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学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美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美学教育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 游戏 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文字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训练。此外,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更是一门艺术的教育,它也包含了情操情感方面审美体验的教育,那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减少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机械呆板的操练,如何增加学习者的愉悦的审美感受,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乐趣,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成为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儿童的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长期以来,针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便是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磨时间、自我放松的娱乐行为,更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如何将艺术的审美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这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1.关于游戏理论的学说分析

儿童为什么要进行游戏?儿童游戏的实质是什么?作为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游戏便与宗教仪式、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深层的联系。自从康德把游戏带入理论思维视野之后,很多思想家都对这一现象作出了研究。如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都将游戏看作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把幼儿游戏的动力归结为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运用,幼儿可以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19世纪中期之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人们开始了对游戏本质的理性探索。比如,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幼儿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现神的本源。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从游戏复演论的观点出发,认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德国心理学家格鲁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或训练。20世纪初荷兰心理学家敦代克提出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幼儿操作某些物品得以进行的活动,不是单纯的机能,而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从游戏与儿童教育的关系上来看,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儿童在游戏中扩大认识,形成一些概念,思维变得更灵活,用实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周围世界。作为苏俄心理科学的奠基者,维果茨基认为,游戏领先于发展,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游戏活动孕育了新的发展可能性,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建构和生成的作用。总体而言,根据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可将学者们的研究分为三个学派,皮亚杰学派重在研究物件在儿童游戏中的使用及游戏与探索之间的关系;心理分析学派更关注情感如何从游戏中表现出来,以及如何用游戏来进行心理治疗;另一学派则是关注游戏被用来做什么、怎样做,而不是儿童何以游戏。各个学派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游戏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调节,因为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和发展情感的机会,因此,游戏是幼儿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整个心理建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儿童游戏理论在幼儿教育方面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2.儿童游戏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什么是美?美,就是合规律、合功利,从这一点来看,幼儿的审美心理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从原始到现代的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有着相似性。柏拉图在其《法律篇》中就认为,儿童的心灵还不能接受书本的教育,为了对他们进行教育,人们就创造了一些真正“引人入胜的歌调”,这些歌调就叫做游戏和歌唱,以游戏来演奏。儿童时期的游戏是对儿童潜在审美灵性的一种激活。激活的程度如何,对儿童理性地、逻辑地与审美地、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尤其是后者)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所以要了解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最好研究游戏。”那么游戏的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在自由的愿望下自发的好奇心与欲望的探索,从语言的学习过程看,婴儿的学习便是在与自我身体的游戏中开始的,比如:观察发现,婴儿在四到六个月大时经常会发出敲钢丝般的尖叫声,刺耳的声音让母亲难以理解,但婴儿却乐此不疲,他在自我声音的游戏中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功能,这便是最初的学习。此后,对语言的学习从音调开始,他慢慢地便发现不同的音调会使身边的人产生不同的反映,正是在这种自我游戏与探索中,孩子的审美认知能力逐步成长起来。在儿童时期,社会化的教育与审美标准的形成也是在孩子自发的模拟交往的游戏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遵循游戏自主、自愿、自由的三个特性,合理地设计游戏教育模式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游戏理论在语文审美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幼儿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将音乐审美融入语文教学中。汉语是一种精确的语言,音节音调都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在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学的教化中,都是从诵读开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儿童活泼好动,记忆力好,对节奏感韵律感强的事物非常敏感,所以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散文,诵读不仅在于记忆理解知识,更在于体会语言的美感,并将对这种语言韵律美感的审美体验内化到自己的情感表达中,因此从直觉的角度出发,诵读可以作为一种游戏进行设计,甚至可以配上舞蹈动作与配景音乐,通过这种游戏化节奏的训练,儿童对语言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提高与发展。

