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旅游产业;旅游规划;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44-04
一、问题提出
当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以及旅游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旅游业在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被视为了一种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良药,或是作为社会变化的引擎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打造良好形象的武器[1]。旅游规划也因此变得更为普遍,编制规划也成为旅游发展广泛采用的手段[2]。然而,旅游规划似乎并不总能奏效。尤其是在中国,旅游规划正在或将要面临较高的流产率和较低的实施效力,特别在内陆地区情况表现得更为糟糕[3]。
为了解释规划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近年来对旅游规划与实施的差距(Gap betwee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GPI)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研究者在各类研究中也接触和发现了旅游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差距现象,如:社区参与研究[4~5],关于土地使用控制的错误计算[6~7],中央计划与地方可能性的差距 [8],缺乏可用资金[2],环境变化的不可控因素等等[7]。在中国,最早指出中国GPI问题的是在“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和“2001年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旅游规划与实施现状的问题。随后Kun lai[1],惠红[9]等从规划编制者、规划执行者、当前制度和标准等方面解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现实中,旅游规划的实施成功若以旅游产业的成功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规划实施成功”的意义则不仅仅局限于规划蓝图的建设部分得到实现,而是在于规划下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产业获得了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实中,规划实现其预期的效果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在本文看来,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即:在一般情况下,旅游规划实施成功的概率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为了证实此假设,本文另辟蹊径,从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规律研究入手,以国家为单位对象,间接分析旅游规划成功实施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验证关系假设,需要充足的统计数据与适宜的方法。由于世界各国情况差异较大,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与比较采用计量分析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借鉴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建立的经济截面国际比较分析方法,将2007年数据齐全的国家运用分组统计的方式考察旅游产业指标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特征变化[1]。
(一)国家分组
本文对于研究对象的145个国家进行分组。分组主要按照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尝试按照平均值法或相对均衡的方式将其分为5组。两种分组方式的结果并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后一种方法使各组国家数量相对均衡以利于观察。
(二)计算每组国家相关变量的“特征值”
计算特征值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一是“总和法”,即取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数值的总和;二是“中值法”,即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的“中间值”;三是“平均值法”,可以是加权平均或是未加权平均;四是“回归分析法”,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此外,还包括其他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
Yij=∑yij/n
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三)分析旅游产业相关变量“特征值”的变化与关系
本文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2007年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各截面上综合选择绝对数量、份额数量以及产业效率等指标,具体包括:国际旅行收入额、国际旅行收入份额、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人次、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本研究运用不同指标在各分组国家中进行特征比较,分析世界旅游产业分布的总特征与趋势。
三、主要发现
以人均GDP2 000美元、5 000美元、10 000美元、30 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为分界点,对2007年全世界数据齐全的145个国家进行排列(原始数据表略),各组国家数分别是:23个、25个、30个、41个、26个。分组后,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旅游产业分布表现出如下鲜明特征: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襄樊市协同发展总体思路模式选择
襄樊市下辖3县、3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万人,乡村劳动力180万人。作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之一,襄樊市具备一定农业基础,同时也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优势。适逢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同步发展至关重要。
一、协同发展总体思路
遵循既要“宜于人类生存”又要“促进生态平衡”的思想,立足于襄樊市“十一五”旅游规划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吴必虎与林峰的相关游憩休闲地带划分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把襄樊市同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定位为:立足旅游,通过新农村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短期来看,离城区距离较近的乡镇(25公里以内)是优先发展区域,可以在开发旅游吸引物的同时,多发展农家休闲、娱乐、餐饮;距离较远乡镇可以适当在景区周边发展农家餐饮,但主要应以农业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为主,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荆山生态旅游区。确立总体思路的基本依据如下。
1.襄樊市版土界限
襄樊市是一个中等城市,其平面版图略呈平行四边形。其东线北端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与随州相连;南端止于宜城市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相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09.5公里。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与河南相连,南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与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相邻,两端直线距离122.8公里。辖区南北纵距最远两端点,北端为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南端点止于南漳县东巩镇苍坪村,两端点直线距离约157公里;东西横距最长两端点,东端点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西端点至于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两端点直线距离约228公里。襄樊市城区几乎位于版图的中心。
