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江门发展先进制造业,对现代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江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珠三角西部区域性物流中心,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探索以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重点建设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实现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降低物流成本。进行区域现代物流业系统规划对实际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了江门市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为此江门制定了《江门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在规划中对江门物流业的现代化服务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相辅相成发展,同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物流、专业市场等聚集要素和提供生产服务功能的产业为支撑,物流和专业市场等生产业的发展又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是促进江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条件

1.1 物流基础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门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了以江门市区为中心,公路、水路互相衔接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高速公路方面已初步形成以佛开高速、开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新台高速、江鹤高速、325国道、江中、江肇等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辅以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运输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茅。江肇、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广珠准高速铁路的兴建,将使江门内陆交通更趋完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通过西部沿海和江珠高速公路与江门9条高速公路紧密相连。水陆运输方面拥有江门港、新会港、台山港等6个港区口岸,全市港口泊位295个,年吞吐能力2 438万吨。

1.2 物流企业实力增强

2009年,江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达14%。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6 691万吨,货运周转量75.69亿吨公里,港口货运吞吐量4 170万吨,邮政业务总量近3.94亿元。目前全市共有物流相关企业3 166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6家。近几年,一些企业采取了各种形式的物流新模式,以谋求快速发展。如物流金融、专业市场、农业物流等,这些企业加速了江门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

1.3 产业基础较为坚实

江门工业基础厚实,制造业发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从传统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等配套较为完备的外向型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食品、造纸及纸制品、电子信息、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和摩托车、新材料、五金卫浴、电子信息等1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17个省市级专业镇,并拥有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化纤服装、金属制品等4个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3 000多亿元的工业规模。现有工业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企业2 111家,建立工业园区73个,这些都为江门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此外,江门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5.2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2家落户江门。江门工业规模的扩大为物流行业提供发展的基础,并加大了物流市场的需求。

1.4 商贸业发展基础好

近几年,在江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江门商贸物流得以较大的发展,其中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物流节点有:银洲湖北部物流园区(天马港区、双水港区),江门西江国际物流园区(高沙港区、外海港区),蓬江区环市综合物流园区(包括江沙路专业物流园区、白沙商贸物流园区),江会商贸走廊综合物流园区等。同时,专业市场也颇具规模,已运营的具有一定规模(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12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6个,工业类批发市场6个。江门市专业批发市场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市场规模(成交额)也不断增大,据统计,12个批发市场在2008年成交额约71.1亿元,同比增长12.1%。物流节点和专业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物流的发展。

2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物流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江门市多数企业和部门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服务对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不足,仍局限于交通运输、仓储、搬运等传统物流业,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以及对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战略意义,使更多的企业热衷于选择自营物流方式,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业购买服务往往还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分散的物流服务。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运营模式,很大程度限制和阻碍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部分企业还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物流的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区内民营企业对现代物流无迫切需求,多数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自购、自储、自运部分过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外资企业只能自建仓储等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2.2 物流园区建设缓慢

由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目前江门市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物流园区,有的港区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区的其他条件,但或局限于土地资源紧缺,或局限于物流需求,或局限于集疏条件。专业集散市场的规模不大,最大的年交易额只有十几亿元,而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不少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江门港作业区、江会商业走廊、司前不锈钢工业区虽然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的其它条件,但局限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未能进一步发展。同时,部分物流园区只是个别大企业自我需要自我发展的物流“车间”,并没有起到公共型物流园区或者物流基地的作用。

2.3 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江门现有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落后。运输车辆车型偏小、缺少营运集装箱车,大部分是一户一车。仓储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特别是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双重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营主体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低效的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物流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有实力、信誉好的物流企业在江门设立广东西部总部的不多,大部分只是以江门作为货物中转站。能够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不多,而提供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更是没有。

2.4 港口物流能力不足

江门的港口主要以河港为主,西江、谭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一般在3 000吨以下,银洲湖水域虽然较深,但由于崖门水道有沙泥淤积,要满足1万吨轮满载通行则疏浚工作量很大。江门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资源,但目前海港建设比较落后,台山渔塘港建设虽已历时超过10年,但进展很慢,未能形成较大的吞吐能力。因为侧重于临港产业发展,港口建设未能同步推进,港口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脱节,作业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互相牵制以及港口业主经营不善等历史原因,导致江门港作业区面临港口功能不够完善,泊位少、航道等级较低,公用作业区吞吐能力不足,出现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入银洲湖而未有万吨级码头靠泊的局面。港口没有定期国际航班,既增加经营成本,又影响口岸形象,极大地制约着港口物流的发展,并致使后方的物流园失去了重要支撑环节。

