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1

摘要:2015年6月28日,审计署了14家央企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其中13家均发现违法违纪线索。本文通过分析审计署公布的2013年央企审计结果公告,发现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的问题金额比例是最大的。央企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健全与完善央企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必要。

关键词:央企 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央企。中央企业包含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由国资委管理的企业;第二类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主要是金融行业企业;第三类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管理的企业,包括铁路、黄金等行业企业。本文所说的央企是指第一、三类的112家企业。

(二)内部控制。根据美国COSO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审计署5部委2008年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重新定义了我国的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二、2011―2013 年审计署审计公告中被审计央企的基本情况

央企涉及国家重要领域,关系着国计民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独特性可能在于各种行为实际上是传递政府的某种信号,这使得央企追求的目标不单是利润最大化,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2011―2013年审计署央企审计公告共计35 家(其中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进行了审计公告),其中,2011年10 家、2012 年11 家,2013年14家,均为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后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被审计央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主要问题类型。

1.违规决策。例如,2012年三峡集团下属三峡新能源逆决策程序操作,出资2亿元收购1家拥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权的公司股权,较评估值超出1.21亿元。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该风电项目因接入电网系统外送线路河北段未获核准而处于停工状态。2010年至2014年,中电投集团下属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经集体决策和中电投集团审批的情况下,向参股公司发放委托贷款8.51亿元,贷款收回面临风险。

2.少缴税金。2005年至2013年,国网公司及下属江苏电力等12家单位将本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帮扶”资金计入资本公积、将本应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造成收入多计108.05亿元、少计91.91亿元,成本费用多计113.48亿元、少计4.24亿元,加上合并报表抵销不充分多计利润3.39亿元,由此导致9年间共计少计利润89.71亿元,少缴税金22.43亿元。

3.违规招标。2009年至2013年,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下属二重重装未严格执行公司招投标、比价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未对单笔采购金额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11 593个合同进行招标,涉及金额129.49亿元(占比98.31%),其中从非合格供方采购78.68亿元。此外,二重重装在外部协作中也存在未按规定招标采购的问题。

4.违规用地。审计发现,国家电网公司违规将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用于商业开发。此外,国网公司还存在违规建设楼堂馆所问题。2013年9月,在国家要求停止以“学院”“中心”等名义新建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后,国网公司仍批准三期工程立项,投资估算6.94亿元,主要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厅、学员公寓等,截至2014年6月,已支付设计、征地拆迁等费用2 755.83万元。

5.廉洁从业。(1)超标配车。至2013年底,国电集团本部及9家下属单位,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33辆,涉及购置金额1 557.15万元。(2)违规发福利。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9名高管人员在国资委核定的年度薪酬方案之外,违规领取购物卡32.04万元,其中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27.54万元。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及5家下属企业组织职工旅游支出426.48万元。2013年,中国二重集团部分下属单位违规购买礼品或列支旅游、美容会所消费等支出50.20万元。(3)违规购礼品。2013年至2014年5月,中电投集团下属金元集团和成套公司购买单价500元以上的高档酒,金额合计1 753.66万元。(4)违规建设装修。三峡集团总部在人均办公面积超标的情况下,还于2011年至2012年规划建设办公区总建筑面积32.21万平方米的昆明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投资3.77亿元。

(二)个例分析。本文首先选取《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2015年第7号,总第204号)进行详细分析。公告分成四部分:一是介绍国网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财务数据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类型;二是详细列示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三是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四是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及廉洁从业三个方面。经营业绩方面又细分为财务收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及内部管理三方面。按这个标准,国网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中4条财务收支问题涉及金额90.99 亿元(涉及利润计算时,以影响利润数额为准);6条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问题涉及金额72.2 亿元;17 条内部管理涉及金额566.83亿元;7条发展潜力问题涉及金额285.2亿元;3条廉洁从业问题涉及金额1.7亿元。共计37 条问题,涉及金额1 016.92亿元。

(三)整体分析。审计公告共列287条问题、涉及金额5 378.08亿元,其中:财务收支问题41条、占比4.74%,涉及金额254.67 亿元;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问题31条、占比7.76%,涉及金额417.43 亿元;内部管理问题128 条、占比56.02%,涉及金额3 012.57 亿元;发展潜力问题59条,占比29.53%,涉及金额1 587.93亿元;廉洁从业问题28条,涉及金额105.48亿元,占比1.95%。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年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有增加的趋势,可见,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是制约央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三、完善央企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中央企业内部。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了18项内部控制指引,分别为《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在2011年会计年度结束后,应随年度报告一同披露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四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更好提升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但也不难发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重形式”而“轻实质”,“重形式”是上市公司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不得不披露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轻实质”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部控制认定标准不够科学;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不充分;上年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本年没有披露具体的应对措施。

(二)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应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独立性要求,对于违背独立性原则以及“不能同时为一家企业提供内控咨询和审计服务”监管要求的内控审计业务,应主动坚决拒绝承接,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审计也应客观真实地提供合理保证,不能因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整合审计而不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监管部门。对央企建设项目招标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建设工程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只能走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形式。而同时,这中间又有很多建设项目是找不到主管部门的,这就意味着只能由央企自己对这些工程招标进行非公开招标的审批。但按照审计规定,这就构成了违规。而对非建设项目招标,如采购招标等,问题可能更严重一些。

