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1

一、国内外有关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1.刘易斯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创立了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该模型假定城市部门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转移的农民都可以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工作,那么,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决策就是唯一的取决于城乡收入差异。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于乡村农业部门且一般工资水平达到一定比例,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工业部门转移。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为止。

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于1961年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将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相似,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而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弹性降低;在第三阶段,工农业生产率达到均衡,农业中零值劳动和低值劳动完全消失,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该模型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它指出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

3.乔根森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1961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模型,指出技术进步必定会促使工农业部门工资上涨,因此工农业的工资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该模型认为工资差距并非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消费需求拉动的劳动力转移观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的变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虽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人们留在农业部就业是为了满足对农产品的生理需求,一旦当农产品出现剩余,农业部门便失去了对劳动力的拉力,劳动力便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转移。

4.托达罗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引进了“期望收入”的概念来取代城市的实际收入,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化大规模转移与城市高失业率持续并存的现象。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这种决策依据包括两方面: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殊很大,这是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移民决策是根据预期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作出的。只要在城市中预期收入的现值比在农村大,作出移民决定就是合理的。

5.伊斯特林-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伊斯特林较早地借用相对贫困假说来解释人的经济行为,认为相对收入决定人们的行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不仅决定于他们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预期收入之差,还决定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贫困,以及转移之后按照接受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贫困。斯塔克(1991)等人用相对贫困这个概念来解释转移问题,弥补了托达罗“预期收入假说”解释力的不足。该模型假设人们转移不仅受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还受到农村户与户之间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那些按照当地基本要求来看收入水平太低,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会有转移动机。

6.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非常活跃,蔡、陈吉元等人的“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研究”;田雪原、蔡、王嗣均等人的“中外人口城市化比较研究”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的关系方面,20世纪80年代辜胜阻、简新华系统地考察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90年代,高佩义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大城市超前增长、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三大规律,等等。这些研究的思路主要有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搞好农村再就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实施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农民创业;打开城市就业封锁,实行城乡统筹等。

二、国内外(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一)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模式

1.英国模式-圈地式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由于英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在西欧各国中最小。随着英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英国经历了用暴力驱赶小农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农业人口背井离乡,这些农业人口不得不受雇于手工场,从而解决了毛纺织业对劳动力需求问题。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2.美国模式-自由迁移模式。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自由迁移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部门主要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美国模式具有地域转换先于职业转换的特点,农村劳动力在大规模工业化条件下自发地转向非农产业。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地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而分离出来的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这种转移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前提的。这表明,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的进程中,农业不但未衰落下去,而是继续飞速发展。

3.日本模式-“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1971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日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条件。在日本工业吸收的劳动力的总数中,由劳动替代资本的创新吸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为80%,而由资本积累吸收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仅为20%。

(二)周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1.中国台湾与韩国模式――实现快速转移的典型 。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的份额都已降至20%以下,基本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从促使台湾和韩国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具体发展战略和政策上看,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二者资金都较为雄厚,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不过,其资金来源有所不同。台湾主要靠内部积累,外资占的份额很小;而韩国主要靠资金输入。二是台湾和韩国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都曾实行过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战略。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台湾是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转移,而韩国是在农业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转移。自50年代以来,台湾通过,实行农、轻、重为序的建设方针,增加农业投入。与此相反,长期以来,韩国一直实行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的发展战略,农业生产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靠大批进口粮食来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其二,台湾和韩国所采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大相径庭。台湾选择了分散化转移方式,其转移方向是多元的,农村劳动力既向大城市流动,也向中小城市转移,同时还为农村非农产业所吸收,未出现过度人口城市化和“大城市病”等现象;而韩国则选择了农村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的转移方式,结果导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失业剧增等问题发生。

2.印度模式――转移极端迟缓的典型。印度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慢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目前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仍占70%左右,几十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应该说,60年代以来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还是比较快的,但并没有相应地推动本国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农业过于落后。长期以来印度农业生产一直沿用原始工具和手工劳动,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偏重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印度独立以来,工业发展较快,相继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工业,但绝大部分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而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占的比重很小。因此,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第三,人口迅速膨胀,农业劳动力大量增加。据统计,目前印度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以上,而且90%集中在农村。农业劳动力每年新增数量超过了转移数量。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23).

