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1

关键词:软件工程硕士;现代物流;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软件工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定的需要,培养具有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并同时具有深入行业应用知识的人才而设置的培养体系。现代物流业是国内近阶段全面、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其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大量的产品制造机会,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物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深入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以运输为中心的传统物流操作转变为以国际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服务。随着物流业对信息技术的日益依赖,以及中国市场上对物流人才的日益需求,使得软件学院开设现代物流方向的工程硕士顺理成章。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一直在了解并把握行业应用方向上积极地思考、谨慎地行动,以求建立高起点、面向高端、面向国际化的工程硕士专业方向。在决定开办现代物流方向后,经过对香港大学属下全资子公司易新科技有限公司(E-Business Solutions Limited, 简称EBSL;其之前名称为ETI Consulting Limited,简称ETIC)的全面了解、深入考察,决定由EBSL全面负责现代物流课程的设计、教学、以及实习指导。

EBSL是面向香港、珠三角进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无线应用技术、应用平台集成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科技开发公司。相对于国内或全球其他地方而言,香港在现代物流业方面长期以来有着强大的IT技术应用优势及产业竞争优势。EBSL以其众多的、扎实的行业应用知识及经验提供优质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香港与珠三角地区有众多的客户以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课程设计

2.1课程设计理念

当EBSL同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联合起来开设现代物流课程的时候,双方很快就确定了如下课程设计理念:

(1) 课程的应用导向。除了满足软件工程硕士本身对行业知识的应用导向要求之外,在设计课程时,要尽量分享EBSL一直以来在香港及珠三角物流行业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

(2) 课程的国际化。香港的物流应用技术水平虽然已经很高,但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物流业的最新趋势,仍需要跟踪、分析、整理国外发达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最新应用技术。

(3) 课程的差异化。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大学开设了现代物流相关方面的课程以及出版了相关的教材。基于高起点的合作初衷,在设计课程时要突出差异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风格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4) 课程的多层次化。由于软件工程硕士的学生有的是脱产学习,有的是在职学习,有的本科学习背景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有的本科学习背景是管理或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背景、知识面、及时间可得性。

(5) 体系的完整性。现代物流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要在内容取舍上做到点面结合。对不能深入介绍的内容,要向学生展示出一副完整的体系架构,以便学生对自己已学习的知识、待学习的知识有清楚的了解。

(6) 内容的启发性。硕士教育已经是远超越牵引式的教育阶段。在课程内容或课后作业上,要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继续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入探索。

2.2课程设计过程

基于以上双方达成的课程设计理念,EBSL调动了众多的资深行业专家、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应用开发人员一起进行课程设计。其间,经历了向两个方向的探讨,设计了两种待选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而设计的五门循序渐进的核心课程,分别为现代物流基础(Basic)、现代物流操作与管理(Operations & Management)、现代物流信息系统(IT Systems)、现代物流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以及现代物流系列讲座(Lecture Series)。如图1所示,左边是五门课程的层次结构,右边所示为其中一门“物流操作与管理”课程所覆盖的内容。

该五门核心课程并非完全分割,而是都涉及到行业知识(Domain Knowledge)、产业分支(Industries)、处理流程(Processes)、操作(Operation)、信息技术系统(IT Systems)、信息技术开发(IT Development)、管理(Management)、及发展趋势(Trends)共8个维度。但每一门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之间可以达到前后照应、重点突出,如图2所示。

第二种方案是抓住“现代”这个关键词,以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为主线,从多角度阐释“为什么是现代物流”,“什么是现代物流”。“为什么需要现代物流”等问题。相关课程的结构如图3所示。

如图3表明,我们主要是产业发展(Industrial Development)、操作(Operation)、管理(Management)、信息技术应用(IT Enablement)、服务区域与时限(Service Range & Time)、安全(Security)、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等角度来阐释现代物流的发展、演变、特点、并以此为主线来讲授相关的应用知识。

经过多次的讨论,最后确定以第二种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课程内容设计,因为该方案更符合预先确定的课程理念,特别是在课程的差异性、灵活性、体系完整性、及启发性方面。

2.3课程设计结果

在确定课程结构后,经过多方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与比较,最后设计出针对一个半年学期的四次共十六个学时的课程。