(2)将美术审美融入语文教学中。汉语从符号角度来看是一种图形化的艺术,汉字作为书法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但高层次的文化理念审美是幼儿难以达到的,在规范化练习之余,可以发挥儿童喜欢创造的天赋,把笔交给他们,让他们画出对汉字符号的理解,让他们画出对语言含义的理解,因此,从感觉角度出发,语文审美的训练可以通过图画游戏,让汉语的语义美、符号美通过自我表现的方式,由视觉或造型的设计表现出来,让儿童在创造中学习,在自我的表达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将人格审美融入语文教学中。人格的审美往往是通过幼儿游戏在体验和模拟中进行,并通过这种体验和模拟进行审美价值标准的判断,与此同时,儿童的隐含的心理情感也就在这种对人际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模拟过程中释放出来。因此,从感情角度,审美游戏的训练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情景化练习,使人物的情操审美在角色化或拟人化过程中得到感悟与升华,在游戏的乐趣中加深对人类情感及社会规范的理解。

(4)将自然文化审美融入语文教学中。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探索是孩子的天性,有利于儿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对神秘事物的探索对孩子而言充满乐趣,这种乐趣不仅在于看,在于想,更在于动手,因此从思维的角度,游戏可以通过建构性活动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计划能力及付诸实践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与自然事物相关的文章阅读与教学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设计目标,让学生按表达进行操作,或在操作中进行表达,让孩子在计划、安排、讨论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思维的乐趣,体会词汇运用的乐趣。

总而言之,游戏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对儿童而言,游戏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与父母、与老师的沟通方式,语文教学培养了儿童与社会的沟通能力,更在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构建作用,因而游戏应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易凌云.透过游戏的儿童审美能力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3.3:18-19.

[2]肖洋梅.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5:94-95.

[3]郑育敏.论游戏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3.10:19-20.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传统型美术教育;游戏式教学

大多数的教师、家长在评价孩子的美术学习时,考虑的往往是“效果”,也就是,是否能够让孩子把一样东西画出来,让我们可以辨别并感觉到“非常相似”。因此,传统型的美术教育(以教师为主导,重视技法学习和美术作品原则,最大的效果就是“视觉冲击”,“像”件作品)满足了这个需求,满足了觉意义上的“愉悦和进步”。很多的教师、家长因此认为孩子学到了东西,看着孩子的作品每天都色彩斑斓,甚至越来越像、越来越复杂和漂亮,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觉得孩子很有“艺术天分”。很少有人会考虑得更深入些:这样的效果有什么意义,对谁有意义?

其实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用笔在纸上涂鸦,完全是受其内心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孩子从涂鸦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干预,他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美术活动其实是一种游戏。孩子与美术材料互动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重新进行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孩子的美术作品,则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说儿童美术活动是一种游戏,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教师的责任,相反,它要求教师付出更大的精力、倾注更多的心血、体现更强大的能力。它要求游戏的指导者必须精心组织、合理排序、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游戏者的心智,充分发散游戏者的思维。无疑,儿童美术游戏对施教者提出了道道难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指导中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孩子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一、转变观念,让美术活动成为幼儿自由的游戏

不可否认,在目前国内儿童美术教育的讲台上,虽然传统教育观受到愈来愈多的非议,但“为画而学”的教学方法,却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绘画式的教学方法,易教、易学、易出成效,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却受到教师能力、教学环境、教学道具等各因素的制约,而难以推广施行。不少人振振有词: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要求孩子,并根据儿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新颖丰富的方法来引导训练,孩子照样可以既学到具体的绘画知识,又能提高多种能力。儿童音乐、儿童舞蹈等姐妹艺术莫不如此。

把儿童美术教育与游戏进行整合,不但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而且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绘画人才。游戏式教学不再注重绘画技巧的学习和绘画效果的评价,它根本不必考虑画得好不好、像不像,它注重的是孩子通过各种绘画活动,来充分宣泄情感、展现能力;它考虑的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它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体现了绘画艺术发展的根本规律;真正使儿童美术活动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广阔空域。

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也是不可缺少,它是孩子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转变为表现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材、统一要求”的做法,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

