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1
现代中职教育其实质就是就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尽早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动力,能够与今后的就业形成无缝链接,迅速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现代中职教育其实质就是就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这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于技术技能、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这也是摆在我们职教工作面前的学生实际情况,因此,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尤为重要。
1 职业意识的基本内涵
职业意识(Professional Awareness)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
2 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中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并得以发展的生命。因此,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由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的。学生毕业踏入工作岗位之前,一般都已经度过了12年左右的校园生活,校园生活与职业岗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长期受校园文化熏陶的毕业生,突然进入工作岗位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暂不能对接更无法施展。毕业之前通过顶岗来认识社会,了解企业,从中真正感受和体验职业意识这一理念,对学生毕业后面对的职业岗位有一很好的衔接,对于中职生由学校向社会人(职业人)过渡,无疑是一个必要的手段。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又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职业意识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需要。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3.1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分层式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根据学生差异区别对待,对于接受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同学,教师应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水平,也可以引导他们完成一些知识拓展内容;而对与接受能力较差,动手能力稍逊的同学,则应首先对其进行一些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尽力缩小与他人的差距。通过更多的赏识教育,在学生中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当然,良好氛围的形成,也必然会为老师更好地开展赏识教育提供契机,学生需要来自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才能树立起强大的自信意识。
教学模式上采用“定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教室像车间、学生像员工、上课像上岗为特色,塑造校内既是专业学生,校外又是对口岗位企业员工的身份。学校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盟采用“定单式”培养方式,组建以企业名称冠名的班级,课程设置上紧扣学校与企业的要求,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校师资与企业师资融合,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培养教育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观、调研及在岗轮训,加深对企业感性和理性认识。其次,鼓励各专业学生根据本专业特点统一配制职业装,对学生着装进行引导,并要求学生在参加重大活动时着职业装,改变中职学生一贯的“随便装”形象,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外形和气质,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3.2 利用德育课及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周济部长在2009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上的重大突破,必须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及时放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上来,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要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始终把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第一位的素质,把德育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德育课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在刚进校就对一年级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意识启蒙、职业理想形成、职业道德陶冶为重点。可以以每周班会课作为思想阵地,理论联系实际,梯度推进,完成职业生涯启蒙教育,各班由班主任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师共同设计实施方案,制定职业理想调查表,根据调查分析与研究,安排本班的职业理想形成活动计划;职业道德陶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比如:开展启蒙思想主题班会、成功案例分析、“认识自己”、“假如我在创业。”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配合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理想,“我的企业员工职责”、“假如我是企业员工该如何遵守企业规定”、“德与才的对话”等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3.3 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学校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对接市场开门办学,以企业合作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实行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能够使他们在工作中逐步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辛苦,在劳动中磨炼坚强的意志,学习艰苦劳动、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这些正 是我们学生身上最缺乏而又最需要拥有的养分和精神食粮。决不是课堂上讲几节德育课或就业指导课能够轻易达到的效果,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职业个性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职业意识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2
论文摘要:现代的就业和企事单位的用人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却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发愁。对于中职学校的优势就是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但如果所学习的技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的需要,就失去了职业学校的教育意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些设想。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教;校企合作;技能人才
社会是进步的,时代是发展的,为了适应需求,中职教育闭门造车已经过时,要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抢手人才”,得另辟新路,不然中职教育之路会越走越窄,目前校企合作正悄然兴起,更有待探索。
一、目前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其后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随着重庆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中职学校受到了热捧,中职学校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目的.就业水准相对较低.但社会需求大,就业更容易。在就业压力日益剧增的今天.技校生之所以脱颖而出,原因就是中职学生要求工作的门槛低,且具备技能,企业更能“拿来”就用。可如今,中职学校虽拥有这些优势,仍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先总结一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可用这句话来代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会,出得去。”进入中职学校门槛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收入少,受教育少,或是在初中义务教育中淘汰出来的差生;让学生被学校留得住和学会技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出得去”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关口,也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期望,是我们招生的首要王牌。
近两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开始走下坡路,一个是家长的观念转变,开始走“普高热”,加上国家普及高中义务教育,中职的收费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初衷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就业,这就丧失了中职教育的一大优势。我认为,以上两个原因只是外部因素,一所职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关键要看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简单点说,就是要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同类的优势和品牌。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责。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企业用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使职业教育较快地和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曾经单纯地培养一个技工的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了,我们应尽快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中职教育的成果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肯定,要造什么样的车还得看市场有什么样的需要,正所谓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据调查。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下:1.能直接带来效能的人才。2拥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3.忠于企业富有责任心的人才。 转贴于
