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上海物流业环境分析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通和管理协调。现代物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演进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它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体系。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业不仅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吴敬琏,2005),它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很高的相关性。大力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回顾

1、规模继续扩大

2006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7.26亿吨,同比增长5.6%;港口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同比增长21.3%,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1%;航空货邮量252.73万吨,同比增长14.0%。

2、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建成近40万平方米标准化物流仓储设施,承担了全国60%的医药物流和全市75%以上的连锁超市配送物流业务;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实施“区港联动”,在海关完善监管工作的同时,做好配套服务,显著提高货物流转和通关效率;洋山保税港区实施集装箱装卸、运输全程信息化管理,为提高集装箱中转能力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3个航运、物流、加工项目和55家商贸型企业入驻;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货物集散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

3、物流基地与产业基地开始形成联动发展机制

上海化工区学习借鉴世界级大型化工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化工企业集群的物流需求特点出发,实施“物流传输一体化”,积极引进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码头、管网、储罐、铁路、仓库等物流设施进行集中投资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构建起对外交换和内部循环相协调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化工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经营业绩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4、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

在为外商投资制造业或商贸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安吉天地物流整合汽车生产零部件入厂、售后和进出口等供应链管理环节,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整车物流服务占国内市场约35%;北芳物流已经承接了30多家全球企业的物流项目业务,在提供较高效率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不断提高自身供应链物流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客户竞争力。如为菲利浦亚明照明公司节约物流成本30%。佳吉快运依托品牌输出管理,已建立覆盖全国9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络,每月承接100万票业务,2006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2亿元,2007年第三次被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经济实力雄厚,现代物流需求巨大。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跃上2000美元台阶,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台阶,至2006年实现历史性跨越,达到7189美元,相当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江三角洲”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同时,上海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6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05.35亿元,比2000年增长86.9%,平均每年增长11%。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9∶48.5∶50.6,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8年保持在50%以上。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将创造出巨大的对现代物流的需求,直接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

(2)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物阜民丰的江浙两省,北临长江入海口,正好位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枢纽。上海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使得全世界50%左右的人口可以在5小时之内到达。

(3)拥有大量的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综合人力资源。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上海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上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高考录取率81.7%。另外,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4)上海市政府和多个管理部门联合推进,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海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沪府发[2007]17号,2007年4月27日),下发至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对“十一五”期间的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支持市经委委托复旦大学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首次组织高层物流管理人员赴日本、新加坡开展专题学习考察,了解国际现代物流先进管理理念,推进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完成制定《上海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市建设交通委、市经委、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结合实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整治“客车载货”行为,进一步分析城市配送物流需求,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市财税局研究制定完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荐第二批税收试点物流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上海海关大力推动上海“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大物流”建设,营造高效率口岸通关环境。同时,继续支持区港联动试点,推动保税区功能转型和保税物流业发展。

2、不利因素

(1)规模偏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而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则要求物流商拥有全球化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目前上海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持,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运营成本往往就越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2)物流成本较高。企业物流成本由运营成本、库存资金成本、资本成本和分摊的管理费用四部分组成。据调查,上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中库存资金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占比分别达到25%以上,总体上说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较大,占压资金较多。另外,物流企业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

(3)推动信息化、标准化的步伐缓慢。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第一要素。上海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最大的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二是服务理念太差。这几年,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受到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推进速度较快,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在规划建设,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案例,但由于主观认识差异与实际困难(如缺乏资金等),这项工作差距很大,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解决。标准化对物流业的发展生命攸关,没有标准化,物流全过程与供应链全过程将无法进行,将加大物流运作成本,而使现代物流失去意义。

三、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建议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以港口、机场设施为核心,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依托,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一是推进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及后续工程、浦东机场扩建工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铁路二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长江隧桥工程、内河航道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铁、河、海、空相衔接的多式联运发展。二是进一步扩展和强化港口、航空运输网络,开辟新的航线,完善国际与国内、干线与支线之间的衔接,不断提高国际中转物流能力和水平。三是根据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多式联运系统,重点推进水水中转、水铁中转。四是完善相关物流节点的配套功能,有效发挥上海机场、港口、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网等交通设施的辐射作用。

2、积极培育物流主体

推动上海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零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资源,促进相关行业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还应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争取早日成为上市公司。一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落户上海。二是支持物流企业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海外营销渠道。三是形成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努力使上海成为中外物流企业的总部集聚地和系统集成营运中心。

