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社团 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1.1高校科技社团的蓬勃发展是确保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学生科技类社团蓬勃发展、影响力逐渐增大,各种科技类学生社团活动频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己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
1.2高校学生科技社团的发展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的,要着眼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科技社团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科技类社团活动呈现出形式新颖、影响力强、吸引力大等显著特点,深得大学生们的关注,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普遍喜爱、踊跃参与、大胆实践、有所作为的局面,逐步成为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领域、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形式。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引导大学生参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科技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新的着力点。
1.3更好、更快地加强和扶植高校科技社团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
学生科技社团为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机会,参与学生科技社团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社团成员年龄相近,专业有异,地域来源广,彼此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成员间在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培养人际关系与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的凝聚力,成员间的关爱,宽松自由的气氛,能使青年学生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思考
2.1拟创业解决的关键问题
(1)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
(2)科技社团成员所研发的科技产品和科技创想,所包含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3)在模拟企业科技运行机制过程中,科技社团成员所具备的模拟能力和水平,真实性与判断性。
(4)研发的科技产品和科技创想投入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可行性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2.2管理架构和运行模式
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载体,开展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活动,构建科学的管理框架,采取合理的大学生科技社团运行模式。
我们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载体,在社团中构建以主席团为指导,以各部门通力协作为基础的社团管理架构。其中部门包括掌握科技社团材料整理和物资管理的秘书处,负责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的科技发明部,负责检验成果、模拟企业运行的检验部,负责展示发明成果、推广发明成果的社会实践部。
3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市场调研及可行性分析
3.1市场调研
大学生创业能力,即大学生在学校所需习到的知识、才能、技术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能力。大学生创业即大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为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开展,我们前期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社会、大学生创业园、企业以及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的市场调研活动,并科学地分析了各项调研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自主创业态势激增。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鼓舞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愿望迅速增强,大学生创办的科技研发类、科技服务类公司逐年递增,并且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对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
(2)大学生自主创业观念有所改观。大学生自主创业公司的所处位置和服务对象,已经从城市向城乡转变,从经济区向基层转变,从盲目发展向社会需要转变,从社会服务向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转变。
(3)由大学生群体产生的社会需要的科技发明和科技创想,具有思维发散、可利用率高、成本低廉等主要特点,对企业来讲,可以降低收购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因此,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转化和利用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市场前景广阔。
3.2可行性分析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2
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 大学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 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查。 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
二、研究目标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门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制度,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和教学部 级— 级在校本科生 级、 级研究生。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四、问卷基本情况
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情况,共打印650份问卷,实际发放634份,实际收回614。其中,商学院发放 189 份问卷,实际收回187份问卷,缺失2份,废掉6份;法学院发放49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5份;新闻传播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48份问卷,缺失3份;翻译学院发放33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3份;韩国学院发放31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1份;艺术学院发放26份问卷,实际收回26份问卷,缺失0份;数学与统计学院发放44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0份,废掉9份;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发放45份问卷,实际收回43份问卷,缺失2份;海洋学院发放52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问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学院发放41份问卷,实际收回41份问卷,缺失0份;机电工程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51份问卷,缺失0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放19份问卷,实际收回19份问卷,缺失0份;教学部发放1份,实际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两份。