所谓效能是能够在企业上岗的技术能力,这关乎企业文化,企业生产技术,企业生产方向,简言之要融入企业为企业办实事,而这方面只关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训是无法获得的。所谓创新,即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观念、技术,勇于专研。所谓责任,是要以一个感恩的心,火样的热情爱这个团体,从企业利益出发思考,这与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有关,而这不是上班一两天就能培养起米的,需要学校的启蒙教育。
三、校企合作的意义
随着“普高热”、“就业难”等对中职之阻碍,中职教育之路越来越窄,无疑校企合作能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又一契机,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另一创新,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就业出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校师资力量.再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了设备、场地,及时更新社会信息,使学校不再“封闭”。
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师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26-02
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特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但在我国,近年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素质也比较差。中专学校所学的课程除与初中的完全不同外,学习内容更多、更深,使得厌学等一些不良习气很快滋生。所以,教师感到学生难教育、难管理。而中等职校毕业生要能立足于社会,拥有自己发展的一席之地,除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外,还必须有高尚人格品质,良好的道德素质。中职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与中职阶段的学校教育有很大联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如何引导中职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道德品质,这是中职教育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感觉更深,要求更高,现笔者就中职德育教师如何做好教育工作谈几点看法:
1 中职德育教师要面对岗位,敢于担责
有人说人有三大幸福:一是小的时候有好的母亲,二是成长过程有好的老师,三是老的时候有好的子女。小的时候有好的母亲就有好的启蒙教育,有其母就必有其子;成长过程有好的老师就有利于成人成才,一般说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老的时候有好的子女就能安度晚年。老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中职学生教不好就不了业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了业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话,一根电线没连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等恶性的安全责任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老师的责任重于泰山。中职德育教师是中职学生的思想方向的引领者,责任更显尤为重要。
2 中职德育教师要追求境界,树立目标
老师难啊。教书有三种境界:三流教知识;二流教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流教思想、智慧、思维、价值观、教状态。学生心理好,状态稳,一切皆有可能。教状态能带来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进步,学校的发展,此乃最高境界。作为一名老师,努力成为一流教师是我们都在一直追求的目标!总理2010年教师节在和北师大思政专业学生见面时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是品格,是灵魂的教育。德育教师很难,教师自身要有经历,有感受,才能上好课。中职德育教师培养的中职学生,某种程度上讲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素质,甚至生产力的水平素质。一节课,一个梦想,一种人生。成功不是必然的,努力是必须的。
3 中职德育教师要热爱学生,谆谆教导
教书育人,重在育人。从教15年,笔者没有打骂过学生,我时刻记着亚洲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在印度办下了印度最好的国际大学:他对体罚学生的老师说“一头驴打不成马,而一匹马却能轻而易举地被打成驴。”教育“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出自泰戈尔的美丽诗句,形象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世界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的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教育、影响、引导、感染和熏陶学生。要尊重学生,我们都知道,你对着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对着大山呼唤,我理解你,那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理解你”,我想人心与人心之间正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如果我们面对学生的心灵高山失去了应有的耐心,那么还能期待学生的心灵回音吗?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啊。人民教师应该流淌道德的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既是做教师的一种收获,也是做教师的一种职责。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播种思想,收获言行;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格;播种人格,收获命运。老师说:你要学习,你要高尚,你要成龙成凤,要转变成学生说:我要学习,我要高尚,我要成龙成凤,唤醒中职学生的成功感、价值感、成就感,眼界决定境界,心态决定一切。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扪心自问,如果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怎样教?能否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一片爱心来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
4 中职德育教师要研究教法,勇于创新
笔者常在思考,怎样让这些最大特点是不爱学习的同学喜欢学习?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要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学方法要幽默、风趣、动漫、电教化、生活化。我们都学过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为什么那么难忘?那么多件事,为什么就一件小事会记住?生活化的东西,更容易记住!怎样才基于站在教材之上,用统领的目光熟练的将生活中的素材和教材中的素材自如地融合驾驭,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这时,教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素材了吧。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让学生听自己的课是一种享受,不是催眠曲,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
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观念;内涵和意义;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98-02
当前,社会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其良好的发展空间,此时,中职学校应该抓住机会,认清自身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理念、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打破陈旧的观念,使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即赢得了社会声誉同时又增强社会吸引力。但是,目前中职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教师队伍状况和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学校招生困难,生源数量少,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为了形势发展和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一、中职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从“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来看,一般情况下对“中等”一词的含义上可以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化一些,称之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从内涵上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要把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区分开。职业教育从教书育人出发,其直接目标是有意识开展一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而职业技术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其出发点是专门进行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两者在内容上进行比较的话,“职业教育”重点在于提高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综合素质,其内容要更为丰富。第二,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也有区别。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作为职业定向的启蒙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如何在职业定向以后获取上岗资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中职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上的贡献,尤为突出。纵观以上几点,国家和社会在职业教育上所投资的财力物力,可以算的上是一本万利,是利在当代,功盖千秋的好事。所以,不能让当前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阻碍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的脚步,国家和社会也不应该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有所保留。应创造优质的条件,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使其更好的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做贡献。
