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推广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推广模式

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1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

一、综述

广西是农业大省,甘蔗、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蚕茧、木材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占全国前列,但农业品牌化程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目前,广西的农产品很难“走出去”,在一线城市出现广西农产品需要贴海南、广州的地域标签才能卖到更好的价格。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农产品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也没有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笔者认为,广西作为落后山区省份,由于受到物流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低、电商人才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观念相对保守等因素的制约,要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广西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化,应该采取符合广西实际的步骤与方法:通过一个品牌的塑造形成品牌化流程,用以实现更多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化。

二、广西农产品发展概况

为了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广西各级政府正从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引进、电商人才培养、金融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动广西的农产品电商发展。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持续,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可以预见政府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协调下,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商场“广西特产馆”刚刚上线运行。自治区商务厅刚启动实施“广西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配送服务中心。据向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广西已有少部分农业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自有公司网站开展了B2B模式的电子商务模式,建立自己的品牌。另外,据笔者调研,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三大电商门户网站,广西区内也有零星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业经纪人开展了C2B模式的电商交易,但数量极少。从总体上看,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正处于初级阶段。

三、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的制约因素

(一)物质基础薄弱

广西鲜活农产品配送能力薄弱,鲜活农产品预处理加工设施、冷链物流、冷冻仓库建设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农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全区农产品中经过初级加工的仅占50%,经过精深加工的仅占20%。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仍在加紧推动农村地区户户通网络工程,部分地区由于相对偏远,网络初装和维护成本较高,电信运营商尚未开通网络服务。

(二)软环境建设滞后

软环境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者观念转变受到现实因素制约、电商消费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政府推动电商发展受到自身能力限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三)才缺口明显

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离不开生产环节的职业农民、交易环节的职业经纪人和配送环节的专业物流人才,但目前广西在这三个方面的人才队伍缺口都很大。现代职业农民有待培育,职业经纪人市场不完善,专业物流人才基本空白段。

四、农产品品牌化实践

2016年,笔者与广西一些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合作成立八桂助农天使团,秉承“合作共赢、团结互助、诚信经营、公益助农”的运作理念,旨在快速推动项目前进,在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群策群力下通过标准化的品牌打造思路,将广西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推向市场。本团队得到湖南人社厅创业指导专家,赋格智库、湖南背包客、湖南梦想公社农业孵化器、湖南火柴科技创始人盛科老师的精心指导,正在开展一些列广西农产品品牌的塑造过程,将打造一些列强势的农产品品牌,为广西的农产品上行之路提供标准化可借鉴的品牌化运作样板。目前正在打造“芒小二”品牌芒果,产地为广西百色,台农、桂七等品种。通过“芒小二”的塑造,完善农产品品牌化打造流程,从而打造更过的农产品。

(一)确定品牌推广方式

根据项目组成员资源分布情况,本次项目推广主要采取网络推广的方式进行,并结合部分线下市场推广,通过H5将产品及品牌快速传统,获取分销商,或直接获得客户。

(二)实现营销推广

本项目的营销推广渠道为:社群+电商+众筹+微商。前期,通过社群预热,招募,后期进入各大电商平台销售。

社群:与国内各大社群进行合作,参与社群数达到1000个。

电商:进驻的电商平台包含:萌店、淘宝、天猫等,主要由项目组成员自身资源为主,同时通过招募分销的模式,进行一件操作。

众筹:本次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京东众筹平台。

微商:微商渠道为重点渠道。在资源整合的同时,将采用分销的方式,使得销售渠道可以快速扩张。现有的微商运营模式一般会有两种模式:直营模式和模式。

如禾葡兰、兰希黎等采用了直营模式,通过大量加粉,然后通过招聘大量客服人员,给他们专业的培训,让客服人员去直接成交客户,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控性强,坏处在于需要大量的客服人员,成本太高,不利于快速扩大团队,做大市场。

如思埠、韩束等则采用了体系,通过发展体系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渠道,人员成本极低,而且可以快速回笼大量资金。“酷果园”项目为节约资金和有效整合资源,将采用模式。招将主要通过社群的方式实现,同时将分为四个阶段:招募、级别体系、培训、激励政策进行。

第一阶段:招募

由于八桂助农天使团成员有着庞大的微信运营团队,只需要在朋友圈发送一个招募信息,即可招到很多。目前已经招募300名。

第二阶段:级别体系

级别分为两级:特别与普通。特别的条件一次性拿500件,可以得到原价7折;普通无门槛,可以得到原价9折。我们承担物流配送与统一售后。

第三阶段: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使用的微群培训方式,将所有分级别组建微群,由培训师进行答疑形式的培训。

第四阶段:激励

根据的销量评选出不同的级别,分别获得不同的奖励,目前“芒小二”品牌设置三种奖励,销售冠军奖、最具创意销售奖、最具优势团队奖。

“芒小二”芒果到目前为止各个电商平台的预售已经达到20万元,虽然未完成最后的销售,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农产品电商必须品牌化,否则广西的农产品将找不到出路,而品牌化的过程必须要遵循目前电商运营的特点,不断整合传统电商、社群、众筹、微商等模式进行营销推广。不同的农产品品牌化过程可以吸纳不同的人进来融资,借用更多的力量推广新的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韦俊良.广西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5(7).

