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业空间色彩属性色彩情感
色彩是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特别是在艺术设计领域,它是强度最大的视觉符号。因此基于其不可替代的特征,我们如何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去正确运用色彩是值得探讨的。
一、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对人类眼球活动的研究显示,人对颜色的反应最快,在形状和色彩同时并存的前提下,首先为人眼所接受的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商业空间主要是指办公、销售与服务场所,也包括产品的陈列与展示空间。色彩作为设计整体的重要因素与组成部分,具有审美性和功能性的双重作用。在商业空间中,色彩不仅对人们的视觉环境产生影响,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行为,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
二、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属性和功能性的体现
色彩之所以如此美丽,就是因为颜色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对比关系。而颜色的形象又是由色彩的要素决定的,因此色彩的三要素十分重要,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属性来营造气氛。同一色相的颜色,可以用明度的变化产生对比;同一明度的颜色,也可以用不同色相或纯度产生对比。为了增加空间色彩的活跃气氛,也可使用对比色或补色。使用高明度色彩可获得光彩夺目的气氛;使用低明度的色彩和灯光,往往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使用纯度较高鲜艳的色彩则可获得一种愉悦的空间气氛;而使用纯度较低的灰色调可以给人安静和祥和的空间氛围,色彩同时也是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色彩语言,表达不同的色彩功能。
三、商业空间中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冷暖、远近、轻重、大小等,这不但是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吸引和反射不同的结果,而且还存在着物体相互间作用所形成的错觉。另一方面,色彩在对人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同时也会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如庄严、轻快、刚强、柔和、富丽、简朴等,造成不同的心理反应。认识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的现象,是进行色彩设计必不可少的工作。
四、商业空间中色彩的情感
自然和社会中不同的现象会引起不同的色彩变化,使人们产生多样的联想,从而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特定的心理反映。色彩情感的产生,不是色彩本身具备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了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使人们对色彩产生一种经验性的好恶,每当看到这种色彩,就会本能的想起这类色彩所代表的事物或事件,继而心理上会对色彩产生某种感情,我们亦常常称之为感彩。例如:在商场的入口处以暖色装饰,烘托热烈的迎宾气氛;在购物区则采用这个时期的流行色来布置女士用品场所,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五、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色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不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文明,不论地域和种族,色彩都是人类所共有的语言,色彩都赋予人类共同的感彩。基于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认识,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满足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功能性,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符合人类对色彩的感情规律,同时注重文化主题。
当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色彩有各自的传统,我们同时也必须予以尊重。例如:赤色与黄色在我们民族传统的色彩语言中,象征着幸福、庄严、神圣。结婚、新年庆典等喜事活动都离不开它;西方文化在结婚喜庆的活动中更多的是用银色或白色表达庄严、神圣、信任和纯真;绿色表示青春与希望;青色表示尊敬和诚实;橙色表示努力与忍耐;在英国,黑色象征着悲哀和悔恨;意大利人认为紫色是消极的色彩;荷兰人则喜好橙色和蓝色;在印度,黑、白和浅淡的色彩视为消极和不受欢迎的颜色;这些都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色彩是商业空间设计中的灵魂,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的,各具功能特点的色彩会彼此影响,只有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使色彩服务于整体的空间设计,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创造出充满情调、和谐舒适的商业空间。
参考文献:
〔1〕赵国志《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
〔2〕隋洋室内环境色彩的形式与功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3〕范松华论装饰设计艺术的色彩语言《学科视野》
〔4〕刘虹现代设计色彩语言的新观念《美术向导》
