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新背景;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管理体系

1、前言

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具有各项职能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人才输送枢纽。也就是说,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管理体系质量对于社会人才的输送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说对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改革,已经是时展的必经之路,必须增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灵活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2、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质量体系的问题分析

2.1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评估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一个相对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的高校由于教学观的限制,普遍没有建设相对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这就使得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合理的体系,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类的课程,比如说艺术教学更是重视程度不足。有一些学校虽然也对其进行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了,但是往往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过多的将评估依靠于监控,这就使得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是否接受课堂知识等不同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评估,这也就会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当中丧失,其根本的教学意义。

2.2教职工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就我国當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来看,由于学校所在的城市规模生源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等多种外界因素作用,这就使得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职工的队伍普遍存在着实际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些中小型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思想相对落后,并没有充分证实到艺术教学的重要性,再者这些中小型城市的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专业出身的老师作以教学引导,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在一些中小型的城市,在学校层面上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艺术教学,这就使得艺术教师的专业团队监督力度不足,许多的教职工对于自身的教学内容没有一定的认可。

3、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体系改革的方法分析

3.1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更好地胜任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对艺术教学的质体系进行完善,那么首先就应该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艺术课堂教学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这个过程当中就要求学校内补,应该从员工和学生两个层面上加强艺术教学的思想教育,使得全体师生重视艺术教学的思想转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艺术教学质量体系,完善更好地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3.2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职工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教职工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价职工队伍的建设。高校应该加大对于艺术教学教职工的筛选力度,提高艺术教学价值观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管理层面上重视艺术教学,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地影响社会的作用,使得大部分的社会成员充分认识到艺术教学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上提高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4、结束语

根据以上叙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为了能够使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使得高素质人才才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评价反馈机制,从整体层面上提高教职工的管理教育水平,使得教职工在教学过程当中端正管理态度,更加有利于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更能够树立相对正面的形象,促使高等院校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163-164.

[2]李霞.高等艺术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7(06):132-133.

[3]黄丽娥.ISO理念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202-203.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 互联网+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6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并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满足社会时展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确保其能够跟上社会时展的需要。

1 互联网+给社会教育带来的主要影响

在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后,互联网+这种模式已经逐步地和很多行业融合在一起,比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以及在线影视等,在很多领域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1]。现在,互联网+已经逐步变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党还是政府都非常重视互联网+,我国已经进行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并进一步对工作进行了部署。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也已经开始充分地考虑互联网+教育,希望能够将其和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改革,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已经刻不容缓。互联网+能够帮助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更好地进行,确保其能够跟上社会时展的步伐。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而言,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和学生专业素质提高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2.1 内容比较陈旧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相关内容比较陈旧,其更新速度较慢,无法跟上计算机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发展[2]。虽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比较差,互联网+本身的核心思维并没有真正地融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去,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陈旧,并且课程内容也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2.2 课程结构僵化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都是刚性结构,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还是教学内容都不够灵活,这也直接导致了课程体系结构存在严重的僵化[3]。虽然最近几年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速度比较慢,这也导致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比较落后,无法跟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这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很难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

2.3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往往会包含以下的内容,比如编程语言、应用基础以及数据库等。除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比较实用,其他的课程往往理论性比较强,实用性较差,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毕业后本身的软件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比较差,很难成为专业性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4]。甚至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仅仅能够简单地操作办公软件,本身没有编程方面的能力,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所拥有的计算机技能优势比较差。

2.4 存在严重的学科化问题

随着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引进,人们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学科化的问题也愈加重视。学科化指的是根据学科性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比如以往的讲授教学。在我国讲授教学是主要的教育模式,其存在较大的价值,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常态(如学科交叉和知识爆炸)出现,给计算机专业课程也带来了很大影响[5]。这便要求高职院校突破以往的束缚,逐步改变这个现状,进行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完善。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3.1 重视计算机专业课程和互联网+的融合

现在,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明显也比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的速度要慢很多,为改变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需要将互联网+核心内涵融入进去,进行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建立,利用互联网来帮助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更好地进行[6]。

