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1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利益诉求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不同群体人才培养的力量根源。大学生是“中国梦”伟大社会理想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与践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更是这一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籍大学生特定的生活背景、学习经历和心理因素等原因,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认知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一些冲击,思想政治状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有的开始出现迷茫、自卑、不知所措等现象,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自闭等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农村籍大学生有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剖析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掌握农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思维方式独特,生活环境特殊,价值观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特殊性。具体而言,对农村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助推作用的因素总结如下:

首先是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对成长成才的渴望。一种价值观如果不能与选择者的利益需求契合,就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农村籍大学生的很多选择,包括对大学的选择,都以促进自身成长为目标。尤其是出身农村的学生,强烈希望能通过大学学到真本事,改变自己的命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大学生成才必须的价值导航,与农村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旦农村籍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对成才的渴望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其次是优质的教育内容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教育相对存在设施落后、教师配置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农村籍大学生与处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城镇学生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这些学生受到的思想干扰和价值冲击相比城镇学生而言较小,教师的权威性较高。因而面对大学的综合素质发展导向及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高校能在农村籍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把握主动。

最后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和适度的社会实践。农村籍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他们的独立意识一样强烈,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避免被边缘化,他们会不自觉地认同大家都认可的理念和文化,而这也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因此在选择校园文化建设时,高校既要注意“整体性”和“全面性”,也要注意农村籍大学生的特殊性和重点性。此外,适度的社会实践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活化和润色,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需要以一定的实践验证为基础。

2.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点

(1)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内容简约,具有高度的宏观指导价值。要利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村籍大学生如何为人处世,首先要实现价值观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将宏观的指导具体化,突出其针对性和现实感。只有站在他们利益需求的角度去诠释核心价值观,才能体现价值观本身的营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晦涩,处处体现出与他们命运的内在关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农村籍大学生获得生存保障和发展空间的前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农村籍大学生人身自由和生活尊严的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是农村籍大学生立足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行为规范。

(2)注意体认教育与感悟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感悟教育为主,比较看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性认知。但农村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突出体认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从行动上认可所学的内容。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他们深入理解和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途径。适度的实践能够帮助农村籍大学生脱离价值观的边缘化倾向,感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精神满足,并同时培养出对不同价值观的甄别和选择能力。

(3)看重隐性教育和显示教育的交互使用。显、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策略之一。常见的显性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宣传教育:课堂是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魅力、积累教学效果的主战场,强化课堂教学有利于显性教育成效的保持;宣传教育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立场和实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坚持宣传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推广和普及。另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创新教育方法,拓展课外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嵌入式”的教育模式。

3.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路径

(1)深化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在农村籍大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要略高于城镇大学生。教师在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对核心价值观正确、深入的理解是相关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果的好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进课堂、进头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教学方法。强化对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是开展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行步骤。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职前、职后培训中,以其为标准引导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们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身体力行的示范中激励学生,影响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具备开阔的教学视角、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和过硬的理论知识素养,能够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性与趣味性,保证思想感染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师要深系农村籍大学生的生活教育经历、学习实际和群体特点,由他们关心的话题入手,运用生动的事例和他们熟悉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同时,教师还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载体,强调常规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互渗,突出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集体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利用校内外网络资源。积极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发展。针对农村籍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整个学生群体的融合感。这种归属感来自于学校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尊重与包容,一旦他们对学校产生了依恋与认同,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去对待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本校的特色,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校特色的连接点;将舍风、班风、学风建设落到实处,促进其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要以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活动为校园文化培育的载体。活动是学生增长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的结合。

高校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积极利用校内外网络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久度。第一,要充分利用贴吧、论坛、网络课堂等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魅力,提升它在农村籍学生群体中渗透性。第二,要主动运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观察学生的生活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3)整合育人资源,完善制度保障,形成教育合力。大学生多处于认知能力发展、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青年时期,在这个对信息高度敏感的人生阶段,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同龄人的一次行为示范,甚至他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他们价值观发展的推动力。故面对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村籍大学生,高校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教育的全程性,同时加紧完善制度。

(4)构建专职与兼职结合的用人体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当下,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部分院校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化为单纯的理论教育,过度依赖理论课教师,忽视了对其他类型德育工作者的吸纳和培养。同时,受用人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双重制约,高校思政工作效率和队伍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效果。为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实成效,高校要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思想作风优良、理论素养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另外,面对农村籍大学生,更应在队伍建设中拓展教育队伍的知识结构,要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以及现今的“三农”现状,更能回答和解决农村籍大学生来到城市后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和难题。这就突出了辅导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关键作用。高校需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的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予以组织保障。

4.结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实效果,就必须既要尊重全体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注意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正视以往教育中的弊端与不足。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制度的保障作用,校园文化的熏染作用和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方法和新型教育模式渗透融合。

参考文献:

[1]汪立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2

    根据财政部(90)财税字第009号通知的规定和1991年全国营业税税政业务会议的意见,我局制定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和经济权益转让征收营业税具体办法》,现发给你们。本办法自1992年9月1日起执行,下列规定同时停止执行。

    一、国家税务局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和“经济权益转让”税目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0〕126号);

    二、国家税务局关于技术权益转让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发〔1991〕995号);

    三、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业务问题的通知(85)财税营字第050号中“二、关于经营商品房收入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规定;

    四、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经营商品房收入征免营业税的通知(87)财税营字第046号);

    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技术成果转让”范围问题的通知(86)财税营字第067号)。

    附件: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和经济权益转让征

    收营业税具体办法

    附件: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和经济权益转让征收营业税具体办法

    一、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经济权益转让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营业税。

    上述单位和个人,是指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个体经营者及其他单位和个人。

    二、税目范围

    《营业税税目税率表》中“十三、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税目的征税项目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售建筑物”。“十四、经济权益转让”税目的征税项目暂定为“技术权益转让”、“商标权益转让”、“著作权益转让”。

    三、税率

    “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税目、“经济权益转让”税目的税率为5%。

    四、税目注释

    (一)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是指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所有权的行为。

    本税目下设两个征税项目:

    1.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土地使用者在转让土地使用权时连同土地附着物所有权一并转让的行为,也按本税目征税。

