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零售业;供应链;低碳化;供应商;管理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08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4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零售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扩张。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任务,而处于制造业下游的零售业供应链体系也必然要面临着低碳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下文首先就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简要的概述,而后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详细的改进策略。
1 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概述
1.1 供应链低碳化管理概念
低碳化的供应链是经过传统的供应链理论所演变形成的。供应链需要依靠对计划的执行、原料的获取、生产、运输以及最终的销售等多个环节来实现。在更为宽广的概念当中,可被理解为对于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均衡。供应链的低碳化来源于对于供应链的可持续研究之中,同时也可将其称之为环保意识供应链亦或是环保供应链,这是一类对于供应链当中各个环节,采取综合分析之后从而选取对资源最为高效的利用以及对于环境最低破坏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其本质性的目的旨在实现对于供应链的整体性低碳优化。基于绿色理念且低碳环保的供应链结合了可持续性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综合考虑,是一种友好型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管理方式,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1.2 供应链低碳化管理体系结构
供应链的运行参考模型囊括的范围:企业通过每一位客户之前的信息来往,包含了产品交易的全过程,由最初的订单确认,到最终的货款支付;每一类产品的运输,由最初级的供应商直至最后的消费者手中以及之后再次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体系;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当中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互相影响以及对于总体需求量的明确直至最终每一项产品订单的完工。依据供应链运行参考模型的流程定义,可将其分割为三个不同的级别:第一等级,不同的流程类型;第二等级,不同流程的具体目录;第三等级,对于供应链当中各个节点企业的特性。并在此三个等级之下还可将供应链管理体系细分为四、五、六乃至更加细致的类型特征,并进行实际的特性描述,然而这并不包含于运行参考模型之中。
1.3 供应链低碳化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零售业企业在低碳化供应链的建设当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影响,首先在国际影响当中,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建立起了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制定,对于相关的企业再生产、经营等商业活动当中的行为有了明确的标准约束。通过ISO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也预示着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已经由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对与环境影响行为的整体化监督过程,这也更进一步推动着低碳化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于低碳化供应链的落实,能够促进我国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型、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提升能源利用率等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 目前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不足
在我国的零售业当中位于上游的供应商同下游的零售商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不对等关系,其中零售企业往往由于掌握销售平台,在商品采购的各种渠道与环节向供应商索要费用,诸如合同签约费、进场费、节日赞助费等。而这些不合理费用的支出一方面使得供应商的成本急剧上升,从而使他们无法给予零售商更低的供货价格,并且也会造成最终的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得整个零售业供应链长期处于较低的行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各种名目的不合理费用支出也使得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基础受到破坏,极易发生各类道德与法律风险,致使许多供应商不得不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企业损失,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关系难以长期维持。
2.2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低碳化的构建当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零售企业只是在内部的信息系统方面进行投入,还没有上升到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层上;第二,零售企业IT从业人员比较少,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存在影响;第三,零售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还很低;第四,把零售业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软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阶段,目前我国多数零售企业还处于硬件基础设施向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过渡的阶段,少数零售企业处于软件基础设施向核心业务系统过渡阶段。
2.3 物流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的零售企业长期以来在物流配送环节效率不高,深层探究其本质原因,可总结为如下两点:第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零售企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整个零售行业当中还未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零售企业,也就造成了企业无法拥有充足的资金来建设配套的物流配送转运中心。这主要是由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成本较大且成本回收期较长所造成的;第二,通过技术层面来考虑,我国零售业目前所拥有的物流配送技术还不够完善,各个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中央系统同具体的零售门店乃至上游的供应商之间无法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知识配送效率严重不足。
3 我国零售业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策略
3.1 构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均会牵涉到企业间的合作问题。在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过程当中,构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伙伴关系是核心关键,诚信平等的互惠互利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石。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在选取供应商之时,应当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与合适的上游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在低碳化供应链的建设蓝图之下,我国的零售企业在面对更为复杂的体系管理之时,一方面要能够将“低碳消费”的深层潜力予以开采发掘,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低碳供应商”的选取工作。不断推行并日臻完善对于上游供应商的市场准入机制,能够在初级阶段当中便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淘汰出局,能够极大地降低供应链的管理效率。这一制度的制定通常由零售企业的业务部门予以制定,而后经过采购委员会予以评定、审核,并最终交由总经理签字实施。这一制度的绝对核心是要严格落实对上游供应商的要求,其中包含了资金实力、信用状况、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生产条件等多个方面。
3.2 发挥零售企业核心地位
