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1
一、国内外有关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1.刘易斯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创立了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该模型假定城市部门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转移的农民都可以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工作,那么,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决策就是唯一的取决于城乡收入差异。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于乡村农业部门且一般工资水平达到一定比例,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工业部门转移。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为止。
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于1961年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将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相似,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而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弹性降低;在第三阶段,工农业生产率达到均衡,农业中零值劳动和低值劳动完全消失,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该模型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它指出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
3.乔根森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1961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模型,指出技术进步必定会促使工农业部门工资上涨,因此工农业的工资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该模型认为工资差距并非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消费需求拉动的劳动力转移观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的变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虽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人们留在农业部就业是为了满足对农产品的生理需求,一旦当农产品出现剩余,农业部门便失去了对劳动力的拉力,劳动力便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转移。
4.托达罗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引进了“期望收入”的概念来取代城市的实际收入,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化大规模转移与城市高失业率持续并存的现象。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这种决策依据包括两方面: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殊很大,这是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移民决策是根据预期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作出的。只要在城市中预期收入的现值比在农村大,作出移民决定就是合理的。
5.伊斯特林-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伊斯特林较早地借用相对贫困假说来解释人的经济行为,认为相对收入决定人们的行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不仅决定于他们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预期收入之差,还决定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贫困,以及转移之后按照接受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贫困。斯塔克(1991)等人用相对贫困这个概念来解释转移问题,弥补了托达罗“预期收入假说”解释力的不足。该模型假设人们转移不仅受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还受到农村户与户之间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那些按照当地基本要求来看收入水平太低,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会有转移动机。
6.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非常活跃,蔡、陈吉元等人的“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研究”;田雪原、蔡、王嗣均等人的“中外人口城市化比较研究”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的关系方面,20世纪80年代辜胜阻、简新华系统地考察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90年代,高佩义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大城市超前增长、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三大规律,等等。这些研究的思路主要有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搞好农村再就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实施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农民创业;打开城市就业封锁,实行城乡统筹等。
二、国内外(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一)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模式
1.英国模式-圈地式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由于英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在西欧各国中最小。随着英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英国经历了用暴力驱赶小农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农业人口背井离乡,这些农业人口不得不受雇于手工场,从而解决了毛纺织业对劳动力需求问题。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2.美国模式-自由迁移模式。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自由迁移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部门主要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美国模式具有地域转换先于职业转换的特点,农村劳动力在大规模工业化条件下自发地转向非农产业。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地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而分离出来的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这种转移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前提的。这表明,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的进程中,农业不但未衰落下去,而是继续飞速发展。
3.日本模式-“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1971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日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条件。在日本工业吸收的劳动力的总数中,由劳动替代资本的创新吸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为80%,而由资本积累吸收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仅为20%。
(二)周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1.中国台湾与韩国模式――实现快速转移的典型 。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的份额都已降至20%以下,基本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从促使台湾和韩国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具体发展战略和政策上看,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二者资金都较为雄厚,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不过,其资金来源有所不同。台湾主要靠内部积累,外资占的份额很小;而韩国主要靠资金输入。二是台湾和韩国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都曾实行过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战略。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台湾是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转移,而韩国是在农业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转移。自50年代以来,台湾通过,实行农、轻、重为序的建设方针,增加农业投入。与此相反,长期以来,韩国一直实行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的发展战略,农业生产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靠大批进口粮食来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其二,台湾和韩国所采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大相径庭。台湾选择了分散化转移方式,其转移方向是多元的,农村劳动力既向大城市流动,也向中小城市转移,同时还为农村非农产业所吸收,未出现过度人口城市化和“大城市病”等现象;而韩国则选择了农村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的转移方式,结果导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失业剧增等问题发生。
2.印度模式――转移极端迟缓的典型。印度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慢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目前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仍占70%左右,几十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应该说,60年代以来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还是比较快的,但并没有相应地推动本国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农业过于落后。长期以来印度农业生产一直沿用原始工具和手工劳动,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偏重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印度独立以来,工业发展较快,相继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工业,但绝大部分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而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占的比重很小。因此,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第三,人口迅速膨胀,农业劳动力大量增加。据统计,目前印度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以上,而且90%集中在农村。农业劳动力每年新增数量超过了转移数量。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23).