2.5 专业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江门地区的物流教育、物流培训还比较少,难以满足整个行业的需求,企业普遍反映缺少物流专业人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瓶颈”。目前江门的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学历普遍较低,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也难以满足为客户工商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要求。

2.6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重要标志。近年来,江门市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江门市物流业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在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方面面临投入大、难度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调查企业中,有67%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依然有33%的企业没有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所有企业中,50%的企业有运输和车辆调度等信息管理系统。26.7%的企业每年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占收入的5%以上,66.7%的企业仅占收入的3%,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关注不足。

企业中使用条形码和自动识别系统占25%,使用EDI技术的占21.4%。41.2%企业的内联网已覆盖所有部门,29.4%企业的内联网覆盖部分部门,还有29.4%的企业没有建设内联网。41.2%的企业已建立独立的企业网站,58.8%的企业或是正在建设或是不打算计划建设。仅仅有11.8%的企业有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部门。在调研中,企业中应用信息化手段较多依次是运输、库存和采购。而且,企业中有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的非常少。江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3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总体发展思路及产业布局规划

江门市长期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物流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在新一轮经济格局调整之时,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以促进物流业态的发展,并以此为支撑,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3.1 总体定位

把江门定位为珠三角西部区域的物流中心。以珠三角为依托、以制造业为支撑,与周边城市互补协作,充分发挥江门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把江门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沟通粤西、辐射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珠三角西部物流中心。

3.2 建设目标

3.2.1 近期目标(2012~2015)

首先,形成比较通畅的外部运输通道,完善基本保证物流作业需求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设施,基本形成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初步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物流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提高企业实现物流外包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杠杆推动物流企业发展。

其次,培育一批能具有较高质量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建立具备一定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在切实满足本地企业物流需求基础上,辐射到周边区域,初步成为粤西重要的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江门,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尽快形成若干技术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

再次,重点把银洲湖区域建成面向港澳、海外、华南、大西南,集仓储、加工、配送、保税于一体的开放度高的在境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流基地。将江门西江国际物流园区、江沙工业走廊物流园区(含棠下产业物流园区、蓬江区环市综合物流园区)建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物流基地;初步形成广海湾物流园区。

最后,物流效率不断提高,到2015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8%。

3.2.2 远期目标(2015~2020)

首先,建成完善便捷畅通的内外物流通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及装备,拥有能保证现代化物流作业需求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形成海运、汽运、铁运、内陆水运四维一体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多级无缝联运模式。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社会物流信息化,极大提高物流资源共享和物流运作效益。

其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完善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不断发掘、提高物流系统的增值服务。到2020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6%。

3.3 产业布局

江门的总体物流布局可采用“3个园区,20个物流中心”的方案,重点3个物流综合园区和20个物流中心。

3.3.1 建立3个物流园区

综合考虑区域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地理区位、土地经济性以及现有资源的利用、物流的合理流向等各种因素,根据江门市整体产业发展的需要,考虑商品流向规律和流通量,江门市配套规划了3个主物流园区,作为第一层次节点,即以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及周边区域物流企业为核心形成的银洲湖现代物流园区,以南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鹤山货运站综合市场及周边区域物流企业为核心的鹤山现代物流园区。其功能定位及布局见表1:

3.3.2 建立20个物流中心

结合江门城市形态、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及各镇区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方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及高速公路汇集处,配套规划了20个物流中心,作为第二层次节点,分别包括现有的14个物流中心:古井物流中心、三阜港国际物流中心、司前不锈钢物流中心、大敖集装箱物流中心、双水纸业物流中心、水口卫浴产业物流中心、杜杬物流中心、江沙路工业物流中心、江湾围物流中心、江顺达物流中心、德润物流中心、高沙港综合物流园区、百汇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广海湾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的6个物流中心:台城北坑产业物流中心、开平产业转移物流中心、恩平城市配送物流中心、恩平产业转移物流中心、鹤山港国际物流中心、新兴物流中心,具体在下属区县分配及功能定位见表2、表3: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2