在低碳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企业均具备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企业与企业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正是通过共同的利益追求与战略目标,促使企业间能够开展合作。而在零售业的供应链体系当中,零售企业应该发挥出主导地位的作用,作为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所有信息要素、资金要素、知识要素的汇集点,低碳化供应链在零售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因而零售企业要制定出相应的低碳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应当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合理性的评估;第二,对企业自身实行碳排放清查;第三,明确碳排放标准、制定相关的减排目标,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减排措施;第四,监督碳排放措施实行情况;第五,实时披露企业碳排放数据。
3.3 构建零售企业低碳供应链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只有其自身在实现了低碳化品牌的构建之后,才能够形成低碳化的市场声誉,并借助于自身的低碳行动来对供应商产生影响。零售企业构建低碳供应链的具体流程为:对供应链实行详尽的碳排放调查,确定出具体的碳排放名单,明确零售业供应链的碳排放标准,制定出详细的企业碳排放目标,对于企业所采取的碳排放措施内容实行有效性评估。鉴于零售业供应链的复杂性,零售企业应当同其供应链当中各个环节的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制订出相应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并对供应链相关企业的碳排放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追踪与监督,完善监管措施。低碳化的供应链运行参考模型,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环保、低碳等理念。其要求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的建立知识,必须要从产品的生产阶段即需要考量产品整体的生命周期性,由原料的选取到最终的回收处理等一整个环节当中,都必须要考虑低碳化的生产理念。图1为零售企业构建低碳供应链的基本流程:
4 结语
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规模逐步趋向于一体化,发展要求逐渐趋向于低碳化的大背景之下,低碳供应链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我国实行低碳供应链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对供应链的管理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而后针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表明零售业将是我国实行低碳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实施方向,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我国的零售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卢震,黄小原.服务销售系统供应链模型设计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2] 曾剑锋,柳键.碳减排背景下闭环供应链生产与回收策略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3] 易余胤,梁家密.奖惩机制下的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1).
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近零碳排放 碳捕集电厂 二氧化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063-02
1 低碳电力调度的重要性
1.1 电力调度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城镇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供电系统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学习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实现科学有效的电力调度一方面为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
1.2 火力发电的碳排放
当前阶段,电力的主要供给方式是火力发电,在保证了维持供电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上,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火力发电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能源,现如今已经成为电力二氧化碳最主要的产生、排放途径,其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和环境的破坏程度极深。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和雾霾、酸雨、厄尔尼诺等现象的频发,为此,深化低碳的电力调度在供电系统整个环节的应用程度,实现可持续的电力发展目标,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减少碳排放是现阶段电力单位维持安全有序运行的首要前提。
1.3 低碳电力调度
低碳调度是现阶段促进可持续的电力发展,将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有效的电力调节的手段之一。根据火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规律,运用原调度的方式,对于其排放形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在这一过程中要将电力运行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加强低碳排放模式的普及,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其中,实现低碳环保的电力供应系统。低碳排放的电力调度模式,不仅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更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低碳电力调度主要和实行特点
2.1 电力调度的节能模式、经济模式和三公模式
供电系统的电力调度环节按照指向性和侧重点的不同,分为节能、经济和三公等程序。其中,节能调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将能源的损耗降到最低,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电力系统运行目标。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电力供给,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运用合理的电力调度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的程序目标。实现节能型电力调度,可以使能源的不必要消耗降到最低,从而确保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降低,建设生态节约型的供电环节。三公调度是电力调度环节中以保证供电公平为基本目标的调度流程,是确保居民基本用电不受干扰,将发电完成率的均匀当作衡量标准的电力调度模式。最后一种是经济调度,是将经济投入成本与电力调度成本放在供电环节的首要位置,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的运行目的,在电力发电的准备环节,将成本等相关微增率当成执行的标准,属于较为常用的电力调度模式。节能模式、经济模式和三公模式是当前阶段电力调度的主要模式,然而如果要实现低碳电力调度,上述三种模式都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2.2 电力调度的节能、经济和三公模式的缺陷
三种调度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经济模式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三公模式只考虑供电的完成率是否公平,二者都忽视了电力运转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节能模式虽然强调了对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碳排放有相应的减轻作用,却将侧重点更多放在了节约能源方面。节能、经济和三公模式都没有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专门的管理,使得碳排放的问题在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电力调度的运转模式无法实现管理的最优化。当前阶段,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电力调度,必须综合火力发电碳排放的特点与电力调度运行环节的基本模式,参考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将低碳的电力调度落实到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
2.3 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
传统的电力调度主要是重视电能的本身,忽视了二氧化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然而低碳电力调度方式的引入可以让二氧化碳成为可调度的资源,因此在低碳电力调度过程中,必须对二氧化碳排放与电能生产进行综合考虑,必须让经济效益得以增强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碳平衡和电平衡得以协调发展。
3 对低碳电力调度特点进行分析
3.1 普通化石燃料的碳排放
从根本上看,低碳电力调度所使用的电源与传统的电力调度模式电源都包括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火力发电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包括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类型。而转化的过程中,只要环境中包含氧气,就会出现碳排放的现象。而碳排放的总量是由发电燃烧的总化石燃料的数量决定的,化石燃烧的总量越多,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就越大,对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也就越强。
