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1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2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要用到倡议书。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欢迎阅读!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1亲爱的村民朋友:

当今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主题。随着近几年来,科技的日益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垃圾量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及提升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为此,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的号召,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以支持社会经济建设,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为目标,从今年开始将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当然,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您的支持与协助。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来创建一个美好的绿色生态家园。

实现垃圾分类的主要是请您将剩菜剩饭、骨头、菜叶果皮、残次(腐烂)瓜果、禽畜和鱼类内脏及零食碎末等可腐烂的垃圾与金属、玻璃、塑料、电池等不可腐烂的垃圾分开装袋,并准确投入到相应的分类垃圾桶里,使可腐烂垃圾回收经发酵处理后成为有机肥,达到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是讲究公德,讲究文明的体现;是建设美丽两丰、绿色两丰的具体行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崇高事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社会也一定会更文明、更进步!希望您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崭新的生活面貌,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创建美丽两丰、绿色两丰做出贡献。

倡议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2各位村民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会产生垃圾,生活垃圾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环境随意地堆放,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滋生大量的蚊蝇和细菌,直接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生活垃圾正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将我们日常的生活生活垃圾分类分为两大类进行处置。

请将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鱼类内脏、零食碎末、烂叶、各类谷壳、笋壳、残次水果及饲养动物的粪便放入绿色的可堆肥垃圾桶,村里将集中运至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处理。

请将其他不可腐烂的生活垃圾放入红色的不可堆肥垃圾桶,村里将运至垃圾中转站进全市统一处理。

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倡议大家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这样做即减少污染,又节约了资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的村庄会变得更加美丽、空气会更加清新、水源会更加清澈、居住环境会更加舒适!

让我们从家庭垃圾分类做起,行动起来!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3广大村民朋友们: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民心工程,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

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展示全镇农村卫生整洁、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良好环境,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再生资源变废为宝,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需要建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倡议:

一、人人动手,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治理

广大人民群众要把环境卫生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觉增强卫生意识,踊跃参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自觉做好“门前三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改变陈旧的环境卫生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从我做起、带头示范,推动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个个行动起来,争做环保的建设者

全镇人民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和生产习惯,做到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不乱搭乱建、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杂物、不乱摆摊设点,不损坏环卫设施,不破坏绿化林地,自觉维护清洁,克服生活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全民参与,立说立行,积极营造村庄优美环境

希望广大村民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及时清理自家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河道内外的垃圾和乱堆乱放,拆除违章搭建,清理沟渠河塘,共同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里每一个角落,共同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村更美的生活环境。

四、齐心协力,当好农村环境保保护的志愿者

积极加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参加村组开展的各项生活垃圾治理活动。检举揭发各类乱堆乱放、乱贴乱涂、损坏环卫公共设施、破坏绿化带的'不文明行为。敢于与一切不文明的行为作斗争。

五、树立新风,强化监督,积极争做优美环境维护者

创造整洁、优美、绿色的新农村环境,实现城乡同治,改变羊牯村的环境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我们一起去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美丽农村、舒适农村而努力奋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讲卫生、讲文明的体现。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文明、更进步。

立即行动起来吧,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以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创建干净、卫生、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4各位村民们:

自全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来,我们的村庄变得整洁美丽了,这是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得之不易啊!我们要倍加珍惜,共同爱护这蓝天白云,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共同为我们的子孙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存空间!

可是,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我们的垃圾是运走了,却又成为了一个新的污染源,长久下去,终有一天垃圾会运不出去的,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比如,我们的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在一起,给垃圾焚烧带来了很大难度。废旧电池,电子垃圾富含重金属,污染我们的土壤、水源,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我们以举手之劳,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就可以让垃圾减量,减少污染,甚至变废为宝,利己利人!

