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1

一、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阳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阳逻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阳逻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阳逻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阳逻开发办副主任兼阳逻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阳逻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高志宝、易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易晓飞,市经济研究所杜涛、施雯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阳逻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阳逻港、阳逻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阳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阳逻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阳逻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2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物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21-02

吉林省地理位置特殊,进而物流业受到诸多限制,根据政府制定的《吉林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文件,加之吉林省老牌重工业基地的身份,结合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先进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愈益发展成为一种规模大功能多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对于吉林省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近几年吉林省物流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增长趋势,全省物流需求趋向于稳定水平。从全省物流总额上来看,从2008到2013年的6年时间内,全省物流总额从18080亿元增长到33151.80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83倍,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省物流总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这说明工业仍然是带动吉林省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增长速度而言,从2008年到2013年同比增长速度依次为18.60%、11.40%、12.40%、18.80%、11.20%、9.0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下降,但整体上还是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吉林省的物流业增值一直保持稳步上升,2008年物流业增值为412亿元,到2013年底这一数据为770.70亿元,并且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

(二)物流总产值增幅落后于周边地区

从表一种可以看到吉林省在最近几年物流业总产值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明显低于其它两省。以2008年为基数到2013年为止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物流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56.35%,66.20%和88.52%,吉林省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省。从表一中还以看出吉林省物流总产值占东北三省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数据从2008的21.44%下降到2013年的19.45%。

(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吉林省的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近几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物流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492亿元,2013年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到了975.8亿元,与上期相比同期增长5%,占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3%。其中,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投资为469.7亿元,同比增长了31.4%,占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48.13%,这也说明我省交通运输业方面投资力度很大。到2013年吉林省的铁路运营里程为4395公里,公路运营里程为94218公里,铁路网和公路密度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航空作为物流运输方式也逐渐扩展,吉林省已经形成以长春龙嘉机场为主,长白山、延吉、通化机场为辅的格局。

(四)物流业外部环境良好

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资金支持,而且吉林省的珲春、延吉、吉林和长春四市出于“一带一路”丝路新图的北线A上,这也给吉林省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机遇。近年来随着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拍拍等网上购物方式井喷式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吉林省物流市场容量。

2008年~2013的6年时间内吉林省的工业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业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89%,18.15%和14.82%,这三个方面的快速增长带动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差异较大,物流企业企业发展分散

目前,省内物流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年吉林省对物流业总产值贡献最突出的是长春、吉林、四平和松源四市,其所占比例高达76.39%。

到2013年底,吉林省全省共有物流园区36座,其中长春市拥有物流园区19个,占全省的53%;吉林省到目前为止共有732户重点物流企业,长春、吉林拥有347户,占全省重点物流企业的61.9%。吉林省目前拥有6625户重点工业、商贸企业,其中的大部分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和通化三市,分别为1419户、1433户和741户,占全省的54%。

目前,全省物流企业发展分散,能够独立完成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全过程的一体化物流企业很少,能够真正发挥行业模范作用的大型物流企业也不多。吉林省物流企业拥有100台以上车辆的企业不足5%,50~100台车辆的不足10%。我省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统一规划管理的战略思想,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独自经营,企业层次不高。

(二)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流信息化是实现物流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发展的基础,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吉林省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物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高,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信息化标准工作存在严重不足,物流业运输信息数据资源的应用不够,这些都制约了吉林省物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吉林省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仅占1.7%,远低于发达地区11.5%的水平,电子商务销售额和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159.6亿元和100.4亿元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差距甚大。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大型的物流公司如: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长久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她们具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较成熟的信息化体系。但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等环节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单一方式,缺乏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流技术和货物跟踪技术等。全省缺乏物流公共信息统一管理规划的多样化平台,尽管吉林省内多数地区拥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四平天下通、白城神州网、吉林天庆网等,但这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辐射面窄、信息量不大,且使用率低。目前,使用信息平台系统的企业不足30%。