3.2 近零碳的排放
低碳电力调度具有近零碳的排放特点,是指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无限趋近于零,实现对碳排放的有效控制。近零碳的低碳电力调度主要使用的发电能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等,在供电过程中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完全治理,对于建立生态节约型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3 碳捕集电厂
在电厂进行火力发电时,将碳捕集的程序添加到原有的系统中,从源头将碳排放的总量抑制到可控范围内,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碳排量的有效控制。因为碳捕集的系统依托于火力发电设备,使其在系统运行的时候,会提高能源的消耗率,火电设备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对能源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其结果会导致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有所降低。在碳捕集实施低碳电力调控时,对于碳排放的捕集率一般在80%以上。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碳捕集的效率也在不断增加,其在火力供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有所降低,为减少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对电碳电力调度决策模型进行分析
4.1 模型的主要框架
传统电力调度的决策模型通常是将系统中的电源出力曲线当作决策的主要内容,其调度方案必须达到网络传输的条件、电源技术特点、调峰约束的条件、系统的负荷要求等,总发电成本必须保证在最小范围。但是在引进电碳电力调度后,原调度的决策模型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其改变主要体现以下几点:首先,其改变使模型决策变量得以扩充;其次,其改变使目标函数中的组成项不断增加;最后,强制减排和碳减排等要素的持续引入使系统调度约束条件增多。
4.2 数学描述
这里的变量就是指发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针对不同情况二者的数量也有着较大差异。对于化石燃料电源,发电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为正比,即随着发电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着上升。在确定决策变量的过程中,通常用字母K来表示电源,用g来表示发电量,用E来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
5 结语
当前阶段,强化发电过程中低碳电力调度的适用程度是电力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现代化技术在电力调度领域的应用,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丹丹,苏宏.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159.
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 碳税 节能减排 税收制度
随着丹麦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的召开,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促成全球达成气候减排协议,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5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尽管由于各方的争议最终未能达成有约束性的减排协议,但发展新能源技术和低碳经济却成为各国的共识。美国政府推出了“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和《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英国于2009年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已得到政府与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同,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颁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法》。
作为促进节能减低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碳税已开始在部分国家开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碳税?国外碳税是如何实施的?开征碳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设计有效的碳税制度?我国在开征碳税过程应注意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碳税基本问题概述
碳税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其最初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它与能源税以及硫税、氮税、污水税等一起构成环境税体系。碳税的开征是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日益增长和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碳税开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二氧化碳征税使二氧化碳的生产与消费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减少碳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第二,碳税是一种间接税。由于碳税是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征收,具有固定的税率,因此并不改变分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较小。第三,碳税具有调节作用。碳税作为一种调节税,能够发挥激励作用,促进节能,促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以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碳税征收所获得的收入还可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补偿。第四,碳税机制具有管理的方便性。由于税收有严格的征管制度与经验,只需做较少的工作就可以实现。第五,碳税机制具有价格可预测性。碳税直接影响价格,是可以预测的。而“限额―交易”计划则通过限定排放量来推动价格,而配额又会加强能源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商业投资和家庭消费决定。
二、国外的碳税实践
碳税作为一种新型税种,已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碳税最早于1990年由芬兰开征,随后丹麦、瑞典、荷兰、挪威等国相继开征了碳税,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正在酝酿有关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税收制度。
全球最早开征碳税的国家是芬兰,1990年芬兰开征碳税,并相应降低了所得税和劳务税的税率,以减少碳的排放和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碳税的税率也不断提高,到1995年时碳税税率达到38.30芬兰马克/CO2。通过开征碳税有利地促进了芬兰的节能减排工作,据估计,1990―1998年间,芬兰因为征收碳税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约7%。挪威政府自1991年起开始对家庭和部分企业征收碳税,但为了保证企业的竞争力,碳税的部分收益将返还给企业,一部分用于奖励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企业,一部分用于奖励用于解决就业的企业。挪威的碳税制度也取得良好的效果,据估计,碳税的开征使挪威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0%左右,家庭机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约3%左右。瑞典于1991年对能源税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能源税体系以二氧化碳税和对燃料征收的能源税为基础,而且对燃料征收的能源税不与燃料的含碳成分挂钩。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同时,一般能源税的税率下降了50%。为避免对于瑞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工业部门的税率低于私人家庭,对于一些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则给予进一步的减免。通过开征碳税,瑞典在1990―2006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大大超过《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发达国家减排目标,而瑞典经济也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总的来看,通过合理的碳税制度设计,以上国家在不减弱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取得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碳税的影响