3.2 积极改革课程机构,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

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时候,课程是其基础,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对于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改变教学的整体,还能够推动教学资源整合更好地进行,从而给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这个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进行课程体系结构的创新,将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体现出来,满足互联网+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7]。

3.3 保证课程设置合理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而言,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其主要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重视应用型较强的课程设置,将其放在主要的位置,理论是其基础,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作为基础,保证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添加设计制作、CAD软件、图像处理、影视后期等课程[8],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实践教学突出出来,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 结语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开展的时候,互联网+对其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面对这样的背景,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实际的需要,科学地进行课程的设置,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及时地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逐步地改善当前学科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从而和当前教育发展以及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季常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思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40-43.

[2] 刘娜.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7):83-84.

[3] 田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92-93.

[4] 王植.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电子y试,2016(13):87-88.

[5] 周志华,张平艳.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通讯世界,2015(11):255.

[6] 张亚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6):89-90.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3

【关键词】法学教育;司法考试;法学生;教育改革

一、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面临着严峻形势

随着法学再次出现在本科十大红牌专业榜单,法学专业由热转冷,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79%,排名倒数第二,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1]。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学教育的由盛转衰,我国仍然面临着基层法院案多人少,基层法官超负荷办案普遍、法官断层严重,人均律师数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现实。社会对法学生的需求大量存在,但法学专业却年年出现在就业红牌专业中。这样的现实反映出我们的法学本科大学生与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同和满意。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关系着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2]。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分析法学生的现状并寻求解决之路。

二、中外法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法学教育的起步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分析我们的法学生,首先应该对法律发达国家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对比。以法律建设与实践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为例,美国的法学教育没有本科这一层次,所有的法学学制和学位都要以本科其它学位的学士为前提,这一制度强调了法律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法学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经验,保证法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素质。美国的法学院是典型的律师学院,律师是美国法律社会的基石,从事任何一项法律职业,律师都是最根本的开始。自始至终,美国的法律教育都是一种精英教育,学生对法学的选择,是在经历了本科教育后,有了对社会的个人见解和趋于完整和成熟的社会观之后做出的主动选择。而在我国,大学的扩招使得本科教育成为普及教育,法学作为本科教育的一部分,使得中学刚毕业的应试教育学生们直接步入了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强的繁杂的法学课程中,对法律的现状和对社会经验的吸纳都还十分有限,使得整个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水平被迫降低,限制了法律建设和法学生本人的成长发展。

这样的状况,满足了在经济跨越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人才的强烈需要,在法学事业发展的早期有利于构建我国法学的框架,但当这个框架需要加以完善和充实的时候,原要求下的法学生必然无法胜任。这就需要对原有的法学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新环境下的需求。新形势下如何指导法学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探索法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是深化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问题。

三、就业困境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之改革与出路

对于就业困境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学的改革着重应明确司法考试导向性和实践应用创新性,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而言包括:

(一)以司法考试为导向改革法学本科教学

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的学生,司法考试都是法学本科学习期间必经的一场大考,虽然司法考试并不是能够直接用于社会立足的资格考试,但其作为律师执业资格、法官检察官职位需要、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等岗位的一块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做出的一项专项调研,全国高校毕业生中,61.9%的法学毕业生会从事法律专业工作,而87.5%的学生认为司法考试是四年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部分,法学的本科教育不能脱离司法考试。86.7%的教师和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依司法考试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司法考试的高要求、低通过率已经从现实实务层面表达了法律界的主流意旨,这必定是一门精英职业,只有专业精通才有生存的空间。如何解决法学的精英化要求与大学本科的普及式教育的矛盾?我认为可以在本科教育的大环境中适度独立出法学教育的小环境。一方面,增加法学教育的课时量。普遍的大学生活中,教学只占其中的小部分,适当提高教学的比重,可以在本科教育中,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现行的本科教育中,司法考试普遍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司法考试之后法学生就将脱离法学教育,面临就业或是考研的选择。这样的安排对法学生有不利之处。从知识记忆的角度,在考试之后,应当需要归纳整理与实践操作,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而当法学生怀着大量的理论知识步入社会时,工作单位却往往不愿意承担实践教育的责任,他们需求的是理论、实践都能够直接运用的即插即用式人才。所以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应当在参加司法考试后再增加一年的基层法院实践教学,将法学本科教育深化为五年制本科教育。