(三)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吉林省资金支持力度与物流发达省份相比明显不足。对于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仅长春市和吉林市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外,其它市县均没有对物流业的资金补助,一定程度影响到省内物流业发展的积极性。2012年,全省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52亿元,山东省仅烟台、青岛、威海三市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023亿元,而且我省物流业资金投资较集中于中北部地区,影响了省内物流业的均衡发展。

三、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议

(一)整合物流资源和规范化管理

吉林省应该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规划调整促进吉林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吉林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物流业的效率:一是扶优扶强,支持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改革重组,整合资源,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按照统一规划的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加快推进长吉图物流带发展的机遇,依靠现代化技术,引导物流产业的朝着聚集化、一体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打造物流业统一管理的综合平台。三是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雄厚的基础底蕴,政府应该通过组织一些商业方面的会议和知识讲座,甚至可以通过一些资金方面的奖励与支持,积极的引导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让制造业产生更多的物流需求,鼓励制造业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推进商物分离。

(二)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信息化离不开技术。需要加大技术支持,推广物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推广条码技术、智能集装箱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云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GPS定位技术等新科技,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物流的透明性,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系统管理方法,有效管理了物流、商流还有资金流。逐步开启电商物流、绿色物流等新物流模式,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成本降低、物流资源配置合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的效果。同时鼓励一汽物流等龙头企业成为物流业“标兵”,将其标准化并加以宣传推广,促进吉林省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带动全省物流业快速稳定发展。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吉林省应该设立物流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对物流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等的建设,奖励那些在物流业的发展中标杆企业,大力促进物流标准化和物流统计体系工作。同时,吉林省业应该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物流企业的机遇,积极发展符合国家要求的物流业,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省内的各州市也应该在全省物流业发展的框架下,加大地区物流业发展,制定税收的科学核算体系,对于税收任务较重的企业应该给予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3

关键词:铁路运输;现代物流;发展措施

引言

铁路运输不仅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很大一部分,还在现代物流业中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物流和铁路运输都是使人或者物在空间上移动的形式,但是就范围而言,现代物流的范围相对更大一些。在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传统的铁路运输只有向现代物流转型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1]

1 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的载体是运输,同样运输也是现代物流的发展前提。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费用把货物安全的送到指定位置才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运输的品质。对于发展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诸多优势:一是原本完善的铁路网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二是全国的各个仓储设备可以供现代物流的使用。三是错综复杂的铁路网以及铁路的管理和信息系统可以为现代物流提很多可以共同使用的资源。四是铁路运输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技术以及铁路运输的技术人员为现代物流提供了经营基础。

2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现状

2.1 组织管理机制与现代物流不适应

一直以来,铁路系统都有高度集中、半军事化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特色,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铁路运输的垄断经营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生存力和物流活动效率。[2]物流控制层面与作业层面的体制非常僵化,企业不重视物流服务,对于不同的顾客使用同一水平的服务,这样很难有效地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也很难掌控市场的形式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和状况,并且整个系统在于外界的互动中调整的很缓慢。

2.2 物流设施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低

一直以来我国的铁路运输的成本都很高,这与铁路运输没有完善和有效的物流化标准体系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个问题导致了各个物理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不能进行共享,它们所拥有的很多设施和设备的型号标准不同,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样极大的降低了铁路运输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仓库的使用率也大大的降低,很多物流资源被浪费,进而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2.3 铁路运输基础相对脆弱,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的铁路运输网络密度低,跨区域干线的运输通道较少,主要铁路干线的运输量过大,并且铁路运输的能力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铁路运输结构矛盾突出,铁路运输设施的统一规划和运输设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并且铁路运输的网络结构也不是很合理,拥挤的货物运输极大的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效率。还有铁路运输的技术水平低下,运输质量不合格等等。我国目前铁路运输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运营管理和自动化等等都还在不够成熟。[2]

2.4 缺少物流展业人才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方式的技术含量非常低,很多现代物流的服务,例如流通加工服务、夜间配送、紧急配送等等都还没有得到铁路物流工作人员的引用,这样滞后了物流的发展。铁路业的服务质量远远不如物流业的服务质量,铁路运输的物流意识以及物流人才的短缺大大的限制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3]