二、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总体上缺乏特色,教育对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主要是学校教育,缺乏跟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由于职业教育大环境如此,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上都不够符合标准,无法立足于当前需要综合型技术人才的社会。虽然,经过一些教育改革,情况有所改观,但是根本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2.专业建设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以当前经济市场的需求为前提,中职教育在专业建设上盲目追风,盲目的开设针对性的新专业、热点专业课程是当前中职院校的普遍现象。这种做法的问题体现在,第一,就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而言,学校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到学校的建设中,因为,开设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很高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团队。这样就给财政增添了极大的包袱,一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的影响就极为严重。二是,同一区域的学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比较容易出现热门专业重复的现象,例如,曾经热极一时的财会、电子电器等专业,都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导致设备闲置,资源浪费。三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比较热门的专业,两三年后有可能成为冷门,所以,新课程的开设也影响到毕业生的再就业。
3.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不高
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各校关注,中职毕业生一直有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就业质量就差强人意。究其根本,一方面是毕业生技术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做好就业跟踪服务。目前毕业生再就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薪资较低;还有一部分多次安置就业未果的学生,校方不再承担安置责任,学生很难再就业。
三、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转变观念
1.社会应提高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国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同时还存在如资金不足、生源缺乏、社会和企业认可度低的现象,造成我国人才结构造失衡的现象,一方面,中职毕业生面临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极度缺乏技能型人才。由于大量缺少技能型人才,严重影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由于,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没有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在思想上轻视中职教育,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发展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无法契合实际的制定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措施,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度,必须要有所转变。
2.中职院校应尽快转变中职教育的观念
为了使中职生素质得到提高,就必须转变中职院校的人才观念,这样才能为学生开辟一条宽阔的成才之路。想要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应该有针对性的消减中职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证压力,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当前,重点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突出特色;其次,想要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好基础,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第三,应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培养方式进行改革,使职高生的职业能力有所提升,进而达到增强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毕业生顺利进入劳动市场打下基础。
3.中职学生自身应提高对中职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是个失败者,而中职院校是个不得已的选择,学生应该端正自己对于中职教学的态度,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中职院校以及中职教育观念相当排斥,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困难,对家长管教方式以及学校管理方式不满,学习自信心不足,担心毕业后求职困难;由于受到情绪紧张、焦虑、抑郁加之对青春期充满困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出自卑、悲观、失望的情绪,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倾向。事实上,读中专、技校和职高的毕业生,毕业后可选择就业或参加高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的成长空间。职校生应转变旧观念,发掘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作为一个中职生,其前途和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四、以中职教育观念为基础加强中职教育的具体的措施
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当前社会,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以及作风等要求,由于受到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领域越来越宽等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开张课程时,应着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让学生认识到“想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没有“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营销专业,学生不具备“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理念,将无法胜任该岗位。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重视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观念。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目前,中职院校师资团队的基本情况是,缺乏专业技术的教育工作人员,因为大多中职教育的教师是从普通教育转行过来的;再加上,开设很多新兴的专业,根本就没有能够授课的教师,急需提高专业能力。专业课教师专业水平有限,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欠佳,致使师资结构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应该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利用培训和观摩课来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于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大赛的专业教师应给与鼓励和奖赏。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教改能力,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完善中职教育制度,改善就业误区
中等职教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有钱就上学,上学就毕业”。其实,中职教育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广阔的。据企业调查显示,生产第一线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由于,很多岗位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状况比比皆是。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对于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样需要。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的国家,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大问题。想要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设,使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有所提高,就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通过对制度、管理观念、办学模式进行创新,将不符合职教特征的赘生物彻底清除,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而努力奋斗。
五、结语
当前,全球都处于经济化时代和教育化时代,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更需要审时度势,居安思危,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所以,中职教育必须朝向持续发展是之路迈进,中职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的光荣使命,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中职教育的实际性是其发展、立足的关键,在正确面对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只有保证中职教育能够科学、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革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09,(6).
