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1

摘要 塑胶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各种有机原料的使用,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8)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本文通过对塑胶行业的VOCs产生环节及污染防治现状进行分析,从企业、政府及社会各方着手,多角度探讨了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策略,以期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综合体系,实现塑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VOCs;污染防治;塑胶行业;大气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人颗粒物(PMio)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较大程度下降,但大气区域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复合型污染典型现象一般指当高浓度的臭氧和PM2.5等二次污染物同时出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能通过生成臭氧、PM2.5等对人体健康及生物生长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所以重点行业VOCs治理已成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中之重。

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已成为金属、木材、玻璃、陶瓷等质材的替代品,其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包装业、农业、建筑业三大领域不断扩大至消费电子、家电、电气及工业机械、医疗、汽车工业、礼品、玩具、国防尖端工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塑胶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各种油漆、稀释剂和溶剂型清洗剂的使用,势必产生并排放一定量的VOCs。为了提升整体大气环境质量,亟待加强塑胶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

塑胶行业VOCs产生及污染防治现状

塑胶制品生产工艺

塑胶制品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各种配合剂为辅料,经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常用的塑料种类有聚烯烃、PS、ABS、PC、PMMA、聚酰胺和聚醚塑料,其中聚烯烃、ABS和PS塑料的应用最为广泛。

塑胶制品生产工艺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备料、塑胶成型、塑胶表面处理、印刷等几个环节。塑胶行业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塑胶行业VOCs产生环节及特点

根据工艺流程分析以及现场调研了解的情况,塑胶行业VOCs产生环节主要集中在塑胶表面的喷涂及烘干环节,此外,塑胶成型、预处理(清洗、擦拭)、印刷(丝印/移印)也有少量VOCs产生,以上各类VOCs废气的特点如表1所示。

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纵观整个塑胶行业的发展,由于VOCs污染控制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盲区较多,其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塑胶行业VOCs排放量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到7387.8万吨,比2013年同比增长19. 38%。随着塑料消费量的增加,塑胶制品生产过程所产生的VOCs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在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市,塑胶制品业的VOCs污染也已成为该市的主要VOCs污染源之一:深圳市2007年普查的5258家污染源中有261家为塑胶制品类企业,占总污染源的5.0%; 2014年VOCs专项治理的第一批669家重点企业中塑胶制品企业有50家,占专项治理重点企业名单的7.8%。

二是塑胶行业排放源多面广,缺乏系统的排放源清单。塑胶生产企业的分布相对独立且分散,排放环节多,排放VOCs污染物成分复杂,以无组织排放为主,收集效率较低。目前,针对塑胶行业VOCs污染源的污染因子、排放现状及污染特征,我国大多数地区尚未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基础数据的缺失影响了环保主管部门对塑胶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三是塑胶企业VOCs污染防治意识淡薄,污染防治水平不高。塑胶生产企业长期以来对VOCs的概念及危害性知之甚少,加之环保意识的淡薄,造成该行业对VOCs污染控制的整体水平不高。此外,清洁生产作为目前大力推行的一种污染防治战略,在塑胶企业中的主动实施率较低,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末端治理阶段。

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监测能力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在对塑胶企业的日常监管中,大部分省市未将VOCs纳入排污申报、监督监测、环境统计等日常管理范围,且目前国家也未针对塑胶行业制定可实施的VOCs排放控制标准以及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导致政府部门在对VOCs污染源实施监管时,缺乏依据和手段;此外,由于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总量控制及减排核算方法,环境监管部门对已实施的VOCs治理工作难以准确考核,对塑胶企业的监管显得有心无力,企业自身也缺乏治理VOCs的动力与压力。

五是技术革新进程缓慢,相关指南或规范缺失。由于应用市场不活跃,近年来针对塑胶行业的VOCs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较为缓慢,现有的各种技术也未形成行业指南或规范,新研发或引进的污染防治技术也未得到政府权威部门或行业协会的认定和推广,塑胶企业在原辅材料替代、工艺设备改进及末端治理等过程中也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指导,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塑胶行业VOCs防治技术革新受阻。

