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运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航安全运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航安全运行

民航安全运行范文1

关键词:交管运行 民航管理 交通流量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223-01

对于航空的发展来说,航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事情。而就我国的民航航空来说,空中交通管理制度良好的实施就是航空安全的良好保障。我国的民航企业都针对航空安全展开积极讨论,希望能够使航空飞行更加安全。

1 空中交通管理定义

空中的交通管理就是借用科技力量对飞机的飞行情况加以追踪控制,保证航班飞行的安全。民航的航班在空中飞行一定要有规范的飞行路程,遵守空中的交通管理规定。交通管理规定的实施目的就是保持空中航班的良好飞行,对航班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轨迹都做好正确的指挥。

我国民航交通管理运行的目的:我国大力的推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运行,就是为了我国民航总体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我国的空管制度完善成为一个可以保证我国民航航空安全飞行的民航空管体系。使中国的管理制度与国际标准相符合,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全能高效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制度。

2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现状

国家对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管理任务有明确的规定,空中交管要有秩序的指挥空中航班的飞行轨迹,保证飞行中航班的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涨,我国的民航企业也在不断加快了脚步,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航事业处速上涨的阶段,而为了保证民航快速稳定的继续发展,国家实行了空中交通管理制度。

而现今中国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对于空管的运行采取三大措施。

第一种是利用一些国外的发达科技,直接采购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已经很完善了,所以他们的管理设备也是最先进的,可以帮助我国的民航空中交管更好的发展。

第二种是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国外空中交通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进行学习,用他们的丰富经验来武装我国的民航空管,提高我国民航空中管理运行的实际能力。

第三种是依靠中国自身的科学技术力量。我国政府要大力的支持航空交通管理运行的发展,帮助民航空管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成立相关科研小组,针对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3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不安因素的探究

在民航的航空飞行中实施交通管理运行是一件难度系数极高、操作起来十分复杂的一件事情,所以航空在空中实行交通管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不安全因素。而这些不安全因素都存在连锁反应,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一个不安因素的爆发会促使更多的不安全因素一同迸发出来。而下面我们将针对民航航空在空中飞行交通管理运行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3.1 飞行环境

民航航空必须要在良好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飞行,在恶劣的天气影响下民航飞机是无法进行飞行的。飞行环境不仅仅局限在天气因素上,在一些国家军事要地的上空,同样也是禁止飞行的。同时民航航空的管理调控塔台的周边环境也对航空的飞行有很大影响,民航的塔台信号要在保持良好通讯的情况下,才能准备的掌握飞机在飞行中的一些情况。

3.2 工作人员的操作

在民航的航空飞行中,飞行中的航班与民航地面的控制部门虽然是利用高科技在进行联络,但是联络的源头还是需要由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操作的。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失误,所以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空飞行不安全因素也是屡见不鲜的。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安全的重要性,民航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相关教育。

在工作人员对飞行中的航班进行实时追踪的时候是对工作人员的集中力有很高要求的,但是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飞行的重要性,那就很可能因为工作人员注意力的分散导致飞行航班的安全出现不确定因素。

民航应该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相关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安全飞行的重要性,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的高度集中。

3.3 操控以及有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

民航空中实现飞行的航班在飞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和地面塔台的联系,以确保航班的安全飞行。但很多时候飞机操控人员不能与地面的工作人员实现顺畅的沟通,造成无法正常沟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地面的工作人员与飞行操控人员语言不通造成无法交流。或者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对航班的安排有偏差,导致飞行航班直接的路线交叉,这些都可能导致航空飞行中出现不安全因素。

3.4 硬件设备

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运行中,各类硬件与设备都是处理交通管制问题的必要条件。无论是飞机的雷法追踪设备还是联络设备都是航班飞行的必要因素,在航班飞行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就算有一个零件不正常飞机也不能实施飞行。

3.5 管理制度

民航的航班在实施飞行的时候,飞行航班与地面塔台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民航地面的控制指挥人员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就会对飞行航班的安全造成威胁。民航企业要实施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地面控制指挥工作有条例有秩序的展开,帮助民航空中交管良好的运行。

