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的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市场的前景

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药厂洁净室、空调洁净度、温湿度、节能、制冷负荷、运行负荷、风机温升、变风量、待机工况、换气次数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端药厂项目的洁净室建成的较少,所以长期以来药厂洁净室设计中的节能问题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医药工业全面实施GMP,GMP达标的药厂洁净室建设规模正在迅速发展与扩大,药厂洁净室的节能正被越来越多的业主关注。笔者通过参与设计和运行的上海和天津两药厂固体制剂药车间的洁净空调系统分析、论述和总结药厂空调工程的节能措施。

固体制药车间。功能区包括:卸货,更衣,称重,清洗,内包,外包,制丸,包衣,干燥。空调系统的分区主要依照功能区的划分作为依据,不同的空调系统用于分别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区。主要的空调分区可以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区中又可细分各类生产区,干燥区和甲类区域。

制药厂洁净室空调系统高能耗的具体表现

制药厂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高能耗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制冷负荷,各类制冷负荷主要有新风,风机温升,工艺设备,围护结构,照明,人员等。其中以新风负荷最大,药厂新风需要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维持正压和弥补排风量。其二是运行负荷,为满足洁净和工艺排风需求,药厂洁净室风量通常比一般舒适性空调间大很多,另外为了克服多级过滤的要求,药厂送排风机的动力也会比一般舒适性空调间大很多。

生物制药厂洁净空调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

如上所述,药厂洁净空调高能耗主要体现在制冷负荷和运行负荷两方面根据笔者对两个药厂的设计及运行实践将分别从这两方面7项节能措施展开叙述。

减少制冷负荷的四点措施:

适宜的温湿度的设计

GMP规定药厂洁净室的生产条件是18~26相对湿度45%~65%。这条规定对相对

湿度的定义基于这样一个标准,过高容易长霉菌,不利于洁净环境要求,过低容易产生静电,使人体感觉不适。但是根据本次项目的生产实际情况,只有少数工艺(如内包外包,制丸区域)对温度或者相对湿度有一定要求,其他区域(如走廊,清洗间,称重间)均着眼于操作人员的舒适感。从人员操作的习惯来说,夏天温度可以从24˚C提高到26˚C,冬天可以控制在20˚C左右。冬季,在不影响人员舒适度的前提下,相对湿度从55%下降到40%,则节能效果是很明显的。就本次项目的经验而谈,根据公式3-1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这一方法是降低洁净车间冬季加湿负荷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加湿负荷W=1.2*L*(D1-D2)(3-1)

D1---室内含湿量 0.0102kg/kg@24˚C,55%; 0.0074kg/kg@24˚C,40%

D2---室外含湿量 0.0013kg/kg@-9.4˚C,73%

L-----风量m3/h

由此可见,以30000m3/h风量的全新风空调系统为计算基准,相对湿度从55%下降到40%后,加湿负荷从32kg/h减少到22kg/h,减少了约30%。

适宜的洁净气流综合利用设计

洁净气流综合利用,将工艺过程和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是可以直接获益的节能措

施。以本次项目为例,在需要常年供热,维持约40˚C的干燥间,利用高温排风和送风之间的全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排风的热量回收大约50%左右,该措施在冬季可以很好的降低加热新风的热负荷。另外,在干燥间,由于工艺设备对换气次数的需求较大,需要大约25次/小时以上的换气次数来满足干燥工况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区分空调送风和净化送风也可起到节能效果,净化风量只进行过滤(例如FFU)处理再循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输送动力,减少系统和空调器的漏风量。根据公式3-2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减少系统漏风量具有实际的节能效果。

风机轴功率 N=L*P*1.2/η/3600(3-2)

L-----风量m3/h

P----风机全压 kPa

η ----风机效率

由此可见,以末端要求30000m3/h风量的送风系统为计算基准,假设风机效率为0.9,风机全压为0.8kPa,若将漏风率从10%减少到2%,则风机轴功率可以9.9kW减少到9Kw,减少了约10%。