关于碳税开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分析与探讨。Goto(2005)通过一个简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碳税对宏观经济和工业部门的影响。Floros和Vlachou(2005)研究了碳税对希腊制造业以及能源相关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碳税能够有效地减缓气候变暖。Lee(2008)分析了碳税和排污权交易对不同工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仅征收碳税对GDP有负面影响,若同时实施排污权交易则会拉动GDP增长。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高鹏飞和陈文颖(2002)通过建立一个MARKAL-MACRO模型研究了碳税对我国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碳税的开征将导致较大的国外生产损失,但存在减排效果最佳的碳税。张明文等(2009)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开征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会扩大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
总的来说,碳税的开征会在短期内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必将促进环境状况的好转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设计良好的碳税制度可以将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我国开展碳税的制度设计
碳税的开征不仅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会对企业和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居民的负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使碳税的开征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在借鉴国外碳税先进经验的基础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合理的碳税制度,要综合考虑碳税的课税对象、征税环节与纳税人、税率、税收优惠等要素。
就碳税的课税对象来说,由于碳税的开征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标,其课税对象自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由于现阶段测量技术的不发达与成本问题,可以考虑将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的含碳量作为课税对象,等测量手段提升后再直接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为课税对象。此外,为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应用,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减少的替代能源应免征碳税。
关于碳税的征收环节与纳税人,可以选择在生产环节上征收,即就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生产向生产企业征收碳税,生产企业再通过提高经石燃料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在消费环节征收,即以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向消费都征收。两个环节的征收各有利弊,在生产环节征收可以实现税款的源头扣缴,减少偷逃税的机会,从而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缴;在消费环节征收有利于强化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意识,但该模型也存在化石燃料消耗量难以掌握的难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开始阶段在生产环节征收可能更具操作性,可以降低制度运行的成本。
关于碳税的税率,显然需要从量征收并采取定额税率,并根据不同化石燃料的含碳量实施差别税率。就碳税的具体税率,需根据环保部门对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测算结果确定,并考虑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及减少其危害的成本以及我国现行税制中对该种化石燃料征收的具体情况。此外,为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在碳税开征初期,税率不宜更高,对企业和个人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关于碳税的优惠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照顾能源密集型基础产业,尽可能减少碳税的开征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一些高能源的企业,如钢铁企业和传统电力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律和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实施碳税过程中应对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国外在这方面也有此规定,如芬兰对电力行业免税;瑞典对工业企业的碳税的征收优惠一半等。二是为鼓励清洁能源的消费和技术进步,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标准甚至能实现逐年减排的能源消耗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此外,为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对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五、我国开展碳税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碳税的征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企业和家庭的负担、企业的竞争力、产业结构的导向等,因此,开征碳税必然审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意各方面的问题,争取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应注意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碳税。我国目前关于节能减排的约束主要是通过收费的方式征收,关于税收的规定较少且零星分布于资源税、消费税与增值税等规定中。因此,通过开征碳税将显著降低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由于我国工业技术基础还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因此,碳税的开征也会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显著的影响。此外,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如果需要开征碳税,就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应采取差别税率,且初始税率也设定较低。而且通过碳税获得的税收收入应纳入一般财政收入,并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降低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
应注意完善相关的碳税优惠减免政策。由于碳税的征收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因此会影响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国外实施碳税的国家为此都制定了相应的减免返还等措施。不加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税负也是其他在实施环境税过程中所奉行的原则。因此,在开征碳税的同时,必须有相应配套的碳税优惠制度,以免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实施优惠政策,使企业和个人等建立节能减排和有效利用环境的意识,鼓励企业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尽管可以采取相应的替代措施,但碳税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测量,因此必须加强污染源的监测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先进的监测设施的构建。通过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和研发新型的监测设施,并在相关企业中进行推广,有助于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形成有效的监测,从而保证碳税的准确有效实施。
最后,为保证碳税的开征达到预期的结果,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公众基础,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起到应用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宣传,使公众明确碳税的概念、目的和主要内容,以获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与企业以及非政府部门的合作,以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企业和个人对节能减排的态度,从而推动碳税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崔军: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1).