〔5〕赵彦全浅述色彩的情感与功能《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入口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日常消费环境而是希望有多元化的购物体验空间,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这一想法得到满足,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消费者,人们在这里购物、工作、娱乐,大量人口的汇集导致综合体外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作为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入口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在组织城市交通,改善外部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为前来游玩以及生活在周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互动、交流、休闲的场所。商业综合体往往位于城市的集中地带,首先这些地方的地块规模相对受限制,需要在比较小的空间内设置比较复杂以及体量巨大的建筑,对地块的使用要求较高,其次,商业综合体又因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周围交通流量较大等因素,需要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处理好商业综合体内外的关系。在这些条件限制下的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商业综合体的之间过渡空间,是商业人流进出综合体的集散场所,也是突出商业综合体的窗口。一个好的商业入口空间设计,既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整体风格,又要满足人们对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不仅要引导人流的疏散,还要考虑入口空间的形象展示、商业主题、交通组织、气候等一些因素。
1严寒地区建筑的环境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分布广阔,多数地区处于不同的纬度,这就造成了各个地区存在气候上的差异,尤其在冬季严寒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温差最大能达到40度以上,这就使相关的设计理论不能套用。严寒地区最为明显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冬季寒冷,气温低下,日照时间短,受西北冷空气流的影响控制,并伴有降雪。因此严寒地区的入口空间特点主要体现在冬季防寒避雪、保温、争取日照等方面。建筑外部体现为简洁规整的体量组合以及厚实的墙体并采用色彩鲜艳的纹理和装饰风格。鉴于商业综合体对严寒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较好的呈现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地域文化性与环境特征,是塑造城市文化品质、加强人们心灵归属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设计
2.1良好的识别性
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作为人与建筑接触的第一空间,其不仅表明了商业建筑内部的基调与风格,还参与构成外部整体空间的秩序,因此入口空间应在满足建筑整体体量的前提下,表现出附和和差异,入口的差异化创造有利于城市特色空间的营造以及人们的识别,个性化的入口空间创造还应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当今城市现有的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出现了断层,现有的建设和使用与历史文化和记忆断裂,导致很多城市的区域没有很好的整体性,看上去非常生硬、格格不入,这些区域未能很好的纳入城市的建设秩序中去,主要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衔接问题。因此作为城市过度空间的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识别性,也要结合周围地域环境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商业空间。商业入口空间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是指通过分析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建筑相关区域的整体人文环境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挖掘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与环境特征的现代商业入口空间。沈阳皇城恒隆广场位于沈阳商业和文化中心的中街地区并与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相毗邻。在入口空间设计时考虑严寒地区因为冬季气候的原因,人们无法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所以人们需要快速找到入口空间进入建筑内部,因此严寒地区商业入口空间应该有良好的识别性让人们易于发现,又考虑了所处沈阳故宫周边这一特定的人文环境,将现代商业建筑与人文环境及传统地域文化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有益的设计尝试。入口空间采用的凹出的形式,形成双层大门,两道门之间的空间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人们从室内到室外时有个过渡的空间,同时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入口处还通过装饰“沈阳故宫大门的样式”来吸引和引导人们的出行,红色大门的装饰样式在从远距离上增强识别性,使人们在冬季能够轻易的找到入口,同时与故宫相呼应,极具识别性的人文环境与地域文化特色。
2.2高度的商业标识性
一个好的商业综合体不仅仅具有良好的商业业态,同时其建筑也应该具有良好的商业意向,因此作为商业综合体窗口的入口空间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氛围吸引人们,把人们引入到建筑的内部,激发人们的购物消费欲望。严寒地区冬季气温低下并伴有降雪,无法像南方地区一样四季如春,因此严寒地区冬季人们在室外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而且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间暗淡无趣,无法吸引人们,这就使严寒地区冬季更加枯燥无趣。因此,严寒地区的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设计应结合灯光、雕塑、色彩、装饰等丰富入口空间,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入口空间。沈阳华润万象城位于沈阳青年大街,金廊工程核心区域,包括地下一层,地上6层楼面。其南侧主入口空间采用双首层的感念,充分发挥其商业的价值,双首层空间可以减少冬季因为天冷人们快速进入室内空间而在入口处聚集造成的拥堵,同时还可以增加人流量,增加商业面积的可达性,为万象城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其外部的下沉广场包括水景观、植物、雕塑等,水景观在楼梯的一侧与楼梯相结合,夏季可以供人们戏水游戏,冬季在没水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人们的行走,植物景观在水景观的上部,采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植物,装扮入口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冬季通过植物的高低组合还可以减弱寒风的侵袭,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入口处还通过不同的装饰和灯光组合配合万象城不同节日的主题,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彩色的灯光和雕塑可以为严寒地区冬季夜晚暗淡的室外空间环境增加动感的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愿意前来休闲娱乐。