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2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用;实例分析;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9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更新换代,传统商务模式开始逐渐向现代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农产品进入电子商务营销时代是个必然趋势,也是农产品流通革命性的变革。20世纪,当电话成为主流通讯工具,初级电子商务随之形成;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上交易日渐增多;21世纪以后,GPS技术等引入网络商务应用之中,更使得网上交易更为便捷。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多年来形成了其传统的农贸体系。传统贸易方式下,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需要经过生产者(农户)―初级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者超市―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其中包含多个中间商,流通效率较低且成本居高不下[1-2]。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逐步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转变,并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总结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推进安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与变革。

1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1 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1.1.1 美国。美国是最早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国家,这与其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程度和互联网技术分不开。顺应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链,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向两端延伸:生产端为农户、农场,其通过网络提供农产品或者实现互联网订单生产;消费端则更为多元化,包括大型农产品交易网站和农产品企业的电商体系等。由农产品交易衍生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也逐步发展,使得市场行情的变化更易获取[3]。

1.1.2 英国。英国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从Farming Online开始进行农产品服务网站建设,随后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商网站;而接近90%的农场接入农产品网站提供其生产的农产品,并且政府为农户提供专用网关(登录账号),70%以上的农业企业通过其参与经营管理;许多农业网站打造了自有品牌,深受消费者欢迎。

1.1.3 日本。近年来,日本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政府出台并落实了相关标准,促进农产品电商建设。逐步形成了农产品销售的网上超市、网络贸易市场、农产品拍卖交易平台以及农产品电子交易所等。此外,不同功能的网站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例如国外农产品信息网站,有利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开展;农业技术情报网络系统可以在病虫害统防统治方面提供服务;用户培训体系可以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供支持。

1.2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随着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的逐步落实,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其中涵盖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配送、期货市场等多个环节[4]。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体系更趋于完善。北京、深圳、成都、长沙等多个城市都有同城农产品电商平台。据统计,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 000家,已然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2.1 B2B(商家对商家)模式。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与之间的交易服务,包括在线交易、信息中介、期货市场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产品供求企业,包括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生产商和销售商[5]。

1.2.2 B2C(商家对顾客)模式。农产品供应企业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网络平台,包括网店、信息宣传网站、在线订购系统等多种形式,提供销售与服务,虽然减少了中间环节,但是由于受限于农户文化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比例不高[6]。

1.2.3 C2C(顾客对顾客)模式。此电子商务模式主要用于农户、农业合作社和个体消费者之间交易。在特色农产品以及本地生鲜食品供销等方面都有较多的应用,为消费者直接从农户处购买农产品提供便利,适应我国分散的“小生产”农产品生产现状。

1.2.4 G2C(政府对顾客)模式。政府通过涉农网站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提供信息,促进信息流通,实现政府公共领域服务和指导的职能。

1.2.5 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由第三方电商平台提供专业的商品展示、营销、在线交易、信息数据等平台,分别面向供求双方开展服务,促进了公平竞争,也节约了农产品供应企业的成本,同时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1.2.6 农产品电子拍卖模式。拍卖中介受农产品供货商委托,为农产品公开竞价提供平台,包括电子拍卖和投标2个方面,针对性和地域性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2 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需求

2.1 农产品贸易顺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要求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安徽的传统、新型农业都需要借助现代电子信息的手段和渠道加快发展,安徽的优质农产品更需要快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展示和交易。农产品相关市场的建立、发展和繁荣必须与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相适应。目前,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渐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安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特色农副产品电子商城,如淘宝安徽馆、芜湖馆、宁国馆、宣城馆等。2016年5月,安徽百大集团与京东合作的“中国特产・安徽馆”上线。基于实践探索,建立一个全面、高效且符合安徽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势在必行。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在科技大发展、农业大转型的今天,如何能让安徽名优农产品“华丽转身”,避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是关乎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安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需求强烈,也把目光瞄向了大有可为的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最直接的一种参与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须解决网上销售、运营经验缺乏的困局。

2.3 农产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长期的实践中,各类农业网站、农业信息中介机构一直从事农业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村信息化等。为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探索推进信息资源平台的市场化试点,为农产品信息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反哺”经费,通过协同发展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作,以增强发展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做好传统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信息服务新手段。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实现直通式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最佳方式,将气象为农服务范围从原先的生产环节拓展到销售环节。

3 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实例分析

3.1 “聚农e购”农产品电子商城

面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简称安徽农网)在致力于做好公益性“三农”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建设运营了“聚农e购”农产品电子商城(图1)。“聚农e购”电商平台定位为非盈利平台,帮助传统企业迅速上网,主要经营安徽省名特优农产品,主要包括山货特产、特色食品、茶叶、粮油产品、禽畜水产、苗木花卉等六大类安徽名特优农产品,以后还将逐步拓展农资、农机以及其他涉农类产品。

3.1.1 现有基础。一是组织体系优势。安徽农网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体系,与相关涉农部门、高校、科学院所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二是信息资源拥有量大。安徽农网的农业信息化相关资源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农村社会管理各方面。三是服务手段覆盖面广。服务方式包括短彩信、终端产品、专家服务、语音服务、电话、手机客户端等手段。四是平台技术优势方面。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省平台和农业物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应用服务平台,拥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

3.1.2 平台构建措施。“聚农e购”是在省气象局、省农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网宣办、省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等部门支持下建设上线的,由安徽省农村综合信息中心及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建设了专业电商团队。利用农网的技术优势,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本地化、个性化设计。确定了“服务安徽农企,面向全国客户”的服务理念,主要经营安徽省名特优农产品,帮助企业进行零成本直通式销售和推广。

3.1.3 建设效果。“聚农e购”在2016年4月28日上线运营以来,已入驻企业100余家,入驻商家经营的产品涵盖6个大类、35个小类的2 500多件商品,基本涵盖大部分安徽特色农产品,其中入驻企业均为安徽省知名农业企业,产品优质优惠。目前“聚农e购”日均浏览量为5 000多次,截至6月30日,实现订单量360余件,顾客来自全国各地。此外,前期“聚农e购”的推广手段主要是利用安徽农网的自有渠道展开,利用部门内现有的手段实现了平台宣传推广的全覆盖。在电子显示屏、乡村信息员平台、电视天气预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代建代管网站等进行宣传推广;与安徽第一网络社区――合肥论坛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了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利用中国兴农网、吾谷网、兄弟省份农网等业务合作单位开展了“聚农e购”电商平台宣传推广工作。

3.2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邮乐农品”

“邮乐农品”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安徽省政府联合打造的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基地,是在农产品生厂商(B)、农村合作社(B)、农产品加工企业(B)、农产品贸易企业(B)以及消费者(C)之间交易、互动,实现“线上交易、产品追溯、物流跟踪、资讯”,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省最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宣传推广电子商务平台。