现代新兴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市规范性的小型物流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小型物流公司共有70多家,主要分布在城区大洪、钱沟、张台等地方,在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

1、市场规模经营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仙桃市小型物流业“散、小、弱、低”等问题十分突出,且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单一,多数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全市小型物流业发展。

2、市场管理不规范。该行业整体上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部分公司存在着证照不齐或无证经营,极少数公司存在市场欺诈行为,影响了仙桃市的整体商业信誉。

3、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该行业所属公司经营场所空间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没有专业化的物流规划指引,该行业仍处于无序竞争的自我发展状态,没有形成整体及规模效应。

4、行业技术水平偏低。一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具有较高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在全市范围内该行业没有建立完整的物流市场信息体系,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建全,造成对外信息不畅通,无法全面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各企业之间也不能很好的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三是没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管理模式,影响了仙桃市小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5、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偏弱。一是在物流运作基础设施方面,各公司尚无仓储中心和货运站场等基础设施,以内部自营、自我配套、传统揽货、调配和结算方式为主,二是在运输组织方式上,手段落后,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没有区域性的大型品牌企业或集团,造成运输效率、效益比较低。

6、影响交通安全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有序发展,各公司运输车辆临街临道、乱占乱停现象十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更不利于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和仙桃市“四城同创”的有序开展。

二、建议:

1、整治小型物流业市场。建议由市政府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仙桃市小型物流业市场整治领导小组。一是要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公司,扭转无序发展状态,打击市场欺诈行为,提高仙桃市的整体商业信誉;二是要切实改变物流运作管理政出多门且不协调的状况

2、尽快制定现代物流业科学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小型物流业发展现状。根据实际,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道路运输市场发展规划,编制好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小型物流业发展规划,并纳入政府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3、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小型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一是工商部门应将现代物流业作为独立的行业,纳入登记范围,要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财税部门要将现代物流作为独立的流通行业进行税务管理,按现代物流企业最终实际经营额作为征税依据,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对于新办现代物流科技型企业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应的税收政策和所得税“两免三减”的政策优惠;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发和土地使用政策方面,市政府应将物流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全市总体发展规划,并在地价上予以特殊优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成片开发,对于具备一定规模、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现代物流企业新征土地使用费予以适当减免;四是交通管制部门要整顿和规范城市货运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社会车辆,要建立现代物流企业车辆市区通行制度;五是融资政策方面,要积极支持现代物流企业采取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对于现代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可以实行财政贷款担保,支持这些企业优先取得贷款。

4、加快培育本地小型物流龙头企业。目前,仙桃昌华公司针对仙桃市小型物流业发展状况,在桃源大道西端正在建设2万平米的现代化的物流园,规划建设1.5万平米,160个门栋,它的建成,起到了龙头企业的作用。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培育规模化、科学化的仙桃市小型物流业市场主体,全面扭转仙桃市本地物流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品牌效应差与城市功能、地位不相称的局面,全面推进小型物流业的发展,提高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5、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物流。改变传统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各环节分割运作的观念,促进物流基本功能的有机整合,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尤其是推进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等企业向第三物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完善自营物流设施,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等业务流程,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自营物流系统,形成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

6、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充分发挥网络化经营优势。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系统资源整合提供支持,沟通企业对外和群体之间以及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促进协同工作及协同经营机制的建立。

7、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组织开展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采取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从事现代物流行业的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现代物流知识和技术培训,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专院校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国际运输与物流;物流业;物流信息;物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19-0011-02

一、政府重视做好规划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物流业是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物流过程中的交通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包装、搬运装卸、区域分拨和配送等行业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拥有完整供应链的新的服务业形态。融合了众多的相关传统行业的业务,形成了一个新的服务体系。政府出面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是物流业发展的蓝本,也是指导企业参与的纲领。目前,各级政府都陆续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但缺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或者出台了规划,但操作性、针对性、可行性不强,难以实施。由政府牵头,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调研制定科学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是促进和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工作。规划的编制应坚持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科学性应体现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既满足当地的内生需求,又能与周边城市无障碍搭接,内通外畅,互为支持。前瞻性应体现在超前谋划,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阶段性目标,分步推进,并且尽可能形成开放体系,为体系更新、扩展、改造留有余地。针对性应体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所包含的生产要素做出分项规划,促进现代物流业协调发展,解决好关键环节,避免短板的制约。可行性应体现在符合当地客观实际,在现有条件下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以及规划所确定的工作内容指向明确,便于组织实施。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举,合力推进

