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1
【关键词】心理学;英语教学法;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一、前言
英语教学法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心理学的每一次变革。我们认为,从官能心理学、联结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到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对英语教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的发展与英语教学法
(一)官能心理学(Faculty Psychology)
官能心理学(Faculty Psychology)起于西方古代的希腊,盛行于十八世纪。认为,人类的心系由许多官能所组成,诸如意识、感情、知觉、想象、记忆、推理、意志、注意等,均属人心中的重要官能;各种官能本来是分立的,如经训练,数种官能彼此配合即产生各种心理活动。
基于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属传统语言学派。舒白梅、向宗平[1](p10)认为,“语法翻译法的发展历程并不能完全记录下来。然足以证明,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世界之人想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时就把语法分析和翻译作为主要的外语学习方法。该方法注重语法规则、词汇和各种搭配记忆、文本翻译以及写作训练。”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
运用翻译法的优势是,通过母语的形式和意义来引入目标语的形式和意义,即用母语来学习外语。劣势是,学生所接触的不是口语语法,而是书面语法,所以和学习的内容关系不大,而且通常可以引起误导,从教学法的角度讲是站不住脚的;另一个缺点是,教学中学生所接触的通常是单个的句子,没有语境和交际的目标,而可以根据语境有许多可以对应的答案,而老师只要求一种答案,所以有误导的作用[2]。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Psychology)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包括以J.B.Watson为代表的经典行为主义、以B.F.Skinner为代表的形形的新行为主义和以E.Thorndike的联结主义。Skinner[3]认为,操作行为的出现离不开学习中三个重要因素:引发操作行为的刺激;受刺激触动的反应;对刺激反应不断的强化物。
1.基于联结主义心理学(Connectionism Psychology)的自然法(Natural Method)
联结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E.L.Thorndike在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论[4]。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在反复的尝试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以形成[5]。联结主义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结。
基于联结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自然法(Natural Method),又称直接法(Direct Method),属传统语言学派。自然法于19世纪末期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要由Sauveru,Gouin和Berlitz在法国和德国发展起来的,是出于在工业、国际贸易和旅游中更好学习语言并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而出现的。直接法的基本前提是二语应更像母语一样学习,需要较多的口语交流、语言的自发运用,不需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以及很少分析语法规则[1]。
直接法比起古典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史上一大进步,成为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现代改革派的发端,完全是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也具有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忽略人的自觉性和文学的修养。
Krashen和Terrel于1983年提出了他们的“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 与早先的“自然法”既有渊源,又有重要的区别。他们的“自然法”强调学生应该多接触目的语而不是操练,强调学习情绪的最优化,强调开口前延长听的时间,强调用书面和其他材料作为可理解的输入,强调理解在该方法中的中心地位[6]。我们认为其理论基础具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烙印。
2.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据舒白梅、向中平[1](p12-13)认为,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听说法属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的主要媒介是口语:口语即语言。
舒白梅认为听说法强调与目的语的大量接触和实践,强调语法结构的操练;外语学习基本上是机械的习惯形成的过程;外语分为听、说、读、写,强调听、说的学习,弱化读、写;对话形式是口语教学的主要手段;重视一定的技巧训练,如模仿、记忆和句型练习;不提倡课程用母语教学;利用语音实训室。
可以看出该法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语、文分家。学生缺少学习的后劲。然而该法发展了一整套形成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并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使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仍是一个影响巨大,使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
3.情景语言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情景语言教学法,属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该教学法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30-60年展起来的,认为:口语是语言的根据,结构是口语能力的中心;强调教学要将大量的情景放在文法句型练习中;语言学习是习惯的养成;发音、文法正确,避免错误;基本结构和文法的掌握是读写技巧的基本条件,这都由口语练习来达成[1]。
由于SLT非常强调口语、文法和句型,对于许多实际主导课堂的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法顺应了他们对教学的直觉看法,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仍然很受欢迎。
(三)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我们认同冯维[5]的关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划分的观点,认为认知学习理论发端于它产生于德国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继而受到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J. Bruner、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R. Gagne等。Bruner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Gagne以信息加工认知观为基础,创见性地提出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条件,一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刺激-反应”格局。
以认知心理学(或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N.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
认知法企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代替听说法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法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主张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地矫正错误;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
认知法把当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创立了对学习者的研究,较适合教本国人学语言,不太适合教他国人学语言,因此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四)建构主义心理学(Constructionism Psychology)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进一步发展[6]。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其思想源于科学哲学家T.Kuhn、I.Lakatos和P.Feyerabend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J.Piaget的发生认知论、L.Vygotsky的语言习得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以及美国心理学家G.A.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等[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树立学生中心观和教师辅助观;强调教学情景的丰富性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合作,协作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人交往能力,增强每个协作成员的成就感,培养正当竞争意识[5](p90-91)。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1.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各次学习的情境方面会有互不重合的方面,而这将会使学习者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一般地如何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到其它概念。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地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这种教学有利于学习者针对具体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7]
2.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