3.2.1 组织体系。一是投资运营主体。“邮乐农品”的投资运营主体是中邮(安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控股)。二是服务主体。“邮乐农品”的服务主体是农产品生厂商(农民)、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企业、消费者。三是运营模式。①B2B供应链运营。为农民、农村合作社和企业提供购销产品、采购原材料、购买农资的电子商务平台。②B2C销售链运营。“邮乐农品”借鉴中国邮政成功运营网上商城――邮乐网的经验,运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产品企业由传统营销企业转型为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相结合的现代化企业。

3.2.2 制度体系。一是建设并逐步完善平台。“邮乐农品”基本功能模块:企业会员注册管理;网上商铺;多功能网上视频展厅;交易、支付结算和物流支持。二是逐步开展在线B2B交易。平台开展精准宣传,选择部分企业先开展在线交易,然后大力发展招商,逐步向其他企业推广。三是适时进入B2C领域。将会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平台上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先期主要提供网站交易,再逐步向手机终端、呼叫中心等渠道覆盖。为农村市场提供价廉物美、品质有保障的农资、农机、日化等消费品。四是初步实现商品流通信息跟踪和产品信息追溯。“邮乐农品”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口规范,与合作的物流企业实现联网,提供实时流通信息跟踪和产品信息的查询。六是线下销售渠道基本建成。建立健全完整的线下实体店,推进平台商品进入商超销售,加强商品代销合作。

3.2.3 建设成果。一是信息互动方面。“邮乐农品”提供了一个中介平台,撮合农贸交易;提供了一个预订平台,提供网上招标、网上提前订货交易,使生产商做到订单生产;加工商和经销商能参与、了解生产环节,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降低进货成本。通过双向推荐,为企业会员之间开通了智能化的沟通渠道。二是线上商品销售方面。“邮乐农品”提供网站、呼叫中心、手机终端等渠道,使农产品最终消费者(个人会员)通过这些渠道能够方便地查询和购买平台上展示的商品,享受全功能支付、物流、售后等全流程服务。三是线下销售方面。利用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资源,建设集展示、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实体店,利用邮政网点、商超,提供平台商品代购服务。四是商品流通信息跟踪方面。平台可以与邮政、四通一达等物流服务企业的相关系统直连,利用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提供生产商、经销商的全过程物流信息查询服务,包括出厂时间、物流企业每个中转节点的时间、销售时间等。五是产品信息追溯方面。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防伪追溯,提供简便可行的单个产品的生产企业信息、生产环境信息、生产流程信息等查询服务。六是开辟农技信息园地。结合政府主导的“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项目,在平台搭建各地农技专家人才库、在线答疑、在线预约等功能,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客服热线等方式,实现农技服务的实时互动。

4 结语

电商平台层出不穷,但主打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平台较少,有政府支持、具备社会公信力的名特优农产品电商平台更是凤毛麟角。本土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应继续大力加强平台建设,形成比较完整的平台体系标准,并加强电商团队的人员配置,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多种形式持续进行大力宣传,并辅以线下活动,以增加公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流量,给入驻商家带来可观的销售额。进一步开展招商工作,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和联动,将市县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打包入驻,开设市县名优农产品专区。努力通过核心业务的打造,跻身中国农产品及农村消费品领域主流网络贸易行列。此外,大力推进移动互联服务,全力开拓,大胆创新,着重发展手机客户端、微信的O2O(线上到线下)模式,与时俱进,逐步形成立体式、全覆盖的安徽名优特农产品电商平台。最后,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吸引整合资金、技术、管理等更多资源,为发展成为中国权威的贸易、资讯平台,健全国际营销体系,实现资本、技术、市场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赵光洲,王玉芳,蓝宇洁.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12):37-39.

[2]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45-47.

[3] 葛俊,严奉宪,杨承霖.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5):48-51.

[4] 焦晏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对策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82-84.

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3

关键词 农技;农机;推广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23-03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农艺与农机技术融合推广的意识不强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新技术与农艺新技术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2]。如:机插秧、机育秧,农艺要与农机技术相适应,才能保证秧苖符合机插规范;要提高生产效率,必须采用机械化生产;机插后,要使秧苖尽快返青、生长,又要农艺技术,因此彼此需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协同推广[3-4]。但目前人们对农艺、农机技术融合推广的意识不强。

1.2 对农机化认识不透彻,缺乏改进与革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人们对农机化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创新及投入不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比如:当前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手扶拖拉机型号为81型、91型、151型,其主要技术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样式,在具体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如分离不清、转向不灵、挂不上档或脱档等。目前没有研发或生产单位从根本上对此进行改进或革新,影响了许多农机户的使用,或给农户使用造成了许多的不便。

1.3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不力

国际上,几个农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农机)农业技术推广至今都是由政府全力出资,为广大农户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荷兰等几个农业发展名列前茅的国家,由于政府的强力经费保障和激励措施得当,使得其农技推广服务扎实有力,为农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我国在农技推广方面向国外先进的经验、学习、借鉴不够,促进技术推广的模式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需要。

1.4 目前我国农村农技推广工作发展不平衡,加大了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

尽管我国也是由政府出资为农民提供公共农技服务,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同一政策各地执行力度不一,加上地域差异及经济条件,造成许多局部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不到位,因此影响了当地农业技术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技推广工作亟待加强和提升,以便促进农民收入尽快增长[5]。

1.5 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低

我国农业,特别是广大乡村农业,农民个体户产出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低,除了粮、油、棉及专业化的果、蔬基地产品等大综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稍高,其他种类的农产品商品化率普遍不高,入市环节曲折。农产品难以兑换成钞票,因此即使农产品丰产,也不会丰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农产品的购销服务网络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该方面要全力跟进,服务到位。

1.6 农业技术信息不畅,需求不协调

供求信息、新式农机具、最新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的加工及适销信息等均不能及时满足农民发展农业的需要,阻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7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科学规划滞后

农艺、农技推广的新理念和运作模式要适度超前。农村发展规划先行、农业科技推广也应按科学规律办事,先行推广规划,科学试验,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对光、热、水、土壤、气候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新型农业机械对土壤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期准备工作、经验示范、论证、总结等要尽量细致,成功后再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规划,避免盲目引进,减少损失。