与传统的社会分工相比较,现代物流业连接生产与消费,涉及运输、仓储、商贸、配送、金融、保险、海关等多个业务部门,只能由各级政府出面协调各方,形成合力推进物流业的发展。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也已证明哪个地方政府“推手”作用发挥出色,哪个地方推进就快,反之缺少政府“推手”就难以发展。

然而物流业毕竟又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起步阶段靠政府的“推手”作用明显,长远发展仅靠政府“推手”是不够的,还必须按市场运行规律办,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无形的手”来推动,依靠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来吸引社会投资,引导社会参与发展现代物流业,两手并举,合力推进。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实践业已证明,突出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是没有前途的,只讲市场调节理论的纯市场经济也难以为继,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比较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倡导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接近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应学会运用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来调控市场经济,促进发展。就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言,善用“两手”,短期内可充分利用政府的“推手”作用强力推进,而从长远计需学会运用“市场之手”促进现代物流业持续发展,持续给力。

三、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

当前,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关键是要把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的事情办好。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载者和参与者,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植和提升现代物流企业的过程。拥有一批数量可观,实力较强,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物流企业才能够担当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现代物流企业的培植和提升,企业的兴旺发达是发展物流业的根本。

现代物流业有别于传统的服务业,它把传统的交通运输、中转仓储、流通加工、区域分拨配送等,过去分属多个服务行业的生产活动集合在一起,由新型的物流企业来承担,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减少库存积压,用最短的路径连接起生产与消费,加快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现代物流业对物流企业有着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可以说,现代物流业绝不是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分拨配送等的简单叠加,同时也绝不意味着传统的运输企业、仓储加工企业、分拨配送企业改个名称,换个牌子就能成为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的培植和形成可以利用上述资源,但必须按照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进行企业的重构和升级,打破原有的行业、地区分割和体制机制的制约,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对老企业的改制重组,兼并联合,整合改造现有的商业、运输、货代、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的物流资源。提升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敞开大门,允许各种投资主体进入,有序竞争,逐步培植和发展一批仓储分拨,零担快运服务,特定客户服务,综合物流服务和快速运输服务等为主的大型物流龙头企业,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四、加快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形成网络支撑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为依托,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尤以建设大中城市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为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区位布局为依据,与各种路网、航线、管网规划有效衔接。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应坚持政府规划,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社会投资,企业自主经营,行业依法监管。应避免两种倾向的出现,一是政府缺位,没有规划或规划不到位,任由企业自行建设,这样容易使园区建设进程缓慢或建成后效能作用难以发挥;二是政府管理的过死,市场化程度低,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推进困难。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义,政府统筹规划到位而不越位,不越俎代庖;企业依法自主参与经济活动,自主投资,创业发展。

五、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现代物流业要实现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必须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现代通讯、网络、计算机处理等技术为参与物流供应链的物流公司、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及客户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信息平台应具有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功能、在线交易功能、会员服务功能、智能配送功能以及物流信息处理与物流信息管理等功能。物流信息平台的构成主要包含:公共通讯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含物流信息交换和物流信息管理两部分)、行业及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三个层级的多项内容。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应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制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应充分论证,力求技术先进,功能齐备,安全可靠,便于升级,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服务。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4

一、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一)宁夏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国际贸易服务型物流园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5800亩,概算投资47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概算投资4.8亿元,目前已投资2.8亿元,完成了5000亩征地,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综合办公服务楼也将于今年5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宁夏邮翔国际物流快递公司入园并完成了1.6万平米监管仓、保税仓、国际快递中心等建设,中国外运集团公司、马来西亚物流公司、陕西国际货运公司、宁夏艾伊莎(鑫中成)公司已与园区达成投资合作意向。