第一次课程主要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介绍现代物流,其中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现代物流的模式、我国现代物流的现状。其中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包括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因为在其发展历程上,三个国家间是有传递关系的。现代物流的模式方面介绍了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现代集装箱港口、保税物流、全球速递、绿色物流等内容。有关我国现代物流的现状方面,从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产业横向比较、物流成本比较、物流从业人员比较,以及现代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及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第二次课程主要是从操作的角度介绍现代物流。其中介绍了四种主要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在其运输、仓储、搬运与装卸、流通加工阶段所涉及的设备、工具、流程、单据或文件。第三次课程主要从管理的角度介绍现代物流,其涉及的内容包括作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与收入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客户与合作伙伴管理、资产管理、并最后汇集到信息管理。该方面的内容与前一次课的物流操作配对起来,进行有点有面地介绍。第四次课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介绍现代物流,其讲解思路是以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为主线,介绍同现代物流有紧密应用的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与录入(条码、RFID、GPS、中间件)、信息编码与存储(UPC、GTIN、EPC)、信息处理与分析(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空间数据分析)、信息的呈现与可视化(GIS、仿真系统)、信息交换与共享(EDI、ebXML、BPEL、EPCIS)、信息传递与(GSM、3G、SMS、GPRS、WAP)、信息系统架构(SOA、EDA、Cloud Computing、SaaS),以及一些具体的物流信息系统。

3教学实践

按照既定的教学时间安排,我们在浙江大学2008冬季及2009春季学期,平均每个月给学生授课一次。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时所确定的应用导向、国际化、差异化、完整性、多层次化、启发性等课程理念外,还注意了如下的教学细节。

3.1时事性

如在第一次课讲授现代物流的模式的时侯,宁波刚好举行了“宁波―舟山港2008年第1000万集装箱”的庆祝仪式。对宁波―舟山港而言,突破1000万TEU集装箱吞吐量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属于宁波广为传播的一件大事。在课程中,我们把该事件与现代集装箱码头的发展、中国集装箱码头的壮大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基于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产生热烈的讨论,以留下真实而深刻的印象。又比如在讲授现代物流的风险管理的时候,刚好在亚丁湾发生多起索马尼海盗劫持商船的行为。课程中就把预防海盗的劫持,作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又重新归纳为一个海运重点关注的风险,虽然它曾经是17、18世纪航海界的灾难性问题。

3.2趣味性

如对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等运输方式所涉及的运输、仓储、装卸与搬运、流通加工等过程,并没有枯燥地一个一个介绍,而是设计了一个虚拟事件:2009年NBA全明星赛将在菲尼克斯太阳队所在的凤凰城举行。为满足球迷对全明星球衣的热爱,组织者1月份向中国广东某工厂订购了5万件全明星赛球衣。基于这样一个虚拟事件,再设计了一些虚拟的球衣产前及产后物流流程:(1)服装加工厂从湖北省采购球衣所需布匹,通过公路运输运往武汉某货运站;(2)通过铁路运输,布匹由武汉某货运站运到广东某仓库进行仓储;(3)球衣完成加工后,球衣装进集装箱,准备出口到美国;(4)集装箱由货柜车运到深圳,在深圳出口通关;(5)从深圳通关后,运到香港集装箱码头;(6)在香港集装箱码头装船,通过海运运往美国三藩市的配送中心;(7)在三藩市的配送中心完成分拣、包装后,通过飞机空运到凤凰城机场;(8)从凤凰城机场通过快递服务运送到各球衣销售门店。基于这样一系列虚拟任务,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球衣交付的同时,把其中所涉及公路运输、货运站、铁路运输、仓储、集装箱运输、出口通关、集装箱码头、海运、配送中心、空运、快递服务等知识全部融入其中。

3.3团队协作

比如,在介绍完前面所提到的NBA球衣交付的虚拟流程后,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后作业,要求5~6个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查阅相关的数据或作出合理的假设,来计算虚拟场景中球衣物流的整个时间与成本。该时间或成本没有预设标准答案,学生可以重新设计路线,走不同的港口或航线,作出不同的假设。目的是要求学生去深入考虑其中的环节(运输里程与时速、装卸时间、交接时间、报关环节时间、航班与船期、意外情况等)并收集相关的参考数据作为支撑材料,来对其结果进行辩述。

4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易新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这种跨区域的、高起点、高定位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非常成功的。课程从设计开始就遵循了应用导向、国际化、差异化、多层次化、完整性、启发性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经过了深入的调研、比较、论证,设计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教学的时事性、趣味性、灵活性,以及对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的培养。该课程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兴趣,众多相关专业的学生选修了该课程。课堂的最高听课学生人数达到200多人。在教学完成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良多、知识面扩展很大。对毕业后成为一个了解物流行业发展、理解物流操作、认识物流管理、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有了足够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雷敏,茂强. 示范性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7(6):33-35.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2

关键词:营改增;现代物流企业;财务情况

一、绪论

1.研究的背景

市场经济不是由经济主体独自参与的,还有着国家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而调控的手段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税率的控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当前整个市场是一个较为灵活、开放的市场。湖南的经济主体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多样化,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发展战略产业,成了当今形势的主流。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企业对湖南经济的贡献,是不容忽略的。