1.8 推广与服务不协调,重推广,轻服务

当前各级政府及所属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重推广轻服务的工作倾向,比较重前期、轻后期,注重引进作物的栽培技术,而忽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研究,加工开发、市场培育和市场营销推广技术;如新产品的示范栽种,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大多能积极支持和参与;而后续的服务工作,技术的应用、改进、提高不够,新型农业机械的配件服务,维修技术服务在农村、在基层不到位,这些方面都亟待解决。

1.9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的技术与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有差距

大宗农产品、粮油棉的种植技术及牧、副、渔的大类产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服务基本上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要深入农村与农民接触就会发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民都有技术服务需求,有许多环节服务不到位,如专业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中技术开发不够。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对农技服务有新的需求,农技服务未及时跟上,如特种农产品的栽培及养殖技术:城郊的立体栽培技术、花卉苗木的繁育技术等都很受农民欢迎。应对自然灾害的农业技术(如:先进、安全、环保的防虫技术,抗旱、排涝技术,防冻消冰技术)储备不足。农村的农户对电脑的使用、电器的维护技术及农机的维护技术都有迫切需求,而农技部门在这方面服务不够。

1.10 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步伐滞后

一是农技推广经费(如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保障不够,每逢基层改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就出现一系列问题。二是技术研发创新不够。三是推广实绩与创新激励措施不够。四是农技人员自身的学习培训机制不健全。五是地方政府重视农技工作能力有限。六是农技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大多数农技人员常年在基层默默无私奉献,但也有极少数人服务意识欠佳,人浮于事。

2 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面很广阔,其涉及到大农业的方方面面,有农经、农机、农技、畜牧、渔业、林业、水利、农电、农业环境等多专业,只有协调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做到各种农业技术相互衔接,有效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

2.1 应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和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生物技术现代化,但是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大面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增加农民收入,就应大力推进农产品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这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

2.2 更新观念

提倡全民重视农业,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做到经费保障到位,而且要措施得当,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和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改进和创新,才能使农业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2.3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强力经费保障制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民以食为天”,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又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措施;确保农技人员的工资和待遇兑现、配备开展工作的必备设备和确保工作开支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长年奔波在广大乡村为农服务,逐年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他们的福利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才能更有创造性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2.4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

既要结合实际,又要兼顾国际规则,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天然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等各类别要积极向农户宣传,申报审批既要符合规则,又要便利化。实行规则公开、信息公开、全体国民共享。要有一定的农产品产量,也就是说其产品的生产要有一定的规模,方可入市竞争。技术服务要全程配套跟进,有助于形成商品化农产品。筛选和研发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工艺和加工机械,这样既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又便于群众消费,扩大消费群体。利用信息技术实行网上订单农业,密切联系国内、国外2个市场,缩短农户与市场的距离。农产品要以消费者为上帝,改进加工技术和加工理念,当今人们期盼绿色、环保、健康、享受,要结合该方面去挖掘农产品的开发潜力。加快科研创新,细化加工过程,尽力循环加工开发利用农产品,使农产品最大限度地商品化。

2.5 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商品化服务组织

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农产品专销服务组织,如日本有农会、美国有农场主联合会和行业协会。服务组织网络创新,要把服务延伸到每位农户,不留死角,保证农产品的购销(流通)信息便利化获得,农产品的运输装备创新、保鲜、保活、保质设施均应配套。政府财政资助农业服务组织运转和仓储设施的建立,改善农产品绿色运输通道。

2.6 加大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创新平台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农技服务、农村开发、农民培训,农技人员学习、农产品购销、农民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应迅速融合信息技术,这样既节约成本,节约时间,加快进度,又方便农民获得农业技术服务,可以在村、组或农户的电脑终端辅以视频和音效。应灵活结合利用各种方法,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

2.7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要因地制宜,人力情况、资源优势及地域特点等要全面考虑。按科学规律办事,新事物的开展,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困难,只要按科学规律及时解决问题,密切联系和依靠农民群众,农技推广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得到农民的拥护。科学编制农技推广的程序和方法步骤,便于为民服务和便于农民学习。

2.8 改进推广与服务的配套工作

当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后续的服务工作要跟上,这样有始有终,有利于总结,有利于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技术迅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体现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守旨;也有利于技术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服务工作做得好,农民会全力支持,可扩大推广面,加速推广进程。

2.9 更新观念,锐意改革

观念决定成败,改革才有活力和前途。要把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需求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入农村多了解情况,常与农民联系才能及时发现农民的急需和问题。广泛学习,勤于实践。当今社会各业创新日新月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掌握为民服务的本领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甘做社会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公仆。

2.10 要立足农业生产,结合农村发展,拓宽服务领域

只要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领域,我们都有责任及时提供服务。一是继续做好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产前、产中、产后的多个环节)直至收获后成为商品化的农产品,成为实实在在的收益,都要密切关注和服务。二是新农村的开发,山、水、田、林、路、沟渠、庫坝、小区域、小流域的治理和规划,要结合农业生产、农机化的使用、农村儿童教育、老年人养老及居民生活等全方位统筹考虑,有利其生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三是贴近农民生活,创新服务形式和拓宽服务内容:①新农村的开发服务需求;挖掘机、装载机使用、培训、维护技术;区域规划设计技术、环境设计技术等。②农村电器化的普及,加上家电下乡的促进,冰箱、空调、电视的普遍使用,新产生对电器类产品的配件供应和维护使用技术服务需求。③农业生产需抗旱、排涝、抽水,这就产生对电机、变压器、电路的使用维护技术服务需求。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手机的普及,农民对该方面的使用和维护技术需求迫切。在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就连儿童培养、农村妇女的培训都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因此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一面,统筹农村技术服务工作。

2.11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重视推广的技术和理念创新,结合国情,引进国外的先进模式和理念。注重推广服务实绩及农业新技术的创新、发明和创造。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用法规强力保障,配齐必备的工作、试验、设备和交通工具。量化农技推广工作考核办法,健全激励措施。鼓励农技人员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层次,适应新的服务需求。及时把行业最新、最有效益的农业技术推广给农民,少走老路、弯路。

2.12 加快,大力整理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只有加快改革,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才能取得农民对的拥护与支持。改革才能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营销能手适度集中。适度的农田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大规模的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开辟广阔空间。适度集中经营,有利于投资开发,从而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13 努力探索先进的农业开发模式