[2] 李伟等: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8(3).
[3] 王晶:关于我国开征二氧化碳税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9(5).
[4] 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
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4
创新经营理念:做低碳经济下的“蓝色银行”
上到宇宙空间,下到地球环境,大到国际合作项目,小到家庭生活,低碳概念无所不在。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一些具体的低碳项目,更意味着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出现、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新的市场的出现和行为模式的变革,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要说起低碳和金融的关系,首先联想到“赤道原则”。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提出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要促进项目在环保和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到目前,有69家国际金融机构、一家国内金融机构加入“赤道原则”。相对国外众多银行对低碳项目的参与,尽管国内有着极其丰富和极具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是碳资本与碳金融的发展落后,国内商业银行目前仅在“绿色信贷”等方面有所进展,在碳金融方面更是未深入到核心部分。
但在中国,由于90%的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都由银行信贷来承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调结构大的背景下,抑制“两高行业”、支持新能源等绿色行业,银行仍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正以各种形式介入和布局低碳项目。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低碳经济蕴涵巨大的商机与挑战,如何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关乎各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空间。低碳经济意味着产业的重组和结构的调整,比如,具有环保节能效果的产业会得到发展,而那些传统高污染和高耗能行业就会面临困境;即使在同一个行业中,那些率先符合低碳要求的企业就可能得到发展;一些以低碳为目标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和碳交易市场的出现也会推动银行的金融创新;低碳经济要求每一个企业公民,在内部运营时,以低碳为准则,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受人尊重的企业。这些不仅是意味着银行的客户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也意味着服务内容和产品的变化,更意味着银行要将低碳理念内化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2009年以来,南昌银行将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蓝色银行”的理念。这种战略选择对于南昌银行更有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江西是个农业大省,2009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昌银行理应抓住这一机遇,为生态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提供金融服务。
被污染的城市,没有蓝天;被污染的海洋,没有各种鱼类生存的空间。蓝色代表希望和未来,代表祥和与宁静。南昌是一座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蓝色银行”寓意丰富,包涵了创新、发展、科技、环保、民生、分享、责任、自豪、期望、幸福、未来等等各种成分,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低碳经济也是社会责任,要内化于文化要素中。
“蓝色”不仅代表了南昌银行的发展愿景,还浓缩了南昌银行的企业文化内涵。员工拥有工作激情和自豪感,企业通过英雄城首创精神的创新文化、井冈山草根情结的平民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色文化、滕王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敢于创新、服务小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融资和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的经营特色,获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强化低碳金融意识,树立服务低碳经济的新理念,南昌银行将成为借低碳之风在金融海洋上破浪前行的蓝色帆船。
为实现上述目标,南昌银行在战略布局上,遵循依托低碳资源,借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利时机,放眼“长珠闽”的重要原则。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江西本身具有良好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同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海西经济区的扇形辐射区,具有巨大的产业承接机会,是中部崛起的前沿阵地,南昌银行可通过服务江西并通过承接产业连通上述三个地区。在服务的过程中,南昌银行应以服务低碳经济为主要抓手,提供具有特色的低碳金融服务。
南昌银行在分支机构的设立上也遵循了上述原则。比如丰城支行是在江西省内设立的第三家异地机构,就经济总量而言,丰城只是个县级市,但我们没有选择在宜春市而选择在宜春下辖的丰城设立支行,这就是基于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理念。丰城是江南最大的废旧物品集散地,长期以来只是“收破烂、卖破烂”。近年来,丰城市政府着手对废旧物资再利用产业进行规划整合,已成为江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我们选择丰城设立支行,就是选择循环经济资源。
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南昌银行在九省通衢的九江、果业资源丰富的赣州、处于城市转型期的萍乡、新能源基地新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上饶、节能减排氛围浓厚的高安等地都设立了支行。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分行已经开业了,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分行也即将开业。抓住低碳资源,才能更多地获得低碳项目,依托鄱阳湖经济建设放眼“长珠闽”,才能更好地利用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做大做强南昌银行。
创新金融产品:设置低碳系数,推出系列低碳信贷产品
支持低碳项目的发展,观念转变在先,战略布局紧跟,接下来要将战略落到实处,这种落实还必须保证可持续性。要达到这样两个效果,就必须创新金融产品,尤其是信贷产品,用产品来落实对低碳经济项目的支持。在实践中,南昌银行尝试设置了用来参考授信标准的低碳系数,并推出了一系列低碳信贷产品。
