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环境保护 废弃塑料 处理技术

由于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同时由于我国汽车、电子和建筑等行业发展迅速,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工程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据分析,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塑料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得到增长。但是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相应的废弃塑料处理难题也逐渐显现,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主要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工程的角度介绍一些处理方法。

1填埋技术

填埋技术是当下最为常见的垃圾处理技术,也是一种消极简单的处理办法。是将废弃包装塑料填埋与郊区的荒野或凹地里,使其自行消亡。填埋技术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有的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建立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填埋厂,较好地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包括规范的填埋、渗出液处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最关键的是填埋厂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2 焚烧处理

焚烧技术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对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存在烟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问题,且设备投资巨大。国外通过改进焚烧系统工艺及强化民气处理等手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但投资也相应增加。

3生物分解

生物分解就是通过光或微生物将塑料大分子链切断变成小分子,最终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消失于自然界。主要方法实在塑料中添加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基塑料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的生物降解塑料,以淀粉向微生物生存和繁殖提供养料,同时为生物以淀粉颗粒为突破口,是塑料制品力学性能下降造成制品崩裂,达到降解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将淀粉及其衍生物注入塑料后,有可能刺激细菌的生成,若没有很好的防范措施,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4回收再加工利用

这种方式就是工厂等地的塑料边角料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二次加工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塑料经过回收、集中、分类、科学合理处置后可以获得再生价值,实现循环利用。

5废弃塑料处理的措施

5.1遵循国际上回收和处置废弃塑料的一般性原则

环境无害处理在巴塞尔会议(1992)的定义为采取所有可行的措施保证有毒废物或其他废物以保护人们健康和环境的方式管理,避免由此废物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国际废物管理政策优先关注的废物体系就是通过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和残质处理防止或减少废物。这种战略包括原材料回收的废物处理的综合方法。这对废弃塑料在识别、环境无害管理、回收和最终处置等方面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

5.2从源头上阻止和减少废物

为使塑料在经济过程中能够可持续发展,在材料制备和制品设计时就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在体现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原料的耗费,使塑料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如在塑料制品进入市场前就采用塑料的分类标志,标明塑料制品或其配套件的材料属性,便于以后回收时分类。实际上这样做就是保护了该产品的制造者和所在的行业,促使减少在该制件上的塑料原材料的使用量,对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有利。另外,材料使用采用标准化、专门化、和标记化,使材料易于回收。

5.3授权的集中管理

废弃塑料是垃圾中热值最高的,再利用价值也很高,如果能够使废弃塑料有效地达到回用再循环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回收和处置的强制性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的法律、法规或政府行政措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废弃物处置的各方的责任要明确,加强统一管理。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处置集中化是政府支持并授权设立的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营运机构对废弃塑料的综合处置并能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建立废弃塑料的综合处置机制是解决废弃塑料对环境合理处理的有效办法。

5.4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本世纪初就有人开始研发废弃塑料为原料的再生能源设备和技术,这项技术近几年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结构不断出现。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废塑料再生燃油机环保能源设备Ⅱ型突破传统工艺,利用“多级瞬间反应”技术将废塑料全部转化为汽油、柴油、石蜡、液化气,是变废为宝的理想设备。企业加强对塑料制品的研制和创新,设计更先进的废弃塑料处理技术和设备。

6结语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使用的废弃物不会自动消失,长期残留在自然界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威胁人类健康。为了解决废弃塑料的处理问题,政府,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都做了很多工作。笔者认为在遵循国际上回收和处置废弃塑料的一般性原则下,加强管理,用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加大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

参考文献:

[1]刘芳.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材料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年7期.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2

P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治理对策;云南牟定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86-02

随着大量农膜、化肥、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大幅提高粮经作物产量的同时加重了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农作物秸秆因利用率低而被大量焚烧,既影响空气质量,也诱发多种疾病,使农田生态环境恶化,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本文就农膜、化肥、农药的使用及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利用和治理对策。

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1.1 废弃农膜污染

牟定县常年种植水稻6 000.00~6 333.33 hm2,薄膜育秧600.00~633.33 hm2,需用薄膜135~143 t;常年种植烤烟3 333.33~3 666.67 hm2,需用地膜250~275 t;常年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2 333.33~4 000.00 hm2,需用薄膜175~300 t;常年推广蔬菜地膜覆盖栽培666.67~1 000.00 hm2,需用地膜50~75 t;常年种植西瓜166.67~200.00 hm2,需用薄膜150~180 t。这些用于农作物生产的塑料薄膜除水稻育秧、蔬菜大棚可以重复和连续利用外,其余都无法重复和连续利用,回收率不到10%。虽然农户会对用于农作物种植的薄膜进行清理,但一方面难于清理干净,另一方面因无回收价值而随意堆放和向河道倾倒。塑料薄膜是一种极难降解的材料,其残片滞留在土壤中会造成土壤通透性变差,导致根系难以穿插、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增塑剂v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w对农作物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导致叶片枯黄,光合作用受阻,另外,随意堆放和向河道倾倒废旧塑料薄膜易被家畜和水生生物误食,轻则造成家畜和水生生物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重则死亡[1]。