3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措施

3.1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铁路货运要实现经营管理以及建设的市场化,全面走向市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树立新的先进的物流理念非常重要。铁路运输要树立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铁路货运的灵动性,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整合多种运输方式,进而使货物运输达到最高效率。另外,铁路货运在进行物流服务时,要了解现代物流中的多种相互制约关系,进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所以,铁路运输必须具备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良的服务,这样物流中心才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铁路运输才能更快的发展。

3.2 制定我国铁路标准化体系

铁路运输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铁路标准化体系,进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铁路运输各个环节的统一发展。首先要制定物流行业的统一标准,例如物流专业语言和名词等等。然后是要建立物流服务的各个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的标准。进而来使物流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3 加强货运信息系统建设,搭建物理平台

物流行业是很具备网络特点的行业,现代物流相对传统物流而言的优点是大大的运用了计算机网络已经信息技术,使采购、运输、存储、配送等等环节紧紧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供应链。铁路运输应该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提高运输效率为目标,进而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科技化,完全的整合与铁路运输相关各种信息,建立一个完善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3.4 注重人才培养

现代物流的整体目标是降低运输成本,并能参与到用户的作业流程,与其密切合作,进而使物流行业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会采用各种管理模式和物流技术,这样物流企业就需要重视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例如管理、技术以及营销的人才,有了优秀的人才,现代铁路物流才能得以更快点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物流的利润占据很多工商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而运输业和业则更需要向物流方向转型。物流当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产业,绝不是单一的纯运输服务,物流产业对于企业创造价值、完善商业模式以及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铁路运输的物流产业也不能仅仅是提供运输、入库、配送等等服务,其应该涉及更具有经济效益的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以及经销物流等等,进而增大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4]

4 结束语

现代物流是一个具备信息化和网络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离不开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是受到自身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驱使,只有合理运用铁路运输本身具备的优势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将传统的铁路运输企业转型为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进而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戈延德,李荣胜.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24(10):14-15.

[2]刘廷文.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发展的探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4):23-24,31.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4

关键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现代物流;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管理技术和综合服务模式[1]”,对于“合理配置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竞争力,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2]”由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下称:泉港区)具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港口优势以及大石化支撑的区域经济优势,预计未来几年物流业将在泉港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无以伦比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使泉港物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政府、企业、市场”必须“三力齐发”。但根据目前泉港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发挥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对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积极的政策支持,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泉港区坚持“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重点扶持、加快发展[3]”的原则,充分利用湄洲湾天然良港和海铁公联运优势,用足用活泉港口岸、对台直航点和对台散杂货、液体化工品专业作业区的政策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以整合物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物贸一体化为着力点,以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物流为支撑点,不断拓展与经营集装箱业务,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迅速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致力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2016年,全区物流业增加值为36.8 亿元,比2011年增长535.4 %;年均增长16.8 %;全区物流业务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45.4 %,比2011年增长了535.6%。但是,泉港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尤其与物流业发达的区(县、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如物流增加值增长速度与突显的区位优势不相协调,物流需求系数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物流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加值不相对称,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不尽合理,物流业对泉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不够凸显。究其原因有:一是对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认识尚不到位;二是服务质量、运行效率仍有待提高;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相对不足;四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五是体制依然存在。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力争建成泉州亿吨大港的支撑港区海峡石化交易中心,区域性的煤炭、铁矿砂、工业盐等大宗商品的货物中转基地。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

一是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扶持泉港现代物流业发展;二是对首次获得国家“3A”、“4A”、“5A”称号,总部又设在泉港且由总部统一纳税的物流企业,在市级分别奖励40万元、70万元、100万元的同时,区级再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40万元的追加奖励。之后,每晋升一个等级,在市级奖励30万元的基础上,区级再追加奖励10万元;三是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年纳税总额300万元以上的,从认定这一年算起,在其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同比新增部分中,提取50%给予奖励;四是对年纳税总额50万元以上、自有营运车辆总载量200吨以上且总载量、纳税额均有增长的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自认定这一年算起,按其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同比新增部分中,提取50%用于奖励;对在泉港区新设立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营业税额50万元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自纳税之年算起,第一年按其新增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奖励;六是从生产制造企业中分离设立的物流企业,从分离之年算起,在其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中,提取30%用于奖励;七是对物流中介机构营业收入全额在泉港开票、纳税、又入驻泉港总部经济区或重点物流园区的,自认定年度起,在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同比新增部分中,提取50%给予办公场所租赁费用补助;八是对开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物流企业且投资额100万元以上,按20%的实际投资额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九是对年纳税总额1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年薪在12万元以上的,将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50%额度予以个人奖励。