低碳信贷业务的创新,必须考量环境风险。为此南昌银行首先在信贷业务中积极开展对相关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以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贷款;并在贷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的监测。为此,我们设置了低碳系数,也就是在贷款额度的审批上,以项目的节能量、减排量、惠及民生规模以及新能源项目的替代程度等指标作为贷款额度的调节系数,系数低于0.5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系数达到或者超过1.3的项目则被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推广低碳信贷模式化,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是当前低碳经济必须要配套的金融服务。由于低碳产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商业模式也比较新,因此除了银行传统的信贷融资以外,需要大力开拓多类型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南昌银行创新低碳产品的原则是:支持节能环保降低消耗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因项目设产品,用产品引导客户支持低碳产业。
南昌银行开发的系列低碳主题信贷产品有:以节能为主题的“环保节能贷”、以减排为主题的“减排空间贷”、以民生为主题的“低碳生活贷”和以新能源推广为主题的“新能源贷”。
“环保节能贷”侧重环保,以节约能源量为授信参考标准。如南昌银行对江西九木堂实业有限公司发放了1900万元贷款,该项贷款主要用于毛竹种植基地建设,它们生产销售的“九木堂”品牌竹地板,位列“中国竹地板十大品牌”,是江西省著名商标,也是中国竹地板领军品牌之一。该公司年销售额近3亿元,竹基地的建设可年节约木材4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10年生木材20万棵。另一家由我们提供信贷支持的江西三友控股有限公司,新开发的节约能耗的新型木塑建筑模板,年产能8000吨,相当于每年节约10年生的木材10万棵。
“减排空间贷”的特点是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参考依据,实施不同贷款额度倾斜。比如,江西万年青水泥公司为江西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也是江西省水泥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南昌银行对其总授信1.5亿元,支持该公司新建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6000万千瓦时,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排放5万吨,节约标煤2万吨;江西时代高科节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在我们给予的500万元贷款支持下,建成年产5万吨特种保温砂浆生产线,可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节约标煤2万吨,节约水泥1.72万吨,节约石灰1.36万吨,节约砂2万吨,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低碳生活贷”是以民生为主题,以惠及百姓人数为考量依据,实施贷款额度倾斜。江西省绿滋肴实业有限公司主要加工、销售江西土特产品,在南昌银行1000万元贷款支持下,公司先后在江西省开办了50余家大型绿滋肴江西特产超市,形成了全省一体化的销售网络并成为江西省66家拟上市重点企业之一,被江西旅游局定为南昌市定点旅游购物商场。江西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加工转化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南昌银行3000万元贷款支持下,公司在鄱阳湖征用水面30000亩用于甲鱼、螃蟹等特色养殖,产品远销东南亚。2010年5月南昌银行向南昌宝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亿元,用于年产800吨血浆和2800吨血球蛋白粉、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加工2万吨低温肉制品、年屠宰加工3000万只肉鸡项目,这是一个节能、低耗且无污染的高环保项目,把长期以来很少被利用的大量作为废弃物被排放的猪血进行了深加工。
新能源推广,是低碳话题下被广泛关注的项目。2010年,南昌银行尝试了“新能源贷”,独创新能源使用权的担保方式,有效推动了新能源的替展。2010年南昌市推出第一批300台新能源电动营运车,我们扶持的3家企业拿下了其中200台。
这些低碳产品,都是南昌银行建设“蓝色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未来广阔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创新金融服务:分建多个模块,组装低碳服务无障碍平台
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提出的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中要扮演好的两个角色。南昌银行身体力行,同时为建立和完善支持低碳项目的长效机制,全面创新金融服务,分建多个模块,组装低碳服务无障碍平台。
树立低碳优先的信贷政策。2009年年初,制订《南昌银行2009年信贷政策指引》时,南昌银行就将环保和循环经济类行业作为四大信贷支持类行业之一,同时以行文的形式强调“要加大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重点领域和企业以及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的信贷支持,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要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建立低碳优先的评价体系。为了确保政策的可执行,我们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等方面入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考评,并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建设低碳信贷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经营机构,实行单独的核算机制,根据贷款增量、新增贷款户数、资产质量三个指标的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并将支持低碳贷款新增作为一项战略性指标纳入到南昌银行关键业绩指标进行考核。
进行合理高效的流程创新。支持低碳经济,不能搞繁琐哲学,文牍主义,应在注重风险的前提下,讲求效率。为此,南昌银行优化了授信评审制度,将项目和客户是否符合低碳经济及环境保护要求纳入考评,融入信贷业务全流程,作为日常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对项目贷款,强调审查项目的环评情况及主要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的控制情况。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授信审批体系改革,在信贷系统中针对低碳贷款给予“蓝色信贷”专用标志,5000万元的低碳贷款无须通过贷审会,实行审贷官直接审批制度,压缩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
突破低碳项目的担保瓶颈。在低碳项目中,担保是一个难题。我们的方法之一是创新担保方式,构建担保平台。2009年南昌银行选定了10家信用等级高、风险控制能力强、专业化经营管理的担保公司,专门负责低碳信贷的担保业务。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展环保专利权质押、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担保抵押形式的产品研发。2010年上半年,南昌银行贷出了江西省第一笔以知识产权做抵押的贷款。
这些模块的合理组装,逐渐形成了一个服务低碳项目的无障碍平台。这也是南昌银行打造“蓝色银行”的重要平台之一。
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5
一是减少很多种污染的排放。
植物结构有很多种且比较复杂,叶片表面多毛还能分泌油脂和汁液,这些特点有助于吸收有害气体与吸附大量尘埃颗粒。杜鹃、紫薇这些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氯化锌等其它的有毒气体。松属、云杉属、桦木等森林植物会释放出很多杀菌素,能够杀死多种病原菌。如果用人工方法或喷洒杀虫剂、杀菌剂来消除病虫害,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不但成本高而且耗能较多。
