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1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范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提高监管效能,督促指导食品经营者加强经营管理,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工作任务

2021年全县食品抽检总任务123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82批次,普通食品41批次。

(一)抽检对象。针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场所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

(二)抽检品种。要把风险较高的肉、蛋、奶、蔬菜、水产品、食用油、餐饮食品、保健食品等品种作为抽检重点。

(三)抽检时间。全年抽检任务完成截止时间为11月30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食品抽检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细化抽检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确保年度任务有序推进、按时完成。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2

一、整治目标

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质量安全检测范围,严禁经营、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配制剂产品,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假、劣农药及无证经营和擅自修改农药标签的行为,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良性循环。

二、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

制定方案,明确重点、目标和具体措施,层层动员、广泛发动,公布食品安全举报电话。

2、集中整治阶段

针对本区域、本局重点工作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

认真总结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监管经验,建立监管措施,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三、整治重点

加强对高毒、高残留和禁、限用农药的监控,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劣农药产品和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等违法行为,为无公害生产服务,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1、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在专项整治活动中进一步做好农药经营管理和农药市场监督工作,结合本地实际,与乡镇一道,会同质检、公安等部门,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整治力度,通过细化工作措施,以辖区内较大的农药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等作为重点区域,严厉查处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违法行为,积极在无公害蔬菜产区开展抽检活动,对在低毒农药特别是在蔬菜用药中掺杂高毒农药和国家禁、限用农药的,一经查实,依法严厉查处,除进行经济处罚外,由农业综合执法队依法吊销其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2、推行标准化生产。对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生产者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保鲜)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记录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的对接互认,减少中转环节。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及时有效的追溯发生问题的环节和责任。

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督、检测。

严格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准入条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停产、禁用和限用的品种、目录和范围,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和我县明令禁止农业投入产品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局定期组织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检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4、分工负责、疏堵结合、齐抓共管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确保我县各种节会、庆典活动的食品安全为中心,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全县群众提供放心的饮食环境。

(二)工作目标:建立食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供应;建立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以及餐饮接待单位的监管,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着力加强全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确保节庆活动期间全县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食品供应工作

1.切实做好食品供应保障工作。有关部门积极与餐饮接待单位沟通协调,尽快掌握大宗食品、食品原料的供应和备用的基地、企业、供应商情况,确保食品充足供应,做好食品供应应急预案。

2.确保全县食品市场正常供应工作。重点抓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米、面、肉、蛋、奶、菜和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协调大型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做好必要储备,保证重大活动期间全县食品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1.加强餐饮接待单位的监管。对有关活动确定的餐饮接待单位实行派员驻点监管,制定驻点监管工作规范,明确监管重点内容,强化监管责任,加强跟踪检查指导。与接待单位签定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各接待单位制定具体接待方案,建立健全内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餐饮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严格落实食品及食品原料进货验收和企业自检制度,严防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实行现场检测监控及留样备查制度,发现有毒、有害和劣质食品,按规定程序处理,并追溯源头。加强对清真等民族食品的监管,认真做好清真食品的准备工作,督促餐饮企业根据不同民族习俗提供相应的食品服务。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2.切实加强大宗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监管。严格落实大宗食品及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企业和供应商的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要与向餐饮接待单位提供食品及食品原料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签定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监督并督促其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现场监测;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批批检验、合格出厂的要求,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餐饮接待单位。

3.着力抓好全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全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迅速行动,严格执法,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营造浓厚的法制环境和氛围,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活动。要严格执行日常巡查、监督抽检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召回及退市工作。严把每个关口,严控每个细节,切实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点)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切实保障游客饮食安全,确保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加大对食品的抽样检验力度,对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食品提出风险警示,确保对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置。

2.认真做好食品供应应急准备工作。建立食品市场运行监测报告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储备管理,建立重要食品的储备基地,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的食品供应。