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地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authentic task),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种概念原理相关,所以,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其次,这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甚至有人主张教师不要备课),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test integrated),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的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context-driven evaluation)。[7]
3.支架性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建构主义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强调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Scaffolding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是以L. Vygotsky的“辅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为基础的。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爱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7]
4.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Method)
任务型教学的提出可追溯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泊拉胡指导的印度班加罗尔交际教学实验。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心理语言学继而语习得相关理论的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发展、演化、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强调在互动中完成任务,并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价任务的执行情况。任务型教学是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任务的选择、设计、组织力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他们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从发展认知、培养能力的角度看,以任务为本的学习是一种“做中学”。完成任务要求学习者设法用所学语言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这是一个各方通过相互合作、意义协商等策略达到相互理解,争取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7]
5.语类教学法(Generic Instruction)
语类教学法,也称读写循环教学法。张德禄([2]认为读写循环教学法,是根据J.R.Martin的观点发展起来的写作教学法。该教学法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主要观点:完整的写作教学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建立场知识、建立语篇模式、合作创造语篇和独立创作语篇;它将教学实践与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结合起来。读写循环教学法为教学任务的安排提供了分析框架;以主题和语类为起点,教师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都开展相应的口头、笔头活动,以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角色要不得进行预定的动态转换;教学阶段的过渡必须基于老师对学生进行目标、进展等方面的分析和诊断;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来决定是否调整教学任务、重复教学活动的必要。
6.互惠式教学(Reciprocal Instruction)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广为采用。[7]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m Psychology)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Maslow、Rogers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只关注人的可测量外部行为,而不顾人的内心世界 [10]。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了人的整体性,其宗旨之一是“要关心和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而且要对每一个人的内在潜能的开发产生兴趣”[11](p18)。“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是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8]。
1.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语言教学法又称交际法、功能法和功能意念法,其产生于三大理论根源,分别是语言学根源:Halliday [12][13]的语言的意义系统和功能理论;社会学根源:Hymes[14]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理论;哲学根源:Austin[15]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2]。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
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David Nunan(1991)认为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1]。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交际法还认为,学习者在言语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习者所追求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交际,而只能是有缺陷的但有效的交际,因此,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不应苛求。
交际法的提出大大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以往从未受到重视的对语言交际功能的研究,促使人们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和教学。但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2.人本教学法(Humanistic Approach)
人本教学法(Humanistic Approach)是沉默法、社团学习法和暗示法的统称。
沉默法(The Silent Way)的创始人是美国教育家兼心理学家Gattegnoo。该教学法的要点是使用彩色图表和彩色棒等直观教具作为信号,并以此发展起师生之间的内部规约,使教师尽量少说话,学生多活动。社团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CLL)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Currano,CLL吸取了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方法,所以它又被称为咨询法(Counseling-Learning)。CLL的要点是:学生是由其同学和教师组成的社团中的一员,课堂上学生围坐成一圈,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学习外语,教师则站在圈外为他们提供咨询。暗示法( Suggestopedia)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分析教育学家Lozanov首创的。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强调教室的布置、音乐的使用以及教师的威信,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无意识活动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11]
分析认为,人本主义教学法重视语言学习者自主人格的培养以及强调过程教学。戴俊霞[11]认为,人本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带有古典人文主义(Classical Humanism)的注重思想教化的成分,而在教学实践中,既有重建主义(Reconstructionism)的意义教学又有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的任务教学的特点;共时地看,人本教学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情感因素等主张也与功能意念主义和监控模式有着共同或互补之处。当然,也不能简单套用人本主义教学法的模式,毕竟该教学法主要围绕学习者个人兴趣、经验等人格发展为中心,其课堂组织形式大多是非正式的语言,对语场、语式和语旨都有一定的限制,仍需认真探讨其适用型。
三、总结
心理学已逐渐并已经走入认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阶段,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深深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促进了与其紧密相连的语言教学法的变革。教学设计模式也逐渐由行为取向转向认知取向和人格取向[6]。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可尝试采用以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法,或者由此设计出适合各自地区、学校(或大学)、学习程度的英语适用型教学法(Appliable English Pedagogy)。
参考文献
[1]舒白梅,向宗平.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德禄.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Skinner,Burrhus Frederick.Verbal Behavior[M].Acton,MA:Copley Publishing Group,1957.
[4]冯维.高等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5]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4).
[6]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陈艳琳.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纵览[J].华章,2008(8):98.
