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1)06―0069―0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不断壮大。但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发展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尚未摆脱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与行业企业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这种障碍至今仍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科学发展。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试图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分析,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深合行业企业,使校企更加深度合作、工学更加紧密结合,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特色、追求质量,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现状
所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五个要素,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由此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并构建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了诸多模式,如“订单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学校+公司+农户”模式、“学校+基地+农户”模式、“学校+协会+农户”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跨区域合作”模式、“酒店”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但从总体上来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中,不少学校办学目的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专业设置仍是小而全,一个在校生不足万人的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有的专业一届学生只有十几、二十人,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很大程度上是照抄照搬本科办学,办学模式的改革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行业企业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难以做到“名副其实”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有效保证,职业教育办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各类型技能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二、国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比较早,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皮茨教授认为,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模式是大多数年轻人开发就业能力、人格个性和职业后备力量的有效平台,也是夯实持续就业能力的一个基础平台。
2.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
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模式上,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各专业的实践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实践课程由学院和企业派专人指导,学生必须到实际岗位上参加生产劳动。
3.英国的GNVQs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工作分析把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国家能力标准的单元,以不同单元的组合构成课程,对先前的学习予以认定,采取内外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现场的能力考核。同时,以开发广泛职业领域内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解力为宗旨,增加了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沟通普通高教及职业资格的桥梁。
4、澳大利亚TAFE模式
这种模式是建构在以提高能力为基础的工作现场的工作本位学习、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育,具有与行业联系紧密、课程内容的标准化开发、教学实施的灵活性策略、“双师型”教师队伍充足等办学特色,其培养的也是“专深型”人才,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5.日本的综合高中模式
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学校职业教育不发达,主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职业培训。但最近几年,由于失业率增高,日本的职业教育正在进行改革,趋势是企业或用人单位根据其培养实践型技能人才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招收主要是中等或高等教育的毕业新生,以试用工的形式对其进行为期半年到两年的培训。在培训期满时结合技能鉴定、资格认定等制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与学员签订的合同规定及考核结果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从上述国外几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来看,共同的特点是,首先,政府都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次,在注意校内课堂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校外(企业)技能的实训实践活动。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把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放在校外实训场所(企业),做到了实习实训与将来就业所需技能的无缝对接。正是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确保了为经济发展输送足够的接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又具有企业生产所必需的后备力量,也为德国在世界上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和强劲的竞争能力奠定了雄厚的人力技术资源基础。日本则是把职业教育办在企业。再次,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法上,都更多地向实践教学倾斜。在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中,实践课程学时占到了总学时的50%以上,而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基础不同,强调个性化教学。日本则更多的是通过技能鉴定、资格认定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应坚持的方向
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总结国内成功办学模式,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结合我国国情与文化,以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出发点,以高标准的质量建设和内涵提升为根本,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目的,实施灵活的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加快办学模式的改革步伐。
1.以特色和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各国提高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做法,主要是“以特色取胜”、“以质量取胜”。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FH)走的就是与综合性大学完全不同的道路,偏重应用技术,注重学生的实习,这样就形成了其适用性强、学生就业前景好的社会形象,“向FH进军”成为德国高中生的梦想。“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不但没有受到鄙视,反而
受到很高的“待遇”,其关键在于高职教育本身能够拿出质量、办出特色。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往往受到以往传统高等专科教育发展的影响,而传统高专的办学思路则是跟着普通本科教育走,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办学就形成了“趋同发展”。而事实上,由于基础不同、特色不一、条件不够、经验不足等原因,高职教育在与普通高等教育同方向、同目标的趋同竞争中是无法获胜的。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以突出职业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实用性、实践技能和“就业导向”为根本,以严格的技能训练作为自身的质量保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和优质,才有可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2.紧跟产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谋出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不同地区产业和布局结构、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的不同,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上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配合,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这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依社会需求而办,和社会力量同办、为社会发展而办”的开放型“大职教”理念,积极实施“三个结合、三个定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所谓“三个结合”即坚持校企行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三个定向”是指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定向,因行业、产业需求定向,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定向。
高职院校办学只有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不断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要紧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机遇,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特别是根据服务行业、企业、产业的需要,着力提高专业的吸引力的原则,积极打造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不断增强服务力。
3.融入行业、企业。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双赢