2.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概况

现代湖南物流企业从我国当前的整体趋势,网络化交易的增加,整个工业等水平的提高,信息沟通的提升,这些都促进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础,也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大大促进了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通过混合经营的方式,仓储业和智能化的提升,都是湖南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促进因素。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理论基础

1.营业税改增值税基本概念

营业税是从当前的湖南的营业税款收纳情况来看,这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纳税款项缴纳情况,包括劳务、无形资产的转让或者是不动产的售卖,这样的单位或者个人,都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的营业额税收的一个税收种类。当前营业税也是税务的一个重要的税种,它从20世纪初,在民国时期,就开始执行了。到了21世纪,我国又开始有了关于营业税的相关条例的制定,这就标志着,营业税发展日趋成熟。营业税从最初的四分之属于地方财政的归属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营业税由于税率不高,这样的特点,就造成了营业税重复征收的状况发生。企业的营业税根据相关的营业税金,来进行记录,重复征收的状况,容易加大企业运营成本。

增值税征收的对象是我国境内,在进行商品销售,或者对产品进行加工提供,产品维修以及劳务等,还包括进出口的商品,这样增值税根据这些商品或者劳务,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一定的税收增值额,进行相应的税率,这样征收增值税。其中增值税作为税务种类的一种,其四分之的金额,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其余则是国家支出。在增值税缴纳过程中,应该根据增值税的要求填写,会计记账科目明细,必需严格规范会计制度。增值税的这些优势,分别从税率的调节作用上看,这种税率对资源优化过程,起到很好的作用,其次从市场竞争上看,对企业竞争协调,也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2.营业税改增值税

营业税与增值税都作为一个重要的税种存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两种税制对湖南经济的优化作用,首先营业税最初对重复征收的状况,发生的较为普遍,这样容易对增值税方面,产生一些不能抵扣的情况,后续缴纳的其他费用,容易对湖南企业的运营成本,加重负担。这样的情形,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这种状况对做为战略产业的服务业,也起到阻碍的后果,产业内的分工,不够细致。湖南企业的资金成本支出,可以从产业分工上着手,这样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应该考虑到生产效率,这样就可以在税收成本上,得到改进。从当前湖南的营业税征税情况,湖南企业的增值税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就容易对湖南企业税负成本造成压力。此时就需要相关的措施,来推荐相关促进产业,例如服务业的发展。

3.湖南营业税改增值税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看,这个历程是从21世纪初期才开始的,从国家制定方案,到国家的相关地点区域限定,都是一步步扩大的,从上海开始,到相应的北京、江苏、福建等,还有部分都开始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区域,这是一个税制改革的过程,这种区域上的扩张,就预示着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符合湖南发展市场需要的,这种税制的改进,与时代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这样的情况包含了,首先从较为发达的区域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看出是否能够符合这种示范性的需求。事实证明,它是符合社会发展经济要求的,与上海市先锋作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情况影响

1.营业税改增值税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决策积极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湖南现代物流企业能够降低负担,这样就能够促进现代物流企业成本资金留存,从而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营业税改增值税在最初,大概三分之一的企业进行这样的税制改革。整个湖南市场税负就减轻了很大一部分,这种税负的下降,大大促进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的资金能够更好的进行部门的运营,有了财务情况的畅通,就能够促使其更好的提升服务规模,扩充企业的发展。会计核算时,根据相对的税额抵扣销项额度,记为应纳税额这一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情况的影响也是可以从几个方面上看,首先从收入的财务情况殇看,这种营业税改增值税,分别为价内税和价位税,这样的税制计算时,企业的收入计算与价税关系,应该从税改的相对的措施进行改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收入时的财务情况,应该从经营绩效上进行合理的筹划。

2.营业税改增值税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决策消极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负变化,对一些现代物流企业的税负,相反有所增加,这样就容易对湖南企业资金运作和赋税成本,有所增加。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当前的服务业的实行,并不全面,这样湖南现代物流行业的财务情况,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这种固定资产抵消纳税资金付出的情况,时能够达到一定的避税,但是长期会导致投资增值不足的后果。同时在出口退税上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由于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湖南的服务业的财务情况也不能得到和那后的控制,这样就影响到财务情况的减少支出的状况。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现代物流企业财务情况影响及建议

1.税改企业应尽可能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

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条款上看,增值税的相关纳税主体,根据相对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规模,可以从现代物流企业的相应的发展来考虑,湖南将自己的整体纳税企业,可以申请为一般纳税人为主体的状况。当前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环境中,应该从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相对的销售财务情况看参考,应该根据国家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相应的规定,从而给出一定的纳税方式。一般纳税人是较容易更改的,这样也更有利于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的相对的纳税资金控制。