3、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控制存货,提高效率,物流成本将有明显的下降空间。上海部分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经过升级改造,已经拥有先进的仓储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支撑业务发展、具有先进水平的物流配送网络。上海医药物流中心自2月份试运营以来,已承担上医股份70亿元药品销售的物流业务,预计全年药品库存占用资金可下降33%。可的供应链管理中心通过精益物流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物流配送成本比同行低30%,订单满足率达到98%,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联华超市配送中心发挥现代物流设施的功效,库存商品资金下降45%,商品损耗率从万分之三降到万分之零点一六。通过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加快周转,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4、提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基础应用,推进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深化上海电子口岸建设,规范物流各环节公共信息交换标准,建立以公共信息交换系统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与国内外物流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发展提供服务。二是不断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先进物流信息系统和装备设施的广泛应用,鼓励企业运用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自动立体化仓库(ASW)、自动导向车(AGV)、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装备技术,进一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三是积极组织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中介组织进行产学研合作,参与物流前沿技术研制和开发,使上海成为物流信息技术的研发高地。

5、加大物流标准化工作力度

以物流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为切入点,参照国际通行标准,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一批对上海物流产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物流标准。一是积极参与相关物流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宣传推广,争取先试先行。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已积极参与制定《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物流中心分类与基本要求》、《物流服务合同准则》、《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规范》等4个国家标准。安吉天地制定的汽车仓储、运输和装卸等作业标准已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二是在本市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启动一批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上海物流标准化的水平。三是建设物流标准信息库,推进物流标准咨询、实施及认证等配套服务工作,适应物流企业的标准化服务需求。

6、加快长三角物流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长三角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协调建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联动机制,促进长三角物流联动发展。一是加强物流规划的协调和配合,整合长三角区域内物流资源,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苏通大桥竣工为契机,在包括整个苏北地区在内的长三角区域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二是不断推进长三角港口间及相关领域的物流标准化建设,并争取若干条件成熟的行业标准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三是以上海电子商务口岸为依托,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对接,逐步向物流商务服务延伸,推进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实现长三角口岸通关便利化。

【参考文献】

[1]韦恒、熊健:物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4]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吴彬、孙会良:物流学基础[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6]龙江、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建设[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7]刘绍坚:生产业发展趋势及北京的发展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7(4).

[8]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J].上海物流,2007(1).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物流,帕累托存货方式,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107-01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物品流通活动的行为,在物流过程中,通过管理程序有效结合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造价值,满足客户及社会需求。广义的物流:可定义为原料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废弃物流。狭义的物流:可定义为销售物流。

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概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及生产合作,陆续接触并引入了物流的概念。而且,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物流(logistics)”一词也开始出现并使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将《物流术语》列入行业的编制计划,表明国家对其的重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也将其列入国家标准计划,最后完成了《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至此,完成了我国在物流领域研究的初探。2001年4月17日国家技术监局正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明确了我国官方对物流及其相关内容的界定,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里程碑。

三、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及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物流人才匮乏

(1)全球经济一体化孕育成长发展着物流业,也孕育成长发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物流人才;而其中中国物流人才作占的比例及质量还相去甚远,必须以更大的加速度追赶世界水平。

众所周知,物流是西方人从军事迁移到经济生活中的一项产业,最初的物流理念及物流实践都是西方人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并加以理论化的。其物流业的发展至少比我国提早了50年。时至今日,经过多年的积累,西方物流业也造就了一批知识构架完整、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加之物流业本身就是一个跨空间、多时间、多角度的产业,故而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专业人员的同目标协作便尤为重要。要求我国物流人才具有国际化协同项目能力、丰富的从业经验,及良好的空间驾驭能力。

然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面对广大物流市场,物流从业人员便显得尤为匮乏。并且在我国当今的物流从业人员中真正有完整的物流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市场驾驭能力,能制定近期目标与远期战略的专业人才更是风毛麟角。所以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对运输产业的逐步开放,无论是国内物流公司,还是国际知名物流公司都深深感觉到:要在中国本土找到诸层次合适的物流专业化人才都十分困难。