2.3顺畅的导入性
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交通属性,供人们交通行走。严寒地区因为冬季气候的原因,建筑外部体现为简洁规整的体量组合以及厚实的墙体,又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们无法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所以人们前往商业综合体时需要快速找到入口空间进入建筑内部,因此入口空间还承担着人们的聚集、分散、过渡功能,所以入口空间还需要保证顺畅的导入性,防止人们大量的汇集造成的拥堵,要根据建筑的体量和客流量的多少,来确定入口空间的大小和形式。哈尔滨永泰城位于哈尔滨香坊区,是香坊区目前唯一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其外立面采用石材和玻璃相结合,主体为石材材料,部分为玻璃材料,大面积的石材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入口处部分采用突出的大小不同四边形玻璃造型,有别于建筑的整体,透明的玻璃可以增加建筑内部的采光,减少建筑内部的压抑感,同时满足人们对室外环境的了解。永泰城还通过不同的装饰标识不同的入口,分流人群,减轻入口大量人流的压力,同时入口空间处还有宽敞的空间可以防止人流拥堵造成的压力,防止冬季路滑造成入口处聚集大量人流。这种做法既提高了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的入口空间的识别性,又保证了入孔空间的畅通性。
3结语
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是人们进入内部的重要一环,入口空间的设计对于商业综合体来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设计应该使人们自然顺畅的经过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同时又必须立足严寒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气候环境特征,创造出既具有现代特征,又包含地域文化与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
作者:徐强 蔡浩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商业空间;清明上河图;行为;环境心理学
1 商业空间与人的关系
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人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社会自产生了商品交换,就出现了商业空间。所谓商业空间就是指提供有关设施来满足人们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场所。人类的商业活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周易・系辞》中就有所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古代的:“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交易方式就形成了商业活动的原始形态――集市。在没有城市之前,“市”的概念是人们剩余物品交换的场所。最初的集市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的,一般是几日一集。集市的形成与宗教、节庆、农耕繁闲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赶集庙会可以说是定期性及流动性的商业活动。由于这种交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交换场所。因此,商业活动由非定期发展到定期,由流动式的交易变为固定的营业;商业空间由流动的时空进入到特定的时空,由最初的集市向自由市场、夜市发展;由农村的集市贸易向城市的市场发展;由摊贩进入店铺。固定的店铺聚集了不同的商业种类,同类商品聚集成街,如:“布匹街”、“杂货街”、“绸缎街”等。不同种类的店铺又连成街市。商业街的形成,使人们不仅可以购买东西,而且还可以游玩、休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商业空间除了传递商业(或商品)的信息之外,还要处处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要。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商业活动的范畴。为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如银行、交通、音乐厅、展览馆、邮电等,使商业环境由“线”发展到“面”,形成了综合性的商业区域。从古到今,商业空间经历了一个由单个独立店的“点”到不同种类店铺连成的“线”最后形成了综合性的商业区的“面”的发展过程。
顾客的购物行为按照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是“需求”动机支配下的“求”、“需”行为的实施过程。商业经营者的获利来自源源不断的顾客。现代商业空间环境主要是通过多种手段的吸引刺激、信息传导等来使顾客对商业空间感兴趣。因此,必须使商业空间具有足够的吸引能力。
2 《清明上河图》中环境的真实性
依据《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首先会考虑到所绘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真实性。《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典范,很多学者都论证了它的极高的现实性。比如,它描绘了很多船只。其中画有一艘19个船室的木船,立了一根高高的帆柱,前方有5个纤夫拉着船正逆流而上。帆柱的后侧固定着12根绳子,蹦得紧紧的,前方的6个绳子很松缓。如此来表现拉力的细部,是非常合理的。
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杰出代表作的《清明上河图》,图中对宋代建筑的描绘可以说精确到了建筑细部。宋代的《营造法式》是著名的建造寺院,宫殿等建筑的规范书籍。此书和《清明上河图》所绘的年代相一致。将图中的建筑与《营造法式》中对建筑的规范进行对照,我们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资料性,可以作为研究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关系的分析资料。
3 环境心理学与《清明上河图》
3.1 度尺构形――对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