[2]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3]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
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2
一、抓住各种重大节日的契机,让学生设计各类卡片
如,学校倡导书香满校园活动,我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了书签、书卡等,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学习;“六一”儿童节,我让学生一起设计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给最好的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植树节”我带领学生设计制作各类保护树木的标语,挂在校园的植物上,提醒大家爱护树木,热爱校园,从身边做起。“三八妇女节”和“教师节”,我教学生制作贺卡和各种纸花献给老师和妈妈等。学生在此类的活动中,有效地巩固和实践了纸编技术,并进行了有效的创新设计。
二、班级环境布置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抓住班级环境布置,以及每月一次出黑板报的机会,以劳技作品为框架、各科知识为内容进行设计创作。这样的布置既美观,有立体效果、层次感强,又有知识内涵。比如,设计以书签为主题的板块。结合劳技课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各种形态不一的精美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上小诗、好词好句、格言、名人名言、科学小知识和数学智慧题等。整个内部设计好后,再用彩带或皱纹纸做成小花或者其他图形镶嵌在外框上,形成一版书签特刊。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老师在旁边适当教学生剪、折、贴等手工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中队角、学习园地等栏目,把劳技课中纸工、编织、手工等等劳动技能融入设计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励优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一种爱动手的氛围,创造一个交流、展示劳技活动成果的舞台。
三、学校劳技室开辟创新作品展示
学校成立劳技教室,给学生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把学生各类创新作品进行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作品得到展示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的,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创新,乐于制作。同时也给参观的学生一种学习的机会、创作的灵感。
四、争当“护绿小天使”
通过开展争当“环保护绿小天使”系列活动,让队员在争当小天使的过程中学习劳动种植方面的知识,知道植物对人类的作用及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查学校植物的种类、名称,并认领一棵树,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学生定期做到:
1.认识树木,测量树径、高度,收集资料,填写校园树木调查表。
2.分小组认养树木,每周定期浇水,并随时关心,使树木不遭受人为破坏。
3.观察树木生长情况,记好植物观察日记。
学生在争当“护绿小天使”的过程中,使所学的林木、花卉的种植知识有效地得到巩固和应用。
五、成立“花山”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3
现将《2008年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目录》(以下简称《课题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确定重点,选择申报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从建设“平安浙江”和构建大社保体系的总体部署出发,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根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继续围绕加强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秩序三大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进我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申报劳动和社会保障科研课题,要着眼于推进我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创新,以民生问题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实用性、综合性、政策性、基础性研究。各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劳动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提炼出一批指导性、针对性强,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强化科研成果对劳动保障实践的理论支撑。
三、2008年《课题目录》分一般项目和资助项目两类(附件1)。一般项目申请人可以根据《课题目录》申报课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题,同时也鼓励用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申报成果课题。一般项目原则上不进行资金资助,但可择优在《浙江劳动与保障》杂志上刊登,并可直接申报浙江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对不宜公开发表的可在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内参发表,并支付优惠稿酬。一般项目的结题时间为2008年12月15日。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能变更课题题目,课题成果符合结题要求的给予适当经费补助。资助项目要结合浙江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将视作省劳动保障厅和省劳动保障学会的科研成果,并有权根据需要自行修改和要求作者修改。资助项目的结题时间为2009年5月15日。
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4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并采取各种方法以及动用有效的保障措施,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实施。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角色有弱化倾向,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是辅导员自身
1、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影响辅导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辅导员只重视校内教育,忽视校外教育。从学习理论来看,学得和习得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不仅校内学得重要,校外习得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很重要。校内教育不是大学生成长的全部,因为将来他们都要走向社会去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多利用假期进行,大多数辅导员不愿放弃休息时间去指导和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即便是参与了,也是带着学生看风景,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的意义,辅导员认识不到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指导作用不明显,基本靠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实施,辅导员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辅导员的个体素质欠缺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不力在本文中,“素质”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即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涉及校内外的综合性活动,可以检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角色内涵,是辅导员个体素质的整体反映。辅导员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通识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等,都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得到体现。由于辅导员的学缘结构不同,个体差异性很明显,加上从事本职岗位的时间不同,不是每一位辅导员的素质都适合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这样就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带来了困难,某些方面素质的不足导致辅导员经常处于困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推进和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畏难情绪引发了避让行为,辅导员消极地应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淡化了自身的角色价值。