例如,以前我们教孩子画画,往往先给孩子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孩子交代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最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画头饰,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孩子任选一种,但是必须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这种做法,使已经会画的孩子兴趣索然,依样画葫芦般地再画一遍;而对那些还没有很好掌握绘画的幼儿,不是无法成型,就是与老师的范例相差甚远,几次挫折就使其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同样是画头饰,教师给孩子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孩子可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教师虽然也向孩子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三、注重经验迁移与情感释放

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会有特殊的需要。最迫切的成长就是满足这个需要。这也是美术教育经常忽略的问题。在孩子4--5岁的阶段,孩子最主要的成长需要是发展主动性、幻想和创造。因此,孩子越是更多的体会他自己的经验,他在以后的成长中越具备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最为关心和体验的也就是跟自己有关系的事物和想象的、创造的事物,对于更多的外在的、知识性的事物的接受,都只是帮助孩子想象和创造的基础。而儿童美术活动正是这些需要的表达方式。

例如:绘画《游泳》。因为没有示范的作品,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忆。有个孩子是这样描述的:“我穿着游泳衣跳下去,一不小心我喝了一口水,我赶紧吐出来,我开始游泳,我游的时候,周围的水也开始动起来,还发出声响,我的手使劲划,我的脚很用力地向后面蹬,我游得很快。”

而另外一个孩子则截然不同:“我游泳的时候很害怕,我太小,水面太大了,我到处只能看到水,我要戴上一个救生圈,妈妈在岸上,我还没有学会游泳,我只能站在水中看着其他人游泳......”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美术教育 学前教育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7-02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继续进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水平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提高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要走在时代前沿,要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都需要有创造力,死读书的方法早已不适用,我国对创造力的培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予重视,不论是在科研还是教育方面,就是希望尽快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带领中华民族继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人的认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能为大脑的开发打好基础,而对于培养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很多学者已经对此作出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美术教育对学龄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套理论是否合理,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出严密的理论分析。

一、人脑结构理论

美国医学生理学家罗杰尔・斯佩里博士指出:大脑左半球(左脑) 控制人体的右侧器官,主要司语言、计算、逻辑思维、辐合思维、分析思维,主管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等,是理性的脑;大脑的右半球(右脑)控制着人体左侧器官,主要司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主管人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模仿、音乐、节奏、情感等,是创造的脑。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可使人聪明起来。斯佩里博士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右手运动能促进左脑发展,左手运动能促进右脑的发育,而且手的运动越复杂,越高级,就使大脑的发育越充分,越完美。趣味美术教育主要让幼儿画画和手工,幼儿需要双手参与,这完全有利于促进左右脑发育,而且绘画和手工可以训练视知觉、空间知觉,幼儿左右脑功能得到开发。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助于幼儿的左右脑的发育,有助于幼儿左右脑功能协同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人脑发育成熟是从0-17岁,0-4岁大脑发育完成了50%,4-8岁完成了80%。儿童如果在大脑发育时不进行教育的话,长大后再进行教育不如早期教育的效果好。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不同的刺激,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种认知机能的发展速度很不相同,认知机能发展的这种对时间的依存性,是关键期的生理学基础。例如脑科学研究证明:婴儿空间知觉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形状知觉关键期是2-5岁;颜色视觉的关键期是4-5年时间。总之,在学前阶段,早期儿童发展的大脑,在早期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早期儿童保健培训空间,智(艺术),对孩子的成长是好的,而且没有伤害。

二、创造力结构理论

智力有外显与内隐之分,创造力也是如此,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知知识,开展思维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个性品质,创造力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创造力静态结构指的是个体内在创造性的表现。吉尔福特等的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有六个特征,即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它表现为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工作的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对抽象思维的倾向和对智力活动的兴趣;丰富的幽默感、卓越的文艺天赋;出众的意志力。