对于人的心理感受来说,我国传统商业街道的尺度,既不感到闭塞,也不觉得空旷,因为这类商业街多形成于车马交通时代,以步行为主,所以街道空间有较好的围合感和亲切的气氛。由于地域差异,如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街道比较宽,从而能够吸纳更多的阳光。在炎热多雨的地区,如华南、西南等地区的街道则较窄,甚至在某些小巷只能容一人通过,这是由于把街道的宽度压缩到最小,有助于街道处于两侧建筑的阴影之中,达到庇荫纳凉的效果。
虽然建筑与街道的比例不同,但是,由于形成的时代背景相近,人们生活节奏都比较缓慢,街区中的活动主要是观看、购物。因此,南北城市街道同样具有内向的亲切感。建筑与街道的比例是获得亲切感的重要因素,《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街道空间关系是马车时代的产物,沿街建筑比较低矮,多为1~2层。这种街道断面的尺度关系虽然感觉比较开阔,但是可以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前提下,进行商业活动,促进商业行为的发生。
3.2 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性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讲,环境与商业具有互为推动、促进的作用,安全、舒适、美观的环境吸引人们“闲逛”的兴趣,从而给商业以更多的“潜在顾客”,提高商业的营业利润。同时,良好的环境又依靠商业的发展来维护和提高。同时,促进商业行为的情况下又会进一步促进商业街外部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和交往。促进商业与交往的实质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界面开口,增加商业机会,合理利用广告等手段吸引人流,创造供人们停留休息的边界空间,多创造人们的活动和交往最容易发生的空间如建筑物的入口、空间的放大或凹入区域等等。
《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商业建筑与道路之间,具有一种不定的模糊空间关系。图中沿街建筑大都采用挑檐、披子、骑楼等形式。店面相互毗邻,大多是开敞的,设有檐廊,或者更为简单的,门前只支出个棚子,或设个小摊。这些檐前楼下的空间,既不属于室内空间,也不属于室外空间,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过渡空间,即灰空间。灰空间是一种模糊的复合空间,柔化了由店铺空间向街道外部空间的转变过程。它把人与店铺,店铺与店铺紧密地联系起来。它既是交通空间、街道空间的一部分,又是“商业空间”,延伸了店铺内的售货空间,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扩大了店铺的有效面积。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中建筑与街道之间是一种不定的的空间关系,没有西方的传统街道空间所具有可逆的“图底”转换关系。同时沿街建筑底层和街道空间活动联系密切,建筑的内外界面模糊,街道空间和建筑室内空间也是流通的。同时街道空间成了两侧商业空间的延伸。无论是店内交易还是沿街买卖,都会阻滞行人,影响交通。《清明上河图》中的交通主要是以步行、抬轿和马车为主。(水面上的活动很少发生商业行为),这种交通行为形式与呈现的“马路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3.3 街道与商业的刺激性因素
商业空间环境是以商业功能为主,其根本目的就应该是吸引人流、刺激消费。交通也只是基于本目的下的一种实施策略。如果说消费者是商家的上帝,市民是城市真正的主人,那么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为大多数人提供服务设施也就必不可少了。
根据心理学的知觉原理,个体对感官所获的外来刺激要加以主观解释和组合才能形成知觉。因此,人对商业空间环境的知觉取决于街道和商家的刺激因素以及个体因素本身。由于从图片中我们无法将人的个体因素作为我们的调研分析对象,所以仅就商业空间和商家的刺激因素进行分析。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是从一系列刺激的整体而非从任何个别的刺激得出含义,即“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商业空间的设计应该利用相似、接近原理尽量获取整体的和谐。
(1)相似原理,是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容易将具有相似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由于商家本身各具特色,刺激较大,所以根据相似原理,不适于采用过多元素。
(2)接近原理,是指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彼此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觉的对象。对于街道狭长的空间带,可以据此原理在功能布局上使相似性质的商家组成一组,例如在《清明上河图》中一组临时的货摊集中在虹桥端头,形成强烈的群集效应。
4 小结:人的行为活动是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传统的建筑教育过于强调把建筑体量作为设计的基础,就会造成对形式和形态的过分强调,注重的是传授外表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公共设计过程也是同样,设计者过于强调形式和美学景观效果的环境空间,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被大多数受众所认同。
相反,空间对于行为倾向的支持和对多样活动的激发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行为倾向是源于使用者自身,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作用只能激发人的行为活动,却不能创造,即虽然物质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可能性,个人依然可以自由决定哪些行为应该实施或实现。商业空间环境设计并不在于要决定人类的活动或行为而应该被看作调节人类活动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指出,城市设计本质上是关于场所的制造,场所不仅是一处明确的空间,还应包括使其成为场所的所有活动和事件。由此可见,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在实质上变为一种对商业活动的激发、对人的商业行为倾向需求契合的过程。从实际效应的角度,贯彻设计中“重视人与空间互动”,直观上可以营造更积极的空间,集聚人气,提高使用率,节约更多的公共资源,也丰富了公共生活,提升城市活力,获取公共空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
[2]亚历山大C.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4]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5]徐兵.环境艺术设计(商业环境).中国美术出版社,2001.
