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农村发展;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

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对农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社会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土地的经营生产方式可以作为衡量农村生产关系与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适度规化集约生产经营能够有较推进r村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 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的概念

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在土地经营管理上就采用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与农业的发展,然而随着近几年农业经营产业化的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形成了以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为主的新型土地经营模式[1]。

土地规模化指的是集合农村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据对农村土地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土地集约化指的是对经营要素进行重组优化,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土地集约化是以实际土地资源使用量为依据,通过优化土地布局,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而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当前农村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2.1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流转机制是农业规模化经营推进的重要基础,然而就我国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情况来看,土地流转机制普遍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资源转让,土地流转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常常会引发经济纠纷。很多地区虽然建立了土地流转的组织机构,但是土地流转市场仍然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2.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需要社会化服务的支持,然而我国农村的服务组织普遍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很多地方的服务组织在服务内容上都存在不配套的问题,无法满足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无法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有效的服务[1]。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要求服务组织能够提前资金与生产资料,然而很多地区由于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技术支持导致在社会化服务水平上无法达到要求,阻碍了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的推行。

2.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需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前提,然而很多地区由于自身区位优势不足,导致当地劳动力转移数量非常有限,此外,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农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使得很多新型的生产技术知识与农业科学知识都无法在农村生产中得到普及,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村生产水平提高缓慢[2]。农村土地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职业教育及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很多新技术无法得到实践,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水平也由此受到限制。

3. 发展农村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的对策

3.1加强劳动力转移

土地规模经营需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基础,因此,为发展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需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外转与内转,实现农村土地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在劳动力外转上,需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避免出现“恋土回流”情况而造成土地资源紧张。在劳动力内转上,需要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从业人员,为农民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城镇化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为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创造空间。

3.2实行模式化管理

当前我国农村在土地生产经营模式上有许多的体制,包括联合经营体制、企业经营体制、集体经营体制等,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需要以此为基础,积极创新经营模式。首先需要重点推行股份制农民合作社,严格按照土地规模经营的标准,对土地经营管理进行严格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益。此外,还需要积极宣传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的意义,使农民可以正确认识土地规模生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土地生产经营管理上,完善经营主体内部管理,进而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的发展。

3.3提高土地利用率

为完善土地生产经营管理,推进农村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各乡镇需要修订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及农业产业规划,通过科学合理配置,整合特色优势产生基地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原本分散的土地能够集中连片发展,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投入产出率,使农业能由粗放的经营方式转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2]。

4. 结语

农村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较分散经营更加的集中,能够在一定生产水平条件下,单位劳动力为实现最佳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而经营的最大土地面积。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依然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在农村适度规模化集约生产经营背景下,能够有效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促进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促进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2

一、奠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1、破解农村交通发展瓶颈

交通是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很多农村地区就是因为交通建设滞后,而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加强交通建设,不断夯实农村地区的交通发展,才能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笔者认为,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通村公路、通组公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规划,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地区交通网络,切实提高农村村级公路、组级公路的规格和标准,减轻农村农产品加工运输、农资购买运输、农村企业产品运输的成本,缩短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加大城市辐射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圈建设,这样才能从而根本上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2、破解农村水电基础建设

瓶颈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农村地区经济的基础因素之一,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基础问题,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一是解决好水的问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大量开展农村人口饮用水工程,加强农村地区饮水、用水工程的基础建设的科学规划,既要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用水困难的突出问题,又必须从有利于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确保农村地区饮用水工程建设使用寿命和适用时间得到最大可能地延长。二是解决好电的问题。牢牢抓住农村地区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全覆盖、全改造、全升级,增强农村用电的供电能力,为农村地区生活和生产加工等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同时,优化农村电网,降低农村用电的成本,为农民减轻用电经济负担。

3、盘活农村土地承包流转

土地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依靠,是农民的钱袋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以盘活农村土地经济。一是坚持好土地承包责任制。继续坚持这一基本土地制度,鼓励农民种田种地,并坚决落实好粮食直补等系列惠农优农强龙政策,严防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二是积极探索实践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中创业、打工、就学等,使的农村土地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土地在农村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因此,面临这一新的形势,必须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现状的思考,并大胆创新,注重土地流转。大力提高农村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更加有利于土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1]。