(四)国家审计署。在公布的35份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中,最后一项为“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其大致内容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某集团具体整改情况由其向社会公告。本次审计发现相关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这样的报告形式不利于被审计企业对所存在问题的重视。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采取切实的措施,是真正实现审计目标、改善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和整改部分,都是审计署单方面的陈述,报告使用者无法直接知悉被审计单位的接受程度和改进决心。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和整改措施的陈述以及其他说明,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以附录形式置于审计报告之中,一方面可以给被审计单位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从被审计单位的视角给出更多的信息,体现审计报告的客观和公正;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陈述代表着一种正式的书面承诺,通过审计报告的公开将此显现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可以促进审计建议的执行和取得整改成果。

参考文献:

[1]罗乾宜.大型央企集团财务治理模式及其制度创新[J].会计研究,2012,(4).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2

一、区审计局概况

(一)区审计局主要职责职能、组织架构、人员及资产等基本情况

区审计局主要职能是:

(1)主管全区审计工作。负责对区级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2)贯彻执行国家审计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对直接审计、调查和核查的事项依法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决定或提出审计建议。

(3)向区委审计委员会提出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向区长提交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区政府、市审计局报告和向区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通报审计情况及结果。

(4)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包括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区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区直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经济开发区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乡镇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使用区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区级政府投资和以区级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以及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单位的财务收支;自然资源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情况;区属国有企业、区政府规定的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区政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和受区政府及其部门委托的其他单位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区审计局审计其他事项。

(5)按规定对区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6)组织实施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或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国有资源利用保护等与国家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7)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区政府裁决中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8)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9)组织和开展审计领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

(10)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1)职能转变。转入职能:包括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区财政局(区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承担的国有企业监事会相关职责划入区审计局。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理顺内部职责关系,优化审计资源配。

区审计局设以下内设机构:

办公室、综合法规股、农业与资源资产环境审计股、电子数据审计股、财政金融审计股、行政事业与社会保障审计股、经贸审计股、固定资产与外资运用审计股。

人员情况:

行政编制10名,实有8人;参公事业编制4名,实有2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14名,实有14人。

资产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区审计局资产总计482.83万元,流动资产合计430.4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2.39万元;负债和净资产合计482.83万元,负债合计0.15万元,净资产合计482.67万元。

(二)2020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20年度,区审计局严格按照区政府下达的当年计划和目标为中心,在降低成本,减少费用等方面专题开会做出了详细规划,同时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宏观政策,建立预算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部门预算。

(1)管理情况根据区财政局最终批复预算数,进行政府网站公开,严格把控各项经费开支范围,项目支出必须以预算批复额度为基准,保证项目资金按计划,按项目工程进度拨付,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或转移专项资金,5000元以上非常规性支出必须党组会研究后审批。

(2)预算申报阶段进行了绩效目标填报,目标内容符合《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21年度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方案>通知(财绩[2021]57号)文件要求,绩效目标和单位执能及项目相符合,目标值出处合理。绩效目标结构完整,内容合理。

(3)区审计局2020年度产出指标包含了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实效指标;效益指标根据实施内容和立项目标,制定了相应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可持续影响指标。绩效目标清晰可衡量与预算资金存在较强的逻辑匹配关系。

(三)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本部门认真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根据归集的相关资料数据,按评价方案内容和指标公式,对支出管理情况,从资金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开展自评打分。对绩效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解决好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和执行效力,确保本部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预算及执行情况

2020年区审计局年初预算基本支出632.41万元,项目支出51.2万元;决算基本支出851.41万元,项目支出51.2万元。基本支出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审计专项业务费360万元在年初预算时纳入区级专项经费支出,决算时纳入部门项目经费支出;二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增多,向社会中介机构支付业务费也相应增多。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一)履职完成情况

2020年累计组织实施财政类审计项目30个,出具审计报告110份,查出主要问题金额59145万元,其中违规金额3911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55234万元,上缴财政78万元,审计提出意见324条;完成工程价款结算审核项目91项,送审金额191899.07万元,审定金额170177.92万元,核减金额21721.15万元,核减率11.32%;完成预算控制价审核项目107项,送审金额26094.29万元,审定金额25430.4万元,调整金额1696.77万元,审核率6.5%。

(二)履职效果

1、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加强预算资金管理使用。今年,组织实施了区本级2019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区农业农村局、区房产管理中心、区集中示范园区管委会3个部门单位。审计结果表明,2019年度区财政收入稳中求进,财政改革有力推进,财政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基本完成了区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但也有部分领域存在管理不到位、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从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并对后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得到了区人大和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2、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受区委审计委员会和区委组织部委托,今年共安排经济责任审计12个,出具审计报告12份,经审计,共查出主要问题金额6316万元,其中违规金额1984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4332万元。通过审计,帮助被审单位进一步规范财务运行、完善内部管理,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较好的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惩治和防范作用。

3、落实政府投资审计改革,推进投资审计平稳转型。今年以来,投资审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审计机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政府投资审计管理改革,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全年完成工程价款结算审核项目91项,送审金额191899.07万元,审定金额170177.92万元,核减金额21721.15万元,核减率11.32%。二是完成预算控制价审核项目107项,送审金额26094.29万元,审定金额25430.4万元,调整金额1696.77万元,审核率6.5%。三是对区妇幼保健院三期病房楼工程(续审)、南山职业学校扩建工程、区和顺路道路工程、区通州西路道路工程(六舒路-阳光大道)、梅山北路小区、淠绿新村小区、解放北路小区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区重点工程实施了全过程跟踪审计,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四是完成投资审计工作转型,全面退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工作,改“直接审”为“复审”,回归审计监督本位。