司法考试考察的是对法律法规的记忆和运用,通过司法考试的备考,法学生的理论水平能够得到普遍提升,而在理论的掌握记忆之后,应当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学习将应试备考的记忆成果实践强化。进行基层法院实习,将理论法条与现实案例相结合进行理解认知,有利于司考的应试性强制记忆向理解性熟练技能的转化。从而提升法学生的专业水平。

(二)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改革法学本科教学

我国基层法院现实存在着案多人少,基层法官超负荷办案普遍、法官断层严重的问题,将已经基本完成本科教学的法学生安排到基层法院进行实习,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法院法官的工作压力,同时可以由法学生进行社会法律宣传教育,在普及法律的同时,增加法学生的社会经验。应当正确认识法学本科教学中研究和实践的关系,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教材与更新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因为时段差异导致的滞后。课本的知识永远是过去时的。实践教学可以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法学生步入社会后学无所用。具体而言,应该在在研究性理念指导下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创新,具体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

对于本科期间因为调剂或其它原因被动选择法学的学生(实际在二三线法律院系中此类法学生并不少见),一年的实习时间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二次选择,准备跨专业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或其它就业渠道。同时能够通过实习加深法学生的职业了解认知,避免就业方向缺失,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对于首次司法考试尚未通过的法学生,也可以藉此提供二次考试的机会,从而提高毕业生的总体司法考试通过率。

学年年限的增加,提升了法学教育的专业性。提高专业门槛,可以将法学教育适当独立于本科教育中,有利于提升法学生的专业素质,从而加强社会需求对法学生的认同。对于法学生自身而言,可以让他们更轻松的找到工作,并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对于法学而言,基层人才的素养提升,也有助于促进法学的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整体发展。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引入研究性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博专并重的高素质人才[3]。

参考文献:

[1]王文贵.就业观念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法学专业就业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问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01):40-44.

[2]肖晓哲.新形势下深化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83-184.

[3]王继军,李麒.研究性理念与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创新[J].晋中学院学报,2008(04):100-104.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4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职业院校学生 职业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20-03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十三五年规划纲要》强调:“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根据现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认清当前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职业素养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是能力首位还是素养首位,一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明确的问题。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助推下,有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过于强调技能训练,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一是没有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学上缺乏统筹安排;二是没有列入必修课程,多数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三是没有教与学的考核评价,实施的深度和力度不够。

(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开设缺乏统一规范。一是课程内容单一,一些仅将教育部规定的德育课程作为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二是德育课程开设不齐,教育部规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中职德育必修课,大多数学校只开前两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开课不足;三是开课内容不尽一致,在心理健康、礼仪修养、企业文化、艺术修养等课程中,各校只选择开设其中的一些课程。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师资良莠不齐。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师资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尚不能完全满足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需要。目前在开设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职业学校中,从事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师一般为三类,一类是德育和职业指导课教师,一类是音体美等艺体课教师,一类是语文等文化课教师,这三类老师不但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更缺乏职业素养实践经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或是照本宣科或是纸上谈兵,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热情。

(四)职业素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滞后。从目前职业院校建设来看,除少数企业行业办学的职业院校比较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外,其他职业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远不能与行业、企业接轨。表现在:一是有校园无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一味追求建筑物的高大上,环境育人的意识不强,缺少文化内涵;二是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没有将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创业文化有效地融入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是形式简单,品位不高。

(五)职业素养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前职业院学校职业素养评价滞后,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一是考核方式单一,仅有湘潭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抽考;二是评价的主体单一,仅限教育内部,没有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参与。

二、明确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求

(一)正确理解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二)全面认识职业素养的基本构成

根据“冰山理论”,职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上的1/8,它代表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7/8,它代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职业素养的全部。由此可见,占职业素养绝大部分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和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以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三)了解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目前一些毕业生职校学生就业稳定率不高,有的是因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而离职,有的则不能吃苦而频频跳槽,造成学校、家庭、企业三方面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用人要求普遍存在较大差距。那么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有什么要求呢?