(二)强化用地保障

一是强化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对规划内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优先在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或土地储备中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二是对纳入规划的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用地、作为配套生产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对经批准改造的废弃土地以及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可优先用于发展物流业,并自使用之日起免征10年土地使用税;三是对条件符合的现代物流项目用地,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围内按需设定出让年限,并按设定的出让年限计收出让金。对非政府投资的现代物流建设项目用地可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缴纳50%出让款,并在半年内缴清另外50%的余款。推行土地年租制,凡由租赁方式获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其租金可逐年缴纳;四是对以原行政划拨土地为前提引进设备和资金而设立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包装、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在不违背城乡建设规划的条件下,其所使用的行政划拨土地,经批准后,可按工矿仓储类用地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办理出让手续,并作为法人资产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五是对企业申请利用现有用地改造、建设,在不改变土地使用功能并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容积率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

(三)落实税收优惠

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申报为国家税务总局试点企业,试点企业一经认定,其承揽的业务如仓储、运输等,由其统一收取分给其他单位的价款,其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用、其他运输公司的运费后的余额。二是对开发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如果无形资产尚未形成的计入当期损益,并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50%的研发费用加扣除;如果已形成无形资产,则按150%无形资产成本摊销。三是对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资格的物流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一个纳税年度内,物流企业技术转让所得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企业所得税免征;超过500万元的部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四是对购置专项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物流企业,其固定资产符合折旧加速条件的,提取折旧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准予列支在征收所得税之前。仓储备用地给予土地使用税减半优惠等。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条件的安全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专用设备的物流企业,其专用设备的10%投资额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结转抵免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

(四)创新金融支持

一是从广阔层面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助推银行机构以优惠利率对物流项目和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二是引导金融机构从更深领域为物流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比如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全程物流供应链金融业务、知识产权融资、票据融资以及“仓单质押”贷款等;三是对物流企业改制上市要给予重点扶持,凡物流企业获得国家“4A”级以上称号的,优先纳入并上报泉州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四是对物流企业通过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如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按其发行额度每年5‰给予贴息。

(五)优化公共服务

一是对重点物流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每年至少举办1期以上培训班;二是给予重点物流企业“绿色通道”待遇,凡重点物流企业办理事项,窗口单位应以最快速度给予办理;对于各种申报材料的填报内容和规范格式应予以业务指导;对于申报材料不齐全但具备要件的,应采取“容缺预审”等办法审批;涉及收费项目一律按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三是对物流企业集团,工商要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审批手续,凡母公司注册1千万元以上资本,并拥有控股子公司3家以上,且母子公司注册总和2千万元以上资本的,允许申请设立物流企业集团。对注册5千万元以上资本的物流企业,允许申请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四是对从事物流经营的企业规范企业使用名称应予以鼓励,物流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应进一步放宽。对从事货物运输、仓储以及货运的企业,允许其名称使用体现行业经营特征的“物流”字样;允许使用相关用语,如“物流配送服务”等作为物流企业经营范围。对名称规范的物流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收费,参照工业生产企业标准执行。

总之,泉港区强烈意识到物流关乎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正像以前重视生产性企业的发展一样,将物流列入支柱型产业发展。目前,已专门出台政府对现代物流发展激励政策,并在继续研究和探索能促进辖区物流经发展的有效政策和方针,以建设高速的物流通道,促进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猛.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思考[J].才智,2013,15.