[8]戴俊霞.人本主义教学法综述[J].国外外语教学,2001(2):17-21.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2
论文摘要:个别化学习理念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国孔子“因材施教”原则发展到现代,个别化学习已经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和强调。同时,主体教育论、学习风格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个别化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个别化学习,又称个体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活动。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个别化学习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强调和重视。然而,作为远程教育中的“一张王牌”(基更语),个别化学习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理念的提出和存在,是有一定的历史源起和理论依据的。因此,梳理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弄清其存在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透析
“个别化学习”源于“个别化教学”理论。随着现代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向“学”,对“个别化教学”的研究也大都转向对“个别化学习”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个别化教学理念的发展历史,也是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源起。
个别化教育由来已久。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历程中,个别化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孔子就是个别化教育的先驱,他提倡“因其材而施之以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西方国家亦然,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主张教无定时、教无定法的组织形式,也体现了个别化教学自由、开放的原则。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面对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化教育,成为当时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班级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以培养教育“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学习风格、个性差异等特点,使得“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日益遭到质疑和抨击。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也开始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个别化教学”的概念正式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对教学改革的实践也提上日程。20世纪20-30年代,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开启尝试阶段;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重新激起对个别化教学的兴趣,并提供工具(学习器和程序教材)和“个别化的教学方式”;20世纪60年代,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宜的条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他还提供了个别教学的方法。60年代的凯勒计划提供了系统化的个别教学模式等等。在中国,除了引鉴国外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者们也开始了个别化教学实践的尝试,进行了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等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倡“以学习为中心”“自主学习”,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向“学”转变,个别化学习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强调。特别是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个别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基更教授在《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一文中就充分说明了个别化学习对于远程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活动在空间上相隔离,在时间上相错开,在学习上打散了教学的班级组织,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必须通过个别化学习来适应知识的获得。另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个别化学习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促进学生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养成,实现个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由上我们可看出,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远程教育领域的兴起,我们更看到了个别化学习夺目的光环,并成为远程教育发展中最“靓丽的风景”。
二、个别化学习理念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同样,该理念的提出和强调,也非“无本之木”,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它提供了充分的存在依据。
(一)主体教育论思想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认知、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都应该围绕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以主体性方式构建知识,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它反对把儿童视为客体,主张把儿童当做主体;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儿童自主地与周围环境或教育资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谓对人的刺激或行为的强化;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要尊重儿童,关注人的自我实现。
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至今的中国教育,仍旧是一种“工具性”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工具,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而是把人作为工具、发展人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一教育理念,在高扬主体性的当今社会,无疑是发展个人主体性的一种障碍。因此,培养中国人的主体性乃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人的存在是个体性的,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学习,也应该是个体性的。个别化学习主张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注重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这与主体教育理论所强调的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构建和自主发展是一致的。
(二)学习风格理论
关于学习风格,我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谭顶良教授下的定义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时间、学习时适宜的光线、室内温度等学习环境的偏爱,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思维和记忆的风格,这些带有个体性的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布卢姆所说,针对这些差异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差异的存在,而在于怎样看待这些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果学习过程发生在学习者所偏爱的学习环境中,且学习者运用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学习过程往往是十分偷悦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针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教学就不应该是整体划一地进行,而需要真正做到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因材施教”。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既有其优势,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有其劣势,不利于学习的一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发扬其优势和长处,同时弥补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根据学习风格制定的因材施教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一类是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地失配策略加以弥补。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当前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班级教学中,我们仅关注到学生个体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个体间存在的许多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的学习风格差异,包括对学习环境偏爱的差异.学习力的差异等等,从而也就出现同样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差异很大的现象和问题。为此,教学不能仅仅沿袭传统整齐划一的模式,而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在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真正平等,就是每个学生都要得到适合的教学。传统的平等观认为,学生平等就是指学生人校学习的机会平等,学生随机分班,教师随机教班并为班上每位学生提供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的教学,这似乎就实现了学生教育的平等。其实,这只是一种机械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事实上根本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平等。因为整齐划一的教学必然只适合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等,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不适应教师的教学而掌握不了知识。因此,教学的过程,必须力图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教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中的“发展性平等”。
与教师的“教”相对应的,学生的“学”同样需要个别化、个性化。在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掌握学习步骤,采取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承认个体间的差异,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个别化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追求的就是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又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调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其基本理念就是:培养个体“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一个共识已经产生:是奶油就要浮在上面,是好钢就要成材。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其前提就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别。