适宜回风重利用设计

中国GMP中规定:产尘操作间应当保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在固体制剂生产中,最常见的污染是物料操作过程中的粉体污染,特别在多品种生产中,防止粉体的交叉污染十分重要,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点之一,采用直流风系统的方案是防止通过空气循环系统造成药品交叉污染的有效方法,但也将使空调系统的能耗和运行费用大幅增加。本次项目中,通过对粉碎,称量,制丸,混合,干燥等生产操作区进行风险分析,笔者认为如果能对排除产尘操作房间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严格有效的处理,使之不会交叉污染,利用循环风就成为可能。图3-1为本次项目中的对回风有效利用的一个案例:胶囊填充区等生产工序中带有药物粉尘的回风经中效和高效处理再送入住AHU循环利用,并将回风过滤机组与住AHU做成一个整体处理设备。

图3-1 胶囊填充区空调箱示意图

适宜的换气次数设计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对D级洁净区换气次数的指导值是每小时10~15次,但是该标准已经执行超过50年了,近些年来,无论从洁净建筑墙体、吊顶,室内工艺设备还是操作人员的洁净服装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见插图3-2),插图3-3是笔者对位于上海的某外资著名固体制药车间运行情况跟踪调查后得到的一些记录,从该记录来看,即便是在B级洁净区,10次/小时的换气次数仍能很好的保证洁净度,实际运行情况说明,保持洁净度不仅仅依靠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更多的和操作情况,建筑围护结构室内材料,工艺设备等因素有关。所以,笔者认为在建筑标准较高的外资制药车间,依赖于良好的运行情况,可以适当考虑减少换气次数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本次项目中,笔者对换气次数的选取均依照规范要求的下限执行。

图3-2 2010年落成的某外资固体制药车间D级洁净区操作人员洁净服装和洁净设备

图3-3 2010年落成的某外资固体制药车间B级动态洁净区,10次/小时换气情况下的数据

减少运行负荷的的三点措施:

减少风机,电机温升负荷的设计

净化空调器把电机外置对节能是有意义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产尘量和风

机温升。根据公式3-3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风机温升对空调箱的供冷能力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再附加考虑减少系统风量后风机轴功率的节能效果和风机外置后风机发尘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叠加后的节能能力还会大于以下的计算值,可以达到5%。

空调冷负荷 Q=1.2*L*(H1-H2)/3600(3-3)

L-----风量 m3/h

H1--室外焓值 87.5kj/kg@33.9˚C,62%

H2--室内焓值以室内状态点24˚C,50%,忽略室内发湿量,90%的机器露点送风,风机温升为2˚C,为计算依据,则送风状态点焓值为44.3kj/kg@18˚C,80%; 当风机温升降低至1.5˚C,则送风状态点焓值为43.1kj/kg@17.5˚C,82%

由此可见,以30000m3/h风量的全新风空调系统为计算基准,风机温升减少0.5度后,系统能够提供的空调冷负荷从432kW增加到444kW,增加了约3%。

新排风系统的变风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药厂空调系统需要补充大量新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设备的局部排风,但局部排风装置并非全天运行,所以可以根据排风量变化或室内正压的变化,不断调节新风量,以维持室内正压。本次项目的设计思路是:在送风管上安装定风量阀(CAV),使进入房间的风量恒定不变满足洁净换气次数的要求,同时局部排风设置变风量阀(VAV),接入BMS系统,通过检测设备的运行工况调节排风量大小,并在洁净室内设置压差传感器,当房间压差值发生偏离时,可以根据排风量变化或室内正压变化,不断调节安装在回风上的VAV,从而调节新风量,达到在运行工况下减少新风量的目的。

待机工况的设计

对于药厂洁净室,考虑到运行时,维修时和下班时的不同,或者工作任务饱满和空

闲时的不同,除了在单台风机的风量调节上进行控制之外,本次项目设计中也考虑了采用多台风机,通过台数的不同进行分步控制风量。在洗消间等间歇操作的房间,考虑到工艺操作和休息时的不同工况,本次项目采用了双速风机工作模式,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结束语

药厂洁净室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涉及面广,知识综合性强,已经引起了设计院各专业及医药工艺的高度重视。21世纪医药产品的竞争最终是医药产品质量,技术和成本的竞争,做好了药厂洁净室节能设计这篇大文章,将会为我国医药产品竞争能力的提升作出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457-2008

涂光备等编著,制药工业的洁净与空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王海桥,李锐主编,空气洁净技术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