[2]孙诚秀.杨小杰临沂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研究[J].物流论坛,2015,7.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5

全面了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开发办副主任兼**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市经济研究所**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港、**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范文6

【关键词】物流 现代物流业 中部崛起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发展成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物流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商务、生产模式,最终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层面部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

“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就是在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要注意线的延长、面的扩大,更要注意物流节点,特别是大型物流节点的建设,包括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城市建设,包括国际航运中心、大型航空港、大型火车与集装箱编组站等。能称得上大型物流枢纽的,一般都是沿海重要港口、内陆的交通枢纽城市。

“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合理的区域性物流发展格局。不能每个城市都想当物流中心,这样的结果等于无中心。二是这里的“物流中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泛指一个中心城市,也可以指由若干个大型物流园区(中心、基地)组成的集群式区域性物流中心。

中部崛起实质上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概念。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协调发展”转变的一个延续和深化。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提出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趋势性变化,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正是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

中部崛起,城市为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是撬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

武汉既是“九省通衢”之市,又是万商云集之地。交通和流通是武汉的比较优势。从影响现代物流发展的区位、市场、交通、成本和服务等基本要素来综合衡量,武汉是中国最理想的物流基地,最适合成为商品和要素的集散地。依托武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现代制造业基础,武汉完全可能发展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武汉在中部和全国发展大格局中赢取重要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确定并实现这一定位,武汉的经济将会集中度更高,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并通过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吸引全国乃至世界优秀人才、资本、产业、科技、管理在武汉集聚,促进武汉跨越式发展,实现率先崛起。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中部崛起的重大意义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继东部沿海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后的又一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这一战略的实施,为中部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东中西优势互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崛起,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不能实现。而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发展中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产业,是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各种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1、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国家物流产业体系。无论是狭义的物流业,还是包括商贸流通的广义物流业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行业的网络特性,只有在形成完整的网络之后,物流产业才能发挥行业优势。而中部地区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腹地和交通中心,初步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同时伴随着中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中部地区将形成我国继东部沿海地带之后的又一个市场中心。中部物流产业发展是国家物流产业“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国家物流产业体系。

2、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中部地区大市场和大流通的形成。总理指出,中部地区崛起要“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而“大市场、大流通”就是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包括完善的交通运输和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建设中部地区“大市场、大流通”的主要内容。

3、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中部地区各项物流基地建设。中部地区具有优势地位的粮食、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材料都是运量大、运距长、金额相对比较大的货物,物流成本比较高,物流业在这些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部地区各产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效运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中部崛起给武汉物流业带来的机遇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给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对武汉来说,更是机遇难得。总体上看,有利于武汉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武汉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武汉物流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1、巩固武汉交通枢纽地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发展中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运输大通道。武汉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交通通讯枢纽之一,“铁、水、公、空”各类交通发达。京广、京九、武九、汉丹4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沟通华北、西南、中南、华北地区。武汉位于黄金水道长江和汉江交汇处,长江武汉港是我国内河第一大港和对外开放港口。京珠、沪蓉等6条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公路运输通达全国各地。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已开通70多条国内外空中航线。可以说,中部交通运输体系的枢纽在武汉。在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过程中,武汉必将成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城市之一。这将推动武汉加快形成内成环、外成网、环网相连、水陆空并重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交通优势,更好地发挥在中部崛起中的交通枢纽作用,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交通平台。

2、推进武汉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对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支持中部地区立足于现有优势和条件,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步伐,另一方面支持中部地区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体系完备,形成了以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化工为优势的工业发展格局。武汉是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52所,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5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两院院士48名,专业技术人员45万,科技创新能力强大。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利于武汉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奠定在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加速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发挥在中部地区的产业牵引功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

3、增强武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任务。武汉位置居中,是我国经济地理中心,市场腹地广阔。正因为有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武汉自古就是我国重要商埠,有“货到武汉活”的说法。目前,武汉已形成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西汉正街建材市场、华中汽车贸易中心、丹水池钢材市场、武泰闸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区域性大市场,武商集团、武汉中百集团等一批规模实力较强、经营网点延伸到中部其它省份甚至延伸到重庆等地的大型流通企业,市场优势明显,流通功能较强。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推进中部统一大市场建设,这有利武汉完善市场体系和流通基础设施,增强流通功能和市场辐射能力,拓展市场辐射范围,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市场和生产要素。