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对策

从企业层面加强全过程控制

一是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进行技术改进。塑胶企业应结合VOCs的产生环节及废气来源,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改进,实现VOCs的控制与减排。可在清洗、涂装、丝印/移印等环节采用低挥发的原料、低挥发的工艺/设备对VOCs进行源头控制。同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VOCs排放控制,有机溶剂清洗、喷涂、丝印工序以及油漆/油墨调配、喷涂和丝印/移印器具清洗均尽量设立密闭作业空间,设置废气收集系统,并保证废气收集率不低于90%。在末端治理方面,综合考虑VOCs废气的浓度、流量、去除效率以及废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其他参数,选择吸附一催化燃烧(或高温焚烧)、吸附一水蒸气再生一冷凝回收等VOCs末端治理技术,保证选择技术的VOCs处理效率不低于90%,并定期做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是加强内部环境管理。排放VOCs的塑胶企业应规范内部环境管理,对有机溶剂清洗剂、涂料或油墨的购买及使用量、废有机溶剂产生量和回收量、产品产量以及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状况建立详细的台账,并建立健全日常环保管理制度。应设置规范的排放口,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及时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三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塑胶企业应持续深入地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落实到生产和管理之中,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生产源头人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积极推广行业内应用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升级。通过改进工艺装备、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有效控制VOCs排放,全面提升塑胶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从政府层面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一是开展污染源调查。在塑胶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的摸底调查,制定行业排放系数,编制排放清单,摸清地区分布特征,筛选重点排放源,建立重点监管名录。污染源调查是全面掌握塑胶行业VOCs排放及污染状况的重要手段,可详细了解各塑胶企业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及区域分布情况,并建立健全VOCs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行业VOCs管理和控制政策提供依据,在行业内有效实施VOCs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二是建立污染源环境管理档案。督促排放VOCs的塑胶企业对产品产量、有机原料使用情况和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台账记录。对涉VOCs相关物质的使用、生产以及输出进行申报登记,建立有关企业VOCs污染的环境管理档案,确保“一企一档”并进行跟踪管理。

三是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人条件,把VOCs污染控制作为塑胶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采取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逐步实行总量控制。不断完善塑胶行业的清洁生产及污染治理标准与规范,为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本依据。

四是提高VOCs监测和监管水平。明确塑胶行业VOCs的具体排放因子,并制定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排放标准,环境监测部门按标准化建设要求及时配备VOCs相关监测设备,加强对监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制定VOCs监测工作计划,提高监测水平。在塑胶企业的日常监管过程中,加强对VOCs排放源的监测、监察和监管工作,督促塑胶企业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净化效率达到相关要求。对未按规定实施控制措施的排放源,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不符合规定或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或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要依法关闭、限期治理或停产整顿。

从社会层面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一是第三方咨询或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第三方环境咨询机构的技术优势,针对塑胶企业的原辅材料使用、生产工艺、排放现状等环节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估,为有需求的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解决方案。从事塑胶领域VOCs研究的科研机构应积极探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提高自主研发实力和综合治理能力,为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是强化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能。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协会及各地方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联合各方力量为行业VOCs污染治理提供指导和服务,组织行业产业链的相关专家共同研究出目标清晰、经济实用、可适用于不同企业的最佳治理方案和技术路线图;通过在行业内部树立标杆,进行宣传示范,更好地指导整个塑胶行业的VOCs减排与控制,打好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总结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电镀工艺;废气;抑制;治理

中图分类号:[TG174.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镀行业作为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是环保治理和行业改造的重点。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气,造成环境的污染、设备的腐蚀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近年来,电镀行业的废气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镀行业废气污染治理的面貌正在不断的更新。

电镀废弃的种类及其危害

含尘废气

在电镀工艺中,喷砂、抛光、磨光等工序都会产生含尘废气,其中含有金属氧化物、沙粒、纤维性的粉尘等等。含尘废气不仅仅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也会对电镀生产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产生伤害。

酸性废气

酸性废气是电镀工艺中,使用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来进行出光、化学抛光、酸洗等工艺时产生的。比如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磷酸、氟化氢等气体以及酸雾。酸性废气一般来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的气味,对施工人员的气管、肺部、咽喉等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厂房、材料、设备产生腐蚀,污染大气,导致酸雨的形成。

碱性废气

碱性废气一般是在电镀过程中,使用碳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的物质,在加热等操作工艺中所产生的。电镀施工中可能产生碱性废气的主要工艺有化学除油、氰化电镀、强碱性电镀、电化学除油等。碱性废气会对施工人员的咽喉、肺部、气管造成较大的刺激。