1.2 化肥污染

牟定县总耕地面积1.32万hm2,年施用化肥量23 760 t,而且化肥的施用量还在逐年提高。化肥的施用大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对土壤和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过量施用化肥有诸多不良影响。一是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硝酸盐还原后形成的亚硝酸盐会使人窒息死亡,具有致癌作用,能提高人类患癌症的几率;二是过量施用氮肥使禾本科作物籽粒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导致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发生变化,降低营养成分;三是过量施用磷肥对蔬菜、果树的果实大小、着色、形状、香味等有不良影响;四是影响土壤质量,单独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速度减缓甚至下降,部分成分含量相对较低或养分不平衡,有益微生物的总量减少;五是部分化肥中含有污染成分,过量施用化肥会对土壤产生相应的污染;六是化肥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入河道、库塘,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类藻、水葫芦等有害生物暴发,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2]。

1.3 农药污染

牟定县总耕地面积1.32万hm2,一年种植两熟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常年使用农药200 t。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粮经作物的产量增长了近1倍。但随着农药长期、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大量使用农药会产生不良影响。一是污染大气、水环境。喷施在农作物上和进入土壤的农药能通过蒸发、蒸腾飘散在大气中,吸附在尘埃上随风飘散。大气中的农药又通过降雨流入水体,污染水环境,对人畜、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二是农药积累在可食用的果实、根茎、叶片中,对人畜造成危害。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会引起人畜神经功能紊乱,易致癌、致畸、致突变。三是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形成恶性循环。四是杀伤有益生物。大多数农药具有无选择性杀伤各种生物的性能,会导致青蛙、鸟类、蚯蚓等有益生物减少或灭绝。五是农药会阻碍农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造成弱苗、死苗、倒伏和减产[3]。

1.4 秸秆焚烧

牟定县常年种植粮经作物2.75万hm2,共产生秸秆165 200 t,其中99 120 t用作饲料,3 200 t还田,350 t用作燃料,800 t随意堆放,61 700 t被焚烧。秸秆焚烧会产生不良影响。一是污染空气。焚烧秸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增多,使人咳嗽、流泪、精神烦躁,诱发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病。二是引起火灾和交通事故。在村庄周围焚烧秸秆易引发火灾,在公路两旁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使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三是使土壤有机质减少,盐碱度增高。焚烧秸秆使氮素养分丧失殆尽,只剩下钾素和呈不溶解状磷素,难于被农作物吸收。并且使土壤的盐碱度增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出苗稀少、苗黄苗弱。四是使地温升高,加速地下害虫的孵化,对农作物幼苗造成危害。五是引起鸟类、蛇类逃迁,害虫、鼠害加重,使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

2.1 控制农用薄膜用量,减少污染

一是农业部门要引导农民及时清理用于农作物栽培的塑料薄膜,通过及时清理,降低其残片在土壤中的含量;二是完善废弃塑料薄膜的回收工艺,使得其可以被再利用;三是通过技术革新,研制易分解、残留率低的新型农膜,同时使用易降解的增塑剂,减少其毒害作用。

2.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一是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变盲目施肥为优化配方施肥。在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要充实完善施肥参数,增加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如水质、土壤有害物质含量、化肥、农药污染等),优化测土配方施肥。二是增加有机肥在配方施肥中的比重。有机肥具有多种优点,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三是要加大微生物肥的示范和推广。微肥能平衡作物所需的养分,提高化肥和有机肥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能供给农作物各种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杀死有害菌群,减少化肥、农药的残留量及有害病菌。四是要协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增施或喷施微量元素生长剂及复合生物生长剂,促进农作物体内的营养快速转化,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4]。

2.3 控制农药用量,优化种植技术

一是加大农药管理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高剧毒农药的违法行为,杜绝高剧毒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二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赤眼蜂、瓢虫等有益昆虫防治害虫和杀螟杆菌、苏云杆菌、青虫菌等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稻苞虫等。三是大力推广物理防治技术。根据害虫的生态习性,使用诱饵、光线、黄板、诱虫灯等进行诱杀,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四是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如用井冈霉素预防和防治稻曲病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制约生物农药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因素是价格过高,要采取政府主导的价格调控,给予生产企业或农户适当补助。五是大力推广农作物品种多样性优化栽培和立体间套种技术。农作物品种多样性优化栽培和立体间套种技术是根据遗传多样性、病害流行学和立体空间的优势等基本原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是一项节本增效率、符合无公害农业发展方向的技术。通过对相同作物不同品种的优化栽培、不同作物的间套种对病菌和害虫阻隔,控制其传播和危害,减轻病虫造成的产量损失。据牟定县多年对水稻品种多样性优化栽培、旱粮立体间套种的病虫害发生及产量损失的调查,水稻品种多样性优化栽培平均增产糯谷750 kg/hm2,平均增产值2 625元/hm2,减少稻瘟病的防治用药1~2次,减少防治成本和劳力投入450元/hm2,旱粮立体间套种平均增产量5 910 kg/hm2,平均增产值10 336元/hm2,增产效果和生态效益显著。六是提高病虫草鼠害防治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使农民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草鼠的防治适期,提高防治的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六是集中科技力量,开发高剧毒农药的替代农药,满足农业生产对病虫草鼠害防治的需求。

