梨、山桃等。整体空间环境优良,适合打造优美、趣味、特色的植物景观。
(2)设计构思
根据现状环境分析,该区域山形优美,地势坡度较缓,山谷部分本身基底条件好,容易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
(3)绿化设计
拟在山谷附近种植大面积桃花,形成桃花专类园。
对原有山谷进行改造,在不同的等高线位置增加几级挡土墙,使其形成不同高差的小型蓄水池,且在雨水季节形成潺潺溪流,形成区域景观亮点。同时,这样也可以起到保土蓄水的目的,为周边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且固定的水源。山腰的位置,土壤相对较厚,原生植物以山花椒为主,局部地方,现状植被种类也较多,该处的现状条件比较适合桃花的生长。
桃性喜光,要求通风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较耐寒,华北一般多可露地越冬。桃花宜轻壤土,水分以保持半墒为好,不耐碱土,亦不喜土质过于粘重,不择肥料。 一般树龄可维持20~50年。桃树进入花、果的年龄皆早,通常嫁接苗定植后1~3年即始花始果,4~8年进入花果盛期。生长迅速,一年能抽发数次副梢。根系发达,须根尤多;移栽易于成活。
(4)植物选择
桃花品种也比较丰富,根据场地条件及环境特征,这里我们选择种植的桃树种类为:
①小花白碧桃:开白色小花,花瓣椭圆形,花萼花较少,花枝多褐色,带有绿斑。
②大花白碧桃:开较大的白花,有着圆形花瓣,绿色的花枝上密生着细毛。
③五色碧桃:又称撒金碧桃,大部分花为白色或微带红丝,间有一枝或数枝花 为粉红色,也有一花或一花瓣白色与粉红色各半。长圆形花瓣,花枝红褐色。
④红碧桃:开粉红色花,近于重瓣,花枝红褐色。
⑤绿花桃:花瓣浅绿色,倒卵形,花枝绿色带红褐色斑点,花期较迟,大多 在4月中旬开花。
3.2 金椒坳
(1)场地分析
该区位于“龙宫藏宝”景区内,山坡土层薄,局部石头露出地面,植被以山花椒与一些杂草为主;山谷土壤环境好,植物主要以刺槐为主。原生品种还有:桑树、山枣、山楂树、火炬树、野梨、山杏、拐李、山桃等。整体空间环境优良,适合打造优美、趣味、特色的植物景观。
(2)设计构思
根据现状特点,结合优良地形,选用原生物种山花椒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山花椒坳。
(3)绿化设计
将原生品种山花椒,以播种方式进行大量繁殖,在山坳成片种植,一片金黄,形成独特地域风格的金椒坳。
灌木,高1-3米。树皮暗灰色,多皮刺;小枝平滑,暗紫色,节部有刺,长约1.2厘米。芽小形,暗紫红色。秋季叶色变黄。生于山坡疏林中,干燥及湿润地均能生长。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干燥成熟果皮入药,温中散寒、驱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蛔虫病,外用治皮肤痛痒。
(4)植物选择:山花椒
3.3红梅坡
(1) 设计构思
长恨北地无梅花,老榆遣枝绽年华。敢向天下首艳美,冰雪塞外春色夸。
根据现状特点,结合优良地形,以刺槐为背景林,选用北方特色景观树榆叶梅形成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欣欣向荣景象。
(2)绿化设计
拟在山坡种植大面积的榆叶梅,并以单瓣榆叶梅和重瓣畅叶梅为主要品种,局部边角点缀东北连翘,春季盛开时盛开时红黄相映更显春意盎然。
榆叶梅,又名榆梅、小桃红、榆叶鸾枝。因其叶似榆,花如梅,故名“榆叶梅”。又因其变种枝短花密,满枝缀花,故又名“鸾枝”。榆叶梅枝叶茂密,花繁色艳,是中国北方春季园林中的重要观花灌木。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植于常绿树前,或配植于山石处,则能产生良好的观赏效果。
生态习性:为温带树种,耐寒。耐旱、喜光。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不耐水涝,喜中性至微碱性、肥沃、疏松的砂壤土。
榆叶梅可采用分株、嫁接、压条、扦插、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 其中采用分株及嫁接方法繁殖为多。
(3)植物选择
单辨榆叶梅、重辨畅叶梅、半重瓣杨叶梅、弯枝榆叶梅、截叶榆叶梅、紫叶大花重瓣榆叶梅
3.4 红海滩
(1)设计构思
根据现状特点,我们拟对沿海滩涂进行景观改造,使其形成统一的片状景观。
(2)绿化设计
在沿海的滩涂上,全面种植碱蓬,形成一望无垠的红色海滩,再通过适当的地形营造,让红海湾的曲线和肌理更加完美与丰富。
碱蓬俗称嫩苗称“狼尾巴条”、常称为“海英菜”、“碱蒿”、“盐蒿”,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高达30~100厘米,是典型盐生植物,其栽培技术比较粗放,碱蓬的商品性好,碱蓬株型美观,有“翡翠珊瑚”的雅称;鲜嫩茎叶营养丰富,具有特别的海鲜味,口感好。而且可入药主治食积停滞、发热等。
(4)植物选择:碱蓬
3.5 杜鹃山
(1)设计构思:
根据现状特点,该区域景观环境非常好,结合该片区的景观定位,延续红海滩的景观特色,拟在山坡打造成片的杜鹃花,形成花海荡漾,涛声随伴的美丽风景线。漫步宁静的红海滩,放眼望去,墨绿的油松林为绿色大背景,层峦叠彩的杜鹃花为前景,山花浪漫,碧海流霞的景观意向表现的淋漓尽致。
(2)绿化设计
选择不同品种的杜鹃花,如迎红杜鹃、兴安杜鹃、照白杜鹃、大字杜鹃等,沿山坡成片种植。杜鹃花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 。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 ,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杜鹃花的生命力超强,既耐干旱又能抵抗潮湿,无论是大太阳或树荫下它都能适应。根浅,分布广,能固定在表层泥土上。最厉害的是它不怕都市污浊的空气,因为它长满了绒毛的叶片,既能调节水分,又能吸住灰尘,通常在春、秋两季开花。
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杜鹃花的花语——永远属于你。
杜鹃花代表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
杜鹃花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
花语:爱的欣喜,节制,节制欲望。
花色含意:爱的喜悦。
白色:被爱的欣喜。
(3)植物选择:迎红杜鹃、兴安杜鹃、照白杜鹃、大字杜鹃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5
首先,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保证。由于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重视起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从而来实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其次,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中,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就要求我们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工作中的不容忽视的内容,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践行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林业生态建设中树种选择的原则
2.1适地适树原则
在进行林业生态建设时必须要保证树种的选择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适地适树是确保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林木成活率的首要原则。树种应当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地形等条件相适应。适地适树原则的贯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未进行种植的土地且无其他的限制条件,可以直接根据土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或者是确定树种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二是树种土地都已经确定,但二者不相适应,这是可以对土地进行相应的改造,包括换土施肥等或者是直接加强树木后期的肥培管理。三是土地树种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土地性状不变,采取恰当的培育改良措施,改善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
2.2乔灌草结合原则
现代林业建设对于生态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也应坚持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生态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供必要条件。首先乔灌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应当是相适应的,其次乔灌草之间可以共生,在进行生态林建设规划时要在保证植物生长的同时,注重生态林的层次的体现。
3树种选择的策略分析
3.1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
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和环境状况,但是只有兼具经济效益的生态林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因而在进行树种选择时也需要考虑到品种的种植策略和经济效益,尽可能在兼顾当地农民经济状况的同时加快生态林的建设。在进行树种选择之前需要作出经济林建设的整体规划,并根据经济林的要求进行树种选择,制定合理的培育和种植措施,协调好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密种和疏种相结合、林草穿插种植以及林华穿插种植等方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需要注意的对于生态林建设的根本目标要进行明确,不可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造成树种选择的不合理,因而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民树种选择和林木种植的引导。