为此,我们倡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1、对可回收利用垃圾进行回收,变废为宝。

2、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拣,交保洁员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建筑垃圾由农户自行集中到建筑垃圾消纳地。

4、单独设置垃圾桶,专门投放煤灰等无污染的固体废弃物,由保洁员统一运送到建筑垃圾消纳地。

5、剩余饭菜喂禽畜,其余厨余垃圾由保洁员清运到沤肥池。

6、其他垃圾集中到一个桶,由保洁员集中清运到垃圾中转站,进行二次分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倡导: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少使用塑料袋、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请大家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垃圾分类,环保我先行。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点,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号召,市农委决定在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率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题破局。为此,我们倡议:

一、人人行动起来,争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农户源头按可烂垃圾(即厨余垃圾,也称有机垃圾)和不可烂垃圾“两分法”进行分类。经济条件好的村按可烂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进行分类。每户统一配置两个垃圾分类桶,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严格按照分类投放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科学处置,为和谐小家添幸福,为绿色大家增美景。

二、人人行动起来,争做垃圾分类的拥护者。

每个村庄要合理设置联户垃圾分类桶、并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将垃圾运输至生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为此,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积极配合,主动自觉将分类好的垃圾倒入指定垃圾桶、垃圾点,定期开展大清理大扫除活动,强力清除陈年生活垃圾,确保房前屋后、林地、道路、山体、河道、沟渠等各家各户负责区域无任何可见生活垃圾。

三、人人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建设的志愿者。

广大农民朋友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贴乱涂,不损坏环卫设施,不破坏绿化林带,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杂物,做好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治理,克服生活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村集体组织的各项生活垃圾治理活动,用实际行动踊跃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中来,共同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每一个角落,共同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村更美的生活环境。

四、人人行动起来,争做环境保护的监督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3

 

插旗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相关要求,遵照执行。

 

 

插旗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30日

 

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

 

为欢度春节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健康、欢乐的节日氛围,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2021年1月31日至2月10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行动目标

着重解决积存垃圾、常态保洁、房屋安全隐患、垃圾分类等问题,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要带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引导群众提升爱护环境与健康意识,促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疫情防控总体水平进一步跃升。

二、成立清洁家园行动领导小组

顾  问:王  鹏

组  长:刘  专

副组长:罗  嵩(常务)、红、施定兵、彭  胜

晏  清、余祥雄

成员及单位:叶家龙、徐  琼、刘曾琼、夏慧聪、罗  航、周  威、朱慧丽、漆  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监所、自然资源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叶家龙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重点任务

(一)各村(社区)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重点

1.清理积存垃圾

对垃圾池、垃圾箱等收集点积存垃圾来一次全面清运,特别是公路两侧、村内巷道、公共活动场所、农村集贸市场、农房周边的各类垃圾、杂物柴草、破旧围栏等,有效铲除农村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

2.强化保洁责任

要求广大保洁员切实履职尽责,对镇村公共区域进行常态保洁,确保农户垃圾清运处置及时,公共区域保洁常态。要求全体村民对房前屋后、居家内外来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扫除,大力整治农户生产资料、农机具随意堆放现象,保持物品堆放整洁有序。

3.排除农村房屋安全隐患

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各村(社区)要对辖区内房屋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清理,对发现的房屋安全隐患,按照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对存在的房屋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排除,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房屋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风险意识,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4.配合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运营体系已经正式运行,为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要求各村(社区)在试点范围内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劝导农户做好垃圾分类。要求各村(社区)试点范围内农户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100%,投放正确率达到80%以上。各村(社区)要联合镇市监所与辖区范围内食堂、餐馆等集中就餐场所签订《厨余垃圾回收协议》,全面管控集中就餐场所的厨余垃圾走向,严禁“潲水养猪”现象的产生。大力整治红白喜事垃圾乱堆乱放现象,红白喜事产生的厨余垃圾收要运至镇垃圾绿色资源化处理中心,统一处理。

(二)村(社区)干部带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重点

对57名村干部家居环境进行评比排队,对最洁净村干部庭院奖励、公示,并公示整洁度排最后三位的庭院。

1.家居美化。个人住房整洁干净、美观实用,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2.环境净化。房前屋后菜地果园、树木花草规范有序,庭院美好;实施“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粪污)、一改(改厕),无裸露排污、露天焚烧、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破坏生态、污染水系等现象;有垃圾收集箱(池),实施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实施门前三包(包常态保洁、包生态养殖、包移风易俗)。

3.拆违拆偏。无违章建筑、乱搭乱建、乱占农田、耕地现象;坚持一户一宅,对影响村容村貌的破败“四房”及废弃的猪栏、厕所、杂房、土窖棚带头拆除。

4.示范带头。带动周边邻居参与清洁行动,取得一定效果。

四、实施步骤

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31日至2月10日,分三个阶段实施。

1.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1月31日-2月2日)。各村(社区)要把清洁家园行动作为近期工作重点,认真研究,明确专班,迅速推进。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及时组织会议部署,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督查实施阶段(2021年2月3日至2月8日)。督查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对各村(社区)清洁家园行动进行打分排名,二是对新任村干部房屋卫生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对本届全体村干部房前屋后进行全面排查,并根据左右邻居环境卫生情况评价村干部宣传影响范围。