    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以及转移土地所有权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收营业税。

    2.出售建筑物

    出售建筑物,是指有偿转让建筑物所有权的行为。出售其他土地附着物所有权的行为,以出售永久使用权、有限产权方式销售建筑物的行为,比照出售建筑物征税。

    在出售建筑物、其他土地附着物时连同建筑物、其他土地附着物所占土地的使用权一并转让的行为,也按本税目征税。

    以建筑物或其他土地附着物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建筑物、其他土地附着物租赁,不按本税目征收营业税。

    (二)经济权益转让

    经济权益转让,是指有偿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在转让无形资产时随之发生有形资产转让行为或提供劳务的,该项有形资产转让行为或劳务,不按本税目征收营业税。

    本税目下暂设三个征税项目:

    1.技术权益转让

    技术权益转让,是指有偿转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以经济权益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2.商标权益转让

    商标权益转让,是指有偿转让商标所有权的行为。商标注册人有偿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行为,也按本税目征税。

    以商标权益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3.著作权益转让

    著作权益转让,是指有偿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上款所说的著作权益,是指出版权益、复制权益、播映权益、展览权益、摄制影(视)片权益、翻译权益、改编权益等著作权益。

    五、计税依据

    “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经济权益转让”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因发生该项行为从受让方或购买方取得的全部收入。

    纳税人发生该项行为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经济利益的,应按国家规定价格或国家规定的作价办法计算该项经济利益的货币额作为计税依据;国家没有规定价格或作价办法的,由当地税务机关参照国家对同类经济利益所规定的价格或作价办法核定计税依据。

    六、纳税地点

    (一)“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营业税,在所转让的土地或建筑物所在地缴纳。

    (二)“经济权益转让”营业税,纳税人为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在企业核算地或单位驻在地缴纳;纳税人为个人的,其应纳的营业税由受让者代扣并向受让者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

    七、下列行为免税:

    (一)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

    上款所说的“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水产业在内,其具体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确定。

    (二)在住房制度改革中,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价或低于标准价的价格出售新、旧住房。

    (三)个人转让著作权权益。

    (四)以图纸、技术资料等软件形式有偿转让技术所有权、使用权。

    八、本办法用语解释

    (一)有偿转让,是指转让者以从受让者取得货币、实物或其他经济利益为前提进行转让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或集体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土地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土地的不动产,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体育伦理;竞技体育;价值偏离

[中图分类号]G12;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3-0091-04

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竞技体育,已脱离了原始体育那种简单的身体锻练的范畴,构成了现代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竞技体育中,人们一次次地挑战生命的极限,这使得当代竞技体育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然而,当代竞技体育在不断加快其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它在更大的空间中创造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我身心和谐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也逐渐导致一些体坛黑幕现象的产生,出现了诸如吹黑哨、、打假球、滥用药物等背离体育伦理道德的行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对重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偏离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日趋成熟,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偏离行为也随之出现,人们参加比赛已经远远不是为了战胜对手,展示自己的实力,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在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扭曲了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

(一)功利主义对体育伦理价值的侵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效益至上”、“金钱至上”等功利思想开始蔓延,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体育领域,同样也出现了伦理价值的迷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不能彻底否认“功利”思维的独特作用,但是,对功利的极端追求却是社会发展的“魔鬼”,因为它泯灭了人们的良知和道德,扭曲了人性和灵魂。[1]11人们的价值理念随着功利主义的极端发展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竞技体育中,“金牌主义”、“拜金主义”的出现,就是这种世俗功利化的直接表现,世俗功利化导致了竞技体育伦理道德的迷失。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项目中,中国、韩国和印尼4对女双选手为了在淘汰赛中选择对手,在小组赛中无视观众的嘘声和裁判的警告故意输球,最终因违背体育道德和竞赛公平原则而被取消参赛资格。

(二)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的消极影响

体育运动职业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体育运动商业化是指商业机构以竞技体育运动为媒介来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机构,竞技体育比赛只是商业运作的一种媒介。而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竞技体育比赛则是实现自我价值、表现自我的舞台。运动成绩越好,竞技比赛的水平就越高,其观赏性就越强,这样就能为商业机构的投入带来回报,使其从中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1]12

当职业化和商业化交融在一起,产生的利润最大化成为所有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主要目的时,由于运动员只要获得胜利就能给他们带来大量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而至于他们取得成绩、获得胜利的方式是否道德、公平,则往往被人们(包括运动员)所忽视,所以,职业运动员在追求比赛胜利时往往会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由此可见,竞技体育的价值已经从运动员为荣誉而比赛向为金钱而比赛的观念偏离,职业体育商业化导致的拜金主义使得运动员道德缺失的现象变得非常严重。

(三)裁判员执法不公的危害

裁判员在竞技比赛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竞技场上的“法官”。由于裁判的判罚会主导比赛的走向,所以,裁判收受贿赂、偏袒比赛中的一方,甚至亲自参与“”的现象出现了。在中国,轰动一时的足球裁判员的“黑哨”、“误判”问题曾一度导致停赛、罢赛等严重行为的出现。此类事情的频频曝光已经引起了国内舆论界和民众的关注。平等、公正是一个裁判员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公正的裁判判罚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从而导致比赛的不公平,大大损害整个裁判队伍的公信力和执法的权威性,这也是很多球迷丧失理智做出过激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谢小英: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竞技体育伦理的塑造(四)兴奋剂类违禁药品的泛滥

兴奋剂是指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成绩而使用的违禁药品。通过服用兴奋剂来恢复疲劳、增强人体的速度和耐力,被看作是用“人为的不正当的方式”来提高运动成绩。有些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往往会主动要求或在某些利益组织的帮助与驱使下,有目的、分阶段地服用兴奋剂,对此,必须进行道德的谴责。[1]12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也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运动员如果借助药物的帮助而产生超越自我的运动能力并取得胜利,就有违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使体育竞技丧失“公平竞赛”的真义。兴奋剂类药物的滥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孙英杰、佟文、廖辉等世界冠军先后栽倒在兴奋剂上的事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发人深省。