[2]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3]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2

一、抓住各种重大节日的契机,让学生设计各类卡片

如,学校倡导书香满校园活动,我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了书签、书卡等,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学习;“六一”儿童节,我让学生一起设计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给最好的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植树节”我带领学生设计制作各类保护树木的标语,挂在校园的植物上,提醒大家爱护树木,热爱校园,从身边做起。“三八妇女节”和“教师节”,我教学生制作贺卡和各种纸花献给老师和妈妈等。学生在此类的活动中,有效地巩固和实践了纸编技术,并进行了有效的创新设计。

二、班级环境布置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抓住班级环境布置,以及每月一次出黑板报的机会,以劳技作品为框架、各科知识为内容进行设计创作。这样的布置既美观,有立体效果、层次感强,又有知识内涵。比如,设计以书签为主题的板块。结合劳技课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各种形态不一的精美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上小诗、好词好句、格言、名人名言、科学小知识和数学智慧题等。整个内部设计好后,再用彩带或皱纹纸做成小花或者其他图形镶嵌在外框上,形成一版书签特刊。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老师在旁边适当教学生剪、折、贴等手工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中队角、学习园地等栏目,把劳技课中纸工、编织、手工等等劳动技能融入设计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励优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一种爱动手的氛围,创造一个交流、展示劳技活动成果的舞台。

三、学校劳技室开辟创新作品展示

学校成立劳技教室,给学生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把学生各类创新作品进行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作品得到展示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的,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创新,乐于制作。同时也给参观的学生一种学习的机会、创作的灵感。

四、争当“护绿小天使”

通过开展争当“环保护绿小天使”系列活动,让队员在争当小天使的过程中学习劳动种植方面的知识,知道植物对人类的作用及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查学校植物的种类、名称,并认领一棵树,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学生定期做到:

1.认识树木,测量树径、高度,收集资料,填写校园树木调查表。

2.分小组认养树木,每周定期浇水,并随时关心,使树木不遭受人为破坏。

3.观察树木生长情况,记好植物观察日记。

学生在争当“护绿小天使”的过程中,使所学的林木、花卉的种植知识有效地得到巩固和应用。

五、成立“花山”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3

论文摘要:实践概念在

章辉在其《实践范畴与当代

哲学 上的本体论是一门研究存在的本原和存在的方式的学问。那么,对于哲学学科下的美学的本体论研究 自然 就应该是一门关于美的存在的本原和存在方式的学问。判断一个概念具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就是要看它能不能回答美学存在的本原和存在方式的问题,看由这个概念能不能追索到美的存在的本原和存在方式。当然,这里的“美”并不指古代自然本体论意义上的美的对象,也不指近代认识论意义上的主观的审美,而是人类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处于一定的审美关系之中的美和审美,同时也包括美的最为典型的形态: 艺术 。由以上对于话语实践的定义和概念解说可以看到,话语实践的确能够回答美、审美和艺术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的问题。首先,从存在本原来看,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人的存在认作是除了物质的存在就是精神的存在,不存在其他,而 现代 语言学家则告诉我们语言也是人的存在的一个方面,语言不仅仅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更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语言是人类认识的边界”(维特根斯坦),“能够认识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由此,现代哲学和美学就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在语言学转向的时代大语境下,张玉能重新阅读的经典著作,发现其中早有对于语言与存在的关系的论述。马克思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们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恩格斯也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意识,用于与别人交流,同时也用于人们认识自己、和自己交流。语言和劳动、实践有同样长久的 历史 ,语言在有人类的时候就存在了,它伴随着人类社会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伴随着社会中的人们的一切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当然也伴随着人们的审美活动。

用现代语言学的语言观来看,这种伴随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规约,它规约着人们的认知和思维,也就规约着人们的审美活动。什么东西是美的,什么东西是不美的,都受到这种规约的影响。也就是说,从广义上来讲,一个时代的人们同时认为某一对象是美的,那必然是受到了那个时代公用的语言系统的规约。从狭义上来讲,一个单个的人认为某一对象是美的,那也必然是受到了他所生活的语言环境和他自己意识中的语言存在的规约。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或话语实践就可以说成是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存在本原,只是张玉能把语言进一步拓展到艺术符号,从而使得话语实践有了更大的概括性。另外,审美关系下的美、审美和艺术的存在状态或者存在方式也可以“以话语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审美对象身上的形式或符号因素,审美主体的语言意识,都可以对美和审美的存在方式给出解答。而艺术的存在方式更是可以用话语实践来解释,艺术在根本上就是一系列的形式和符号,不同艺术门类的不同形式和符号表征着不同的意义。这样,话语实践就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从而得出了话语实践“作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中介过程,是以一定的符号(话语)生成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