二、科学发展农村产业经济

农村经济产业化是改变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根据市场需求量,坚持以市场未来发展为导向,立足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科学化、规范化的进行农场产业基地的规划布局,确保其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在此基础上,要突出农场特色产业,打造名优农副产品,畅通销售渠道,健全生产、加工一体化、一条龙的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也能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同时,还能留住一定的农村流动人口,让农民在家里就能创业、打工挣钱。

2、助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是加强农产品加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的加工和开发力度。尤其在加工农产品过程中,必须确保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布局的科学性是决定农产品加工成效的先决条件,只有科学布局,才能更好地加强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加强企业发展。加大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建立,在促进综合效益提升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并结合实际对规模进行不断的扩大,从而更好地建立龙头企业,从而更好地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与闲散的人员,确保其更加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这样农民在农忙时成为农民,农闲时成为生产企业的工人,最大化的促进农村经济得到科学的发展。此外,通过农产品加工能有效的提升其附加值,促进产销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确保农民增收增产,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农民的负担发展

农村经济离不开有效的经济管理,只有切实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才能通过管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进而减少农民负担。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必须确保国家的惠农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取消,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例如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实施,必须确保其得到有效的落实,这些补贴的金额应及时足额的发放到农民的手上。其次,对于乱收费现象必须及时的制止并查处。目前。我国很多农村没有集体的公积金,因而往往从农民自建房屋、校舍修缮、村级公路建设、生活设施改造等方面想方设法、巧立名目的进行收费,导致农民的负担被增加。因而必须对这些现象进行杜绝和查处。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3

农业局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研究拟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拟订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2、研究拟订当地农业有关产业方面的管理办法、规定等,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研究提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及财政补贴的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4

《意见》指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省政府关于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两市一区”)计划单列有关事项,凡省农委下放至市(州)级农业部门的审批、核准权,“两市一区”农业部门也同时拥有;凡涉及“两市一区”需报市(州)级农业部门审批、核准的事项,直接报省农委审批、核准;“两市一区”所在市(州)农业部门的审批、核准权下放给“两市一区”农业部门。

《意见》指出,将“两市一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与市(州)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同等对待,并纳入到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意见》指出,对涉及“两市一区”的农业建设项目、产业项目、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资金,由省农委给予单独安排,并给予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投资。

《意见》指出,支持“两市一区”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和优先支持“两市一区”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努力使“两市一区”在农业深化改革上率先实现突破。鼓励和优先“两市一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农业技术、基础保障、政策制度、市场和人才体系,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倾斜。

《意见》指出,支持“两市一区”培植支柱产业。鼓励和支持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长足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要充分发挥珲春地缘优势,鼓励支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外向型农业合作项目,将其逐步打造成我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农业部,把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苹果、苹果梨、园参、林下参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强市富民。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前,大量的人员返乡创业,大量的优惠政策出台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实施,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首先,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运用,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农村经济。比如在当下的农村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以老人、妇女和孩子为主的经济主体,这部分人群存在技术水平低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在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金融管理体系水平不高的现象。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推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但是部分地区存在着农村经济金融管理制度落后的现象,对一些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不能更好地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影响了农村经济从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化。

(二)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不全面首先,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全面的现状。比如在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数还依靠传统的经济方式,线下实体店的经济模式,大大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大范围开展。在全球购的趋势下,农村经济活动还不能及时地从线下走到线上,结合相应的电商平台发展,是限制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其次,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存在创新不足的现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不高、数量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眼前利益一旦消耗殆尽,将严重限制其长远健康发展。比如在某些资源型地区,资源开发结束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最后,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政府部门在相应的政策上进行了优惠,但是并没有进行政策落实开展的培训,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稳现象发生。