在市场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一方面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国内行业标准的要求,还要了解并掌握国际行业标准的新动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联合行业办学,这不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还可以走出一条多元化办学的路子。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行业、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要坚持“把工厂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在工厂”的办学理念,按照教学做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实践实训实习相结合的原则,始终坚持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融于一体,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办学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较好解决“212程师进校做教师”和“教师进厂当工人”的问题,“只有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多元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4.加快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
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连结的办学联合体。实施集团化、联盟化办学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加高效地服务行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形式。职教集团不同于企业集团,它是一种以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活动的教育联合体,一般以一所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优、社会声誉高的职业院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职教集团中各个组成单位仍保持独立法人资格,各组成单位在法律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在职教集团的活动中,集团的核心学校发挥着主导、示范、辐射的作用。职教集团各个组成单位主要以契约(集团章程)为联系纽带,在集团章程的主导、约束下,分工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及相关服务活动。“组建职教集团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衔接、沟通、加强职业教育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方式,加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校企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合作,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和集团内部共享,并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5.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以教育素质与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以教师职称与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集教师素质、行业素质于一身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熟悉的专业实践技能及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高职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更多强调是要具备丰富的职业能力方面的素质。“通过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形成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最终目的在于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引导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既能动口,也能动手,善于动脑,彻底改变“黑板上开机器、课堂上造车子”的现象;要保证人才质量就必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一方面,激励的最大作用是激发教师的潜力,高职院校应通过激励将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水平转化为其本人的内在需求,在进修、职称考评、加薪、晋级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使他们安心于职业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在评价机制上,通过检查指导课、公开课等形式,严格教师的业务考核管理,加强专业教师技能考核,专业教师要积极学习本专业的最新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学校应根据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深入实践基地,以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通过与企业联合项目开发等活动,促使理论建设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三是组建专兼结合的优秀双师型教师团队,在教学、实践实训等方面,实施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
在经济全球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要始终坚持国际化视野,走全方位、开放式、多元化办学之路,深度融入行业、企业办学,积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与发展战略思考[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14―1。
[2]石卫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5):72-74。
[3]马树超,如何建设中国特色高职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8,(7):56-58。
[4]唐智彬,石卫平,国际比较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教育科学,2009,(6):62-67。
[5]肖洪涛,张春兰,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76-79。
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2
关键词:素质教育视野 高等职业教育 问题 改革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采取的应试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素质教育则是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群体的基本素质、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是一种历史必然。[1]高等职业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除了科技素质外,文化、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质是每个大学生建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完善思维结构和激发创造潜能的基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和弱化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导致相当一批高职学生缺乏完整、系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缺乏创造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这种不足和缺陷无疑将大大削弱其在竞争社会中的活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素质教育目前,我国高等职业素质教育已逐步推进。 [2]
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是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决定的。进行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新形势的要求,知识经济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目前国家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内在发展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连续几年的大规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是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是按自己的所能办学,因此,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或缺,另一方面大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市场。
2.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近代以来,学校逐渐演变成为“教育工厂”:对人的培养采用了“批量化”的方式,人的个别差异不再受到重视,按照统一的规格“笔试”来“检验”产品。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着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意愿的现象,教学过程也成了学生被迫学习的过程。
3.重专业技术轻人文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出现了文理分割、重理轻文、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缺乏、文化陶冶不够,缺乏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缺乏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脱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学仍然是一个被控制的过程,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只是跟上教师的思路,理解教材的内容,训练学生的是求同思维。学生被动的听课,被动的思考,相关的讨论与实践机会很少,有的甚至没有。
2.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发展实践相脱离。教育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不应开脱离实践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还停留在从课本到课本的讲授阶段,很少涉及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不够了解社会,不够了解国情,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弱,毕业之后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等问题。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新的教学方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某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