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体育伦理观及其作用

体育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属于文化系统内的子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体育伦理思想传承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法、道等各家的伦理思想精华。竞技体育在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的过程中,面对金钱至上和功利主义泛滥等趋势,已经开始偏离体育竞技本身的初衷,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可以为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主张仁德和礼让

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的武术渗透着儒家的“仁”、“礼”思想。中国大量的武术典籍和文献都主张以“仁义”为先,把“德”放在“武”前面,这充分显示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主流思想对武术竞技思想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主张把“仁”与“勇”放在一起,使“仁”成为“勇”的统帅与动力,“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儒家的“仁”与“礼”的观念全方位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伦理观念中。

少林派的武术典籍《绘象罗汉行功》中有点穴之术,在其序言中着重点明了创立这种使人丧失战斗力技艺的出发点就是“仁爱”,以减少比斗中的残忍行为。序言中说:“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意思是说在不得不进行的比斗中为什么使用点穴,就是想把对手“心神弄迷”而不致伤人。这正所谓是“圣人之用心苦矣”。同时,在该书中的“短打十戒”中,也主要是要求习武者仁爱、谦逊、守忠厚之道。“勿自恃豪强,越理犯分”,“勿妄动手脚,即万不得已,亦须打有轻重,宜安穴窍,免致伤人”。师傅在传授徒弟短打技艺时,要求“须传忠诚有志之士,平易谦恭之人……强横无义者不传”[2]5。少林派的另一部重要典籍《拳经拳法备要》称:“拳法者,卫身御侮之善术也。”意思是:习武练拳是强身自卫,是对抗侮辱的正义之术。对习武者的道德伦理要求是:“卫国保身方可用,持强逆理莫欺人。贤良秘授纡危困,邪妄休传害众生。”也就是要求习武者不能恃强凌弱,无理取闹。对贤德的人要帮助他解脱困境,不能将拳术授予品德败坏的人来祸害社会大众。

以太极拳等为代表的“内家拳”,更是“主于御敌,非遇困厄则不发”。著名的苌家拳也在其《初学条目》中明确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恭敬谦逊,善气迎人……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3]由此可见,儒家所推崇的“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武术之中,武术中所要求的仁德思想完全符合一般伦理学的生命原则与善良原则,显示出了一种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儒家还主张“君子之争”。在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竞争就会与礼让产生矛盾。因而,在竞技体育中,如何使人们既放开手脚去争斗,又不违儒家礼让为先的道德思想,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然而,孔子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所谓的“君子之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此话的大意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赛吧!即使这种比赛也应先互相作揖致敬,然后登堂,比赛完后走下堂互相敬酒。这样的争,就是君子之争。体育运动中竞争是核心之一,只不过当竞争不可避免时,双方要不失风度和礼仪。“君子之争”本质上是在体育伦理道德思想中加入了“礼让”观念。“君子之争”是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的典型特色,这一思想促进了运动竞技从原始形态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运动员高尚的体育道德和优良的比赛作风的形成。

(二)追求公平公正的竞赛理念

公平与公正是体育比赛的特点也是优点之一。没有了公平和公正,便无法显示出真正的胜负强弱。在中国古代,人们也必须在平等和公正的条件下才能参与体育比赛。因而,在中国传统封建礼数中,高下尊卑的森严等级在体育比赛场中却有所改变,形成了“赛场上无尊卑”的状况。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在竞技场中突破封建礼数进行公平公正竞争的事例。如汉代《鞠城铭》写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唐代的刘悟以囚犯的身份与官员李师古在马球场上进行比赛,比赛中他将李师古的马撞翻在地,出现了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处罚,最后因为表现出色甚至得到了奖励。这些文献记载充分体现了在赛场上公正平等、摆脱封建伦理的等级约束的竞技体育理念。对平等和公平的追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这一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在体育竞赛中才能得以体现。

(三)追求超越自我和反求诸己的胜负观

在体育竞赛中,人们追求获得胜利的喜悦和陶醉,同时也必然对优胜者进行赞扬与褒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一方面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因素相联系,如民族主义、爱国情结、家族荣誉等,但其最本质的心理因素则是体育竞赛的胜利能给人带来征服对手的快乐和自我强大、自我超越的感觉。《春秋》记载: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这是鲁公子友为了获得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胜利和喜悦,要求左右全部都退下与莒挐进行单打独斗的场面,是鲁公子友希望通过竞技获得征服对手的乐趣和自我强大、自我超越心理的体现。

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特别强调运动竞技的道德,引导比赛的参与者建立正确的胜负观。《礼记》道:“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2]7其大意是说,当在比赛中败给对手或者发挥不好时,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丸经》也指出:多胜无矜色,数败无患容,君子也。这段话则是如今人们常说的“胜不骄、败不馁”的典型写照。

(四)提倡重义轻利

“义”和“利”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论语》曰:“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由此可以看出,“义”作为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与“义”相符者要积极倡导,不相符者则必须坚决弃之。

体育活动开始以竞技体育方式呈现后,“义”与“利”是始终存在的一对突出矛盾,体育竞赛的商业化进程使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但如果舍去一方而取另一方的话,都无助于这对矛盾的合理解决。在此方面,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利”二者的关系曾有精辟的阐释:“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得乐,体不得利不得安。”[4]这说明,物质需求即所谓的“利”得不到满足时,人就无法安心生存;人无法生存,也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当人一旦拥有了最基本的物质满足,就必须用“义”来养心(以道德来教化使其明白良好的人伦道德)。竞技体育中的“义”体现的是竞技者在竞赛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人生价值,从而引领人类社会更为昌明,再通过这些活动获得适当的物质回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养其身、安其体”的目的。反观现代竞技比赛中出现的“重利轻义”现象,比如没有奖金、出场费就不认真比赛甚至拒绝比赛,这显然与中国传统体育伦理道德中的“重义轻利”思想是相悖的。所以,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坚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义轻利”思想,才能实现体育竞技真正的公平竞争,裁判员才能更好、更准确合理地掌握比赛场上的评判尺度。在竞技比赛中出现“重利”的行为是市场化带来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偏离的价值取向引领下的竞技场,必然失去传统体育伦理道德的约束,从而出现拳击台上用牙攻击、牟暴利者漏交巨额税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以及为了赢得比赛或者避免早期被淘汰而打假球等一系列有悖体育伦理道德的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体育伦理道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引领作用。