二是减少很多土石方工程。
人们通过投入资金、劳动力、水泥、钢材等其它材料和能耗建造大量拦水坝、蓄水池等工程,既耗费化石能源,又污染环境。到了一定时期它们不能用了再拆除还要耗费能源。森林吸收和储存大量降水,它通过调节径流来减少或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这种方式所用成本比上面所说建造水利工程花费成本要低很多。森林在蓄水过程中能够减少水土与土壤养分的流失,从而使农林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化肥与能源的需求,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量与环境污染。
三是减少物质和能源的耗费。
这些年来,气象灾害在不断增多。利用人工方法来防洪减灾,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要投入很多的物质和能量。森林可以有效调节气候,减少洪涝、干旱等其它灾害,确保与维护生产环境不向坏的方向发展,降低化肥的消耗和能耗,让农作物与畜牧业在自然环境中较多地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来获得发展与收益,这大大减少了控制灾害、消除影响所耗费成本,在生态系统调控过程中降低了物质与能源的耗费。
四是改善生活与自然环境。
森林这个大环境包含着自然与人文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起着较好的优化与改善作用,当人们置身于森林生态环境中时,可以在视觉、听觉、嗅觉上达到放松的目的,增进精神与肉体上的健康。人们还可以旅游、爬山、探险等进行其它活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那些用来调温、调湿、滞尘的人工设备被大大减少了使用次数与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能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林产品对于建设低碳经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森林也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特点的能源资源,就像煤炭、石油、天然气那样,它的特点是可再生、可降解、占地少、一次种植能够持续利用,所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绿色能源。木材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和其它非木质林产品,都有着低碳经济的效果,所以可以被当成能源使用也可以被当成生产生活资料使用。
2低碳经济影响下发展我国林业的措施
优化该种产业结构,建立一个以低碳为主的该种产业体系。林业产业结构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其发展,同时这对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物质保障。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建设生产周期较短工业用途或其它用途的原料林;对于林产品要不断创新,对于以往简单的原料加工要加快发展步伐,争取早日实现综合性的精深加工;加快建设以森林为主的旅游业、花卉业。对于林业产业的结构作出调整,使其向低碳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具有低碳特点的新型该种产业系统,它的主要内容是低碳森林培育、低碳林产加工、低碳森林旅游。现在世界上的能源和其他资源被人们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短缺问题影响越来越大,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能用它来生产出的化工产品越来越多,又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在使用中不会污染环境,所以它在众多的能源中优势越来越突出。欧美与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很重视该种能源,他们把大豆、菜籽油、棕榈油等作为原材料制成生物柴油,把玉米、甘蔗等其它粮食产品作为原材料制成乙醇。考虑到我国国情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差异较大,食用油和粮食还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食物,所以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把它们制成生物质能源。所以林业产业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对象,这种生物质能源在我国的可行性很大。林木的特点很多;例如,绿色环保、可再生、生产无污染等,用它来取代石化能 源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展方向,不仅能使能源结构得到优化,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助于维护森林资源。
我国有大面积林地,很适合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所以加快发展该种能源能解决我国石化能源的短缺问题,同时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在确保能源安全、调整与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尤其是对那些荒山。只有做好植树造林工作,才能有效增加森林面积,这样才能吸收和固定更多的碳。我国现有无林地5700万hm2,沙地与荒地是3亿hm2,所以森林面积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按照有关《生态规划》,在今后36年时间内我国的森林面积将增加26%以上,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净吸收能力将大大增加,这就使我国森林的碳汇能力提高很多。植树造林的特点是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所以要大力宣传与深入开展各种植树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对于荒山要想做好3方面措施:封、造、管:有些荒山适合人工造林,要积极用植苗与直播结合起来的方式,加快森林的建设;有些荒山不适合人工造林,就要做好封育工作,使地面植被在自然状态下恢复。
3总结
碳排放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6
一、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财政政策
最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政府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一是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中财政奖励资金的投入,奖励资金的额度是按照项目工程中节能技术改造以后,在实践中取得的节能量以及根据有关规定的标准确定的,这种财政政策有利于增加节能技术改造的动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二是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发以及惠民,比如说一些高效的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与使用,不仅减少了居民用电额度,也降低了能源的浪费。三是加大对再生节能材料利用时的补助,比如说,国家增强对于再生节能建筑材料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补助,对这部分企业贷款贴息,或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
(二)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支持政策
