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1

(一)甲级卫生室标准

1、房屋建设面积45-60平方米,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分开的专用房屋。

2、有3名或3名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相当于大专学历)或乡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原则要求有一名女乡医。

3、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等服务;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控制、计生指导及疾病康复指导。

4、消毒缸、消毒锅、紫外线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出诊箱、诊查床、药品柜、资料柜、身高体重计、有盖方盘、清创缝合包、各种规格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污物桶、健康宣传版及开展中医药服务有关的拨火罐、银针医疗器具等器械设备齐全、完好,并设有电话。

5、管理制度健全,村卫生室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体化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妇幼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制度等上墙悬挂。

6、有门诊登记(保存5年)、处方(保存3年)、传染病登记、收入支出账、药品材料账、固定资产账等齐全并记录完整。有辖区行政区划、人口构成等社会资料,有门诊量、月业务收入、家访统计等基本情况资料。有0-7岁儿童计免卡册、儿童系统管理卡片、孕产妇保健卡册、老年及慢性病人家庭档案等业务资料。

7、人员着装整齐,穿戴隔离衣帽,操作规范熟练、诊疗细致,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病历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未出现过医疗事故。

8、参加并服从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坚持集体性质,与当地卫生院实行统一核算,账目齐全,定期报账。

9、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支持卫生室工作,群众对卫生室工作满意率达到80%以上。

10、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统一制作的卫生室标牌。

(二)乙级卫生室标准

1、专用房屋面积30平方米以上,诊、疗、观察、药用房可基本分开。

2、有1-2名具备合格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

3、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等服务;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控制、计生指导及疾病康复指导。

4、有不少于7种以上的完好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紫外线灯、药品柜、出诊箱、清创缝合包、消毒用品、污物桶等)

5、管理制度健全,村卫生室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体化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妇幼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制度等上墙悬挂。

6、有门诊登记(保存5年)、处方(保存3年)、传染病登记、药品账目、儿保及妇保的基本材料。

7、人员着装整齐,穿戴隔离衣帽,操作规范熟练、诊疗细致,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病历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未出现过医疗事故。

8、本村多数干部群众对卫生室工作满意。

9、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统一制作的卫生室标牌。

10、积极参加一体化管理。

(三)、达不到乙级标准,但取得执业资格的卫生室可列为丙级卫生室。无证执业的卫生室由局执法科依法取缔。

二、卫生室级别的评定程序

县卫生局成立评审小组,医政科是村卫生室分级评审的牵头单位,财务科、合医办选派业务熟练、作风正派的同志参与该项工作,指派一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靠上抓。评审小组在卫生局的统一指挥领导下开展工作,要经常请示、及时汇报,统一标准,阳光操作。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跌倒是老年患者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原因之一[1]。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2]。65.7%的住院老年患者处于中度跌倒危险,16.2%处于跌倒高危险[3]。发生跌倒是患者住院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痛苦,还极易引发医疗纠纷[4]。跌倒的预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涉及到护士、医生、患者本人及陪护人员等对跌倒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预防的专业化水平与技巧[5],也涉及到管理者对跌倒各个环节的重视与管理。今年,卫生部将住院患者安全管理纳入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管理目标之一,要求各医疗单位认真落实。为了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我院于2012年建立并实施了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至12月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11年1至12月住院患者作为对比。

1.2方法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1.2.1成立跌倒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跌倒专项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和重要手段[6]。跌倒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部直接领导,设组长一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组员6名,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职责:制定跌倒专项管理制度、跌倒风险评估单、预防措施,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反馈、督促科室及时整改。对科室上报的跌倒高危患者进行管理督查,每月将全院发生的跌倒事件汇总,以质控简报的形式发到各科室,达到相互学习,引以为戒的目的。

1.2.2建立跌倒监控管理体系,鼓励跌倒上报对每一例跌倒患者要求科室在24小时内填写《护理意外事件(跌倒)登记表》并上报护理部,3天内召集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原因,跌倒质量管理小组派人参与并帮助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对主动上报者不予以惩罚。

