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规划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规划意义

旅游规划意义范文1

基于现实个人的旅游活动存在性质,直观“一次旅游活动”,以具体描述性非抽象隔离地分划描述的五个节点。此种描述呈现旅游景区规划之内容,即要基于旅游者审美经验,为促成旅游者美感创生在可能性上要做的工作,包括描述相应节点的审美现象,美感经验,以此确立规划的对象和建构内容。旅游景区规划中要促成此种内容的达成,需要对此种现象加以描述,要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描述为审美经验,在旅游活动的“愿游、行游、居游、憩游、忆游”五个节点对应五种审美经验中呈现审美现象的达成。

一、基于“愿游”的旅游景区规划

“愿游”,即是旅游之“本真的念头”,指旅游活动的动机形成过程,是旅游活动的启动节点。 “愿游”的对象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所给予人的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入物——拟态景观。

因此,旅游景区规划在此主要是对“拟态景观”的营构。具体来说要构建旅游基于景区内所含蕴人类精神文化中审美可能,集中表达在旅游形象或旅游标示物。要在一般吸引物即一般的审美可能的对象之上,使已经符号化和客观化了的吸引物,在公众之中能够达成历史性的共认。在可能性上是无限的,但是囿于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的历史性,在质料上可能是一个突出的自然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艺术形象等,它要在原型上赋予历史性的审美可能。它可能是由历史性、构造性、艺术性等方面的给予附加而变得非同寻常,其意义是建构的,可以说是“虚构”的,但并非虚假,因为它指向的是人的存在性结构,指向人的某些价值诉求。

考察现实的旅游业,就“愿游”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作为现实个人在现时代的现实图景中其物质生活条件,从人的内部,即对自身的意识里充斥着激流、矛盾,不平衡的状况;外部既有日常世界紧迫,又有旅游业本身在营销中的刺激。在这些可能性中,即可促成动机,但其中有真正出于对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向度昭示的向往的真动机;也有可能出于从众,其他旅行目的的附属等非本真动机。前者又由于现实的个人在自觉进入旅游活动而有更多可能性达成“愿游”的美感生发。

但无论怎样,旅游景区规划就要基于以上对于“愿游”的描述,集中打造“拟态景观”,以旅游标示物作为核心;以“符号化和客观化了的美”和负载在媒介中实现个人正在展开的美感的创生,展示规划景区中现实个人审美向度达成的图景。

二、基于“行游”的旅游景区规划

对于旅游景区规划,我们要将区内的已有物质生活条件,加以质料,特性,文化内涵,类型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并主要地在其存在性质层面,与受物质生活条件所限制的具体的旅游者的文化精神结构,加以比对;明确符号化的和客观化的美,并结合审美现象理论,追溯这可指认的美的历程;立于人的存在性质置身景区,通过审美现象学理论昭示“美感”创生的感性活动历程,从而对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以规划安排。

在此种规划中,要避免以我注景,避免简单地对现存事实的判断,昭明在人的历史性中的意味,结合相应的审美类型构建景观。由于人们在此时主要地是“触景生情”,在“行游”中和景观的相遇交互中达成审美向度的对象性关系,以此感性的人较容易产生移情或内模仿。而人的观照方式又囿于其视野,有一定的视知结构,例如一般倾向以相框式,或观画式,对景观的把握都在一定框架了,分片地观景。所以,旅游景区规划能够以旅游活动展开,观景的展开来构景。在美学向度中对自然之真,之善的感知与体验,旅游景区规划规划也因此有了建构的方向。

三、基于“居游”的旅游景区规划

在审美经验来说,此种客居中将当地民众的生活世界当作对象,旅游者在其中悠游,打开摆脱了自身日常生活单调、烦琐网罗与利害计较的人际关系中的第二空间的生活。在此全面地打开人在世界之中的可能关系的体验,这是一种改变了的生活态度,即以审美向度的“游”,人们在此真正接近人的存在性质。

在此客居,让人的住所的意义以另一种方式显现出来,那随时提醒自己的客居,随时促成打开第二空间的客居,将日常掩盖在直接的工具和目的手段中的住所,家庭的概念都显现出来。因为第二空间的打开,人与人的关系,旅游者与客居地的人的关系在存在性质上,成为了一种展示,一种昭明,一种以现实个人的实践向自身回响自身的本质。

据此旅游景区规划需要构筑的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当地居民态度友好。这是旅游景区规划在内容上要力图达成的构建;同时,这更对旅游景区规划提出了一个要求:真正在存在性质上昭明构筑人的理想的居住地,在现时代要构建对于当地人来说是理想的,是在居民的存在性质,精神文化结构的凝聚;更是直接地向游客昭明人在存在性质层面的可能性生活。

在此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个人,有其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也是对人类的理想栖居昭示了一种多元的诉求的必然,现实个人在存在性质上的真正昭明——因此,也在现时代的旅游景区规划的路向中,将必然要包含的是——在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将自身置放于整体的人类世界中,按具体的现实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其不断展开的感性活动中筑造自身。而此种在第二空间的存在,在“游”中生发生活的智慧,将回响在日常世界。

现实个人在第二空间的生活,将在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之中形成一种力量,促使贫乏的日常散文世界做出改变。