新实践美学的实践概念的三个内容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是已被学术界公认的两个概念,而话语实践则是张玉能在汲取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自己严密地思考后的结果,可以说是一个独创,是他本人对于实践的内涵的独特理解和 发展 。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和批评。对于新生事物的质疑和批评是必要的,不过批评首先要建立在了解甚至是熟悉的基础上,否则所谓的质疑和批评就是不堪一击的。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4

作者:谢芬芳

对于近现代实践观的理解,就不会有一个终点,需要经常地审视、反思和矫正实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面前,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进行理论沉思,必然要推动生态的观念走向实践论的思维路向。因此,人类实践的生态向度作为当代实践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实践内涵的新理解———生态实践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等,如现行的许多教程将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这种对实践理解是以天人相分、征服与掠夺自然为特征的,其必然导致一种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扩张性实践方式。低碳经济时代强调生态向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用生态整体性来约束人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生态环境价值。可以说以生态为优先、倾向于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实践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态实践。因此,所谓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方式构成要素重申1.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人”。人是实践的能动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集中体现实践的发展水平,外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社会财富,自然条件的优劣只是发展生产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作为潜在社会财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必须发展和提升人自身的自然力。在当今低碳时代和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下“碳道德”[7]等精神要素是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灵魂”,实践主体的“碳道德”对实践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对客体和中介的认识、变革及其利用的最终效果。因而要求实践主体树立绿色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生产节制、消费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道德规范。2.生态实践的客体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指向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及人—社会—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往实践概念对客体的概述仅从人类主体出发,没考虑原材料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资源的供求矛盾是当今实践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而要求考虑实践客体的可再生性、可循还性理论/和生态性,要求利用的劳动对象和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3.生态实践的中介是生态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生态工具。科学技术及形成的各种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高科技搭建物质平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关键在于要正确使用科技,使用那些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科技,避免使用污染环境、耗能耗资大的科技,把科技应用在造福人类方面,而不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因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基本形式的重申1.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生产劳动依托于当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实践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能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道路。近300年的开采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耗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实行生态转型,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即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2.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在传统实践中,人们对于直接的物质利益的需求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对于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实践最主要的动力。正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需求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矛盾。当前,生态实践正是在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对长远利益需求的动力下不断前行的。生态实践关于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生态性政治实践。树立21世纪“生态性政治”“、绿色政治”等新的政治观,并努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实践;第二,生态性经济实践。把人类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统一到人类大的生态系统中来的经济实践形式,同时努力探索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生态性文化的实践。大力生产生态型文化成果和发展生态型文化产业,努力探索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3.科学实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是人们用来处理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技术却是在强调支离分散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忽略对象整体性的技术设计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科学试验性实践的理念是科学的生态化、科学的人类化、科学的辩证性。即重点开发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技术。具体的形式主要有引进、改造、创新,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9]4.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实践能力的时代性差异,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人类的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屈从于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人崇拜自然的伟力,也开始学习、了解自然。随着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人用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再去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类逐步地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此时,自然是人的“敌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征服、改造、控制自然,使其为我所用,服从人的意志。然而,当代的生态伦理学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生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这一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无立足之地。人类要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征服自然的历史中,我们亲手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真存在。因此,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把自然当作“敌人”,而当作“伙伴”,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即人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有责任保护自然,修复人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态实践必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5

一、 群策群力确定课题与制定计划

“探索植物里的奥秘——蔬菜种植”这一课题确定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开展活动了。可是,究竟该怎样来开展呢?于是,大家议论纷纷,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的竟回家问父母。最后,大家决定先写一份计划书。最后,在我的指导下,有种植组的组长起草了一份计划,并在各组讨论,获得了通过。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活动。 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蔬菜的种植方法,了解一些蔬菜的生长情况。