氮氧化物废气

氮氧化物废气指的是在含有硝酸成分的溶液中进行酸洗、抛光、出光等工序所产生的酸性气体。其中一氧化氮进入人体的血液之后,会和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人体的血液中毒,同时一氧化氮也对造成人数神经系统的麻痹效果,如果吸入浓度较高的一氧化氮,就可能造成动物的死亡。四氧化二氮、二氧化氮等气体的毒性比之一氧化氮还要大3-4倍。其中二氧化氮会对人体的粘膜、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二氧化氮的浓度较高,会使人咳嗽或咳血,引发肺积水、肺炎甚至致人死亡。

含铬废气

含铬废气一般是在镀铬工艺所产生的,铬雾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和伤害作用。铬雾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道造成腐蚀和刺激的作用,可能引起呼吸道的严重病变,比如鼻穿孔、急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铬雾长期接触皮肤可能引起湿疹或者皮炎,还可能致癌、致畸或者导致突变。

含氰废气

含氢废气由氰化电镀工艺所产生,比如氰化镀锌、氰化镀铜、仿金和铜锡合金等。氰化物和酸反应,就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微量氰化氢气体就可能致人于死命。

电镀废气的抑制

抑制技术简介

固体悬浮物阻挡抑制法

固体悬浮物指的是如塑料球、玻璃球、塑料泡沫块等物质。在槽液中漂浮于液面之上。当电镀过程中电极上的气泡上升时,就会被这些漂浮物所阻挡,就能够减少气体的逸出。然而这类固体悬浮物无法对液面形成完全的覆盖,当气泡在固体间隙上升,就不能实现阻挡。尤其是当出槽的次数比较频繁的时候,固体悬浮物经常撞开,就会导致气体的抑制效果更差。随着当前空气治理标准的提高单独使用固体悬浮物抑制法已经不能达标。

抑雾剂抑制法

抑雾剂其主要的组成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槽液表面张力的性能,在化学反应和电机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能够对槽液产生搅拌作用,促使抑雾剂生成具有较好化学稳定性的泡沫保护层,保护层在液面聚集,能够达到抑制气体的逸出。化学、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越多,就会产生越厚的保护层。一般来说,把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20-30mm的范围中,就能够对气雾实现完全的抑制。

酸雾抑制

高效合理的酸洗工艺

传统的采用单一高浓度盐酸进行的酸洗工艺,不仅有着除锈的效果差、速度慢的缺点,而且可能导致盐酸的酸雾发生大量逸出,既是对施工材料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使用比率为1:1的盐酸水溶液来进行酸洗工艺,有着更好的效果,此溶液有着自然挥发少的优点,加入YS-1添加剂100g/L配合使用,就能够在除油除锈的同时对酸雾进行抑制。

酸雾抑制剂的添加

酸雾抑制剂中含有多样的表面活性剂,在酸洗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然后进行搅拌,能够在槽液的表面形成较厚的泡沫隔离层,从而实现对酸雾的抑制。

碱雾的抑制

碱雾抑制剂的添加

碱雾抑制剂一般都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乳化剂,在使用抑雾剂的时候应该注意少加、勤加的原则,如果在工序中需要对抑雾剂进行去除,可以使用活性炭来进行处理。

工艺的选择

在进行电镀的时候,应该采用的是中低温化学除油工艺,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的电镀材料厂家都能够提供不同而定中低温化学除油用的药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用。

含铬废气的抑制

在工艺上,使用低浓度、低温的新式镀铬工艺。

铬雾抑制剂的添加

当前对铬雾的抑制效果最好的是F-53氟碳铬雾抑制剂,在进行F-53抑雾剂的使用时,应该用100倍的沸水进行溶解稀释。如果使用F-53抑雾剂和C12抑雾剂混合使用,其比例应该为1:4.

氢氧化物废气的抑制

新工艺的使用

使用不含硝酸的配方和工艺来进行工序施工,就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氮氧化物废气。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多种不使用硝酸的处理工艺,比如在铝件的化学抛光方面只使用磷酸和硫酸以及少量的添加剂。

氮氧化物气体的抑制

氮氧化物气体的抑制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化学氧化法,即在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及双氧水等氧化性较强的添加剂,能够将亚硝酸氧化成为硝酸,不再使亚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废气,能够实现氮氧废气的抑制。其二是化学还原法,即在含有硝酸的抛光或者酸洗液中加入某些弱还原剂,能够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无毒害作用的惰性气体。其中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磺酸、亚硫酸盐、尿素等。