三、 艾斯纳美术教育批评理论

艾斯纳是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观察、感知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他说,创造力是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的,如果没有客观世界的作用,就无法形成创造力的借鉴资料,观察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它是一项任务,也是一种成就。由此看出,如果要以美术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首先要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感知自然或艺术,没有丰富的感知经验,就谈不上新颖独特作品的创造。没有凭空而来的绝对天才,所以伟大的成就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做出的,都需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艾斯纳从经验范围、形体范围、象征范围、主题范围、材料范围、关联范围六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审美观察、感知、欣赏能力的内容。他强调欣赏艺术作品时要重视评论领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审美角度和表现方面观察物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描述构成直观形的质的能力”。通过对艾斯纳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幼儿进行趣味美术教育对创造力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在进行实践设计时,可以以趣味美术欣赏教学为主线,以趣味绘画教育和趣味手工教育为内容,一周安排两节课,一节进行欣赏,一节进行绘画和手工活动。这样的安排科学合理,对于幼儿感知、观察和欣赏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作用,可以让幼儿积累大量审美形象,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充分表现,进而实现幼儿视觉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4

一、经验无意是有意

音乐经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孩子们从小就听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声音,如:小鸟的叫声、树叶的沙沙声、小河流水的哗哗声、夏天蝉鸣声和小朋友游戏时的嬉笑声……这些都是孩子们对音乐的记忆,它们伴随着孩子们成长,让他们有了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日积月累中沉淀在记忆深处,奠定了他们的音乐经验。

而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审美素养,首先就要帮助他们积累并丰富音乐审美经验。也就是要拥有良好的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积累着美好的音乐印象。

1、再现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可以被唤醒的,当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他们会对节奏、旋律特别敏感,在头脑中会留有痕迹,并在特殊的条件下会以审美的形式再次出现。这种记忆就是孩子们对于音乐作品的经验,是他们在多次聆听中感悟出来的,如果能够经过不断地音乐审美实践,就会逐步形成审美经验。而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够引领孩子们开启通往音乐的大门。

2、把握音乐特性。作曲家之所以可以谱写出那么优美动听的音乐,也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审美经验、情感体验以别出心裁的形式转化为音乐作品,并用音乐的形式传达给听者欣赏,使人在欣赏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与享受。然而听者是否能感悟作曲家的意图,是否能把握作品的内涵,这取决于听者对音乐的审美经验。这些经验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特性:

(1)丰富性。儿童丰富的情感世界由多姿多彩的事物构成。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多数都是与事物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孩子们在聆听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时,可以想象到绿油油地草地、小河边开放的紫罗兰、正在欢快歌唱着的布谷鸟、还有在草地上做游戏的孩子们……这些想象是因为他们听到的音乐与他们已经拥有的审美经验是相似的,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画面。

(2)差异性。在欣赏音乐时,由于每一个人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不同,那么,就会导致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他们对于音乐美的记忆和想象也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3)早慧性。这种特殊的经验是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感受和记忆。孩子们对于音乐的敏感,是一个特殊时期,表现为早慧性。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他们对于音乐的记忆和音乐的感悟能力就会逐渐消退,甚至消失。

(4)缄默性。缄默性是指这种经验潜藏在孩子们的意识、情感和心灵的深处。如果没有一定的音乐情境去呼唤它们,它们就不会主动地跳跃出来。如,在欣赏管弦乐《打字机之歌》时,孩子们只有在聆听音乐时,感受到击键声音的位置,就像是在打字,他们也就会觉得自己仿佛就在繁忙的办公环境之中。

(5)内生性。内生性经验是乐感的基础,它会在反复进行的音乐活动中从实践经验上升拓展到更深层次的新的经验。比如,孩子们凭借已有经验去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他们很快就能从主题的重复入手,听辨、把握出现的次数,变化的特点和情绪的特征,用他们的形体动作表现出作品的意境。

二、教学无为先有为

无为才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指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激活孩子们的音乐经验,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敏感力,让他们在充满审美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最为愉悦的旅程。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着审美这个核心,基于儿童经验的成长去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把孩子们带入到音乐学习中,让他们在享受中学到最喜欢的音乐。

1、变模糊为清晰。如果在教学时,我们播放相同的音乐,能够唤起孩子们的音乐记忆,那么,他们的审美经验就被成功激发了。因此,我们在指导孩子们欣赏音乐时,要注意让学生反复去听,慢慢地感知乐曲的变化。在反复听的基础上,要记忆主题。当主题被记住之后,作品的结构很快就会从模糊变得清晰可感。