3、职业倦怠是辅导员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软肋职业倦怠是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辅导员也不例外。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需要多方协作,辅导员岗位设置的本意就是要解决千头万绪不协作的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辅导员的疲态往往会从自身认为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中显现出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如此。有研究表明,职业价值感、希望、职业无意义、岗位消极特征和社会支持是构成辅导员角色压力的重要影响因子,角色压力进而导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薪酬偏低、待遇差异、身份界限模糊与岗位重要性等问题,是辅导员不容回避的现实,制约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外部原因包括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等方面
1、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相应学分,不理会辅导员的存在
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辅导员布置给大学生,由于辅导员疏于指导,很多学生只想获取社会实践学分,无视辅导员的存在,担心有指导监管的情况下,需要实地工作,因而社会实践走过场现象明显。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看重,大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之后总要就业,因而开始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但操作中,普遍存在重视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习,轻视参与观察、社会调查、深度访谈等基础性工作。一些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学生以实结代替调查报告,有些学生喜欢“百度”和“谷歌”,抄袭拼凑,敷衍搪塞。不少大学生宁愿做兼职赚钱或者报名资格证书考试辅导,也不愿花费精力认真从事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
2、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较少,学分获取容易,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由高校团委组织领导,协调各教学单位与教务、科研、宣传等部门,通过团总支与学生会落实。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牵涉面广,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投入少,经费短缺,只把社会实践当做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很少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资助立项的数目较少,学分认证过程缺乏支撑材料。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居多,或在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很少时间走走看看。寒假和平时极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和严格的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3、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有限
社会是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场域。布迪厄把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与构型,这是针对关于人的本质的概括。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研究主题不是只作为单一实体的社会,而是从“关系性”的角度理解的社会。辅导员在社会实践指导中的缺位,是因为迷信学校教育的绝对性,没有注意到社会这个富有关系性的场域。社会各行业本身不太喜欢生手,害怕大学生影响他们的常规秩序,接纳程度十分有限。大学生若是没有人协调和沟通,进入社会实践的具体场域时,只能做围观者。
二、作用发挥:辅导员角色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能发挥
(一)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成为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辅导员是岗位决定了职责,其工作性质是被赋权的结果。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劳动是为满足人的日常生活的需求服务的,社会实践是生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现着育人的功能,既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促使辅导员在指导工作中主动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人的思想意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在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践活动时,受到已有思想意识的影响,认识的客观性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而这种人类活动体现了人所特有的精神力量———人的主观能动性。辅导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促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主动工作、协同工作、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我国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个很好的抓手。一方面,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濡化青年一代,促成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担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感染大众,对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实现对现实生活实践的直接影响乃至引导。
(二)社会作为活动场域拓展了培养空间,辅导员起协调作用
社会是检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场所,辅导员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和行为管理,在参与性观察中觉知工作的成效与缺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时间的向度来看,保证对大学生的教育常态化,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工作,总体上是利多弊少。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自觉,辅导员要从更为宽广的场域做起。经历高等教育的人要多融入实践,形成情境性认知、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辅导员可以将社会实践视作为大学生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实践共同体中,新手和初学者往往最初从事边缘性的活动,在观察熟练从业者,并在他们的引导下参与活动,逐渐发展知识与技能,达到对社会文化实践的充分参与。辅导员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示范给大学生,促进他们学会在关系中成长。
(三)实践是创新的培养途径,辅导员起推动作用
辅导员要做好推手,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实践能力的获得,是大学生将来参与实践的保证。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大学生要从学校走向就业岗位,先从边缘性参与开始,然后是充分参与。政策指导和实践需求的有机结合,促使辅导员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付出情感和真心投入。教思政1号文件明确要求辅导员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工作中,辅导员主要进行的是情境学习指导,包括个别化学习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两种方式,推动团队建设和大学的自主管理。
三、角色定位:
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工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的实际运作中往往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常由学校团委组织实施,团委下达任务后,很少安排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全程参与和实地指导,而是将任务下放到学院以及系部。专任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无暇对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具体指导自然落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由于上述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化严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其角色可定位为5个方面:
(一)组织策划者