2.4 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一是机械切碎还田。利用机械把秸秆切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微生物对其进行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提高秸秆过腹还田的能力。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使其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吸收、口感好的优质饲料。三是人工切碎田。用铡刀把秸秆切碎覆盖还田能提高地温,减轻霜冻的危害。四是用于培育食用菌。把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进行配比用作食用菌栽培的基料。五是用于制取沼气。把秸秆作为沼气池的填充物制取沼气,用于农村居民做饭和照明,沼液可作为肥料还田。六是加强秸秆气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简化技术,降低成本,解决农村燃料不足的难题,缓解煤、气、电的供应压力,减轻环境污染,把农村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农村。

3 参考文献

[1] 欧寿铭.废弃塑料制品污染的防治措施[J].农业环境保护,1996(3):141-142.

[2] 罗万友.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及对策[J].农村科技,2006(9):22.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饰面混凝土施工工艺

1、饰面混凝土的钢筋工程

(1)钢筋的材料、加工与制作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泥土、油渍、漆污和铁锈等。钢筋放样应依据所有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规范构造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等统一考虑。

对于耐久性有特别要求的饰面混凝土工程,可以对钢筋作防腐处理。常用方法是静电喷涂法将环氧树脂喷涂到钢筋表面,即将钢筋抛光、除锈,然后加热到230℃,用静电高压喷枪把粉末环氧树脂喷涂到钢筋表面,形成保护膜,可使钢筋抗氯盐腐蚀寿命延长。

(2)钢筋的绑扎与预埋件的安装

钢筋网绑扎时,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防止负筋位置移位,无论是对构件的力学性能,还是对耐久性都是有利的。所有钢筋、预埋管的焊接操作必须在电焊下方采用保护措施,确保焊渣不损坏板面,影响饰面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

2.饰面混凝土模板工程

(1)饰面混凝土模板体系的选择

针对饰面混凝土高质量的表观质量要求,剪力墙体模板宜选用整体式大模板体系,减少拼缝提高表面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减少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整体式大模板体系的骨架,可以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全钢、钢木结合或钢、铝、木相结合的模板骨架。

饰面混凝土模板面板材料要求耐磨性好、刚度强、平整度高。以钢板、高质量的覆膜木胶合板作模板面板浇筑获得的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好,钢板和覆膜木胶合板性能各有优势,视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科学选择。

(2)饰面混凝土模板构造设计

梁、柱节点的方正与否,是饰面混凝土框架模板设计的难点。为此在柱模设计中,采取将柱模高度分两节设计的技术措施,支模时上、下柱模拼装成整体支模。拆除时上柱模

板保留柱头,与梁、柱节点模板过渡,下柱模板拆除,周转至下一部位。上下柱模连接处预留模板支拆余量,以保证拆除下柱模板时土柱模板不受扰动。

(3)墙模板体系设计

目前大模板体系主要分为全钢整体式大模板、全钢组拼式大模板及钢、铝、木组拼式大模板。整体式大模板刚度大,平整度好,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无拼缝痕迹,颜色均匀一致;全钢拼装式大模板板面平整度相对较差,拼缝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明显板间痕迹,整体刚度较低;因此,全钢整体式大模板和钢、铝、木组拼式大模板是目前国内首选的模板。

阴角模设计时应预留2―3mm模板支拆余量,以方便大模板的拆除。阴角模与大模板之间采用企口作法,可满足阴角模与大模板构造密封的要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消除了传统作法的质量通病。

3.混凝土工程

3.1饰面混凝土拌制、运输与浇筑

为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减小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提高减水剂的利用率,其投料顺序为:砂、水泥、外掺料加水搅拌30s后,加入高效减水剂,再搅拌60s后,加入粗骨料,最后搅拌60s后卸料。

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之间均匀浇筑与混凝土同配合比、同颜色的水泥砂浆,防止出现明显的结合层和翻砂,影响表面质量。对于剪力墙体等,应在浇筑下层混凝土前,凿去工作面上20mm厚的浮浆层,保证混凝上力学性能、表观质量的整体性。

插入振捣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防水层。振捣靠近模板时,插入式振捣器机头须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机头开始转动后方可插入混凝土内,快插慢拔,不能过快或停转后再。门窗洞口两侧应慢振捣,防止洞口变形。窗下墙采用插入式振捣与附着式振捣相结合的振捣方法,并在窗台模上开孔放气,确保窗下墙混凝土密实饱满无气泡。

梁、板应同时浇筑,用“赶浆法”由一端开始,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挂线控制板顶标高,振捣完成后,用长杠尺刮平用木抹子打平抹实。

为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混凝土浇筑采用2次振捣工艺,第1次在混凝土浇筑后振捣,第2次待混凝上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一般是在第2层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而顶层一般在0.5h 后进行二次振捣。

3.2饰面混凝土的养护与修复

(1)饰面混凝上的养护

为避免形成或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保证饰面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应加强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饰面混凝土养护同普通混凝土养护相同,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后1-2h即应浇水养护,暑期混凝土初凝后2h 即应养护,冬期混凝土浇 12h 后覆盖塑料薄膜、并采取其他保温措施浇水养护。

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d.