(2)中国本土正规物流人才的培养才刚剐起步。

我们先从“学院”物流上看,全国仅有几所高校有本科层次的物流专业设置;换个角度看也就是说我国的物流本科专业设置,还不足10年。国内某些高校也在试探性的开设研究生层次的物流专业,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术构架及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再从“实践”物流上看,全国针对物流从业人员虽然开设了“物流师”等级考试,但是开设的培训课程及学员的实践能力相距国际化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2、第三方物流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匹配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由节约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10%左右。而我国的各项数字比较世界水平还相去甚远。据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6.7%,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2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出l倍左右。表明我国物流的成本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再比如说,或库存时间在国外一般是14天,而国内40天到45天都很平常。货物的库存时间又直接影响货主的资金流转情况——国内每笔资金每年流转1到2次,国外是8到10次,自然,资金带来的回报率更是截然不同。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跨国公司的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得到降低,但是由于物流发展的滞后使采购同时产生的附加物流成本增加。影响了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经济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在中国由于原有的运输仓储企业的陈旧经营理念及运作模式,以及各大型国有企业早已习惯的“自营物流”,在一定方面影响了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同时,众多外资跨国物流企业对中国物流市场的抢占,也强力排挤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及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

3、物流业的各个节点时有脱节,物流业的顺畅匹配性不足

在绝大多数的物流项目中,国际多式联运被广泛应用,国际间“门到门”的物流过程一般需要海、空、陆等对联运的方式进行,一个项目中可能同时涉及物流公司与航空公司、铁路公司及船公司的链条式合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色就是为客户订制合身的物流解决方案,并通过整合各种运输方式最终实现客户的要求,因而公司之间的磨合程度成为诸多物流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再者,由于国家制定的有些政策已经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物流业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许多物流项目的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衡阳;物流业;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2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75-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现代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和支柱产业,也需要以创新理念引领发展。目前学术界已有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例如,王晓晶[1]研究了影响辽宁省物流业创新的因素,从物流需求等9个方面总结了影响物流业创新的因素;李秀荣和程琳琳[2]对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政策创新的视角研究了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高艳华[3]对吉林省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学界对于区域物流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还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衡阳市物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还没有见到。

一、衡阳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和问题分析

(一)物流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3年,衡阳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占服务业比重为19%。

(二)物流业从业主体规模逐渐扩大

目前,衡阳市共有各类物流企业180余家,其中4A级3家、3A级3家、2A级1家。

(三)重点物流项目积极筹建

例如衡阳白沙洲物流园项目,总投资8亿元,项目总规划占地972亩。衡缘物流项目总投资10个亿,着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集仓储、配送、展销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

(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目前,衡阳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189”立体交通格局,拥有1个在建支线机场、1条千吨级航道、8条高速公路、9条铁路。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25公里;公路线路里程2.07万公里。

虽然衡阳市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现代物流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现有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物流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物流系统规划不太合理等。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发展途径,并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衡阳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衡阳市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创新,研究物流科技应用创新奖励机制与扶持办法,对专业物流企业按规模和行业竞争力予以补贴。重点扶持骨干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帮助其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制定政策措施,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财税负担

在用地、用水等方面给予物流企业有力的政策支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对低效益、无产业前景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导、缩紧金融服务的同时,回收和限制其土地的开发与扩张,或进行强制合并与产业转型。

(三)大力招商引资,多渠道引进重大物流项目

利用各种机会,重点推介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前景及政策环境,努力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进驻衡阳投资兴业,加快推进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

(四)加大物流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衡阳市物流业技术水平

加快建设白沙洲、松茶两个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以两个物流园区为平台,引导分属于交通、供销、航运、商业、外贸、物资、粮食、化工等部门的现代物流企业入园协调发展,国有仓储、运输企业在改制后向现代物流园区聚集。

三、衡阳市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建议

(一)衡阳市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构建

1.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组建专门机构对物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由市委、市政府决策成立衡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经委、市发改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2.财政税收体制构建。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严禁以各种名目向现代物流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污水处理费和超标排污费,应该与工业企业同网同价。

3.完善物流设施的空间布局。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优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在城区东部新建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东西互补、覆盖全市的专业配送物流节点。