该政策主要是针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的,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对“金太阳”工程实行财政上的补贴;国家对“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财政支持;对风力发电工程设置专项的财政资金;对秸秆循环利用实行的财政补助;对节能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使用环节的财政补助政策等。
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调整,带动了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但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总体目标而言,目前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财政支持的投入力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国家要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国家对于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研发与利用技术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仍然较低,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财政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国家还需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与支持的力度,以便使低碳经济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之中。其次,现在的财政政策很多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我国目前没有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财政政策体系,有关资金与担保方面的市场引导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容易造成财政政策的制定脱离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造成财政资金利用率偏低、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目前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节能服务体系,这都不利于财政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国家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但是因为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所以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等环节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甚至存在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导致很多节能工程无法正常的运转。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投入中,应该重视有关节能减排、开发清洁高效能源、改造低碳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合理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还要明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如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多开发一些低碳技术,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支持一些低耗能以及清洁能源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一些污水管理、新能源开发、环保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推动原有的大型企业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改造等。
(二)完善财政补贴细则,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利用国家财政补贴机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所以,各地必须针对当地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的具体细则。一是要利用财政方面的补贴,给予企业有关环境治理费用以及稀缺资源保护费用方面的补贴,从而引导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资源的节约;二是对于一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对废物实行回收再利用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三是对自觉进行污水、排放气体治理的企业,在其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四是对使用的清洁能源要进行价格上的补贴;五是对企业能源、节能减排等技术方面的改造给予补贴。除此之外,利用国家财政补贴,引导地方政府在公交、私人汽车、出租车等汽车领域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汽车,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与之相关的财税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实际状况,应该加大对现行税收制度的调整以及完善,形成对财政政策的有效补充。对此,要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环境方面的税收政策,实行环境税与碳税等新型的税种,保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第一,要对那些使用之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消费税,并且提高这些产品的税收征收标准,以资源的稀缺程度来制定产品的单位税额。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稀缺性较大的产品要提高征税比例,以此来提高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第二,要开征碳税,碳税的征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免加剧温室效应。
(四)制定能源价格财政补偿机制
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我国应该把能源直接引入市场机制,并且根据市场中的价格规律以及市场的供需状况,对能源的价格进行有机的调节,最终让环境的成本能够在市场的价格中反映出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能源价格体系。伴随着能源价格体系的建立,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起科学的有关能源成本的核算体系,使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定价机制更加完善,让其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变化情况,以及在国内市场中能源的供求平衡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能源价格的财政补偿机制,即通过财政政策上的优化,鼓励开发与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当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价格过高时,要实施财政补偿,减少劣质煤、劣质油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能源,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