四、基于“憩游”的旅游景区规划

在审美经验上来说,旅游者进入“场所”,获得一种身份,那“场所”如一种仪式给予人与身份相适的规范系统,其主要是在人的全面的展开中的一种可能,并突出地表现出一种“狂欢诗性”。人在具有强力的身份认同的活动中,通过直接的参与,让自身的感性存在全面打开,短暂地“忘我”即抛开日常的理想、厉害计较,进入一种迷狂中,达到一种高峰体验,这也是“憩游”之憩展示的另一种含义,让现实个人自非本真的状态中停下来,进入一种感性全面敞开的,打破了被建构起来的灵与肉的分离。

旅游景区规划对于“憩游”的规划,即是对“场所”的建构,营构促成旅游者参与到场所的条件。在规划中以“场所”建构一种褫夺的效应,或者幕布的效应。前者是从具体个人来说,通过进入“场所”中,以“场所”所带有的仪式的强力使个人在现存事实中的个人身份消解,而成为只在感性活动中的现实个人;后者则在人与人之间用幕布将对方的现实身份遮蔽掉,在无知之幕下,人们彼此原初地连结。全然按在“场所”中所建构的在人存在性全面展开可能的某一向度展开活动,在此人与人相互见证,在彼此参与到对方的对象性活动中达到人的存在性的昭明。

五、基于“忆游”的旅游景区规划

“忆游”,从字面上来解释即是回忆旅游活动,重新在意识中回顾旅游过程。从景观上来说包括现实的个人作为旅游者时的旅游活动的记忆,旅游的纪念品,照片、光影的留存的印象等。

从审美经验上来说,在“忆游”中,完全的记忆和完全的反省,由于人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限制,最直接地受自身记忆能力的有限、遗忘限制,所以真正地获得的是一种“回顾”。此种“回顾”中,个人的感性活动的原初界面再次打开,现实个人将自己当作对象,将旅游活动的记忆复活,但此时同样由于人受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此复活又是不同的,又由于是把自己当作对象的“回顾”,以此将创生出新的意义。在此“回顾”中,将那原本在现实世界线性的时间打破,过往的第二空间经历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相异,将产生一种“梦幻诗性”。这昭示出在现时代的旅游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购买”一段时间,一段经历,一种别样的人生。

旅游景区规划所做的将是对于旅游活动者的旅游活动的保存,构建促使旅游活动后回到日常生活世界的人不断去“回顾”的刺激物。这促使对我们的旅游景区规划本身的认知拓展,即我们在实际的旅游景区规划工作时,将不再能轻易地将旅游者,旅游景区,旅游活动作“物化”处理;而是要包涵着作为现实的个人的同情,体验;把旅游者当作与自身关切的,相系的亲近的人,以此我们才会去关注,才能去达成“忆游”的构建。

六、结语

旅游规划意义范文2

摘 要:本文从旅游规划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地域系统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系统构成和特征及其与旅游规划的关系;还辨析了旅游规划的对象系统既非单纯的地理空间,也非一般意义的旅游系统,而是旅游地域系统这一命题。

关键词:旅游地域系统;旅游规划;对象系统

一、旅游地域系统是旅游规划的对象系统

旅游规划学是研究旅游规划活动的科学,在旅游规划活动实践中,时、空二维要素是描述运动的关联和转化的基本要素。由于规划活动本身即是对未来活动的预先设计与安排,因此规划的“时间”要素往往容易被当作隐含假设而被人们“忽略不计”。而“空间”要素的客观实在性,又往往过分地吸引了规划师的目光,仿佛特定的地域空间就是旅游规划活动唯一的作用对象。既然任何规划都离不开空间要素,旅游规划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如果简单地把特定地域空间作为旅游规划的对象,就无法将旅游规划和其他类型的规划区别开来。旅游规划学承认旅游规划活动会产生一种作用力。这种活动的影响既作用于旅游流引致的现象,又作用于旅游吸引物所在的空间。换言之,旅游规划的作用力作用于旅游地域系统之上。旅游规划作为人类的主观活动,其客体或者对象物,不能是区域产业体系中的一座孤岛(马勇,2007),既不是单纯的地域空间,也不是单纯的旅游系统,应该是包括空间要素在内的,并且同空间这一要素耦合了的旅游系统,本文称之为旅游地域系统。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的旅游地域系统进行的预先性安排,而使其不断得到合理演进与发展。旅游规划的过程是对旅游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出建议,并解释如何确定这个水平,以及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冈恩(2002)对这一目标作了具体的阐释,认为旅游规划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实现4类目标: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状况;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区和地区的整合。

二、旅游地域系统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旅游地域系统是在特定空间上由旅游流、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其它相关资源共同构成的一种动态综合结构。旅游地域系统具备以下属性:首先旅游地域系统是一个空间概念,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实体,拥有一定的区域或范围。这一属性决定了旅游地域系统具有先天的区域层次属性和地理环境特点。不同的旅游地域系统所从属的区域层次不同,所拥有的地理环境也不同,进而决定了旅游吸引物特质的差异。其次,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动力来自于旅游需求。如果按照旅游需求差异对旅游地域系统进行类型描述,将发现不同旅游地域系统之间的差异源自于旅游需求的差异。再次,旅游活动是旅游地域系统的主体活动,旅游活动决定着旅游地域系统的结构,旅游地域系统演进过程主要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与控制。最后,旅游地域系统又具备一般意义上系统的属性。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自组织系统,具备自我强化的机能。在一定条件下,微小的事件会被扩大和发展,而不是趋于消失,最小的不确定性可以发展为“混沌”,整个系统反映为复杂的网络状特征。