(三)建构主义学习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个别化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知识。知识获得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因此,该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于学习者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使个体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学习者可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为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个体主要是通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独立性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形式。个别化学习更多地可理解为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追求个性的独立,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要去学习知识,建构起烙有个性印记的知识意义。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为个别化学习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具有个体性;同时,为使个体意义建构更有效,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个别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在学习形式上不能仅拘泥于个体的自学,很多时候可表现为小组协作学习,与他人(教师、同学)之间的交互学习等活动方式。当然,这种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是以满足个性要求为前提和出发点的。由此我们发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合下,“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非完全对立的两极。这两种学习理念(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存在许多的差别和对立,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二者是可以兼容、整合的,共同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人本主义教育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由于每个人的过去经验和教学情境中的个人体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他们自己,而不是培养具有同一种模式的、相互类似的人。”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是具有个别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个别化学习理念正是尊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个别性、个体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进行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这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大体现。同时,人本主义强调把学习者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主动地探索,而不是看成一个对象,需要外在的导引和灌输知识,注重“人性”,这些精神要义与个别化学习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运用这些精神理念指导个别化学习,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3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学理论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依然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教育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理论依据,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为教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来自实践的鲜活素材和研究的新颖视角。关注二者的关系将会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开辟广阔的领域,也为教育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一、教育学理论研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冲击
20世纪末,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也对我国教育理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作用都有崭新的定位,这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知识永远只是主体建构活动的结果,因此它是不能传递给被动的接受者的,科学知识必须由每一个认知者主动地建构。教师的讲授表面上是在传递知识,但实际上只是在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而已。建构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学习原则:①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问题必须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②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活动。③引出并重视学生的观点。④改编课程,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教学。⑤在教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的基本阐释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化设想具有明显的现代教育价值,它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它必将为基础教育改革注添活力,给传统教育带来一场革命。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从人本主义思想上诞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并强调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张心理学应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割裂开来加以分析。罗杰斯强调学生的意义学习,为学习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础教育受人本主义教育观和学习观的影响,逐渐重视并加强人文学科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着重强调两方面:一是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传统的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经历着变革,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逐渐突显,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
(三)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新的视角
素质教育虽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但随着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它迫切需要在理论上有所整合与突破。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发展观等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其独特性。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理论,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贬低了其他认知方式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低效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课程设计方面,应拓展发展智力的空间,尽可能地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为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德纳的观点,“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这种追求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和不懈努力的内在动力。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种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整合将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开辟广阔的道路。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主张“非中心化”、“多元化”和“零散化”为本质特征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后现论思潮是基础教育体系变革的理论基础。它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师生关系平等化、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和教育评价的理性化。
现代社会课程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另一种是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我国的教育改革融合了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课程开发模式,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模式。后现代主义思想同时也影响到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权威,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二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交换意见和见解,互相尊重、互相鼓励和批评。教育目标提倡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材多样化就是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提倡教材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受泰勒原理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强调的是行为目标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强调总结性评价。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我国的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在完善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形成性评价。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一)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广大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改革方面存在困惑,主要是因为课程与教学的割裂所造成的。课程和教学的割裂给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使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难以达成。为了促进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就需要把二者整合起来,使课程和教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普通性、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而把重心置于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参与式教学、反思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和付诸实践。
(二)教育学理论研究从追求宏大理论到走进学校日常生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践领域对教育学理论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要求系统的理论给予改革有利的指引,同时基础教育改革日益突出的成就给了教育理论界震撼。理论研究者开始思考是否应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教育和教育学,将教育学理论降到对教与学活动的观察与分析,呈现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强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性。基础教育改革带给教育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让研究者放弃了建构宏大理论的企图,开始关注学校日常进行的教和学的实践活动。