(二)衡阳市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构建

1.市场准入机制构建。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现代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明文规定之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2.市场监管机制构建。由衡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监督《衡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执行;审议全市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审议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政策;协调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举办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组织“专家委员会”研究衡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战略性发展思路和可行性实施对策。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物流物流产业物流管理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连接着生产环节、分配环节和消费环节等,物流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致于物流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中国物流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际先进企业的竞争压力和来自制造业等其它业态企业的企业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的冲击。如何摆脱目前的低档次竞争态势,以价值增值为核心,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升物流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就成为每一个企业都在认真考虑的问题。

物流活动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成为各环节的连结器。加快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流资金利有率、缩短资金周转期,增强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对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世界各国逐步对物流予以越来越高的重视,并对物流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物流的特征包括:

1.物流的核心目的是向客户提供“准时、保质、保量、低成本”的综合服务;

2.以降低服务对象的流通成本为目标,是“第三方利润来源”;

3.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过程;

4.国际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5.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需要生产各要素的有效整合,其中以信息技术应用为表,以管理技术革新为体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

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入物流概念之后,我国开始了对物流的研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成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

1.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至2000年末,我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业里程6.8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0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7855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646个,民航机场129个,航线1120条,里程151万公里,管道运输2.5万公里。货运量总计135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43359亿吨公里。与此同时,各地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加快进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其中上海西北物流园区、深圳平湖物流基地、沈阳公路主枢纽等已投入使用。

2.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

我国的集装箱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都已居世界首位。各种物流设备制造企业及附属配件制造企业达3000多家,一些企业如昆明船舶设备集团公司等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提高技术水平,已可以独立制造自动化仓库、AGV、搬运机器人等产品。但总的来看,我国物流设备制造企业的规模一般偏小,承担大型项目及成套设备制造的能力不足,高技术产品的质量不够稳定,因而国外物流技术设备厂商如西门子、大福等纷纷进入我国市场。由于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烟草、家电、IT等制造企业和连锁商业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中对先进物流技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技术设备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个物流中心或自动化仓库的建设项目经常有国内外多家企业参与竞标。

3.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进行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有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与第一次、第二次调研结果相比,市内配送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同时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方兴未艾

4.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符元干线传输网络;四大骨干网络的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从而使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由于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是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基础,我国的物流软件市场正稳步增长,杰合伟业、快步易捷等一批新兴的物流软件企业正在成长,跨国IT企业如IBM、CA等也努力开拓我国物流软件市场。

5.工商企业致力于物流合理化

近年来,不少工商企业认识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抓紧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促进企业物流合理化。神州数码、华联超市、国美电器等企业都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自己的物流体系。特别是青岛海尔集团,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资金周转达到一年15次,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了50%,库存占用资金减少了67%,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物流虽有一些发展,但也应看到,在对物流的研究及应用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

二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三是有点无网或有网不畅,信息交换渠道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

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五是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特别是实际运作,更为滞后。

(二)国外研究新成果

早在1997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就在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地区分别成立了三个多边合作物流研究小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地区物流的现状和特征,把握观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描述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建立全球物流网络的构想,为本地区各个国家制定物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物流研究小组起先由国际经合组织的成员体的代表参加,1998年起吸收了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等非国际经合组织的成员体的代表参加。

多边合作物流研究小组致力于货物运输的高级整合物流研究,以及由当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推动的多式联运发展趋势问题的研究。其宗旨是促进关于多式联运管理和基于跨区域物流理论和经验的交流。物流支持系统的实施和全球整合物流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被认为是未来10年内全球物流发展的目标和挑战。

多边合作物流研究小组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国内和国际物流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的获取以及当地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影响公司跨过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反,怎样在全球范围安排复杂的生产设计和分销系统则是跨国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跨国公司的生产链——从原材料的获取、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以及为消费者提供分销服务——都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而这一复杂过程将运用JIT技术进行最有效的操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全球物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预测全球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变化中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跨过贸易的特征加以研究,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握多式联运系统和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新趋势。在全球化生产的价值链中,跨国公司的重点在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支持活动的协调安排,以使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利润最大化。为取得高质量的全球物流服务,跨国公司对跨国界运输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国外物流研究的热点主要表现在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绿色物流是当前国际物流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1997年全球环境问题会议在Kyoto的召开,环境问题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许多国家对将环境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提出,绿色物流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环境问题对物流影响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回收物流的产生,包括运用可再利用资源对产品的重新设计以及废弃物资的回收问题,而由世界经合组织(OECD)支持发展起来的三个物流研究小组则走在对这方面问题研究的前沿。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针对具体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外结合、学科结合和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相结合的基本导向,坚持采用以下方法:

1.规范研究

2.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

3.比较的研究方法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四、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5

1、总体状况:据交通部门年报,年全县拥有载货汽车辆,从业人员人。办理营业执照的物流公司共家,营业面积平方米,企业员人,当年营业额万元,上缴税金960万元,实现利润46万元。据调查,18家物流企业共有配送车辆60辆,吨位共计约800吨。从总体上讲,我县物流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期,算不上真正的现代物流业,只能算是具备现代物流企业的雏形。

2、分布情况:18家物流企业有13家在镇,其余5家分别是镇2家,、和镇各1家。其中在镇的13家分布也比较散乱,配送车停车无序,停车场不够用,而其余的营运车辆大部分停靠在交易城旁。

3、经营项目:大都是进行货运代办、货物联托运、信息配载、货物配载,现代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单一。业务以零担快运和整车配送相结合,多数企业以整车配送为主,但目前整车配送做得尚可的未达到三分之一,货运量也不大。

4、信息技术应用情况:18家物流企业中除一两家仍以电话联系为主外,其余的均能利用计算机信息服务平台如衢州物流信息中心等进行信息。

5、功能配套情况:18家物流企业中能提供仓储服务的只有2家,且面积狭小,总共只有200平方不到,仅能提供少量货物存放,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仓储功能。

二、存在问题

1、缺乏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物流企业应向为工商企业进行整车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为此必须在布局上紧靠一区三块,而目前我县物流企业大部分在城内,布局散乱且与各工业区块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了运输的不便与企业成本的上升。同时,由于城内各物流企业区域有限,停车场更是缺乏,使得车辆出现乱停放现象严重,也带来了一定的交通隐患。

2、运营状况欠佳:从产品流通上看,我县年规模工业企业181家,当年总产值61.96亿元,产成品存货6.86亿元,即全年约有55亿元的产品销售出去,这当中的运输费用占有相当比例,而年我县物流企业营业额只有2932万元,所占份额偏小;从物流组织上看,我县物流业大都是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在部分企业的物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都由自身承担,自货自运,导致外包业务量较小;从运力上看,我县现有营运载货汽车共1357辆,合计吨位5770位,而我县企业外包货运量总体偏小,进、外调货少,出现“车多货少”的现象,加上无统一价格标准,导致相互压价,最终使得整个运输行业利润下跌,物流企业利润也随之下降,据调查,年利润相较年有所下降。

3、政策扶持欠缺:我县物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亟需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如税收政策、用地政策等,而目前我县这方面的政策尚未到位。

4、物流人才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我县还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县物流企业从事的员工文化水平基本上为初中、高中毕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对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了解较少。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长三角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下一步对策:

对策一:加强规划,使我县物流企业瞄准“一区三块”,紧临而建,依托工业企业进、出货物量大从而发展壮大。这样既可给开发区企业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也降低了流通成本,从而达到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双赢。另外,对于改善县城的面貌,特别是解决配送车辆乱停放与相应的交通隐患问题都有较好的效果。

对策二: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加快一基地两中心和若干个物流节点的规划实施(一基地——综合物流基地;两中心——龙北物流中心和港物流中心;若干个节点——镇、、塔石等物流节点),为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拉好框架,打好基础。

对策三:加大现代物流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力度,现代物流业能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积极作好宣传,争取更多的企业将原材料、成品等的流通从自货自运中剥离出来,交与第三方物流企业。

对策四:县里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及准入制度,成立行业协会,实行物流行业指导价,防止相互压价,导致恶性竞争。使得实力好、信誉高、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突。

对策五:我县已制定《县“”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我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也即下发,这些政策的施行将对促进我县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舞台。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6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任务,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要求,以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业强市为目标,以发展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为方向,以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发展大型商贸服务企业集团,完善现代商贸服务业流通体系,努力提高商贸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商贸服务业整体素质、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年均增长14%;全市流通业实现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5.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1.6%以上;限额以上连锁商店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5.5%,年营业额过50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达到10家,其中过100亿元的达到2-3家;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社会物流量达到40%以上,基本确立起全省综合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流通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6.6%增加到7%。