4 结语

生命是人类最为宝贵的东西,安全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必要前提。而民航的航班运行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保证民航航班的安全飞行是民航企业的头等大事。民航实行空中交通管理就是为了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工作,而本文针对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做了简单的探究,希望可以对民航的空中交管运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敬宇,路遥,舒小华.当代民航空管监视系统综述[C]//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民航安全运行范文2

【关键词】民航;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高速发展,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空中交通线路和交通流量逐年上升,还伴随着军事航空活动、恶劣天气、空中管制以及航路航线的固定化等因素影响,这些都对民航业飞行造成了影响,空中交通飞行环境越来越复杂化。空中交通机制的处理工作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还没有完善,导致处置起来很困难,对飞行安全构成了威胁,所以,提高民航运行管理机制和空中管理系统的优化处置能力,对于我国民航业运行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民航运行管理机制构成和要求

1.1 运行管理协同机制构成

民航运行管理协同机制的建立包括: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的构建等。其中,组织机制是系统应急处置各方之间的内在关系、职责以及工作模式的机制,是应急协同处置的内在核心,也是处置应急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运行机制是协同民航运行管理和其他各方之间的联系和纽带,是处置各方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方式,是系统应急处置工作实施的基础;保障机制是应急协同处置工作的实施保障,为运行管理提供协同处置工作实施的前提。

1.2 运行管理协同机制的基本要求

首先,具有统一指挥性。民航运行管理的统一指挥是指:管理过程中,不论是什么工作,都要实现一个下级成员接受一个上级成员的指挥,采用一对一模式,如果存在领导成员领导两个人,则会造成管理机制的混乱和杂乱无章,工作就无法开展。

其次,有序协同性。从民航运行管理应急处置的主体看,管理协同应急处置不仅仅要得到各级纵向部门的有序协同,而且要得到各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横向有序协同,但是从空管协同处置的流程看,每一个应急处置环节,例如:应急处置预警机制、应急处置、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后果以及处理结果,要各个系统部门之间有序协同,分步进行,强化合作。

最后,要反应迅速。民航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突发性能够反应运行管理的处置能力,空中交通具有突发性,能不能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应对”,是考验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前提,应急反应迅速,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或应急处置程序),快速调配人员、设备等物资保障资源,部门领导及时进行现场指挥处置,这样能有效提高空管协同应急处置的迅速反应能力。

2 民航运行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航空事业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空中交通的安全性问题成为运行管理部门和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比如:2014年马航事件的发生,各种空难的发生都让空中交通安全带来了威胁,给民航运行管理部门带来了挑战。

面对着我国巨大的空中交通市场压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国民航业的持续发展,所以要进一步加强空中交通管制机制,协调好部门之间沟通机制,但是,哪壳拔夜民航业发展来看,民航运行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各部门没有形成协调机制,造成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对内部门之间没法沟通,对外忽视信息的收集和采纳,导致协调不力,另外,组织结构方面结构臃肿,人员庞大,没有形成各司其职的岗位责任制,服务管理混乱,造成效率低下,而且未完善预测预警机制,造成飞行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等等。

我国民航运行管理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运行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才刚刚建立, 没有形成雏形,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一线部门各自运行,造成了诸多不便。所以,我国民航运行管理部门之间在经济水平和航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要积极找出适合我国民航运行管理的部门机制,从而为减少航空事故或者将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提供出有效的途径。本文将以协同应急机制为例,分析了应急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3 民航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组织结构,强化沟通机制

民航运行管理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级进行界定的,这样能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到专人、专属负责。目前,民航运行管理的部门主要有各地区管控中心、各地区空管分局等,主要进行飞机的管制运行、航空天气的、设备的保障以及后勤服务等,运行管理单位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及时建立纵向层次机构的四级架构模式,就是应急指挥中心、部门值班以及相关科室以及代办和岗位运行,在同一级别的各个业务部门相关外延单位,例如:通用航空、军航管制运行部门以及航空公司、机场等之间要相互配合,紧密协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达到出事地点,分工明确,彼此协调有序,保证突发事件的高效解决。