[2]邵春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5
【关键词】 诗歌 教育 中职 素质
语文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文教学中文学的熏陶感染更能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诗是文学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这种文学样式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特殊的影响力。本文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践,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对诗歌教学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影响及实践应用作简要探讨。
一、古代诗歌教育
中国诗歌教育的历史与中国诗歌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比如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主张把教读诗歌作为蒙学中道德教化的主要手段,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不仅如此,古代一些著名诗人也十分重视诗歌教育的作用,力图通过诗歌来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实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目的,如韩愈、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因此,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使到今天,诗歌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唐诗宋词,李白杜甫,可说是家喻户晓,从小学到中学,学校教育中从未缺少过诗歌的身影。
二、中职教育学生特点
中职生由于生源限制和入学层次的差别,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上,他们大都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大部分在入学前成绩比较差,一直被当作"差生"看待,自身思想上也默认了这个现实,不再积极进取,因此,对纪律、学习、卫生等都不重视。也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也不错,怀有美好的理想,能够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一圆象牙塔之梦。但是中考的失败使他们理想破灭,造成终身遗憾,心理消极自卑,对学习也信心不足,从而阻碍了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在生活上,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许多生活琐事都要自己料理。有些学生初次离家生活处理能力很低,带来强烈的不适应感,以至于学习精力分散、不集中。再加上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不如高中生激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行为方式上,他们大多自我约束力不强,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不利因素,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困难。要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决非一日一时之功,而要长期耐心的教育、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熏陶感染,使之思想转变,养成良好的习惯。诗歌教育不能说不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为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没有各种考试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又比较宽裕,这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中职教育因为没有功利的影响,反而容易让学生轻松地感受诗歌,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诗歌教育实践设想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加强诗歌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消极的心态受到感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诗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进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使自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这种实践需要学生朗诵大量的诗歌才能完成。因此,朗诵是关键。诗歌特别是古诗都富有音乐性,非常适合诵读。格律诗讲究韵律和谐、平仄相对,具有音乐美、节奏美,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味出诗歌艺术之美。在学习诗歌方面,古人尤其强调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十分推崇的读书方法。
诵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与诗歌教育相伴而生,历史悠久。诵读正是"诗"的特征之一。《诗经》就是因为被人们"讽诵",因此能"遭秦而全"。中职学校的课余时间一般比较宽裕,这就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早晨,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诵诗歌。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发现有许多同学非常喜欢在早晨朗诵比较有韵律感的诗文。
为避免朗诵时的单调,朗诵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可以自由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也可以由学生领读。语文老师可以培养一些文学素养较好的同学协助辅导,比如班级中的文学爱好者,或者文学社的成员等。除了早读时间,课外活动时间、自习课时间也都可以活动的形式做些诗歌训练,让学生感到乐趣,主动参与,快乐地去朗诵。著名学者、教育家吕坤对诗歌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令之歌咏,与之讲说,责之体认"。
四、实践难度
我们在这样设想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其中的难度,在实践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诗歌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诗歌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诗虽然好,但不一定首首都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有些诗,学生从未体验过,难以实现情感共鸣。比如《诗经•生民》,这首长篇史诗现在读起来韵律感不强,其中描写的情节也很难符合学生的情趣,对于中职学生就未必合适。因此,诗歌的选择要注意中职学生本身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是否相融相洽,学生是否真正感兴趣。
2.诗歌的解读。
诗歌的解读不能靠纯粹的说教,要形象生动,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生自身能够深入其中理解。语文老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不是给学生填鸭式的内容详解,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等一大堆,不厌其烦,学生早没有了兴趣。总之,使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才是根本。此外,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件任务完成了事,因为我们是用诗歌在教育,而不是为了考试要求记住多少内容。
3.实践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最忌也最易陷入的误区是强调死背。诗歌需要朗诵,但不是死背。学生一接触到诗,就是背,教师检查起来,也是背,这样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完全失去了诗歌教育的初衷。"三分诗,七分吟",让学生抛开背的任务,轻轻松松地吟诵,体味那些意境幽深的诗句,入其境,得其趣,才能实现真正潜移默化影响。
总之,诗歌教育在中职学校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诗歌教育能为中职教育学生素养的提升带来光明的前景。我们仅就此提出设想,其教育效果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其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诗歌教育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索,1994,(04).