第二部分 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描述现象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还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二、总结问题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态度。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4、调研对象在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三、提炼观点
1、为提高创业水平和质量,学校应做哪些工作。比如,宣传推广创业赛事等。
2、学校应该给有意向创业的同学提供哪些帮助,给与什么政策扶持。
3、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提高创新水平。
第三部分 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对象选择涉及全校商学院和法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教学部,包含了工商管理类、朝鲜语、新闻学等26个专业,年级跨越XX级—XX级在校本科生和XX级、 级研究生。 其中,男同学人数为327人,占总人数的54.6%;女同学的为271人,占总数的47.2%(有一人未选择性别),男女比例接近1:1,基本与前期调研计划相符。
在不同年级的选择上, 级— 级的选中人数比例基本为2:3:3:2,研究生一共选择50人,约占总数的7%,符合调研前期的计划安排。
二、大学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实践状况
1、调研对象的创业意向
(1)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在调查中,总共599人回答了“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问题,其中,有191人表示“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占总人数的31.9%;表示“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79,占总人数的63.3%;正在进行创业或者已经成功创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4.6%,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2)调研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
在全体调研对象中,回答这一问题的男生总数为327人,女生总数为271人。其中,有创业意向或者已开始创业的男生有241人,女生有165人;已成功创业的男生有5人,女生为0人;而“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的女生有106人,男生只有85人,可见在调研对象中,男生比女生有更明确的创业意向和更强烈的创业激情。
(3)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在调查中,商学院与其他学院相比,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在人数上明显多于其他学院,在比例上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是有一定关系的,无论在何种层面上说,商学院的同学都更加容易接受有关创业的相关信息,因为与学科关联性较强,创业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遥远。
2、对创业教育的了解
以下是调研的相关数据
(1)对 “教育部门试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
(2)对“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的了解程度
(3)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的了解程度
(4)对“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的了解程度
(5)对“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由以上数据资料可知,调研对象对诸如“教育部门试点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 “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 “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等项目了解较少,表示不了解这些项目的同学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对于“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被调研的599人中,有近437人是了解的,占到总数的73.0%。这是因为,“挑战杯“赛事是我校长久以来大力宣传的重大赛事,而对其他的项目宣传推广较少,甚至还未启动。由此可见,学校对相关创业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提高学生认知和参与这类竞赛的前提,也是普及创业教育、推进创业的保障。
三、大学学生创业需求调查
1、 创业资金、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人脉资源和良好的心态是大学生认为创业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
由数据显示,被访者认为创业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是创业资金、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人脉资源和良好的心态的比例分别为71.8%、62.8%、58.4%、60.8%、52.3%;而认为是商业模式(即盈利模式)创业经验、脚踏实地的实务能力的比例分别为45.4%、40.6%、50.1%。
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3
引言
对于创业意愿的研究,朱爱胜、俞林、许敏、张天华(2015)在其文章中运用基于神经网络的BP遗传算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所选取的十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名;范巍、王重鸣(2004)以国际前沿的理论为基础, 以建立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为目标。来研究个体创业倾向与社会环境、个性特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周桂瑾、许敏、俞林(2014)对391 名江苏省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了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调研,并从创业人员分类管理、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为我国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保障。
文章通过问卷调研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调研,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统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整理好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找出创业环境、自我认知、预期利益、创业能力及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 希望研究结论能为我国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模型及假设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创业意愿可以划分为创业环境、自我认知、创业能力以及预期利益四个构面。四个构面的界定如下:创业环境指可能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经济环境、亲友扶持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客观因素;自我认知指大学生对自身性格是否符合创业者条件的认知;预期利益指大学生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的预估;创业能力指大学生对自身是否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的认知。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业环境不同,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不同;