1.2.3加强护理质量考核跌倒质量管理小组每周对各科评估为跌倒高危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评分是否正确、护理措施是否落实、有效,患者及家属是否知情以及配合程度等。小组成员将检查的结果作为科室质控指标之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并及时给以指导纠正。

1.2.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加强预防跌倒知识的教育及培训,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掌握跌倒评估单的使用、熟悉跌倒的高危因素、跌倒的预防、风险的识别、预防跌倒的流程、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等。

1.2.5全面评估,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跌倒评估,评估为高危患者,床头悬挂黄色的跌倒警示牌,并反复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跌倒时怎样呼救。指导患者行走时抓好扶手,穿合适、防滑的鞋子,变换要慢,高龄患者起床应做到三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7]。病区宣传栏有图文并茂的宣传防跌知识的内容。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人防跌意识,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8]。护理人员应对入院患者进行防跌倒的健康教育以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

1.2.6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管理对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重点科室的病人,和使用镇静、降压、降糖、导泻、利尿药的病人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对早晨起床、入厕、夜间等时段加强巡视,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将病人的日常用品放在方便拿取处,呼叫器放在手边,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1.2.7环境的安全管理有研究报道,纠正了不良环境因素的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比没有进行此项工作的地区低20%[9]。因此,尽可能改善住院环境,是减少老年病患跌倒的重要措施。如及时清除走廊的各种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安装扶手、卫生间安装防滑垫、随时保持干燥,配备夜间照明病房、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必要时使用床档等。

1.3评价方法比较实施前和实施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2结果

实施前,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10599人,其中60岁以上3647人,占34.4%,发生跌倒28人次,占0.264%。实施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11423人,其中60岁以上4068人,占35.6%。发生跌倒11例,发生率0.096%,与实施前相比,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

3结论

通过建立并实施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模式,对住院病人进行跌倒评估,对评估高危的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制定预防跌倒的管理流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环境及设施的维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大大下降,保证了住院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巧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0.09,25(17).

[2]刘丽华.与老年人跌倒相关的临床因素[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3):141-142.

[3]张俊红,苏天娇,王红菊,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30-32.

[4]黄淑芳,叶文秋,等.FOCUS-PDCA程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32-134.

[5]唐晓英,李学联,郑芸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2):59-61.

[6]刘义兰,赵光红,等.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构想及其实施保障初探[J].护理学杂志,2009,(08).

[7]季淑风.老年跌倒问题分析与预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63-65.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医保支付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种新的疾病干预模式,从疾病治疗向事前预防、事中治疗、事后康复的全过程管理转变,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鼓励医患双方主动采取疾病防控措施,从源头上遏制医疗费用增长。据估算,每投入1元用于健康管理,就可以节省约4.5元的医疗费用支出。这说明在健康管理方面投资可以起到良好的节约医疗费用的效果。同时,如果能够在基层对慢性病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慢性病患者涌向大医院从而产生额外的检查及药品费用,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因此健康管理模式出现后,对医疗保险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许多保险机构都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并使之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较晚,但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健康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探索的方向。我国多地也已开展对医保介入健康管理的探索:2006年,镇江市对参保人员实行规范的门诊慢性病管理,这是我国医疗保险开始关注健康管理的最早探索;2008年,青岛市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初级体检、健康教育、医药费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09年,北京市将“知己健康管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11年,太仓市医保部门支持配合人保健康公司,把“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理念引入了大病保险;2015年,天津市将符合规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上探索为我国医保介入健康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过我国医保介入健康管理的制度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二、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的必要性

(一)顺应国家政策的引导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健康管理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要“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加强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而医疗保险或健康保险作为医疗与健康服务资金供给的政策安排,相应的支付政策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二)符合医疗保险改革的要求

自1998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医疗保险改革是我国医疗改革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保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背景下,创新完善医保管理制度成为下一阶段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任务。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以支付疾病住院治疗为主,如果医保基金支持健康管理服务,既可以盘活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又可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从世界主要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从单一的医疗保险发展到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健康保险是医疗保险的必然趋势。因此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符合医疗保险改革的要求,可以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的变革。