2.襄樊市“十一五”旅游规划
《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未来五年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将襄樊市建设成为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科考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并富有魅力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力图形成“一心、一环、三带、六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一心”指城市景观核心区;“一环”指环襄樊市区的城市近郊游憩带;“三带”指三国文化旅游带、大荆山生态旅游带、汉江风光旅游带;“六区”是指根据襄樊市行政区划范围,将其划分为谷城县旅游区、保康县旅游区、南漳县旅游区、枣阳市旅游区、宜城市旅游区、老河口市旅游区。
3.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同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6.4%;全市转移农业人口5%,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农业与非农业比值由4:6提高到3:7;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等等。期间工作重点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畜牧业、粮食生产以及经济作物),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一县一品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质小麦、水稻、油料、棉花、蔬菜、有机茶、食用菌、林果、畜禽、花椒等基地;坚持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广标准化技术,提高质量安全;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扩大转移就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
二、指导性原则
在上述襄樊市同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有必要确定系列原则用以指导实际开发活动。下面根据国内外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预防性地提出以下几个重要原则(基本根据开发战略制定思路的顺序),期望能引起注意。
1.绿色发展原则
该原则充分体现了“立足旅游,通过新农村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的思想。强调在同步过程中,应具有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绿色保持、和谐共处等相关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融入具体开发实践之中,从而最终实现农村持续进步并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主导市场原则
旅游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开发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普通产品可以运到消费地以方便消费,而旅游产品需要旅游者移动到产品所在地消费,它不会主动去适应市场,而要市场去适应它。另外,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垄断特征,可以满足消费者求异心理。基于此,从长远看,在核心旅游产品开发时,只有树立“主导市场”观念,才能设计开发出能引导市场潮流的旅游产品。而那些市场主导的短、平、快项目,只能作为辅助项目开发。
3.差异化原则
差异产生距离,产生美;也只有存在相对差异,才会避免千村一面,出现要素流动,发生合作;也只有具有独特魅力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态。这就要求在发展模式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异,你异我优的思路,尽力避免出现同类同质化现象,以个性取胜、特色取胜。
4.文化筛选原则
该原则主要是指在同步协调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冲突,弘扬优秀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前期或中期应进行优秀文化评价筛选活动。在同步发展过程中,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文化冲撞并不一定力量均等,强弱势文化冲撞几率更大。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循文化筛选原则去保护弱势文化之中的精品。
5.惠农原则
乡村旅游被很多国家认为是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以其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可辐射周边农民致富,还可拉动较远距离的农民从事旅游运输、种植养殖和商品生产。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农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惠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始终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终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发展旅游,以是否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主要评价标准之一。
三、同步协调发展模式选择
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中等城市,面对众多优质及潜在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国乡村游”的大好形势下,找出一条合适的同步发展路子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通过城市带动、景区、明星城镇、特色村落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等可以有效实现二者协同发展。
1.城市带动型
这是因为城市郊区相对其它农村地区具有突出的发展比较优势。第一,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很早就明确提出,距离中心城市距离远近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也不同,而郊区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的菜篮子,为城市服务。第二,吴必虎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认为大中城市周边200公里以内是城市居民周末度假高频区;而林峰19根据城市居民消费特点,对周边地域消费特点作了划分,并认为该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乡村旅游是一项主要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旅游形式,城市居民构成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旅游景观具有临近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城市近郊游憩带,可以抓住有利形势,加大郊区(距离市区25公里以内)旅游的开发力度,带动郊区发展。
2.景区带动型开发模式
大部分景区尤其是自然名胜风景区一般位于农村或城市郊区。但由于这些旅游目的地形象很好,加上政府对其重视,交通、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良好,可进入性极佳,客源长期稳定。依托这些著名景区,可以实现景区、农村、农民三方受益:首先,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其次,可以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最后,能够进一步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于襄樊市而言,隆中风景名胜区、谷城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南河小三峡、南漳水镜庄、香水河景区、保康野花谷景区、枣阳白水寺景区、宜城楚都皇城、老河口梨花湖滨水景观等都可以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点)带动周边地区,以及乡村旅游发展。