H2:自我认知不同,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不同;
H3:预期利益不同,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不同;
H4:创业能力不同,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不同。
2.2调查方案设计
2.2.1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 18-24岁的山东省“985”高校大学生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原因在于:该些学校拥有比较完善的创业孵化器,重视创业活动,创业氛围较好。
2.2.2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测量均由权威学者的成熟量表综合而成,以保证调查结论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在问项测量上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
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假设构思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测量这三类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35个指标中萃取出了4个指标。其中因子C2、C4所包含的指标实质上是将原假设构想中的“自我认知”进行了进一步的降维处理。观察所划分的数据情况,分析结果将自我认知中关于自身能力的指标单列,归结其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创业时,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对创业意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C2定义为“自我认知”、C4定义为“创业能力”。创业环境指可能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经济环境、亲友扶持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客观因素;自我认知指大学生对自身性格是否符合创业者条件的认知;预期利益指大学生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的预估;创业能力指大学生对自身是否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的自我认知。
3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x取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威海市五所典型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8份, 有效回收率达到94%。
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系数均大于 0.8。总体来说 ,测量项目的内部一致性非常好 ,说明本次研究的问卷具备比较高的信度。
本研究中问卷各个测量指标都是依据国外学者成熟量表设计而成的, 而且经过了专家们的检验,同时我们结合目前高的校实际情况,咨询了威海市高校的部分专家和教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问卷的内容效度。从问卷各指标变量的共同度数值来看,各个变量的共同度均大于 0.4,说明变量空间转换为因子空间时,保留了较多的信息,所以,问卷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3.3 回归分析
当创业能力和自我认知两个因素同时进入模型时的R方判定系数达到0.255。针对本文所做的研究,说明方程线性度较好,合适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根据表5可以看到,不同的创业影响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多元回归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由表可以看到,创业能力和自我认知先后进入模型,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创业能力和自我认知属于原“自我认知”一大类,原“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相较于创业环境和预期利益,原“自我认知”属于主观类因素,创业环境与预期利益属于客观性因素。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所有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都必定会经由行为意向间接地影响行为的表现。创业环境这一客观性因素在对创业意愿这一主观因变量发生影响的时候影响能力有限。与此同时,自我认知是通过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评估,进而影响了创业意愿。预期利益作为由创业行为带来的后续不确定结果,因此对创业意愿的影响能力有限。其中,创业能力的Beta值为0.297,自我认知的Beta值为0.267,由此可得创业意愿的标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0.297X1+0.267X2
a.x1=自变量_创业能力
b.x2=自变量_自我认知
因此,假设H2与H4得到了验证。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相关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文章关于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假设, 并得出如下结论:
(1)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自我认知与创业能力。其中自我认知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系数达到了0.267,主要是大学生对自身性格的认知,大学生对于自身性格有较清楚的认知,性格中体现出决策力、领导力、创新性时,普遍创业意愿较其他人较高。创业者需要具备领导力、决策力与创新性,在面对创业热潮时,能及时抓住创业机会,勇于尝试。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创业自信,消除其对于创业的心理壁垒,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系数为0.297,在所有因素中系数最大。创业能力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对于公司运作、市场信息、团队管理能力的自信。创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意愿,且檎相关,创业能力作为可以后天培养的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一些创业培训课、创业比赛来培养大学生该项能力。大学生对于创业流程与知识越了解,越容易激发起其创业意愿与兴趣。
[参考文献]
[1]赵向阳,李海,孙川. 从个人价值观到创业意愿:创造力作为中介变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15-130.
[2]刘月秀.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3,(09):48-53.
[3]段利民,杜跃平.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 技术经济,2012,(10):64-70+97.
[4]冯磊,曹英,王蕊. 创业技能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 企业经济,2011,(03):75-80.