世界著名首富沃伦・巴菲特先生说:“在寻找可以雇用的人时,你要寻找这三种品质:诚实、智慧和精力”。蒙牛集团的用人原则很经典:“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著名的职业化培训师陈馨贤女士在企业用人方面也很有研究:一个具有职业化素养的员工,一定是一个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有学习观念,有团队合作意识,有坚定执行力,能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做事,对待本职工作充满无比热忱的人。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是有责任、有能力、有素质、能思考、忠诚度高的人。

三、切实加强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

“供给侧改革”要求职业院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确保人才的高质有效供给,不但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更要重视人才的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找准素养教育短板,实现精准培养

1.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广大职业学校必须牢固树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转变过于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显性素养的培养,忽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深层次职业素养的功利化观念,高度重视职业素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将职业素养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要增强职业素养教育的责任感。德育课教师发挥要主力军作用,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文化课、艺体课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专业课教师要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实习实训每一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操作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等。

3.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针对职业院校教师自身对企业文化了解不深和实践运用甚少的现状,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制度。认真落实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和公共课教师社会实践计划,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公共课教师每年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学校承担全部经费,推动教师教师实践和培训常态化。广大教师要主动争取到企业学习锻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和领悟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要求,自觉提升职业素养教育基本功。

4.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科目广而泛,内容宽而散,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以及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职业素养课时量难以保证的现状。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根据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求,整合心理健康、礼仪修养、企业文化、艺术修养等课程内容,组织开发集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读本》。

(二)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现高质培养

1.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市级抽考统考制度。拓宽德育课考试范围,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纳入考试内容,实行考试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及时反馈成绩,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提供科学指导。

2.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学视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视导制度,针对不同学校的实际,分校制订视导方案,提高视导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议省教育厅按照省级统筹、市州实施的原则,结合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省级抽查,尽快启动人文素质省级抽查,形成省、市、校三级质量监控体系。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实现高效培养

1.建设校企互融的人文校园。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作品,如校训、校徽等;将学校主通道建成校企文化长廊,设立优秀企业家及名人名言宣传灯箱,摆置合作企业标识,展示企业理想追求,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学校宣传窗进行统一规划,开设企业专栏,融入企业元素,进行校企文化对接成果展示,促进校企文化有效融合。

2.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将各系部的“工作理念”“系部精神”“专业定位”呈现在教学楼上;将各专业名师、各系骨干教师的“导师寄语”呈现在走道两边;将一幅幅立志乐业的标语呈现在实训楼内。

3.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基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先进的现场管理理念融入到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实习实训车间以及办公场所中来,制订严格的工作纪律、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安全和卫生规范等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

4.丰富社团文化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爱好,同时对接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容,成立若干兴趣小组。如:对接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项目,成立以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室内设计兴趣小组;对接摄影类竞赛项目,成立以文化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摄影兴趣小组;对接“中华才艺”表演竞赛项目,成立以旅游服务类学生为主体的茶艺兴趣小组;对接动漫设计类竞赛项目,成立以信息技术类学生为主体的动漫设计兴趣小组;对接征文类和演讲竞赛项目,成立以文秘、幼儿、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文学兴趣小组等。

参考文献:

[1]郝永贞.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命意蕴及模式建构[J].职教论坛,2015,(20):19-22.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5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负责人何国荣(编号:SZJYB2014039);2014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何国荣(编号:GJ1403)。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自2008年举办以来,对于教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日益明显,大赛促进了学校的实训条件建设、培养出了更多技术突出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为竞赛作了长时间的训练,技能水平较高。然而,大部分未参赛的学生则没有机会进行专门训练。因此,职业技能竞赛的真正受益学生相对较少。由于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面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这样综合性、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对职业技能竞赛始终保持着“不关注、不参与”的态度。因此,如何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扩大技能竞赛的受益面,促进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研究技能竞赛要求,改革教学内容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项目源于生产实践,立足于专业基础,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项目竞赛规程体现出对操作先进设备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团队合作要求等,这些要求与电气工程师的岗位技能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技能竞赛背景下,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技能竞赛对学生提出的技能要求。通过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可提炼出相应的技能点,以此技能点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于提高大多数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大有裨益。