3.名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
名镇建设带动是指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特色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进一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实现同步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1)拥有较雄厚的实力可以从长远考虑,自行论证开发,实现开发本地化;(2)开发本地化,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3)名镇建设与乡村旅游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襄樊市目前具有这样条件的乡镇如谷城石花镇、枣阳市吴店镇、南漳武安镇、宜城郑集镇、老河口仙人渡镇、保康马桥镇等等。这些乡镇或以经济见长、或以历史文化见长,皆可以作为特色乡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
4.特色村落建设促进模式
襄樊市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非常典型的新型村落,如:历史人文型新村――枣阳市火青村,生态环保型新村――谷城县堰河村,资源开发型新村――保康县尧治河村,艰苦创业型新村――保康县堰垭村,旅游带动型新村――南漳县鱼泉河村,休闲农庄型新村――樊城区郭岗村等等。把这些特色村落视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加速产业非农转变进程。
5.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目前,襄樊市已初具规模的农村特色产业有保康反季节蔬菜、荆山山区茶叶、老河口水果、襄阳朱坡草莓、程河柳编等。把这些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量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产业农庄,会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Z].襄樊政发[2006]33号
[2]襄樊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EB/OL]xftjj.省略/gb/2005.htm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3
你们好。
我叫,今年岁,学历,个人工作经历介绍..........,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一次与其它同事公平竟争的机会,我竞聘的岗位是市规划发展科和市场开发科的科长。这两个科室都是我们到位的主要职能科室,与原来的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相比,这两个科室的工作任务肯定更重、胆子也更沉,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两个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给各位领导作好助手、当好参谋,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我认为自己竞聘这两个岗位的优势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期间我学习的就是旅游专业,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清醒地认识,同时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大学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工作后也没有放弃学习,自己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供闲暇时间阅读,平时也能通过互联网等积极学习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理论水平得到稳固和提高,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规划与市场开发科工作。两年来,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对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今年1月份,被单位聘任为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科长,这是领导对我自身工作的肯定。虽然现在规划、市场开发科一分为二,但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能够胜任这两科的工作,做出与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实绩。
竞聘这两个岗位,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己对今后工作的一点想法。
规划发展方面:
1、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舟山市海洋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嵊泗列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本,尽快编制出台嵊泗县海洋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在今后五年里更好的指导全县旅游业发展。
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在年,我们配合势力进行了全县旅游资源普查,普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利用这次资源普查的成果,汇集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建立旅游项目库,明确嵊泗将来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3、加强景区建设规划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县内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和各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的评审。加强对全县景区规划的管理,禁止随意开发建设,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有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并负责监督有关单位严格落实既定规划方案。
4、积极申报a级景区。今年我参加了浙江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员培训班,从我县旅游区的建设情况看,基湖核心景区是最有希望成为我县首个a级景区的单位,接下来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并随着我县各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随时做好个新建项目的a级景区申报、推荐和评定工作。
5、优化结构,开发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突破口,贯彻“重点旅游工程优先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优先发展、大旅游产品优先完善、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优先打造”的发展策略,大力开发渔家乐旅游、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等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产品。
6、做好各乡镇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目前大多数旅游乡镇还没有编制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开发方面以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规划科要发挥自身职能,指导各旅游乡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走科学发展之路。
