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

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范文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围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两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同时,结合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训环节,它将电气控制、PLC控制和气动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转型发展;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H1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33

0引言

由于液压传动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它在工程机械行业、汽车工业、现代农业、采矿与冶金工程、油气探测与加工、土木水利工程、航天与海洋技术、生物与医学工程、军事装备、国防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11月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指出,“应用技术大学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在该主旨下,如何改革《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内容陈旧、设备落后

当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液压传动实验内容主要分为典型液压泵、液压阀的拆装实验(属开放式实验,学生自由安排实验时间)和液压泵、溢流阀以及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实验。实验课时共计6学时。结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学生亲自动手对常用液压泵、液压阀进行拆装,可加深对其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液压泵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测试液压泵基本性能(如压力、流量、容积效率以及总效率)的方法,得出泵的性能曲线,一方面可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反过来可验证课本理论知识的准确性。溢流阀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状态下的静态特性,学会溢流阀静态特性中的启闭特性、压力稳定性、卸荷压力等测试方法,得出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曲线。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得出不同通流截面积下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并能分析它们的调试性能。不管是拆装实验还是性能实验,均属于认知性与验证性实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内容过多地侧重于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弱化了对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的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直观性差,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

1.2课程设计整体质量不高

课程设计是液压传动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时间仅一周,但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分析液压系统工况、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论证系统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通过计算选择液压元件、验算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等。学生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独立完成一个质量较高的课程设计,难度非常大。

2实践教学改革

2.1实验教学

引进新的实验得设备,开发新的实验内容。目前用得较多是快插任意组合式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将典型液压泵、液压阀的拆装实验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将理论教学迁至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对照实物学习,能更好、更快地消化吸收新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比如液压泵性能实验,在液压泵知识点全部讲完之后,立马进行液压泵性能实验,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遗忘,反过来可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每次进行实验时,按小组进行,一班分成2~3组,保证每台实验设备3人左右,尽量要求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强实验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分值,比如:在课程考试试卷中,增加实验考题或者提高实验在平时成绩中的考核比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2.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选题应结合液压传动的技术特点,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选择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题作为设计题目。比如工程机械行业常见设备:混凝土泵车、挖掘机、叉车等某一子液压系统作为课程设计题目。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要提高课程设计整体质量,靠学生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赖团队的力量。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将3~5人分为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挑选一个组长,负载整个团队的统筹、协调工作。由组长根据组员意见挑选课程设计题目,并定期汇报整个团队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难题,带课老师及时给予解答并做好考评登记。答辩时,以小组为考核对象,对其中的每个成员所负责的设计内容进行考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3综合实训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结合实验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局限性,开发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环节势在必行。综合实训是将过去简单的、独立的实践环节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的大型实践训练,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了新的综合实训内容即“基于PLC控制的气压系统设计与开发”,它将电气控制、PLC控制和气压传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综合实训学时为2周,实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定实训团队(每个团队3~5人)及其课题,下发任务书,给定已知条件,动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第二阶段理论设计,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和已知条件,设计气压传动系统及其电气控制电路,PLC控制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第三阶段在实训平台上搭建气压传动系统,完成控制系统接线,输入控制程序,验证设计结果。实训平台如图1所示,它由电源模块、PLC模块、气动元件模块、按钮模块、继电器模块等组成,采用双面布置,多个团队可同时进行实训。

综合实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

3总结与展望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转型发展大环境下,学校应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引进当地企业高端技术人才来校讲课或将学生送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班,落实“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尽管这些目前较难实现,但相信在后续转型发展中,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2倪君辉.地方本科院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

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范文2

制造业在工业化中的历史地位

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从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以轻纺工业为主的时期。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首先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的主导行业,这个时期也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时期。(2)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学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第二阶段以机械、电子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3)以微电子、激光、机器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核能技术、新材料、信息通信技术等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时期。目前,一些工业化发达国家已经步入这一时期,即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这些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业的面貌,并逐步取得主导地位。