(三)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强化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教育研究的视角发生转换,教育学理论研究者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研究教育问题上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的重要生长点,教育学是为指导教育实践并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改革单靠教育实践者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必须寻求教育理论的支点以及理论与改革的最佳结合点,教育理论研究者参与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这种必然要求教育学理论研究者走出书斋,投身于教育实践的广阔天地,从事实践研究,从事“行动研究”,培养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感悟力和洞察力,把注意的焦点更多移向现实教育中人们疑惑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上来,围绕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并使理论成果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和方法,用以指导基础教育改革。
(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
在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许多教育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意义的变化,与以往的教育概念有所不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现代教育的创新也要求教育理论的指引和帮助。教育改革中涌现的一些新问题用已有的教育概念和理论体系不能完全说明和解释,它们需要新的教育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作为他们的支撑点,从而获得实践上的合法性以及理论上的可解释性。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学理论重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和促成。教育理论的重建不断为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也使教育学的理论重建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要求理论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实践领域,进而对原有教育学理论进行批判和重建。
参考文献:
[1]谢志萍.由多元智能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2][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3]胥永华.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02(11).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4
论文摘要:学习理论是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重要理论基础。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依据不同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分析教学在处理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时的不同方式。由此推出,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发生了重心的转移,由原先的主客对立、科学定向的思维方式转向关注此在在此的主体间性,关注师生的生命意义。
一般认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关注学生对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学过程的展开依赖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因而学习理论成为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人员关心的是,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实施,即,教学怎样结合学习心理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效率。然而,由于学习心理学家对学习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教学要么侧重外显行为的变化与知识的掌握,要么注重学生个性化意义的自主建构。所以困扰教学人员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对学习的解释。本文结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对学习的不同解释,谈谈学习理论对教学的理解。
一、行为主义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行为主义可以说是20世纪上半叶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强调行为的条件作用,通过改变环境使学习者的行为精确化。“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者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样,练习或操练成了学习的同义词。新行为主义者则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将学习等同于可观察业绩的形成或频率所发生的变化。如果其中某个行为得到了强化,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提高,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用该行为的一种趋势,即形成了情境与反应的联系,有机体在该情境中会倾向于做出这种行为,这就是有机体的学习。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刺激呈现之后,能够表现出一个恰当的反应,学习就算是发生了,关键的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动力来自于外部强化。人们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系,并使之得到强化与维持,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行为主义者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个体只有在与环境进行刺激反应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发生,因此他们认为要给予学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
(二)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这类观点,教学的目标是要导致各种理想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教学目标应该用行为的方式来陈述,且越精确、越具体越好。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由于行为主义者坚信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因而主张把教学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按照逻辑程序排列,一步一步地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由教师控制和负责,学习程序是固定的,知识的获得是快捷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设计专家可以改编程序,加人适当的反馈信息,使每个学生都在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行为主义者也重视学习者的准备状态,把它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刺激,主张对学习者作出评估以确定教学应该在哪一个地方开始。但是他们基本上无视学习者的意识对学习的作用。因此,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策略选择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教学评价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强调具体、标准化的评价指标。
二、认知学派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
行为主义心理学因用动物硒实验结果来推断人类学习,把学习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机械而招致不少批评。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习理论开始从行为模式转向依赖于认知科学的理论与模式。认知心理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者相反,转向学习者内部思维过程的认识。他们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家试图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认知理论致力于将学生学习的过程概念化,想要弄清楚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贮存和提取的。知识获得被看成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中包括了学习者的内在编码和组织工作。学习结果的检验靠最终的外在的作业和考试。
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的结果取决于信息是否在记忆中用一种精心组织和意义的方式贮存起来。遗忘是因为干扰、丢失和缺乏线索等原因,难以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依据认知理论,迁移同信息如何贮存在记忆中直接有关,当学习者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运用知识,那么就发生了迁移。
(二)对教学的启示
认知学派强调心理结构,通常被认为适宜于解释较为复杂的学习方式(推理、问题解决、信息加工)。但与行为主义比较起来,两种理论的实际教学目标还是相同的,即,用最有效的方式向学习者传递知识,使学习者获得一套与教育者所要求的形式或抽象的概念。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加涅提出了学习层级说,认为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教学要从基本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级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在进行教学进程的设计时,首先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任务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生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案。在展开教学时,让学生从低级的基本的知技能出发,逐级向上爬,直到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殉选择突出信息的有效加工策略。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认知主义者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作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的关键要素还包括学习者注意、编码、转换、复诵、贮存和提取信息,学习者的信念、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会影响信息加工过程。教学评价主要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中体现为学习者是否能够回忆或再现知识系列,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情况。
三、建构主义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学习的理解是基于对世界的客观性认识基础上的,知识的意义独立于个体学习者,认为学习的结果在于获得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行式或表征,从而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一般领域或具体领域的问题。许多当代认知理论家对这种客观主义假设提出了质疑,并用建构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习过程。严格地说,建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那样具有明确界定的学习理论,只能算一种理论思潮,其本身流派甚多,各派之间相互存在差异。川因此在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点的归纳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里,主要把建构主义对学习的本质的理解进行归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这种建构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内化、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者重新审视了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反映论,同时对认知主义的客观经验主义不满。认为个体的知识即不是预成于内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建构主义将学习看成依据经验来创造意义,在活动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建构学习就发生了。学习就是产生一个意义联系,知识的意义依赖于个体学习者,所有学习者获得的意义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强调个人独特的认知过程,建构不同的网状知识结构。学习动力来自于内部动机,学习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和负责,学习程度是灵活多样的,对知识意义的深刻理解需要反复多次完成,学习重在深层理解和问题解决,学习结果的检验靠自我评价,靠学习过程的表现,靠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赖于个体与环境的活动,两者之间的具体互动创造了知识,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