市场开发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市场调查,高起点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在主要客源城市和来嵊游客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旅游消费群体成分、了解嵊泗列岛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地位,以此为基础,制订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宣传策略,并提前做好每年的年度实施方案。
二是协助实施旅游节庆,举办主题活动。协助做好每年一届的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期间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同时通过与网站、电视台等合作,每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逐步打响嵊泗旅游的品牌。今年与浙江电视台合作举办的海鲜总动员、自驾车之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是做好宣传队伍的组织工作。组织下属旅游企业参加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在各主要客源城市和潜力城市举行几次较大规模的旅游推介会,条件成熟的话,组织“大篷车”宣传,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四是转变传统促销方式。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我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主体,各旅游企业参与。今后,要努力转变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政府部门逐步淡出旅游宣传促销的舞台,而由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自主开发旅游市场,争取客源。
五是做好嵊泗旅游网的筹建工作。目前已与中国博客网达成初步协议,由他们负责为嵊泗旅游网的设计及维护,我们提供信息。下一步要做好全县旅游信息的收集工作,网站建成后做好网站信息的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 六是整合资源,开辟旅游线路。根据我县旅游资源分布特点,重点推出西部石景观光游、港桥游、商务旅游,中部海岛海滨休闲度假游、列岛观光游、渔家乐游,东部渔乡风情游、贻贝之乡游、渔港重镇游、游艇海钓游、碧海潜水、人文怀古旅游等多条精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4
(一)商贸服务业的现状
为推进沧州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河北省商务厅和沧州市商务局制订了要在2015年实现全市消费品零售额“超千亿”及年均增长15%的目标,还为此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针对城乡的不同区域制订了不同的发展规划。一是中心城区抓壮大提升。沧州市城区商贸服务业发展状况本来就比较好,为实现“壮大提升”,沧州市又积极推进沧西物流区和沧东物流区建设,力图打造立足沧州、面向华北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商贸服务中心,同时又积极推进荣盛国际购物广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及乐购购物广场等三家购物广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沧州市的商贸服务业水平。二是县城乡镇抓功能拓展。沧州市县城乡镇的商贸服务业发展目标是实现功能拓展。首先,在城镇逐步建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商业形式及直营店、便利店和折扣店等新型商店,力图建成几家城镇型的商贸中心;其次,在乡村以农产品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建设,尤其注重对沧县红枣和青县蔬菜等专业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三是社区农村抓网络延伸。沧州市政府积极支持菜市场、美发店、家政公司等社区基本服务机构的建设,积极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到2015年再新建或改建500家农家店,方便人们生活。四是重点区域抓产业聚集。首先,推进肃宁皮毛、盐山管道等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借助该区域的物流产业向社会提供配送服务,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次,通过沧州会展中心这一平台,展示本市服装、五金等优势产业;最后,利用环渤海、邻京津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教育培训、经济金融、餐饮住宿等项目的建设。
(二)商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推进对策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近些年,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传统的商贸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将消费者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2. 注重商业资源的优化组合。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综合购物广场,将原来各自分离的餐饮产业、休闲娱乐产业、文化产业等集中到某一综合性的购物中心,集中满足人们多层次、多类别的消费需求。
3. 积极发展餐饮、文化、休闲、家政等产业。做好沧州市融资投资工作,为沧州本地融资投资平台(沧州银行、沧州建设投资公司等)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合等小型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以开阔的胸怀支持、引导全国各地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进驻沧州。
4.注重品牌建设,以品牌吸引某一顾客群。针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实施以品牌为依托的陈列经营模式。陈列经营形式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很普遍。以某品牌为例,该品牌香水很受欢迎,因此便把该品牌的皮包和香水陈列在一起,由于它们是同一品牌,因而能够满足对该品牌感兴趣的顾客群体的需求,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的体现。
二、房地产业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度沧州市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2012年1~11月沧州市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139.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9%,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80.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8%。同时,施工面积和本年新开工面积均处于低位:2012年新开工面积为411.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7%;销售面积为318.62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30.5%,降幅明显。在房价方面,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及市民的观望态度,沧州市房价增速开始放缓。目前,位于城市北端的恒大城均价在5800元/平方米左右,西边的天成明月洲均价在5500元/平方米左右,位于市中心的泛海时代均价在4600元/平方米左右,西北角的万泰丽景均价在4700元/平方米左右。
目前,沧州市房地产市场供应格局可分为西部新城、中心城区、南部和东部四大板块。沧州市城区主要是中端物业的竞争,小高层产品受追捧,高品质的洋房产品因供应有限及价格因素需求得到遏制。各板块客户圈层类似,核心客户主要是考虑工作和居住便捷的各板块内企事业单位职工,重要客户主要是关注区域资源和环境的原板块内居住者或自由企业主。边缘客户主要是考虑孩子教育等问题的郊县客户及养老等边缘需求客群。西部新城板块的三室相对快销,中心城区的两房产品受追捧,偏紧凑型户型在中心城区的销售压力相对较小。从未来竞争来看,中心城区未来供应量少,主要竞争来自整体项目品质较高的西部城区。因此,为强化沧州市房地产市场竞争优势,新上市项目应该适当提高自身定位及项目品质。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策