平面混凝土的养护采取浇水、蓄水即可。而立面混凝土则最好采用涂刷养护剂、覆盖塑料薄膜封闭法,使其靠自身的游离水及蒸发水养护,以保证外观颜色一致和不易产生裂缝。

(2)饰面混凝土的修复

①螺栓孔修复与封堵

清理孔表面浮渣及松动混凝土块,为确保粘结效果,应将凹坑逐一凿毛,清理孔洞内的杂物后用压力水冲洗。用界面剂的稀释液(约50%)调同配比砂浆(砂浆稠度为1-3cm)作为修复砂浆,然后将对拉螺栓专用塑料堵头。嵌入孔中,用刮刀取砂浆补平堵头周边混凝土面,并刮平;待砂浆终凝后擦拭混凝土面上砂浆,轻轻取出尼龙堵头,覆盖养护。

螺栓孔的封堵施工前局部应保持湿润、无污染,然后用108胶水泥砂浆在洞口周边涂刷一遍,堵塞材料为微膨胀水泥砂浆,第一天先堵塞墙内侧,堵塞深度约50mm ,第二天从墙外侧向内堵塞,孔洞口留不小于25mm,留待第三天再进行最后封堵,砂浆表面略凸出外墙面,待其初凝后再用铁抹子挤紧抹平。每次砂浆堵塞后须洒水养护,并按操作人员负责堵塞的范围,随机抽样采用压力水喷淋,检查内墙有无渗漏。

②表面缺陷的修复

尽管采取了各种质量控制措施,但拆模后其局部仍可能会产生一些小的气泡、孔眼和砂带等缺陷。对混凝土细小缺陷的修复,确保表面无色差,是饰面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局部麻面、突瘤、接缝不齐等细小缺陷统一配制修复材料。修复材料分作初刮底灰和刮腻两种,将混凝土界面剂、白水泥、水泥、粉质掺和料、纤维素等按一定比例根据同龄期混凝土试块色泽对比配制,以确保修复面与混凝土周边色泽一致。

修复时先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再粗刮底灰,待底灰有一定强度后用砂轮打磨面层至基本平整,然后薄刮腻子,待腻子有一定强度后再用砂轮打磨至与周边混凝土顺平,最后洒水养护。

3.3饰面混凝土表面抗渗处理

为提高饰面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减少色差,提高饰面混凝土抗风化、抗污染性能,改善饰面混凝土表观质量,在混凝土表面作防水涂层处理是饰面混凝土施工中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防水涂层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氟碳防水涂料或环氧树脂类,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抗渗处理的施工工艺如下:

(1)基层清理。全部铲平、冲刷、清洗墙面的污染物,保持混凝土墙面清洁。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4

平菇因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易管理、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方式多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夏季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多。但夏季天气炎热,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之如果品种选择不当,平菇品质和产量都很难理想。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集成新的栽培技术是平菇夏季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

现根据夏季生产平菇遇到的问题,借鉴温室花卉安全越夏的技术经验,通过品种选择、改进栽培场所环境、加强出菇管理等,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平菇夏季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投资少,生产的平菇品质好,产量也较高,能显著提高生产者经济效益。

一、栽培时间安排

平菇夏季生产时间主要是6月中旬到8月下旬,此间气候炎热,平菇市场供应量少,价格相对较高。按时间推算,平菇栽培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制备母种,3月中旬制作原种,4月中旬制作栽培种,5月中旬投料制作栽培袋,6月中下旬开始出菇供应市场。

二、培养料配制

因夏季高温高湿,发菌及栽培过程中极易感染杂菌,滋生病虫害,因此应进行熟料栽培。培养料应干净、无霉变、无结块。配料时应尽量降低培养料的碳氮比,适当增加生石灰的用量,以提高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配方可根据资源选用如下配方:

配方1:豆秸60%、棉籽壳28%、麸皮5%、石膏2%、生石灰5%。

配方2:玉米芯80%、麦麸10%、玉米粉4%、过磷酸钙1%、生石灰5%。

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

三、品种选择与发菌

1.品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平菇夏季生产成功的关键。平菇品种有低温型、中低温型、中高温型和广温型之分,夏季应选择耐高温的品种。温度对平菇的色泽影响较大,一般在低温条件下色泽较深,高温条件下色泽较浅。而能安全越夏的平菇品种大多为灰白至白色或灰褐色,黑色品种耐高温者较少。但由于消费习 惯的不同和经营者的宣传导向,市场会喜欢不同颜色的平菇,因此,生产者在选择品种时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选择习惯,合理搭配不同颜色的品种。高平1号、夏王40为白色品种,早秋615为浅灰色品种,特抗650为灰色品种,江都71为灰褐色品种,这些品种出菇早、污染率低、产量较高,适合夏季栽培。