打分细则另行下发。

3.表彰巩固阶段(2021年2月9日至2月10日)。持续巩固深化清洁家园行动成果,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警惕和防止“过关”心态。

五、工作要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4

一、整改目标

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按照“一站一策”的整治要求,因地制宜、因站施策,采取接入城区污水处理管网,完善配套管网建设等方式,强化管护运营,从而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发挥好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益。

二、整改范围

全镇已建成的11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整改措施

1.加强设施检修维护。对治污设施损坏严重无法运转的,由镇物业办通知承建单位立即予以修复,确保正常运行;对菌种老化运行效果不佳的,立即通知承建单位或第三方管护单位更换、培养菌种。

2.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对管网不配套、破损严重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实际情况,接入城区污水管网。对可以修复的进行修复,抓好配套管网建设,对污水管网进行全面疏通、检修,提高农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3.落实管护技术支撑。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原则,由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维护、管理,并负责培训村级操作人员,确保专业管护和规范操作。另我镇聘请中介对第三方的管护行为每季度进行考核,并按全年考核结果兑现管护经费。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处理设施要落实专门的操作人员,开展正常运维,确保设施高效运行。并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整改经费保障,镇财政部门给予资金支持。

四、整改步骤

2020年4月7日-15日为调查摸底阶段;2020年4月16日-30日为整改准备阶段;2020年5月为集中整治月;2020年6月开展整改工作验收。

五、保障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打好碧水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各村、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确保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到位、发挥实效。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城关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领导组(名单附后),确保整改工作如期完成。

3.落实资金保障。在县财政资金支持下,不足部分由镇财政负责补充,专款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南京市;农村环保;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06-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也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1]。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的十号召,正在开启建设美丽中国的序幕。南京市也正着力建设“美丽南京”,争取2014年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市”的副省级城市。经过3~5a努力,逐步建成江宁、高淳、浦口、六合、溧水美丽乡村示范区,使五大都市美丽乡村示范区成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成果的样板区、示范区[2]。

由于南京市农村区域面积5 798km2(江宁、高淳、浦口、六合、溧水),占南京市市域总面积(6 587km2)近90%,因此可以说,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南京”。为此南京市政府提出积极建设南京“都市美丽乡村”的口号,并且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生态优先,强力推进污染整治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改善农村环境[2]。

然而,长期以来,与全国各大城市相似,南京市农村地区承担着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压力,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使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危及农村饮水和农产品安全。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粪便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南京市“都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南京市环保主管部门于2013年初组织力量对南京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1 南京市农村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南京市农村环保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得不到体制、机制方面的保证 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依靠项目推动,缺乏“顶层设计”,没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保障。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没有像工业项目那样,有“环评”、“三同时”制度,只要农民愿意,可以随意喷施农药和化肥,只要有水面出租,可以任意养殖水产品;农村污水处理费用还无法像城市污水处理那样,从自来水价格中提取,村庄污水处理费用由村集体和地方政府支付,没有形成“谁污染、谁治理”的费用承担机制;农村垃圾管理没有像城区那样,建立有效的环卫保障体系。农村污染面广量大,区级以下的政府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大片空白,执法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保秩序相当混乱。目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管理费用基本上依靠项目经费,管理机构也基本上是由“工程指挥部”代替。

1.2 农村环保投入明显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环保领域长期存在 长期以来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农产品、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初级产品,但“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始终没有突破,农村地区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农村镇街的污水设施没有落实收费渠道,镇街污水处理厂“有钱建设、无钱营运”。全市农村除江宁部分镇街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外,多数镇级、村级污水处理设置不能正常运行,“晒太阳”污水厂并不鲜见。

据初步测算,全市农村区域仅垃圾和污水处理两项约需10亿的运行费用。而目前市环保主管部门每年支持农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厂建设经费仅约2 000万,主要用于农村区域污水管网建设补贴。南京市对农村环保的财政支持力度与“多予、少取、放活”中央三农政策要求,相差极大。