(二)银川陆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项目规划总面积2400亩,概算总投资12.0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了园区口岸联检办公楼、集装箱堆场以及其它附属设施,改造了海关、检验检疫货物暂扣库和中转库等,设立了口岸办事大厅。银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外运集团公司达成共建银川陆路口岸协议,将于4月底前组建成立银川中外运陆港物流有限公司;相继引进了宁夏储备局、香港中盈投资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公司和宁夏供销社等企业,投资建设园区内物资储备库、保税物流中心、集装箱场站等项目。

(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区。功能定位为工业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目前,已完成了园区路基和给排水基础建设,初步完成了市场调研报告,园区整体规划和办公辅楼的设计及园区内的场地平整、绿化工作也已全面展开。目前就煤化工下游产品营销企业及铁路货运企业的入园有关问题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接洽。

(四)石嘴山惠农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该项目以惠农陆路口岸为依托,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500亩,概算投资15亿元,已完成1.4亿元。目前,惠农陆路口岸已封关运营,为口岸提供相关服务的铁路、银行、保险、船代、货代等相关单位已落实。中海集团等船运公司已经进驻,园区与天津港集团合资成立了宁津国际物流公司,正在协调中邮等物流公司进驻并开展业务。

(五)中卫迎水桥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占地XX亩,概算总投资7亿元。宁夏昊丰伟业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已投资2700万元,完成了联网项目建设前期调研与论证、园区规划设计和可研报告编制、铁路专用线规划设计和项目报批以及其它申报审批工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工作现已全面展开。

(六)海原新区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货运服务型物流中心,分为物流中心、农贸市场和民族商贸城三个部分。园区总占地面积663亩,概算总投资1.8亿元。宁夏李旺汽车贸易公司已投资8200万元,建成了园区三通一平,部分库房、营业房、营销中心、交易大厅等工程。

(七)宁夏交通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占地4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规划占地XX亩,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宁夏交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企业注册,全面开展物流园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办理园区一期XX年 1000亩用地审批手续,计划XX年开始建设,XX年投入运营。

(八)永宁西部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为大型现代化多功能商贸物流中心。园区总体规划占地5410亩,概算投资90.75亿元,XX年计划投资34.85亿元。目前,园区内宁夏乐丛北方国际家私城、宁夏北方国际建材商贸物流园、中国万商汽车城、宁夏永宁四季鲜果品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宁夏望远现代金属物流园、宁夏路丰建材物流园、宁夏望远商贸物流园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园区缺少统筹规划。目前,首府银川东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南有永宁西部商贸物流园区、西有银川陆港物流中心、北有交通物流园区,空中有宁夏空港物流中心,形成了东南西北四足鼎立、空中接应的立体物流格局。但这五大物流园区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缺乏统筹规划,且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存在交叉现象。一旦建成并投入运营,将出现都“吃不饱”的现象。

(二)物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缺乏。《宁夏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已于去年8月实施,由于物流业涉及部门多,沟通协调难度大,规划执行进展缓慢。比如物流政策法规不完善,影响物流发展的土地、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园区软环境建设滞后,对入园物流企业缺乏吸引力。

(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目前,我区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存在信息化水平低、局域网建设不规范、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全社会提供各方面物流信息资讯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较少。我区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服务功能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物流需求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造成物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没有骨干物流企业带动,成为制约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我区物流园区建设己经进入起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很快,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对于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发挥好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面的作用,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好参与物流园区建设的各方关系,保持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规划物流园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在了解货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银川市和我区实际情况,对物流园区特别是银川周边的五大物流园区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目标服务客户锁定,做到有的放矢,反对落后的和过分超前的规划。

(二)出台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尽快制定《落实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贷款、贴息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税收优惠,保税区建设,工商、海关、商检支持等具体问题,为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大财政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三时间,每年安排五、六千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自治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用于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加大协调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物流园区建设。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东北地区;问题;对策