2.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是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基本沿袭学科课程体系;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二是文化课课程目标不能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一味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这就使得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产生背离。三是文化基础课程未能发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能;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研究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层面上,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往往是从专业课程的改革开始,以牺牲文化基础课而告终。
三、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一)改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1.产学结合,校企结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与相关行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便学生能够顶岗实习。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争取建立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样既为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训练和做好就业准备提供了条件,又可以把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校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会生存在中国》一书中强调:“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3]因此,我们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力求达到主体与主导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共鸣,学法与教法的共振,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认识和情感的同步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与效率,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1.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借鉴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纵条式课程体系结构的经验,在突破“三段式”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新结构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三年之内连续不断线,这样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
2.设置适当的文化课程。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应以体现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特性,突出基础性和层次性为目标。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式结构,由三个模块组成:文化素质“三基”必修课模块、扩展文化素质的选修课模块以及隐性课程模块。“三基”必修课的教学以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课程内容分等级,以满足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造就一支“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采用外聘内训的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外聘”一是调进,一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评估师,包括聘请技师和高级技工担任技能实训教学等,选调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内训”是定期派出本校教师出国接受培训,去企事业单位学习、调研,顶岗参加实习和见习以取得双师资格。与此同时,也要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教师职务评审制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性,逐渐向一专多能型教师倾斜等。
2.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离不开教师创新意识的确立。首先,高等职业教师要打破自身的封闭性,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相关知识,努力加强对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加强横向联系,活跃学术交流,不断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及方法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其次,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如果教师自己不了解当代科学前沿,没有从事科研的亲身经历,不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便只能传授书本知识,而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重技术轻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教师缺乏创新性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高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很难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行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各个环节入手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适应国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昌海.国民素质与教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49页.
[2]周太良.高校应做素质教育的典范.河南日报.2000年5月11日.
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3
本文为曲靖师范学院青年研究项目《地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职前实践技能培训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qn008。
摘 要: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要突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特色,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课程设置与实施要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体现地方特色,课程伦理建设要关注学生专业态度的培养,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要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密切联系,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专业态度;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蒋云华,曲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082-03
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第一阶段,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Freeman(1989)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做出决策的过程,而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是教师做出决策的基础。英语教师职前培养不仅应该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应该注重意识、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为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如何改革中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模式,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中心问题。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是专业化教师培养的重要实施载体,课程结构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基础,以保证其在以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获得终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1](P31)本文从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重点对影响中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专业态度、实践课程、科研体验、课堂教学)进行探析。
一、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缺失
1、课程目标的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不明显
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英语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在英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所必备的各种英语综合知识与技能,例如扎实的语言实践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为学生终身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英语专业现在的课程设置属于一种“学科本位”的模式,不少院校课程设置仍然在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英语语言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掌握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并不等于学会了英语。语言学习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它需要教师具备更多语言知识外的能力来实施教学。成功的语言教学需要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社会心理因素、文化认同等多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另外,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是和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然而它的意义却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程结构比例失调
没有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识教育课程、英语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失调。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教育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过小,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够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合理的知识基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英语教师的知识必须由“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和“教师教育能力”来共同支撑,这种特点要求中学英语教师既要有精通的英语专业知识,也要通晓教育学科知识。