(五)倡导“仁者爱人”的劝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仁者爱人”的劝善思想,强调 “爱人”、“利人”,并将其视为一个人处世之根本,要求人们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自己的言行修养和德行操守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爱人”是一个渐进的修养过程,从近处到远处、从个体到集体、从小家到大家,最终使人的道德水平升华到“至善”的境界,来实现“修其身而平天下”的目标。这种“泛爱众”的理想也正是当今奥林匹克运动中所倡导的要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的价值落脚点。通过体育运动的竞技比赛来促进身体强健、身心修养,同时增进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友谊,进而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社会,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终目标。

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发生改变,有些人为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而采取极端的方式。在现代竞技运动中也如此,如果只讲“利”,不讲“爱”,人们所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优良传统就会被泛商品化关系所取代。体育竞赛是一种无国界的社会活动,优秀的运动员会成为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公众偶像而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崇拜。如果备受瞩目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或日常生活中出现有悖道德的言行举止,就会被迅速散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并造成恶劣影响,从而成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腐蚀剂。

纵观当今体坛的各种恶劣现象,如球场打斗、恶语伤人、辱骂球迷等道德违规行为,都充分体现了当今竞技体育道德伦理的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况,从中国传统道德论中汲取精华能够有助于体育伦理道德的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仁者爱人”的劝善思想,强调的是人的自律意识,从自己做好再到影响他人,强调学会如何“爱人”乃至如何“助人”、如何“救人”,并树立“舍己”精神。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可以提高竞技比赛参与者和球迷的道德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竞技体育运动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因其自身特点及市场运作的影响,导致了异化行为和价值偏离行为的出现。为重塑当代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竞技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必须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通过对体育伦理道德的认识、理解和践行,不断提高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这样才能协调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5]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重义轻利”、“爱人修己”、“反求诸己”等伦理思想,对于防止竞技体育的异化,净化竞技体育的风气,规范竞技体育的道德秩序,促进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回归,保证现代竞技体育向着理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均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嫱.体育伦理价值的迷失与重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

[2] 旷文楠.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伦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7(7).

[3] 少林寺与少林拳编写组.少林寺与少林拳[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4:145146.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4

论文摘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了竞技体育与人社会化的关系,得出竞技体育活动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学长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写道:“社会化就是一个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社会的生存和有效运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事实上,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通过社会化,社会文化才得以积累和传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发展人格、自我、角色借用。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必然经过一定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

社会化从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开始,并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它不仅仅指“生物人或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个人适应生活的整个过程。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从而逐渐学会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最终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而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能促使人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对提高人的社会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水平,成为社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征所决定的。特别是竟技体育活动中,既有互相协作配合,又存在相互竞争,同时又必须遵守一定规则进行。这种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形成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从而使我们发现许多人并不是自觉地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而去从事体育运动,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或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现代社会中,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重要,它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引导人们融进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给少年儿童分配社会角色,并提供尝试各种机会,促进个性的形成和人格健全发展。

2、社会化内容与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2.1对杜会化内容的不同理解

社会化是个人必须的,站在不同角度对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理解: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物质与非物质部分。从而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这里社会化实际是一种文化内化进程。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习的文化模式。人类行为是由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共同决定。从人类最初期行为来看,婴儿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与他人的早期接触中形成的。因此,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互动,为儿童的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做了准备。

从社会结构来看: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一定的角色。按照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他将自我分为2个部分,在第二阶段中:“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3种不同形式:模仿、嬉戏和群体游戏。这里嬉戏阶级实际上儿童装扮角色,角色借用指人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位置的角色活动,但并不真正理解所借用角色的意义,却开始重视他人的要求从而为熟知自己在群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更好担当角色转化奠定基础。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基本冲突。因此他强调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人格终其一生而不变。虽然受到以后许多人的批评,但我们认为他所强调儿童在家庭中社会经历对儿童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正确的。同时他认为人格的形成是“本我”、“自我”、“超我”3个部分协调均衡的发展,一个人才能保持正常和健康。

从以上不同分析社会化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2社会化的内容

2.2.1传授生存的基本知识技能

人的社会化从婴儿时期开始,家庭承担重要责任,不仅包括基本生存的知识技能,而且还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促使儿童健康成长,而且使社会文化、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2.2.2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构成特殊个体鲜明特征的思想、情感与自我观念的特殊模式。“自我”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艾里克·艾里克逊认为人格发展8个阶段中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种认同危机产生,对此处理得好会产生稳定的认同,形成完整的人格。这里显然把人格作为一个整体,但实际人格形成受家庭和社会两个最重要方面的影响,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复杂和多元,从而使人的性格多层次、多角度。

2.2.3形成良好社会角度

社会化的内容使教育社会成员按其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不仅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康的互动。

2.2.4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用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社会良好的运行,因此社会化过程也包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如风俗、习惯、法律等。

2.3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竞技性。所以体育最早起始于劳动中,形成于文化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就带有祭礼性质,但已具有民族节日竟技性质。由宗教习俗的催发、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城邦力量的显示,形成古奥运会。这样竟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对儿童来说不仅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完善人格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内化竟争的意义。

总的来说,竟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人竟技体育的社会化阶段。指青少年通过各种社会影响,认识竞技体育,产生兴趣,加人其中。

第二阶段: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指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在身、心、群诸方面发展起来为日后进人社会打下基础。

2.3.1通过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在婴幼儿教育期间,家人用练习坐、爬、站、跑等基本身体活动;在少年时期,各种游戏扩展孩子跑、跳等各种能力;青年时期,不仅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对健康形成良好的态度。因此:“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泉。”这些早期有益的训练,为他们健康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3.2竞技体育对儿童社会规范形式的影响