3.2 建立快速反应协调体系,提高各部门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要强化空中飞行区域的沟通机制,让空中管理者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并且在执行紧急任务的时候,能够根据具体的空间形式和周围环境,根据所面对的应急性任务和需要,做出可以适合临时飞行的航向和飞行区域以及高度,并且向民航运行管理总部进行报告进展情况,紧密的合作,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新问题和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开始到问题的解决都要时刻把握“空中生命线”,保障突发事件人员安全。

3.3 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实现空管应急处置的法制保障

国际上的空中区域广阔,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管制技术和体质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空中管制标准不同,所以,在进行民航运行管理过程中,要认清各个国家和地方的空中管制法律法规,这样利于航行路线的安全,由于突发事件或者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救援难度大、飞行环节多以及组织协调复杂等因素,要提前建立应急协调政策,以国家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制定,明确管制单位的程序、内容、方式;管制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及时在天气、通信、飞行以及航管等方面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认真解决空管中的区域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中的失误,总结经验,及时建立全面、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利于法制保障的实施,政策能够得到落实,“平急转换”才能有针对性有力保障。

3.4 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强化特殊飞行下的安全

预警的建立是空管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任务,目的是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民航管理中的预警机制包括:通信数据、电报、空管自动化系统以及雷达、管制运行数据、航情数据、气象数据、现场运行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等静态和动态分析,它就是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事件,避免发生大概率事件,比如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恶劣天气、飞机故障、设备状态异常、数据错误等)的安全性进行战术预警,提前处置并及时信息,提前防范,及早解决。

4 总结

综上所述,民航运行管理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性,必须注重每个环节,否则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与损失,民航空管安全应当始终贯彻到每个细节。所以,建立民航运行管理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和运行机制,制定应急飞行任务优先权规则和空域分配原则等,明确管制应急协调通报和报告程序,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航空中的生命线通道。

【参考文献】

[1]曾云洁.浅析空管班组资源管理及搭配[J].人力资源管理,2013(9):20-25.

民航安全运行范文3

【关键词】 民航通信 导航监视 危机问题

引言:现阶段我国的民航业发展比较迅速,民航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天气以及鸟群等因素影响,会对民航飞行安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通过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问题管理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危机的消除提供支持。

一、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及其系统分析

1.1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监视功能主要是对飞机平台采取多样化技术手段,来获得飞机所处环境的各种状态数据,根据这些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性。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功能比较多样,可对地形以及气象和交通等层面进行实时监视,对地面管控掌握飞机飞行状态提供了保障[1]。随着通信导航监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能够形成独立和协同监视的技术支持局面,能有效保障民航飞行的安全性。

1.2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分析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是通过多个子系统所构成的,主要是讲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以及监视系统进行的有机结合。其中在通信这一子系统当中,就是信息通过某一物质从传送者到接受者过程。通常通信按照信号的特征能进行分类,分成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这是通过信息源借助通信设备利用信道发送到接收设备上,从而便于接收者对信息进行接收。在通导航监视系统中,通信系统是比较关键的,对保持空中和地面的沟通联系有着保障作用。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当中的监视子系统,主要是地面管制机构对飞机航向和安全的监督,在发现了飞机出现故障问题时会及时性的通知,以及对危机进行及时处理。民航安全到达目的地离不开这些子系统的支持[2]。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中,导航子系统是地面上管制机构结合设备显示出消息,在通信设备应用下为飞机进行指导和控制航向的应用系统。通过导航系统的应用,就能保障飞机安全的到达指定目标。

二、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现状及危机问题管理措施

1、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现状分析。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民航事业的进步也比较迅速。民航中对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是地面管制机构的系统不够完善,飞机在飞越大洋的时候只能依靠程序进行管制,飞行途中有飞行员依靠设备向地面管制发出信号,在交流信息方面就存在着一定困难。我国当前的信息导航监视系统还相对简单化,在对导航信息备份的手段也不完善[3]。受到飞行区域限制,机场停靠飞机量就会增加,一些机场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就会对民航的平衡发展产生阻力。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监视不全面以及系统的失效问题还比较突出。