[6]石峰.度尺构形――对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谭刚毅.宋画中的民居与商业建筑研究.
[8]吴卉.天津市和平路步行街环境心理学分析.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9]田树军.地下商业空间中的环境设计.硕士论文.
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工作室教学;产学研;理论;实践
1室内设计教学目前现状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强势崛起,室内设计做为一个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领域也悄然走俏起来。对于室内设计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所以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室内设计专业。但是过于陈旧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单是一门软件的操作员。企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基本功和熟悉行业规范的资深设计人员,而这往往与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在社会上再锤炼三五年才能够称得上设计师的称呼。如何缩小这段鸿沟,让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能够更上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马上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我们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出,恰恰适应这一需要。
2工作室教学的特色
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特别是在室内设计行业。室内设计行业是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行业,是一个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书本所不会提及的,而在工作室教学中结合项目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会在学习设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客服设计困难,并最终完成设计,学习到很多设计知识以外的知识。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更加理性和成熟。老师也能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讲解,并在项目中提高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使整个的教学体系更加成熟,通过工作室的项目锤炼,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双师型”教学人才。并且,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同时创造更的教学环境。
3 工作室教学的要求
工作室教学由于其特殊的培养模式,也需要特殊的教学条件。首先,如何引进项目,就是最大的问题。项目的引进必然要依托于企业,所以和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就能为工作室的项目引进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平台,而工作室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一个设计室,绘图室,或者预算室,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并以此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其次工作室教学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纽带,教师队伍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室教学还要求我们的老师具有高水准的实战能力。设计不是纸上谈兵,工作室教学结合市场,那么设计就要符合市场的游戏规则,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满足工作室教学的需要,是工作室项目制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自身师资队伍的提高,通过和企业合作鼓励老师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参与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在提高设计经验的同时也增加额外的收入。然后,吸引行业精英加入教师团队,和学校签约,成为外聘教师,客座教授。定期到学校参与学术交流,担任课程任务。同时引进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再次是工作室的运作和管理,当有了项目和人才之后,工作室的运作如何可持续的进行,一是硬件上的,工作室应具备一个公司所需要的基本硬件条件,特别是设计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二是在工作室的管理体制必须完善,给工作室教学提供体制保障,并且工作室教学开始会充满困难,政策上也应该对工作室教学有相应的支持。
4 工作室教学的实践探索