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2

【摘要】 为了解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和完善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07、2008年级的2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2.8%的学生认为目前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实践能力培养调查有22.4%的学生反映存在脱节现象;34.8%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部分学生在受教育的培养模式方面认识较为模糊,定位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作为新办专业课程体系在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基本合理,在体现办学特色方面仍需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在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为近年来的新兴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善于市场营销开发与管理的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强理念性、高技巧性、强实践性的特点有别于其它管理类专业[1]。我校于2008年开办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本科教育,与国内许多开办类似专业的院校一样,在该专业的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缺乏办学经验。如何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我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使课程体系体现“懂医药、会管理、通营销”的培养要求,现有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笔者在校内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体系调研,以期通过分析现状,探索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方向。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及抽样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07和2008年级的管理学、药学、预防医学三个专业学生,按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为91.3%。

1.2 调查方法 参考国内其它医学院校课程开设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以学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去向为主要内容,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法,由被调查人自己填写。

1.3 数据分析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采用率及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其中对合理性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

2.1.1 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目前我校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主干学科包括医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核心课程包括临床医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医药商品学、国际贸易与实务、商法药事法规、药剂学、中医药学基础、药物化学、医用化学、药理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市场调研与预测、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推销艺术与技巧、公共关系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理论与实务、项目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统计学原理和运筹学等24门。认为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合理的有100人,占47.6%;部分合理的95人,占45.2%;不合理的15人,占7.2%。

2.1.2 学位课程 由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见表1。表1 210名学生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学位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调查在学位课程设置“部分合理”和“不合理”的学生中,针对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分别进行了调整和增设课程的调查,结果见表2。表2 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

2.2 实践能力培养

2.2.1 课程设置 理论课学时占84.9%,实践课学时占15.1%,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为1∶0.18,毕业实习共22周。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仅有19.5%的学生认为理论学习与实践联系程度密切;对能力获得问题,47.2%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详见表3。

2.2.2 生产(毕业)实习 我校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生产(毕业)实习为22周,在调查中认为实习时间合适的占55.2%,时间过短占39.8%,时间过长占5%。

2.3 专业前景和毕业意向

2.3.1 专业前景情况 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的73人,占34.8%;认为一般的76人,占37.6%;而认为不乐观的20人,占9.5%;还有41人不知道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表3 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学位课程

2.3.2 就业意向调查 医药工商企业、医药商贸公司71.9%;药品检验所及药品监管部门34.8%;大专院校从教 11.4%;从事药物科研7.1%;其它6.7%。

3 讨论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既要体现培养目标,又要体现专业特色。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市场营销方向)课程设置其主干学科包括医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课程体系除思政课和公共课外,学位课程由6门医学基础课、7门专业基础课、11门专业课和11门选修课构成,基本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建议加大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的开设,例如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模拟商业计划书设计、课程实训等课程的设置,以扩大专业知识面,进一步体现“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我校教学大纲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学时占84.9%,实践课学时占15.1%,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为1∶0.18,实践课的教学限于案例教学、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实验教学和毕业实习,方法相对单一,今后实践教学的模式采取校内、校外以及校内外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而成的校企互动实践教学方式,[2]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引导正确的就业理念,加大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有专家预测[3],未来3~5年,医药行业将提供10万个营销岗位。营销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战略判断能力,熟悉和了解医药行业的特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从事药品销售、市场开发与推广等等[4]。

参考文献

1] 冯夏红,肖晗.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2):195-196.

[2] 张黎,于芳,娄鹏宇.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54-55.

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3

2006年的产业特点是,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增幅下滑,企业效益下降;进出口仍高速增长;亏损面稳定但亏损额加大;医院终端增幅创近10年新低,零售稳定增长。林建宁在报告中透露,今年1~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861.83亿元,同比增长15.90%,累计实现利润272.21亿元,同比增长8.14%,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76.66亿元,同比下降4.08%,中成药实现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2.00%。

作为产业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风吹草动无不反映出整个行业的形势。“2006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让人稍稍松口气,但是净利润下降23%的现实却让我们感到沉重。”林建宁分析说。