电镀废气的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指的是在吸风设备上增加废气的净化回收装置,将产生的废气以风力吸入净化器之内,实现净化回收,使得电镀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治理能够达标。

对于电镀废气的净化处理,有液体吸收法、催化还原法、固体吸附法三种。前一种又称作湿法,后面两种属于干法。一般来说,催化还原法和固体吸附法只在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中应用。而液体吸收法广泛应用于电镀废气的处理工程,其基本原理是使用适当的液体和气体混合接触,来除去气体定的成分。吸收的过程指的是气体中的某些成分在液体中溶解,比如使用碱液来吸收盐酸酸雾,生成水和氯化钠。

湿法和干法能够对多种电镀废气进行净化,然而吸附洗涤水和吸收液的排放能够发生二次污染。净化回收技术能够对化工原料进行回用,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有着结构简单、阻力和体积较小、管理维修方便、废气回收率较高等优点,如治理铬酸废气所使用的网格式净化回收器,使用简单方便、能够定期清洗,净化效率能够达到98%-99%。然而讲话回收技术大多数只能用于硫酸、铬酸等废气的治理,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结语:

电镀工业废气的抑制和治理,应该联系生产实际、因地制宜,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应该坚持净化回收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日常维护费用较低等原则。在此基础之上,电镀行业应该继续对电镀废气的防治技术进行探讨摸索,使电镀废气的治理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沈庆海,陈颖,舒艳,李瑶,杨常青,孙汉坤. 基于重金属类有毒空气污染物重点行业分析的优先控制政策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01) .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3

被告:香港凯达企业有限公司(简称凯达公司)。

被告凯达公司于1981年9月,与深圳特区招商局签订协议,在蛇口工业区独资建厂生产各种塑料玩具,投资1600万美元,职工1200人,产品畅销国际市场。1982年2月,该公司开始正式生产后,浇模车间产生恶臭和有毒气体,未经处理,即向大气排放,呛人喉鼻,使人呼吸困难;同时,机器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使人烦躁。对此,附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居民纷纷向监测站反映,要求政府严肃处理。

原告监测站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从1983年5月初开始,多次督促被告对污染进行治理,并先后聘请广州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到凯达公司多次进行勘测,提供治理方案,协助治理污染,但被告均未采纳。1983年10月22日,原告向被告发出限期治理的通知。对此,被告仍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在这种情况下,原告于同年12月27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对上述噪声和废气进行彻底治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支付聘请环保科技人员前来勘测时的有关费用。

被告答辩称:1983年10月22日前,原告从未向我公司提供有关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法律效力之科学鉴定资料和国家有关标准,却指控我公司在生产中有噪声和排放恶臭,使人困惑不解;要我公司耗费4万美元安装“过滤装置”,更难以接受;原告限我们在1983年12月25日前将污染治理好,实在无法办到,而且浇模车间已按限期停止生产。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经多方调查,查明:

(一)噪声问题:国家规定,企业的工人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8小时,允许85分贝;工业集中区噪声白天为65分贝。但是,凯达公司浇模车间工人每天工作均在8小时以上,其噪声最大值为106分贝,最小值为91分贝;空气机房白天发出的噪声为87分贝,都大大超过国家标准。

(二)排放废气问题:凯达公司浇模车间生产所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一直不向原告提供,经原告聘请科技人员到生产现场取样,作光谱定性分析,才检验出原材料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加入大量的磷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加热成型时放出恶臭气体。36台浇模机产生的废气,未加处理,向大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1984年1月,诉讼开始后,被告才将增塑剂成份的外文资料交与原告,经翻译后证明该增塑剂属脂肪酸类的发臭团。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但是,被告在建厂、生产过程中,不仅没有向环保部门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申报生产原材料的化学成份,而且要求环保部门提出恶臭根源和科学数据,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当原告依法向被告提出限期治理污染后,被告虽于1983年12月24日停机生产,但从1984年1月3日到13日又开机生产,继续排污。被告的以上行为都是违法的。

据此,1984年7月14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第十六条和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判决:

一、被告对浇模车间的噪声、恶臭,限于1984年10月31日前,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全面治理。

二、被告对原告依法提出的限期治理污染的通知,不仅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治理,而且继续生产、排污。对这种违法行为,处以2万港元的罚款,上缴国库。

三、原告聘请有关科技人员,多次到被告工厂测试、勘验所支出的费用人民币810元,由被告负担。

四、本案诉讼费1740港元,由被告负担。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造纸行业;环境影响评价;资源