重庆工商大学建筑装饰艺术学院从大二年级开始展开工作室教学,结合行业龙头企业重庆港鑫建筑装饰公司设计分公司作为平台,将设计项目引入工作室,并在学院内开设自己的设计分公司,并派驻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师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担任了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把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学生在课程环节中参与了诸如云阳大剧院室内装饰设计,永川第二人民医院室内设计,市委党校新办公楼设计,中国农业银行云南支行总部设计。等实际大型投标项目。综合性项目则分类别进行课程,比如云阳大剧院项目为例,则可分为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和办公空间三门课程进行分别设计,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过程中还必须考虑项目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避免以前课程中设计思维的单一和脱节。以文化空间为例由于实体具体项目的存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地考察,分析现场情况,收集当地素材及地域文化。并从中提取设计语言。这往往是以前设计中容易被忽视掉的环节。而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报告。在接下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会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要求每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的方案,并指出修改意见。同时下课之后也可以和项目设计师进行交流并且配合建筑表现工作室做出自己的方案效果图。在项目深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会组织同学到港鑫公司茶园实训总部参观工厂,同学们能再厂房内看到自己的设计师如何由图纸演变为实体。接下来同学们能够到项目的现场跟着工人学习装饰材料的安装并总结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由于有自己的设计工厂,同学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大胆发挥创意。而这又是已经成熟的设计师所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断的交流碰撞出来的火花,才可以推动设计理论的不断前进。
5总结
设计是一个需要和社会密切结合的行业,各种时代讯息都能在设计中反映出来。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所以闭门造车的培养思路是行不通的。工作室教学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思路中大学的教育思维,从更实际的角度挖掘设计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通过和老师不断的交流沟通,通过不同的项目锻炼,通过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设计困难。通过真正的参与和总结最终培养出一个和格,全方位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人性化;山西巷民族街巷
一 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商业空间设计论文范文6
现代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展示设计;视觉元素;展示空间
现代商业展示设计就是运用人类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商业管理手段,通过各种传播媒体的展示,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来完成属于商业范畴的媒介策划,进而以崭新的商品观念去影响顾客的购物心理,使消费者在展示形式的感化之下,对商品进行有机的选择。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能有效地传递企业商品的信息,树立企业和商品的良好形象,是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可见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同时也是一种宣传的手段,这一点在商业展示中表现尤为明显。
本课题是对鄱阳街一带周边的商业环境、建筑形式、实用价值、历史文化等因素多方面实地考察研究,并结合该区位优势,定位于中高档集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并对鄱阳街一带改造后的建筑室内进行设计。本文从展示空间的视觉元素方面着手,探求其室内展示空间中视觉元素如形体大小、形体形状、色彩等方面的充分运用与体现,分析视觉元素语言在展示空间形象中所占据的位置与影响,说明视觉元素在展示设计中所承载的物质和人文作用。通过对视觉元素在现代商业展示空间中所发挥的重要美学价值,增强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效应,进而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实现商业效益。
一、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分析
商业展示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手段,能有效地传递企业商品的信息,树立企业和商品的良好形象,是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的十分重要的手段。视觉元素是展示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课题从二维和三维两个方面分了视觉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一)现代展示空间
现代展示空间是根据人们的行为方式把一定的空间组织起来,通过设计分割空间,从而达到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目的。与以往传统展示空间不同的是更重视展示元素的分析和运用。在本课题展示空间设计中,不仅采用动态的空间形式,序列化的展示形式和有节奏的空间变化的基本原则来表现所展示的物品,更多的运用了现在展示空间中视觉元素。比之传统的室内展示空间感受所不同的是,在本课题展示空间中,观众能将各局部的空间艺术把握后很容易的得出整个展示艺术特征的总体印象。
1、现代展示空间的概念
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空间必然的艺术设计的主导,展示艺术空间环境的创造,是对空间的设计规划,是对自然状态下无形的空间,通过概念元素(点、线、面)为基本要素和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有形结构加以界定,制定出“有形”的空间这样一个过程。
2、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规则