2006年上半年全国百强企业前10名、前20名、前50名和前100名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23.04%、29.07%、38.54%和46.86%,增长速度同比分别为4.03%、2.87%、2.38%、2.26%,呈现出排名越靠前增速越快的规律,林建宁分析认为,这种现象说明在目前产业处于低潮期的状况下,大企业的效益要好于小企业,产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出口和零售的增长是06年医药行业的主要亮点。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顺差额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而对于业界最为关注的终端表现,林建宁用数据告诉与会者,“第一终端增速明显放缓,第二、第三终端增长强劲。”根据南方所数据,2006年上半年医院销售799.8亿元,比2005年同期的752.4亿元只增长6.30%,而2006年上半年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420亿元左右,增幅达到16.67%。

2006年,医药经济增长放缓

2006年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增幅下滑,企业效益下降;进出口仍高速增长;亏损面稳定但亏损额加大;医院终端增幅创近10年新低,零售稳定增长。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今年1-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861.83亿元,同比增长15.90%,累计实现利润272.21亿元,同比增长8.14%,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76.66亿元,同比下降4.08%,中成药实现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2.00%。

林建宁指出,2006年国家实行专项整治医药购销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实施新一轮的药品降价潮,再加上挂网招标改革等一系列动作,从长远看会对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短期来讲,难免会给医药企业带来阵痛。受政策影响,上市新药数量会大幅减少;已经上市的仿制药会部分退市;产品宣传,尤其是新处方药的营销难度加大;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

2007年,“微利时代”来临?

据预计,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将达到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9%。明年的医药市场将呈现出以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动下,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总的来说,我国医药经济面临的大环境对增长不利,形势更加严峻,2007年医药经济的增长幅度仍会减小。”林建宁指出,预计明年国家药价改革力度仍会加大,新药审批将更加严格,企业通过改剂型改规格等方式来规避降价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加上国家加大力度实施GMP认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整个医药工业利润被挤压,真正的微利时代来临。

外资企业,市场份额提升

《2007年我国医药经济预测》还预计,随着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其争夺的热点,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正持续上升。这将成为即将来临的2007年医药市场的一大特点。

林建宁指出,上海强生、北京费森尤斯卡比、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赛诺菲制药等企业纷纷由中外合资转变为外商独资,拜耳以10.72亿元人民币收购东盛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跨国药企相继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等事件都表明了,跨国药企正不断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外资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并将加快跨国药企的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进程。这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将促进我国医药经济进一步发展。

2007年,行业前景

2007年医药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元左右,同比增长8%~9%。”11月7日,在第18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会上,对即将到来的2007年中国医药经济发展态势做了如此描述。

谨慎期待2007

在谈到影响2007年医药经济运行的相关因素时,林建宁着重分析了世界市场环境、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环境和对外贸易等。

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林建宁援引的分析数据认为,这两年全球医药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发展速度放慢,预计2006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金额为640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6%~7%,2007年为6650亿美元,增速为5%~6%。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其中的一个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中国市场。林建宁认为,这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外资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同时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也搬到中国,使得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的进程加快,这些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同时,我国宏观经济进入第二轮调整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前三季度为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8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有所缓解,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呈现“三落一稳”的新态势。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专项整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以及药品降价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林建宁强调,这是中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因此这种制约只是暂时的。

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4

众多积极因素出现

糖敏灵存在巨大市场机会

当前股价:16.38元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复方丹参滴丸增长稳定

公司属于医药股板块,其拳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中药保护品种,是我国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应用最广泛、人数最多、患者忠诚度最高的一线现代中药,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将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目前的最大收入来源依然是复方丹参滴丸,2008年度销售收入约为11.4亿元,增长约15%。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提价因素以及产品销售量的提升。复方丹参滴九人选基本药物目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市场担心该品种入选后,是否有可能降价,我们也就该问题与公司进行了沟通,公司表示可能性不大,毕竟该产品价格并不高,在07年度,该品种还获准了提价。预期公司这一品种入选基本药物目录,还将会提升该品种的销售空间。

在08年度,二线品种销售表现较好,其中养血清脑销售额1.88亿、水林佳销售额5500万元,荆花胃康约3000万元,其中水林佳增长迅速,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众多积极因素显示

目前,公司没有什么坏的情形发生,而却有不少积极的影响出现:

(1)公司在去年底今年初受到了院士门事件影响,对公司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今影响消除。