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创业;误区
前言
当下互联网创业蓬勃发展,在大众创新的趋势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活跃群体,更是跃跃欲试,然而当今的时代真的就像大学生设想的一样,迎来了个人创业的黄金时期吗?大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把握时机,找准机会,开启个人创业的道路。还是应该要冷静下来,客观分析形势,做好充分准备。
1、互联网创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与传统创业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也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
(1)天时:作为大学生,正遇到举国创业创新的时代,大学的生活时间充分,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累知识、人脉。不一定非要等到毕业再创业,完全可以在上学期间开始创业,而且这样更能减少毕业后创业的种种风险。
(2)地利:作为大学生,可以充分享用大学资源,可以利用图书馆查询所有资料,还可以去别的专业旁听,扩展眼界,丰富知识。而且毕业之后还可以选择创业城市,经过大学里的调研考察,完全可以在毕业之后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走上创业之路。
(3)人和:大学生创业一定要利用好身边的种种资源、同学、朋友、老师,而且一定要有团队意识。单独一个人创业很难在互联网时代下生存,必须在创业伊始就组建好创业团队的雏形,在创业发展阶段不停积累自己的人脉,为创业做准备。每一个创业的大学生,不一定全部都是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突出的一点优势,一群有突出优势的人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才能贯彻创业团队意志,实现团队目标。作为一个创业大学生,不管个人的优势,也必须要同一群人一起才能实现共同的梦想。只有搭建具有向心力的团队,才能拥有执行力,只有大学生创业者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找到身边最优秀的人,并且团结他,将他融入团队,才能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2、大学生创业中最常见的有六大问题
(1)我们的产品可以用在很多领域。
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未开始时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一定要做一个功能多、覆盖广的新产品,它可以替代现有市场中的很多同类产品,甚至兼并更多的市场。而在创业初期,这种想法往往是最不可取的。大学生创业,一定要在行动之前,明确市场定位,找准需求客户,剖析出一个细分再细分的市场,在这个领域,不停探索,不停学习,把自己的产品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培养出“互联网”创业下的忠实粉丝,打下坚实的客户基础。
(2)我们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大学生创业,往往伴随着一种理想主义情节。在创业初期,就会设想好,这么好的产品能解决客户的很多问题,一旦面向市场,一定能够很快获得市场认可。可是,创业真的是一个点子就能完成的吗?我们不能否认,大学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可以发现一些互联网时代下隐藏的商机,这种独特的视角也确实很可能开拓出一个精细的市场,甚至培养出忠实客户人群。然而,决定市场潜力的不是好点子,而是市场的真实需求力。在大学生的创业产品尚未推向市场时,这个市场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运营模式,处于一个平稳运行阶段。该产品是否能够被市场接纳,取决于是否能够提高目标客户的生产力,改善现有的消费关系,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因此,产品的市场潜力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前期认真调研,后期不断更新,努力创造出来的。
(3)我们的技术很强,让我们的产品十分有竞争力。
大学生创业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创业项目,大学里专业知识的学习会让大学生创业者带着专业眼光看待产品与市场,这样就会产生两个情况。①以专业眼光看待产品,可以使产品更加细致,功能更加专业化,这显然是好的一面。②以专业的眼光看待市场,往往会忽略市场中人性的一面。产品虽然具有专业深度,但是否易于上手操作,市场能否快速接受,用户评价如何,这些都不是产品专业程度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研发技术强,并不能使得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提高,只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之一。
(4)我们的商业方案很丰富,包括产品,品牌服务,大数据等等很多方面。
大学生创业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目很多,可行性偏低。在创业初期,一个商业方案包括多种收费服务,总是把创业、创收当成同一件事情。尤其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没有认真冷静思考自身产品究竟能实现什么功能,有什么增值服务,就引用大数据,云服务等一些网络术语,将其列入商业方案,这种做法往往令投资人和客户十分反感。然而,大学生创业的商业方案里,最根本的还是核心业务是什么。创业初期、人力、经济资源有限,同时开展多项业务会冲淡业务目标,导致多而不精,每一项都做,每一项都不是最好,最终会拖垮整个创业团队。
(5)我们要把产品做的尽善尽美才推向市场。
大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开拓创业道路,往往一个完美的产品问世,继而广受好评,马上占领市场。因此寄希望于自己有一个完美的产品。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里更是这样。绝大多数大学生开发自己的软件,期待带来市场的变革,总想着把软件做到极致,做到最好之后,再推向市场。但这个时候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市场规律,那就是,市场并不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在不停改变。我们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推出一个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产品,但是我们不能使产品一成不变,这样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把过多的时间潜力用在使现有产品更加完美,不如投入更多的潜力研究如何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如何维持产品的更新与造化。所以,大学生创业更需要构建一个与时俱进、快速跟进的创业团队,跟上时代的变化,而不能仅仅聚焦于一个完美的产品。
(6)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大家分工负责产品市场、运营、财务。
创业团队的选择是大学生创业的瓶颈之一,大学生因为人脉积累不够广泛,组建团队时想到的往往是身边的同学、朋友。虽然这种关系有感情基础,彼此沟通起来可能更方便一点,但是对于团队发展来说却充满了隐患,那就是,团队成员彼此之间阅历相似,专业相同,眼界也相差不大,缺乏互补的作用。因此,每一个要创业的大学生都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是组建单一团队,还是互补团队。单一团队人际关系初期更融洽,易于团结,感情深厚,互补团队专业知识更广,眼界更开阔,可用资源明显增多。对于有计划的大学生创业者,还可以采取股东空余的方法留位子,方便在公司发展期让出股权,团结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业。这样对于创业更有帮助,也能使大学生创业走得更远、更健康、更全面。