1.研究技能竞赛要求,找准技能点

职业技能竞赛方案是竞赛的基本要求和指南,对整个竞赛的准备、组织、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2011年、2012年、2013年的“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方案中均指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动生产线设备部分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和调整,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PLC编程、系统统调运行等工作,考核选手的自动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能力。”通过仔细研究分析竞赛方案和规程,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可以找到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所需要具备的6个技能点: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气动控制回路设计技能、PLC编程技能、HMI组态界面设计技能、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技能、伺服驱动技术应用技能。在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中就应围绕这6个技能点来设计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掌握知识,锻炼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则根据技能点的需要进行取舍,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2.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技能点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的配套设备是YL-335B实验台,该实验台共有5个工作站,这5个工作站既能够独立运行也能够整体运行。因此,本课程适合采用以技能点为核心、以生动有趣的教学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教学。以自动线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可设计6个教学项目,它们分别是:供料站项目、加工站项目、装配站项目、分拣站项目、输送站项目、全站运行项目。6个技能点是:传感器装调技能、气动回路装调技能、PLC编程技能、HMI设计技能、系统设计技能、伺服驱动技能。每个教学项目都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技能点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每个教学项目中,都安排有3个技能点,相邻两个教学项目的3个技能点中2个相同,1个不同,这样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基础的东西,通过多次训练加深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认识程度,从而快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分组多次执行”的教学方法在一体化实训室教学,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为完成任务而主动学习新知识、为完成任务而锻炼技能,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锻炼技能;教师则充当领路人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

“单项目教学”指6个教学项目按照教学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每次只完成其中一个。“多任务驱动”是指每个教学项目可分解为3个不同的任务由3组学生分别完成;这3个任务要求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相同,所需技能点不同。例如在“供料站项目”中有三个任务:“供料站的装调任务”、“供料站的编程任务”、“供料站的文档编写任务”,这3个任务将由3组学生分别完成。

2.分组多次执行,提高专业技能

“分组多次执行”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3次分别执行该教学项目中的3个任务;每个教学项目做3次,每次每个学习小组执行的任务都不同,做不同的任务则可以保持一种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每个教学项目中的这3个任务要求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相同,所需技能点不同。例如“供料站项目”将由A、B、C三组学生共同完成,在第一次完成项目时,A组学生承担“供料站的装调任务”;B组学生承担“供料站的编程任务”;C组学生承担“供料站的文档编写任务”;第二次、第三次完成教学项目时,A、B、C三组学生轮流承担相应的任务;通过3次教学项目的执行,既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项目的任务结束后,可从各个学习小组中挑选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学生,再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可以为参加技能竞赛作准备。

注重能力培养,改变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加专注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的考核评价不再进行理论考试,而是依据“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课程考核内容由“任务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其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60%、20%、20%。

“任务考核”是对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该评价按照“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执行,考核内容分为机械安装及其装配工艺、气路连接及工艺、电路设计、电路连接及工艺、单站运行工作、人机界面组态、联机工作、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等8个方面。“教师评价”指教师就某些问题随机提问学生,要求学生现场就某一问题作出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打分。“学生评价”是指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根据各自的表现相互打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习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结语

通过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提炼技能点,并以技能点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与规范引入教学,使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有机结合,采用“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分组多次执行”的教学方法,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作出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非常有效,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职教论坛》2011年第7期。

[3]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6期。

[4]方玉龙:《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改革思路与经验》,《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范文6