(2)公司09年度将可能获得流感疫苗、重组尿激酶原、丹酚酸B的新药证书。预计在明年起逐步贡献利润。这三个品种都是有较好市场前景,其中重组尿激酶原与丹酚酸B未来的销售额都可能过亿元。

(3)复方丹参滴丸FDA的II期临床研究,也可能在年底完成。II期临床研究进展慢于预期,虽然在近年难以产生利润。不过,其临床研究结果也对于产品的销售有促进作用。

专利保护奠定业绩增长

公司的主要产品,目前都有很好的专利保护。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复方丹参滴丸的中药保护到2010年,公司共为该品种申请了204项专利,涵盖产品研究到生产包装的各个环节。未来几年,公司产品受到仿制产品威胁的可能性不大,这也为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糖敏灵成未来最大亮点

糖敏灵获得新药证书的概率大

公司的糖敏灵项目由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开发。全教授开发了“糖敏灵”与开郁清胃颗粒,两者配方类似,糖敏灵已经转让给天士力,而开郁清胃颗粒为中药饮片类产品,目前还在谈合作厂商。糖敏灵已经完成II期临床,预计在今年底完成III期临床,明年获得新药证书。II期临床研究效果良好。最近,糖敏灵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糖敏灵丸治疗II型糖尿病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参与单位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结果显示,糖敏灵目前还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当然,未来在更大的样本试验以及长期给药的临床研究中,或许会发现潜在的副作用。总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出,糖敏灵与开郁清胃颗粒的降糖作用是明显的。根据仝教授介绍,开郁清胃颗粒的降糖效果优于糖敏灵,与二甲双胍差不多,这可能与开郁清胃颗粒的量比糖敏灵大有关,糖敏灵效果略低于二甲双胍。另外,作为中药产品,目前还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垒教授表示,该品种获得新药证书的可能性非常大。

糖敏灵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世界有糖尿病患者2.4亿人,其中90%以上患有II型糖尿病(NIDDM),而且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预计至2020年将猛增至2.3亿。2008年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负责展开的关于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正式公布。该调查显示,在20-70岁人口中,我国男性、女性和总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0%、9.5%和10.5%,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2001年、1994年的2倍和4倍。近5年来,我国GDP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也越来越严重。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全球每年有超过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本次新的调研数据显示,仅在我国城市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人群就高达4000多万,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病人群至少有2000万。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逐年扩容,在2004-2007年,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医药行业复苏,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突破了70亿元大关,增幅达到21.0%,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7年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中,注射用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占25.6%的份额,口服用药占74.4%,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口服降糖药物为主,口服降糖药的化学药品种占到79.5%的市场份额,中成药品种占据剩余的20.5%,其中,中成药市场主要是消渴丸,消渴丸2007年度销售额为5.28亿元。

糖尿病药物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处在迅速的增长阶段。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效果良好、副反应小的中药品种糖敏灵,未来也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投资建议

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5

一、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国内新药产出能力弱,普药市场份额超过90%,而在国际医药制造业中专利药占据超过7成份额;国内医药制造业集中度低,制造业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为42%,而世界医药市场上20强占据66%的市场份额。

二、新药研发的预期回报率低导致创新能力弱

因为受到国内用药水平低、难以进入国外市场、国内医药基础研发薄弱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药研究的预期回报率较低,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

三、市场进入壁垒不同导致子行业间存在盈利能力差异性

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中药饮片的利润率高出化学原料药的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

四、医药制造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期

调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各子行业间比重在进行调整,中药及生物制药等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化学药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二是专利药的比重将增加,2000年专利药在我国医药市场上占据9%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0年将占有21%的市场份额。其中中药与生物制药具有较大创新产出潜能。

五、政府将继续推动药价下降

未来药价下降空间主要来自医院药价的下降。2004年7月资料显示医院的平均实际零售价高于药店39.50%。 政府将继续医药分业改革,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高服务收费来补偿医疗机构在药费收入上的损失,从而推动药价下降。

各子行业蕴涵投资价值

预计2004-2006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介于13-17%之间,高于“十五”计划和IMS的预测。