2、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问题管理措施。加强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管理。在危机管理工作中,先要在设备管理以及维护运行方面进行加强,避免设备在正常范围遭遇到损害,保障设备在规定范围内安全使用。这就需要重视设备的更新以及升级应用,严格遵循说明要求进行保养维护。机场管理部门要聘请专业人士,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进行检查,保障系统的良好运行。然后设备启用前的档案建立工作要能妥善实施,对系统运行情况作出详细的记录。通过在这一层面充分重视,就能有效保障民航的飞行安全性。充分重视对卫星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应用中,就要充分发挥卫星地面站的作用,对民航陆地通信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善。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中进行应用,从而保障民航的飞行安全性。购置机载终端设备以及科学应用,在国内卫星无线电定位导航系统的研究工作方面积极开展,这些都是用于解决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危机问题。完善危机管理制度。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作用发挥,需要构建完善危机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安全的基础保障,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危机问题的发生。从具体的管理制度建立上,要建立避免危机产生的措施,在机场通信导航中执行p岗制,要能科学的搭配班组人员[4]。从技术层面提供支持,构建多级分层次的检查制度以及不定期检查制度等,然后就是要将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及资料备份工作完善实施,发生失误就要及时性做好补充工作。从这些层面进行完善,就能保障管理制度的作用积极发挥。

结语: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的出现,不管是人为因素还是非人为因素,都要在管理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完善的危机管理制度的应用下,保障民航的安全性。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管理的研究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实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健宇. 关于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16(20)

[2] 马艳茹.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设计浅析[J]. 中国新通信. 2016(17)

民航安全运行范文4

摘 要: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我国民航事业发展迅速。民航安全是保证航空事业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关乎用户效益,是推动航空事业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社会影响十分巨大。为此,要重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理性进行体系模式的选择,正视民航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民航事业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该文全面探讨了民航安全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民航 安全管理体系 选择

中图分类号:V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02-02

民航事业得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安全性,在根本上维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和各项利益。对于当前的民航,公众对其安全性期待较高,同时,风险系数较大,系统性突出,因此,安全性的增强是衡量民航发展水平的关键。民航事业领域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带来损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民航安全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是提升民航安全指标的重要方面,切实保障民航的可信度。

1 对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

对于民航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将国际民航组织所制定的规定作为依据,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措施体现的特性。同时,立足国家相关民航发展的基本政策,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构件民航方面的安全方针和目标。在整个民航安全管理系统中,涉及较多方面的内容,如民航安全相关理论、约束性的法律法规、信息数据库、监管数据、安全文化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为了促进民航安全目标的实现,要关注民航安全体系中各种要素,将其维护在最近的运行状态

2 对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背景的介绍

2.1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历史背景

在整个民航事业的发展中,对事故的处理,主要是立足后期调查与纠正,将其作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模式,目的是实现对事故的有效预防,避免再次发生。当前,公众对航空安全期望日益提升,传统安全管理方法彰显不足,很难实现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要寻求一种全新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树立高效的民航安全管理思想,采取有效的手段,将安全理念渗透其中,强化民航系统的过程监管,实施动态跟踪,保证闭环管理的可持续性。

2.2 我国民航引进安全管理体系的环境

对于民航事故而言,其危害性巨大,彰显突发性与国际性的特征,因此,其所带来的损失十分大,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民众对安全性、舒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重视对民航安全发展瓶颈的应对,千方百计提升民航安全管理系统的自身安全系数,充分认识到任务的紧迫性。在民航发展的初级阶段,民航领域更加关注事故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安全问题处理方式的完善,也就是对物理因素引发事故的分析,因此,更加关注飞机的自身建设,忽视对事故隐患的调控和管理。在长期发展中,各种情况不断兼容,吸取了一些经验,推动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发展与建设。对于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创新,要重视安全管理观念的改革,强化对运行过程的跟踪和控制,强化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 对民航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目标与指标体系的介绍

3.1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发展方向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重视经验的积累,追求系统的全面性、完整性与实用性,正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另外,在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中,民航业务范畴不断扩大,在时代的推动下,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制定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明确安全目标和方向,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配套安全指标体系,促使民航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