(二)对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目的只是为学习者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或内部情境,由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的的形成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任务有关。教学的目标无法从外部确定,只能根据真实任务促进学习者个体意义的建构,实现对信息的理解和精细加工。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非对现实的正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扬弃。教科书只是一种文本,在被学习者接受之前毫无意义。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判断文本的合理性,并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因而在确定教学内容上,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主张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情境。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较为有效。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分析教学对象方面,建构主义主张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注重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分析,重视学习者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习者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帮助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复杂的主题或环境,并且像某一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来思考问题。知识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学习的情境以及学习者带人这一情境的经验有密切关系。所以,要鼓励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社会协商证明各种见解的合理性。不要事先规定要学习的内容,而是从多种来源获取信息。建构主义者采用的一些具体的策略包括:在真实的情境中确定任务,运用认知学徒方法(对学习者怎样达到专家水平业绩进行示范和辅导),交流多种观点(合作性学习以提出、分享不同的见解),社会协商(争辩、讨论和提供证据),运用真实的事例,反思,以及对建构过程提供可靠指导。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5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结合;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仍然有充分的存在的合理性,只是我们不要犯西方教育界犯过的片面性的错误——只顾追求创造性的培养,却造成了基础知识扎实性、系统性的缺失。
一、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在我国,外语教学历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的形式进行的。实际上,课堂教学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在其发表的《大教学论》中,就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几百年来,教师中心教学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此后,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20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等等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始终未变。
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m psychology)在学术界渐渐兴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天赋人性,Rogers发表了许多教学论的观点,“学生中心论”就是其主要的观点之一。此后,学生中心论还得到了Chomsky语言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Chomsky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人有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学会外语应是由学生的语言装置在起作用,学生自然应该是教学的主体或学习的中心。认知教学理论从Choresky的观点出发,把学生的语言能力当做认知的核心结构(schema),主张学习外语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和交际情景中进行操练。认知教学理论推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互”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样,就出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论。
二、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基于这两种教学论,也就自然地产生了相应的两种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包含教学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但在这两种教学模式中,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却有不同。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它给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全面支持。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其缺点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奥苏贝尔理论刚好与建构主义相反,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否定“发现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很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和辨证统一性。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则可相得益彰,形成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长期受“重教轻学”思想的影响,重“输入”轻“输出”,在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下形成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实际交流,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意义,这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致命弱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这一理论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要求的理想学习环境相匹配。在我国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改革之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盛极一时。不能否认,它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建构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实践,我国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从班级教学,发展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从面授辅导、利用传统媒体学习,发展到追求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分强调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过分强调了学生自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甚至使教学走向了传统模式的另一个极端;教师的作用仅在于通过多媒体技术或课堂活动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而把对语言系统的抽象、概括、领悟、归纳留给学习者自己去完成;在学生语言呈现过程中有错不纠,放任学生自由“建构”;有些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能“放”不能“收”,因而失去了教学的标准,造成不良后果。
对近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总结,我们确实应该对建构主义作一翻认真的反思。
四、大学英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基本上都进入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阶段。大学英语课型基本上有两种:多媒体网络课和非多媒体传统课。
传统课堂的教学经过改革,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讲解语法、词汇及课文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seminar(讨论课)和presentation(表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教师角色的要求是:总体设计、组织引导、动态调控和具体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反馈,灵活使用教学策略。教师主导比教师中心的难度要大。实践证明,“双主”模式在大学英语传统课堂的使用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输入”更有效,“输出”更及时,从而顺利地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应试型变成应用型。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需要进行两部分教学设计: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是要求能设计出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网络学习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自我反馈式等等策略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这是内因。这两部分教学设计看上去是以学生为中心,但事实上这两部分中的哪一个环节要落实,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学习环境设计通常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组织”等环节,哪一样都离不开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教师的主导越到位,学生的主体才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相适应的主要教学模式。
基于目前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许多高校实行的是由四大出版社立体化教材带动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基本情况有着普遍性,所以本文提出的“双主”“混合”教学模式对当前同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普遍意义。但特殊性也许多于普遍性,我国地域广阔,教育层次各不相同,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而且解决的方式也不可能一样,而这些已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多元理论指导,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是最有效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Gardner,H.(2003)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Chicago,Illinois,April 21,2003.
[2]Jonassen D H,what is cognitive tools?In:Kommers P,Jonssen D,Mayes J,eds.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Berlin:Springer-Verlag Publications,1992.