竟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流,是它的鲜明特征。虽然竟技体育活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毕竟通过游戏、娱乐和运动体现出来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又不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由于规范培养使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因而各种体育竟赛活动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而且儿童对体育竟赛中竞技有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早期(幼儿期)在集体游戏中各自做一些独立玩耍而已,不注重其他。中期(5岁左右),对竟赛中活动游戏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游戏规则。后期(10岁左右)开始了解规则真正意义。开始重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价值,使游戏和比赛更为公平。开始协商游戏变更规则,一旦竞赛开始,绝对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他们协商、自治的结果。

2. 4竞技体育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特别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竞技体育活动,使儿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特别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表现之一,也是一个人成材的需要。因此竟技体育活动的良好协作关系有利于培养以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伙伴关系。

2.4.1竟技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影响

竞技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了距离。中国的乒乓球外交不仅打开封闭20年的中美外交上的隔阂,也开通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体育也是人生友谊使者,不仅增进人的相互了解,而且改变人的个性,形成完善的人格。它是青少年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育活动不仅改变、调整人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可以缩短人际交往距离,为现代人的社会化提供良好的渠道。

2.4.2竞技体育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社会化行为之一。因为现代社会要获得成功必须相互协作,同时由于社会文明发展,而隔阂的产生,使合作遇到最大障碍,因此合作能力既是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社会型能力。如足球的强大吸引力,在于其成员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发挥。所以经常性参加各种竟技体育活动,既加强了个体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个体团队精神培养。 转贴于

2.4.3竞技体育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竟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就是竞争的体现。而竞争的过程是他们身体素质、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自我展示。而这种竟争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道德基础之上。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排尊卑;最讲法制、不循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以“公平”为原则,是人的社会化形成的良好途径。

2. 5竞技体育对社会角色的影响

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和规范,对某种角色的承担,都要外显这个角色的特征。因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必须担当适当的社会角色,而竞技体育活动,为学习社会角色提供有利条件。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如足球比赛,每个队员分别承担前锋、后卫、守门员等各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定权利和义务。每个角色有获胜的权利,也有遵守体育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义务。

获得角色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体育活动中,通过承担各种角色的经验,不仅提高和增强体质,而且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有时在比赛中,有意让某人担当超出其本人能力的角色,不仅提高本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促进个性发展。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必要的社会构成。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对人的社会化意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也使儿童体验到通过个人努力不仅可以成功扮演角色,从而体验到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

3.1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的人格的盆要方式

以身体健康为目的,是当代世界体育的一大特点。在当代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是克服现代文明病侵扰,恢复人类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人类进人文明社会后,因文化而获得的高雅,以及经常出现的因文化而导致的畸形,使人类脱离自然。在人们与自然疏远的过程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人体运动。其结果造成人的片面和非协调发展。而竞技体育能使人身体和精神全部参与运动,充分体验到人体运动的乐趣,为造就完善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途径。

3.2竟技体育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必须具备良好社会环境。而竞技体育对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竞技体育是集聚社会力量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容易为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和信仰的人们普遍接受,为不同的人提供发挥精力的业余活动场所,减少和避免人们把精力用于危害社会,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3.3竞技体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

各民族的文化、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竞技体育总是和国家民族的礼仪庆典活动同时出现。升国旗、奏国歌,还是点圣火、发誓言、敲钟、放鸽群、撒鲜花、授勋章,虽然表面形式相同,但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大型竞技体育活动还要进行团体操、音乐舞蹈表演,这一点与古代竞技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十分相近,有渊源关系,如奥运会开幕式,融人主办国的文化,在社会化进程中,使人产生认同感和‘.自我”感,这一点是其他社会活动无法比拟的。

3.4竟技体育活动所传递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人的社会影响

体育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道德又是一种对青少年影响至深的职业道德。竞技体育所宣扬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都具有很高的社会理想价值,而竟技体育推崇的公正、竞争、协作、团结、诚实等道德观念正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对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重要影响。可见,竞技体育活动所传递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些潜在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3.5竟技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社会的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在社会化过程中,现代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对现代人要求的社会性格与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因此,用竞技体育来培养社会成员或未来社会成员的现代意识和心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活动往往容易影响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结论

(1)竞技体育能促使人们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许多人并不是自觉地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而去从事竞技体育运动,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或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2)社会化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格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3)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4)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青少年从身体、心理、群体等方面发展起来,为进人社会打下基础。

(5)竞技体育对竞争、合作、人际关系产生作用影响人的社会化。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5

关键词:体育;概念;定义;运动;实践;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58-04

长期以来,对体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引发了各种争议。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概念的界定问题作进一步较为深入、全面的考察。

1对以往体育界定的考察

1.1以往体育界定的若干方面对以往体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明确的定义中,如从形式逻辑出发,用所谓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其中种差包括目的、功能、属性等方面;其次还体现为非定义论述中对体育的目的、本质、功能、外延等的认识方面。

1.1.1目的、功能(作用)方面严格意义上,目的主要体现为价值维度,功能(作用)指具体特性、效用,几者不可相提并论。甚至功能和作用的指向都不相同――功能指向事物的固有、特性方面,而作用侧重指向事物于人的意义。在实际界定中,体育的目的和功能(作用)往往没有严格区分,大部分界定均蕴含“价值”取向(在此,后者――功能和作用更是作为一种“功能”性价值)。如“谋求身心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体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强化体能”等(具体到某一界定,可能取其中的部分),如果不考虑层次、方面的不同,其中大部分既可看作是目的,又可作为功能(作用)――在相当多的文献中,目的和功能(作用)呈现一体化(我们在以下多处表述为“目的-功能”)。

1.1.2属性方面对于“体育”的属性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形式等方面:1) 形式方面――其指向身体活动。2) 其他方面。如周爱光博士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以及“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表述(尽管他是把教育作为属概念的意义提出的)[1]。再如对复合体育概念“竞技体育(运动)”(sports)某些特征的描述:规则性、竞争性等。总体来说,“身体活动、身体练习、运动”等作为体育的基本内涵在理论界已基本取得共识。

1.1.3属概念定位方面以往定义体育大部分采用种差加上属概念的方法,这些相关的属概念主要有:社会现象、教育、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教育过程、社会活动、社会文化现象、社会文化活动、身体活动、肢体活动、过程等。