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能够对提供商资源进行整合,为物流发展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对于我国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而言,其具备现代化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应的问题,实现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第四方物流逐渐成为新的行业热点,成为物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物流行业的实际调查显示,2010年全球的物流实际实际费用总支出为6万亿美元,其中我国占据物流市场份额为4800亿美元,为全球总物流支出的8%,截止到目前,全球物流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5%,其中第四方物流总额以年平均6.5%的速度稳步增长。同时针对我国大中型物流仓储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大多数企业会选择新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并愿意将综合物流业务进行外包。由此可见,我国第四方物流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经济全球化形势发展,使得国内外交流形式逐渐得到融合。国外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成功案例,对我国大型的物流企业起到一定影响。例如:我国南北方两个初具规模的第四方物流在合作过程中,进行用户服务时,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使得在没有任何实际投资的情况下,业务能力得到实际拓展

二、第四方物流在东北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东北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环境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第四方物流产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依旧存在一定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缺乏发展规划。在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中,缺乏对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导致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缓慢。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企业无法发展规划,具体体现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想观念问题,现代物流产业的出现,现有的物流企业缺乏对第四方物流的正确认识,导致物流产业高速发展中出现相应的问题,对现代物流产业的认识应该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不完善是阻碍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因素。由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制度以及法规条文缺乏完善。这就导致在第四方物流实际发展中缺乏正确引导,导致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受到阻碍。同时,由于我国东北地区身居内陆,在第四方物流的实际发展中存在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基于东北地区辽宁省为例,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根据中国第四方物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辽宁省完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1900亿元,环比上涨22.3%,取得明显优势。但是基于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虽然大连新增港口通货能力15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50万标准箱,但往往局限于单纯运输方面,物流增值服务能力低下。这样问题的产生,是缺乏具体的发展规划进行实际引导,导致第四方物流发展受到影响。

2.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在第四方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升,东北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同时由于信息建设水平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信息水平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信息化水平较低。根据2011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南方发达城市,南方物流信息化覆盖面积高达85%,东北地区为65%。通过数据对比,明显看出东北地区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建设过程中,物流信息系统以及信息资源缺乏统筹规划,使得信息化系统与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导致信息化水平发展缓慢。

3.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基础薄弱,是影响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东北地区在进行物流产业实际发展中,在物流的基础设施(如公路以及铁路)以及基本设备(如仓库和车辆)等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受到阻碍。基础设施薄弱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铁路灵活性发展不具备相关优势,铁路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对于物流的实际运输灵活性能力低下,导致延误以及铁路专线建设能力较差;第二,公路货运缺乏一定规模建设,导致货运能力受到影响,并且公路货运的安全性较低;第三,物流产业仓库建设能力较差,依旧保持传统物流仓库建设,导致仓储缺乏科技性,信息化程度低下。

4.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物流进行外包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整个物流供应链条的整合。在优化供应链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第四方物流从业人员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东北地区在进行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较晚,使得第四方物流人才缺乏。人员素质问题、创新意识以及实践环节都缺乏专业精神。根据物流人才缺口调查报告显示,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人才需求为45%,人才供给为20%,存在25%的人才缺口,造成第四方物流发展缺乏人才推动。由于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员以及具备丰富经验的人才进行推动,这就体现了教育体系问题。

三、第四方物流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对策分析

1.制定第四方物流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保证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对于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实现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制定发展规划,能够有效的加强各个物流功能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促进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第四方物流的实际发展意识,应该进行大力宣传,实现对第四方物流产业的正确理解。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重视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在现代物流产业当中的重要作用,保证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得到推动。同时,政策制度的推动,是保证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明确对第四方物流产业的理解,以及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实现对第四方物流产业的有效认识,在制度上针对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建立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化平台。第四方物流产业在实际发展中具有强大以及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实际建立,对于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地位逐渐突出,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将信息服务产业与现代物流产业相结合,最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产业,实现区域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在实现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实际整合,为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单位提供准确、高效以及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形成信息化共享体系,为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改善行业信息当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实现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3.完善东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物流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需要依靠第四方物流产业进行支撑。东北地区在进行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中,依旧需要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实际建设。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周期较长,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外资以及当地资金实现完整的投资体系的建立,并通过国内外发展经验,改善物流设施投资以及现金回报制度,实现企业的低成本运行。同时,对于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交通问题进行建设,保证运输过程中的便捷性以及高效性。对于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保证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操作当中的规范性。在硬件以及软件的各个方面提升管理水平,保证物流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保证第四方物流企业在东北地区得到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物流产业综合水平。

4.加大专业物流人才培养力度。由于物流专业型人才匮乏,导致东北区域内部第四方物流发展缓慢。对于大量的人才缺口,在东北区域外部,应该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引进力度,保证第四方物流人才缺口得到填补。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对于引进的专业素质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机制,保证专业型人才为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做贡献。同时,在地区内部,众多高校应该重视第四方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第四方物流作为未来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其高效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东北地区由于区域经济以及物流发展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信息化平台、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保证东北地区第四方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萍.第四方逆向物流相关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34-35.