辅导员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排头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策划、实施与评估,均离不开辅导员的有效指导。辅导员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无论是暑期“三下乡”,还是“四进社区”,或者见习实习,要教育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锻炼自我,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职业发展和社会担当奠定基础。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确定团队人员、分组、安排时间和地点、协调联络实践场域,都可以作为辅导员组织策划的内容。对于从事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有了辅导员的组织策划,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有目的、有意义,更具有导向性,其成效更为突出。
(二)指导参与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辅导员的指导和参与。辅导员的“导”体现在正确的舆论方向上,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防止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来,身体力行,辅导员的参与既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与信心,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修养,促进个体成长,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社会实践可以弥补当前“两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欠佳的弱点,辅导员应重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证明,有辅导员参与指导的社会实践,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大学生在线辅导员博客专栏中,厦门大学的一位辅导员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是:“达到了团干得锻炼、地方得实惠、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家长师生的高度评价。”可见,全身心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辅导员带领社会实践团队,必定取得优秀的成果。如果辅导员都能更多地投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便会朝着服务性、专业化、长效化的方向发展。
(三)安全管理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多是在校外进行的,他们的安全是辅导员的责任。辅导员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突发事件要有预案,在活动之前,要告诫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防盗防骗,学会分辨真伪,学会与基层群众交流,避免误会和口角,防止误入传销组织。辅导员往往带200名左右的学生,而社会实践虽不能一次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即使分组分队,辅导员也只能参与其中一组的活动,其他的团队,可以采取学生负责,与学校签订安全协议、自愿参与的方式,避免辅导员承担过多的安全责任,而无心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辅导员可以采取联络各社会实践小组长或者核心成员的方式,通过他们了解自己的团队,动态掌握各组信息,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安全。
(四)总结评价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当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好的提议和做法应当支持和鼓励,对于不妥的做法应及时制止和改正。社会实际有可能是“双刃剑”,在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积极作用时,还要正视社会实践中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实践范围广泛、社会生活复杂和人员多样,大学生除了接触到大量鲜活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和各种可歌可泣的事迹以外,还会触及阴暗面,可能会与有着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人打交道。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有可能污染大学生健康的心灵。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拒腐防变的工作,注意各种思想苗头的出现,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清理思想的犄角旮旯,得出结论,肯定成绩,消除各种不良影响,激浊扬清。
(五)成果推广者
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5
1.1这是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现状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评价,许多高校也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对评价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不能客观评价”及“怎样评价”等问题认识不一,评价追求简单化,认知上过于强调形式性。其次,评价目标指向狭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主要针对活动结果的认知性评价,单纯地以完成实践任务及最终成果为评价标准,而对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活动,特别是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评价重视不够。还有,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指标较为笼统,评价工作组织较为随意,还远未建立起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及工作机制。所有这些都已较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和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新标准和新机制。
1.2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相应的能力、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对社会实践进行评价,规范社会实践,提升活动实效,推动其科学发展,从而就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实践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广大学生从中受益。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促进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进步,推动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能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去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锻炼自己,教育自己,有助于他们巩固所学,增强其动手、沟通和创新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系统把握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内在因素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受实践目标、主体、客体、条件、实施、考核评价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结构整体,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较全面把握各影响因素,深入揭示社会实践实效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有效开展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2.1实践目标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目标是对社会实践所必须达到的规格、要求和质量的规定,是通过实践过程对实践者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所发生的预期变化。目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的起点、核心和归宿,是调节、评估实践活动的依据,也是实践者努力的方向。它规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制约着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目标设定的科学与否是决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这些社会实践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追求,有着各自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此,在确定社会实践目标时,必须做到有针对性、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要结合具体实践活动特点、学生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要有衡量是否达到的具体标准,以及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和约束条件,实践者经过努力在预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实践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创造良好前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保障。