2.对政策及时关注

从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相应的发展方向来看,当前的政策是非常需要关注的。当前的湖南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企业,应该组织相应的人力,去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制度进行研究。不仅仅对当前企业财务情况中的收入流进,成本支出和利润分配等,都应该考虑到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相应的税收或者其他相关的政策的影响。对这些政策的关注,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且是整个企业的人力的事情。这样在进行相对的企业税改,就会注意相应的抵扣情况,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和相对的票据采用上,都会考虑到增值税的纳入情况。只有关注到这些国家纳税政策的细节,才能使现代物流企业财务情况更好得从各个方面进行规划,也能在整个流程给予更好的控制和引导筹划。

五、总结

总之从整体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发展历程上看,应该从整体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概念上看,这种增值税的改进,对湖南现代物流企业减少相应的重复缴纳营业税,有着很大的改进,同时也能够对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情况给予很好安排。从减少税率上,节约了成本开支,这样就多了盈余利润分配,促进了湖南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14[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

物流产业的发展要与物流企业相结合,这个行业尤其是需要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物流企业想要在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下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重点在于物流企业本身是否有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也能体现,但从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整个行业来看,的确很难判定不同行业之间,尤其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个别企业之间,其核心竞争力是否会更强。

以广西为例,广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历程还比较短,传统的仓储、运输、搬运或者企业的物资供销部门在转型前大量存在,虽然这些企业已经在建设基础设施、培养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培训物流人才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如体制、产业环境与自身限制,相对于比较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在我国广西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程度、能力集中情况、信息处理能力、订单管理能力、项目策划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例如,杨叶勇(2014)[1]在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技术能力、服务水平、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人力资源,这四个因素构成影响企业核心力的一级指标,并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相关评价。董晶晶(2012)[2]在研究中提到,核心竞争力受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企业制度、人员、创新、管理、战略、市场、资产、技术、资源等众多要素的系统组合。进入相关产业后,企业要特别重视主业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提升,同时要在每个产业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何种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都从企业自身出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具体比较微观化,本文拓宽研究思路,从宏观角度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有新的研究突破。

三、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不断更新的营销理念。目前,以广西为例,多数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都相差无几,仅仅停留在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这些初级服务,企业自己的独特化服务还没有形成。(2)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支撑。随着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网络愈发细致,且网络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世界范围内,大型跨国公司的物流网络大面积的分布。制造,生产或零售业开始越来越难以驾驭自己的物流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理想合作伙伴的选择便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拥有广泛网络。(3)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能力。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广西,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物流设备的企业只占有一小部分。因此,为促进物流信息化提高首先大力发展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物流设备。(4)高效有力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员工专业知识层面上,就与国外物流公司有很大差距。

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实行差异化服务。顾客的需求不可能完全相似,所以单一的服务员水平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并且,企业应该根据每个顾客对企业所做的不同利润贡献提供不同的水平的物流服务。因为差异化战略,每个企业都会确定其重要的顾客群,并且与不同重要性的顾客在实施差异化服务过程中建立不同的客户关系,来提供补贴水平的服务。(2)形成网络化配送经营体系。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物流活动的基础是服务网络。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形成大区域内的点、线结合,形成网络化的配送经营体系。(3)建设物流服务信息化平台。企业应尽可能的采用GPS、条码技术及EDI等新的物流科技,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安全性及服务效率。通过使用现代物流高科技技术,将现有计算机及通讯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提高贸易伙伴间通信的效益,降低成本。(4)开发高级物流人员。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尤其要注意引进和培养物流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人才资源的来发和管理工作,有计划目的性的培训,尽量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及业务素质,尽快抢占人才制高点,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得绝对的优势。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4

关键词:医药物流 问题与应对 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73-02

1 我国医药物流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

1.1 行业政策不到位,行业标准失范

原因: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标准以及运行管理机制仍处于不成熟状态,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医药企业在物流这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出现必将使第三方物流从医药企业中分离出来,而一旦分离开来就要面临对这些新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质考核和评估问题。但是国家在这些方面没有全新的、高效的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原来的GSP认证仅适用于传统的医药经销领域,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GSP认证内容,很多都已经过时。所以一个新的评估、考核体系的制定迫在眉睫。

1.2 投资不均匀,存在过热过散问题,缺乏有效整合

原因:自2002年7月我国某医药企业与国际著名物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西门子德马泰克正式签约,合力建立了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兴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目前即便是国内销售龙头企业,中国医药、九州通以及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其医药物流份额也仅占整个医药市场总额5%而已。而且这些医药企业的物流建设多是以企业为主体,因此表现出规模大、站点和投资多等特点。预期规模要求,通常会超过正常企业业务的3至5倍,个别甚至还要求必须支持上百亿销售额。就当前的形势下来看,因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供应链整合环境发生了变化,存在着不利影响因素,加之第三方医药物流不成熟,以致于各分一块或者重复投资现象非常的普遍。本人在东莞实习期间发现不少医药企业处于这种尴尬状态。