[2]张永宾.多协调型第四方物流风险评价的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12:56-57.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范文6

1、总体状况:据交通部门年报,年全县拥有载货汽车辆,从业人员人。办理营业执照的物流公司共家,营业面积平方米,企业员人,当年营业额万元,上缴税金960万元,实现利润46万元。据调查,18家物流企业共有配送车辆60辆,吨位共计约800吨。从总体上讲,我县物流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期,算不上真正的现代物流业,只能算是具备现代物流企业的雏形。

2、分布情况:18家物流企业有13家在镇,其余5家分别是镇2家,、和镇各1家。其中在镇的13家分布也比较散乱,配送车停车无序,停车场不够用,而其余的营运车辆大部分停靠在交易城旁。

3、经营项目:大都是进行货运代办、货物联托运、信息配载、货物配载,现代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单一。业务以零担快运和整车配送相结合,多数企业以整车配送为主,但目前整车配送做得尚可的未达到三分之一,货运量也不大。

4、信息技术应用情况:18家物流企业中除一两家仍以电话联系为主外,其余的均能利用计算机信息服务平台如衢州物流信息中心等进行信息。

5、功能配套情况:18家物流企业中能提供仓储服务的只有2家,且面积狭小,总共只有200平方不到,仅能提供少量货物存放,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仓储功能。

二、存在问题

1、缺乏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物流企业应向为工商企业进行整车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为此必须在布局上紧靠一区三块,而目前我县物流企业大部分在城内,布局散乱且与各工业区块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了运输的不便与企业成本的上升。同时,由于城内各物流企业区域有限,停车场更是缺乏,使得车辆出现乱停放现象严重,也带来了一定的交通隐患。

2、运营状况欠佳:从产品流通上看,我县年规模工业企业181家,当年总产值61.96亿元,产成品存货6.86亿元,即全年约有55亿元的产品销售出去,这当中的运输费用占有相当比例,而年我县物流企业营业额只有2932万元,所占份额偏小;从物流组织上看,我县物流业大都是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在部分企业的物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都由自身承担,自货自运,导致外包业务量较小;从运力上看,我县现有营运载货汽车共1357辆,合计吨位5770位,而我县企业外包货运量总体偏小,进、外调货少,出现“车多货少”的现象,加上无统一价格标准,导致相互压价,最终使得整个运输行业利润下跌,物流企业利润也随之下降,据调查,年利润相较年有所下降。

3、政策扶持欠缺:我县物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亟需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如税收政策、用地政策等,而目前我县这方面的政策尚未到位。

4、物流人才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我县还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县物流企业从事的员工文化水平基本上为初中、高中毕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对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了解较少。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长三角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下一步对策:

对策一:加强规划,使我县物流企业瞄准“一区三块”,紧临而建,依托工业企业进、出货物量大从而发展壮大。这样既可给开发区企业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也降低了流通成本,从而达到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双赢。另外,对于改善县城的面貌,特别是解决配送车辆乱停放与相应的交通隐患问题都有较好的效果。

对策二: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加快一基地两中心和若干个物流节点的规划实施(一基地——综合物流基地;两中心——龙北物流中心和港物流中心;若干个节点——镇、、塔石等物流节点),为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拉好框架,打好基础。

对策三:加大现代物流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力度,现代物流业能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积极作好宣传,争取更多的企业将原材料、成品等的流通从自货自运中剥离出来,交与第三方物流企业。

对策四:县里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及准入制度,成立行业协会,实行物流行业指导价,防止相互压价,导致恶性竞争。使得实力好、信誉高、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突。

对策五:我县已制定《县“”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我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也即下发,这些政策的施行将对促进我县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