2.2实践主体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主要是指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客体;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生又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学生去实施。因此,学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而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有差异,学生的所学、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能力素养等方面也各有特点,所有这些差异性不同程度地会反映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中,会影响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实践、自觉锻炼和自我教育,会影响着社会实践的开展及其效果。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起着组织、指导、监督、评价等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影响着学生对实践活动主题选择、计划制定和活动实施。特别是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全程指导与督查,在很大程度上能保障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向和实效。因此,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能力素养,也必然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开展。
2.3运行系统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核心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系统主要是指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若干环节。一般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活动实施以及效果评估与反馈等环节。首先是制定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通常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方法、实践步骤或程序、实践活动的预期成果等。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实施的,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活动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最优化。其次是方案的实施。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实践者按照实践方案,利用实践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完成实践任务,实现预期实践目标的阶段。这是一个实践方案由预期变为现实的过程,是各种实践要素对实践对象真正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的过程。实践活动实施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效果。第三是效果评价与反馈环节。这是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对社会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而且通过发挥其多种功能,直接推动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另外,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也非常重要。通过反馈,让学生和组织者明确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整改的意见与建议,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2.4保障条件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预期效果,离不开必要的保障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高校提供的制度、组织、时间、经费、基地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就高校而言,制度保障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都依赖于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其次是组织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要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全面全程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是时间和经费保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要安排合理恰当,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其他日常教学的关系。开展实践活动还需要一些费用。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到实践活动的开展。第四是基地保障。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保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长期性乃至实效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五是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果依托具体的实践单位来开展,那么该单位需要提供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时间、场地、实施、指导人员等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特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系统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影响要素,并遵循一般评价与分类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根本依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3.1注重准备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必然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环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活动选择。该指标可以从活动的公益度、贴近专业程度和复杂程度等观测点来考核。活动公益度是考察所选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公益性质及其程度。要鼓励学生选择公益性鲜明的实践活动,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贴近专业程度主要是指所选实践活动一般应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巩固所学,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复杂程度主要考察学生所选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第二,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方案是指围绕实践活动主题,为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所设计的整个实践活动计划。它是实践活动开展的蓝本和依据。该指标可以从方案完整性、方案可行性两个观测点来评价。方案完整性主要是指学生所设计的实践方案各要素相对齐全和详实。方案可行性主要考察学生设计的实践方案的合理性及其程度。第三,实践条件的准备。该指标可以从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安排、经费筹集、实践对象或单位确定、指导教师确定及必要的实践培训等观测点来评价。人员组成及分工主要考察团队实践中,团队成员在人数及结构上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分工是否明确。其它方面主要是考察实践所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必要的经费是否有着落,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对象或单位是否确定,以及在开展活动之前有没有接受必要的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的实践培训等。条件准备越充分,以后实施就会越顺利。
3.2着眼实施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施。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具体实施来取得和展现的。实施环节可以从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方案执行情况。对实施环节的评价,首先要对实践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整体上的考核评估。该指标可以从方案执行的全面性和规范性、条件利用情况等观测点进行考核。前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相对严格执行实践方案。后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利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供的条件和资源,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第二,实践态度和能力。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指标可以从学生的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实践态度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具有诚信、团结、敬业和奉献等品质和精神。作为一名实践者,首先要诚实守信,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另外还要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态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决心,影响着学生的精力投入与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沟通、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学生与队员、指导教师,以及其他人员的交流和交往等能力。动手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按照实践活动本身的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调查、服务、研发、条件利用和总结等多种能力。创新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遇到问题、挫折后创造性地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素质和能力。