1.3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观念有待破除,农村环保立法、环境管理规范和环保考核制度滞后 我国初步形成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规制重点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农村成为环境保护的真空地带。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体系框架,但是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要的生产环节还缺乏明确的规定,甚至存在一定的空白。例如,在环境污染补偿方面,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补偿措施不到位,无法阻止城市工业污染大规模向农村转移,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环境利益,也不能有效激励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同时,由于现行法律的原则性规定,使法律所赋予的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责难以在管辖区域内真正得到履行和不打折扣地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环保重视不足,如:市政府组织的全市镇街分类考核办法,将全市镇街分三类进行100分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基层镇街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评价的依据。农村环保仅有一项考核指标,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占2.5分,太低。环保部门本身也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工业污染治理和城市环保方面。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技术规范、治理技术等方面严重落后于现实要求。

1.4 农村执法力量薄弱,与管理任务不匹配 区级环保机构人员偏少,许多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疲于应付。监理人员严重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环保投诉案件。监测能力十分有限,环保投入太低,急需加强。据本次调查,全市农村地区(原三区两县)区级环保机构共有310个在岗人员,监测人员89人,监理执法人员81个,每个镇街只有1位兼职环保员。而2011年原三区两县共有3 491件环保投诉,且2012年原三区两县环保投诉案件均有上升趋势。区级环保机构强烈要求政府在镇街设置环保办公室。

2 对策建议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远景,南京作为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会城市,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和进行农村聚居点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条件和发展基础。建议市委、市政府重点出台以下相关政策:

2.1 在农村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个集中” 农民向集中居住点聚集,推进城镇化;土地向大户集中,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农村工业园区化。从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及日本的“并村运动”经验看,农村人口的相对集中和居住乡村的适当合并,有利于公共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这样,农村工业发展的治污设施才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提升。

2.2 在政府层面上,把镇街环境整治纳入镇街政绩考核范围 要加大农村地区环保工作分值的比重,镇街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环境改善纳入年度和任期考核评比,奖优罚劣。

2.3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区、市两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从城乡一体、环境基础设施均等化的高度,加大生态补偿的总额,将现行按稻田和林地面积大小的生态补偿机制改为按生态功能区(林地和湿地)面积大小进行补偿。并且建议在全市原有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划定不少于国土面积20%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并严格执法保护,守住生态红线。

2.4 组织开展南京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地方法规调研工作 目前,国家的环境保护法涉及农村环境的内容极少,因此南京市应着手研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制,把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如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农村各级政府的法律责任、环境污染者法律责任等做出具体的规定;研究制定《农业废物综合利用办法》,具体规定农业废物的处置方法、利用途径和管理措施等。制定相应的生产责任制度,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定期教育宣传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市场准入、运行管理制度等[3]。

2.5 南京市政府应大力增加农村环保的财力和人力投入 希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能够从政府层面上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出台排污权交易的操作办法,使农村的环保资金在投入机制上得到保证。按中央的“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宏观政策,从环保系统内部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办法,允许地方环保部门从工业排污收费中提取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保工作。增加农村地区环保机构工作人员,在镇街设置环保办公室(人员3~5人)。

2.6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环保主管部门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建全农业污染源监控体系,提高监测能力。选定常年环境监测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量化测定,建立农田氮、磷、农药流失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管理系统。建立种植业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排污系数测算示范点,掌握污染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2013〕7号)“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在南京市农村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排查出需要进行功能调整和需要进行污染修复的重点区域,以利于尽快开展土壤功能区调整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工作。

(2)控制和划定畜禽集中养殖区域,落实养殖项目“环评”和“三同时”要求。根据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划定畜禽禁养区,搬迁或关闭位于水源保护区、城郊结合部的畜禽养殖场。禁止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500m以内建设养殖基地。建议对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非禁养区都有明确划定,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相关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已有规模化养殖场的综合整治工作;在农村地区重点针对集中养殖开展因地制宜的生态型养殖引导和管理。

(3)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持续强化农村地区“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杜绝工业“三废”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江南地区禁止发展化工项目的政策,强化农村地区“十五小”行业的治理,将各个镇级工业集中区撤并到市区级工业区,解决农村突出的工业污染问题,消除环境污染的“问题村”。

(4)研究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和适合农村地区采用的污染防治及污水处理技术,为农村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对环境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5-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居民点布局;景观分析法;因素;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纲领文件强调了村镇布局和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在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下,新农村必须依托城镇发展。因此,科学编制村镇布局规划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关于村镇布局规划原则问题,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论述。金其铭认为村庄选址原则应该是节约耕地、尽量利用旧村址、接近耕作区以便于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等。传统中国乡村的形成和发展,有两大因素至关重要,一是地缘,一是血缘。前者决定生存条件和环境,后者关系村庄凝聚力和子孙后代的发展。