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直接反映为地域内的旅游活动与地域内其他要素或活动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外部环境则通过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发挥作用。我们把影响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与演变的因素归纳为:旅游需求结构因素、旅游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和区际关系因素4类。旅游需求结构因素是影响地域人地关系结构性变化的牵引动力,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地域系统往往具有不同的旅游需求内容和旅游需求形式。旅游活动结构因素是旅游地域系统的主体,旅游需求的不断满足就是由它实现的。旅游活动一般由旅游者的活动、旅游业的活动、围绕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活动等内容所组成。这些活动控制着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地理环境因素是从供给方面制约旅游地域系统活动发展的因素。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方式、强度和规模,进而影响到人类再生产活动。人文环境则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水平。区际关系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一是通过区际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影响系统的运行,一是通过区际生态关系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

三、旅游地域系统的构成

旅游地域系统的构成可以从结构构成和要素构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构构成侧重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形态,而要素构成则强调系统的旅游功能。有些学者将旅游地域系统的构成描绘成点、线、面或点、轴、圈结构;另外一些景观生态学论者则引入基质、斑块、廊道和边缘的概念来研究旅游地域系统的结构。刘俊(2003)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认为旅游地域系统从结构上包括3个子系统。即:(1) 中心地系统,是旅游地域系统的核心,起着对旅游流的积聚和扩散作用,常常表现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或高等级景区。(2) 旅游域系统,旅游域表征了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流的辐射和扩散作用的范围。在成熟阶段的、呈现网络状的旅游地域系统中,上游中心地可能有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多个下游旅游域。(3) 旅游通道系统,是区域内与区域外,以及区域内部旅游流的空间载体,同时旅游通道还承载着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能源流等物质流动,是区域旅游中心地集聚和扩散效应发挥的空间媒介。

冈恩(2002)则从要素构成角度描绘了一个旅游地域系统。认为供给和需求是这个系统的两大驱动力。这两类力量中包含了彼此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许多要素。

四、旅游地域系统的特征及其与旅游规划的关系

旅游地域系统具有可开发性、协调性、自组织性、人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征。

1. 旅游地域系统的“可开发性”是旅游规划思想的逻辑起点,其特征事实构成了旅游规划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随着开发内容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主的开发,转向追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开发,为何规划,规划什么的答案不断得到修正,规划思想获得了逻辑上的起点。

旅游地域系统的可开发性表现在其经济可开发,社会文化开发以及生态可开发等方面。经济开发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尽管对经济开发有着各种国家或区域性政策要求,例如,效益统一、结构均衡等,但不同地域经济开发的模式并不要求相同,为多样化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可能。社会文化开发主要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创新,增强社会调控结构的转换能力。生态开发是一种广义的生态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合理的解决旅游生态问题,旅游活动生态化在内的所有种类和形式。

2. 旅游地域系统发展的“协调性”要求,成为旅游规划必要性的基本解释之一

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是一种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激励旅游经济增长为条件,以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需求为目的的发展。通过旅游规划的过程,能够有效达成各利益主体之间价值观念、制度安排、组织管理方式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平衡。

旅游规划意义范文3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补偿和增添;注释性加译;文化类比

Abstract:Theforeignisationanddomesticationtranslationarenottheantagonismwhichmutuallyrepels.Buttheyaretranslationstrategyandmethodthatcansupplementmutually,andcomplementseachotherintourismtranslationpractice.Theunificationbetweenthetwobynomeansshareshalfway,butdemonstratesareal,concreteanddynamicunificationaccordingtotranslationgoal,differenttexttypes.Andundertheguidanceofthistheory,thispaperhasexploredtourismculturetranslationstrategy.

Keywords:foreignisation;domestication;translationgoal;texttype;compensationandadding;addingofannotations;culturalanalogies

一、引言

旅游作为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之一,涉及旅游与文化的翻译。中国旅游翻译的原则是介绍中国文化,吸引国际游客。旅游翻译不应该只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应该是文化层面的诠释。旅游翻译应顺应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从单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转换上升到文化分析和对比的高度,揭示语言形式与文化隐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真正使翻译活动成为跨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打响自己的旅游品牌。

二、归化和异化理论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Venuti)1995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所谓异化,指“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他提出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认为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1]。他主张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坚持文化的真实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要看人们在听、说、读译文时获得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本的效用不宜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考查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2]。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如果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对交际作任何分析都不是完整的。重视读者反映是为了让译语文本读者能大致和原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译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通顺自然的。通顺自然的翻译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冲突,消除文化障碍,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通顺可以看成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