1.1.4其他方面这既表现在定义方面,也表现在围绕定义对体育进行的相关认识。定义方面包括:特点和“过程”表述――“传授、运用……知识技能”(与增强体质关联)等;关系界定――“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以及“非生产性”等。

1.2以往体育界定的问题

1.2.1目的、功能(作用)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界定中加入超越体育的某些价值目标,实践中,这并非体育所必然能承载。在以往和当前体育概念中,相当多的界定中包含了超越体育本身的一定社会发展取向、意识形态、人文理念及其他价值目标,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从一定政治意识形态对体育的影响来看,随着体育发展的世界一体化进程,我国体育发展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消退。但人们对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没有放弃――体育仍不乏精神、文化功能,教育、教化功能,以及社会、政治整合功能。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体育概念毕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体育的概念中是否应和如何介入一定的价值维度不失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任何活动都有属人性和目的性,这当然不排除体育界定中有超越体育的价值维度的准入。二是主观心理取向无法体现在具体体育活动中。以往体育概念的目的表述具有较大的主观意识色彩,如“为了……”,“以……为目的”,以及其他主观倾向的遣词方面。实际上,这些主观倾向与人们从事和参与的体育活动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些体育项目,不因为人们的主观意识不与体育概念界定的目的-功能取向一致,而被否认其作为“体育”的存在――人们从事某一“体育”时或许掺杂着与体育概念界定风牛马不相及的其他目的。三是从体育目的来看,体育的功能在发展――包括扩大和变化,现有体育概念无法涵盖或确定。体育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其可能分别侧重谋生、军事、教育、体质等不同的目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实践的开展,体育的功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并且,由于体育事实上的多种划分,每类体育的目的-功能并不相同,现有概念对体育目的-功能的确定还不能涵盖这些体育的不同类型和领域,或对某些体育类型和领域来说这些既有界定是有偏差的。如竞技体育的目的-功能显然是与“增强体质”或“教育”相违背或相偏离的。四是目的表述与体育实践不符或目的无法达成。如:有的界定中,“强化体能”在实践中对众多体育项目的排除,以及“全面发展、完善社会公民、创造优异成绩”等目的无法或不一定能达成。

1.2.2“身体活动”等属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身体性活动、运动”等外在表述的非明确化。其一,如果“身体性活动、运动”等泛指所有人体的活动,则体育的范围纳入过广。什么是“身体性活动、运动”,在一般的体育界定中并没有明确交待。如果其是指一般性身体活动,则人体生命活动几乎不与“身体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睡眠状态到人类的剧烈体力劳动(当然也包括竞技运动),均可视为有身体活动的发生。即使加上“增强体质、娱乐”等体育目的-功能内涵的限定,也很难区分体育和非体育的界线。其二,如果“身体活动”等专指大肌肉(群)活动,则在界定中又把一些“体育”项目排除在外。如把一些在实践中被认为是体育的项目――甚至典型的体育项目,包括奥运会的射箭、射击等“小肌肉活动”项目排除在外。另外,“身体活动”等的限定缺乏对体育项目进行纳入的依据。如:从这个意义,无论根据“身体活动”还是“大肌肉(群)活动”,似乎找不到决定是否把马术、赛车的其一,或把二者都纳入体育的依据。从这两个项目在身体活动的表现乃至其他方面的特征来看,它们均有很大的类似之处。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传统意义上被视为体育的项目,而另一个是新兴的项目。此外,体育界定中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有学者提出以“非生产性”来对体育进行界定。无疑,这个界定在对体育和其他生产性劳动(活动)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但用“非生产性”这个属性来界定体育也不十分确切:其一,从“生产性”的词源“生产性劳动”来看,其在当今是个具有争议的术语,有扩大到泛指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和精神产品为形式的可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的趋势。其二,从“非生产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意义,其又无法区分艺术、文化中的相关身体活动,如舞蹈、杂技等。

1.2.3属概念定位不恰当一是太宽泛或模糊。如“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社会活动、过程”等。二是太狭小或有偏差。教育、教育过程、身体活动、肢体活动等。此外,相关探讨中还涉及到体育的真义――认为应把体育辖定在教育或身体活动等的范畴,以及认为体育就是“身体教育”(Physical education),不应把竞技(Sport或Sports)等纳入进来,必须把体育从中区分出去。这实际上也存在上文所述造成体育范围和纳入缩小化问题。此外,对于体育界定,还有其他一些认识和观点,虽然视角和表述方式不同,但与上文提到的其他问题有某些类似之处,此不赘述。

2体育界定的若干维度

从现有体育界定的情况来看,对外在逻辑的考察还较为薄弱,这是下文我们考察体育概念的重点。

2.1理论-实践的维度理论和实践环节是否为两个井水不犯河水、各不相干的系统呢,理论界定是否应对现实中广大公众称其为体育的东西避而不谈,或不给予其名分呢?这无疑对体育的理论界定提出了挑战。我们认为,体育一词本身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体育界定是一个向社会实践开放的体系,体育的理论界定和人们的实践认定不应该摆出两副不同的面孔,其理论认识和实践应保持某种张力。这是理论说明和解释,乃至指导体育实践的重要前提,否则将给体育的社会实践造成一定的混乱。某种意义上,现在的问题不是先确定体育概念,再来认定哪些是体育,而是体育的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概念的变迁。实际上,对我国来说,体育一词本身已经具有了浓厚的本土化的特色――如,“体育”最初从域外传入时,其就不指包含武术在内的传统体育,但到现在为止,真正否认武术作为体育项目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了。所以说,社会实践本身就在扩大和完善体育的内涵,尽管这一扩展本身也是有限定的。在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认识体育是超越那些具体的属性和特征的区别,而在更高的层次来进行把握的。换言之,社会认识认可的“体育”主要是作为一个总括性的词汇,具有广泛的实践包容性――这可视为我国体育文化具有个性化的特色。这是与我国特有的体育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是我们在定义体育时必须考虑的方面,而不能单纯地借鉴国外的体育界定,乃至追求字义、词源的意义。而对于在体育概念内更细的区别和划分,对其子概念――复合的体育概念作严格限定,则是我们对体育下位层次理解的应有之义。