2.发菌

菌袋采用聚乙烯袋,规格(23~24)厘米 ×(51~52)厘米,厚度为0.025 毫米,每袋装干料约1.25公斤。

高温灭菌接种后,在发菌室内将菌袋稀疏码成墙式进行发菌,层数不宜过多,以利通风。发菌期间环境温度控制在20~22℃,最高不超过25℃,菌袋内温度不超过28℃。

为促进菌袋快速发菌,可采用人工辅助技术。具体为:当菌袋两端菌种萌发吃料后,在两端菌种处扎孔,直径约0.5毫米,深度1厘米左右,间隔2厘米左右扎一个孔,以利通气增氧。待菌丝封面后,再在菌袋两端菌种处扎孔,直径约4毫米,间隔3厘米左右扎一个,扎破料袋即可。菌袋走菌10厘米左右后,从菌袋两端分别均匀扎3个孔,直径2~2.5厘米,深度10厘米,促进快速发菌。发菌期间,需经常检查菌袋发菌及杂菌感染情况,发现污染菌袋及时清理并注意通风。发菌期间翻袋倒垛2~3次。

四、出菇管理

1.出菇棚建造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条件好、周围最好有大树遮阴的地方,东西向建造出菇棚。菇棚为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12米,顶为拱形或斜坡形,顶高3.5~4.0米。为保证隔热效果,棚顶可采用双层膜中间夹一层草帘,外面覆盖一层毡被。南北两侧墙体为立柱结构,每3米设置1根立柱,高约2米,其他部分安装方便启闭的透光塑料膜。北面中间留宽1.2米的门。

(1)水帘风机。在出菇棚东墙离地0.7米处安装两个2米×3米的降温水帘,水帘进出水管分别与上水井泵与回水井相连,形成封闭循环系统以节约用水,出水井与回水井最好相距20米以上,以保证降温效果。在西墙离地1米 处安装3个直径为1.4米的风机。

(2)微雾降温增湿系统。在出菇棚内离地面高2米处安装高压微雾降温增湿系统。具体为东西向均匀摆放安装4根输水管,管上每隔2米安装微雾喷头,以保证雾滴覆盖整个出菇棚。主管道连接有压水源,水压每平方厘米2~3公斤,保证喷出的雾粒弥漫空中。

2.菌袋摆放

菌袋入棚前先在棚内南北向作0.1米高的排袋畦埂,两畦埂间隔为1米,中间东西走向设置约1.5米宽的走道。地面铺设一层细砂,并用石灰对整个菇棚地面进行消毒。菌袋入棚后,以墙式出菇方式在畦埂上码垛,每垛以5层为宜,每层之间用竹竿隔开,每层菌袋间隔3~5厘米,以利通风散热。

3.出菇管理

出菇包括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子实体生长及采收等阶段。出菇管理就是根据平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夏季气候特点,对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进行综合协调,创造平菇出菇适宜环境条件的过程。菌袋进入出菇棚5~6天,手触菌袋有弹性,菌丝生理成熟后,即开始原基分化。可通过提高昼夜温差(夜间≤20℃,白天≤27℃)刺激、增加空气湿度(85%~90%),使出菇口呈现湿润状,且干湿交替,减少通风量(早晨通风约2小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措施,促进原基分化,形成菇蕾。

菇蕾形成初期要避免通风量过大,尽量稳定环境条件,早晚间歇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并根据棚内温度和天气情况,适时启闭水帘风机和微雾降温装置,避免温度升高,促进子实体的快速生长。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变大,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喷水时间,尽量降低棚内温度(≤27℃),使菇肉紧实致密,菇形圆正,确保优质高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当菇体八成熟、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即行采收。采收后停止加湿,恒温养菌5~7天,然后按前述管理措施 进入第二潮菇的生产。

五、病虫害防治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44-04

1 医学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临床上称之为感控,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医学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医学院校尚未将医院感染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教育体系[1],医学生整个大学五年没有这方面课程进行专门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不完备,在实验教学中出现有处理医疗废物时未戴手套、从垃圾桶中用手直接取物、处理医疗废物后没按要求采取手卫生措施等、时有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现象。

1)医学生对感控重要性认识不足并缺乏安全保护意

识:在实验教学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实验课不穿工作衣,水杯等生活用品任意放在实验台上。

2)实验室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感控需要: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陈旧,实验室洗手设施不标准(不是感应式水龙头),未配备毁形器、干手纸、醇类手消毒剂等,垃圾袋薄、颜色单一等。

3)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不乐观,存在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的状况:对于损伤性医疗废物,如载玻片等,有的没按要求放入锐器盒中,而是和其他医疗废物混放;有的在使用一次性塑料手套、乳胶手套、纱布等物品后自行焚烧处理,燃烧后仍有燃烧不完全的带血纱布、塑料等物品,达不到无害化要求。

4)在现有的实验室规则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中,具有本专业特点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2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构建

构建思路 河南大学医学院2013、2014级口腔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部分班级,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在不增加实验教学学时、不减少教学大纲内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内容与医院感染管理教育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改”和“学改”两个重点[2],树立感控理念、培养感控意识、养成感控习惯。把突破点放在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有关制度的健全和加强师生安全防护上,以点带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科学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相配套的设施和监督管理机制,树立师生安全第一、医疗相关感染零容忍的实验室感控文化,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到每个实验课程中。