三、异化与归化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因此,也不可能有任何译作完全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或完全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只是表现出在处理原语文化信息时的基本倾向。过度的异化或归化都有损译文的质量。刻意的异化会使译文晦涩难懂,索然无味,甚至会闹笑话。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异化寓于归化之中,归化中也包含着异化,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存在的。平常所说的异化与归化,主要是就译者的倾向性而言,即或异化为主或归化为主。在翻译实践中,两者的统一并非平分秋色,半斤八两,而是依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的不同而显示为现实的、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四、旅游文化翻译对异化与归化的动态选择

1.旅游翻译目的对异化与归化动态选择的影响

汉斯·威密尔(HamsVermeer)从行为学的理论出发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3](笔者译)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其目的就是要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传递有关信息,让国外普通旅游者读懂、看懂、听懂,并且喜闻乐见。

就保留源语旅游文化而言,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我国旅游文化的“异国情调”,并以之打动目标读者的心,激发这些潜在外国游客的旅游兴趣,其缺陷在于:由于异化翻译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追求一种不透明、不流畅的言语风格,且译本中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多,容易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从而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造成我国境外旅游客源的减少。

归化翻译则因遵循目标语言规范并用目标文化材料替代源语旅游文化,译文流畅,因而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都较高,比异化翻译更能吸引潜在外国游客。归化翻译的弊端也很明显:过分倚重目标语言固有表达形式和文化材料,以译语旅游文化替代源语旅游文化,容易造成我国悠久、独特旅游文化身份的丧失甚至错位和扭曲。

2.旅游文本类型对异化与归化动态选择的影响

纽马克(Newmark)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从文本类型和功能方面来讲,根据现代翻译学理论,旅游资料属于信息文本(informativetext)、表情文本(expressivetext)和祈使文本/召唤型文本(vocativetext)的结合体,同时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呼唤功能。”[4]信息功能文本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采用“归化”性手段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以利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信息准确真实、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是这类文本译文追求的目标,因而这类文本更多地采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

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多会用“阐释”而不是“复制”的方法来处理这类文本,因为译文中“作者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即读者效应。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准确并感染受众,实现其文本的“呼唤”功能,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的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综上所述,不同文本的特点在异化和归化的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信息型文本要忠实于原文的“真实性”,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呼唤型文本则要忠实于读者的反应,侧重于归化,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形式。在实际的操作中,任何文本的翻译都会在“异化”与“归化”之间动态地穿行,这在翻译实践中已屡见不鲜。

旅游文本中大多带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翻译应该充分考虑该文本的使用语境及其具体功能,灵活选择翻译的具体方法。例如,如果是信息功能突出的旅游文本,比如景点、风俗等具体的介绍,由于缺乏文化对等词,其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以直译加解释等方法充分解释其意义和内涵;而对号召型的旅游文本,如旅游景点、旅游广告语等,可以使用译入语中同样具有文化色彩的近似词来进行类比,以激发读者的兴趣,达到推介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终极目的。根据归化和异化动态统一,笔者对旅游文化翻译提出如下翻译策略。

五、异化与归化理论指导下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1.文化信息内容的补偿和增添

英美读者因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富含文化背景的译文往往会有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我们应该调节信息,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或注释。为了便于译文的读者更有效地接收信息,译者(亦即传者之一),应添加新信息来加强传播效果。“作为目的语读者的英文读者因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果按照字面直译这些句子,他们在把语言符号转为意义的过程中势必受阻,从而影响到信息的有效接受。”[5]

如:仙人洞系悬崖绝壁中之天生石洞,因其形如手,故又名佛手岩。洞高7米,深逾14米。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纯阳(洞宾)石雕像。洞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这便是《后汉书》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洞旁建有老君李聃骑牛雕像。景区内还有石松、御碑亭、访仙亭等景观。区内游步道为1452米。

译文:Immortal’scaveisanaturalcaveinaprecipicewhichlookslikeahandofaBuddhaandsoitisalsocalledtheRockofthehandoftheBuddha.Thecaveis7metershighand14metersdeep.Inside,thereisastatueofLuDongbin.TwospringsflowdownfromthecracksoftherocksandtheyarethefamousOneDropSprings.NearbyistheLaoJunPalace,withastatueofLaoJunonthehandofanox.Inthisdistrict,youcanalsopayavisittothepineintherock,theimperialTabletPavilionandFangxianPavilion.Thepathgoingthroughthedistrictruinsaslongas1452meters.

在这段译文中吕洞宾、老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人物,而翻译中应添加补充信息,使译者有所了解。而且访仙亭等景点的翻译可以补充出“seekingtheimmortals”,这样更好地达到交际的效果。

2.文化专有名词的注释性加译

外国游客一般对于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专有名词十分感兴趣,像中国的学生学习语法一样,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个那个有什么区别。对于因文化差异产生的交流障碍,如果不予以适当的解释就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请看下例:

再配上左右两边的砖雕壁画:“百鸟朝凤”和“五伦全图”,更是美妙绝伦[6]。

“百鸟朝凤”原译:“OneHundredBirdsWorshippingthePhoenix”拟译:“AllBirdsPayingHomagetothePhoenix”(PhoenixinChinesedoesnotreferto“deathandresurrection”,butatraditionalsymbolofmonarch,asdragonfortheemperororking,phoenixfortheempressorqueen)