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过近100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产业化模式是能显著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提高;农产品由公司运作,实行商品化生产、加工和销售;生产成本下降;生产率大大提高。目前人们普遍推广的农业产业化如农业服务公司、“公司+农户+基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这种农业产业化雏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多方实践,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方式,要相互借鉴和学习。

2.14 大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基地规划要超前,技术要紧跟国际前沿,管理要创新。基地要以全新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基地要按科学需要,备齐设施,建设成为农业科研、创新、示范、技术推广、培训和学习的中心,要为农业、农村、农民、及农业专业院校学生服务,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农业新的长效发展模式及新的效益、效率。

2.15 强化农业发展法贯彻和实施工作

农业发展法是依法开展农业工作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法律依据。应加强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改进、执行和监管力度。广泛宣传,积极学习农业法规,增强农业法律意识。广泛听取农民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大力普及农业法及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3 参考文献

[1] 宋睿,谭金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2):156-159.

[2] 景丽,韩蕴,苏永涛,等.关于农民参与河南农业技术推广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10(4):126-128.

[3] 周贤东,林昌庭,潘晓青,等.农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72-274.

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4

关键词: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直营连锁;农产品销售;CSA;农社对接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资助(编号:2013C35079)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0日

一、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与CSA模式的兴起背景与发展现状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约20%的白领家庭能享用到生态有机食品。从发达国家的情况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实际看,农产品销售流通模式急需新的发展变革。而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和CSA模式则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创新。它们以“农社对接”为基础,以直供直销作为模式创新的共同特征。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理念为前提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最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在日本,而在美国,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主要形态是由农场和消费者直接对接。这种模式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密切信任与合作,消费者提前预定和支付农产品购买费用,与生产者共担自然和市场风险,生产者遵循有机农业耕作模式,保持生产方式和产品源透明,从而一方面使消费者得到新鲜的绿色有机食物上,另一方面使农场因为向社区直销,实现了更稳定的收入,降低了农产品生产因为周期长等形成的外部销售、价格等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目前,欧美等国家这一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而在我国北京、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已经出现了80多家CSA。

而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提高农产品流通,便利居民消费,近年来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区以合作社为主导开始打造“公司+连锁配送+直营店”的农产品小区直营连锁模式,如北京市为消除社区蔬菜供应网点空白,大力发展蔬菜直销对接新模式,鼓励外埠和本地蔬菜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社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社区直营菜市场和社区直营菜店。这种直营连锁模式一头连着生产基地,一头连着消费者,各类新鲜蔬菜搭上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直通车,从而不但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有助于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从源头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与CSA模式的发展意义

1、我国专业合作社众多,农户和政府向社区推广农产品愿望强烈。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目前,全国专业合作社众多,合作社发展迅速。这一组织形式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积极打造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和CSA模式,探索“农社对接”,符合专业合作社和政府部门推广农产品的愿望。

2、有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前,由于农产品种植等远离大都市,造成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出现“菜贱伤农”,损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等的积极性。“公司+连锁配送+直营店”的农产品小区直营连锁模式以及“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建立农产品从基地到零售终端直供体系,发展拓宽销售途径,开展“农餐对接”和“场店对接”,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有助于打造城市“菜篮子”、“果盘子”工程,为居民带来农产品购买的便利。民以食为天,果蔬生鲜是每个家庭每天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通过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直销对接的新模式,采取将农产品从基地以小区直营方式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传统销售的诸多环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为消除社区农产品特别是生鲜蔬菜类供应网点空白,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政府打造“城市菜篮子工程”提供有效对策。而“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则更能满足部分追求高品质居民的定制化需求。

4、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的成熟,广大市民对食品安全、品质的关注将前所未有。市民对安全、优质、健康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大。大家不但要吃的安全,还要吃的健康,因此各种“粗菜”、“农家菜”越来越被人们追捧。通过直销和CSA模式,可以清晰知道各种农产品的来源,实现农产品的“产地可追溯”,从而推动农产品生产这一源头的质量和安全,并有利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

三、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与CSA模式发展的潜在问题

农产品直营连锁与CSA模式,具备较好的外部环境,符合未来消费趋势,自身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当前国内发展却相对缓慢。探究其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延缓需求量和盈利性。虽然农产品的安全健康需求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很多居民的健康消费理念和消费知识不成熟,CSA模式推崇的生态型农产品价格较高,面对的是中等收入以上群体,目标市场群体的培育需要一定时间。

二是面临着“农超对接”下超市的巨大竞争。由于经营面积有限,因此在商品种类方面,农产品直营店很难与大型商超竞争;而在成本方面,虽然其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一定成本,但如果不能发展出一定的规模,可能成本难以和超市抗衡。同时,强调农产品品质,可能由于消费者消费层次和观念的不成熟以及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会遭受到附近已开或未来准备进入的低端的蔬菜水果店的低价竞争。

三是自身内部成本控制有较大难度。尤其是生鲜果菜对物流和保鲜的要求较高。一旦运营起来,这方面的支出或将比预想的要大。如果不能实现连锁经营,进行规模化发展,成本将大大增加。另外,CSA运作的成本因承受地租、劳动力和能源价格增长的压力而随之上涨。品质的优势很可能被价格的劣势大大弱化,从而降低模式本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农产品社区直营连锁与CSA模式优化

根据目前市场发展趋势和国外经验,如果能在市场定位、经营模式以及产品、价格、促销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优化,这一模式将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具体而言:

1、经营模式创新:打造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直营销售连锁、观光的产业链基地。目前,直营连锁和CSA模式采取最多的来自于专业合作社,鉴于合作社自身生产基地的优势,可以在经营模式上,建立起国内外流行和当下市民非常喜爱的集农产品集安全种植生产、休闲与观赏功能于一身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的生态农场基地,在此基础上打造“公司+连锁配送+直营店”的农产品小区直营模式,真正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和全方位服务。一方面打造部分产品的有机农产品基地,农作物遵循有机农业耕作模式,发展高端客户,从而保障所销售农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农户的利益,实现双方双赢;另一方面,当前周末自驾游、休闲和体验旅游日益被城市居民所推崇,通过从上游种植基地、下游直营连锁销售发展到基地内的餐饮、休闲娱乐等方式,发展产供销一体化,从农业发展到生态旅游服务业,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也增加新的价值创造来源和实现产业的延伸与多价值多用途的综合利用,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增值。