废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对其充分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植物纤维原料、能源,还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造纸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废纸造纸过程同样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做好该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我国废纸造纸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产业政策分析

(1)造纸行业原料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造纸行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发展林纸一体化,发展废纸回收,合理利用非木纤维资源。促进中小型废纸浆造纸企业扩大规模,提高集中度。

(2)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高木浆比重、扩大废纸回收利用、合理利用非木浆,逐步形成以木纤维、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

(3)加大国内废纸回收,提高国内废纸回收率和废纸利用率,合理利用进口废纸。尽快制定废纸回收分类标准,鼓励地方制定废纸回收管理办法,培育大型废纸经营企业,建立废纸回收交易市场,规范废纸回收行为。

(4)鼓励造纸企业扩大利用废纸生产新闻纸、印刷书写用纸、办公用纸,包装纸板等再生纸产品。

(5)改变小型废纸浆造纸企业数量过多的现状,促进中小型废纸浆造纸企业扩大规模,提高集中度。

2.污染源分析

2.1废水

利用废纸为原料造纸的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水,由制浆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废水和抄造过程的白水组成。中段废水主要来自制浆过程中碎浆、筛选工序排出的洗涤水;白水是造纸机在抄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纸浆通过网部时滤出的水和压榨压出的水,白水经过处理后80%可以回用到制浆过程,其余的排放,工艺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SS等。

2.2废气

废纸造纸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燃煤锅炉运行时产生的烟气,其主要污染因子为SO2和烟尘、NOx等。

2.3噪声

废纸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噪声与其它制浆造纸方法相比,强度较小,主要来自锅炉鼓风机、造纸机等设备噪声,集中在生产车间和锅炉房,纸箱车间印刷设备产生少量噪声。

3.污染物治理措施分析

3.1废水处理措施

3.1.1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曲面斜网、调节沉淀池、沉淀气浮池。

(1)格栅。

主要拦截废水中的塑料皮,采取筛网与格栅相结合,以便于浆料的回收,同时也为后道工序打下基础。

(2)曲面斜网。

采用120目的尼龙网进行浆料回收。

(3)调节沉淀池。

主要起到均衡水量、水质、去除比重较大的悬浮物的作用,污泥通过特制的吸泥机排放到污泥浓缩池中。

(4)沉淀气浮池。

采取斜板沉淀与压力溶气气浮相结合。此种工艺比较先进,结构比较合理,运行效果比较稳定。

3.1.2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采取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容积负荷取2.4kgBOD5/m3・d,布水方式采用多点布水,“S”推流式曝气装置采用新型推流式旋转曝气器。通过工程实践,氧化利用率在20%左右,能耗较低,而且在氧化池中使用了生物催化剂,药剂弥补了废水中氮、磷的不足,使生物生长曲线比较稳定。

3.1.3气浮池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后,为了去除脱落的生物膜,通常使用二沉池。

3.2废气的治理措施

废纸造纸项目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目前,国内锅炉烟气处理的方法很多,较为普遍采用的是水膜除尘加碱法双脱硫。

3.3噪声

废纸造纸企业的噪声治理首先应考虑选用低噪声设备,其次是采取消声、减震和使用隔声罩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将风机安装在独立的锅炉房内,进出口安装消声器,生产车间在总图布置上要尽量远离办公楼,并为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噪用品。生产车间的门窗应做适当的隔声处理,减少噪声的传播。同时,加强绿化,使噪声得到进一步的衰减。

4.清洁生产分析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新的污染防治战略,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很好的结合界面,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资金、技术、知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废纸造纸行业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其它行业清洁生产的经验,重点在物料综合利用、企业内部管理、工艺设备改造、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寻求清洁生产的机会和潜力,研制并实施各项清洁生产方案,使清洁生产在该行业获得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4.1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

为实现有效的废水处理,必须应用一些先进技术、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物料循环的处理工艺。目前,该类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气浮或沉淀、生化法及化学氧化法等。由于废纸造纸废水中COD的分子量差异较大,采用单一的处理方法只能去除其中一部分。一般混凝沉淀法只能去除废水中分子量较高的COD组分;生化、吸附等方法只能去除分子量较低COD组分。因此,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一般采用将几种处理方法结合在一起的多级综合处理法,例如:混凝沉淀―化学氧化处理法、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法、混凝沉淀―好氧处理法等。