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百”只是概数,“百鸟”指众鸟,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前者贴切。再者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汉语中“凤凰”有“祥瑞尊贵”之意,故有“龙凤呈祥”“凤毛麟角”之说。然而笔者查阅了英、美、加、澳等国词典,都发现在英语文化中“凤凰”指“神话中生活在沙漠里的一种鸟,每500-600年自焚,并于灰烬中重生”,当然它也指代“极为出类拔萃或美艳的人或物,如完人,殊品等”。所以不难理解为何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首府就叫凤凰城,并且是有名的旅游胜地,香港也有个凤凰卫视中文台。当然为避免误会,最好仍加以简单解释,说明“凤凰”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并强调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尊贵吉祥”之意。

3.文化类比

类比也是一种巧妙的寻找最佳关联点的译法。文化交流过程中,类比有利于消除文化陌生感,迅速、有效地实现交际和文化传播的目的。“舟的前方架着一柄长舵,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7]。其中“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怎么译?试比较一下两个译文:

A.……isshapedliketheswordintraditionalBeijingoperausedbyGuanYu,ageneralofthestateofShuoftheThreeKingdomsperiod.B.……isshapedliketheknifeontheWesterner’sdinnertable.

译文A运用解释性增译,文字累赘,没看过或不了解有关关羽的京剧情节的外国游客根本不知所云;译文B将西方游客陌生的青龙偃月刀与他们的餐具联系在一起,处理努力(Processingefforts)弱化了,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s)增大了,找到了最佳关联,照顾了游客心境,达到“导”的效果。如下例:

(南岳的)祝融殿theHallofZhurong,theChinesePrometheus;炎帝神农氏EmperorYandi,theChineseSaturn

上述两例翻译,抓住中国火神祝融与古罗马传说中为民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中国农业文明的始祖神农氏与古罗马神话中的农神的相似点,照顾了西方游客的认知环境,因关联而语境效果突出,译文的语用语言等效达到了,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类比能大大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比如在向西方游客介绍苏州时,因苏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合流之太湖旁,由20多个湖泊环抱而成,可以称之为“VeniceofChina”。

4.适当删改汉语特色文化信息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删除和更改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删改的是多余的对译文理解没有多大帮助的内容。中西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造成文化冲突,一些汉语特色文化信息的直接英译难以让外国游客接受,甚至适得其反,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在处理旅游文化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思维模式与目的语的逻辑结构,对原文结构进行语式分析,根据目的语思维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要考虑作适当的删改以突出主题信息,从而软化僵硬呆板的宣传语气。如:

江岸上彩楼林立,彩灯高悬,旌旗飘摇,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上游弋,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风采奕奕;有的喷火吐水,威风八面[8]。

译文:High-risebuildingsornamentedwithcoloredlanternsandbrightbannersstandoutalongtheriverbanks.Ontheriveritself,gailydecorateddragon-shapedboatsawaittheirchallenge,displayingtheirindividualcharmstotheirhearts′content.Oneboatwagsitsheadandtail;anotherspitsfireandsprayswater.

原文过度修饰,言辞华丽,若直译则使译文累赘冗长,令人厌读。为有效传达其中文化信息,译者灵活处理了中英文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将原文两句改译为三句,调整了句子长度;删去了“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风采奕奕”、“威面八风”等词句,通过“gailydecorated”和displayingtheirindividualcharmstotheirhearts''''content,以简洁明快的语句,表达原文中龙舟赛场壮观热烈的气氛和千姿百态的龙舟风采。通过改译后的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又保持了原作的韵味。

五、结语

中国要实现其旅游强国的目标,应该重视旅游宣传的作用。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意识要求旅游翻译在尽量满足潜在游客的审美心理和文化习惯同时,更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尽量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翻译最理想的境界应是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融合并用,使归化和异化达到动态统一。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意识,其次需要用翻译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最后还需要深厚的双语能力及文化功底。

[参考文献]

[1]Venuti,Laurence.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32.

[2]EUGENEANIN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1:156-159.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102-104.

[4]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86-88.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23.

旅游规划意义范文4

[关键词] 归化;异化;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补偿和增添;注释性加译;文化类比

Abstract:The foreignisation and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are not the antagonism which mutually repels. But they ar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 that can supplement mutually, and complements each other in tourism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by no means shares halfway, but demonstrates a real, concrete and dynamic unification according to translation goal, different text types.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ourism culture transl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foreignisation;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goal;text type; compensation and adding; adding of annotations; cultural analogies

一、引言

旅游作为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之一,涉及旅游与文化的翻译。中国旅游翻译的原则是介绍中国文化,吸引国际游客。旅游翻译不应该只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应该是文化层面的诠释。旅游翻译应顺应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从单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转换上升到文化分析和对比的高度,揭示语言形式与文化隐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真正使翻译活动成为跨文化交流, 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打响自己的旅游品牌。

二、归化和异化理论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 Venuti) 1995 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所谓异化,指“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他提出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认为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1]。他主张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坚持文化的真实性, 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 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 体会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要看人们在听、说、读译文时获得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本的效用不宜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考查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2]。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如果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对交际作任何分析都不是完整的。重视读者反映是为了让译语文本读者能大致和原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译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通顺自然的。通顺自然的翻译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冲突,消除文化障碍,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通顺可以看成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

