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航海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半军事化管理制度

(一) 何为半军事化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航海类院校多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半军事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又是一个活动过程。半军事化管理,是指非军事单位参照军队相关管理规定,借鉴我军长期以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传统,旨在培养学生服从命令、严谨求实作风素质的管理模式;是依据高校建设的客观规律,通过某些军事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有效配置和运用各种资源,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 航海类院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必然性

半军事化管理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日生活制度的精细化要求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学生的日常行为。首先,航海类院校专业设置特色、职业发展定位和航海业的涉外性、复杂性,决定了半军事化管理制度成为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的不二之选。其次,以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和严谨求实作风为培养目的的半军事化管理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团队意识,有助于锤炼学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为,历史的发展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来考察社会的发展。能否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考虑和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深思。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理想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不仅同时作用于教育者、受教育者,而且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方向。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理想,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内容单调,方法单一

一方面,半军事化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强调令行禁止和服从意识,往往偏重于刚性要求,而忽视感情投入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单纯的说教已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需要。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明显落后于时展。能否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疑释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教学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

一方面,受教学中心论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易被弱化。另一方面,航海类院校普遍重视英语通过率和考证通过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上的正面引导。第三,部分教师仍习惯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政工干部、思想课教师等联系起来,忽视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思想品德去感染和引导学生。

三、如何搞好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坚持理论的导向作用不动摇

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第一,坚持理论的导向作用,就是要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动摇。第二,坚持理论导向作用,就是要用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两课”教育方法,加大师资培养创新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理论教育骨干队伍。

(二)培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一,实现各部门全员育人,通过不同的手段、途径达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各自为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旧模式。在坚持党委领导核心、注重发挥行政职能部门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第二,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的全过程,在领导责任机制、教书育人机制、服务管理机制改革上狠下功夫。

(三)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富、内涵深刻。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航海类职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航海类院校开设了《船员心理健康》、《船员心理素质》等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做好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第二,整体预防与个别介入向结合。做好心理健康预警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指导有机结合。

(五)畅通信息渠道,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看到其积极方面的同时,对网络的消极影响要尤为注意。第一,按照“四进”(即:进网络、进宿舍、进操场、进课堂)要求,对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解疑释惑,正面引导。第二,主动组织,诚心交流,建立与学生进行网上对话的良性互动。第三,加强对学院网站、微博及贴吧的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低俗之风,共建网上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2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5岁(1986年1月18日)

居住地:重庆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 年8个月]

公 司:XX医院

行 业:医疗/护理/卫生

职 位:护士长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护理学

学 校:重庆医科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工作经验,培训管理经验,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异常状况。具有病人安全管理、人员分层管理方面的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好医院与病人之间的纠纷。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佳,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护理行业不仅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它更需要不断的付出和不求回报的精神,我相信我可以胜任它并且做到最好。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目标地点: 重庆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护士长

工作经验

2010/4—至今:XX医院[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护理 护士长

1、辅助麻醉师熟练的进行配合操作;

2、负责接待门诊就诊患者,解答患者就诊时提出的疑难问题;

3、管理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卫生设备等物的请领、报销工作,检查手术用品的准备情况;

4、组织护士的业务学习,指导新护士的日常工作;

5、协助院长管理各科室医疗护理工作。

---------------------------------------------------------------------

2009/3—2010/3:XX疾病治疗中心 [ 1年]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门诊 医院管理人员

1、负责医院的健康宣教工作,协助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医生的诊治效率;

2、负责医院病人的安全管理,避免就医环节的安全隐患;

3、制定医院工作人员的员工守则,以及相关管理制度;

4、负责协调门诊排班;

5、负责协调处理投诉,有效解决各种纠纷。

---------------------------------------------------------------------

2008/7--2009 /2:XX卫生护理中心 [ 8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护理 护士/护理人员

1、管理会员健康档案,负责会员健康维护;

2、负责健康体检,接种疫苗,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护理;

3、负责术前准备,协助治疗及术后护理工作。

4、协助完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等;

5、协助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重庆医科大学 护理学 本科

证 书

2008/6 护师资格证书

2007/7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3

【摘要】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实行了民营化的改革,但是作为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在方便农村百姓用药就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卫生院药品使用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药品的安全与质量,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减轻农民负担提供基础,为乡镇卫生院发展提供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一