展示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使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最有效地接受信息。因此,展示设计就是围绕着如何有效地提高展示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的。除了展示环境本身的设计之外,展示对象陈列形式的设计也是展示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除了研究一般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外,研究人在观赏展示对象时是视觉生理和心理过程是展示设计的基本前提。
现代展示空间中药遵循的基本规则:注重展示物的真实性、展示空间对观赏者的直觉效应和视觉元素的基本运用。本课题在对商业展示设计设计时根据所需要的功能,做到不只是仅仅看上去美观,更考虑到对消费者的心理及生理上的积极的影响。现代社会,商业环境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讲究个性化,但是“人”是基本的,我们应该更重视令人身心舒适的环境的设计,用美的、功能性的设计语言来创造现代商业展示空间。
(二)现代展示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基本概念
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的一部分,它包括形体大小、形体形状、色彩等在空间艺术中的直接体现。现代展示空间中的视觉元素是一种通过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是大众最先接触的感觉方式。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所以说视觉元素必然是艺术设计的主导,它丰富了现代展示空间中的信息传递手段。在本课题设计中必要的运用视觉元素的基本构成进行对鄱阳街老建筑的室内改造设计,使现今的新鲜事物被很好的运用到现实中去,达到展示空间应有的展示效果。
二、视觉元素的构成要素
视觉元素在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视觉元素通过形体大小、形体形状、色彩达到突出空间艺术、塑造空间的目的,给大众强烈的印象。视觉元素在空间艺术中的体现丰富了展示空间中的信息传递手段。
(一)形体大小
视觉元素的构成要素之一形体大小,是根据展示空间的大小来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展示道具的应用上。在本课题中通过对形体的大小不一把展示设计与视觉艺术的最佳结合起来营造了一个动感的展示空间,这个空间展示道具的大小传递着空间中的主次关系,并能够带给观众以丰富的多样空间和强烈的对比印象。在处理形体的大小时必须满足一下条件(如图2-1所示)。
1、几何参数
说到形体大小不得提到数学关系也可以说成是几何参数。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由于数学是使人产生美感的基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有意无意的应用数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中,随处可见有数学的形式美。如图2-1设计中包柱灯箱是对角线满足勾股定理的矩形灯箱,其他形体的各项尺寸也基本符合几何比例关系。
2、人机工程学
形体大小的控制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学,这是设计的基本前提。从使用角度来看人机工程学必须满足操作、显示、安全、舒适等问题。如图2-2中的高柜采用标高2.4m,前台(操作台)0.95m高,这样既方便营业员的操作又能提供给客户最佳的视角。
3、力学原理和自然规律
符合力学原理和自然规律本身就是美的体现,只有符合力学原理,设计才是最合理的、可实现的。力量感是人的心里感受,而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将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消费心理。因此在设计中,作者尽量避免因力学问题带给顾客的恐惧感,毕竟极端主义只能被少数人所接受。
二)形体形状
近代对视觉心理和艺术心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方面的成果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展示的设计中。基于在视觉行为方面的共性,展示设计中引人了许多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方面的原理,并在展示设计的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设计原理和法则(如图2-3,图2-4所示)。
1、形体的外部轮廓
形体的外部轮廓是形体分割作为图像处理的结果,是人们进行图像理解、图像分析以及进一步图像识别的基础。在本课题设计中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以及矩形等最基础的形体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直线在视觉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元素之一,使用得当的直线,会具有明确的视觉效果。在展示中应用得当的曲线,能丰富整体效果,创造出富于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效果,改变由单纯直线造成的冷峻、严厉的气氛。从几何学的角度说,圆是一个被连续曲线包围的形状,曲线上各点距与该形状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从展示设计的角度来说,圆是非常有用的形状,它既可以是实心的盘状,也可以是空心的圆环。原形的使用,应当使整体的各个局部都能有效地和谐。三角形或菱锥形等形体的运用,可在展示设计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想象力与对比效果。
2、常见的形状
光滑表面,抛物面,球面,皱褶,螺旋,窄槽,微孔,穗,环,是展示设计中最常见的形体形状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各种不规则的形体形状随之而诞生。例如在展示道具中出现了很多仿生学的元素。而中规中矩的形状还是比较多见。
(三)色彩