2.2运动性-社会性的维度对体育概念界定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基本属性方面,现有概念集中在体育的“运动性”方面,而体育的“社会性”则基本没有纳入到对其概念的认识中来(现有体育概念“社会性”的表述主要体现为目的和功能方面)。所谓运动性,是指“体育”界定中以“身体活动”、“运动”、“增强体质”等为关键词所揭示体育作为“运动”的特性。而社会性则主要指体育作为职业、行业、社会建制、社会系统等方面。体育的“运动性”主要指体育作为项目存在及其开展的形式、运动的机理等方面,反映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是基于体育的物理(外形、外力等)、生物、心理等方面特性。具体如:项目的活动形式、规则,项目的发展,技术形成的规律,训练和恢复的机理,运动的生物学机制,运动的干预和控制――如计划的制订、运动的监控、运动的心理调控等,运动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等方面。从学科的领域,这主要反映为狭义运动训练学和人体生物科学方面。当然,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介于它们之间的还有其他一些体育社会活动和组织形式,包括体育竞赛等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以及作为其他方面的社会存在。现代体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开展表现了越来越强的组织性和社会化。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体育三要素(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有自已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各自能独立形成的社会事项”[2]。其中,在我国最具制度化和组织化特征的是竞技体育的开展和运行。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形成一整套涵盖内在机制和外在体制、管理的庞大结构和体系。这包括软件方面的目标系统(政治任务和实际目标的确立)、管理和竞赛制度(含激励制度)、保障制度、人才输送和流动制度等;硬件方面的组织、机构的设立、人员的配备、经费的保障,乃至场地建设、器材置备。具体到各个环节还表现为训练实施、竞赛组织、信息流通、医学监护、科研服务、教练培训、裁判队伍建设、运动员管理、后勤保障、国际交往、对外宣传等。新时期下,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定位虽然可能会发生某种变化,但其作为社会建制和设置的性质却不会改变。在我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虽然没有竞技体育这种严密的体系化特征,但它们和竞技体育一样也是作为执行特定社会任务和功能的社会设置及社会事项――如这些任务和功能体现在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文件中。尽管包括学者在内,人们已认识到体育的这种社会性,甚至以此渗透到对某些体育复合概念的界定。如王则姗这样来定义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各种专项运动及其组织领导体系和全部实施的总和。”[3]在一定意义上,这包涵了对竞技体育“社会性”颇为准确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推衍和扩展到作为整个体育概念系统的认识,并对运动性和社会性进行专门的区分。可见,从更广的层面来看,体育不单单是(身体)活动、是运动,而是集“运动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复合体。前者是后者的内核,后者包容着前者;前者是小体育,后者是大体育。厘清体育构成的层次性对我们界定和认识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体育“三分法”的实践――作为我国法定意义和广泛认可的“体育”存在形式,也必然成为挑战“体育”概念的充分理由,其应是构成界定体育内涵的应有要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对体育分类的这一社会认定必然也要拓宽其上位概念――体育的界定。厘清体育的多层次构成,也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分析体育的相关命题。如认识到体育可能同时蕴含着运动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属性,就知道笼统地说“学校体育包含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也要开展竞技体育”这类命题本身就存在问题和值得商榷,而由此引发的争议,其实都是没有前提、没有基础和无谓的。

2.3时(间)―空(间)的维度

2.3.1时――时间和历史的维度时――体育概念界定的时间维度是指历史性或时代性。其表现在: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功用并不一致,人们对体育目的、功能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所包涵的具体内容不同――这主要指项目的发展和演变。再从体育作为名称和术语的变化来看,其也表现出历史的特点。――国外Sport概念从发展演变来说已扩大化而指向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是对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的概指;那些现代意义上我们称之为体育的活动,在我国历史上分别有不同的词来指代:如舞、导引、养生、武术等。再有,“体育”相关内容在最早传入我国时是与“体操”联系在一起的。体育界定的时间-历史维度揭示了“体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2.3.2空――空间或地理维度体育概念界定的空间维度具体体现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中西方体育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不仅发轫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审美、价值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并且直接反映到体育外在形式的不同。所以,在西方体育引进之前,我们不知道“体育”为何物。随着西方体育的引入,“体育”一词也对我们相应的一些活动形式进行整合和包容,其内容随之扩充,形成了我们新的“体育”观,而使体育变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外来的体育已经被我们的文化体系进行过滤和改造,已经“为我所用”,演变为具有我国文化风格的一个名词。对我们所称为体育的东西,西方并没有一个较为严格意义的词语与之对应,即使对于Sport这个泛指体育的语词,其也没有我国文化背景下“体育”的广泛包容性和模糊性。我们在翻译一些关于“体育”的外来词时,其中很多与我们的“体育”对应的层次并不相同,这不仅给人们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偏差,并且在此前提下进行的中外“体育”比较也没有实质意义。

3体育界定的操作原则

以上对体育概念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其社会关联,即外在制约和影响因素来分析的,从具体操作的方面,界定体育的原则主要有:

3.1广义性和狭义性如上文所述,从社会认识的层面,“体育”包容相当广泛,是个总括性的概念,故在尊重这种社会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把这个意义上的“体育”作为广义的概念。而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出发,体育还有不同的指向,如身体教育、“体育教育”(也是一约定俗成和习惯性称谓)、运动项目、身体活动、竞技体育等,我们可把这些不同层面和方面的“体育”视为狭义的。狭义的体育主要是兼顾“体育”的不同类型、领域,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3.2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体育项目的正式性与否也是决定体育概念界定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是基于“运动性”方面的考察,是和正式的竞技体育项目比较而言的。构成体育的三个方面为:一是规范的竞技体育项目形式(具有正式的规则、竞争性,以及较强的“身体活动”特征),二是社会认识层面所认可的社会、民间体育活动(有较为正式的形式和规则),三是随意性的体育活动形式(如散步、随意性身体活动)。

3.3多维性从不同的方面考察事物和对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相同的。事物是多种属性和特征的统一,正如水可以从物理特性来定义,也可以从化学属性来定义。体育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如反映为学科的背景――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和实践范围的扩大,生物、物理,心理、社会等学科和因素都有可能介入而构成对体育界定的应有要素。对体育认识的多维性提示体育界定是否可能或必要统一的问题。从一个角度,这也提示体育界定的开放性。

3.4语境性体育界定的以上考察角度揭示体育在不同的上下文和背景下,其内涵并不相同,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舍弃其界定的统一性乃至“规范”性,而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进行界定就十分必要了。如在探讨某一体育现象或问题时,指出其特定的操作定义。以上论述主要是围绕从体育概念定义的方面入手的,而定义的方法不可能把体育的多种内在关系、属性、特征等都揭示出来,所以,不能光用定义的办法来取代对体育多方面内在规定性的具体认识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21.