这种经营模式上的创新突出体现为两方面:(1)农产品直营直销和生产与观光体验休闲一体化的基地发展模式。农产品直营直销和一体化生态基地发展,减少中间环节,可以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也能有效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同时可以发展相关的餐饮和观光等服务行业,提升基地的多功能和多价值;(2)社区支持农户的农产品供需联接模式。通过发展社区较高收入和要求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前签订供销合同,提供参观基地和参与活动,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建立密切的供需联接模式。

2、市场定位创新: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流,强调定制生态健康。传统模式的生鲜超市、菜市场、便民店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各种依靠工业化的转基因食品增加,绿色有机食品的供给将日益稀缺。供需矛盾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只有约20%的白领家庭能享用到生态有机食品。因此,在市场定位上的创新体现为:充分考虑到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强调以便利、安全、定制、生态和健康为主题,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流,发展店铺产品定制化、高端服务,兼顾高端特色礼品和低端大众化产品需求。因此,在目标市场上,以一二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聚集的小区作为本模式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同时,还可以不断开拓社区周边的中高档餐馆市场。

3、营销策略创新:在产品、价格、促销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突出特色差异。(1)产品策略创新。首先,在产品种类上,名优特的地方干货产品,杂粮五谷类、蛋禽肉食类和蔬菜瓜果类生鲜产品相搭配,基本满足小区居民日常餐饮和送礼需求;其次,在农产品品质上,根据农产品的等级和安全程度分类销售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对于蔬菜和肉食类产品,则又根据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需求,分别提供未加工农产品、产品初加工(清洗、去皮等)和深加工农产品(搭配可直接烧制菜、手工香肠等)相结合,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在产品质量上,由于合作社直营直销以及CSA,可以更好地通过标明产地实现产品源头的可追溯和产品种植过程的品质和健康。(2)价格策略创新。在价格上,由于减少了中间渠道,按照当前国内直营店的调查,可以减少20%的成本;同时,需要不断发展直营连锁和加盟,加强仓储和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实行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连锁化配送的经营发展道路,以此来形成品牌和规模经济优势。另外,也要积极争取政府补助、担保、土地租金补贴等政策支持,来进行成本控制。(3)销售渠道策略创新。实行实体店+网上商城的农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时代的优势和特性,在销售渠道上,不但利用自身的实体店,也充分利用淘宝等B2C网上销售平台以及自建网站等形式进行产品销售,实现线上和线下销售相结合,店铺直营和社区居民提前定制、基地餐饮、休闲、采摘销售相结合,能更有效的拓宽销售方式和渠道,推动产品的销售。(4)促销策略创新。在促销方式上,不但可以通过对部分农产品实行天天特价等方式在前期吸引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办理会员卡,发展VIP客户,实现按照消费金额差异化折扣,提供农场免费体验,还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手机营销,建立公众号,发展微信圈等来提升人气,并推广农产品安全与品质的相关知识和理念,促进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与成熟,来促进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关注和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孔祥智,刘同山.“农社对接”的优势、发展思路及前景[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9.

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5

关键词: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既不是要全面控制农产品消费,也不是对农业文明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模仿,而是致力于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反对浪费农产品,在消费中切实做到理性、节约,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宝贵的农业资源,改进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业产业是我国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农产品消费状况又在整个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能够发挥出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应用低碳理念来考察农产品适合于哪种消费模式的问题,全力引导消费者们将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消费模式转换成为低碳模式,从而让广大消费者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低碳时代的经济环境,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质量。

一、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主要是指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将低碳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在个人消费能力许可的状况下,运用科学理性之认知以实现个人实际效能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注重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在平时生活中,消费者就应当积极抵制农产品化学化的不良影响,不断提升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力度,致力于实现膳食营养之平衡。二是注重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基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不是倡导降低农产品的消费量,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节约农产品资源。三是注重于文明和健康消费。要运用低碳农产品消费方式之指导,持续改进广大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观,让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够持续提升,并且让其能够养成低碳化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者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促进低碳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意义

一是维持国民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之所需。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彼此间具备了统一性,两者之间是彼此依赖的关系,而且还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转化。农产品生产能够为广大消费者们创设出农产品这一十分重要的消费对象,而农产品的消费则又会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农产品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备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内容。无论消费者怎样拥有与使用什么消费方式以满足个人生存、发展之所需,只要是能够有利于保护当前生态环境的,就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是符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实际要求的手段。二是推动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前提。所谓公平消费,主要是指所有人均能够公平享有各类消费资料之权力。如今农产品消费不公状况相当严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在农产品的消费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而且一国内部各群体间在农产品消费上也是很不公平的,富裕人群的消费量往往极大地超过了其有权占有的消费量。同时,当代人对于农产品资源的大力开发肯定会影响到后代人在农产品资源上的储量。所有人均不应当为了实现自身消费权而做出危及别人的消费行为,人们不能由于同代人的消费而伤害到后代人的消费权利。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有利于推动国别、地区、代际以及代内公平,因而可以说是维护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关键一环。三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世界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是线性消费方式。这一消费方式形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体系为主要驱动力,致力于追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各类资源的过多消耗。如今,全球出现了资源日益耗竭、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导致人类环境出现了灾难。为更好地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全球各国均在努力为实现减排而探求科学的路径以及方法,注重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长期性。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生产以及消费,唯有真正建立起低碳化消费观,才能够确保可持续消费能够成为现实。唯有持续更新农产品消费方式,才能够切实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构建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建议