沧州作为环绕北京周边的重要城市,已经纳入了大北京城市圈的范畴,有非常大的规划前景。沧州有多条横纵交通通道,铁路、高速、高铁等交通设施齐备,有着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便利交通;另外,沧州作为沿海城市,黄骅大港的建成也是沧州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些都是沧州的优势和特点,对未来沧州房产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针对沧州市目前房地产业的现状,要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强化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既要防止房地产开发规模过大,又要保持合理开发规模。二是要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开发结构,根据不同的地区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档次和户型的建设,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以保证普通住房供求的基本平衡,做好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合理布局。三是要加大土地调控力度,促进存量土地的合理利用,降低土地开发成本,进一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老城区改造用地,提高商品住房的供应能力。
三、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一)沧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1. 突出民俗特色,培育优质旅游项目
沧州市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老的历史为沧州市留下了诸多宝贵文化宝藏:武术文化使沧州武术闻名全国,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沧州武术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文化使沧州市吴桥县的杂技艺术名扬国内外,成为著名的“杂技之乡”,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市千童镇是徐福东渡的招募地,是华夏第一侨乡,“千童文化”资源丰厚,有待挖掘。
沧州市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引导这些特色文化的发展,以这些特色文化为基础,培育、开发了多种优质旅游项目。至今为止,沧州市成功举办14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以杂技为主题建立杂技旅游公园,现在旅游业收入是吴桥县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沧州市以“沧州武术”为基础,成功举办了8届“沧州武术节”,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来沧州旅游、习武。
2. 做好配套软硬件建设,大力优化旅游环境
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一个优质的旅游环境。沧州市非常注重旅游环境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将资金、交通等资源用于旅游业的开发。在市辖区内的国道、省道和海防公路及京福、石黄两条高速公路建设中,市政府在规划、征地等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状况都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沧州市也十分注意配套设施建设,使行、食、住、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接待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沧州市现有星级饭店12家、旅游定点单位56家、旅行社25家、旅游汽车公司1家、旅游服务学校1处。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还着力抓紧了软件环境的建设,严格规范旅游市场,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对旅游景区景点加强综合治理,为旅客树立“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旅游良好形象。吴桥杂技大世界和白洋淀景区被评为全省“十佳景区”,东光铁佛寺景区被评为全省“三星级文明窗口单位”。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形势,旅游业必须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新的发展。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沧州的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一是部分资源优势还没有形成产品优势,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是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完善,力度还不大;三是旅游景点少规模小、产品粗放、布局分散、旅游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京福、石黄两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和黄弊大港、朔黄铁路的修建,沧州的旅游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沧州市要从全面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树立大旅游的思路,培育大产业,使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 要为沧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制订明确的发展规划
旅游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以正确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因此沧州市应该邀请旅游业的相关专家为沧州旅游业制订一个正确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制订应以沧州市的特色民俗文化为基础,同时还应了解旅游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挖掘沧州市丰厚的文化保藏,既要有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还应有文化底蕴,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能够了解沧州的历史文化状况;发展规划的制订还必须是长期的、全局性的,避免只顾眼前利益,做到合理布局,力争将沧州市建设成文化旅游强市。
2.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沧州市应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处理好公益性文化产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使二者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将沧州市的杂技、武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开发,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率和附加值,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进杂技与武术产业有序发展。
3. 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为沧州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首先,政府应重视沧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将其上升到法规、政策的高度,沧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在政府的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中得到体现。对与沧州市旅游业开发有关的项目,政府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同时在财政预算方面逐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其次,鼓励海内外企事业单位、个人来沧州市投资,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为沧州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5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独立法人,均可申请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