[2] 韩丹.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J].体育与科学,1999,20(2):43.

[3] 张洪潭.体育的概念术语定义之解说立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2-5.

[4] 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5):8-10.

[5] 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6):9-11.

[6] 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4(1):32-34.

[7] 黄德春.我国体育概念发展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2):38-40.

[8] 孙葆丽.研究体育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J].体育文史,1996(5):12-13.

[9] 韩丹.续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2001,22(6):5.

[10] 崔颖波.スポ_ツ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体育的总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26(3):6-10.

[11] 韩丹.“体育”就是“身体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5,26(5):11-12.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6

关键词:羽毛球;美学特点;审美价值

一、引言

体育运动自古以来都是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我体育运动人们的文化需求生活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如今有很多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一个表现美的重要载体,并且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开始更加重视对于精神领域的需求,更加重视精神生活,羽毛球作为一种比较常规的体育运动,拥有独特的精神文明价值,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使人们能够像观赏一些文艺演出一样去看待羽毛球比赛,羽毛球等市委领导增添了一项独特的魅力,因此对于羽毛球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就显得尤为的必要[2]。对于羽毛球美的研究是近代以来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羽毛球运动的体育美学是依赖于科学和艺术的,是科学的艺术化表现,作为一向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体育运动,羽毛球同样具有美学的价值,并且需要美学为其提供更多的艺术价值依据理论,从而使其张开艺术化的翅膀,然后去毛球运动在人类社会中能够更加自由地翱翔,通过美学和体育理论的相结合,运动中囊括了更多的美,使人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体育运动,敏捷也能够通过这种美学的探讨来知道羽毛球运动进一步的发展。

二、羽毛球运动中的技术美研究

羽毛球运动所展现的美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十分富有层次感,这种美学既包括强壮美,健康美,形态美等诸多方面,还包括节奏、协调、弧线、准确等多方面的美学价值。除此之外,羽毛球运动是智慧与美学的共同结合,在羽毛球训练和比赛的过程当中,能够看到运动员个人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美。正因如此,我们应该看到,羽毛球运动不仅仅对于人的各项素质技能都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且在具体的比赛当中还需要运用智慧运用战略,这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在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羽毛球运动过程中的竞技之美,层次之美,艺术之美[3]。

(一)竞技之美

经济最早的含义是充分地发挥人的灵巧和力量的体育活动,发展至今,人们将体育运动大致地被理解为相互比赛、相互搏杀从而取得优胜的体育竞技项目。关于体育竞技在原始社会的时候都有过出现,那时候人们与大自然、与野兽、与部落之间都有竞争。在当前的运动比赛中,各项运动都具有十分强的竞争性,而与网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其竞争性不亚于其他的体育运动,如果在羽毛球体育运动当中,运动员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并且不能够拼尽全力去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这样以来就失去了运动竞技的意义,这样的比赛也没有任何的观赏性[4]。所以说羽毛球运动的竞技之美,是羽毛球运动的核心所在,通过竞技羽毛球运动员能够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气息,能够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羽毛球运动的竞争性,双方运动员在比赛场上顽强对抗,激烈竞争,当对手之间出现旗鼓相当的情况,这样的竞争特征才会更好地体现出来,这样一来才能够给观众更加惊心动魄的审美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羽毛球运动中的,运动之美。

(二)层次之美

人类在社会生活当中,各个要素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方式,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导致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而就去毛球运动来说,羽毛球的美学特征更多的是一种层次性。因为羽毛球的美学特征,不仅仅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而是拥有多层次的复杂的一种价值体现,羽毛球运动包含着身体美、素质美、战术美以及价值美。这种美都是富有多层次的,不过对于这种多层次的美学研究,可以发现,羽毛球运动之间的美学要素都是相互联系,而具有层次性的,按照相应的结构对于羽毛球运动的特殊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更好地让人们认识到羽毛球运动之美,从而使得羽毛球运动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三)艺术之美

羽毛球运动之美不仅仅具有美的具体形式,而且羽毛球运动的美还有一定的艺术性,羽毛球运动的艺术之美更多的是集中体现在运动过程当中,运动过程当中,更加重视运动当中的细节,通过对于各种羽毛球比赛研究,可以很好的发现,每一场羽毛球比赛都能找到不同的亮点,能够看到运动员们全力扣杀,能够看到运动员们在旗鼓相当之时,奋力拼搏。随着人们对于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在看待羽毛球比赛的时候已经很少去关注比赛的输赢,而更多的去欣赏感受比赛的过程,从比赛的过程当中找到更多的美的体验,羽毛球运动更加成为一种展现运动员有身体美到素质美的重要过程,这也是羽毛球运动的魅力所在。而且不仅如此,在人们的日常运动当中,羽毛球运动更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运动,具有大众性,们在参与这项活动的时候也会更加重视运动的过程,更加关注这项运动的技术之美,让自己能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增强自身的拼搏意识,也能够增强自身的各项体能素质,这也是羽毛球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三、结语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具有大众性的运动项目,对于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个人思想意识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羽毛球运动的美学特点以及美学特征并不是只有某一种具体的特征,而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综合性的美学特征,各种美学因子在这一个特征里面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给人更多的美学体验和美学感受。王总在观看羽毛球竞赛的时候会被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会为运动员灵活的身体素质而惊诧,也会在比赛过程更加激烈的时候,看到运动员的所展现出来的体育精神,这种种因素都能够很好地给观众以美的体验,这便是羽毛球运动的美学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1,12.

[2]罗中起.美与文学的理论探索[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11.

[3]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