3、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缺乏创新
基础教育对英语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上的急需转向高质量、高素质的急需,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成为学术型、研究型教学骨干。但是在地方院校,这类教师的供给还比较匮乏。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培养课程内容设计在难度和深度上不足,课程结构存在缺陷,综合能力受到削弱,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训练也不够。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导致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不高,创新意识欠缺。另外,由于州市本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以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2004年、2005年、2006年录取分数为例,地方院校之间英语专业新生录取分数没有明显差异,但与云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州市院校录取学生的最高分比云南师范大学录取学生的最低分低。在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能力方面也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体现地方实际的课程设置,没有精雕细刻的训练,就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强。由于英语专业基础不够宽广与扎实,显得发展后劲不足,在从教素养、知识与技能结构的自我完善、创新能力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英语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4、教师专业态度培养方式需要完善
教师职业具有更为严格的专业道德要求,但是不能否认的现实是,在学生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师德却是薄弱的一环,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部分要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进行教师教育工作,在这些地方,英语教学环境较差、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学生英语基础相比城市地区薄弱,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学生更具有敬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但是现在不少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自我评价较低,个人信念不强,自我要求不高,缺乏把教师作为一种终身职业从事的精神,如工作热情、吃苦耐劳品质、奉献和钻研精神。这与现代教育强调的研究型教师要求差距较大,这是地方高校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5、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
实践性课程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主要通过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实践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为任务的课程,能够为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创造一种情景性互动的环境;它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地州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偏少,师范课程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不密切。师范生除了毕业前短暂的教育教学实习外,很少与中小学联系,而且对教育教学实习整个过程也没能够进行有效的、严密科学的安排,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指导、评价体系,难以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
6、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缺乏系统课程的支撑
英语师范教育的课程计划优先考虑的是英语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等显性目标,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发展目标往往重视不够,得不到有效的课程支持。教育研究能力必须以必备的能力作保证,现在要特别强调自我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另外,职前阶段的重点是为学生打下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因此,不能够搞拔苗助长式的培养,教育研究能力要根据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内在规律来设计、规划。教师科研素质是中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教师其它素质形成的基础,是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如果学生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就会产生一种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教师仅仅凭经验行事,总是在一种机械重复的圈子里循环,就谈不上终身可持续发展。
7、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缺乏系统性
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英语教师的摇篮,对师范类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现在的教学法课程常常是重“法”轻“技”,管“懂”不管“会”;重视教育理论的阐述,忽视教育技能的培养。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够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逐项的训练,以形成扎扎实实的技能。例如,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对象,当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计算机大多只是单纯学习技术,有的只是为了应付各种计算机考试,与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结合起来,比如将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能给英语教学带来什么?这些问题他们知道得很少。另外由于扩招,师范院校存在师资、教学设备、课时安排的不足,学生实践、练习不够等问题;教师技能培养的各阶段性目标不很明确,缺乏系统性的课程支撑。
二、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路向
1、课程目标与理念要突出英语师范教育的特色:教师教育是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其专业性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育科学类课程列入专业课,并视之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标志性课程。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系统的英语知识,较熟练的运用英语的技能、扎实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确立起普通文化课、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的合理比例。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调查显示,各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大体为,学科专业课大约占35%,普通文化课和教育理论课各占25%,教育实践课占15%。[2](P74)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教师专业课程占40%,教师专业性特征明显。地方高师英语教育课程结构的比重应该从实际出发,经过充分科学的实证研究,确定合理的结构比重。这些课程的合理整合,共同构成了专业化英语教师的必备知识,体现出英语教师培养的专业要求。总之,基于英语教学的跨学科特点和社会性特质,我们要强化以教育为基础的、更为全面的综合性英语教师教育,加强学生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专业修养,通过语言教学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2、突出实践性课程的地位: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很多学生虽然英语语言基础较好,也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这就是问题所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必须打好英语基础,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一方面必须在不确定的教学情景下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评、创新,把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变成教学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这种实践性知识并非技术层面的操作技能,而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需要借助批判与反思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形成与丰富,多为他们提供机会体验隐含在英语教学中的隐性知识,重视反思意识与批判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经验的积累,借助反思与批判升华实践经验,形成实践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科学地安排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变集中实习为分散实习,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育模式。学生只有以这种实践性知识为基础,才能够消除对专家的迷信,找到自己知识的生长点和自我专业发展的空间。
3、关注学生专业态度课程的建设:教师的发展除了功能上的发展外,还包括态度上的发展。专业态度是教师主体对自身职业的理智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教师专业态度是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的主要使命是在他们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能够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2](P236)。学生专业态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其专业信念的发展过程。专业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3](P75)我们要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例如校园文化的建构,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存在的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东西,对学生迅速适应教学文化及教育改革起重要作用。只有学生树立强烈的专业化的教育理念,视自己为教学过程的促进者、改革者、决策者,才能在整个专业培训生活中,自觉地接受专业训练、研修专业道德,进行教师专业人格的塑造,提高从教素质。实践证明,专业态度的形成与专业身份的建构是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因;高度的敬业精神既是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学生如果没有对自己做人的基本要求,没有基本的道德准则,没有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畏感和认真投入,没有搞好教学工作的强烈愿望,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