3.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准备充足的应急值守力量,做好应急组织、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按照《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定的原则,健全完善各个监管部门的应急预案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完善应急机制,切实提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17日前)

对重大节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结合各自监管职能和职责分工,制定完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专门处室、专人负责,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目标,保证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平稳运行。

(二)节前整治阶段(9月17日-9月23日)

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和本方案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企业自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督导检查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保障措施,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落实:

1.企业自查。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督促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对照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全面自查。

2.全面整治。在企业自查自纠整改的基础上,各部门全面分析食品供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深入了解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隐患,确定整治工作的范围和重点。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指导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查处;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依法从重、从快查处,确保全县食品市场秩序规范。

3.督导检查。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有关部门分别对企业自查、全面整治和节日食品安全开展督导检查,要对各餐饮接待单位和重点旅游景区(点)进行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限期在9月25日前完成整改,对限期内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保障阶段(9月23日-10月7日)

严格实行食品供应、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日报告、重大事件随时报告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加强对餐饮接待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巡回检查和督导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重大活动期间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狠抓责任落实。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着力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目标。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工作不落实,造成事故或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强化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主动配合、团结协作、严守纪律。要加强信息管理和沟通,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分析食品供应、食品安全信息,确保重大活动期间信息渠道畅通、报送及时,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

(四)抓好督导检查。各部门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归口指导与督查,确保环节监管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品种要采取定期督导检查和不定期暗查暗访等有效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对已部署的工作要抓紧、抓细、抓实,切实抓出成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要拿出具体措施,认真加以整改,确保工作不留死角、万无一失。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围绕乳品和含乳食品、食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通过夏季食品安全大检查突击月行动,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乳品和含乳食品安全;二是确保全县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确保全县夏季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区域。乳品和含乳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相对集中区域;农畜水产品生产基地或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及周边地段;旅游景点附近区域和沿景区线路周边区域等。

(二)重点单位。乳品和含乳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使用单位;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供应学校食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学校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医院食堂及医院餐饮供应摊点;旅游景点附近区域和沿景区线路周边区域小摊点、小餐馆、小食杂店;各类夜市大排档、小吃街、美食街;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等。

(三)重点品种。乳品及含乳食品、面、米、食用油、蔬菜、水产品、冷冻饮品、儿童食品、饮用纯净水、果蔬汁饮料、膨化食品、肉及肉制品、卤菜、豆制品、酱油、食醋、酒类产品、食盐、保健食品等。

三、整治内容

(一)种植养殖环节。扎实开展对农药、渔药、兽药、肥料、种子、饮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专项检查,加大抽验范围和频次,做好以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重点检查水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和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红霉素、氟喹诺酮、磺胺类等禁限用药物使用情况,消除隐患。开展生鲜乳及含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行动,加强生鲜乳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检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严厉打击在生鲜乳及含乳食品、饲料、水产繁育和养殖生产过程、生猪养殖过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行为。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开展专项抽查。强化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情况的检查,以涉及本方案中重点整治品种的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切实落实好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无生产加工条件的生产行为,严厉打击使用“地沟油”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以及加工、储藏、经营私屠滥宰和病害肉、注水肉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食品流通销售环节。以超市、食品批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食杂店、农村集市为重点对象,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进行清查,坚决查处经销“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傍名牌”食品等违法行为。按照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加大流通环节的食品抽检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监管。

(四)餐饮服务环节。强化餐饮业原料进货溯源制度,严格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厉打击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地沟油”、不合格调味品、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防止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时间的安排

本次突击月活动自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历时一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动员部署(7月20日—7月25日)

各部门开展摸底调查,切实掌握辖区范围内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的基本情况,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整治方案,迅速行动。

第二阶段:全面排查,集中整治(7月26日—8月15日)

各部门按照整治方案进行拉网式清理整顿,全面开展各项监督检查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各类食品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总结提高(8月15日-8月20日)