构建内容

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基本原则是在学院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下,成立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即由实验教师、实验室专职人员、各班级学习委员及课代表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实验室专职教师为组长,实验教师、学生代表为监督员。管理小组的职责: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手卫生执行;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和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负责组织对医疗废物流失、扩散和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并及时报告第一责任人。

2)建立健全与医疗废物处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河南大学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管理办法》的同时,根据医学院基本情况及人体寄生虫学自身特点,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有关文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到有制度、有目标、有要求,并将制度上墙。建立健全因医疗废物管理引起的意外事故及t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的应急方案。

3)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及收集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及实验结束后,按照感染性、药物性、病理性、损伤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分类原则[3],在印制有各类标志的红色、黄色、黑色垃圾袋及锐器盒中分类收集,并由专人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4)建立专门的医疗废物贮存地点。医疗废物贮存地点,设施、设备完善,墙上有明确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锐器盒等,表面也附有警示标识和标签,标明废弃物名称、产生单位、类别、日期、签名。

5)强调手卫生规范,提高消毒隔离与防护意识。处理或接触医疗废弃物时,按要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帽子,避免裸手直接接触,操作后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及卫生手消毒;严格区分医疗废物的种类,掌握操作规范。如在处理一些化学制剂时防止对眼睛、皮肤、呼吸道的损害;坚决禁止用手直接从垃圾袋中去取东西,不管是医疗垃圾还是生活垃圾,也不管是戴手套还是不戴手套,要养成职业保护习惯;在接触感染性废弃物时,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避免皮肤针刺、锐器伤或被其他废弃物损伤;使学生掌握一旦皮肤被废弃物刺伤,不能简单地使用创可贴,应立即挤出少量血,用盐水反复冲洗,再用碘伏消毒,损伤严重以及特殊情况下(比如接触到HIV、HBV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按规定上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6)实验室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实验室两边实验边台为清洁区,学生的书包等一类物品可方便存放,解决了书包随身带或放置实验台的问题;学生用显微观察实验台设为半清洁区,动物实验、采血、粪便检查用实验台为污染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每次实验后进行湿式清洁,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对于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台面或地面,则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

构建方法

1)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建立实验教师与医学生共享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微信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并已成为临床上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志性名词[4]。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这种多媒体丰富直观的表达形式,以手卫生为主课题,把人体寄生虫学部分实验课程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实验视频、实验报告等部分与手卫生进行有机结合。

如实验五血涂片的制作与染色技术,以视频纠错的方式,首先提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然后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和手卫生规范。以往的实验教学血涂片操作视频,由于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整个实验操作视频不合乎感控规范的比比皆是。课前,将该视频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七步洗手法、手卫生五个时刻等内容以影像、醒目图片、部分临床医院的宣传板报照片、学习资料等形式发在微信平台上,并附有手卫生操作要点、操作注意事项等,学生带着好奇先了解实验操作,再了解手卫生措施,师生互动,讨论或争论,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课堂上,分组协作进行标准技术操作。课后,网络或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制出精美的手卫生与实验教学PPT。有的学生用手机自拍出符合手卫生规范的血片制作与染色技术影像,总结出诙谐而又形象地涵盖了七步洗手法和手卫生五大时刻的“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两前三后记心间;每步揉搓15秒,致病细菌全玩完”口诀。通过预习、讨论、实践、查证、思考、总结,学生的实验理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其他外延能力(包括医学论文检索、PPT制作等)都有了一次升华。

2)开展品管圈活动。组织对感控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把感控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不同的圈,确定圈名、圈长、圈员、辅导教师,每次活动时间为30 min。有的圈名为“感控圈”,主题为实验教学中医疗废物处理;有的圈名为“手卫生圈”,主题为实验教学与手卫生;有的圈名为“安全防护圈”,主题为实验教学安全防护和锐器伤。

如感控圈,首先发放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处方、宣传资料等纸质材料,做好有关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科普宣传;通过微信平台加强对学生掌握有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消毒隔离以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使每个学生都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废物的概念,认识预防医院感染、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掌握医疗废物分类、贮存、运送的操作程序。

其次,圈长召集,全体圈员参加,在实验课后打扫卫生、消毒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处理实验用医疗废物时,围绕主题结合病案进行讨论,对本实验室的医疗废物处理问题进行评价,找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就问题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议。

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根据记录并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圈活动报告。不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验设计,并参与了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各圈通过微信把圈内的活动情况向全体学生展示,通过比较与竞赛,在提高乐趣的同时,绝大多数学生的感控知识都有了全面的提高。

3 结果

系统收集医院感染管理与医学实验教学等相关资料,设计若干套测试卷。测试内容以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常识、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与安全防护等14个小项展开。第一次实验时随机取其中一套测试卷进行摸底测试,以了解医学生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一次实验结束时,随机发放另一套测试卷为结业测试,以考核效果。为确保真实性,学生当场填写测试卷。

1)摸底测试:2013级、2014级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计发放并收回有效测试卷204份。