一、稳定增长的化学药制剂业

在2001-2010年间,国际上市场价值超千亿美元的专利药的专利保护期将满,抓住机会快速仿制这些药能够带来额外的市场增长。关键在于快速和高标准,快速是指抢在专利到期前完成研发投产,高标准是为了通过欧美监管当局的认证而打入欧美市场。恒瑞医药等部分企业能够通过新药研发、剂型创新、抢仿获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

二、增长趋缓的化学原料药业

未来大宗原料药的投资机会在部分企业可能形成对某些品种的市场垄断。特色原料药技术附加值较高,且随着大量专利药到期后特色原料药市场的份额将扩大,增长速度将高于原料药行业,发展诀窍在快速和高标准,华海药业、海正药业等将分享行业成长。

三、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药业

目前我国中成药年销售额578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中药的双重市场属性及国际需求赋予中药企业成长空间,目前中药行业正处于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发展阶段,中药行业中如同仁堂、天士力等具有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分享这一成长。

四、向研发转变的生物医药业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工业处于成长初期,年销售额22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8%。目前上市公司的生物制药治疗用新药产出能力较弱。国内基因诊断行业有快速发展前景且技术成熟,中国疫苗市场年用量增长率达15%且治疗性乙肝疫苗和口服菌苗技术走向成熟,达安基因、科华生物、天坛生物、双鹭药业等将分享行业的成长。

中药类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约占医药制造业行业的三成,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领先行业10个百分点,较具行业代表性。

在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医药行业慢于基础性行业,这是在周期的特定阶段出现的现象。长期看来医药仍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中部分优秀企业的成长性将优于行业。

化学药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排在最后,且盈利能力较稳定。预计未来整体增长率继续保持较低速度稳定增长,其中也有部分优秀企业能够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

医药上市公司价值浮现

从2001年开始指数步入调整,近两年医药指数的跌幅远远大于全部A股指数和上证指数。

医药市场的前景范文6

继海正药业与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制药、先声药业与美国默克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以来,9月6日,复星医药与瑞士龙沙集团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瞄准中国市场急需的又具有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物。  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国内仿制药行业的水平,还将促使中国医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并加速国际化。

仿制药市场受青睐

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医改,中国医药市场将迎来快速成长的十年。据IMS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左右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同时,很多种药品专利到期,正是中国医药企业进军仿制药市场的好时机。据中国医保商会有关人士介绍,2011—2015年全球将有价值77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比如,2010年,辉瑞生产的抗抑郁剂Effexor专利到期,该药曾创下年38亿美元的销售纪录;该公司头号产品—降胆固醇药立普妥的专利将在2011年11月到期,在2010年辉瑞678亿美元的销售额中,立普妥的销售占107亿美元。这些药品专利到期将给欧美医药巨头的赢利前景带来巨大压力,但对国内许多医药企业来说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对此,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李显林表示,全球专利药物大部分属于跨国制药企业所有,这些药物通常价格高昂。因此,复星医药期待通过国际合作,开发价格更为合理的高端药,把握市场机遇。

瑞士龙沙集团有100多年的专业制药经验,是全球技术和规模领先的原料药研发和客户定制企业,在小分子、多肽、组织学等不同领域的制药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瑞士龙沙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哈里布特透露,将与复星医药合作,通过小分子药品进入仿制药市场。

据悉,双方首期的投资额达1亿元,各自的出资比例为50%:50%,初期研发的药物主要针对抗肿瘤、抗感染以及心血管等治疗领域。合资公司的目标是2020年前成为中国领先的仿制药公司,向市场提供高端并在价格方面可承受的药品。

哈里布特指出,目前中国在全球药品市场的占比不到2%,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长,中国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与此同时,尽管中国也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医药生产地之一,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运用最新技术在生产高端药品,因此国际合作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与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制药合作的海正药业商业发展副总裁罗家立则告诉记者,通过成为国际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可以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的优势。根据海正药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该公司将加速从原料药到制剂、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延伸,向全球化的仿制药品牌企业转型。

据浙江一家生产原料药的上市公司的相关人士透露,该公司也正与赛诺非等药企巨头洽谈合资事项,计划在仿制药方面开展合作。“在专利到期后,谁能越早实现仿制,谁的赢利水平也就越高。”该人士表示。

中国药企试水国际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医药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模式正逐渐被市场接受。