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是指:编制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包括全国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地方各级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各类旅游专项规划,包括旅游景区规划、景观设计、活动策划、营销策划、资源开发方案等;提供与旅游规划设计相关的其他服务。
第三条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第四条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的认定,遵循自愿申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制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负责对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家旅游局组织设立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负责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各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设立省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并报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备案。省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根据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的委托,负责本辖区内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七条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负责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认定和复核;根据资质等级认定需要,对甲级和乙级资质单位的旅游规划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各省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负责本地区丙级资质单位的认定和复核;负责向全国旅游规划设计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推荐本地区符合条件的甲级和乙级资质单位,并协助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对本地区甲级和乙级资质单位进行成果评价。
第八条申请甲级、乙级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须向所在地省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由该委员会初审通过后,向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推荐申报。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由省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委员会直接认定,并报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备案。
第九条甲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获得乙级资质一年以上,且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三年以上;
(二)规划设计机构为企业法人的,其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规划设计机构为非企业法人的,其开办资金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三)具备旅游经济、市场营销、文化历史、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职规划设计人员,其中至少有五名从业经历不低于三年;
(四)完成过省级以上(含省级)旅游发展规划,或至少完成过五个具有影响的其他旅游规划设计项目;
(五)项目委托方对其成果和信誉普遍评价优秀。
第十条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一年以上;
(二)规划设计机构为企业法人的,其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规划设计机构为非企业法人的,其开办资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三)具备旅游经济、市场营销、文化历史、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职规划设计人员,其中至少有三名从业经历不低于三年;
(四)至少完成过三个具有影响的旅游规划设计项目;
(五)项目委托方对其成果和信誉普遍评价良好。
第十一条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一年以上;
(二)规划设计机构为企业法人的,其注册资金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规划设计机构为非企业法人的,其开办资金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
(三)具备旅游经济、市场营销、文化历史、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职规划设计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从业经历不少于三年;
(四)至少完成过一个具有影响的旅游规划设计项目;
(五)项目委托方对其成果和信誉普遍评价好。
第十二条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每两年复核一次。复核通过的,换发新的资质等级证书;复核未通过的,由具有相应权限的资质等级认定机构作出撤消或降低资质等级的决定。被撤消资质等级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资质认定。
第十三条取得资质等级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具有相应权限的资质等级认定机构撤消其资质等级:
(一)违反法律法规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二)违反旅游行业管理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转让资质等级证书的;
(四)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变更名称,未报原认定单位备案的。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规划设计资质等级单位,降低其资质等级:
(一)违反旅游行业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项目委托方评价普遍较差的;
(三)资质条件发生变化达不到原等级要求的。
第十五条各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证书由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委员会统一印制,由认定单位颁发。
第十六条旅游规划设计资质等级单位变更名称,应报原认定单位备案,并换发新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证书。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景区;城镇;联动发展;规划
一、引言
我国现已培育出一批批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走遍国内旅游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看”完了国内的知名景区,有着浓厚的旅游兴趣、有钱有闲的旅游消费者是不是得被迫走出去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很显然,景区的“门票经济”不足以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慕“景区之名”而来的单一旅游动机不足以引发旅游者的再次购买动机。因此,我们在旅游规划时必须打破把发展旅游简单地理解为开发景区的认识,借景区的名气把周边的城市化水平提上位,大到中心城市,小到小城镇。