三、异化与归化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因此, 也不可能有任何译作完全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 或完全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 只是表现出在处理原语文化信息时的基本倾向。过度的异化或归化都有损译文的质量。刻意的异化会使译文晦涩难懂, 索然无味, 甚至会闹笑话。作为两种翻译策略, 异化和归化是对立统一, 相辅相成的, 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两者密不可分, 相互依存, 异化寓于归化之中, 归化中也包含着异化, 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存在的。平常所说的异化与归化, 主要是就译者的倾向性而言, 即或异化为主或归化为主。在翻译实践中, 两者的统一并非平分秋色, 半斤八两, 而是依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的不同而显示为现实的、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四、旅游文化翻译对异化与归化的动态选择

1.旅游翻译目的对异化与归化动态选择的影响

汉斯·威密尔(Hams Vermeer) 从行为学的理论出发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 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 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3](笔者译) 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其目的就是要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传递有关信息, 让国外普通旅游者读懂、看懂、听懂,并且喜闻乐见。

就保留源语旅游文化而言,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我国旅游文化的“异国情调”,并以之打动目标读者的心,激发这些潜在外国游客的旅游兴趣,其缺陷在于:由于异化翻译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追求一种不透明、不流畅的言语风格,且译本中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多,容易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从而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造成我国境外旅游客源的减少。

归化翻译则因遵循目标语言规范并用目标文化材料替代源语旅游文化,译文流畅,因而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都较高,比异化翻译更能吸引潜在外国游客。归化翻译的弊端也很明显:过分倚重目标语言固有表达形式和文化材料,以译语旅游文化替代源语旅游文化,容易造成我国悠久、独特旅游文化身份的丧失甚至错位和扭曲。

2.旅游文本类型对异化与归化动态选择的影响

纽马克(Newmark)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 “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并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 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从文本类型和功能方面来讲,根据现代翻译学理论, 旅游资料属于信息文本( informative text) 、表情文本( expressive text)和祈使文本/召唤型文本( vocative text)的结合体,同时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呼唤功能。”[4]信息功能文本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地采用“归化”性手段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以利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信息准确真实、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是这类文本译文追求的目标, 因而这类文本更多地采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

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大多会用“阐释”而不是“复制”的方法来处理这类文本, 因为译文中“作者的身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 即读者效应。因而在翻译过程中, 为保证译文的信息准确并感染受众, 实现其文本的“呼唤”功能, 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 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使译文的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综上所述, 不同文本的特点在异化和归化的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信息型文本要忠实于原文的“真实性”, 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呼唤型文本则要忠实于读者的反应,侧重于归化,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形式。在实际的操作中,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会在“异化”与“归化”之间动态地穿行, 这在翻译实践中已屡见不鲜。

旅游文本中大多带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翻译应该充分考虑该文本的使用语境及其具体功能, 灵活选择翻译的具体方法。例如,如果是信息功能突出的旅游文本,比如景点、风俗等具体的介绍,由于缺乏文化对等词,其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以直译加解释等方法充分解释其意义和内涵;而对号召型的旅游文本,如旅游景点、旅游广告语等,可以使用译入语中同样具有文化色彩的近似词来进行类比,以激发读者的兴趣,达到推介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终极目的。根据归化和异化动态统一,笔者对旅游文化翻译提出如下翻译策略。

五、异化与归化理论指导下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1.文化信息内容的补偿和增添

英美读者因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富含文化背景的译文往往会有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我们应该调节信息,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或注释。为了便于译文的读者更有效地接收信息,译者(亦即传者之一),应添加新信息来加强传播效果。“作为目的语读者的英文读者因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果按照字面直译这些句子,他们在把语言符号转为意义的过程中势必受阻,从而影响到信息的有效接受。”[5]

如:仙人洞系悬崖绝壁中之天生石洞,因其形如手,故又名佛手岩。 洞高7米,深逾14 米。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纯阳(洞宾) 石雕像。洞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这便是《后汉书》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 洞旁建有老君李聃骑牛雕像。景区内还有石松、御碑亭、访仙亭等景观。区内游步道为1 452 米。

译文: Immortal’s cave is a natural cave in a precipice which looks like a hand of a Buddha and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Rock of the hand of the Buddha. The cave is 7 meters high and 14 meters deep. Inside , there is a statue of Lu Dongbin. Two springs flow down from the cracks of the rocks and they are the famous One Drop Springs. Nearby is the Lao Jun Palace , with a statue of Lao Jun on the hand of an ox. In this district , you can also pay a visit to the pine in the rock , the imperial Tablet Pavilion and Fangxian Pavilion. The path going through the district ruins as long as 1452 meters.