4、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课程: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中,英语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研究者。如何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使他们能够通过系统地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这已经成为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离开学习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可能理解教育的意义,正如赫思特所言,“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原则的转化,从来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演绎过程。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价值,并不在也不可能提供确定性方案,而在于开拓实践者的视野――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机制具有内在性、间接性”。[4](P35)如果学生不具备研究的素质,那么他既不能真正习得教育理论,更不会运用理论。教育科研素质不仅是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教育科研素质,学生才能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学生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体验到职业的乐趣,感受到职业价值的尊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确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教育科研素质的内在规律来设计规划相关课程,要着力营造批判的、反思的、研究的文化价值取向。例如:实践证明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反思和研究的过程”[5](P46)我们要充分利用写作这一反思功能,使学生在思考理论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在反思实践的同时促进反思,提高理论水平,增加学生知识结构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知识比重。
5、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切实把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作为重要科研课题研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研究性思考,照本宣科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没有一定学术含量的教学,绝不是好的教学。教学与科研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应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难以割舍”[6](P7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需要教师付出很多努力。教师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语法现象讲解清楚,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些语言知识点的用法和区别。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学会对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和整理,并做出批判性评价。教师要把不同的课文作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窗口,用不同的作业形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和归纳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增长;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开展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要创设一种愉快、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空间要突破学校、教室、书本的局限,使教学更具有开放性;要精心设计好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生成提供方法、机会和条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高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改进。
三、结语
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英语教师终身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要以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为落脚点,科学地设置课程,夯实语言基本功,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及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投入。同时要突出英语师范教育的特色,强化实践性课程建设。通过学生自己对英语教育实践的反思和研究,将教育理论转变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增强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变化的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2007: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 (6)。
[2]刘捷,2002: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曲铁华、冯茁、陈瑞武,2007: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9)。
[4]舒尔曼,1999:宗旨:促进人类的教学进步――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舒尔曼访谈[J]。《教育发展研究》,(8)。
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4
关键词:GMP;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
在国家大力发展教学改革的号召下,在学院领导对教育改革的重点关注下,在结合我专业进行的教改实践下,以及调研时了解到的兄弟院校在本专业的教改情况下。该如何对我专业进行应用“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即“教师队伍一体化”、“教材编写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组织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本人一直在不断的探索着。
1 药物制剂专业的现状
1.1 教师队伍
药物制剂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1名,其中高级讲师5人,讲师12人,助理讲师4人。专业教师全部为一体化教师,中级药物制剂工11人,高级药物制剂工10人。学历方面,教师中制药工程类硕士学位5人,生物制药硕士3人,制药工程类在读硕士6人,药学相关专业本科6人,医学本科1人。本专业师资力量强,教改经验丰富,一体化教师众多,这为实现“五位一体”教学模式课改研究奠定了教师队伍的基础。在GMP教学方向上,专业教师有6人,高级讲师2人,讲师4人,六人均能够独立完成GMP一体化教学课程,具备“五位一体”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1.2 实训条件
我院药物制剂专业现有实训场地为1号实训楼的3、4两层,其中3层为GMP仿真实训车间,能够真实模拟片剂、胶囊剂、水针剂、颗粒剂等剂型药品的生产。4层有分析检验室、一体化实训室、药品营销实训室、微生物检验室等实训场地,能够满足对药品检验及营销的实训。由于GMP学科涉及范围都在三楼的GMP仿真实训车间。因此此实训场地可为“五位一体”GMP实训课改提供场所,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GMP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
1.3 教学资源
药物制剂专业为14级学生准备了五间教室,每间教室能容纳35-40人教学,黑板、讲台、课桌椅齐备,每间教室均安置了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能够满足对“五位一体”课改的硬件要求。
1.4 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情况
我院2014级药物制剂学生共招生170人,大多数学生来自黑龙江省,其中76%为城镇户口学生,24%为城市户口学生;初中毕业学生占总数的81%,高中毕业占总数的16%,初中毕业证待发者占2%。为了确保“五位一体”课改实验数据真实有效,将170名学生按个人情况随机分布于五个班级中,但基本保证各班级初高中毕业生比例均等。
1.5 就业岗位技术
药物制剂学生毕业之前均需要参加哈尔滨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技能鉴定考试。鉴定相关工种有药物制剂工、中药检验工、中药调剂员、化学检验工等等。GMP课程作为一门关于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1.6 教材情况
一共选用了3个版本的教材。最开始用的教材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进一步提升,换成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教程),应用良好,单考虑到这套教材是高等职业药学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太适用中职学生学习。后来选用的是《实用药品GMP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突出了案例的引入,以任务领引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2 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2.1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研究通过五个方面的一体化,对药物制剂教学进行课改研究,并研讨在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问题、解决方法、调整方式方法,最终建立适合职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教学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2.2 实验方案
2.2.1 实验研究法
本次“五位一体”课改研究方法应用经典的实验研究法。所谓实验研究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的方法。为了验证“五位一体”教改对中等职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教学的推动作用,我们将在教学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课改。(1)教师队伍一体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双师型一体化教师;(2)教材编写一体化,针对就业岗位实际要求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3)教学内容一体化,突破以往书本理论的限制,将更多与就业相关的实训内容进行填充;(4)教学组织一体化,对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学分代替工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5)教学评价一体化,根据平时学分、阶段考核、技能大赛、实训操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2.2.2 建立实验班与对比班