1.3 第三方物流不成熟

原因:由于分离出来的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经历一个应有的发展历程,导致很多第三方物流能力的不达标。几点可见。第一,配送站点分布单一化,因为配送网络主要根据以前的药品进、销线路和节点演化而来,故分布根本不合理。第二,信息流通能力低下,由于医药物流的信息基础建设落后,所以没法形成一个适合国内市场的具体方案。第三,多数医药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储运管理为主,缺乏专业物流人才,当面临更大的商品吞吐量时,处理速度、作业效率,准确率与成本等因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1.4 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原因:从行业内专家的角度来看,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高级医药物流人才的人属于凤毛麟角。而且随着医药物流的持续发展,差距也会随之更加明显。以东莞一君药业来讲,一个仓管人员除了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发货,电脑录入工作。医药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我以为有两方面。第一,很多医药企业对物流概念认识不清,片面地以为医药物流只是对现有医药货物仓储与运输的简单相加。以致使医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错误地认为: 高薪聘请专业物流人才的价值根本没有大量聘用装卸搬运与仓储人员高。第二,在物流人才管理过程中的种种疏漏,也使得物流人才大量流失。

2 应对方式

医药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慢慢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医药物流需要一个发达的信息流通和交换平台。然而,在传统的形势下,因对信息化管理有交高的要求,所以除对外信息进行处理,还需创新企业内流程、组织结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化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同时,因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因素影响,医药物流更多依赖内部人才以及资金和管理技术手段。在该种情况下,医药行业一定要端正态度,重新审视医药物流,及早从传统的运输+仓储模式中走出来,重新认识医药物流的真正内涵、潜在的问题,并且着手构建战略物流体系。

2.1 积极响应医药物流政策

在当前的形势下,若想有效发展国内医药物流,则需从宏观层面上积极培养现代医药物流市场,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之逐步走向法制化、合理化以及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格局,确保医药物流市场能够在良性竞争环境下成长。

2.2 强化医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中,将国外、国内先进的技术与医药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小物流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物流相结合,全面推进国内医药物流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医药物流发展的重点在于将供应商、网络销售终端以及物流中心分工整合。其中,供应商的主要任务是产品深入研发以及生产、消费终端的服务;物流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上游的供应商管理以及下游的客户群服务。通过规模化配送,可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效率,大大降低流通环境的成本开支;对于网络销售终端而言,其重点要抓好相关药品的销售,并且提供专门的药品咨询服务。

2.3 构建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医药企业而言,应当积极构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应当严格按照现代物流标准整合资源,逐步使其功能发挥出来、分步到位,有效占领当前物流市场。高规格的物流配送中心应当以自身配送为基础,逐渐面向医院、商家以及零售药店;同时,还要找到稳定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不断拓展物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将原本比较单一、简单的药品配送,逐渐扩大到医院、运输存储以及药店产品等。在此过程中,配送中心不仅要实现加强信息化建设,而且还要帮助其上游以及下游的客户群体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网络体系,实现区域信息化物流发展目标。对于物流中心的从业人员而言,可由上述三方成员组成。物流中心包括对医药商品库存、运转、管理以及分拣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通过共同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药品的批量物流管理,不仅可以加快药品市场流通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优化整合物流管理,节约医药物流成本费用。

2.4 物流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在对药企进行重组和联合以后,可以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对内部的各个物流作业流程和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此来提高医药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第一,将销售渠道中的厂商、零售商以及批发商和消费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这样可以确保医药物流发展的合理性。第二,通过市场有效打破割据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行业、跨地区或者是跨所有制的医药物流集团。基于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厂商、零售商以及批发商的联合,这对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我国很多医药流企业能力有限,所以应当不断优化医药物流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这是加快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发展步伐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立足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对传统的配送体系流程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造,通过运输合理化以及出入库自动化、库存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实施,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配送运作效率和质量。

2.5 加强医药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建设

医药企业作为联系其上下游企业的纽带,对现代化物流系统需求更为突出。因为依靠现代化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系统,可以与医院、供货商以及零售网点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此来帮助医院、供应商以及零售商及时的供货或者存货。物流信息数据的处理,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快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沉重的任务。故国家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据调查显示,国内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利用率非常的低,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程度更低,信息化建设缓慢,为此需要政府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加快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2.6 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国内医药企业对于医药物流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物流层次上,所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内物流费用普遍偏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在发展战略选择时,若选定第三方物流,则需着手市场发展战略、要素战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去争夺市场资源;如何获得更多、更可靠的市场信息;如何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或者如何才能整合产品运输、仓储以及加工配送等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其可帮助企业有效解决成本高以及传统的库存不合理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当第三方物流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完善时,企业就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当物流可以成为企业联盟的纽带时,物流的高级阶段,物流一体化也将为时不远。