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娱乐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产业,其深度的体验性与旅游的本质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娱乐活动在旅游产品中的地位更能体现旅游的审美、愉悦特性。将娱乐业与旅游相结合也就是要求景区与城市、城镇联动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旅游区联动发展的例子。本文将旅游区的联动发展分为全城旅游和旅游依托型城镇旅游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联动模式的规划战略进行了初探。
二、文献回顾
朱红红(2009)将景区分成观光型、娱乐型、信息型、享乐型四类。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盈利模式不同。观光型产品在初兴旅游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门票是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及旅游市场的成熟完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规划者在规划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景区产品的延伸,分期规划,旅游景区逐渐从观光型向娱乐型、休闲度假型等深层次体验类产品及商务型、修学型、康体健身型等针对特定需求的旅游产品发展;盈利模式也由门票单一型转向多元化,门票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餐饮、住宿、娱乐等成为景区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现实是,目前开发商对商业利益的过多追求使得中国众多风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镇化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错位的风景区规划人为加重风景区城镇化的现象也不鲜见(王衍用,2006)。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指出不少地区存在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等同于城市建设规划,导致旅游规划的城市规划化和旅游景区的城镇化与园林化。具体表现一是把局部当作全部,忽视了旅游规划分层逐级展开的特性、战略规划的领先地位。规划师缺乏旅游市场意识,对旅游者的需求及特征了解不多,从具体地段的研究与空间分割人手,强调一种技术性的推衍和标准化的设计,缺少对风景区深度与广度的认识和思考,忽略旅游地的软件开发建设;二是沿袭城市规划思维,以城市与园林的体系框架进行盲目套用,多数是把城市公园建设手法移植到风景区开发建设中。
而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风景区规划体制所致。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编制与实施体系,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已被社会各界所广泛接受。加之城市规划、园林规划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理论方法,技术运作与认定标准较为熟练。而旅游规划即使是在国外也尚未定型,国内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建立严格的规划编制与认定体系,理论体系多借鉴于别的学科,技术方法处于探索阶段。
为了既保障景观与建筑的协调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我们可以将当地特色娱乐体验活动延伸到景区外,将景区周边城镇的娱乐活动与景区游览进行对接,延长目的地旅游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区联动发展规划战略
(一)全城旅游开发
全城旅游概念是由绍兴首次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全城旅游旨在突破传统景区(点)范畴,按照“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旅一体”的理念,调动一切能为景区旅游所用的城市资源,将城市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并鼓励游客以主动的态度,以景点为线索辐射全城的纵览性旅游方式去发现城市之美,融入城市生活,创造城市文化,获得与城市共知的完美体验。与景区(点)相比,全城旅游既是一个由单体到综合体的形态变化,又是一个由硬件设施建设到质量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既是从景区旅游到城市旅游,从观光游览到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升级,又是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过去我们衡量旅游业发展好坏的标准是游客有多少、门票收入多少,而景区对城市的经济贡献有多大却考虑甚少。现在我们有必要衡量一下旅游为武汉城市的价值提升了多少,即实行从门票经济向旅游城市效益的转变。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景区长久的生计,而企图通过涨门票来提高收入的途径不仅不能解决景区运营面临的长期问题,而且不利于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试想,如果游客都不肯来旅游,或者城市只是旅游的过客,城市又哪来的旅游经济。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将城市景区作为游客到来的吸引物,利用城市的包容力,即城市旅游功能来留住客人。换言之,就是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打造,做深做透文化和娱乐休闲相结合的文章,真正体现城市旅游的内涵。而在我国,长沙算是全城旅游的一个典范。
1.长沙知名景区
长沙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名城之一。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又极具特色,“山、水、洲、城”(岳麓山、湘江、橘子洲、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特色,是长沙最鲜明、最独特的个性所在。岳麓山作为伟人的求学地而备受世人的追捧;美丽的湘江孕育了浓厚的湖湘文化;十里长洲一一橘子洲更是重点,凸现出以“山、水、洲、城“为自然景观基础的“人杰而地灵“的长沙市旅游形象;历史文化名城则是影响长沙市旅游形象的主要因子,其形象标志性景观一一天心阁、岳麓书院、岳麓山、马王堆文物、贾谊帮居、走马楼简犊、开福寺、白沙井等。但是仅靠这些景区并不足以造就如今声名远扬的长沙。
2.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
长沙市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已明确提出,依托颇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业基础,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建立起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长沙休闲产业,把长沙打造成我国中部休闲娱乐文化之都。
近几年,歌厅、足浴、酒吧等休闲娱乐活动已成为长沙市民生活的热门之选。城市旅游功能强大,有以解放路等为主的酒吧一条街、以黄兴南路等为主的购物一条街、以太平街和潮宗街等为主的历史文化一条街、以坡子街等为主的饮食文化一条街、以麓山南路等为主的科技文化艺术一条街、以大剧院等为主的演艺一条街、以海底世界和世界之窗等为主的游乐一条街,以芙蓉路和韶山路等为主的娱乐休闲一条街、以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为主的湘江风光带和水上旅游线。
湖南大剧院和大剧院是长沙剧场两大领航旗舰。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级演出团体经常光临这里举行盛大晚会。明星大腕是这里的常客,而湘籍著名艺术家更是常来这里倾吐乡音、乡韵与乡情。电视湘军已成为全国电视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电视剧《洽同学少年》、《雍正王朝》、《还珠格格》风靡全国,《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名震中外,收视率居高不下。
3.旅游业与娱乐业的整合
长沙旅游业与娱乐休闲业的完美结合是全程旅游发展的典范,可以说目前旅游者去长沙旅游的动机已很难分清是去看风景还是去感受娱乐氛围,二者相辅相成,完备的旅游六要素构成了一个联动的旅游系统,从根本上体现了旅游的体验性和愉悦性。
(二)旅游依托型城镇规划