2)结业测试:2013级、2014级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计发放并收回有效测试卷210份。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测试结果表明,看似简单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摸底测试结果极不乐观,医学生除对医学实验室规章制度、传染性疾病鞑ネ揪丁⒁皆焊腥径ㄒ宓扔薪细叩娜现外,其他知识的知晓正确率均低于50%,而对重要的手卫生规范有极低的认知,七步洗手法和手卫生五个关键时刻正确率为零。结业测试显示,手卫生知晓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医疗废物知识达到96%以上,消毒隔离等安全防护知识也达到70%以上,除医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外,都与摸底测试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随着医学实验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实验教学中医疗废物的成分、性质和数量发生巨大变化,而与临床医疗单位相比,医学院校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相对薄弱,医学生感控知识相对贫乏,实验教学中存在医疗相关感染重大隐患。因此,在医学实验教学中,有机地把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医学生感控理论、基本技术、安全防护及意外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与医疗废物处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并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医疗废物已迫在眉睫。

医学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实验室方面是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不完善;医学生方面是知识不完备,主要表现在医学生手卫生意识淡薄、手卫生依从性低、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常识。基于此,笔者建立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结合感控的模式,用混合型的实验教学新策略,树立师生安全第一、医疗相关感染零容忍的实验室感控文化,建立感控精细化管理方法,并使之常态化。结果显示,该模式更加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以微信为平台的翻转课堂实践,师生间进行实时有效的交互活动,学生完成从课前的“信息传递”到课堂上的“吸收内化”[5-6],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良性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医学生手卫生观念有了巨大的提高,手卫生操作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认为通过预习、讨论、实践、查证、思考、总结,在不增加课时、不减少专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微信成为师生学习交流的最方便、最有效的移动互联平台。

值得注意的两点:1)引导、培养了学生应用微信做有意义的事的潜意识,不少学生表示,现在他们一上微信,首先想到的是看老师发没发感控消息,看同学们的热烈讨论;2)在师生的互动中并非仅限于手卫生培训内容,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在实验教学中摸索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同一圈内师生团结合作、集思广益,围绕主题,立足实验教学与感控,找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取得较好的成效。比如对于锐器伤处理,学生自己总结出符合感控要求的“挤、冲、消、查、报”五字诀,记忆深刻。品管圈还属于初创阶段,范围还比较小,还不成熟,仍有继续探索与实践的巨大空间。

5 结语

鉴于医院感染管理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感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繁多,单单通过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根本不可能使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而且存在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可能出现课完政息、知识忘却的情况。笔者认为,整个医学实验教学的各个学科都要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医院感染管理作为日常性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之中。这就需要在学院的层面上设计,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学科间协调合作、集体联动,将感控文化建设纳入学科文化建设之中,以医学院感控宣传周、医学生感控知识技能大赛等形式,调动全体医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建立起全学院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相结合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徐艳娥.加强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2-1403.

[2]王国英,张军,等.人体寄生虫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1):2-4.

[3]周延萍.医疗废物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15.

[4]张炳华,房爱武,王炳花.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展望[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0):60-62.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印染厂 处理 污水 措施净化

中图分类号:TU27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这种发展和提高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在我们发展工业和经济的同时,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对我国的生态平衡也造成了破坏。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治理这些污染的花费往往比我们牺牲环境所取得的经济增长还大,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在此情况下,国家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对污染企业的处理越来越严厉,因此,那些重污染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在重污染企业中,印染厂的污水对环境的破坏很严重,其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程度很高,对环境的破坏尤其严重。本文针对印染厂自行处理污水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独到的看法。

我国印染厂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印染污水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尤其是好氧生物处理法更占其绝大多数,生化法具有BOD5去除率较高,工艺、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耗时长,占地面积大,且随着纺织工业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一些新型的染料及助剂等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废水,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用一般的生化法难以有效处理。曾有人提出大孔树脂降解和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大孔树脂降解法造价高,一般小型企业难以接受;高锰酸钾氧化法脱色效果好,但降解能力差;重铬酸钾降解能力虽然较强,但易造成铬的二次污染。

二、减轻污水处理负担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减少污水的排放,必须正本清源、多管齐下,从改进印染生产工艺、清浊分流,回收利用以及以废治废来入手。

2.1改进印染工艺

在改进印染生产工艺上国外早已以“ 氧漂” 取代“氯漂”,以涂料染色印花取代染料染色印花。前者可以避免含抓漂白剂对以后生物处理的干扰,后者可以大大减少污水的量,减轻污水处理负担。还可将浅色染色后水洗污水与前处理(退浆煮练)水洗污水进行分流,前者较清,后者水量既大又浊,内含大量烧碱、乳化物与皂化物,并含大量浆料、泡沫。二者处理难易不同,清浊分流可减轻污水处理负担。

2.2 以废治废、回收利用

将含碱污水与含酸污水混合,二者产生中和作用,变两害为无害,大大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担。将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后的残液用酸处理,将残存的还原染料沉降后回收利用,既减轻了污水的污染程度又化废为宝。

2.3 减少加工用水

通过设备控制来减少加工用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废水量,二是不让污染物进入废水。措施如下:在各种工作浴和贮液槽内安装液面控制器;