4、强化武汉的对内对外开放。支持中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是中部崛起的重要任务之一。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开放度最高的城市,是中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在中部地区与国内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联接作用。国家支持中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将创造更加有利于外商投资武汉的政策环境,同时将促进武汉加快航空、公路、铁路等一类口岸和保税物流园区等开放的功能性设施建设,推动武汉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发挥武汉作为中部地区联结国际国内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市场。

四、武汉物流业应对中部崛起的具体举措

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有利的交通条件,决定了它是一个天然的物流场所。但如同以上分析的,武汉的物流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因素,这就要求武汉在现代物流业方面,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消除制约因素,加速产业发展。

1、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历程来看,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工作的目标在于创造有效的市场环境及必要的基础环境。政府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管理部门的协调,政府必须建立协调机制,成立物流统筹领导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各部门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壮大现代物流主体。企业是主场的主体,加快武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武汉物流企业众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要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下,依靠存量带动增量,加快兼并重组,使其尽快成为在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如整合物流存量资源、着力培育知名物流品牌、大力培育新型物流主体,积极鼓励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支持工商企业系统内物流向社会化物流转变,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另外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3、加强规划引导建设物流基地。目前,武汉市的物流基地建设的重点是以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阳逻港口物流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沌口工业物流区、以商贸流通为支撑的舵落口综合物流区及滨江水运物流区。依托武汉天河国际航空枢纽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航空服务、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酒店会展、信息咨询等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并利用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及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运输枢纽发展配送业和大运量重载物流业,利用深水港―航空港两港之间优越的地理条件发展生产业,把天河机场区域打造成以华中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物流城为龙头的多功能综合性物流基地,并以外环线、巨龙大道―汉施路为纽带强化天河航空港物流基地、阳逻港口物流基地、舵落口物流基地之间的互动,从而优化武汉的物流格局。

4、推进枢纽型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武汉制造业产业壮大、流通业市场完善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武汉交通枢纽功能,建立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是促进武汉物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途径。

5、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信息系统是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技术保障。引进和推广现代物流技术装备,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提升其物流信息的收集、、查询、交易等功能。在加快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POS(销售终端系统)、条形码、电子标签等物流新技术的应用上,在推广先进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应用经验上,争取培育2―3家物流企业成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单位。加快全市物流企业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信息网络技术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步伐,努力构筑覆盖全市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6、加大物流业项目工作力度。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武汉市需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继续主动策划跨行业、跨所有制、跨领域、带动性强的物流项目,大力组织推进重点物流企业、物流基地项目及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商贸物流配送、物流带动专业市场升级、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平台等物流相关项目筹划与建设进度。特别是完善物流项目信息库建设,按造“建设一批、储蓄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加强对物流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大对其组织策划与建设力度。目前,武汉市的现代物流重点项目约有40个,总投资规模500亿元左右,要认真建设、发展好这批项目,为武汉市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武汉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省里的帮助和支持,要继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策划和组织项目,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及企业债券发行等相关支持。

7、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大力发展物流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业务、会计审计、律师咨询、管理策划、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物流中介组织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提高武汉市的物流社会化整体服务水平。为物流企业的成长和拓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化、专业化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加大对重点企业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群林、黎娜娜: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5(3).

[2] 钱黎春: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一些思考[J].技术经济,2005(4).

[3] 刘秉镰、姜国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1(1).

[4] 叶杰刚:关于物流问题的理论探索[J].当代经济科学,2001(1).

[5]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贾志杰、蒋祝平:21世纪湖北及武汉发展战略选择[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7] 谭崇台等: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 曾雪萍等:构筑承东启西的战略大支点[M].武汉出版社,1996.

[9] 周天勇: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与制定[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 武汉市人民政府:产业结构的战略抉择:五大产业基地五大功能中心[M].武汉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