(一)不断推动形成低碳农产品消费观

低碳农产品消费可以说是消费价值观上的改进。唯有从保持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视角来对待农产品低碳消费,才能够全面认识到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必要性,才能够切实排除以往所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才能够让农产品低碳消费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以及价值观。依据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观上十分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当采取两项举措加以应对:一方面是要不断强化低碳农产品消费的宣传引导工作。思想可以说是行动之先导,强化农产品低碳化消费之宣传,是保障消费行为的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宣传过程之中应当着力强化对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所进行的宣传,从而让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们能够认清当前我国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艰巨形势,更加清楚依据科学生活标准进行消费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忧患感和责任感,持续开发低碳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报刊、影视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积极引领大众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方式。低碳消费教育主要是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们传授涉及消费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要社会教育类活动之一,它十分有利于打造微观市场主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以及经营观,不断提升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以及经营者所具有的素质,切实协调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维护广大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说,实施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是有力维护消费者群体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消费质量的关键保障,更是倡导文明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二)持续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

为了能够改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从生产视角来考虑,不仅仅是单一地停滞于开发低碳化农产品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上作出努力。当前我国农产品遭受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气候的变暖对于农产品生态情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充分表现为暴雨洪涝的次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状况不断加剧,气温的升高导致干旱的面积被不断拓展,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则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地力污染则极为严重,以至于病虫害的影响被进一步地加大,生物资源出现了大量减少的趋势,水资源极为短缺,湿地面积也在持续缩小等。如今持续出现恶化的农产品生态导致我国只能想方设法去打造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从而奠定农产品低碳消费之基础。一是要以积极防治为前提,不断遏制生态环境被恶化的状况。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土地污染等等。因此,要致力于创建农村地区污水净化体系,制定出对污染物实现总量下减的主要方案。应当运用节能、保洁等举措,积极控制温室大气往大气所进行的排放,这就要求从污染的源头抓起,致力于改进或者运用清洁生产的具体工艺,尽可能地少排或者不排放污染废物,切实控制化肥对于各类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多施一些有机肥,不予使用或者安全使用各类农药,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低毒型农药以取代高残留、高毒性传统农药,从而不断推进生物防治工作的进程。二是要以保护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无法离开农产品生态系统在服务作用的大力支持,切实满足对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之需求,力避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服务能力之丧失。一定要明确区域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定位,积极组建区域性生态服务能力不断利用之政策框架以及落实方案。

(三)全力探究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新策略

积极开发低碳化农产品,这是创建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基础。然而,因为低碳农产品经济主要是指在气候变暖状况下形成的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当前,我国大多数群众对于低碳农产品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要运用全面宣传教育,尽可能快地让低碳化观念能够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这就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大力探究农产品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农产品低碳经济之发展有诸多形式,当前各地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由广大农民群众创设出来的农产品低碳化等形式。为此,要实施科学规范的总结,让其能够发展成为一种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式,并且推广到风力和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方式中就具有很大的宣传与推广作用。二是要持续改进与创新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技术。在当前农产品低碳经济的开发过程之中,开展技术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缺乏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农产品低碳化只可能一场空欢喜。改进农产品低碳化技术,可以推动高效化、畜禽养殖、农产品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综合运用技术等,并且在实践当中持续进行推广、应用与提升。

结语

总之,由于低碳经济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对于生态以及环境的压力正在变得愈来愈大。消费与加工等环节是判断农产品碳排放量大小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城镇居民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之中的碳排放比例已大大高出农村群众。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农产品消费在整个农产品链条之中的碳排放,都是消费中碳排放量最集中的内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则占据了次要地位。所以说,消费与生产是降低碳排放量过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居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不断提升是推动间接碳排放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使用率,应当以可持续消费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农产品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们真正建立起农产品的低碳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01)

[2]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

[3]雨晨.低碳农产品消费研究回顾和展望[J].农业展望,2012(12)

[4]安玉发.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因素分解研究[J].农业经济研究,2014(03)

[5]郭斌.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农产品推广模式范文6

农产品生产经营现状

农产品的经营一直关系着两个家庭,一个是生产家庭,一个是消费家庭,两个家庭的顺利对接才是农产品销售与经营的关键所在,如果生产家庭没有办法生产,消费家庭就谈不上消费,而消费家庭买不到需要的农产品,生产家庭生产了也卖不出去,两者互为关系出现的简单问题,到目前位置,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揪心,本来只要两个家庭互相需要,那么经营农产品就不是一件难的事情了。

近年来,政府给了不少的农业项目的支持,可是没有收获,为什么?政府也不知道怎么办?道理很简单,很多国家的钱都打水瓢,为什么?中间环节有问题,没有直接用在项目上,中间监督出了问题?农业企业都是农民在做,缺少指导。由于农民他们本身素质有限,所以如何把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整合一体,成为现代农业的最大问题,现在所谓的农业专家们都知道农业的问题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可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销售,只知道弄大批发市场,弄几个什么协会来糊弄农民,农民盲目陷入什么协会的圈套,导致现在农民增收出现困局。

农业营销切忌 “嫦娥奔月”,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很多时候归结在产品的老化,农产品的结构不配套,大多数是政府主管部门喊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无力来突破农产品的营销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营销与消费市场的研究与突破,抓农民很有手段,但抓销售就迷惑不前,因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后者是市场手段,由此,在基本盘面上的指导人员,需要强化一体化的专业人才,主管人员要抓生产更要懂市场,而懂市场远远不够,懂市场的所谓农业专家很多,但需要懂营销的就很少,因此,两者或者多者结合,将是关键。

农产品经营困局有三大因素

1、人才:农业产品销售人才很少,也很少有农产品或者农业销售人才交流,目前在农业产品销售大部分是一些农民出生,现在有转型后(初步土地经营升级)的一批人在主导,很难融合现代营销手段,高级农产品营销、策划、销售为一体的“地面营销人才”更是难以寻找,这与我们的农业大国格格不入,最多的是研究与政府主管人员,因此,农产品国内营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市场消费需求,也就是农户家庭到消费家庭之间传播的桥梁被人为阻隔,消费者想知道农产品的信息、质量、品项特点、产地情况、安全情况等等均缺乏对接,依靠农民做不到,依靠政府不精通,只有满大街丢在那里,出现两极分化。