4、开展全区32个社区201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强化对基层组织的监督。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在2018、2019年度开展的全区五个街道社区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派出审计组历时三个月对全区5个街道32个社区2019年度财务收支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法向各社区下达了审计报告,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

5、开展村级财务审计,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为进一步巩固2015年以来村级财务审计的成果,切实保障集体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抽调人员对全区18个乡镇(街)所管辖的48个村2018-201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报告从财务管理、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5个方面揭示了存在的19个问题,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268.25万元,为进一步整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依据。

6、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强化对政策落实的监督。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稳增长等政策措施情况跟踪审计、区应对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建设项目专项审计、2019年度基础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审计调查、区医共体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通过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审计调查,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提供了依据。

7、扎实完成党委、政府交办任务。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先后完成了26个贫困村扶贫资金投入超千万资产效益情况审计调查、区补充医疗保障“2579”暨补充医疗再救助项目收支情况审计调查、市香料厂2001年以来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乡镇6个改制水厂价格认定、事改企12个单位资产负债审计、村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41个村)专项调查、乡镇出让土地前期费用审核等党委、政府交办的事项,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需要支付中介机构和外聘工程师较大金额的劳务费用,使预算资金总体偏紧。

2、年初预算准确度不高,与实际执行数有一定的差距。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3

一、县区支行的职能定位

在现行体制下,上级行对县区支行的职能定位是:县支行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对外履职,全面推进支行自身建设,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监测分析辖区经济金融形势,维护县域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在精神面貌上有新变化,各项工作要处于领先和标杆位置。实现建设一流班子队伍、一流履职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争当排头兵的工作目标。

县区支行职能定位后,上级行要求主要做的工作是:

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支行履职能力。以“五通过”实现班子建设“五进步”、深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单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提升风险防范。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三是强化央行职责履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强货币政策贯彻执行、扎实推进“一创两建”、认真做好“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强化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在县区支行建设中,县区支行认真按照职能定位和以上要求认真履职,但在资源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工作的效果性方面,还需要提高和进一步完善。当前影响县区支行建设更好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多年未进人或进人太少,人力资源有效补充和有效利用不够;费用指标按人头下达,未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支行业务量大小等因素;在管理和工作上偏重于不出案件,不出安全事故,满足于完成上级行布置的工作任务。业务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工作效果不够;薪金收入更多体现在职务上、分支机构层级上,绩效上体现不够等。

二、县区支行履职与绩效审计的关系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对一个组织的活动或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地检查、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的活动。

县区支行履职的绩效性提升,能有力促进县区支行建设。对外,能树立央行权威性,对县域经济发展、辖区金融机构指导及引导起到较好影响作用;对内,在内部管理、内控工作方面,能提高支行整体战斗力、凝聚力,确立团队精神。目前,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县区支行履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上级行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及内审部门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来完成。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评价出来的结果,在学习先进的示范性、激励中等的指导性、鞭策后进的促进性上指向性、督促落实不够。

在上级行对县区支行履职活动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中,定性的考核及评价多,量化的考核及评价少,主要重点放在是否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工作安排布置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议事规则及程序组织和参与决策;是否履行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是否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等方面。而对县区支行履职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的考核及评价不够。

人民银行县区支行作为人民银行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在履职活动中,自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工作安排布置,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不违法违纪违规,防范重大事故和案件发生,重点防控要害岗位和人员等来履行职责。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尚未常态化、系统化纳入县区支行履职活动考核评价。

应该说,近年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随着经济金融发展,在促进县区支行建设中,不论是上级行的考核评价,内部审计、县区支行履职的思维定式,都还未有步入绩效性考核及评价常态化轨道,如在考核及评价中,分析县区支行人力、资金、物资和信息使用的经济性;县区支行管理层及员工履职情况、工作运行效率、奖惩机制杠杆运行效率评价;县区支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履职的效率和效果评价;县区支行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及在所属辖区形成的影响评价。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绩效审计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对常规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应做一些改进、完善,在审计内容中增加绩效审计内容。

常规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特点是:

(一)审计目的突出责任认定和处理,内审绩效审计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目的“是指领导干部离任时,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审计,并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明确的审计目的:“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审计目的突出的是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责任认定和处理。实际工作实践中,内审工作的重点就是查找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法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对县区支行审计的重点是合法、合规、“查错纠弊”,内审绩效审计不够。

(二)审计内容突出传达、执行、制度制定、问题纠正及处理,绩效性落实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明确的审计内容:一是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总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决定的情况。二是组织和参与决策的情况。三是内部控制管理情况。四是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绩效性落实不够,如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总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决定的情况。简单执行和深入执行,执行的程度所体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量化的评价“好中差”指标没有;如组织和参与决策的情况,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策,不能简单审计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从绩效审计角度,要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是否体现了全局、客观、科学,法律法规及政策把握是否准确适度,同一个重大事项换一个决策方案,是否能起到更好效果?再如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为什么有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业务流程等未建立或未健全完善?为什么有的问题纠正了又犯,甚至是屡查屡犯?是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的问题,还是制度有缺陷?从绩效审计角度如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建议?