[关键词]课程改革 在职教师 师范生 职业技能 微格教学

[作者简介]李学杰(1966- ),男,辽宁沈阳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河南 周口 46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SJGLX25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66-02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提高等对教师教学所应具备的理论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执行者,广大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职业技能,能否适应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教学要求,成为各级教育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我们从2010年至2012年对河南省某市中学教师教学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探寻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培养策略,培训和强化在职教师及高师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资教学水平。

一、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基本内容或要求的了解状况和职业技能的运用状况,能否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进而为加强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和高师学生教学能力提供参考,为地方教育机构和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培养策略。

2.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方法。(1)调查对象:2010~2012年河南省某市举办的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骨干教师来自于本地一区一市八县74所中学。其中:市区7所,占9.46%;县区11所,占有14.86%;乡镇56所,占75.68%。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实际回收296份,回收率87.06%,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100%。(2)调查内容: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容或要求的了解、职业技能的运用状况、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师范生踏入教学岗位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教学能力的培养等。(3)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的问题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问卷形式,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 调查结果

1.在职教师的基本情况。被调查对象涉及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和体育、音乐等学科。他们的学历、职称、教龄情况分别为:专科学历教师24人,占8.11%,本科学历教师272人,占91.89%。其中中教高级教师16人,占5.41%;中教一级教师124人,占41.89%;中教二级教师148人,占50%;助教8人,占2.70%。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4人,占1.35%;6~10年教龄的教师64人,占21.62%; 11~15年教龄的教师128人,占43.25%;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100人,占33.78%。从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骨干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或具备中教二级以上教师任职资格,有着良好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技能的运用情况。在对教学中职业技能重要性、掌握难易的调查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讲解、语言、提问、反馈、课堂组织等技能非常重要,导入、板书、变化、演示、结束等技能比较重要。其中运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技能较难掌握,其他依次是语言、组织、教态变化、讲解、提问、反馈强化、板书、导入、演示、结束等技能。同时也发现,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方言较重、普通话欠标准。

调查中,有74.00%的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新课导入,有4.39%的教师不能自然有效或不知如何进行课堂导入。50%的教师能够有条理、有特色地设计板书、板画,其他教师自认为板书设计一般。有50%的教师认为授课时语言能表达清楚并吸引学生,41.89%认为能表达清楚但缺少语言魅力。43.24%的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提问、指导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做到及时恰当和全面客观,还有5.74%的教师不能做到客观、及时、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价。54.05%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45.95%的教师因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学和工作中及时接受新信息的意识和改革创新观念不强。所有被调查者都能够在新课改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但能在课前和课中及时反思教学的各仅有1人,占47.30%的教师还是习惯于在课后反思。虽然对教学现象能够有所反思,但在教学研究方面做得很好仅有12人,占8.1%,有36.49%的教师不知道如何针对教学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

3.职业能力培训和提高情况。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各科教材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从框架结构上把课程按不同系列划分为模块或专题,在内容上和教学上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调查中,51.35%的教师能够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也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学习不足,教学中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仍继续“拿新瓶装旧酒”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访谈中有些教师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把改革的理论及时转化成学习方法还掌握不好;新教师刚踏入教学岗位有着高涨的热情、满怀的憧憬,但缺少教育实践、教育经验,思想上还不成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没有很好地掌握,需要认清自我身份的改变,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体会、多总结,以便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者。

在对教师接受培训的调查中发现,在职教师对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微格教学及训练方式不太了解的占53.04%,基本了解的占41.89%,其中年轻教师多曾接受过微格教学培训,一些老教师则根本没听说过。在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途径方面,有70.27%的教师参加过计算机或教育技术的培训和考核,43.92%仍习惯于面对面的讲授模式,48.99%愿意接受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仅有7.09%的教师能够适应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模式。有77.03%的教师认为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86.49%认为今后需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和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提高自我的职业技能。调查发现,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达33.78%,他们在培训当中对新知识、新信息的适应和接受能力偏差,而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年青教师则接受能力较强、掌握培训内容较快。