[3]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10)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6
(一)Seminar的由来
18世纪初期,教育家弗兰克在自己创办的师范学校中使用了一种新式教学手段——Seminar。起初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德国哥廷根大学。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引进此种教学方法,从而推动了美国大学学术的快速发展。霍尔于19世纪9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著名的心理学Seminar。至此,Seminar成为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
(二)Seminar的基本步骤
1.主持人介绍。
介绍本次Seminar讨论的主题,并概要简述相关问题。
2.主题报告的宣讲。
此环节由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约25分钟)。报告人需结合本人对案例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会前需要通过查阅文献、调查、思考等自主学习方式做好充分准备。
3.回应人发言。
由点评人或回应人对于涉及的专业问题给予回应,对其发言进行客观的学术评论(10分钟)。
4.辩论与交流阶段(15分钟)。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围绕本次Seminar报告人和点评人的发言提出观点,也可以从更多角度考虑问题,报告人进行补充。主持人在控制场面和引导讨论顺利进行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讨论,参与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对主题的理解逐渐深刻。此环节能够充分展示学习者的学术积累和思辨才智。
5.主持人总结(3~5分钟)。
由主持人进行专题点评,对某一方面专题内容进行全面而又简短的总结,并就报告人、回应人、提问人的发言和讨论作简要的评价,同时对于真理性知识重新作简要陈述。
(三)Seminar的作用
Seminar是动态的、多向的教学组织形式,具有民主性、互动性和研究性特点。Seminar的特点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作用:
1.教学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
Seminar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做好充分准备,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2.课堂气氛民主、自由、平等,有利于学习者激发思想火花。
在Seminar中学习者在课堂上提出质疑、辩论,讨论的主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为参与者畅所欲言提供了条件。
3.Seminar有利于学习者提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Seminar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学习者为了准备某一主题的讨论,可能需要查阅海量的文献资料,这使学习者查阅文献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参与者通过交流思想,在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深刻的认识,可提高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Seminar的最关键步骤是课堂讨论环节,对讨论者的思维敏捷度、语言连贯性、严密性都是考验。同时,在辩论或演讲时,要辅之以必要的肢体语言,提高了学习者的表现力。在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之中,所有参与的人(包括主持人在内)都能平等参与、自由发言,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研究力和思维力,培养参与人的创新精神。刘宝存、马启民等学者都充分肯定了Seminar在能力培养上的功能。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Seminar寓科研的思想方法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之中为学习者的科研打下基础;同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用于教学之中,提升了教学质量。
5.学术的自由性。
洪堡指出:“自由的学术研究是培养完人的唯一途径。”在Seminar中师生之间的讨论不受传统权威的束缚,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之中能使学生对已有观点和理论提出大胆的质疑和批判,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综上所述,Seminar蕴含着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单项式培养模式,Seminar提供的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四)Seminar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末,我国部分大学已经开设Seminar课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先开设了Seminar并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虽然Seminar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迅速。现今,在我国大多数的985和部分211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中,不但开设了Seminar的相关课程,而且有很多课程的教学形式采取了Seminar。但在工科、医学等某些专业,特别是涉及大量实验的专业,Seminar受经费问题的限制。而在社科类、经济类、管理类、理科类等专业比较容易采用Seminar。
二、Seminar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Seminar与人的本质学说
在哲学中有众多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人性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人的本质也随之改变,它是历史的,与时俱进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标志,不是形而上学的本性,也不是他物理的本性,而是人所特有的劳作,这是人类活动的体系,它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这与马克思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都从人的劳动去研究人的本质并为人性理论提供了基础。人性理论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的。Seminar是学习者自我选择、自我决策,亲身经历社会实践,并不断质疑、审视和批判的过程。Seminar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因此成为人性本质的一种必然体现。在Seminar的实施中,以学生个体的解放为目标,有意识地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以对话和交流的方式为主,从中了解和尊重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要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并亲身经历各项实践活动,这不仅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要求,也是获得整体人生经历和建构个体完整生命的要求。
(二)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看Seminar
存在主义是个人主义生活哲学之一,用以揭示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强调人存在本身和人内心的自由。随着存在主义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它指出“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人存在的基本特点,主张教育要以个人作为对象,以自由发展、自我实现为宗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提倡学生个体的自由选择,以此保证人的个性发展。存在先于本质是重要的哲学命题。存在主义认为,人是独立存在的,而人独立存在的前提是自由选择。也就是人首先是存在的,然后选择他的本质属性。人在选择中改变自己,同时获得自我价值,所以选择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传授知识和技能只是存在主义哲学教育目的之一,其本质在于唤醒人的灵魂,使人的自我价值充分实现,让人懂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Seminar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和意识,让学生在进程中能动、自觉地进行判断、自由决策和评价。在选择中塑造自己的品格,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存在的本质。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自由、选择和责任,主张为选择而进行教育,让学习者成为知识的主宰者。Seminar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不完全受固定模式支配,让Seminar成为塑造自我的手段而非目的。它重视人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比如在培养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时,无论是在课堂上听讲,还是在法庭上旁听,都不如亲身体验记忆深刻,而模拟法庭形式的Seminar,可以锻炼学习者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消化法条。最后由资深法官或律师加以品评,这样可以使大家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使未来的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提前进入角色。