(三)审计报告绩效审计内容不多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明确的审计报告内容主要是: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业绩、发现问题及评价、责任认定、意见和建议。从绩效审计角度看,总体评价的绩效审计内容不多。如履职评价、效果评价、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只是简单要求整改完善,而没有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提出解决措施、办法、建议。如问题存在于制度方面,制度设计是否有缺陷?如何建议完善制度。如问题存在于管理层,管理层监督检查为何不到位?如何从管理层解决问题。

(四)审计成果利用不够

履职审计、离任审计项目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审计成果。这些审计成果在落实整改意见和建议方面,使常规审计目标得到较好实现。但不容回避的是,发现的同类问题,这次整改了,下一次又再次发生,这个支行发生,另一个支行同样发生。审计工作年年开展,同样问题时常出现。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一系列审计项目结束后,对内审基础信息的归纳、整理不够。如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发现问题主要产生在综合组织管理,还是基础业务运行管理,还是对外履行职责及内部管理方面?没有从县区支行建设绩效性和内审绩效性上进行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制度方面?管理方面?操作方面?是共性还是个别性?如何提出建议、措施,达到对发现问题的标本兼治?绩效审计的专题分析、专题意见建议、综合研究在什么平台和渠道?以此达到整改问题、解决问题、警示风险的作用。如果内审工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找豆子”,不在对县支行履职绩效审计上积极推进、突破,不能从全局高度上对绩效性审计进行分析,站在全局、政策、管理、操作层面提出改进提高县支行履职的措施、办法,很难促进县支行建设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在精神面貌上有新变化,各项工作处于领先和标杆位置的目标。

三、绩效审计与加强县支行建设有机结合

目前,上级行对县支行建设提出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县支行班子队伍、思想政治和内控制度建设,强化指导,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好金融支持作用,实现“以为争位,以位促为”,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全力支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应该说,上级行对县支行建设提出的指导意见,思路明确,指导性强,但没有相应的绩效性量化考核评价办法配套,绩效性量化考核评价不够,缺乏客观、说服力强、统一、激励力度大的衡量评价指标,给实际操作执行、监督、评价带来一定难度。如突出特色,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为争位,以位促为”,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找特色不困难,如农业县区以支持“三农”为特色;资源枯竭县区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为特色;中小企业较发达县区以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业务创新解决其生产经营资金为特色,这些都是定性的指导意见。问题是特色找出来,以何种形式让特色产生效率性?指导意见,银企座谈会推介会?宏观调控手段及措施?调查研究能在多大范围产生效果?这些都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价体系,主观评价仍然是主导。由此就会产生,转发个文件开2个会是支持“三农”发展;为“三农”落实惠农政策、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推进创新信贷产品、金融服务也是支持“三农”发展。显而易见,两者在县区支行履职的深度和程度上,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履职效率和效果及形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目前,对县区支行履职的效率和效果及形成的影响,缺乏量化的绩效性考核评价。履职情况一般和履职情况深入、较好,在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方面区别不太明显。

目前,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内审部门的审计最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如果能将绩效性审计融入到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中,在审计县区支行履职合法、合规基础上,促进县区支行履职更注重履职的效率和效果,这样,县区支行履职突出特色,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一流班子队伍、一流履职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会得到更好落实。

四、意见和建议

第一,健全完善相关审计制度,增加绩效性审计、制定绩效审计程序、完善评价标准、审计成果利用等内容。从制度上保障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分析解决问题的分量。

第二,在县区支行建设中增加绩效性考核评价内容,提升县区支行履职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认可性。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考核办法。

第三,进一步推进绩效内审工作,将绩效内审意见、建议等审计成果,作为考核评价县区支行履职效率、评先评优、支行班子成员任职等参考依据。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4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试行)》(政〔〕18号),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试行)的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年**月**日

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试行)》的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贯彻《关于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动纲要》,落实《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试行)》,规范加快工业发展资金管理,本着统筹指导,简化程序,提高效能和公正廉明的原则,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申报、受理、审核及资金拨付程序

1、申报条件

⑴凡注册、生产在本市区域内的工业企业(不分所有制以及隶属关系),以及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相关单位均可申报“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⑵申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的项目必须是列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含续建项目)。凡列入国家、省“861”计划和市“1346”行动计划的工业项目,直接进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其它工业项目,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符国家产业政策和《**市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并通过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即可列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

申报列入《**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含续建项目),可在每月10日前,由企业和单位将申请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材料齐全后,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审结。

2、申报、受理与审核

具备申报奖励条件的项目、企业和单位均需履行申报、受理与审核程序。

⑴申报时间

按季度申报的有:

①工业项目前期费用的补助;

②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③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

④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质量奖,国家或省级新产品,商务部或省出口名牌,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通过“三一”管理体系认证的奖励。

⑤新认定的国家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奖励。

其它奖励政策均按年度申报。

按季度申报的,于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10日前报送申报材料。按年度申报的,于次年3月底之前报送申报材料。申报时,企业或单位将申请报告、申请表以及必备的相关证明材料一式四份,报送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

⑵受理与审核

企业和单位的申报材料齐全后,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审核,2周内一次性审结,报市政府审批。