3.2地区环境气候条件的分析
林木的种植必须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因而在选择林木前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聚落分布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察和分析。林业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之前可以先搜集相关的资料,对当地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在选择考察的内容和方式。在气候环境分析时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气象部门的协作,考察的内容包括土壤条件、光照、温度、降水等等。之后要将可选用树种的环境适应性与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比对分析。要避免不经实地考察凭经验和印象选择树种的行为,以免造成树木成活率低,人力和资金浪费的情况。
3.3商品林树种的选择
不同的商品林对于树种的要求要有所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商品林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根据商品类类型的要求和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用材林、经济林和炭薪林是商品林的三大类型。其中用材林对于树种形状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于树种的抗旱性、抗寒性等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平均材积生长量和立地指数是用材林树种选择的两项主要指标。小黑杨、赤峰杨等由于生长速度较快且抗逆性强被广泛种植在干旱地区的用材林。经济林对树种的成活率、高产稳产等性状的要求较高,其次还要求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选中过程中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树种进行及时的更换。炭薪林种植的树木主要是作为薪柴和燃料使用的,因而应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燃料价值高且燃烧后无异味的树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树种选择的合理性可以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相关林业部门要提高对于树种选择的重视程度,科学地进行树种的选择工作,有效推进我国造林工作的进程,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林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花蕾 单位:库伦旗林业工作站
参考文献: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6
【关键词】环境管理;污染现状;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过去几十年间形式各异的工业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壮大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管理的不到位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呈现以下的特点
1 污染面广、类型复杂、时空跨度大。
从污染面来看无论是腾格里沙漠里的一个个巨大排污池,冬季爆发性的全国雾霾天气,还是长江流域江豚近乎灭绝的生态调研报告….以上种种均说明了我国的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已从局部的个案现象逐步发展成为覆盖全国范围的普遍现象。
污染类型逐步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污染源已从过去单一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步发展成为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及交通的面源污染。同时从天空到陆地、从河流到海洋、从地表到地下,都广泛地被严重污染。污染物的类型也从过去的单一类型逐步呈现多样化、 复杂化且环境危害巨大化的趋势发展。
2 环境污染程度高、环境质量状况严峻。
从世界发展史来看,由于工业、农业、生活及交通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均发生过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中最为严重、危害程度最高的要数世界“公害事件”。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堪比史上最严重,有研究称,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达到8500多人。
从水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无论是占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还是占水资源总量2/3的地表水污染程度均超过了50%,各类湖泊及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极高。同时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恶化使得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以长江流域江豚为代表的水生物种接近灭绝。
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1年世界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表明:我国31个省会城市在世界1081个城市排名中全部排在800名以后,各种污染物均严重超标。
从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来看,随着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的境况越发严重。同时污水的排放,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壤环境的重金属及持续性有机物的污染越发严重。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因污水灌溉、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堆存等原因造成的破坏的耕地面积已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10%共约1.5亿亩,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保形势,剖析过去几十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人少事多,地位从属,地方行政考核体系不科学,环境保护国策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及落实。
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形式各异的污染源成几何级数增长,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的基层一线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配备严重滞后。在基层政府部门中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长期处于弱势从属地位,和随随便便100多号人的建设经济部门相比,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只能算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严重短缺人手,专业知识不合理的人员结构,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基本上均处于民不告,官不管的被动应付状态。加之实施了几十年的以GDP论英雄的行政考核机制,更加促使环境保护工作时刻承受着来自行政、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使得环境保护工作举步维艰,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得到真正的执行,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场广泛存在。
(2)环境监测部门地位从属,人员结构参次不齐流动性过大,技术能力薄弱,难以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需要。
环境监测工作犹如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是检验地方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排污状况的度量,是科学有效的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行政地位上的从属,人员及经费投入的不足,人员收入的偏低,技术能力薄弱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我国大部分的基层环境监测部门在事实上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环境监测能力的不足,环境监测数据的失实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严重缺乏依据,从而导致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需要。