2、变听到为看到。音符有组织地串联形成乐句或小段的旋律,这些音符在此时就变成了句子,它也就具备了表达意思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们读懂这样的乐句,对于他们理解音乐作品会有很大的作用。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音乐变成舞蹈、变成可模仿的动作,让孩子们在反复的体验活动中,熟悉音乐的结构,获得音乐审美,把欣赏旋律变为可以观赏的舞蹈,这样他们的头脑中因为形象再现,而使得音乐记忆更加容易。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60-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留守儿童”。该群体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双亲的陪伴和呵护,所以在身心健康、人身安全、性格发展及启蒙教育等方而均存在着问题。有鉴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且将在一定的时期内长期存在,所以,需要全社会对此予以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

根据调查可知,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现如下:其一,自卑心理。孩童与父母之间的长期离别,致使留守孩童形成了不自信、不合群和自我封闭的性格,即自卑心理。其二,逆反心理。一般而言,留守儿童都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存在着严重的对抗情绪。其二,任性与暴力。留守儿童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以及欲望盲目满足所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基于留守儿童一般具有上述心理特征,所以,这个群体在行为方而则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两类个性:“攻击型”和“畏缩型”。一方而是强烈的外向性格,“天不怕地不怕”,爱出风头,到处惹祸;另一方而则是内向,不善言谈,做事畏手畏脚,害怕其行为被发现。诚然,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大,这样不完整的性格若不被发现和及时纠正,那么就会影响其行为,对社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小学阶段发挥美教的积极作用,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完善情感和塑造性格。

二、留守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美术教育首先能够引导他们获得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审美体验。其次,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可以在接触美的事物过程中,让留守儿童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树立起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和信念。而且,根据笔者长期观察,留守儿童大多比较喜欢美术课,在绘制作品方而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但是,留守儿童的作品却流露出明显的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情感 更加渴望安全感,更加夸张和更具消极因素。如果这个群体的孩童在作品中画出大房子,这反映出他对家的渴望,渴望稳定。如果孩童在画作中画出大大的人物,然后将自己置于人物的中间,或者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然后再把自己和亲人置于其中,这表明他对父母亲有了思念之情。

三、小学美教对留守儿童的作用

1.完善情感。完善情感的一个重要步骤便是让孩童有情感宣泄的渠道,而美术课堂是则完善儿童情感的重要场所。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必要的情感关爱,因此,遇到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正常的疏导,心理方而有着很大的阴影,往往表现为内心封闭,与人交流没有主动性;情感冷漠,缺乏爱心,经常虐待小动物或者同学;白卑懦弱,行为孤僻,一些活动难以被人所理解;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对此,留守儿童的监护者却因为诸多因素问题,无法觉察和解决,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尽力去矫正之。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能够以暗示等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善儿童的情感。譬如,可以在手工课时,让学生分组制作,这样,儿童必须和同伴交流,沟通,以便完成任务。借此,能够让孩子克服与人交往的恐惧感,从而走出封闭的内心。在实践中,很多孩子在配合中完成一项任务后,会非常有成就感,并意识到和同伴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一些孩子因此结为好友,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相互帮助。

2.塑造性格。儿童应该具备基本的自制力、独立性和勇敢精神等,但是,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在美术课中儿童应该有机会通过他们的创作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即他们的心愿、期待甚至包括恐惧在内的负而情绪等等。此外,儿童也需要对他们的感受作出比较具体的区分和解释。所以,留守儿童的美术专业课也不应只是局限于单一的美术领域,而应该强调整体的体验。譬如,可以让孩童去搜集生活中与美相关的物品,例如书籍封而,小的饰品,甚至是孩童自己制作的物品。孩童通过收集物品,可以对这些东西有新的发现。更进一步,通过对不同的质料和材料的感受区分,以及通过比较个人不同的感觉和联想,其压抑的情感会被释放,性格也会被塑造。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6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二、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