3、资金拨付

经市政府批准后,市财政局2周内将应兑现的政策资金直接拨付给相关企业或单位。

二、申报要求

申报**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奖励政策的企业和单位均须由企业和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报表(详见附件1~附件4),并提供必备和相关证明材料。申报时,应按照不同类型的奖励条件和要求,填写相应的申报表,选择提供相对应的证明材料,具体要求:

1、申报投资工业项目奖励应提供的材料

统一申报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⑵营业执照(复印件);

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⑷项目进度情况说明;

相关证明材料:

⑴国家、省、市重点项目证明材料;

⑵项目前期费用协议(含环评批复)及付款凭证;

⑶项目在建工程明细帐(复印件);

⑷企业季度财务报表;

⑸工业用地出让同,购置设备和厂房及辅助设施建设工程的协议,以及资金支付凭证;

⑹购置循环经济综利用专用设备和专有技术的证明材料及付款凭证;

⑺投资总额600万美元或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外来投资企业,其新建工业项目所缴纳的所得税凭证。

2、申报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奖励政策应提供的材料

统一申报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⑵营业执照(复印件);

相关证明材料:

⑴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本年度和上年度财务报告;

⑵本年度和上年度的增值税、所得税缴纳凭证;

⑶对主机企业引进和培育的新办配套企业,由主机企业提供配套企业名录、证明材料和配套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缴纳凭证;

⑷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质量奖,国家或省级新产品,商务部或省出口名牌,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通过“三一”管理体系认证的有关证明材料。

3、申报工业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奖励政策应提供的材料

统一申报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⑵营业执照(复印件);

相关证明材料:

⑴新建立的国家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相关证明材料;

⑵新购买的科技成果证明材料、转让协议和付款凭证,或自主研发和“产学研”新的科技成果相关证明材料及费用支出凭证,产业化投入与产出凭证,以及成果产业化新增增值税缴纳凭证;

⑶新列为高新技术产品的证明材料及该产品增值税缴纳凭证;

⑷新列入国家或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准文件,以及信息化项目实际完成投资的证明材料;

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项目进度情况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投资证明材料,以及培训费用收支的相关证明材料。

4、申报加快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奖励政策应提供的材料

统一申报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报表;

⑵营业执照(复印件);

相关证明材料:

⑴城区产业园新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收益及上缴国家和省相关费用的证明材料;

⑵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部门批准文件,项目进度情况说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协议和贷款付息凭证;

⑶新的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部门批准文件,经有资质的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建筑工程决算审计报告,项目进度情况说明,以及厂房建设实际投资凭证;

⑷城区产业园区新引进市外工业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缴纳凭证;

⑸城区产业园区新引进市内外资作工业企业的股权结构证明材料和增值税、所得税缴纳凭证;

⑹新落户其他开发区、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证明材料和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缴纳凭证。

三、其它

1、各单位均应在规定申报时间内报送申报材料。逾期没有申报的项目,视为其自动放弃,不再受理。

2、实行“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项目,不再重复享受鼓励投资工业项目的政策。申报享受“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政策的项目的受理、审核和资金拨付程序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3、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编制的符《**市产业指导目录》要求的工业项目,均可申报项目前期费用补助,补助金额参照政策条款第4条执行。

4、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工业用地、厂房、工业辅助设施以及设备投资。

5、工业企业购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本市实现产业化,投入产出比达到1∶2~1∶3的,给予企业科技成果实际购买费用的30%专项补助;达到1∶3~1∶4的,给予40%专项补助;超过1∶4的,给予50%专项补助。

企业自主研发和“产学研”新的科技成果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可比照政策条款第20条执行。

6、新列入国家级、省级企业信息化试点的工业企业包括国家级、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7、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的技术水平需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

8、各开发区、产业园区投资兴建的三层及其以上标准化厂房,容积率不低于1(扣除代征道路面积)的,每宗土地上所建厂房全部竣工后,按厂房实际建设投资(不包括土地购置费用)的30%补助给开发区、产业园区,但不重复享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享受30%补助政策扶持的厂房,五年内各开发区、产业园区不得转让或改变用途,否则,将追回补助资金。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5

关键词:小微企业 良性发展 内部控制制度

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普遍遭遇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即“两高两难两门”的问题。我国经济市场化尚不成熟,由此引发的以房地产投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逐步取代了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直接导致了市场资源错配与价值倒挂;融资渠道不畅,小微企业为了筹得资金谋求发展,只能取道没有法律保障的民间贷款,由此被放大的风险更加速了资金链的断裂,导致小微企业陷入困境。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数量之多、行业分布之广,对于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温州老板跑路事件,虽是一场区域性的金融危机,但由此引发民间贷款崩盘、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国家银根紧缩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小微企业融资难与信誉差问题进一步升级。现阶段解冻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重建市场信誉,复苏发展是小微企业面临的紧要任务。发展小微企业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只有实业才是经济发展最基本、最可靠的“引擎”。在此背景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亟待规范与引导。

反思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其中不乏政策性的原因,但究其根源更是与小微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管理不规范、持续经营能力差密切相关。小微企业应建立与完善内部管理,走出经营瓶颈。内部管理建设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对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乃至提升整个国家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一)建立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应置小微企业内部控制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把握程序化规范与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与行业特点及市场环境。