3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医药物流在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但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还要靠物流人一起不停的努力去完成。

参考文献

[1] 郑权.浅析我国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问题[J].海峡药学,2005(6):210-213.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5

关键词:现代物流 武汉经济圈 重要支柱

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运而生,并加速发展的新的专业化领域和产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落后的产业支撑的经济必定是落后的,新兴的、充满朝气的现代物流必定会带来经济新的繁荣。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下,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新的必然趋势。

现代物流促使区域中心城市武汉的聚散功能形成

著名科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哈格斯特朗(T.Hagestrang)的扩散理论,都把城市与区域间各种“力”的消长概括为两种力的作用―“集聚力”和“扩散力”。聚集和扩散功能是经济区域内各城市所共有的城市功能,聚集和扩散功能最强的城市是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已成为具有服务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高渗透性的综合服务性产业。随着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不断发展,中心城市企业的生产方式将由福特制生产方式转向后福特制生产方式,市场竞争格局也将由商品竞争转向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的全面竞争。在这种竞争形势下,中心城市对现代物流的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依赖性越来越强,高效率、高水平的现代物流对于中心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的形成和发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

在经济区域内,各种因素的优势是不可能相同的,必然形成经济区域优势差异,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网络体系中综合优势最强的结点。在市场经济竞争形势下,众多的决策者和集团为了自身或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必将在中心城市形成优势区位聚集,从而带动资本、人口、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是形成聚集和扩散功能的重要原因,而现代物流恰好能够有效改善部分区位因素、强化区位优势、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

现代物流的主体是一个网络系统,它由诸多结点和连接结点的链组成。这个网络系统的形成使原来松散、孤立存在的各个因素之间的随机的、偶然的关系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稳定的、紧密的、经济利益一致的共同体。一个结构稳定、高效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成员之间的磨擦和矛盾、降低交易费用,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网络成员和网络整体的经济效益。

武汉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武汉作为该经济区域内空间流转集中系数最高、综合优势最强,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核心枢纽城市,与圈内其他八个城市以及经济腹地在现代物流的支撑下,构成开发性的经济循环系统,依托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多种形式的“对流”在该系统中发挥强大的集聚与扩散功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圈的共同发展。

现代物流促进武汉经济圈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

现代物流的发展必将促进产业新的分工和聚集,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剥离企业外包的物流业务,可以集中精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因社会对物流业务需求扩大得以加快发展,导致物流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物流业的许多行业,如运输、仓储、包装、货代、流通加工、信息等也因此获得新的业务拓展领域和发展契机。物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必将成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将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改变经济区域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的状况,这符合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现代物流的产业关联度高,与之配套的机械制造、商贸流通、邮政通讯、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行业也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使这些传统产业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以调整。

武汉经济圈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群(带):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等产业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带;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产业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聚集带;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龙头,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及加工、磷化工等产业群,建设孝感市产业带。这三个具有鲜明区域经济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带)的形成,将对武汉经济圈发展现代物流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武汉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圈内首先推进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保证经济圈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畅通。几年以后,从武汉市城区任一地点,半小时可以到达连结圈内城市间的外环高速公路,武汉轻轨将直达圈内八个城市,圈内电话将实现同一区号;在经济圈内还将实现金融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武汉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幅度将高于湖北省平均增幅2-3个百分点,GDP年平均增长将达到12%以上,到2010年圈内GDP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70%左右。在现代物流的促进和支撑下这三个具有鲜明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带)的发展必将推动武汉经济圈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武汉经济圈的发展,也必将对湖北省、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现代物流促进武汉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武汉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和圈内其它八个城市分布在长江、汉水流域的江汉平原、鄂东和鄂东南丘陵地带,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江、河、湖泊水资源,适合农、水、禽产品的生长和养殖,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水产、禽类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担负着本地区、全国和出口的供应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因地制宜搞好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制约经济圈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农、水、禽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组织化的水平较低。加强农、水、禽产品流通组织建设,不断进行流通组织的创新,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农、水、禽产品流通组织体制,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化的流通体制对于确保农、水、禽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进入消费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提升质量、提高价值;减少流通环节、加快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引导农、水、禽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农、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水、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者不但要求农、水、禽产品新鲜、卫生、安全、营养,而且还要求品种多样化、配送及时迅速,由此对农、水、禽产品的流通方式、物流技术、物流服务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为适应农、水、禽产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新格局,初步建立起了绿色农、水、禽产品产销体系和一批大型、规范化的农、水、禽产品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的流通网络。