该文对于村镇规划所要考虑的要素有自然条件、交通、耕作半径、社会文化、基础服务设施等。通过居民点增减钩挂平衡,使用原有的零散布局转为集中成块布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结合参与的孝感市土地规划、汉川市土地规划,以及各个县级乡镇规划经验,该文以汉川马口镇规划为例,总结乡镇规划中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设置,以期为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提高乡镇生产、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域概况

马口镇地处汉水下游,位于汉川市东南部,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邻武汉,北沿汉水,属汉川市襄南重镇,也是汉江平原重要的物质集散和襄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金马”和“小汉口”的美誉,被国家农业部、建设部分别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南合作示范工业小区、全国小城镇规划建设试点镇。马口镇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边缘,是汉川的低丘地带,辖区国土面积62.68km2。全镇范围内小丘、山岗林立,属于陇岗残丘地区,中间有大小不一的湖叉。

二、研究方法

以第2次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为依据,选取5个重要景观指标,运用景观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马口镇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分析,其指标表述如下。

2.1板块总数(NP)

NP代表研究区域斑块的总数目。

2.2最大斑块指数(LPI)

主要反映景观中最大斑块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最大斑块指数越大,说明最大农村居民点的规模越大,其取值范围:0LPI=MAX(a1,…,an)/A

式中,an为景观中斑块的面积,A为景观面积。

2.3斑块平均面积(PD)

反映景观破碎程度,斑块密度越大,则斑块越小,破碎化程度越高。公式为:

PD=n/A

式中,n为研究区居民点个数,A为研究区域总面积。

2.4平均斑块面积(MPS)

平均斑块面积越大,说明农村居民点的平均规模越大,取值范围:MPS>0,可无限上升。计算公式如下:

MPS=A/NP×10000

式中,A为景观所有斑块总面积(m2),NP为斑块总数。

2.5离散度(Fi)

反映居民点分散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分散。公式为:

Fi=(A×ni)/ai2

式中,ni为研究区居民点个数,A为研究区域总面积,ai为i块居民点面积。

三、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上述景观分析方法套用公式,分析得到各村庄居民点布局情况。

3.1斑块数分析

马口镇农村居民点斑块总面积638.72hm2,占马口镇总面积的10.19%,总斑块数为202块。其中斑块数较多的为高山村18个、英山村13个、官山村12个、光明村12个,说明该村居民点比较零散。

3.2平均斑块面积分析

马口镇的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平均用地规模在10hm2以上的只有旭高村和枣树村,可见马口镇单个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小。

3.3居民点密度分析

居民点密度指数是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反映景观破碎程度。斑块密度越大,则斑块越小,破碎化程度越高。其中密度超过6个/km2的有:高山村、官山村、光明村、回龙村、严山村、英山村、白马村。

3.4离散度分析

分析离散度指数,除比较特殊的上色湖、邱子脑村、白石湖村和八屋窑村以外,37个行政村中离散度指数小于1的仅有金河村、枣树村、庙湾村和窑新村。

3.5居民点用地比重分析

各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占行政村总规模的比重不同,其中英山村、窑新村、严山村、丁集村、官山村超过20%。总体上,马口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大。

四、居民点布局特征

经过实地调研、资料整理,规划出村庄的规模、密度,以及不同地理环境下不同的村庄空间布局形态,目前,马口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村庄总体布局分散,耕农以“耕作半径”分散居住。

(2)实地调查中发现,目前马口镇大部分农村居民点缺乏系统的规划,大都以独门独院为主,农民建房选址随意性较大,且布局交错混乱。

(3)乡镇政府驻地周边、主要公路沿线人口密度较高,其中英山村、窑新村、严山村、丁集村、官山村人口密度最高,用地斑块规模小,破碎化程度较高。

(4)马口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率不高。行政村离散度指数小于1的仅有4个村,说明村庄内农居点比较分散,而且“空心村”现象较为严重。

(5)布局结构不合理,交通主干道穿村而过,居住安全受到威胁,也影响交通效率;如一五国道经过的高山村和五福村,以及范岭村、官山村内的沿路建设现象较为突出,不利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和道路的交通运行。