在这段译文中吕洞宾、老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人物,而翻译中应添加补充信息,使译者有所了解。 而且访仙亭等景点的翻译可以补充出“seeking the immortals”,这样更好地达到交际的效果。

2.文化专有名词的注释性加译

外国游客一般对于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专有名词十分感兴趣,像中国的学生学习语法一样,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个那个有什么区别。对于因文化差异产生的交流障碍,如果不予以适当的解释就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请看下例:

再配上左右两边的砖雕壁画:“百鸟朝凤”和“五伦全图”,更是美妙绝伦[6]。

“百鸟朝凤”原译: “One Hundred Birds Worshipping the Phoenix” 拟译:“All Birds Paying Homage to the Phoenix” ( Phoenix in Chinese does not refer to “death and resurrection”, but a traditional symbol of monarch, as dragon for the emperor or king, phoenix for the empress or queen)

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百”只是概数,“百鸟”指众鸟,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前者贴切。再者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汉语中“凤凰”有“祥瑞尊贵”之意,故有“龙凤呈祥”“凤毛麟角”之说。然而笔者查阅了英、美、加、澳等国词典,都发现在英语文化中“凤凰”指“神话中生活在沙漠里的一种鸟,每500- 600年自焚,并于灰烬中重生”,当然它也指代“极为出类拔萃或美艳的人或物,如完人,殊品等”。所以不难理解为何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首府就叫凤凰城,并且是有名的旅游胜地,香港也有个凤凰卫视中文台。当然为避免误会,最好仍加以简单解释,说明“凤凰”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并强调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尊贵吉祥”之意。

3.文化类比

类比也是一种巧妙的寻找最佳关联点的译法。文化交流过程中,类比有利于消除文化陌生感,迅速、有效地实现交际和文化传播的目的。“舟的前方架着一柄长舵,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7] 。其中“ 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怎么译? 试比较一下两个译文:

A. …… is shaped like the sword in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used by Guan Yu, a general of the state of Shu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B.……is shaped like the knife on the Westerner’s dinner table.

译文A 运用解释性增译,文字累赘,没看过或不了解有关关羽的京剧情节的外国游客根本不知所云;译文B 将西方游客陌生的青龙偃月刀与他们的餐具联系在一起,处理努力( Processing efforts) 弱化了,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 增大了,找到了最佳关联,照顾了游客心境,达到“导”的效果。如下例:

(南岳的) 祝融殿 the Hall of Zhurong , the Chinese Prometheus ;炎帝神农氏Emperor Yandi , the Chinese Saturn

上述两例翻译,抓住中国火神祝融与古罗马传说中为民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中国农业文明的始祖神农氏与古罗马神话中的农神的相似点,照顾了西方游客的认知环境,因关联而语境效果突出,译文的语用语言等效达到了,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类比能大大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比如在向西方游客介绍苏州时,因苏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合流之太湖旁,由20 多个湖泊环抱而成,可以称之为“Venice of China”。

4. 适当删改汉语特色文化信息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删除和更改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删改的是多余的对译文理解没有多大帮助的内容。中西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造成文化冲突, 一些汉语特色文化信息的直接英译难以让外国游客接受, 甚至适得其反, 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在处理旅游文化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思维模式与目的语的逻辑结构,对原文结构进行语式分析,根据目的语思维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要考虑作适当的删改以突出主题信息, 从而软化僵硬呆板的宣传语气。如:

江岸上彩楼林立, 彩灯高悬, 旌旗飘摇, 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上游弋,舒展着优美的身姿, 有的摇头摆尾, 风采奕奕; 有的喷火吐水, 威风八面[8]。

译文: High - rise buildings ornamented with colored lanterns and bright banners stand out along the river banks .On the river itself, gaily decorated dragon- shaped boats await their challenge, displaying their inpidual charms to their hearts ′content. One boat wags its head and tail; another spits fire and sprays water.

原文过度修饰, 言辞华丽, 若直译则使译文累赘冗长, 令人厌读。为有效传达其中文化信息, 译者灵活处理了中英文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 将原文两句改译为三句, 调整了句子长度; 删去了“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风采奕奕”、“威面八风”等词句, 通过“gaily decorated”和displaying their inpidual charms to their hearts' content, 以简洁明快的语句, 表达原文中龙舟赛场壮观热烈的气氛和千姿百态的龙舟风采。通过改译后的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 又保持了原作的韵味。

五、结语

中国要实现其旅游强国的目标,应该重视旅游宣传的作用。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意识要求旅游翻译在尽量满足潜在游客的审美心理和文化习惯同时,更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尽量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翻译最理想的境界应是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融合并用,使归化和异化达到动态统一。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意识,其次需要用翻译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最后还需要深厚的双语能力及文化功底。

[参考文献]

[1]Venuti, Lau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32.

[2] EUGENE A NIN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1:156-159.

[3]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02-104.

[4]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6-88.

[5]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123.

旅游规划意义范文5

关键词:桂林;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提高,旅游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大众观光旅游已不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富有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学考察价值的佛教文化旅游更能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佛教文化旅游立足于佛教建筑、佛教音乐、佛教饮食、佛教传说等佛教文化资源,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魅力和神秘性,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桂林佛教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于桂林秀丽山水间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佛寺、佛塔、石窟、壁画等艺术珍品,蕴含着巨大的旅游文化价值,是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如何把桂林佛教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到旅游开发中,丰富桂林文化旅游类型,彰显其深厚文化内涵,提升其旅游品位,从而促进桂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其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及规模