随着消费者对农、水、禽产品的消费需求从单纯追求数量、品种的物质消费上升到追求数量、质量和品牌的精神消费。无公害、无污染果、蔬、鱼、肉等生鲜“绿色”食品将作为新的饮食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绿色”食品以其无污染、优质、营养为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保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流通部门应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市场升级,培育并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综合性、多功能、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与生产基地、农户或其他中介组织的联结,形成农、水、禽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存保鲜、销售、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流通模式。这种新的流通模式的建立必将对农、水、禽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整个“产业链”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物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也是现代物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于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课题和难得机遇。

鲜活农、水、禽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大体上相当于国际市场的1/8~1/5,生产成本普遍低于日本,蔬菜生产总成本是日本的1/5,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日本的1/7,有些水果的生产成本仅为日本的1/20,因此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无论价格优势和成本优势都是明显的。预计日本高昂的劳动力费用将导致它的鲜活农、水、禽产品的竞争力逐步减弱,而武汉经济圈和周边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成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良好的区位优势、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市场潜力也为武汉经济圈的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迄今为止,我国蔬菜、水果的出口量分别仅占生产总量的1.2%和1.9%,发挥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潜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从具有生产强势向产品出口强势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我国保鲜食品供应链的发展才刚刚起步,鲜活农产品因具有“保鲜”、“保活”等特性不能久存久放,因此对到货、存货的时间安排要求很严格,只有具有先进的物流技术、快捷准确的物流信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产品周转快、及时安全送达消费者,达到满意的鲜活标准。

现代物流促进武汉经济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生产、轻物流,重速度、轻效益,重规模、轻质量的倾向比较严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加剧,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日遭破坏。为了经济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在保护和治理环境、节约和保护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使各类企业在社会物流系统的支撑下,对各个物流环节进行集成、整合,一体化运作,使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消费者、生产者、贴近市场,通过物流环节的优化实现降低成本、加快周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转变经济增产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目的。加快武汉经济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环境,将有利于打破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而全”、“小而全”、地区分割、市场封锁的传统落后观念,有利于转变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武汉经济圈工商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994年至2001年武汉市GDP年均增长13.36%,同期物流业年均增长15.98%,高于GDP增长近2.62个百分点,物流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率也逐年提高,显示出物流业强大的发展潜力。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当物流业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GDP增幅时,物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可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按照物流业年均增长16%测算,10年后,武汉现代物流业的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武汉经济圈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现代物流推动武汉经济圈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是,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区域的内在联系、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特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区域间经济联合。现代物流的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优化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动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物流服务的综合功能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区域间的互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项指标为10%左右,而我国目前水平是21.3%。虽然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但这些指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物流管理的粗放和落后。2004年我国工业流动资金凭据周转次数为2.16次,流通行业也不到4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武汉经济圈现有的物流管理水平、物流技术、物流基础设施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因此,学习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备和设施、增强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益,物流业才能真正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武汉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柱。

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要求现代物流具有更强的综合服务能力。近几年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增长,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化步伐加快、外贸依存度提高,必然带来社会物流总量急剧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与武汉经济圈现有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和相应的物流服务能力的基础之上。没有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强大的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将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高速地增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更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目前正处于消费形态快速变化,消费需求持续发展时期,随着武汉经济圈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结构也相应发生很大变化,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服务的个性化、特殊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要求我们加快构建能够满足各阶层、各种类型消费者和生产者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健康、和谐发展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现代物流必须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要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当前武汉经济圈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从整体上减少社会的物流总量,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用最少的物流资源完成尽可能多的物流量,降低车辆空驶率和迂回运输,减少道路拥堵和废气排放,推行“绿色物流”等,都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物流促使武汉经济圈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发展

以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国际市场,加速了资金流动,从而加深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由于跨国经济的兴起与各国物流资源的整合,推动了全球物流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大融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的应用为我国企业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

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要求抓住机遇发展现代物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物流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国际上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都已基本上进入我国,服务对象为国内生产和流通企业,活动领域拓展到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大部分企业都是独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外资企业“引进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引发了物流竞争新格局,我国的物流企业将面临与具有世界一流经营能力的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这对我国的物流业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一场不可避免的竞争。