三、调查的反思

1.教师教育观念和整体素质仍需继续更新和全面提升。调查发现,在高中新课程实践教学全面实施的初期阶段,个别基层乡镇学校的少数教师受传统教学大纲等影响,主观上仍习惯于用老思维、老方式对待改革中的教学环境,思想和行动的准备不足造成对新课程教学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急需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地学习研究,切实把改革的理论及时转化成学习方法。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年轻教师对新形势、新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若要培养满足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素质和能力,还要从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和师范生教学思想、职业技能的培养抓起,促使师范生在校期间了解和学习各专业的新课程标准,自觉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

2.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模式仍需探索革新。当前,高师院校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及时反映教育改革的信息,师范生从中学到大学的经历使他们缺乏对新课改的充分理解,教育实习中也多以大学或中学时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参照。教育理论课程的应用性、时代性不强影响和制约着他们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和教学能力的形成及提高。与部分国家教育实习相比较,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研究与训练不足,“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不到位,教育实习时间短、形式单一,难以保证学生教学基本能力掌握等问题。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教学实践的形式仍缺乏连续性和循环性,成为影响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改革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的设置,探索职业技能训练的策略和模式势在必行。

3.新老教师的衔接与专业发展仍需提高。新课程实践教学中,落实课程改革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解决师范生作为教学新手的观念冲突,加快新教师专业成熟进程,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是各级教育机构和高师院校教学改革迫待解决的问题。高师院校应值此课改良机,深化内部管理,调整课程结构和比重,利用自身学术优势和良好社会形象,吸引优秀学生,培养合格教师;利用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开设各种形式“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缺乏的条件性知识,强化教师专业技能,促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顺利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发展需求。

四、在职教师和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模式

基于对以上调查和访谈中表现出问题的反思,我们综合分析各方面研究成果,总结并提出了以下教师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自学领会课程改革精神。为全面落实和实施高中新课程实践教学,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教师应深入学习各学科新课程的相关标准,积极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强在职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强化在职教师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理论自觉性,努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及时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素质和能力,

2.整合教育类课程,强化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为了深化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课程功能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与基础教育改革相匹配的科学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等。其次,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课程结构,进一步凸显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第三,在课程内容上,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大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改革的力度,实现专业学科知识教育与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段教师发展的现实要求。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别知识结构和学科素养。最后,在课程实施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出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误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以及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重视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专业特长、课程开发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结合新课程教学内容和中小学教学典型实例,整合高校教育类相关课程,丰富高师院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时代性和应用性。结合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及时把各科学科教育学课堂搬到中小学教室,吸收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的经验,帮助高师院校在校生及时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促使他们及时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向专业化发展。

3.革新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教学体验。借鉴国外为成为新教师的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提供专家指导、建立教学技能跟踪档案和每年不间断地进行教育实习等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合理安排教育实践时间,使教育实习活动从“集中短期完成”改成“长流水式”,改变国内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时间短、形式相对单一、教育实践阶段过分集中的现状。同时,促使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实际,吸收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通过积极主动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努力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来促进实践,促使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有效地向专业化发展。

4.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加强教学模拟训练。微格教学作为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方法,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提供示范、编写教案、教学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再实践、再反馈、再评价等循环形式,被训者在教学和训练当中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技能呈螺旋式上升,从而不断地得到深入和提高。因此,“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反馈评价”微格教学训练模式成为在职教师和师范生在校期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对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采用行动研究,“教、学、研”融合一体。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以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困惑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教育现场,在教育情境中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通过“行动”和“研究”的双重活动,观察与记录教育实践情况,反省教学研究结果,将教育实践、研究和学习有机结合,从而谋求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发展,进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6.建立教师发展档案,促进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是为师范生和培训在职教师教育成长设立的一种记录方式和策略,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动态发展依据。为教师建立个人成长发展档案,可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汇集和总结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证据与材料,从而有效解决师范生作为教学新手的观念冲突,加快新教师专业成熟的进程,帮助师范生和年轻教师尽快地走向岗位、反思教学,迅速成长为教学队伍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2001-06-07.

[3]李惠男,王彩霞.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模式现状分析及教改设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

[4]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