2.成本效益原则。寻找行业标杆企业,汲取优秀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经营理念。比照COSO报告,找出企业经营环节的关键点,补全漏洞。要认识到没有不花钱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内部控制成本的付出。

3.重要性原则。针对小微企业不够完备的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责任人,规范处理程序。

4.管理者全程监管原则。在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运行、评价、调控等整个内部控制过程中,管理者的参与及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另外鉴于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致使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缺乏制衡性,通常需采取补偿性措施,即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有序轮岗制,企业管理者必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复核,防患于未然。

5.全员性原则。

(二)小微企I内部控制要素

1.小微企业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作为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规定了企业的纪律和架构,关系着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与方向:(1)强化小微企业主内部控制意识,完善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营造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2)以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依据,明确各岗位责任、任职条件及工作要求,依法与选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用工关系、业绩考核薪酬挂钩制度;(3)关注员工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关键岗位实行有序流动制度,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引导员工自觉将个人发展愿望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最终将内部控制有效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2.风险评估。识别有关生产、销售、财务等相关业务控制目标的风险,定量及定性分析企业的固有风险(即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和剩余风险(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之后仍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风险。权衡风险与收益,单项或结合采取风险规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

3.小微企业控制活动。企业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如下;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鉴于小微企业多为业主控制型企业,另一方面受成本约束的限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机构设置缺乏制衡机制。首先要求管理者充分了解市场与行业资讯,熟知国家法规政策,学习行业知识,积累行业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理念,参与制定并带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建立不定期复查、复核以及岗位的有序流动制度,防止舞弊与错误行为的发生。第三,增强员工责任意识,构建经济社会必须的“诚信、声誉与信任”机制,形成自发的“内部牵制”。

(2)会计系统控制。健全小微企业会计机构设置,配备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规范凭证传递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费用支出的事前申请与批准制度,保障资金的合理配置。

(3)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用于规范企业资源的投入到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使其符合规定的计划标准及原则。对于实际业绩与预算标准的差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表现在:一是全面性,预算控制是对运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全方位控制。譬如,优化资本结构,规范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审批流程,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长期预测,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分析工作。二是全程性,预算控制贯彻预算编制、预算调整的事前控制,以及按照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的逐级审批的事中控制,诸如费用、采购及资本支出等涉及现金支出事项的控制,以及验收入库资产维护保养的事后控制。

(4)成本控制。由于现代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建立战略成本观念,跟踪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获得更准确的相关成本信息。由此,企业管理者需要不断开拓其成本维度与视野,引导企业由事后的成本管理转向事前、事中的与作业资源消耗相关的成本过程管理,掌握与运用相关的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即ABC法),该方法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与基础,作业成本法核算分为两步:一是资源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二是作业成本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最终成本对象。通过以上步骤,占现代企业成本较大比重的“制造费用”被恰当地分流形成不作业成本。

作业基础管理(即ABM法),基于作业成本法信息,为企业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服务与支持:一是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分析,确认作业的增值性,进而改进作业、优化流程,确定成本最低的价值创造方式。二是依据产品与所消耗资源间的联动关系,引入长期变动成本量,使得利用边际贡献更加科学化,进而直接影响产品决策的改变。三是以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总成本”视角,帮助企业锁定盈利能力最强的产品,以及最佳产品组合。四是运用作业成本信息,进行产品有效定价决策。

目标成本管理法,目标成本法的关键点是引入价值工程,用于产品的设计分析,实现目标成本对产品设计的硬性约束;同时围绕产品生命周期,引入价值链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以及跨职能团队组织运作,以促进成本管理的控制与持续改善。

(5)存货管理。规范存货的日常管理工作,严格进出库手续,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建立存货盘查制度,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分析报告问题,查明原因,落实并追究责任;依据企业经营计划,调整确定合理的存货最佳量。

4.内部控制评价与计。为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常结合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对于认定的缺陷,确定整改措施;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账目及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总之,内部控制体系不是各种制度的简单累加,不同企业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差异很大,企业应当针对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立足企业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内部管理薄弱的企业,可以从基本环节做起,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以及提供可靠的会计资料;内部管理规范的企业,可以借鉴本行业大中企业内部控制的成功案例,实施合规和效益化的内部控制框架,层递式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S

参考文献:

[1]林森.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商业会计,2015,(5).

[2]李光耀,李冰琨.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20).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高企认定的审计报告范文6

(一)发展的重点领域

1、战略主导型产业

旅游产业。以“三乡文化”为核心内容,以“*风情”为主体形象,构建“一湖四线”旅游发展格局,把*建设成集度假、休养、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加快发展中国*石雕文化旅游区、石门洞刘基文化旅游区、方山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风情旅游区、**宗教文化旅游区、温溪驮滩世界名品集散旅游区。加快建立六大旅游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体系、旅游交通体系、旅游要素体系、旅游营销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积极鼓励各种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重点引进能引领*旅游产品提质、产业升级的实力型企业,建设一批集休闲、培训、会议等为一体的星级酒店,提升*城市品质(县旅游局牵头)。

金融产业。整合现有金融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制体系和人才要素支撑体系。积极创建“浙江金融强县”,发挥已有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引进有实力的商业银行,改制农村信用社,发展村镇银行和华侨银行,引进证券公司,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壮大,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服务业经济实体,健全社会中介体系,规范做大现有的担保机构,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加强支付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创建外汇交易市场。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保险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积极发展各类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和公共评估机构,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县人行牵头)。