3.3突出实践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最终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实践成果可以从预期目标实现情况和物化实践成果等指标来评价。第一,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价该活动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该指标可以从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产生的意义,以及主要事迹或贡献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对自己、学校、社会等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良好作用。后者则是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评价学生的主要事迹或贡献,就能对实践活动效果作出较客观的认定。第二,物化的实践成果。该指标可以从物化的主成果和其他物化成果等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结束时,学生需要撰写并提交的实践总结报告。对于社会调查而言,是调查报告;对科技发明来说,则是发明作品。实践主成果的完成,要坚持求实性、创新性、规范性、有用性等原则,确保其质量。后者主要包括“队员实践日记、感悟”、“指导教师鉴定”、“实践单位证明、鉴定”、“媒体报导情况”、“有关活动照片”等五个方面。这些材料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程度上也表现出社会实践的效果。因此,这些方面也是社会实践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4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新模式
劳动实践的成果范文6
关键词:生态危机;实践;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01—02
生态危机凸显以来,劳动实践作为人类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受到西方绿色理论,尤其是深生态学的批判;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作为理论基石,拓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并没有从内在关联上说明人类实践与生态问题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实践理论的生态学内涵,来说明劳动实践并不是生态问题的成因,而是人在其根本存在方式的维度上,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上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载体。
一、劳动实践中的人与自然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控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日渐凸显,已发展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存续发展的时代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绿色理论将人类实践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实践理论中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过分强调,无限的发展生产力以及专注于改造自然、忽略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是生态问题的根本成因。那么,实践中的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首先,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根本方式,不存在人的实践关系之外的自然界,也不存在脱离了任何具体生态环境的人类实践。第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这不仅表现在人作为与其他一切自然生物一样的生物体特性,也表现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第二,实践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存在、并创造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信息交换,“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6—57。第三,在现实的历史层面上,人类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实践的统一体。这一方面表现为具体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文明形式,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产和文明形式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其次,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实践一直是被作为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来理解的,这造成了深生态学对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的狭隘理解。自然在历史和社会文明,尤其是物质中,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伙伴”,和人一样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表现在自然具有不依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单独的类的发展作为主旨,而是以全面的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人与自然的主体际关系具体地表现在实践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之中。第一,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不仅体现在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还表现在实践必须依靠客观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开展,它的成果也必须以相应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也不仅体现了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创造性活动,也表现在人的生产实践必须符合外部世界的尺度,必须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身的需要;第三,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无法超越现存的社会史,也表现在社会生产必须基于一定的自然史。
最后,人与自然的统一根本地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之中。人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人的实践创造的人类史和自然史的高度统一当中,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生产方式转型中生态变迁的作用,但后继的生态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内在地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自然的生产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自然的生产关系,是受着自然条件制约着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协作方式,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和它们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自然的生产力决定着人类劳动中的生产资料、再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自然的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人必须遵循和保持自然系统内部的各种依存的联系。自然以内在于人类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式发挥着其主体性,它与人类的实践互动方式,产生了文化、社会、劳动和自然的整体。人作为既是自然物又是属人的特殊物种是这一互动过程的集中体现。
二、劳动实践与生态危机
既然劳动实践在理论上并不具有导致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那么现实中劳动实践又是怎样与生态危机紧密相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