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断加剧,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下环境资源被廉价或无偿的使用有着中大的关联。其中主要根源为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相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从而导致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发生时即陷入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建立了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及标准体系,但是部分法律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置过轻,从而导致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频发。与此同时部分的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相对滞后,很大一部分制定于上世界80年代,存在操作可行性低、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等特征,难以满足现今污染源监测与监管的发展趋势,从而造成了环境监管效率难以提高的现象。
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不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特别是部分地方官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不足是加剧我国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的诱因之一。环保意识淡薄导致不能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广泛存在,更有甚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状况,史上最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实施,或将能把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推上新的台阶。践行新环保法,提高环境管理的实效性,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完善、俱进、操作性强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律体制的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我国要建立完善、俱进、操作性强的环保法律体制首先要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破坏状况等实际国情出发,根据实际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的整理、修订及拓展,使其更完善、更俱进、操作性更强。同时在法律体系的修订及拓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先进发达国家环保法律体系的研究与学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我国特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整合资源,提高环境保护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要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根本在于提高环境保护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环境监测上,以地级市为单位整合环境监测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专业高效的环境监测队伍。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分工提升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能力薄弱的问题,使得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科学,从而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及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指明方向。在环境治理上,加强对环保治理专项资金的管理利用与专项审计工作,使得环保专项资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一分一毛均用于专项环境治理工作。
(3)建立科学的环保行政管理与行政考核机制。
要提高环境管理的实效性,有赖于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与行政考核机制。过去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深化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混乱、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效率低下以及行政考核机制的价值偏差造成的。要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机制需通过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管理体制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逐步建立规范化、统一化、制度化、自上而下明确的环保行政管理体制。于此同时行政考核机制要改变原来以GDP论英雄的单一体系,要全面综合的全方位考核地方官员的综合政绩。在环保工作考核的过程中,尽量多采用飞行检查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加强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尽可能的避免运动员和裁判员均为地方政府的现象出现,使得行政考核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和行政考核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有的环保行政管理及评价体系提升环境管理的实效性。
(4)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性的基本工作,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综合素质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现状。地方各级政府应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给人民群众灌输环境保护理念,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推进环保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家庭的宣传活动,倡导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通过出台垃圾分类回收补贴、举报环保违法行为有奖等经济鼓励政策,鼓励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中。
(5)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执法能力。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中环境执法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与行政执法的环节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要提升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环境监测与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可或缺,其中基层一线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尤为重要。地方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内部及跨地区的人员专业水平培训考核制度,落实人员培训考核经费保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能力操作培训,全方位的提高基层一线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专业指导工作,适时开展对下级部门一线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环境执法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现状,达到提升环境管理与环境执法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中商情报网.
[2]李田,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9月.
[3]我国环境污染现状,豆丁网.
[4]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与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