色彩是展示设计中最经济但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素。它会使展示活动变得生人。在本课题中,展厅的环境虽不是展示的主体,但展厅的环境色彩与整个展示气氛及展示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色彩调节能弥补空间、材料、陈设等方面的欠缺,使之锦上添花,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把握色彩的设计原理、色彩的视觉特性、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其对观众造成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色彩来增强展示内容的视觉效果,使之与展示环境相互融合,使展示内容在观众众中获取特定的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如图2-5,图2-6所示)。
1、色彩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原则
人的视觉感知占全部感知的80%以上,而视觉感知中最具优势的是色彩知觉,色彩是展示设计中最经济但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素。它会使展示活动变得生人。在展示中,展厅的环境虽不是展示的主体,但展厅的环境色彩与整个展示气氛及展示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色彩调节能弥补空间、材料、陈设等方面的欠缺,使之锦上添花,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把握色彩的设计原理、色彩的视觉特性、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其对观众造成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色彩来增强展示内容的视觉效果,使之与展示环境相互融合,使展示内容在观众众中获取特定的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
2、创造和谐的色彩环境
本课题展示设计环境中的色彩设计,虽侧重于每个展区的色彩基调的把握,但也统一的对色彩基调用来协调整个展示环境。在整体色彩中,统一调配能使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各展区从属于一种有序的色彩环境。在设计方面应使用与展品色相类同,追求高雅的色彩气氛,提高展品的档次。通过运用变化与统一的手法,更好传达出生产技术的质量,价值的可靠程度等一系列信息。并且注意调整了各展区之间的色彩对比与过渡、变化与同意、呼应与联系,避免了产生色彩之间忽强忽弱的杂乱之感。
对鄱阳街一带室内改造中色彩设计,虽侧重于每个展区的色彩基调的把握,但设计师对用统一的色彩基调来协调整个展示环境也颇费苦心。在整体色彩中,统一调配能使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各展区从属于一种有序的色彩环境。对于各展区的色彩基调的选择,设计者认真分析了展示内容自身的色彩特点和烘托、陪衬需要,从而寻找、调配出最适合的色彩。在设计方面应使用与展品色相类同,追求高雅的色彩气氛,提高展品的档次,同时根据展品的种类,决定背景使明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在综合展示空间中的运用第四章色彩构成的运用色或暗色。使展品得到清楚的视觉印象。通过运用变化与统一的手法,更好传达出生产技术的质量,价值的可靠程度等一系列信息。并且设计师注意调整了各展区之间的色彩对比与过渡、变化与同意、呼应与联系,以避免产生色彩之间忽强忽弱的杂乱之感。
由此可见,在展示设计中,处理色彩的运用时,应充分考虑视觉元素、视觉心理两者之间的紧密配合。一个展示空间,色彩耐用的好坏,所产生的视觉与心理感染力有明显的差异。展示设计的色彩运用得当,能够调节气氛,改善视觉环境,增强整个环境的信息交换的有效机会。
三、视觉元素在现代展示空间中运用的展望
我们所说的视觉元素设计是通过二维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在空间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即利用视觉传达的形式做空间的艺术处理。“形式的一个有限的定义是:一件作品实际物理轮廓,是在空间中被认识的艺术设计师创造、刻划出来的体积或形态,或者是在一个平面材料上的轮廓、图形、色彩等要素”。事实上,无论创造的形式或是形态,都需要通过有限的视觉感受来体现艺术品美感。同时在合乎空间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方式是否和谐关系的前提下,达到视觉形式上,包括线条形式、块面形式、色彩形式、材料形式、肌理形式、凹凸形式的和谐统一。事实上,形式的视觉表现应该是关于形式的心理感受的内容,我们应该更多探讨形式的组织结构和最后表达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艺术展示空间或者商业展示空间中视觉元素都将被运用在其中。同时,不断的变化和更新。无论是是展示物形体的大小、形态和色彩都将实现在现代展示空间中的使用。不仅是大型的艺术展览馆甚至小到简单的专卖店展示,视觉元素的运用将无处不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有其特殊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形态的视觉表达往往蕴涵着某种观念、意义、象征,视觉元素在展示设计中所承载的物质和人文作用是勿庸置疑。它强调讲究自身的大小;注重形状、色彩、的运用;考虑环境的因素;强调创新的意识。这些因素与展示空间设计的特性结合便会产生一种特定的空间形态,这也使得视觉传元素成为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本课题进行研究探索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晓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2]张绮曼.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4
[5]田原.室内设计与空间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6]任仲泉.展示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8
[7]【日】朝仓直已.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I,吕清夫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6
[8]吴爱莉.展示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