4.2采用清洁工艺和低耗高效设备

我国现有的废纸造纸企业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有些甚至是从草浆造纸工艺改造而成。这就造成了许多企业工艺布局与控制的优化程度,设备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废纸造纸企业的清洁生产应强调依靠技术进步,结合改造,推行清洁工艺与设备。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找出生产过程中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用更高效的生产设备和更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替代或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4.3加强物料循环回用与综合利用

废物料的循环回用与综合利用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废纸造纸中原料费约占生产成本的60%~70%,通过充分利用原料资源,不仅可以直接降低产品成本,还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量。我国多数废纸造纸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过程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普遍存在纤维流失严重,废水回用率低等问题。针对废纸造纸工艺而言,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应主要考虑废水、纤维原料的循环、回收及综合利用。

4.4强化企业内部科学管理,量化各项管理指标

内部管理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得效益的根本。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不科学,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较低。对此造纸企业应借助清洁生产审核,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优化生产控制指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清洁生产实践证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量化各项管理指标可减少污染物产生量的40%左右。而且企业管理方面的改进方案,基本上都是易实施的低费方案,企业通过实施这些方案,可获得一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为进一步实施其他的中高费方案积累资金,从而提高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结语

在开展废纸造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认真检验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对污染物产生环节及其治理措施有明确的认识,正确分析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并提出合理的清洁生产方案。

【参考文献】

[1]蒋文德,游少鸿等.废纸造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0(11).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of pollution and hazards existing in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and explains that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one of the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withcomplex types of pollution, and high toxicity. For different pollu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promot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the city.

Keywords: laboratory;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X5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深化,一方面实验教学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重视,实验教学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高校所承担的科研课题越来越多元化,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名目繁多的科研项目,使得实验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庞大系统。随之而产生的废气、废液,以及固体垃圾等也在日益增多,实验室的污染有着种类相对繁多、毒性较大的特点,但由于治理措施的缺失,而使高校实验室快速成为了重要的城市污染源之一。由于高校实验室隶属于相对独立的行政单位,在高校教学中又属于辅助教学部门,使得其污染问题极具隐蔽性,加强实验室废气废液废物处理行为的管理,已经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所必须重视起来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污染,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化学污染为主的局面,转变为化学污染、微生物污染齐驱并驾的势头。

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统称为化学污染。有机物污染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溶解以及分离作用,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由于其不参与化学反应,其排放量相当于试剂总的消耗量。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则是有机物污染中,构成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成分。

强酸、强碱、重金属、氰化物的废液与残渣构成了无机物污染的重要源头。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是使促使人类发生病变的重要帮凶。这些化学废弃物不仅包含大量的强酸强碱有害物资、以及危害环境的有机溶剂、还有很多是剧毒药品的代谢物,他们不仅仅造成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足可以导致受害者发生畸形、致癌、突发病患等,是化学污染中对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构成危害的最重要污染源。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微生物细菌毒素污染。

微生物实验室的标本,诸如血液、尿、粪便等;以及检验用品,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废气、废液,其中一些废弃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对人体的侵害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有些微生物传播途径不明、含有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菌或其毒素,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我国拥有各类高等院校将近二千所,高校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具有隐蔽性的污染源,建设的越多发展的越快,由其带来的污染程度也会越高。很多高校都与居民区毗邻,排放的废气废液废物,可直接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危害性不可估量。

所以,加强实验室废气废液废物处理行为的管理,已经是必须提到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日程上的大事了,同时,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的落实从实验课做起,也是高校实验教学与绿色城市环保建设所必须重视起来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

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原则为采用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的方式。提倡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方式。

实验教学中应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尽可能减少废物、残夜量、各个环节应把好污染关。

对产生的废液,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处理废液时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离子交换、次氯酸钠氧化等方法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含汞废液、含镉废液、含砷废液、含酚废液、要分别采用分离沉淀、离子交换、萃取等方式的处理后合理排放。

实验室中所产生的少量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应通过液体吸收或者燃烧等方式处理后才能排放。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彻底消毒后作最终处置。

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盛装污染样品后,可以用高浓度的有效氯溶液浸泡、清洗后重新使用,严重污染则采用废弃的办法。盛装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采用煮沸灭菌、或者用3000mg/L高浓度的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6小时,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6小时,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塑料废气治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水封;非典(SARS);返臭气;建筑排水