3.2 民航安全管理系统的指标体系

立足民航高层管理层面,要重视对系统运行的全面安全评估,强化对风险的预测,实现对风险的科学规避,同时,形成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安全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体系指标,这是民航在认识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在完成安全管理制度构建之后,要对其权威性进行明确,强化执行力度,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例如,在实际中,要进行安全风险预警阀值的设定,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全程监控,保证各个环节能够进行数据信息的及时获取、存储和收集,强化整合;在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完整中,要注重应急事故处理系统,实现事故危险级别的降低。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形成合理的、针对性较强的应急处理方案,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有序调动各个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实现对危害程度的降低。

4 如何推动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理性选择

4.1 重视开展以人为本的机务队建设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关乎民航事业运行的稳定性与长远性。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方面不断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此,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目标和指标体系,需要强化机务队伍管理与建设,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人才。立足实践,机务人员是最基础的人员,能够实现对故障及早发现,与机体安全运行与否关系紧密,因此,如果问题能够让机务人员及时发现,同时,在最短的时间进行科学的分析,形成最佳的应对方案,为此,要切实增强机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这对于整个民航安全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要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机务人员的培养创设有力的环境。

4.2 正视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为了建设更加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要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应对的针对性。在当前的民航企业中,人因数据繁杂,相关制度存在缺陷,直接阻碍民航企业的有序发展。因此,要正视民航安全管理体现的发展水平,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现框架,更好地发挥整个体系的价值。

4.3 加快一体化建设

针对民航安全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相关体系,如安全监控环保体系、保安管理体系等,在发展中不断融合,相互促进,在融合中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完善。安全管理体现的建设需要立足企业实际,形成多体系相兼容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4.4 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目前,很多国内民航企业都更加倾向于自己进行安全体系的建设,“闭门造车”的现象十分突出,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规章制度很难实现对所有情况的覆盖,同时,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民航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结合时展步伐,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化运营人员,同时,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4.5 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

民航安全管理建设离不开政府相关法规的约束,也就是安全管理法规,这是企业实施安全运行和管理的根据。为此,相关人员要明显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民航生产的相关法规,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法规涉及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需要全面考虑国家、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情况,立足企业运营实际,切实提升民航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民航建设领域,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系统性、长远性与艰巨性,需要立足可持续发展,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对安全管理现状给予正确认识,贯彻科学的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根本上推动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民航安全运行范文5

一、民航领域网络信息系统在新形势下的技术要点

在现代民航领域,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信息中枢,也是能够保证民航运输管理正常进行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为了实现民航运输业更好的发展,针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主要是针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一)民用航空领域网络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

所谓网络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系统能够根据业务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快速的调整,能够对各种异构系统都能够进行适应,同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推广和移植。网络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主要来源于民航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其也是发展现代民航运输业的客观要求。在民航业,对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的认识程度很高,对保障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但是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系统一定程度的僵化,投产后的信息系统,往往对变化的适应性差,难以升级扩展,这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系统设计不足的原因,同时必须要考虑关联业务发展对系统的影响。我国的民用航班数量以及运输的客流量正在不断增加,但是已有的信息管理模式却非常僵化,不能够达到有效的协调机场各信息系统的目的,因而就需要尽快优化旧有的网络和信息系统。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使民航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及时有效的进行数据交互,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机场各关联单位对于信息处理的共同需求,从而离港系统的升级效率得到提高。民航运输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网络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使其信息系統的发展能够和市场要求保持一致,当民航管理中的需求产生变化时,网络系统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网络信息系统的整体能够得到优化。由此可见,建设民用航空信息系统的过程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虽然构建系统的过程时间可能会较短,但是使其能够实现稳定高效的运行,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在改进的同时还需要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民用航空系统中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在对民航运输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也推动了国内的民航类机场的运输能力和建设规模的加快,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其设备、建筑规模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都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要确保大型机场的信息安全,就需要有与之对应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而庞大的网络系统就是其标准配置。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中,具有各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其各司其职,使整个机场能够有序正常的运行。当一些匹配不当或者运行不畅在子系统中发生时,那么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系统的整体瘫痪。一些大型的国际机场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信息系统中通常会安排几个不同的开发单位来分别负责其开发任务中的不同模块,研发完成后,系统进行对接然后投入使用,由对接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是不能够避免的,因而系统中的子系统之间需要有很好的兼容性。因为民航网络系统中的复杂性的特点,其对兼容性的要求也会更高。