房地产业。积极利用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建成欧式建筑特色,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加快我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增强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加快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廉租房建设。构建集开发、经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房地产业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设“人居*”(县规划建设局牵头)。

2、培育发展型产业

文化产业。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和保护民间特色文化,鼓励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立石雕文化创意园。鼓励多元化主体投资设立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等文化场所。加强KTV、迪吧、网吧、游乐场和电子游戏房等娱乐场所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娱乐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加快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举办大型赛事和群体活动,引导全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鼓励发展健身房、游泳馆等运动场所(县文广新局牵头)。

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港物流基地建设,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物流服务。建设世界品牌商业集聚区,努力打造国际名品集散地。大力建设商业核心区,积极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专业店等现代物流零售业,加快发展雕塑、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发挥“乡镇连锁超市”龙头企业作用,加快商品配送中心建设,推进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网工程(县经贸局牵头)。

依托华侨资源,规模性、特色性地引进酒吧、咖啡吧等西餐业,鼓励发展有特色、高档次的农家乐,打造*侨乡特色餐饮服务,提升*餐饮业的竞争力(县工商局牵头)。

教育业。以特色教育基地为中心,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兴办国际化教育培训平台、基础教育和职业学校,吸引新一代华人华侨在本土接受学前教育、华文教育、外语教育及石雕、厨师等技能培训,发展侨乡特色教育(县教育局牵头)。

3、公共服务型产业

中介服务业。放宽中介机构的准入范围,凡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中介机构,工商部门均鼓励发展;规范、指导房产中介、汽车租赁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培育、扶持质量认证市场、技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市场、招投标市场等新型中介市场;鼓励有实力、上规模、守信用的中介机构到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县工商局牵头)。

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业,促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县经贸局牵头)。

养老保健业。针对归侨、侨眷休闲养老的需求,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设高档次的国际养老中心,鼓励发展针对老年人的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修身养性等老龄产业(县民政局牵头)。

信息服务业。以建设总部经济大楼为依托,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加强信息化服务,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投融资型、贸易型“华侨总部经济”发展(县经贸局牵头)。

加快县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应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县科技局牵头)。

(二)目标定位

围绕“接轨*,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发展战略,以产业大集聚、项目大建设为载体,加大服务业扶持力度,全力推进服务业创业创新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战略主导型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型产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型产业,努力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以上,对地方税收占比在65%以上,力争将*建设成兼具浓郁*风情特色和秀丽山水景观特性的国际化休闲胜地(县发改局牵头)。

二、要素保障

(三)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服务行业和领域。除有特殊规定外,服务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按行业发展规划,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新设立的服务业企业,除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规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许可项目外,其他审批项目均由工商部门直接注册登记(县工商局牵头)。

涉及前置审批的,各相关部门实行并联审批,按照“企业设立前置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要求,按时办理完毕(县审批中心牵头)。

设立公司制服务业企业,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的外,首期出资额达到注册资本的20%即可办理注册登记,但最低限额不得低于3万元,其余认缴的出资可在2年内分期到位。凡中介服务企业组建集团的,其母公司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支持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设立服务业企业,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70%(县工商局牵头)。

(四)保障用地供给。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充分考虑服务业的用地需求,在符合“两规”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根据“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五五行动计划”,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盘活、调剂及转而未供土地合理利用,积极鼓励建设项目地下空间的开发,多渠道、多途径的挖潜现有存量建设用地,以确保服务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县国土资源局牵头)。

(五)加大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对服务业发展趋势、发展潜力、信贷需求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信贷扶持重点,扩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应根据服务业企业的实际状况,单独建立符合服务业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简化信贷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积极开展产品创新,转变过分依赖抵押品的传统授信模式,不断开发出符合服务业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开展应收账款质押、组合担保等业务,知识产权和经营权质押等各种灵活有效的担保方式。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要优先安排信贷资金,优惠贷款利率。建立服务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服务业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并研究制定具体的补偿办法(县人行牵头)。

鼓励扶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项目融资、产权置换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县经贸局牵头)。

积极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强与实施风险补偿的金融机构紧密合作,为服务业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对服务业企业增加贷款较多、风险控制较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为服务业企业贷款担保服务业绩突出的担保机构予以奖励(县人行牵头)。

(六)加大财政扶持。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把扶持发展服务业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县财政局牵头)。

1、引导企业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充分挖掘*的文化内涵,包装、推介具有地方特色服务业品牌,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对依法评定(不包含司法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且年纳税总额500万元以上的服务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依法评定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且年纳税总额300万元以上的服务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评定为丽水市著名商标、丽水市名牌且年纳税总额200万元以上的服务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省、市知名商号的分别一次性奖励3万元、1万元(县工商局牵头)。

鼓励商贸企业大力推销本县农副产品,凡在县内外开设经营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经营时间2年以上且年销售额(以正式销售发票为依据)在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特产超市(店),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县经贸局牵头)。

对千镇连锁企业租用闲置的国有资产(房屋)的,在租金上给予优惠(县财政局牵头)。

2、引导企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对被评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的各类市场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当年通过ISO14000、OHSAS18000认证的服务企业且当年纳税总额4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6万元。对首次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AAA、AA的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县工商局牵头)。