1、前言

2003 年 3月 20 日在香港淘大花园发现了非典(SARS)症候群,在大约四周的时间就有 321 人传染个案发生,经调查证明:由于该住宅屋村高层住宅楼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室内排水地漏水封失效,使排水管道形成“烟囱效应”,SARS 病毒由空气通过排水管道和室内地漏由下至上传播,造成上层住宅大量人群的感染。仅在该屋村 E座就有 42 人因感染 SARS 病毒死亡。惨痛的教训,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建筑给排水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仍有 11 亿人缺乏安全水源,26 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设计师、开发商及住户往往愿意在建筑结构和装饰方面不惜花费,而对长期影响人们居住健康的建筑给排水系统重视不够,从设计到用材标准偏低,多从节省投资考虑,以至于长期以来国内建筑排水存在的返臭气问题成了一个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个顽症迫在眉睫。

2、住宅返臭气的原因

根据作者近几年的调查了解,造成住宅排水系统返臭气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排水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建筑排水方面的基础理论试验研究及产品研发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设计规范及标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随着近十多年来国内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的规模日益扩大,原有的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出来。加之部分设计人员对建筑排水系统影响水封安全的细部结构重视不够和设计粗糙,也是造成建筑排水系统水封失效的重要原因。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

(1)、系统排水能力设计偏差。例如按照GB/T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3 版标准规定,口径 DN100塑料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能力 5.4 升/秒,设有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能力为 10 升/秒。而 2010年在湖南大学进行的排水系统水力测试中,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能力仅为 2.5 升/秒,设有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能力仅为 6 升/秒。尽管 GB/T50015 标准 2009 修订版调整为:仅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能力 3.2~4.0升/秒,设有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能力为 8.8 升/秒。其设计排水能力仍然远远大于塑料管的实际排水能力。

在调查中我们也注意到,采用塑料排水立管的高层及超高层住宅返臭气的现象尤为明显,特别是北方地区采用封闭楼梯间的楼房,在楼梯间便可闻到厕所的臭味。

(2)、水封深度设计的问题。目前按照设计规范,排水系统均采用 50mm 水封深度。在一般常规条件下,这样一个水封深度是安全的。但在一些高层和超高层住宅中,高低区采用统一的地漏水封深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遇到风雨等气候变化时,地漏返臭现象尤为明显。

(3)、水封设置的问题。目前部分住宅排水系统由于担心在横支管上设置 P 型存水弯易造成管路堵塞,往往设计采用带水封卫生器具和带水封地漏来解决水封的问题。由于绝大部分住宅住户在二次装修时,更换并采用了市面上流行的底楼结构及水封深度不合格的地漏,造成水封保护失效。这是目前大多数住户地漏返臭的主要原因。

(4)、重复设置水封的问题。部分设计人员为解决地漏返臭的问题,错误地采用横支管设置 P 型存水弯的同时采用带水封地漏的双重水封设计方法。

(二)建筑排水管配件产品选用安装及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排水管配件的产品研发、选用安装及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建筑排水系统水封失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

(1)、有试验显示,在室内排水器具中地漏水封最易受到破坏。不合格地漏的大量使用成为住宅排水系统水封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不合格地漏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水封深度不能达到 50mm 的地漏,有些甚至不到 20mm;

二是规范禁止使用的钟罩式地漏;

三是规范禁止使用的机械翻板式密封结构的所谓“防返溢防臭地漏”;

四是水封容积过小易干涸的地漏;目前这种不合格地漏占到市场零售地漏品种的绝大部分。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被选用,一是设计施工过程中,为降低成本选用了不合格地漏;二是在住户二次装修过程中大量选用市面上的不合格地漏。

(2)、部分管配件厂家生产的存水弯管件水封深度达不到 50mm。

(3)、大部分住宅卫生间和厨房预留的洗面盆和洗菜盆排水接口是采用 DN50 口径的,而洗面盆和洗菜盆附带的排水接管通常外径是 40mm,许多用户是采用将其直接插入 DN50 预留排水管接口的连接方式,由于连接管道直径差形成的间隙,造成排水系统废气直接与卫生间和厨房连通溢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4)、采用钟罩式地漏的住户,因地漏易淤塞往往移去地漏中的扣盅进行清理,造成管道废气直接溢出。

(5)、部分住户室内地漏长期处于干涸状态,造成水封失效。特别是在北方干燥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三)公众水封安全意识较薄弱