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医药卫生事业面临广泛化、信息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挑战,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作为“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连接县级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更承担者配合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卫生工作中,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农民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乡村公共卫生管理等重要任务,在控制传染病、提高农民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农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机制、财政投入和药品流动等政策因素,使得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农民的看病问题日益突出。正式并解决乡镇卫生院的难题,推进乡镇卫生院得改革和发展,成为建立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人口生活品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药品消费的主要渠道,也是药品流通的终端销售者。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高度重视乡镇卫生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 我国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的现状

本文选取当地31所卫生院进行调查研究,与工作人员进行约谈了解实际状况,设置调查问卷,共收回调查问卷857份,对信息不完整的调查问卷进行筛选,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826份,对其中涉及药房管理的情况总结如下表所示。

(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一些学历低,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人员进入了乡镇卫生院,同时由于工作条件差,福利待遇不健全,致使一些高学历专业人员不愿进入卫生院工作,造成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如调查所示,77%的药方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技能。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只明确了医药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没有指定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如:药品购进管理制度、药品验收管理制度和药品存储管理制度等,从而造成药品管理环节出现诸多问题。如调查显示,约66%的卫生院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当前,绝大多数药房药库面积较小,没有设置待检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和退货区。室内没有配备必要的空调、排气扇和窗帘等设施,没有基本的防虫、防潮的措施。药方的质量管理堪忧。如调查显示,约58%的乡镇卫生院药方设备配置不全。

(四)缺乏采购环节的监管。由于我国的药品生产供过于求,药品市场混乱,卫生院药品采购管理水平较低,造成药品购销中的暗箱操作现象,使药品的价格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越来越重。如调查显示,约62%的人认为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的监管不够严格,使采购价格居高不下。

三 改进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的措施

(一)人员与培训:一是设立人员准入制度。药品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药师专业技术职称和相关专业知识,执证上岗;二是设立健康检查制度。接触药品的人员,卫生院应每年组织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确保药品安全;三是设立在岗培训制度。定期对药品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介绍药品管理制度和药品使用和保管的专业知识,提升药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制度与管理:卫生院必须制定药品管理的相关制度,保证药品的质量。制度的内容应包括药品的采购、药品的验收、药品的存储、药品的使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药品质量事故的处理制度等,以严格的制度约束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用药安全。

(三)设施与设备:应根据卫生院的规模大小,与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分开,设置独立的药方和药库,要保持药房与药库的环境卫生,室内配备空调、温度计、湿度计和冰箱等必要的存储设备,不能存放污染药品的物品和设施。药房及药库应有防潮、防尘、防虫和避光的特性,保证药品存储过程的安全,保证药品质量。

(四)进货与验收。药品的采购过程应严格审核供货方的资质,建立供货商档案,留存采购过程中的票据,控制采购源。药品的验收应遵循严格的内部控制,应安排三人以上共同验收,验收要全面,确保数量和质量与采购计划一致。

(五)陈列与存储:药品应实行分类陈列与存储,应按针剂与片剂;内服药与外用药;西药与中药等大类存放,每类上应贴有标签。容易变质和挥发的特殊药品应专柜存放,建立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六)调配与使用。:药房需凭医师的厨房调配药品,药品调配过程中发现假药劣药应及时封存并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乡镇卫生院肩负着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常见病、多发并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加强对其药方工作的管理,有利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郝模.我国农村卫生发展的关键问题政策研究[J].复旦大学学报,2003年.

[2] 熊巨洋.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

[3] 潘新花.农村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

[4] 宁岩.农村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

目前,民办高校建校的时间较短,学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弊端。

1.制度代管理。制度等同于管理,管理人员把制度看成管理学生的绝对标准和唯一可以依靠的手段。其实,仅凭制度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可能还会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家长代管理。为了学校风平浪静,减轻责任,某些院校实行全方位家长式管理,辅导员每天不停进行查询、跟踪、监督,一出问题马上通知家长,家长再责备学生。这样下来导致大多学生出现低落、紧张、疑惑、少动、易激怒、易退缩等负性情绪,对现实失去信心,对未来态度消极,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出现问题。