旅游依托型城镇是指本身并不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拥有毗邻景区的优良区位,利用较完善的设施条件,逐渐成为景区游客的主要集散地、食宿地、购物地和信息交汇地的小城镇。区域旅游城镇体系中,这类小城镇往往成为景区最经济、最有效的依托,其旅游开发因此是一种紧密依附于景区的功能互补型开发。然而,由于统筹规划及管理不力,往往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景区及周边旅游设施的无序化建设使景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趋势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景区氛围及生态环境质量;而另一方面,旅游依托小城镇因开发粗放、设施简陋难以吸引游客驻留消费,小城镇社区不能在较大程度上共享景区发展带来的利益。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和景区相互作用的角度,构建二者珠联璧合、联动互促的紧密协作关系,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树立整合开发观,统筹规划并严格实施和监控
小城镇建设规划、景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区域专项规划,都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景区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联动开发的实施产生影响及制约,其中以小城镇建设规划与景区规划最为直接。在小城镇确立为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重点后,适应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要求,相关规划都应从整合联动的角度,进行统筹谋划,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例如,鉴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对一些可能造成较大污染的乡镇企业发展应严加控制。同时,对旅游业发展可能对小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冲击,应寄予高度重视,从规划编制和管理控制上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和引导开发商、经营者、社区居民和旅游者行为。景区、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及其连接通道是一有机的整体,宜在整合开发观下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常见的现象是对连接通道建设的忽视,从而影响到旅游者的整体体验水平。
2.旅游者活动规律导向下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
旅游者从客源地出发,途经旅游集散地到旅游地完成整个游览过程,有其自身需求特征和活动规律,并非外界主观意愿所能改变。要把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发展放在旅游区域布局中整体考虑,重点处理好小城镇和中心城市以及重点旅游城市的功能配合和功能对接,旅游依托型小城镇不能贪大求全,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景区旅游吸引强度、游览时间及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在区域旅游城镇体系中的地位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特征。探究游客旅游活动规律和需求特点,并通过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导向下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能够保证区域旅游系统各部分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前提下,又从整体上实现旅游产业的无缝对接。
3.适应游客深度体验需求,建设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系统
特色是区域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而地域文化是区域旅游特色的灵魂和内蕴。在景区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联动开发中,对地域文化个性的挖掘和传承就成为凸显当地旅游特色的关键因素。而且,这种地域文化个性的表现不应局限于一些符号化的表层视觉形式,更应自然地渗透进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及旅游服务的每一部分和各个环节。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在强化与景区功能互补的基本层次的同时,应从城镇风貌和文化内涵上尽力体现当地个性特色,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本土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受现代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影响,大多小城镇基本上已呈现出千城一面的风貌特征。这种类型的旅游依托小城镇从整体上作大的改观已不太可能,只能从其内涵上下功夫,围绕特色、周到的旅游服务作文章。而对于地处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小城镇来说,传统风貌犹存,民族风格仍在,淳朴亲切的乡野民俗仍能较深刻地感受得到,如果有毗邻高品位景区的优良区位或在旅游热线上,则可从整体上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小城镇景观,形成与景区的吸引叠加之效。
4.凝聚多方合力,促进区域旅游系统全面发展
对景区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实施联动开发,涉及旅游业与当地相关产业问千丝万缕的联系,牵扯到当地政府、景区管理部门、景区开发商、旅游企业、城镇社区居民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可谓错综复杂。在统一的形象导向下,要求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对相关产业要素实施有机整合,通过有效调节各方内在矛盾,构建和谐的旅游地人地和人际关系,以共塑鲜明统一的旅游形象,努力克服一流景区、二流乃至三流服务城镇的不相称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措施,在于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发展意识,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构建紧密的利益纽带,辐之以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保障,激发联动开发的动力,凝聚各利益主体合力,谋求景区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间联动互促,不断推进区域旅游系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将旅游业培养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而我国尚处在经济转型期,旅游产业转型也是目前摆在旅游产业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而延伸旅游产业链,发展区域旅游将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区域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就是景区与城镇联动发展,即全城旅游开发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发展。其实质则是实现景区吸引力所带来的“拉客”效应和城镇旅游功能所产生的“留客”效应的对接。景区与城镇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区域的旅游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毛长义,艾南山,胡国林,旅游依托型小城镇与景区联动开发初探[J],城镇建设,2007(8),31-35
[2]翟彦华,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的和谐互动[J],城镇建设,2009(9),99―101
[3]王衍用,关注旅游规划中的城镇化趋势[J],理论研究,2006(7),38-39
[4]余求根,长沙市现代旅游业发展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5]朱红红,旅游景区品牌延伸机制与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6
[6]吴晋峰,段骅,旅游系统与旅游规划[J],人文地理,2001(16),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