3、结语
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5
【关键词】创业团队,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作用
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和亨利・埃兹科维茨几乎同时提出“创业型大学”这个概念。他们各自系统地研究了欧洲与美国的创业型大学问题,虽然两人的研究视角不同( 前者从大学组织系统转变的角度,后者则从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角度) ,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调。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将这种具有积极进取、富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称之为“创业型大学”(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1]。以“创业型大学”为背景,本文主要探索大学生创业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内涵
“创业型大学”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丰富的创新研究成果,与传统大学相比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它们与政府和企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活动,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特征
“创业型大学”具有以下特征: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项目研究和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技术转移中的制度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多元化的资金获得;创业文化的形成等。
(三)人才培养目标
“创业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二、“创业型大学”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点
创业团队建设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重点内容,大学生创业团队是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形成的,一起从事创业活动、完成项目的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以下特点:
(一)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团队成员之间高度依赖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为了完成项目而组建的,所以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从团队组建上实现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从创业团队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创业团队成员之间是高度相互依赖的,不仅表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和技能的互补性,而且在成员分工协作的职能上也是高度相互依赖。一个成员工作的开展往往离不开其他成员的协作
(二)缺乏团队建设与管理经验,还需教师指导。由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经验、时间、精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又很难以个人的力量去进行创业直至获得创业的成功。如何更好的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是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三)创业团队受带头人及制度规范性影响,稳定性不足。创业团队带头人的性格特点对团队生存与发展影响较大。创业团队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带头人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稳定人心的人格魅力,创业团队可能会走向消亡。此外,创业团队的带头人几年内就将毕业,创业团队如果没有高效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分配方案、奖惩制度、考核标准、激励措施等)[2]以及继承人培养机制,创业团队也将不复存在。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对“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以项目为载体,组建创业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项目来自于行业、企业等真实组织生存与发展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教师根据项目需求及学生的自身素质,指导其组成若干创业团队。好的团队其成员性格能力互补,关系融洽,团队带头人能够管理团队成员,对成员具有一定影响力。
团队组建后,团队成员按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等管理标准,共同制定项目完成计划,并按计划开展项目研究与实施工作。
将项目引入大学,组建相关创业团队,指导团队完成项目,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而且有了创业团队这个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载体“创业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有效地完成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任务
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生,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大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与人竞争的单兵训练教育,因此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大学阶段亟需培养的能力。
组建创业团队后,学生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他们在调研项目需求基础上,制定项目完成计划,讨论完成项目的方法,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项目,分工协作,进行成本控制与质量监测,有效地培养了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能够将个体培养寓于团队培育之中,有效地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一个创业团队就是一个企业的雏型,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不仅能使这个团队成员走向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培养学生、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基层组织。依托项目组建的创业团队完成一个项目后,还可以继续寻找新项目,不断地培养团队成员的职业素养,提升成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这个团队的部分学生毕业了走向社会,还会有新人加入,创业团队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组织。