3.权威式管理。管理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按制度对学生的行为的给予是否扣分,并与其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或做出相应的处分,让学生感觉管理人员专挑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而对于一些不合情理的扣分,学生们无从申诉。这样,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无形中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埋下了祸根。

4.评价失衡式管理。普遍认为,学生的管理制度越多,执行越严格,学生越听话。对学生实行一刀切式的管理。因此,出现了仅仅凭成绩评奖学金、助学金等。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后进的学生完全没有任何希望获得奖励,这可能会造成身心甚至人格的严重伤害,同时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二、关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1.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生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以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90后的大学生。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担负强大的压力,甚至失去了自主意识。教育过程中,若只是对制度的强制灌输,学生对制度没有认同,制度不能与学生的自我积极性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容易引起个体的人格混乱,使个体对制度产生某种心灵或身体潜意识地排斥。因此,我们的管理制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当然,自主性决不等同于随意性,在体现个体自我意识的同时,还要遵守一种为人们所能接纳的纪律和公德。作为教育工作者,制定规章制度要把握住学生的生理特点,注重对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使学生愿意遵从各项制度,明白执行规章制度利己又利他。多用正面教育进行激励和疏导,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进纪律管理模式,使纪律由“控制性压力”转向“发展性压力”,把制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纪律的约束下,“无拘无束”,保持最佳心态,体现自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2.学生管理制度应体现民主性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应奉行民主的原则,绝不能因为他是干部或后进生而使天平失衡,更不能因固守“师道尊严”,忽视或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应时刻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管理者,重点解决学生所关心关注的问题。民主程度越高,规章制度也越能具体可行,学生才能心甘情愿的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管理制度应尊重理解学生,民办院校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许多学生自信心不高。当发现外界对自身的评价不高时往往存在失落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所以在管理上要理解并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管理制度民主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学生制度的抵触,慢慢接受制度的内容,变“他律”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3.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管理制度弹性化,管理方式宽松和谐,给学生留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得自己在各方面得到提高。民办高校的学生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普遍较强,课外活动往往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另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4.注意保证管理制度的延续性

有些制度制定了,随着时间推移,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但由于民办院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制度后续跟进无法落实。而新的管理人员往往对工作不熟悉,一时无法发现制度存在的漏洞,无法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从而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产生不良后果。所以要形成一种修订制度的习惯性,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可能性,防止因人员流动而影响到制度的稳定性。

5.必须保证管理制度的统一性

学生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籍、学位、评奖评优、贫困生、寝室管理、奖励惩处制度等,这些制度涉及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各个职能部门。这就需要全校机构部门理顺关系,围绕共同目标,自上而下,制定相关制度。政令统一,思想一致,主旨明确,才会提高制度的权威性,不会因政令多出,朝令夕改,降低管理效率,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6.切实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一项好的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前需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并要求程序规范,建立反馈机制,做好随时修正的准备。最为重要的是制度要合法合理,不饿能够忽视、漠视、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制度制定不能一时兴起,随后又突然更改,它的制定需要科学的程序。最好引入听证制度,多方听取意见与建议,将学生的合理诉求体现在制度中。

7.体现学风考纪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15-02

培育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我们选择了长株潭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了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认可校园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情况看,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他们觉得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校园文化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大部分学生表示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引导、规范和凝聚功能。对校园文化功能的认知情况如表1。

表1 校园文化功能的认知情况

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上,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学生”是最主要的建设主体,占了56%,其次是教师,最后是职工。这说明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强烈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现积极向上,彼此间处理矛盾的方式恰当,关系和谐融洽

大学生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7%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大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和关心,人际关系也很和谐融洽。调查显示,有高达86.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关系融洽。大学生对彼此间的矛盾处理也比较合情合理。调查表明,当同学间发生矛盾时,61.3%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以“事后说,但态度温和”的方式进行处理,20.7%的学生选择“冷处理,忍着不说”的方式来处理,只有5%的学生选择“据理力争、争吵”来解决矛盾。