从国家和区域的历史进程看,工业化首先在18世纪60年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得以实现,然后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实现。这些国家引领着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随后是20世纪初的日本,再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前后跨经几百年,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即各国的资源禀赋、人口土地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积累等不同,工业化特点也各不相同。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而制造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实际上是制造业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按部门分类产值所占比重计,制造业的比重已大幅增长到占国民经济主要地位。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德国的卡特尔组织等,无不是紧紧围绕促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制成品生产能力的相关主题。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当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制造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且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制造业在本国处于产业的中心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世界上基本都处于当时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由此可见,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并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组织能力,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新型工业社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高效合理持续地发展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当务之急。综合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主要有以下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第一,重视国民教育.创新和人才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重视和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步攀升至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第三,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重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第四,适度把握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并规范市场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培养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第五,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并进行合理布局,有力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第六,促进制造眼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中国制造业现状

1.所取得的成绩

规模总量稳居世界前列。我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很多产品产量也已居世界第一位。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23:306.8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84%,较2000年的6.32%提高了14.5%。我国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制造业出口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3.78%上升到201 2年的l3.46%,提升了近10%。目前,我国的钢铁、水泥、煤炭、服装、彩电、手机、汽车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如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4.35万元/人·年大幅提高到2012年的20.19万元/人·年,提高了4 64倍;销售利润率从2000年的3.8%增长到2012年的6.4.%,提高了2.6%。近10年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显著提高,由2003年的78.4%提高到2012年的89.8c/o;质量竞争力指数不断攀升,由1999年的75.95提高到2012年的83.06。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首先,重点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数产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并已形成若干与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很接近的优势产业,其中通信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处于世界前列。例如,2001年至2012年我国电信设备出口额由81.4亿美元跃升至600.4亿美元,出口份额由3.9%增长至35%,一跃成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第一出口国。2013年我国通信没备制造企业华为全球市场占有率增至4.9%,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公司的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中兴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3%,略低于索尼,居第五位,远远超过了LG和HTC等著名品牌。其次,大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公布的世界500大企业中,中国有100家企业入围,属于制造业领域的有49家(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再次,产品出口结构趋优。2012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13.46%,相较2000年的3.78%提高了近10%。

创新能力有所提高。随着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和竞争压力的加大,我国制造业企业已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研究开发活动中,投入强度和技术积累有了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也大幅提高。201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R&D)为6850.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0.8 5%,超过了当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77%的研发投入强度。201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占从业人员比例为0 .15%,相较2000年的0.05%有了大幅度提升。另外,201 1年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98868.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3.47%,比2008年提高了近2%。十几年来,制造业各领域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装备,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后,虽然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总体上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2013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超过了石油进口额。但是我国芯片产业长期受制于人,就手机芯片来说,国内自主生产的只占市场的20%,4G手机芯片国内没有任何厂家能做,使用的都是国外的技术。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偏少。三是经济效益发展不均衡。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过度依赖于资源和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发展方式粗放。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高速增长,但经济效率明显下降,表现为2012年增加值率为22.1%,比2000年的26.24%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国甚至超过了40%。劳动生产率虽有大幅度提高,2012年达到2 0.19万元,人·年,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10万~20万美元/人·年的数值。四是制造业质量基础相对薄弱,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召回问题不断:2012年,欧盟RAPEX对华发出通报1118起,占欧盟通报总数的57.93%,美国CPSC共对华不安全产品召回通报174批次,在总召回批次中所占比例高于前3年,并首次突破65%o,达到65.17%,出口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五是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010年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lO%~ 20%。造纸行业大部分企业吨浆纸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38吨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为0.9~ 1.1吨标准煤。

制造业面临的国际挑战和机遇

1.严峻的国际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计划或行动。同时,工业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是以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美国明确提出了“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通过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并先后启动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将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先进汽车、航空与太空能力、生物和纳米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先进材料等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制造业地位在欧盟也再次受到重视,多个成员国提出要“再工业化”,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振制造业。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工业政策方向与目标的重点是促进创新,如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德国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被看成是提振德国制造业的有力催化剂。