学院14级药物制剂专业共有五个平行班级,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真实有效,将170名学生随机分布于五个班级中。14药1班35人,14药2班35人,14药3班35人,14药4班35人,14药5班30人。其中,将14药1班作为实验班级,对此班学生进行“五位一体”药事法规课程的课改教学,其他四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2.2.3 创建优化校本教材
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实际要求,对学生应用教材进行整改优化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GMP学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以项目教学的形式进行“五位一体” 课改。将原有内容进行分解,划分为以下大项目。项目一:认识理解GMP(其中包括4个任务);项目二:物料的管理(其中包括5个任务);项目三:药品生产前准备的管理(其中包括7个任务);项目四:药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其中包括10个任务);项目五:药品生产结束的管理(其中包括7个任务);项目六:药品质量检验的管理(其中包括4个任务);项目七:药品质量管理与质量风险的控制(其中包括3个任务)。在校本教材中,每一个项目又被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均有理论部分与实训部分,每一个理论部分都有相应的案例,方便学生学习讨论。
2.2.4 理论教学改革方法
本次教学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题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将学生引导为教学的主体,根据职业类元宵的特点,研究出一套如何利用“五位一体”理论将GMP学科进行课改教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的。在理论教学中将一体化课改贯穿于教学始终,将相应的理论知识点转换成案例分析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
2.2.5 实训教学改革方法
在一体化实训课改教学中,设置了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训内容。如:物料的接收与储存。原来的教学就是将知识通过讲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但是这样传统的教学不如设计一次一体化实训来的更加好,让学生情景模拟,假设一个药厂的车间购进了物料,应该怎样分配,怎样记录,物料储存在哪里,物料进入车间由谁来审核,去哪些相关部门申报等等一系列内容均在模拟实训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加深了记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
2.2.6 教学考核制度
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5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职业教育 互动关系
城镇化建设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由传统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和发展,以及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方向转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比2007年的城镇化水平提高10多个百分点。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转移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同时也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发展教育是关键。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物流业、物业、营销、建筑装潢、学前教育、餐饮、酒店管理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用工需求量增大,急需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应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用工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打破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据专家预测,未来50年,我国将有6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36%提升到70%。我县也不例外,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将随之增长。转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不到10%,很难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他们融入城市,适应城市新的工作和生活。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其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越长,程度越高,对职业身份意识和职业选择的非农化倾向就越强烈,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更明显,进入城镇以后“回流率”更低。职业教育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职业教育由于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其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的机会。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除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目前,部分十五六岁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打工,一方面因年龄小,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收入相当低。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地增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压力。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的存储器,可以吸收和培养大量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提前储备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职业教育对城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一)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保证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由农村向城镇化的转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托达罗人口流动的模型可以看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城乡的收入的差异,并不是城乡的实际收入差异。当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受迁移的可能性更大。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移与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的实践越长,其程度就越高,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就越高。城镇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当转移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时候,其回流率就会变得更低。我国的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因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收益明显低于城镇的经济收益,促使经济收益较差地区的劳动力向城镇化主动转移,这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城镇化转移有一定的区别。
在国家出台相关城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的背景下,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都得到明显提高,导致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劳动作用变得更突出。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并不是很高,导致很多剩余劳动力就算转移到了城市,也不具备长期工作与生活的劳动素质与专业技能。这种迁移行为是一种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的迁移,当遇到经济不稳定时,便会发生大量劳动力回流的现象,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因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增加了人们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加技能的机会。并且,随着我国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重视,原来那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逐渐被打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增加广大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劳动素质,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有效打破城镇化建设的瓶颈,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二)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改善就业状况、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在目前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有利于延长劳动力就业的时间,从而优化城镇建设的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在经济发展情况不好的时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就是劳动力的存储器,通过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利于大大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技能人才。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虽然面临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的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我国政府为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另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根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管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的就业人口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发生重要的变化。