有券商研究员认为,海正药业与美国辉瑞制药的合作,有望为其今年的业绩加分。据介绍,海正药业过去一直与美国礼来公司(卷曲霉素等项目)和先灵葆雅(恩拉霉素等项目)有着良好的合作,今年年初又公布了与礼来公司动物保健品部Elanco、辉瑞制药兽药保健品部的长期合作协议。“目前和辉瑞制药签订长期的全面合作协议,意味着该公司在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将有可能承接更多的国际间转移生产订单。”该研究员这样表示。

而创新能力强和品牌、营销等综合素质高是外商选择国内合作伙伴时所着重考虑的。复星医药多年来在创新方面持续投入,建立了仿创结合的研发体系,聚焦心血管、代谢、抗感染、抗肿瘤等重点区域,并在这些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

据复星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信军介绍,作为中国领先的医药企业,复星医药将把握仿制药的机会,努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国际化的企业。

国际化已是中国领先医药企业的发展方向。医保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24家企业的生产线通过欧美认证,越来越多的国内制药企业将走向国际舞台。

当然,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罗家立看来,现在国内企业对于制剂出口还仅仅停留在建立生产线并进行新药申请的阶段,这些仅仅是制剂出口的开端,真正的国际化应是包括海外渠道拓展、自有品牌维护在内的系统工程。

全球最畅销药物专利将到期仿制药企业或受益

全球最畅销药降血脂药物立普妥将在今年11月失去专利保护。

《华尔街日报》在8月初称,辉瑞在立普妥专利到期后,将推出非处方(OTC)形式的立普妥,以此减少部分经济损失。

根据IMS的报告预测,2015年全球药物市场将达到1.1万亿美元。

而届时,销售价值高达1600亿美元的品牌药将失去专利保护,全球仿制药行业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仿制药企将受益

众所周知,专利到期药物,包括品牌仿制药,是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据了解,截止到2013年8月,将有15款药物专利到期,失去“专利”的保护壳,仿制药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此次专利到期的药物包括全球销售排名前两位的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及抗凝药硫酸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据资料显示,立普妥2010年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07亿美元。

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了解到,国内生产立普妥的企业仅有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

2006年,美林集团绝对控股嘉林药业。连续5年,嘉林药业业绩以每年均超过50%的增幅迅猛发展,年销售额从6000多万元飙升到2010年的5亿多元。

面对如此高速的扩张,嘉林药业总裁刘伟曾经公开表示,这主要是得益于辉瑞的立普妥为阿托伐他汀奠定的市场基础。

多年来,立普妥在全球降脂药市场乃至整个药物市场的“大哥大”位置一直无人能够撼动,嘉林药业是立普妥在国内的首仿者。  辉瑞生产的立普妥药物专利今年到期之后,将会有多种仿制药出现,这些品种都可以受益,北京嘉林药业仿制立普妥也在其中,预计会受益于立普妥药物专利到期的影响从而提升公司业绩。 重要药物失去专利保护后,其他仿制药企业将以低廉的价格分享这个市场,仿制药企业压力大大减少,因此会减少开支,以节约成本。

分享8500亿元蛋糕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国外众多跨国医药集团纷纷进入中国,试图分享新医改8500亿元的市场蛋糕。

由于专利保护到期,跨国药企将面临仿制药的巨大冲击,跨国医药集团除了在我国进行高价格的原研药外,纷纷转变策略,把触角伸向仿制药和OTC领域。8月2日,海正药业一纸公告,宣布其与美国高端仿制药研发企业PharmTak联姻,试图以此弥补海正药业在高端仿制药制剂研发的不足。而这距离辉瑞同海正药业签订合作协议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海正与辉瑞、PharmTak的合作表明,对于寻求低成本本地合作伙伴开发仿制药以应对专利即将到期导致收入锐减的跨国医药企业而言,中国原料药企业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4月12日,上海医药与辉瑞、赛诺菲-安万特、默克等69家跨国药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辉瑞中国区总裁吴晓滨透露,“在仿制药领域将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除了分销业务,还可能在仿制药领域与上药合作。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仿制药大国,国内95%以上的药品都为仿制药,但是并不是仿制药强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国内药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新兴国家仍然以仿制药作为主导,加上未来几年国外多家企业的药品将迎来专利过期潮,因此未来新兴市场对仿制药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另一方面,仿制药价格低廉,在目前以“基本、基础、基层”为重点的新医改中,未来国内仿制药市场前景仍然看好。