在加工用水槽和进水管上装置流量表、PH计、温度计等指示仪器;确保合理的水洗和净洗温度;按织物门幅设计流量,减少水洗、净洗时用水量;少用洗涤剂, 降低生物需氧量;水管上安装自动关闭装置;将间歇工艺改为连续或半连续工艺;

采用用水量严加控制的高温染色机;改进水洗方法,一般来说绳洗比平洗效率高, 又如双头水洗箱可节约用水百分之四十。

三、常用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的处理过程包含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应全面考虑污水的量与组成、污水的排放要求、处理装置的基建费用、运行费用以及占地面积等。可以先制订出几种处理流程方案,通过小规模试验,然后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利害得失, 最后作出决定。

3.1自然沉降及凝聚沉降分离

利用污水中悬浮物质本身的重量与体积,以及其它特性,使这些悬浮物下沉与水分离。但一般印染厂污水中多含胶态悬浮物质,不易快速自然沉降。为缩短分离时间,常使用凝聚剂来促进其沉降。国外常用的凝聚剂为无机高分子铝盐或铁盐,也有用低分子铝盐或铁盐的。常用无机高分子凝聚剂有碱式氯化铝、碱式硫酸铝、碱式氯化铁、碱式硫酸铁等;常用无机低分子凝聚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铝、铝酸钠、钾明矾、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铁等。

为了提高凝聚效果,国外常加用一些絮凝剂、加重剂与形成剂, 常用的絮凝剂有膨润土、碳黑、高岭土、酸性白土;常用的加重剂有:水泥粉末、粉煤灰;常用的形成剂有:活化硅酸、海藻酸钠。

3.2 铁屑还原――生物降解结合法

偶氮类染料的显色机理是由于苯环和苯环、苯环和萘环、苯环和杂环通过偶氮基所构成的整个共轭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要脱去染料的颜色,关键要破坏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共轭发色体系,破坏氮氮双键,而一般的生物法很难起到这一作用。铁屑还原――生物降解结合法,就是利用铁屑的还原性,将偶氮染料的偶氮双键破坏,使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再用生物法把小分子彻底降解为CO2 和H2O 等无机物质。

铁屑还原工艺及机理

还原性铁屑采用铁屑和铸铁屑混合物,它们均为工业生产废弃物,将其用稀盐酸处理,洗去表层油渍、污垢,填入池中( 若场地小可将其装入填料柱内),让污水流过填料。因铸铁屑是铁碳合金,在废水中形成许多微原电池,碳电极电势高做正极,铁电极电势低做负极,废水中的物质就会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促进电化学反应,在铁屑中混入部分含碳粒物质,这样铁屑和碳粒之间就形成了无数个复极电极。

在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在碳电极表面的反应为:

铁屑的还原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由于偶氮双键被还原,染料脱色。当有氧存在时,生成物进一步氧化,使正反应产物减少,加大正反应速率,促进了活性紫X- 2R 的降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Fe( OH) 2絮状沉淀很快被氧化成Fe( OH) 3 絮状沉淀,并将部分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吸附,经过铁屑还原处理,污水的生化性大大提高,BOD5/ COD 可以达到0.35以上。

2)生物降解的工艺和机理

生物降解是在生物滤池中有氧存在下进行的生物滤池( 或滤柱) 是用碎石、炉渣装填,还原处理后的废水流经滤料,经吸附作用使污水中的微生物被阻留在滤料上,在上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它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和原生物以及蠕虫、蚯蚓类等其它高等动物,原生动物吞噬细菌,使生物膜不断获得更新。当污水从生物膜上流过,有机质、胶体部分被吸附在滤床上,有机物成为蠕虫、蚯蚓及细菌新陈代谢的食物,依靠微生物在生命活动及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分解、吸收、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毒物, 使废水得以净化。其反应式为:

3.3 废水净化

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常用作主要的生化处理设备,净化废水纯度高,含氮物质的硝化效果也比用活性污泥的好。但泥泞固体物的收集需用沉淀池。另外,若废水的PH值波动很大,或出现毒性有机物时,则需将废水搅拌,以达均衡。生物滤池去除BOD5的能力随着有机物含量而变化。

生物转盘法

采用生物转盘,由几只轻型的塑料元盘制成,紧密排列,安装在废水槽内的水平轴上。转盘在浸入废水时,微生物附着在塑料盘表面,由未浸没部分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然后微生物通过氧气,降解废水里的有机物质。

延时曝气法

当废水中的BOD5含量发生短暂的大波动,或废水处理要求尽量地少产生污泥时,主要用延时曝气法来解决。采用延时曝气法时,虽废水中悬浮固体物含量要比生化法较高。但由于废水处理时间长,处理量大,还是能经得起“ 冲击负荷” 的考验。不过占地面积大,沉淀池深度至少为3.65米,处理时间至少需4小时。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和工业。由此带来的恶果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开始被人们尝到,生态平衡被破坏,大量的物种绝迹,水中鱼类大量非正常死亡,很多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必须要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污染。要治理污染,最好的方法是在源头上进行治理,作为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印染行业更是要在源头上做好污水处理工作。本文先是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印染厂污水处理现状和问题,然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科技成果提出了合理的印染厂自行处理污水的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