二、维护民航信息系统的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维护支持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的设备。当前很多系统没有考虑向下兼容、不支持不停航自动更新和切换,导致系统的维护升级成本很高,风险也很大。实际上,不会有完美的业务系统,只有不断完善的业务系统,在系统设计时,安全、健壮的自动升级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民航网络错中复杂的特点,其系统一旦开启就不能够进行轻易的关停。民航运输体系能够保证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就是网络和信息系统能够保证不间断的工作,这也是保证民航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条件。因而使民航系统中的设施设备以及硬件条件能够保证稳定安全的运行,是民航网络能够得以稳定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其维护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架构:即在关键业务系统中的硬件设施上进行双机热备加磁盘阵列的安装,用于对网络系统进行更高的安全性的保证,机场的离港系统以及运营数据库等核心系统的服务器使用的是IBM的小型机,实现分布式的框架,使性能得到保证的同时,将系统的可用性提升上去。

2.维护机房的供电系统。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信息系统供电;在供电中尽量使用双回路供电的模式,还需要设有专门的UPS机房,一些高可靠性、高容量的电源设备配置在机房中。另外,在机房中需要安装一个专用的温度监控器和空调,以确保在温度上升时,报警器能够有效报警,使工作人员能够注意到,并进行处理。按照离港系统机房建设标准,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机房应安装专用精密空调,自动调节机房温湿度。

(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针对防火墙设置,软件升级等方面进行维护。升级和维护民航网络信息的相关技术是整个系统维护中的重要一环,是民航运营信息能够很好的存储和传输的一项稳定的保证。在选择网络的结构是,推荐选择标准型的双核心三层式的结构体系,在此结构体系中,有接入层、中间层以及核心层三个结构。在进行网络维护的过程中,需要从系统安全性出发,使整个系统都能够得到防护软件的保护,对与外网连接的端口需要防火墙进行设置,内网中也需要区分访问权限,使网络信息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不会受到外来的攻击。

1.结构安全: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2.访问控制: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3.安全审计: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并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4.入侵防范和恶意代码防范:应在网络边界处部署ips等安全设备,对网络入侵和恶意代码攻击等行为进行防范。

针对系统自动化进行维护。目前,民用航空的网络信息系统中承载的任务越来越多,也大大增加了其运行的压力,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只是依靠人力来进行软硬件动态的信息的查看,更不能只是被动的去等待技术支持的出现,这些都是低效率的方式,是不能够满足目前快速反应的需求的。因而,需要使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可以建立相应的故障监控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来实现服务器硬件及其运行情况的监控,如磁盘空间和CPU等,也可以将现代化的仿真技术应用于其中,对用户操作进行模拟,使用自动监控等相关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人工的重复操作过程,使员工的工作量降低,从而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完成对用户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怎样实现二次开发系统的过程,实现系统的定期验证和备份,进行应急演练的活动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研究。

三、结束语

民航安全运行范文6

【关键词】 航空安全 民航设备 管理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航空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航班流量不断创新高、空域资源复杂的情况下,民航空管管制部门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空管相关部门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1 当前民航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1)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对落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民航运输发展平均都是以两位数的增长率,设备种类和数量也是呈翻番上涨的趋势,而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水平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设备管理缺乏管理的细则,而另外一些设备管理规定又没有适时更新。

(2)设备设施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欠帐依然比较严重,备件严重缺乏,设备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部分设备陈旧老化,超龄服役,这些都是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3)民航空管设备管理人员急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现有空管设备从业人员具有年轻人占有比例大、知识层次高的特点,如何增强员工的积极奉献、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4)民航空管应对大的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非常有限,对应急救援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急需更为完善的应急机制;第五、来自民航系统以外的非设备因素对设备安全管理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改造,我们的一些导航台的周边环境恶化,造成导航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民航专用无线电频率被严重干扰的情况也异常突出。