建筑排水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排水系统的水封又是确保居住环境健康卫生的重要屏障。由于排水系统水封失效,返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公众普遍缺乏水封安全意识和识别合格地漏的常识,常常只注重地漏的装饰性,忽略了其水封的安全性能。

3、解决住宅返臭气的措施和建议

解决住宅返臭气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排水系统水封的安全问题,其次是要杜绝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管道废气的溢出。确保排水系统水封的安全性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牵涉到设计、产品及施工安装等方方面面。

(1)、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确保建筑排水系统水封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住宅排水系统中绝大部分水封失效返臭的问题是和设计有关或是通过设计改进可以杜绝的。建议将住宅水封(特别是地漏水封)检验作为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

(2)、合理选择系统排水能力设计参数。目前 GB/T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部分生活排水立管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参数,用于塑料管道系统设计显然过大,造成系统压力波动值高,地漏水封遭到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多个单位投资新建了排水试验塔,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已制定了《生活排水系统测试标准》,住建部也在着手制定《住宅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测试标准》。尽快地确定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参数,是解决水封安全问题的重要基础工作。

(3)、合理设计水封。在确保系统 50mm 水深度的同时,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中,可根据高中低区的压力波动特点,在不同层高的局部区段采用 70~100mm 的深水封存水弯和地漏。目前日本根据居室排水器具中地漏水封最容易被破坏的特点,将地漏水封深度设置为 60mm,高于我国的标准。

(4)、设计选用规范允许的合格地漏,严禁采用钟罩式地漏和机械密封式地漏。推荐一种新型筒碗式地漏,这种地漏水力性能好,不易积存污垢。水封容积大,不易干涸。水封装置不易除去,可以在保持水封的状态下进行清洗,且具有防返溢功能(见图 1、图 2)。

(5)、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住户在二次装修中更换不合格地漏,造成水封失效的现实问题。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在横支管设置水封和选用无水封直通地漏的方案。这样即便住户二次装修时更换了地漏,也不至于造成系统水封破坏。

(6)、为防止水封干涸,在设计中可以选择补水存水弯、补水地漏或多通道地漏,采用洗面盆排水流经存水弯和地漏的补水方式,以确保水封不干涸。

(7)、避免重复设置水封的现象。许多设计人员对重复设置水封的概念不理解,错误地认为双重水封会更安全,反而造成排水不畅,地漏返臭。因此,应注意凡是横支管采用 P 型存水弯水封的地漏接管处,应安装无水封的直通地漏。其它排水器具水封的设置也应遵从这个设计原则。

(8)、在排水立管系统设计中采用具有消除水舌功能的旋流三通或加强旋流器等新型管件,可以降低通气阻力,有效地减缓系统的压力波动,防止水封破坏。例如在在普通伸顶通气单立管和双立管排水系统中采用旋流三通管件,其横支管切向入水的结构设计,可形成中空螺旋形水流,消除“水舌”现象,使系统排水状况得到改善,避免了水封破坏现象的发生。

(9)、在住宅卫生间和厨房,采用与洗面盆和洗菜盆排水管外径相配套的变径接口。如图 3 所示的带有密封小圈的承插式快接管口,可避免以往由于采用 DN50 管接口,造成接口处排水管道废气溢出到居室的现象发生。

(10)、提高公众的水封安全意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让大家认识到水封对保障人们居住环境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水封的知识和如何辨别合格的地漏。提请人们注意这在二次装修时要确保水封的安全。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大量的所谓“防臭”地漏,这些地漏多是采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禁止使用的活动机械密封来代替水封的结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水中携带毛发的缠绕及污物的附着,这种活动机械密封往往无法关合,造成密封失效。一些地漏水封深度只有不到 20mm,不符合水封深度大于等于 50mm 的设计标准要求。室内排水系统是以确保 50mm 深度水封不被破坏条件下的排水能力作为设计依据的,如果选用水封深度小于 50mm 的地漏,势必造成水封的破坏和出现返臭现象。

4、结束语

解决住宅返臭气是关系到公众健康的大问题。一个不合格的住宅排水系统,对人们的健康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应该把它提到与治理环境污染同等的高度来认识。行业的专家和生产企业在制定标准和研发产品时,理应将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重视水封的安全问题。应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完善细化规范标准中设计水封安全性的章节条款,不仅要确保设计的正确合理,也要考虑到住户缺乏水封安全常识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在二次装修时不因更换地漏而造成水封失效。提供水封安全的设计和合格的排水产品,是考问我们建筑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和企业家良知的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