综上所述,创业团队在“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够让大学生有组织地承接项目、分工协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6
第二届“青年恒好”活动的主题是“创意改变生活”。除了对公益创业计划书进行征集外,主办方还将有针对性地征集“时尚编织吧”创业计划书,并通过在校园内开展时尚编织绒线作品的征集展示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其动手能力。
举办第二届“青年恒好”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整合社会各界的公益力量,培养大学生具备包含社会责任在内的优秀的创业观念和技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社会责任的基因植入中国未来的创业者群体中;另一方面是为了指导、推动各高校开展KAB创业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十佳创业团队将各获5万元项目扶持资金
“让我们稍感遗憾的是,首届‘青年恒好’活动强调得更多的是参与、PK展示,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交流或一种公益价值观的引导,除了对各KAB创业俱乐部组织奖励和优秀创业计划书奖励外,活动主办方并没有真正扶持他们的创业项目。”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参加第二届“青年恒好”活动,大学生需要在公益创业项目方案提交前,对自己提交的慈善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围绕校园“时尚编织吧”的开设,征集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计划书要求包括事业描述、产品服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项目团队、财务预算、可行性分析等内容。项目调研报告及创业计划书字数不限。每个公益项目需在报名表格中填写1000字的内容介绍,重点说明该项目的创新和意义。提交的公益项目方案会在“青年恒好”官方网站展示。
本次公益创业方案展示活动个人或团队都可以参加,每个团队参与人数不超过10人。有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可以KAB创业俱乐部为核心组织参加,可组织多个团队参加。其他高校,可自由组合产生参加团队。所有参加个人或团队于2012年6月30日前通过青年恒好官网报名。
活动最终将评选出获得“十佳组织奖”的KAB俱乐部,每家俱乐部奖励2000元;评选20个优秀项目方案,每个方案奖励1000元;评选“十佳创意编织产品”,每个创业产品奖励1000元;评选出“十佳创业团队”,每个团队赢得5万元项目扶持资金,每个创业团队还将配备两名创业指导老师,负责指导获奖者创业实践。
增强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启动仪式上,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举办第二届“青年恒好”活动的意义:一是积极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十七大精神,从创业教育入手,从公益创业入手,让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有一个相对理性的认识,在就业创业前做好各种准备;二是更好地推进KAB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给创建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相互借鉴和促进,使更多高校开展KAB创业教育并成立KAB创业俱乐部,从而推动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和慈善观;三是让大学生更真切地认识目前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现状,启发其对社会人才需求及自身职业规划的深刻思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四是以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五是搭建企业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的桥梁;六是对优秀创意项目进行资金扶持。
恒源祥作为中国的知名品牌企业、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其恒爱行动曾荣获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启动仪式上,恒源祥集团团委书记何君毅表示,在首届“青年恒好”活动中,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用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敏锐的洞察力,设计出了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公益项目方案,着实让到场的诸多领导和嘉宾耳目一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出了公益慈善的本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捐款捐物,它倡导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用智慧和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生活方式。
何君毅说,恒源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开展了恒爱行动、“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项目,也正是希望能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大家切身地去体会、了解和发现推动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哪里,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最终实现目标。
在何君毅看来,今年以“创意改变生活”为主题、以绒线为载体的公益创业项目方案征集活动,正是体现了恒源祥希望青年一代,用自己的创意、热情和冲劲,从绒线这个看似很小的切入点上,去发现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
正是由于KAB与恒源祥的理念不谋而合,才有了青年恒好活动的再次举办。在两者的共同努力下,“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征集方案活动会成为中国又一个公益品牌。
恒源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通过与KAB创业俱乐部以及未来创业者的合作,恒源祥看到了未来创业者对于“青年恒好”的分析与思考,在这些分析与思考当中也体现了青年人的时代个性与创新思维,这坚定了恒源祥把“青年恒好”这项活动延续下去的决心。恒源祥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开放性和包容性,所以公司愿意向大学生敞开胸怀,去吸收大学生的优秀创业思维,帮助恒源祥把公益事业做大。
据了解,KAB创业教育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和推广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截至2011年年底,KAB项目覆盖高校已达1000多所,开设课程高校达到850多所,师资队伍增长到4000余人,成立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达到150多所,接受KAB课程教育的学生超过30万人。
公益创业理念渐渐走红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