五、落实居民点布局调整

5.1居民点布局原则

(1)平原区人口规模在300人以下;山区人口规模在150人以下的村庄;多年人口增长率在-10‰以下的零散居民点,应迁并、迁移到邻近村庄或城镇。

(2)存在地质灾害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村庄;地方病高发地区的村庄;生活饮用水困难且通过工程措施难以解决的村庄,应考虑向邻近村庄搬迁或控制其发展。

(3)饮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且修建困难的村庄,应考虑向邻近村庄或城镇搬迁。

(4)人均纯收入较低、无增收潜力的村庄,应迁并、迁移到邻近村庄或城镇。

(5)位于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应控制其发展规模,条件成熟时逐步搬迁。

(6)位于城镇内部和近郊逐步与城镇融合的村庄,应考虑纳入城镇建设,实现城郊村向城镇转变。

5.2布局调整目标

以适应城镇化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达到城乡一体化为出发点,以社会稳定为基础,以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为方向,以经济支撑能力为尺度,以村民自愿为原则,按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办法,把长期渐进式调整与短期跃进式调整相结合,把环境整治与配套建设相结合,把布局调整、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相结合,通过试点探索,加快政策调整和推广节奏,建成汉川平原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3布局调整方案

通过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按用地标准将零散农居点相对集中到中心村,不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能节约大量的宅基地。因此,该文拟定了分类指导、相对集中和分步实施的规划建设目标。

(1)地势平坦的平原以现

有行政村为基点,规划建设中心村。中心村不同于现在村委会所在地的村中心,而是严格按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这是该村的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中心,对周围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涉及的行政村有英山村、五福村、松林村、八屋窑村、邱子脑村和周湖村。

这种模式可以吸引富裕农民进集镇,既可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又可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对这类村庄而言,关键是安定村民的生活、解决就业。若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解决生活来源问题是关键。常用的方法是采取货币补偿或货币与实物相结合的补偿方案,并辅以一定的社会保障措施和优惠的创业政策,调动这部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或提供就业机会,在改变其土地产权性质的同时,改变郊区农村居民的就业结构,提高其经济收入。

(2)以现有村落集中布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乡镇规划指导,这个区域内的农村居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设置。须兼顾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如根据耕作半径的设定、基础设施的承载量、风俗习惯的融合等因素进行重构。该调整主要采用融入型模式,是指由于村镇的扩张发展,在地域上与其周围的村庄之间界限逐渐模糊,最终连成一体。经济水平较高的集镇有较强的农村集镇化趋势,居民点宜采用农村城镇化型整理。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纳入城镇规划体系,积极提倡建公寓式楼房,集约化生产设施,规模化经营农业,一般要求统建联建,由此可以降低人均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

(3)距离中心村偏远的村庄(上色湖、横山村、梅子涧等),可建设相对集中居住的农村居民点。这种农村居民点是纯粹的农村居民社区,按规划所建设的小型村庄,具有较齐全的各项生活服务设施,有利于农户集中居住生活。但是其规模小,只有一定范围的生活服务中心,起到逐步吸引的作用,可引导零星分散的居民点进一步地集中。聚居规模根据耕作范围的实际情况,以利生产、方便生活为准。

以上3种形式都是结合农村实际,规划、建设不同规模的农村居住社区,使农户相对集中生活。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马口镇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发展方向。

六、结论

经过查阅乡镇规划基础理论和参与《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的基础上,以马口镇乡镇规划中居民点布局的优化设置为例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

(1)基于现有二调数据,用统计软件得出村庄居民点的基本现状数据,结合景观分析得出居民点斑块的分布情况。

(2)参考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因素分析,结合居民点布局的优化原则以及上级政府规划目标要求,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优化设置。

(3)根据实际调研,针对局部性存在不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合当地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对居民点进行优化调整,既有利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又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根据工作实践结合布局理论,总结出居民点布局设置的规划成果。从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为出发点,根据村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促进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生产生活为目的,对居民点布局优化设置,以期促进新农村建设。

七、参考文献

[1]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张金荃,罗可,胡杏云.发达地区村庄建设现状的反思[J].华中建筑,2008,26(11):218-220.

[3]赵海鹏,李晓娟.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考[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0(12):13-14.

[4]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王安春.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281-283.

[6]赵庆双.新形势下“空心村”治理的意义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0(7):1768-1770.

[7]晏涵,刘觉民,韦林利,等.鹤城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16-4818,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