(三)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不到位首先,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制定长远的健康发展规划,这些实际活动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活动开展中,往往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存在年龄较大、素质较低的现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作要求。其次,在当前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居多,他们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认识不足,能力有限,不能开展高质量的经济活动,更不能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现有的管理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存在不清楚的现象,不能正确地进行能力提升、素质提升,还依靠人情、面子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活动水平的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管理监督体系建设首先,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要结合新农村的整体发展思路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全适用于农村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从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区位优势体现到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条件等各种实际情况,实行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一套管理体系,服务于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并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各种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其次,要对农村金融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行建设。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量资金涌入农村,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对资金的投入、使用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资金投放到位、使用合理,全面推动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最后,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管理事实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也增加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廉洁、高效,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二)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在进行管理方法更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以及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特色进行创新性思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国家相应的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制订符合农村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比如有些地区农产品销售占据一定的优势,当地政府就要对销售渠道大力开发,扩大销售规模,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全力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对市场上的机会进行有效的预测,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全面突破。比如针对某些农村地区农产品质量优但销售难的现状,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下的销售转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大型电商平台或者流行的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直播销售、线上销售,扩宽农村经济活动的实施渠道,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发展。

(三)保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进行人才队伍保障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村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相应地加以解决。如果当地的人才队伍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现象,可以进行专业人才的引进;如果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队伍整体素质。总之,要根据队伍的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素质能力提升。其次,要对人才福利保障制度进行必要的改善。农村地区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不同于城市地区,要结合当地人才的实际情况和整体收入情况,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福利加以改善,才能留下人才、引进人才,提升农村地区专业人才队伍水平。最后,要对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职业化发展体系的建设,从职业提升的角度不断培养新人才,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人才制订职业化发展规划,使其能够自愿留下来,补充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真正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四)实现产业化新发展在农村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工业生产进行结合,实现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某地区最开始种植的水果口感较好,广受市场欢迎,在长期的种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了大面积的广泛种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这种形势下,该地区将水果的深加工企业进行引进,结合相应的政策支持,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真正打造了属于该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农村经济价值的翻倍突破。又比如,在农业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与服务业进行结合,实现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某地区结合当地景色优美、山水资源优势进行旅游开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旅游链条,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完美结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突飞猛进,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 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一、现阶段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

近几年,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下,农民各方面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农民素质状况还是比较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职业技能水平较低下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的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从当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看,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到74.8%,初中毕业的占19.4%。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是相当的匮乏。

我国农民生产技能水平还比较低下,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还主要是依靠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

(二)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缺乏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作为生产的经营者,其市场观念逐步增强,经营管理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农民的管理素质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绝大多数农民不懂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农业市场走势,缺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第二,经营知识匮乏,参与市场能力不强,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致使我国农业仍然在小规模、低层次上运转。第三,品牌意识差,标准化水平低,注册商标少。第四,目光短浅,短视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发展规划。第五,从众行为严重,在我国个体经营的农业中表现的最多,一些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自信,谨慎丛众。一些农民盲目从众,急于求成,结果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缺少个性和特色,扭曲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三)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精神文明建设不够

在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民在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多数农民还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缺乏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部分农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封建迷信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地方逢年过节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修坟墓、建寺院、修神像的现象极为普遍。

(四)农民的法制观念薄弱,民主意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民对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所知甚少,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今,在农村某些地方,家庭势力、黑势力还很猖獗。

二、农民素质相对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民素质相对低下,导致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民的营销观念仍然局限于小农经济的“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的思想之下,而不是按照目标客户的需求,按照“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的知道思想去组织农业生产。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严重的特点,常常使得农产品生产与需求反差过大,造成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民有进人市场的愿望,也没有进入市场的能力。

(二)农民素质相对低下,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其收入水平成正比,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越容易寻找和掌握致富的机会。农民的素质低下,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也很难得到提高,收入就很难增加。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即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

(三)农民素质低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

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农民的普遍素质低,从而导致了科技成果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进而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四)农民素质低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农民的素质相对低下,往往对经济增长盲目追求,采取一些缺乏组织和长期规划的不良行为,造成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边际产出效率不断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阻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素质低,导致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大多数农民在空闲时节缺乏进行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往往以斗牌、酗酒、甚至聚众赌博打发日子,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盛行。农民的保守观念、宗法观念、封建等级观念大大地限制了他们的眼界,许多农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依附别人,在愚昧习俗面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