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凭借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竞争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弱化。美国Alix Partners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成本将赶上美国,竞争优势不再。同时,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以更低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档产品市场的转移。罗兰·贝格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一些产业正发生着转移,从“中国制造”转向“越南制造”,包括石油化工、照相机、钟表、服装、笔记本、玩具等产业。近两年,英特尔公司在越南建立了一个组装与测试工厂,中国香港利丰公司则将产品生产转移到越南,越南已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的最大生产基地。

2.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并逐渐成为关系世界全局发展的大趋势。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急剧动荡、变化无穷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以时代潮流的形式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抗拒的主导力量,也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主旋律,只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就无法不与经济全球化联系在一起。对21世纪制造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当然也必须以经济全球化为出发点。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产业国际化分工日益明显,国际产业演变和融合与国内产业变动日趋密切相关,国际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速度加快,产业组织方式发生变革,企业实施全球竞争战略、内部分工国际化和产业链整合达到空前的深度、强度和广度。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际分工的高度化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其发展既受国际分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支配,又受市场力量、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支配。

伴随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迅速普及运用,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具有信息体验特征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出来,形成全新的市场,进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时代被替代、被终结,而是表明人们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因应市场的变动而重新塑造工业,或者说无论在生产方式层面还是在组织体系层面,需要重新定义产业及产业关系。事实上,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在打破制造业的传统内涵和外延,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生态,创造着可以说全新的生产制造体系。

与此同时,人类正在迎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从自动化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以快速成型技术(典型的如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技术、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为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的“大规模定制”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基本方向。因此,要理解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需要理解“大规模定制”和制造业的“数字化”。制造业的“数字化”依赖于一个复杂的“技术簇群”的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生产方式的“巨变”,当前脱胎于制造业“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国际分工体系将可能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格局。

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历了近300年的历史,但是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普及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时代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主题,正在推动世界产业变革的总体趋势,决定了21世纪的工业化与传统的工业化具有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运行环境和实现条件,从而使制造业的发展得以、也必须建立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就意味着,在这样_个深刻的、深远的时代转折时期,制造业生态和生产制造体系的变革,国际分工和产业格局的重组,既可能有助于发达国家重拾制造业竞争力,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制造业赶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坚定走制造业强国的发展道路

为应对这样的国际挑战和发展机遇,深入思考我国制造业肩负的战略使命,国家正在组织力量编制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力求从全球视野,以战略眼光,全面审视、规划我国制造业今后的发展道路。未来2()~30年,将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成为制造强国的绝佳发展机遇期,我国要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规划将确定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的指导方针,并围绕这些核心内容分别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若干具体战略对策,以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折。

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一方面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营造发展环境层面看,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为制造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包括涉及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所有外部要素,包括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从法律环境看,既要修订完善《劳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加快《政府采购法》《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法》《对外投资法》《中国跨国公司法》等法律的立法工作,又要重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坚决遏制损害消费者和劳动者权益、破坏生态环境、忽视安全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市场环境而言,政府应当在充分尊重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依法着力营造和维护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政府不仅要积极推进各项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更要着眼于维护市场秩序,打破地区分割和限制,消除市场准入中的所有制与企业规模歧视,矫正产业间的投资收益结构,遏制短期化、功利化的非理性投机行为,恢复实体企业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政策环境方面,要从三个层次优化制造业强国政策体系:第一层次是制造业强国国家战略,主要是明确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领域,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发挥对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协会的引导作用;第二层次是关键领域政策,主要是宏观调控政策在制度领域的具体化,为在新的目标、环境和条件下,制造业由大做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第三层次是各行业政策,即针对重点行业的固有特征和面临的特殊性问题所采取的差异化政策。这里,产业政策的重点要从选择特定企业、特定技术、特定产品进行扶持的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变到对所有产业和企业都适用的普适性或功能性产业政策。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挖掘微观各个层面广泛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