为了更好发挥武汉经济圈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聚集、扩散效应,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经济一体化的运作。武汉具有优越的交通基础条件,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综合运输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优于周边的省会城市郑州、长沙、南昌,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集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综合运输中心的优良基础;武汉是全国高等院校聚集的四大都市之一,拥有众多的各级各类科研院所,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建立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物流信息中心的必要条件。为了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引更多国际著名企业聚集武汉经济圈,提高武汉经济圈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水平,将构建一个新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提出未来几年武汉经济圈的交通发展蓝图。到2020年,武汉将形成“三环十射”的快速交通公路骨架,呈“井”字结构的通达全国重点城市的高速铁路系统,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的航空网络和通江达海的水运交通体系,向世界展现一个现代化的、开放的、全新的“九省通衢”,使武汉经济圈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游,张敏.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规律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范文6

1.资金占用比重过大。部分企业对固有的但是已经过时的观念还存有幻想,导致造成企业的存货积压过大,资金的占用比重过高,这对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形成了障碍。这就像美国DWLL公司总裁迈克•戴尔所述的一样“库存不是资产而是负债”,这句话对存货管理概念进行非常深刻的诠释。

2.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只有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成长,并且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和运行成本费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在核算环节工作欠缺严谨的安排,比如缺乏收发、结存真实记录,账实严重不符等;同时还有些企业对税务知识缺乏,例如在购进环节未能按照规定取得足额等值的增值税发票,从而变相地增加了企业税负。

3.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在对如材料采购等关键环节没有内控制度,往往是全过程由一个人完成,无论是从风险角度还是从监管角度看,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内控制度不完善,非常容易给腐败和舞弊滋生土壤,变相增加成本费用。

4.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从存货管理手段来看,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利用理想的数理模型来确定实际的最佳经济批量和时间,并且仅利用会计帐簿记录就实行收发结存,这样不仅忽视了业务流程的优化,而且不利于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存货管理。由于长期的管理观念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并且在对实物管理相对混乱,所以传达的相关信息相对失真。近年来,ERP技术的使用是一个现代管理企业的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企业在其使用方面,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应用。从管理思想上来看,大部分企业对存货的价值形态总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仅考虑了存货实物形态的保全。就实际操作上来讲,货物的输送、购买以及细分和相关数据的保存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

5.资源缺乏整合。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并没有重视物流系统的合理整合和物流相关资源的运用,却把目光放在了企业存货管理“全”的方面,这种“全”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现代物流发展及其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影响

物流指的是商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制定的地点进行定向韵达的经营活动过程。从不同企业角度来看,这种经营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得相应的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由于物流管理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往往亲历亲为,主要体现为“自给自足”的特征。然则,物流活动的特殊运输特点如集装箱运输,铁路运输以及国际间运输等活动使得企业自身无法独立执行。即使企业独立执行了该项物流活动,但因为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投入专项的物流资金的利用率也会很低。于是,“对外委托”的这种方式便应运而生,即将该物流任务外包,被人称为第三方物流。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程度加深,第三方物流基于委托方的物流需求,组织成多种专业企业形式来完成与货物有关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间的物流任务。若细分这些专业企业的服务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货物运输外包,是物流作业活动外包的主要形式;二是仓储外包,利用第三方提供物流仓储服务的企业和业务已越来越多;三是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外包。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流现代化发展空前迅猛,其主要的影响和表现为:首先,定制性物流需求大幅度增加和强化。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大行其道,并伴随着买方市场和竞争格局日益完善,定制性的物流需求的缺口逐渐加大,我国部分从事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活动的大型跨国公司,对定制性物流的潜在需求明显加强;同时,还有一些近些年兴起的经济领域,由于受到市场的刺激,也形成了一定定制性物流需求。其次,物流服务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物流企业在扩大发展覆盖面的同时也谋求发展的形式多样化,我国物流总体可以分为以生产为主要职能的物流运输和以营运为主的物流运输,这样的分类标准是针对产业链的不同分工进行的。同时我国物流服务还可以以主体类型为标准的分类,主要有:一为国际企业物流,这种物流的服务主体往往是大型的跨国企业,其目的主要是扩展市场和延伸服务;二为非物流企业转型企业,这类物流企业是在原有的网络和硬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为小微物流,由于这种物流企业的灵活性,其成本可以最大程度进行压缩,所以这类企业成为一支市场上强有力的新生力量。

三、对策和建议

物流对企业的存货管理的改进提供了更多的帮助。由于物流的成熟度不断加强,现代物流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这对存货管理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规格,对存货管理的改进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具体进行实施的对策有如下几点。

1.压缩流通环节,减少资金占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成本和资金占用问题,加快商品的流转速度,最大程度地压缩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运送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这种理念是物流行业一贯遵循的,物流的快速高效也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2.合理调配物流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对于专项的物流资金,在利用率低的情况下,必须拆撤掉其多余的物流设备,以求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

3.转变企业存货管理观念,提高物流功效。企业通过加强和物流企业的合作,转变传统的存货管理观念,对以往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强化物流的功效,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效应,最大程度上占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