2. 通过小组配合协作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种植成果有喜悦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 学习一些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观察、发现、解决问题;培养种植蔬菜方面的劳动技能。

活动重难点:

学习一些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观察、发现、解决问题;培养种植蔬菜方面的劳动技能。

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3月)

主要工作:

参观考查种植园,定名称,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组织参观种植园,让学生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开展)

开展认识蔬果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种植园的积极性。

(开展别开生面的叶画制作和种子画活动)

ƒ实地考察,平整土地。

2、实施阶段(4月——10月)

主要工作:请辅导员指导种植、培育方法。

班级开展大蒜、小葱、辣椒、西红柿、茄子、白菜、韭

菜等蔬菜种植实践。

种植成果交流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种植成果展示活动。 3、总结阶段(11

——12月)

主要工作:完成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工作;展示种植活动和各项活动开展的成果。

二、

课程实践中我与学生的体验

(一) 综合实践让我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二) 种植中我们 “丰收”啦!

学生们经过一周的观察、访问、查找资料,掌握了一些种植蔬菜的知识,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们就兴致勃勃地开始挖地、种菜、浇水、拔草、施肥、精心照料,认真记录、总结。经过辛勤劳动,同学们都获得了“丰收”。

1. 与他人合作,我真快乐!

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积极地配合,互相的帮忙,在种植大葱和辣椒的时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不一会儿功夫,就把自己心爱的田地播种完了,看着大家的融洽合作完成地种植,一个个都乐得合不拢嘴了。

2. 勤于观察,发现问题。

当开始种植土豆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土豆的芽子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当同学们仔细观察土豆的芽是网上长得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思考出了答案。

3. 观察记录。

学生们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细心的发现了大蒜的两种种植方法,既可以在土壤中培育,又可以在水中进行培育。而且同学们都写出了详细的生长记录。无论是从方法上还是从观察的角度来讲,都有了一次飞跃的进步。

4. 劳动最有滋味。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都感到了快乐和幸福,自己种的菜丰收了,心里由衷的高兴。总想用最快活的方式展示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他们排练了一个《甩葱舞》,准备要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在全校展示出他们最有滋味的劳动果实。

三、 我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反思我的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

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6

三月十八日上午九时,我们驱车来到了青城山,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统一的工作服,使我们看上去更精神,也预示着在这五天里一定会有不寻常的收获。

必修课程--烹饪

说起烹饪我们都不陌生。在走进烹饪课堂,学习了理论知识和观摩老师实际操作后,我们开始自己动手做麻婆豆腐了。平时看见这些原料在父母手中不一会儿就成了鲜美可口的菜。可现在却似乎并没那么简单。

开始做菜了,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们手忙脚乱地把油、盐、豆瓣、味精、蒜苗、花椒粉及各种配料一股脑地放进锅里。随着水泡的翻滚,豆腐的下锅,一股诱人的香味飘散出来。不一会儿,麻婆豆腐就做好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筷子。“让我尝尝”“我的好吃吗,你的呢”……共同分想着劳动的快乐。不一会儿,每人盘中的豆腐都被吃了个光。第二天,我们学习做回锅肉。这次我们可比上次熟练多了,回家后就可以在父母面前好好露一手了。

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是呀,吃着自己做的饭,什么累呀、苦呀,这些感觉全烟消云散了。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也是幸福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选修课程--种植、养殖、缝纫、电工、木工、陶艺

古有陶渊明的《归原田居》让我们陶醉,也有《悯农》让我们深有感触。的确,种植、养殖让我们回归到了大自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农民种田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种田;知道了饲养动物的过程;了解了花草栽种的常识……也领略到了小草的清新、野花的芬芳、白云的飘逸、清风的舒适一切一切都那么美。

每当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心里总有一些羡慕,多久我们也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衣服呀!而缝纫的学习给了我们这个机会。第一次做出的裙子虽小,线头也不太整齐,但给洋娃娃穿上还是挺漂亮的。

“你怎么还带收音机来呀”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是电工班的同学做的。看来,下次电器坏了不用愁了。因为我们上了电工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你做的小宝剑真好看”看到这精致的小玩样儿,想必木工班的同学也收获不少。

来之前,就有不少同学对陶艺十分感兴趣。你看,我们这次学的多认真。第一次和陶艺亲密接触,要不仔细瞧,你还会以为这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