仿制药竞争来袭仿制药将改变世界

随着仿制药竞争来袭,每天数百万患者支付的处方药费用将大幅度降低。未来14个月,排名全球销售前20位的品牌药中有7个迎来仿制药的竞争。包括排名前2位的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及抗凝药硫酸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全球面临专利到期的药物数量如此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从今年到2016年,专利到期的“重磅炸弹”全球销售额高达2550亿美元。面临专利到期的畅销药覆盖了高血压、哮喘、糖尿病、抑郁症、高血酯、艾滋病及双相情感障碍等多个领域。

美国有超过15%的人群在服用2011~2012年期专利期满的药物。由于仿制药的价格比品牌药低20%~80%,患者及通过企业和政府处方药计划为处方药掏腰包的企业主和纳税人都可因仿制药的上市而节约开支。美国仿制药所在处方比例从2004年的57%上升到2010年的78%。据美国仿制药商协会报道:从2000~2009年,仿制药为美国卫生保健系统节省的费用为8240亿美元,现在每3天可节省10亿美元。

医生希望低价格的仿制药可以减少部分患者因品牌药物经济压力而带来的伤害。患者因品牌药费用太高,自行减量或不遵照医嘱的情况很多。甚至有个人保险或医疗保险的患者没有到达处方要求的剂量,这些情况在费用昂贵的肿瘤药中更常见。

仿制药与原研品牌药的生物等效性一致,发挥的效果也不相上下。当药物失去专利后的前6个月,通常都只有一种仿制药上市,所以仿制药的价格只比品牌药略低。然而,当好几种仿制仿制药获得批准上市后,药物的价格会显著降低。

上世纪90年代,制药巨头研发出大量可供患者长期服用的“重磅炸弹”药物。直到今天,每天都有数以百万的患者服用这些药物。与那些用于短期治疗的处方药相比,这些“重磅炸弹”药物的利润空间更大。最近几年,许多制药公司致力于研发新的“重磅炸弹”药物。尽管研发预算达数十亿美元,且有众多科学家参与,但成功率还是很低。其部分原因是发现的产品只能在短期内解决制药巨头们的贫血问题。像立普妥这样的品种已很难复制,就同领域而言,不但产品自身优势难以跨越,而且也难找到新的突破点。

原研药公司正加快调整专利悬崖所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仿制药上市之前的最后一年里,原研药公司为使其收益最大化将药品的价格上调了20%以上。此外,一些原研药公司与仿制药公司通过签订合同,仿制药公司从销售额中支付部分费用给原研药公司以此获得原研药公司许可生产“授权的仿制药”。原研药公司也削减研发预算,与其他公司的股东分摊药物开发成本,并转移至那些低成本的国家开展临床研究及生产。

仿制药新浪潮受益失利两重天

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strength)(不管如何服用)、质量、作用(performance)以及适应症(intendeduse)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copy)。我国是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原研发药才被重视。发达国家两者并存。仿制药虽为仿制,但仍有一定的要求,美国FDA有关文件指出,能够获得FDA批准的仿制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和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

那么未来几年,当数十个备受欢迎的品牌药迎来仿制药竞争时,受益的患者、纳税人、企业雇主和工会等等这些为处方药埋单的单位或个体,还包括仿制药生产商、药品批发商以及药品福利管理机构等,会迎来怎样的局面呢。

受益者获利更高

仿制药企业:以色列梯瓦公司、美国仿制药商Mylan公司、Watson公司和其他仿制药制造商将瓜分数十亿美元的市场大蛋糕。

药品福利管理机构:美可保健公司(MedcoHealthSolutions)、快捷药方公司(ExpressScriptsInc)以及其他参与健康保险计划对处方药进行零售和邮购的企业都将从这场竞争中获利。由于该机构服务对象包括自我保险的大雇主、保险公司、蓝十字/蓝盾计划、医疗管理组织以及政府健康保健计划,所以当仿制药进行大的健康计划时,无疑为他们的客户节约了大量资金,从而也增加了这些管理机构自身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