[2]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索,1994,(04).
[3] 张继红.中国古代诗歌教育简史[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中职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范文6
【关键词】 中职新生;心理问题;辅导员;教育对策
刚从中学进入中职的新生,对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以及人际交往都会感到不适应,部分新生容易出现焦虑、茫然、困惑、无助等不适应症状。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新生心理失衡期”,[1]如果让新入学的学生一味地迷失下去,很可能使他们逐步走向和长期处于压抑、苦闷、焦虑等消极的心境之中,阻碍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影响其对社会的适应。因此辅导员要根据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帮助新生们尽快调整心态,走出困境。
一、中职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在“中职第一天”的文章里都怀念初中的日子,想念家人和同学,希望回到过去,有很强烈的“回归心理”。一些考生不满意录取的学校或者就读专业,部分学生感觉读中职低人一等,在亲戚和朋友中抬不起头,因而排斥周围的一切,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态度消极,感到失落、焦虑、抑郁等。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上中职后,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在新环境中,怎样搭乘公共汽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都要逐步熟悉,父母也不能在身边照顾,对于某些自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
2、学习压力较大
中学阶段学习时间高度密集,而中职阶段课时安排较为宽松;中学基本上属于被动管理,中职则要求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在学习目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不同。[2]许多学生依然承袭过去的学习方法,可是难以获得全面提高,这种挫折造成学生自信心的丧失,思想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中职大多数学生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学习基础较差,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受到家长的职责、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通过学习无法获得成就感,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和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
3、人际交往障碍
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是个新的家庭,其成员间的关系对中职新生而言至关重要。同一宿舍的学生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间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甚至语言等都有一定差别,对于刚开始宿舍生活的新生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舍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孤独、嫉妒甚至敌对和仇视,严重的会危害到人身财产安全。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新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渴望和他人交流沟通,但不知该怎样去交流;还有些学生因性格不合群,在同学中不被理解,因而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造成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青春期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伴随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一方面,他们对于遗精、月经等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容易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另一方面,他们对性生理上的变化存在着“青春期骚动”,男生在异性面前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女生开始注重打扮自己,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我的长相怎样?而女生则反问自己:我的外貌如何?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
5、网络成瘾
进入中职学校,学生有相对较多的闲暇时间,又远离父母的管束,很多学生不会规划和利用课余时间,当他在感觉无所事事时,就会选择去上网。网络使他们暂时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久而久之,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导致沉迷和上瘾。
二、辅导员的教育对策
1、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
辅导员在配合学校常规的入学教育之外,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新生意识到自身的角色转变,同时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例如:邀请高年级的学生同做经验交流,通过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既可以给新生答疑解惑,又可以起到榜样的引导作用,让新生尽快调整心态,融入到新的环境中。组织素质拓展游戏,让同学通过游戏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尽快适应融入新环境。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
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会让每个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从而给他们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3]每个同学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班集体中,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寝室建设、活动态度及思想情绪。
发扬民主,选拔出在班级内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建立健全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需要开展活动,比如体育比赛,元旦晚会,集体过生日等,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冲淡思乡恋家的情绪,满足学生交往和受到尊重的需要,在新的人际环境中找回失落的“自我”,有效排解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矛盾。
3、深入了解学生,针对个体问题具体辅导
中职新生面对新奇而陌生的学校环境,对辅导员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情节,但很多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自卑等原因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可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增进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定期去学生的宿舍,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了解的情况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
在同学生谈话前,详细了解学生的档案,特别关注贫困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对受到感情挫折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人际交往有障碍的学生,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个别谈话和心理辅导。
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辅导员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个时期心理上的矛盾和失衡,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类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让学生独立地探索社会、探索人生、探索个人的正确道路,不断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努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当学生遇到心理冲突、矛盾时,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
5、职业生涯的启蒙
中职学生受年龄、经验等的局限,尚未能形成成熟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职业生涯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明确的规划,辅导员在学生刚入校时有计划的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帮助学生制订近期和远期目标,引导学生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人生规划,从而为中职期间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注 释】
[1] 赵俊峰,杨易,师保国.中职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81-84.
[2] 杨翠蓉,胡谊,吴庆麟.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9.5.145-151.
[3] 吴亚林.人的生命价值与学校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11-1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