2、产品:在全国有不少农产品接近我们国家最高标准—有机标准,但是标准的使用、建设、管理需要花很多费用,农民承担不起,所以在当地消化,价格低,出不去,很多特色产品由于缺少标准的支持,上市后价格上不去,竞争就下降,农民赚不到钱,结果就不了了之。农产品的周期性与存储特点,决定了产品必须要有严格的经营时间通道,而时间通道掌握在政府部门,比如标准、运输、管理、销售价格等,把很多优质产品浪费在与市场的人为交道里面,而比如生鲜的农产品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农民害怕产品进城市,也是一大问题。

3、市场:纯粹的市场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对政府主导信息的管理,而全国市场消费阶段停留在批发市场,政府的信息来源也在批发市场,并不清楚消费者想吃什么,怎么吃,吃的代价、吃的便捷、吃的安全、营养,均不是非常清楚,而批发市场是无法掌握直接的消费信息的,所以存在很多产品雷同,高价值的产品不多,也没有人去引导消费者去消费什么样的农产品,所以市场出现盲目现状,大量好的农产品消费者不习惯、进不了餐桌,由此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结果农产品新品市场萎缩,高价值产品提不上价格,消费者吃不到,两者又开始对立。

那么如何来做农产品的销售呢,在管理与经营上,如何把农民的好产品卖出去,提高农民积极性,能够赚到钱,来继续推动农产品升级,成为关键,而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成为新农产品销售突破的关键所在。笔者对现代农业营销的定义里面提出农产品的直营销售,成为现代农业营销的突破口,确定什么样的销售,如何才能满足广大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才是营销思路的延续,我们把消费家庭的分类,就可以看出农产品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模式,基本上城市消费家庭分为3个类型,一个是工薪消费阶层,一个是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一个是小康阶层,三个阶层所消费的农产品完全不一样,也很具有代表性,而大多数农产品是不分消费家庭的,爱谁买就卖,因此管理与经营费用增加,损耗非常大,作为农民的销售路数不对,就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三个阶层的消费不同,工薪消费阶层主要消费一般的农产品,也就是常规产品,追求便宜与实惠,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消费为常规的无公害产品,以限制高农残为主要产品,价格比较优惠量大。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消费一般以上的产品,追求产品的营养与外观,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比较喜欢净的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价格稍高影响不大,比如绿色食品,大棚种植的反季节时令农产品等,追求新鲜,喜欢在超市消费,干净。另外小康阶层的消费者要求比较高,追寻特别的农产品,享受时尚的同时,追求高档,比如出口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市场上少见,所以追求安全、营养、高价值是他们的目标。

根据不同的消费目标,制订不同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才是农产品现阶段提升的有效办法,一般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由于成本问题,可以在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在各社区的菜市场进行销售,而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可以在社区根据专营销售模式,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接消费家庭,提升产品的销售方法,也建立可以销售的周年化生产计划,这样的专营销售模式将大大拓宽销售基层面积,不至于产品生产以后不知道怎么办,同样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化良性发展。

绿色与有机农产品直营的10大销售策略

1、配送策略:市场特定的消费对象,城市在不断扩大,买农产品越来越不方便,特别是安全营养的农产品,因此很多家庭需要有这样的配送渠道,有品质保证的配送渠道,这样的享受,可以体会配送带来高效便捷的销售服务,做好消费家庭的数据库销售目标,建立庞大稳定的销售体系,成就现代消费观念在农产品销售上的突破,也是新的尝试。配送不仅仅是将所需要的农产品送到消费家庭,而是要建立一个消费管道,这个管道包括先进的电子商务、电话、店面等互相配合,协调运行。

2、免费体验策略:把农产品的优、劣完整体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产品的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拉近消费者的感官识别,从而建立牢固的产品信任感,促进产品的就地就时消费。体验策略运用的产品非常重要,货真价实是体验的关键。

3、教育服务策略:社区服务是销售模式的通常做法,一般是依靠社区的组织关系来进行农产品的教育与消费,通过对物业、居委会的联合,把社区教育与服务的关系建立起来,通过对产品的桥梁作用,把农业的场景从生产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演绎,使消费者明白农产品怎么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通过怎么样的质量检验保证品质,互相共融,保证常年的农产品供应,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与渠道,提高信任度,也服务当先,做好教育消费的引导工作。

4、引导对比策略:农产品的销售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对比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望,看外观;品尝,尝品质;比较价格、重量、产地、颜色、品牌等,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产品的实质,引导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诸多好处,消费者通过观望、尝试到消费的过程全部是引导出来的,因此,引导消费策略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并不需要广告来扶持。

5、公众公益策略:农产品走公益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与体育结合,现在流行奥运生产的农产品很吃香,还有会议、旅行、餐饮等诸多公益活动的切入,很多活动把农产品介入进去,提高知名度,这样可以大范围在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可以迅速提高。

6、小范围团购策略:农产品做团购优势很大,家庭厨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礼品销售,通过对农产品的包装与贴牌,把简单的一种农产品包装成消费时尚的礼品包装,特别是水产、水果、粮油、蛋等等,小范围的团购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单位里面,包括机关食堂、各办事机构、单位等,由于我们国家节日特别多,所以节庆农产品礼品销售将异常火暴。

7、社区活动推广策略:社区推广活动历来是农产品销售的好渠道,也是宣传的最好阵地,社区活动主要要贴近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比如赠送厨房用具,把活动按照社区的特点安排开来,小区设摊、节日活动庆祝、社区组织活动介入等等,长期不停的搞,把社区当作产品宣传的一块阵地,效果非凡。

8、单位合作推广策略:单位合作的优势很明显,农产品需要走量才好,与单位的合作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单位配送与单位效益挂钩,机关食堂与单位食堂合作,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9、个体直销策略:农产品在各地可以与当地的社区便利店有效结合起来,比如水站、洗衣店、小卖部、茶楼、社区会所等等,通过对接,把农产品的信息出去,这样大大加快产品的直接销售。

10、媒体网络广告策略:在网络上进行产品宣传将越来越流行,什么样的产品均可以在网上找到,网络重点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重点突出产品的营养价值,什么样的消费者适应,有什么好处,吃了后能对身体有什么改变等,这样的宣传在网上越流行,产品的知名度就越高,越能够与消费家庭融合。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电视与报纸传媒结合起来,加快农产品的现代化营销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