2 空管设备配置原则

(1)对主要空管设备要实现“一主、二备、三应急”的配置。目前,民航空管设备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方式实施冗余配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整个系统的设备保障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2)由于空管设备系统具备资源配置多、设备科技含量高、设备资金投入大、设备更新换代快等特点,因此要我们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设备配置理念,根据空管设备保障实际,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合理配置资源。根据现有空管设备的状况,认真分析查找构成设备备份、应急系统存在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弥补系统漏洞,真正实现“一主、二备、三应急”的功效。

(3)主、备、应急三个系统,还应该严格把握物理隔离概念,避免存在公共部分,形成瓶颈。如有公共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将导致主、备、应急手段全部失效,造成严重的不安全后果。

(4)民航空管设备安全体系建设中,设备的主、备、应急配置原则非常重要,不可“重主用、轻备用、忽视应急”。主备配置应该严格实现1:1,应急配置应该满足运行的基本需求。

(5)牵涉到直接使用单位的备用和应急设备,应该考虑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实现无差异操作。起用备用和应急设备的情况基本属于非正常情况,如果在紧张情况下还需要适应设备使用流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备用和应急设备的作用。

3 保障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1)通过加强与国际、国内民航机构的交流,建立民航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反馈意见的收集、分析系统,建立中国民航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资料研究管理部门,进行规章体系研究,梳理目前的规章制度,理顺关系,废除修改过时的条目,增加适应时展需求的新条目,同时注重整体配套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样民航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系统将有可能更加趋于合理,必然会更好对民航设备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2)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常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发展民航运输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管制设备服务、保障飞行安全做好物质准备。设备管理部门应负责(或参与)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使用、保养、检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避免使用与规划、购置脱节。

(3)加快推进空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应用在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中也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只有在新技术应用上能把握住机会,符合时展的需要,才能走在全行业的先头位置,才能为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国民航事业还处在发展阶段,目前的管制水平和设备技术水平以及几近饱和的航班流量,造成整个系统很难从容面对突然其来的恶劣天气,突发应急事件的发生,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航班延误。空管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空管新技术对应的空管设备的技术更新,这也是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持续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未来新一代的空管系统将采用卫星、信息、网络、自动化技术等,将星基于现行陆基系统集成起来,构建地空一体化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4)加强队伍建设。民航空管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中,人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技术人员是民航空管系统的技术基础和重要资源。在人员引进的方式上,管制部门有集中考核,再分单位挑选的工作机制。这一点,设备保障部门也可以借鉴。虽然目前设备保障部门也是严格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把人员入口关,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各单位都是独立操作,也没有统一的操作办法和流程。为了统一空管技术人员的招聘规范,加强对招聘的组织、协调及管理,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员培养选拔机制,系统统一实施招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要人员管理上应侧重于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思想教育、加强心理辅导、注重人文关怀,培养他们认同空管系统统一的价值观。同时,在空管企业文化建设里面,应该更多的考虑新一代员工的需求,让他们能认同并能积极参与到空管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

(5)建立健全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及监督机制。要减少民航空管安全运行的隐患,我们必须要做到就是对民航空管运行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估,从而对其进行及时的管理与解决,防治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我们还要完善对空管安全运行的监督机制,使得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估等能够正确、有效的反馈,从而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的排查与解决,保障民航空管的安全运行。空中交通管制员要根据飞行的需要,及时提供导航设备。当其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即通知检查。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未经值班管制人员的许可,不得关机。在相邻管制区内,管制人员要保证飞机有不间断的导航和管制服务。当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发生遇险、失事等紧急情况,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应立即将掌握的资料和情况,提供给组织搜寻和援救的单位和部门。

4 结语

总之,对民航空管运行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的分析,有利于民航空管体系的完善,从而减低空管运行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空管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Ⅰ-R3).

[2]《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AP-83-TM-2011-01).

[3]陶雷.民航空管运行不安全因素调查分析[J].学术论坛,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