三、Seminar的心理学基础分析
(一)建构主义和认知-发现角度谈Seminar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得到迅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摈弃了人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观点,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新经验、新知识;学习的人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自主形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学习时,信息的加工主体是学习者本身,教师从旁协助学习者建构知识体系,提倡情境性教学,以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Seminar在实施的过程中,学习者体现出来的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认知过程。首先,学习者通常都是在具有知识经验后,才能实施Seminar。其次,学习者需要调动各种认知资源完成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本身的认知结构会依据所接受的内容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意味着积极主动学习过程阶段的结束,然而,Seminar主导的全部学习过程并不会因此停止。Seminar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综合,本身又会带给学习者足够深度的学习反思。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认知-发现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学习的人要能动地将各个感官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存贮、加工、重组和应用。在Seminar中,学习者必须自主地、能动地把新知识同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建构。学生可以主动质疑、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在Seminar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让学习者自己发现知识的基本结构,从而更有兴趣、更有自信地主动学习,实现了对自我知识的自主建构。在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主义和认知-发现理论是Seminar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
(二)生成认知理论与Seminar
1991年汤普森和罗斯在专著《具身心智: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中提出生成认知观。它作为第三代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具身性、情境性、动态性的特征。它强调认知并不是一个既定心智对既定世界的表征,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存在施行的多样性活动的世界和心智的生成。生成包括三部分内容:(1)人的认知既不是对外部世界或事物特性的简单表征,也不是人类心智臆造之物,它实际上是通过有机体所特有的身体结构与环境结构耦合成的。(2)结构的耦合完成需要感知与刺激的环路。(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由结构的历史过程演化的。研究生成-认知的进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知觉引导行为构成的感知;另一个是在感知运动模式下认知结构的不断重现,这使知觉引导行为成为可能。认知由人的感知系统和反应系统、历史经验、文化背景以及环境决定。Seminar符合以下的认知观点:第一,认知具有情境性。认知需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实现,本质上需要感知参与和行为参与。第二,认知具有时间的压力。认知需要特定时间借由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才被理解。当时间改变时,面临的压力也会改变,认知也就随之改变。第三,环境可以分担一部分认知压力。人脑处理信息能力有一定局限,环境能帮人保持或操作信息,人在必要的时刻才提取相应的信息。比如无需将回家路线的所有信息在头脑中全部反映出来,因为人的生存活动是和环境浑然一体的,无需计算环境在头脑中的内在表征,同时,环境也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第四,认知是为行动准备的。心智是用来指导行动的,诸如知觉、记忆等认知机制要根据有益情境的适当行为来评价。如果认知仅仅在反思的内在领域停留,那么就会变成为了认知而认知,这便难以为继。认知基于身体,即便脱离了环境,心智的活动也必须有适合环境而相互作用的进化机制,也就是感觉处理的适应机制以及运动调节的机制。Seminar能够充分发挥课程参与者学习和教学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进而深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使学术交流达到最佳效果;能够真正使学生参与教学,属于质的层面的学习。这种参与包括行为、认知和情感等方面。其中行为参与主要会影响运算(指大脑将外部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的认知内化过程)和应用能力的发展,认知参与对于人的发散思维发展很有帮助,至于情感参与则对于培养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发散思维很有效,有利于培养人的科研能力和钻研精神。行为、认知和情感不仅仅单独发挥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有机整体。认知的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更好的认知。如前所述,Seminar具有的优势使得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结果是对信息更快更好地加工,而这往往与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存在高度相关。通过Seminar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拓宽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使参与者之间得到充分互动和交流,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把整个Seminar实施过程变成一个交流与互动相结合的认知过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循环式的优势上升,充分展现了Seminar本质特征。同时学生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恰恰是人类从事各项科研活动、完成各项工作必经的过程。
四、Seminar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一)Seminar的课程学基础
Seminar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批判和反思性的思维能力。解放人理性的兴趣是概念重建主义的本质,它淡化课程的工具性、技术化角色与逻辑,转而关注人的内心与意识的能动性。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的角度看,学生在Seminar中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对课程不断地进行批判、继承与主动建构,并解放理性,这是后现代主义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Seminar让学生与课程有机成为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习者成为课程的决策者和设计者、主宰者和创造者,而非课程的旁观者。因此,后现代课程观为Seminar提供了课程学基础。从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角度看,Seminar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当今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作为主体,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递。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求。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的辅助者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模式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就在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强调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到新知识。Seminar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是带有极强情境性的问题。学习者要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作为其学习过程的辅助者和促进者,而学习者本身则是这种学习的主导者。知识的获得不再是教师的单向传递,而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构建,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等在完成Seminar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可能发生改变。
(二)Seminar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