各部门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加强日常巡查,密切防范,巩固成果,认真总结,全面提高,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五、责任分工

各级政府负总责,安排部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统筹安排监管力量,全面抓好此次大检查突击月行动任务的落实。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环节。畜牧部门负责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环节。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商务部门负责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销售环节。卫生部门负责餐饮服务、保健食品销售环节。供销部门负责新合作农村超市食品销售环节整治任务的落实。公安部门要加强与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联系,对监管部门移交的涉嫌犯罪线索迅速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成立专案组立即开展案件侦办工作。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督促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大检查突击月行动综合协调任务的落实。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突击月行动工作落实到位。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要各负其责,对本环节的食品安全负全责。县政府将组织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场、区)及相关部门督察检查夏季食品安全突击月活动,对在整治行动中工作不力,辖区内发生严重食品安全事件的,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注重标本兼治,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各相关部门在突出抓好整治重点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强化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的义务。要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三)努力打造声势,营造专项整治行动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报刊、网络的作用,打造声势,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之家喻户晓,正确引导消费。同时,加大对优质食品、优良品牌、优秀企业的宣传力度和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生产安全食品、销售安全食品、使用安全食品的良好社会氛围。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5

根据《市食安委关于开展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扎实开展好全市旅游行业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二、活动时间

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周主题活动。6月29日上午,组织旅游企业参加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通过横幅、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和现场咨询等形式,接受群众咨询,宣传食品安全知识。7月12日,在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开展“食品安全走在前,星级饭店做示范”主题活动,发挥旅游星级饭店标准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通过电子屏、宣传栏、接待大厅等位置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服务质量,保证广大游客放心用餐。

(二)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利用网络、报纸、网站等媒介,对全市旅游行业重点是星级饭店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各县(市、区)旅游局要适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动员、指导本区域旅游企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建设企业宣传阵地。督促旅游企业及从业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业务技能、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大力宣传遵法守信典型,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策划,周密安排部署,注意时间节点,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各单位要紧紧围绕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结合自身特点、行业特色,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积极组织人员开展好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全社会都宣传、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力戒形式主义,掀起食品安全宣传新,充分彰显活动成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集中宣传和日常教育相结合,认真总结宣传周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常态化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并逐步形成长效常态机制。要结合开展宣传周活动,探索引导社会参与的手段,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推进食品安全科学化监管。各地、各单位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情况于7月13日前报市旅游局监管科。

联系人:邓xx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范文6

为全面整治学校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专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整顿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事关学校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学校决定成立学校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分管安全副校长)XX(总务主任)

成员:XX、XX、各班主任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同志兼任。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每天有专人负责收验新进食材,并对库存食材进行检查。

(二)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1、严格落实值班行政陪餐制度,每天参与值班的一名行政和三名老师陪同学生就餐。

2、进一步完善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对菜谱、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信息、管理负责人等信息要进行公开。

3、建立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食品安全例行检查制度,坚持品尝制、留样制。

4、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餐厨垃圾处理、食品检验报告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校园,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用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餐饮用具卫生安全达到规定标准。

5、严格落实食品原材料采购招标制度,以招标的方式公开选择优质供应商。

(三)加强对学校食堂环境卫生的管理。

要求食堂内外环境要保持整洁,所有的餐具要陈列有序,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包括厨房、售卖间,应按要求配备防水、防潮、防蝇、防尘、冷藏、洗涤消毒、排烟装置等设施。

(四)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要分柜存放,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工和出售。

(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管理工作。

(六)在学校内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召开专门会议,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作出部署。要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抓好工作落实,要推动整顿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严格考核,狠抓落实。

学校要把食品安全纳入个人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完善督查考核奖惩办法,加强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督查评估。

(三)着力治本,确保实效。

学校要认真查找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狠抓薄弱环节,制定周密措施,强化问题整改,全面推进落实。要及时总结整顿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建章立制,通过整顿全面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