桂林佛教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些为数众多的佛教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桂林佛教文化资源的特点,从其存在形态上来划分,可分为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和其他佛教文化资源三大主类,囊括建筑类、洞窟类、摩崖造像、碑刻壁书、绘画雕塑、遗址遗物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佛教经籍、节会、饮食、人事记录等十一个亚类,共计有126项,为广西拥有佛教文化资源之首。其中物质形态佛教文化资源拥有6个亚类,87项资源单体,为资源总量的69%,占了桂林佛教文化资源的一半以上;非物质形态佛教文化资源涉及3个亚类,25项资源单体;而其他佛教文化资源共2个亚类,14项资源单体。可见桂林佛教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佛教文化资源,且与桂林秀美的山水、特色的民俗,相补相衬,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3.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

3.1 历史文化价值

佛教文化资源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不仅是桂林佛教文化传播和发展过程的写照,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桂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融合,并受到当地民族本土文化的影响,形成具有桂林地方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桂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佛教文化资源也是我们解读桂林历史的重要凭证。唐代是桂林佛教的兴盛期,这时期桂林兴建了大量的佛寺,较著名的有全州湘山寺,号称“楚南第一名刹”,以及被称为南方五大禅林之一的延龄寺等,尽管这些寺院在历史动荡中没能保存下来,但经后人重修恢复,依然可见当时建筑风格和寺院的兴盛之态。这些寺院、佛塔和摩崖石刻都反映着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思想和艺术发展状况,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历史如史书般生动的展现于世人面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2艺术观赏价值

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就密不可分,“宗教需要利用艺术来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像”,那些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就是一座各种艺术齐聚的殿堂。桂林山奇水美,为僧人提供了清幽雅致的静修之所,同时独特的岩溶地貌和岩石构造也为佛教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如今,在桂林西山、叠彩山、象鼻山、普陀山、骝马山、等处仍遍布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造像,甚为壮观。据统计,桂林至今遗留的摩崖造像仅唐宋时期开凿的佛龛就有160多处、佛像600余尊,灯龛30多处。这些佛教造像数量众多,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与北方的石窟造像比较起来更加小巧玲珑,造像最高不过1.65米,小的则仅有数厘米,独具特色,是艺术精品,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

3.3 科学研究价值

桂林珍贵的佛教文化资源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显示着桂林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所以,这些佛教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历史观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如伏波山千佛岩的摩崖造像,是唐代摩崖造像的荟萃点,共有45龛200余尊佛像,多是唐宣宗年间佛法复兴后的作品,这些造像“面目清癯,体态温和,服饰简朴,刻工精细。这些造像与盛唐时期相比较宗教色彩明显逊退,体现了当时宗教艺术与世俗艺术的结合,反映出唐武宗灭佛后桂林佛教的恢复发展情况,是研究佛教世俗化和民族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依据。

4.桂林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4.1 深挖遗产文化内涵,打造佛教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文化竞争日渐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而文化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具有价值、垄断、可持续竞争优势等特性的文化竞争力。因此,桂林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以及当地社区居民(僧侣),应积极投入到佛教文化遗产内涵的挖掘工作中来,首先,政府部门应组织、成立佛教文化遗产项目普查领导小组,制定项目组织实施方案,选派专门人员展开其对佛教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普查工作,对搜集到的最终信息进行确认、等级、存档;其次,邀请相关研究部门、知名专家对搜集到的佛教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理与科学分类,并针对特殊遗产的保护工作予以说明;第三,集合政界、商界、学界相关人士,共同讨论适宜进行旅游开发佛教文化遗产的类别、生存状态与途径,并筛选出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高的佛教文化遗产。即通过“政府普查、专家整理、多方筛选”的工作流程,全力打造桂林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4.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佛教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根据实地调研,桂林的佛教文化资源在分布上虽然以城区为中心,但各个佛教文化遗产往往单个散落,没有聚合力也没有其他资源依托。很多都地处城市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因此很少有人专程光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此外,桂林还应重视佛教文化遗产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尤其是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旅游经济收益与旅游教化作用的重要环节。总之,桂林佛教文化遗产地应积极完善旅游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从软、硬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增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

4.3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佛教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桂林佛教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价值突出,是该市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目前宣传的不到位,使得相当一部分优质佛教文化遗产仍处在一种“躲在深闺人未知”的状态。因此,桂林有必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佛教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并形成多元、稳定的市场结构。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认识、了解、掌握当地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地缘优势与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佛教文化遗产的旅游宣传与营销工作,建立由市政府部门统一领导,各地旅游行政与管理部门牵头,广大旅游企业全面参与,著名佛教庙宇积极配合的旅游宣传促销模式;其次,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广告、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对桂林的佛教文化遗产进行大力宣传与包装促销,不仅使潜在客源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当地佛教文化遗产的信息,还要使遗产地能通过及时、有效地营销活动,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并开发设计出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佛教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第三,还可以通过录制反映桂林佛教文化名山大川的纪录片、专题片的方式,利用影视效益,提高旅游者对桂林佛教文化遗产的关注度。

4.4 构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圈,建立健全遗产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旅游规划意义范文6

1、穷游行程助手,提供很多行程模板,可以规划旅行行程。

2、百度旅游,输入旅行目的地和游玩天数可以自行生成旅游行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3、蚂蜂窝,有自建行程的功能。

4、随身导游:可以规划旅行行程,语音现场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