目前,国民经济的收入和劳动力的分布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发展,并且产业发展的方向逐渐实现向第三产业发展。然而,与现代第一产业不同的是,第二、三产业大多数属于现代经济部门,这对劳动力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龄在9年、10年、14年,其中通过调查发现,第三产业的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的年限基本都达到了13年。通过统计发现,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人员。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满足现代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任何行业在进入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时都使得经济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必然能够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其别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劳动力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好、稳定的城镇化生活,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的思想会逐渐增强。随着人们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支付能力的增强,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提高。但是从我国现状来看,普通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公共基础能力明显不足,而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问题,这就迫使人们通过利用各种教育手段缓解职业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更重视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是不管是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还是从促进经济长远发展来看,都需要明白职业教育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目前,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对教育的要求都是出于投资的目的,是他们获得经济效益后产生的投资需求行为。然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一种专业性突出、目的性明确的教育形式,比普通教育更容易达到社会预期的效果,又因为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所实施教育的总年限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教育成本相应降低。当人们无法估计社会收益时,便可以认真考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收入较低的人们来说就更需要如此。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教育的合理分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进而缓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便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未来,任务重大,必然会经历一个艰难发展的阶段。我们应该坚信,在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与全社会人们的关心和支持,这些种种困难与矛盾都需要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创新,才有利于社会城镇化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袁野.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范文6
关键词:就业 高职 教育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水平的不断升级, 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急需在办学目标、培养方向、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现就探索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提出自己的认识。[1]
一、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职业性特征,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
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解决其发展定位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 长期以来重层次、轻类型,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它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 “应用型”教育。不应把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这两个不同的范畴混为一谈, 虽然目前高职教育绝大多数是专科层次, 但从长远发展看, 还应有“应用型”的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一, 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 它是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型教育;其三, 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改革中, 应当努力形成“学术型”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格局。而且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使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构建全方位的立交桥。使我国需要进入高等教育的人才,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多样化的需要,选择教育的类型和层次, 实现 “21 世纪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的目标。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大众的职业教育观念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 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高职院校都应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2]
二、转变旧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规律。过去,它的教育理念集中在学科型模式上,课程设置上也是三段式,教学方法通常都是以讲授为主,多数实践教学都是处于为理论课服务的地位。如今,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就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而真正践行“为成功的未来而开发技能”的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源自英国政府发展教育的口号,目前来说它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理念的核心,它要求在全社会树立技能培训,使人拥有成功的未来想象,并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待遇。除此之外,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以人为本”,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企业实际需求的理念综合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中,在通过整体性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使高职教育成为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3]
三、调整专业的设置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就需要高职院校推陈出新,成立相关的热门专业,加强对骨干专业的建设,调整市场饱和的专业,不断引进一些先进的专业和推广一些复合型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在教育模式上,还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上采取与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高职教育成为企业所需人才的摇篮。除此之外,在专业设置上,还应该强调和突出专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因为它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应有就业所针对的专业技能。基于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宽泛的知识层面,从而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其次,还应该加强对他们专业技术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就业的针对性。[4]
四、加大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 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高职教育办学实践证明: 毕业生就业率高的专业, 都是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 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量, 决定招生的专业方向、招生规模。[4]
2.调整专业的课时设置, 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安排, 增加实验、实训课的课时量。
3.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 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将理论引导与实践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4.调整评价模式, 将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评价,调整为指导性评价,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专业的实习、研究。[5]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中强调: 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 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还需要不断探索,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6]
参考文献:
[1] 梁国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J]. 企业导报, 2010, (06).
[2] 刘素芬, 段交泰.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2).
[3] 薛建军. 以就业为导向, 探索高职教育规律 [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 (06).
[4]杨哲. 浅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 J]. 职业教育研究,200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