(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大学生的能力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拓展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来看,校园文化活动类型众多,大致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类、文体娱乐类、科技竞赛类、社会实践类和创新创业类等,形式多样,如讲座、竞赛、演讲、志愿服务等。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类型最多的依次是思想教育类和社会实践类,分别占到72.6%、54.6%。从内容来看,文化活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电子、网络、英语等各门学科知识。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数是由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这些活动对参与者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问及“校园文化活动对提高自己能力的影响”时,32.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15.3%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14.7%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人际适应能力;14.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有13%的学生认为对于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增强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参与者的具体影响如下表2。

表2 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你的能力提高情况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不够合理,且制度执行效果不太好

在这次调查中,大学生反映学院规则制度比较健全,但是内容不尽合理,还存在不够人性化的地方,没有完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被调查学生中,有21.3%的学生认为制度不合理。在对“学生遵守制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还有21%的被调查学生遵守情况不太好。问及制度执行不好的原因时,35%的学生认为是执行过程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居所有原因中的第一位;其次的原因是“大学生自觉性差”,占29%;“制度内容不合理”和“执行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制度执行不好的原因。调查结果如下表3。

表3 如果这些规章制度执行得不好,你认为原因是

(二)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文娱体育类活动过多,而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活动比较少

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次数不多,积极性不高。在调查中,约有50.4%的学生选择“偶尔参与”,有34.2%的学生选择“很少参与”或者“从不参加”,只有15.4%的学生选择“经常参与”。在各类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文娱体育类活动最多,占了72.6%。这说明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娱乐了学生身心,但在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和技能提高的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希望开展的活动。在调查“你希望学院多举办哪类活动”时,有高达64.7%的学生选择了“创新创业类”活动。这反映出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类活动来提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

(三)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较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

吸烟、通宵上网等不良行为习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上,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60%的被调查学生在学校吸过烟,其中15%的学生经常吸烟。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坏影响,也违反了教育部和学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另外,有40%的被调查学生通宵上过网,其中还有8.6%的学生经常在外通宵上网。这种行为既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情绪增加。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4、表5。

表4 你在学校吸烟吗?

表5 你通宵上网吗?

三、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

调查的结果显示,5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健全必须坚持民主化和科学化相结合,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过程中,学生管理部门要深入学生中去,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倾听学生的声音、体察学生的情况,针对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新制度并修改和完善已经不大适应新形势的规章制度,使其行之有效;要多方征求不同职能部门、系部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尽量做到制度科学合理;要在制度中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系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确定不同岗位的不同考核办法,使之量化,以便让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加大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学生管理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有制度,收效甚微。从我们对“管理制度执行不好的原因”调查情况来看,3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院管理制度执行不好的原因是管理过程不到位,居所列举原因的首位。因此,学生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措施增强制度执行力,保证管理到位。首先,学生管理部门在任何学生管理制度出台之后都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就制度内容、程序等方面向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释疑和说明,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制度的内涵和意义,以便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不道德、不文明的举止发生。其次,学生管理部门要在制度实施前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制度执行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制度的内容和实质,掌握制度执行的程序,使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既能够坚持原则性又能体现灵活性;再次,学生管理人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思想教育,通过细心、周到的服务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把教育、服务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管理人员工作的检查和监督。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进行补救;要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色、让学生满意的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奖励和宣传,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2004-12-13].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3]张璇.高职校园文化引进的企业文化[J].企业文化,2011(3).

大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管理制度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中强调依法治校,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体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管理理念物化,缺乏人本化内涵

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在理念上强调物化,讲究管理的模式化、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把制度作为尺度,用来管制、约束学生的工具,实现对学生的控制与约束,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学生对高校管理制度的叛逆心理,使师生关系疏离,造成管理不到位或管理滞后的现象。

高校学生管理条例中一般包括一些高校学生行为规范、违纪学生处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和受教育救治制度,但一些“不准”、“不得”、“严禁”等命令性词语出现在各规章制度中,这些大都有禁止、强制性的意义。条例中着重学生的义务,而忽视学生的权力,在管理上实行人治而非法治,这些明文规定的条例,只是把学生作为被看管、被监督的对象,而不是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中,缺乏人本化内涵,忽视对学生的尊重。