二、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骨干商贸服务企业。大力支持商贸服务业的大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引导具有服务、技术和市场等优势的商贸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做大规模,共赢发展。重视“老字号”振兴工作,重点扶持历史悠久和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着名“老字号”商贸服务企业,在体制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信贷、发展环境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快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服务业企业集团。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发展龙头连锁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提高连锁企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鼓励连锁大企业借助品牌、管理、技术和网络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许连锁,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形成以*为总部、跨地域发展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民生需求导向的连锁经营,积极引进连锁经营总部和采购中心,推进连锁经营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引导和推动连锁企业拓展市场,向社区、新建居民区延伸,向县城及农村中心乡镇延伸。鼓励支持连锁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强化总部统一配送功能,提高统一配送比重。逐步构建起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为支撑,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到2010年,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商品配送率要达到90%以上。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适应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尽快构建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全省综合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重点推进盖家沟、现代、郭店3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提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结合物流区功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流通网络3大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突出抓好10家经营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推进机制。完善现代物流统计、物流标准化和人才培养等物流基础性建设,及时掌握和监测分析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行情况,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加快改造提升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以推进商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为切入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批发市场体系。重点建设生产资料、日用生活品、农产品批发市场,抓好茶叶、果品、蔬菜、海鲜、服装、汽配、建材等重点批发市场的整合改造提升,进一步突出商品市场的专业特色,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在沿经十路、铁路线、小清河、黄河“四沿”发展带上,重点加快建设15个有潜力做大的大中型商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支持2—4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全国“双百”工程行列。建设完善商品检测、统一结算、网上交易、加工服务等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各类商品市场的现代化营销水平。

(五)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点构筑农产品购销、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积极培育发展直接为农村商品流通配送的骨干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配送中心,提高农家店的商品配送率,形成市、县、乡3级商品配送网络。根据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把无公害农产品引进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扩大农产品超市经营。重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配送中心和超市向农村乡镇和重点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建立长效机制,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快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到2010年,力争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到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村级店建设达到3000家。

(六)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以会展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经济为重点,推进商务服务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展业要围绕提高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整合会展资源,培育骨干会展企业。引导和鼓励专业市场和企业集团,以各自的产业基础和网络优势,投资组建会展经营公司。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家具、食品药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品牌特色,培育做大具有*特色的展会项目,办成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品牌展会。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型会展企业落户*。争取国内外行业权威机构、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召展引会或共同举办展会。每年争取1-2场全国性的知名大型展会在*举办。进一步完善商务环境,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楼宇经营水平。盘活整合现有楼宇资源,推动楼宇经济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发挥各自优势,推进集购物、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街建设。开展创建商业名牌企业、商业服务名牌、商业服务明星推介评选活动,以特色创名牌,以品牌促特色。加大鲁菜品牌塑造和特色餐饮发展,实施品牌和“老字号”振兴战略,推进鲁菜创新。做好国家级酒家酒店和“绿色饭店”创建等级评定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到2010年,争取国家特级酒家酒店达到50家。

(七)加快构建城市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围绕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推进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双进”工程和社区室内生鲜副食品市场建设。

(八)加强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全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围绕提升商业聚集功能,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都市型商业发展新格局。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新建和改、扩建的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前,需征求贸易服务业主管部门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对不符合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项目,尤其新建小区未规划预留便民商业设施的项目,市规划、建设部门不予核发规划建设许可证。城市居住区内的商业网点用地、用房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发和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市财政局要会同市国税局、地税局抓好支持连锁经营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政策落实;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要研究提出简化连锁门店注册、登记、办证手续,支持连锁企业快速扩张具体实施意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文化等部门要为连锁企业经营专营、专卖商品提供政策支持;公安部门在符合交通管理规定前提下对连锁企业的车辆提供市内通行、停靠等便利;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的除食品以外的商品,其商品质量、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检查,原则上只在配送中心进行。降低商贸服务企业用电成本,逐步缩小服务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的差价,2年内实现并轨。在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号店铺原址动迁的,原则上应原地安置。对现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具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连锁企业给予支持。将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所需进口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所需国产设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经税务机关批准,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现代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政府已出台的扶持流通业发展政策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商贸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的贸易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支持重点龙头商贸服务业项目和企业的建设发展;支持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和人才培训;支持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服务功能比较完备、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社区商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支持一批具有做大潜力的商务服务业企业集团、服务名牌企业、老字号企业,促进商贸服务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