旅游业政策参照《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青委〔20*〕32号)和《关于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执行(县旅游局牵头)。

3、鼓励服务业做强做大。竞争行业(不含金融业),当年实缴地方税收净额超过100万元且比上年增长10%以上,或当年实缴地方税收净额超过50万元且比上年增长15%以上,分别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3万元的奖励(县财政局牵头)。

对经发改部门立项并经工商部门登记企业当年新投资、新开业的重点服务业项目,按固定资产实际投资总额(以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评审,财政部门认定,按工程决算数为准)的1%以内给予补贴,最高补贴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且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可按年度分期贴息,总贴息金额不超过50万元(县发改局牵头)。

4、引导和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扶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和集聚区内企业成长,重点规划建设和培育现代物流、总部基地、生产业、新型专业市场、特色专业街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对集聚区中的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县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给予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和投资贴息补助(县发改局牵头)。

引导物流企业规模发展。物流企业当年首次实现主营收入分别达到1000万元、4000万元、1亿元以上(凭会计事务所或审计部门审计报告和报税务部门年报),同比增幅在10%以上的,每家法定代表人奖励5万元、10万元、15万元(县发改局牵头)。

大力扶持专业街区建设。对县里确定的餐饮、服装、文化娱乐、品牌专卖店等特色专业街区的建设,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县工商局牵头)。

鼓励汽车4S店发展。鼓励各类品牌汽车在*设立4S店,有法人资格的每设立一家,按地方税收净额的10%给予奖励(县发改局牵头)。

5、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培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挖掘、保护和发展本县民间文化业绩显著的企业和组织,新办演艺公司或成立民间文化企业和组织且当年有成效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县文广新局牵头)。

鼓励发展文化娱乐业。凡当年地方税收净额在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以上,且年增20%、15%、10%以上的,年终给予奖励法定代表人3万元、5万元、10万元(县文广新局牵头)。

6、全力拓展中介服务业。培育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实行专业资质认定制度的中介机构,鼓励资质升级,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发展行业协会。(县工商局牵头)。

7、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科技服务业有关优惠政策按《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县的若干意见》(青委〔2007〕110号)规定执行(县科技局牵头)。

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鼓励企业积极和国际优势服务企业合作,对开展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服务企业在土地保障、融资税费优惠等方面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县经贸局牵头)。

(七)实施税费优惠。大力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对从事货运、拆迁、保险、知识产权、广告、会展等企业取得的业务收入,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对在我县设立总部的大型服务业企业、新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连锁超市、省重点物流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如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酌情减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对我县新设立的金融组织或机构,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可给予减免房产税。对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有关条件的服务企业,可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县地税局牵头)。

鼓励工业企业发展生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分离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业务、贸易营销服务、专业配套服务、设计策划服务和融合发展服务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开展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业企业试点,并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高出部分由县财政对该企业予以扶持补助,鼓励分离后的服务企业为社会服务,其自用的生产经营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占地面积较大的服务企业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如纳税有困难的,经税务部门批准,设立初期的三年内给予减征;其所购的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可以加速折旧。有关部门要对工业企业组建生产业企业给予全力支持,在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证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提高办事效率(县经贸局牵头)。

完善服务业用水、用电价格及收费政策。服务业用水(除桑拿、洗浴、洗车等高耗水行业外)与一般工业用水同价;商业用电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规范对服务企业的收费行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有关收费项目及标准要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服务企业应缴纳的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费以及行政事业性费用,其收费标准有浮动幅度的一律按低限收取。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负责对各部门行政性收费清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抓好落实;严禁向服务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检查和罚款行为必须依法执行。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行为(县发改局牵头)。

(八)加快人才引进。加快培养和引进社会急需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旅游、餐饮、中介服务及国际贸易等管理和经营方面的人才。坚持人才培养与有效使用并举,培养与引进人才并举,创造吸引、用好、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采取户口不迁、来去自由的柔性流动方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我县兼职、挂职、合作。具体有关人才政策按《*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试行)》(青委〔20*〕29号)执行(县人劳社保局牵头)。

三、组织领导

(九)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与发展农业、制造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工作推进、引导投入、强化服务等环节上通力协作,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确保服务业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县委、县政府建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组织协调服务业工作的重大事项;下设服务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做好服务业发展统筹协调、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统计分析、考核奖励等工作(县发改局牵头)。

(十)加强服务业规划引导。强化规划龙头作用,编制《*县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城市、土地、产业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相衔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相关行业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县发改局牵头)。

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要引进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来我县设点布局。凡新建的大型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县域总体规划、服务业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前提下,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县发改局牵头)。

(十一)继续深化服务领域的改革。促进服务企业改革重组。鼓励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社会法人、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文化科技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县发改局牵头)。

(十二)强化服务业统计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机构和工作网络,充实和加强各级服务业工作队伍,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我县服务业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和信息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导向作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成员单位要加强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时提交分析报告。建立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年度考核制度,细化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县发改局牵头)。

(十三)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引导服务企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自我管理和行业自律作用。对已有的服务业行业协会,要加强规范和提高,充分发挥其市场维护、行业自律、沟通信息和加强合作的积极作用。县服务业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县服务业行业协会开展工作(县发改局牵头)。

(十四)企业的同一申报内容,涉及县级各项优惠政策及本《意见》两项以上奖励的,按“从高从优”原则只实行一次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