2.管理职能的单一性,缺乏服务功能

高校校规的制定大多数是高等学校通过一定程式确立高等学校及其学生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校监督义务,遵守法律与校规的义务等等,学生很少参与自身利益有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讨论,大多高校强调的是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忽视对学生的尊重,甚至有些学生合理的需求和友好建议也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以实现,没有充分体现制度的内在价值,导致高校管理职能的单一性,只是“管”,缺乏服务功能。

3.管理模式规范化,压抑个性的发展

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进,现代西方教育思潮的涌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各高校为适应经济的发展,调整教学目标,进行各种教育改革,虽然各学校的目标都不一样,但都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可是现在学生管理与各高校发展目标都格格不入,管理模式呈现约束性、严格性、统一性、惩罚性、规范性等特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4.管理执行的失范性,削弱制度威信

在传统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缺乏法治意识,“人本化”管理理念淡薄,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管理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与依法治校的原则相悖。随着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现代社会开放、公开、平等、透明、竞争的社会环境,与传统的经验式、控制式、集权式的管理方式相矛盾。高校人员在执行管理的过程中方法简单、生硬、粗俗,缺乏人性化管理,容易使学生与管理者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学生行为失调,引发学生突发事件。

5.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制约高校发展

一套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仅要包括制度的设计、执行等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监督、反馈信息的跟进,促进高校管理的完好落实。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中注重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两方面,缺乏管理监督、信息反馈环节,使制度执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等一系列问题运用而生,由此可见,高校管理过程中监督不到位问题显著。其次,管理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准确性还有待加以完善。由于高校学生监督的不到位和管理信息反馈的滞后性,抑制了学生民主、平等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侵犯了学生的权益,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不利于高校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人类自我意识的的进一步张显,传统的“物化管理”已不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人本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价值目标。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是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必由之路。因此,转变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整体改革与发展。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对策

1.从“物化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现代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侧重的是规范化的制度管理,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校管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管”,而是在于“教”;教的内容不在于学生学了什么,而在于应该让他们明白怎样学习。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不能停留在制度的制订和贯彻层面上,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更好的学习,约束自己,促进学生素质的持续发展。

2.从“强制约束”向“服务职能”转型,创新服务举措

目前,除了部分师范院校免费入学,绝大部分高校都实行缴费上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管理者与服从者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众所周知,传统的管理理念主要特征是管理者的随意性和被管理者的被动性,容易造成“我说你做”“我管你服”的管理局面,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在现代学生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凸显管理的服务性,这就要求多一些“服务”,少一些“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

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大效益。

3.实施学分制,实现个性发展

S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更好的与高校培养目标相适应。学分制中的弹性学制和选课制,学生不再像学年制有着固定的班级、固定的上课时间,固定的老师,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班级、时间、授课老师,

(下转第181页)

(上接第180页)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学生需求的差异性,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展现了学习时间地点的灵活性,实施了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实现了培养过程的指导性。

4.依法治校,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行”,执行力是制度建设的生命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设立的有效落实在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广泛宣传,发行学生入学手册,进行新生入学规章制度的考试,让所有学生了解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制度,譬如奖学金的颁发、学分的修订、违纪惩罚等,更好的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增强制度执行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让学生自觉遵守制度,崇尚制度。其次高校学生管理执行者必须以身作则,在执行过程中要实现执行依据合法、执行主体合法、执行内容合法、执行程序合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参与管理机制,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管理逐步过渡到主动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5.建立制度监督,完善信息反馈渠道

高校管理执行过程的监督是保证制度管理公开、透明、有效和各种规章制度实施的重要途径, 学生管理反馈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是检验学生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管理执行过程中,我们要设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学生信息反馈畅通渠道。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QQ、微博、博客、微信、论坛社区等互联网,通过师生在线交流或座谈会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若存在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不断修订制度的不合理性、不科学性,使制度科学化、合理化、合法化,保障制度得以有效实施贯彻。

高等学校学生的管理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有效地学生管理,不仅需要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制度执行的严格性,以保证学校管理行为的正当性。

【参考文献】

[1]梁瑜.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报,2008(01)

[2]文隽.我国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6(11)

[3]王跃.教学管理人本原则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01)

[4]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8(01)

[5]曾洁萍.制度化教育下班级差生形成原因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2006(01)

[6]于大海.张D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导向性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