(三)满足群众现实的需求

积极对“未病”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是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对南京市某社区600名老年人的调查中,561名拥有社会医疗保险的老年人中有539人希望医保支付健康管理服务。在对上海市403名社区医务人员的调查中,认为相关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应该纳入医保的占50.2%。上海市闸北区是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试点地区,闸北区在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实施中医健康管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发现尚未与医保制度衔接不利于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推广。因此,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是急切的现实需求。

三、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价值

在我国,“治未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健康管理理念和方法,“治未病”不仅是我国中医学思想宝库的瑰宝,也是健康管理的具体实践。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同时,中医“治未病”根据五脏调节、四时养生、体质调理的中医理论和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实践,在提高健康水平、避免疾病发生和减少疾病伤害等方面有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核心就是探索深化“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病防复”,这与现代健康管理“事前预防、事中治疗、事后康复”的做法完全一致。时至今日,国外仍然在对健康管理的技术进行探索,而我国传统医学中早已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无论在理论还是技术层面都是对健康管理学科的重要贡献。然而在制度层面,我国的健康管理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我国医疗保险对健康管理进行探索的时候,应当重视中医“治未病”这一宝贵财富,发挥理论和技术层面的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制度。

四、健康管理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思考

(一)医保支付应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起步将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支付体系,应当从社区起步。这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健康管理的职能,是中医“治未病”的第一线。近年来,为了加强基层卫生力量,我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医疗条件和能力开展健康管理,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居民健康档案中就包含中医体质辨识的内容,方便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最关键的是,社区就诊便利、成本低廉,能够降低总体医疗费用支出,便于医保介入。因此应当将中医“治未病”项目列入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范围,并且由医疗保险提供保障,以便让社区居民享受中医“治未病”服务,同时又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二)利用个人账户支持健康管理服务

一直以来,我国医保个人账户使用情况的监管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部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资金积累较多,存在与定点零售药店合谋违规使用个人账户的资金“购买”生活用品等情况,既造成了医保资金的流失,还无助于参保人员健康水平的提高。将中医“治未病”纳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可以使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引导,引导参保人员将个人账户用于中医“治未病”服务,从而使参保者对自身健康负责,加强对疾病的预防从而能够最终起到节约医保基金的作用。同时也方便患者在康复阶段通过个人账户继续使用中医“治未病”服务,避免病情出现急剧恶化,同样也有利于患者和医保基金。

(三)采用参考价格法制定个人账户支付标准

在目前我国的医保管理制度中,为一个医疗项目制定支付标准之前,先要制定这个项目的价格。而对于中医“治未病”这种健康管理服务而言,其价格制定较为困难。为了避免陷入这一困境,可以借鉴德国的参考价格体系。参考价格体系原本含义是指在药理学或治疗学上具有相等作用的一些药品中,选择其中最低价或平均价作为参考标准,确定该价格作为该类药品的报销标准,如果患者所选用的药品价格超出了这个参考价格的标准,其差额将由患者支付。通过综合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项目的收益、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医保政策的导向等因素为中医“治未病”项目制定相应的参考价格,作为支付标准。参考价格体系既能够支持参保人员享受中医“治未病”的服务,又能控制支付成本,同时把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价格的形成交还给市场,而医保又可以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四)将按人头预付作为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方式

美国健康管理模式成功的基础在于按人头预付的补偿模式,这是因为按人头预付方式的激励机制与医疗体系的健康管理功能相吻合。一方面,人头预付方式可以激励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行为,促使医疗机构采用中医“治未病”等适宜、高效、廉价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无病时主动预防、小病时积极诊治、治愈后跟进康复,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在按人头预付的情况下,医疗机构能够获得的医保资金与在本机构注册的参保人员数量挂钩。为了吸引居民在本医疗机构登记注册,医疗机构会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提高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的效果,而不是推诿病人的方式降低成本,真正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因此医保统筹基金应当采用按人头预付的方式,促使医疗服务机构重视提供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并且运用各种手段来监管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确保服务的质量。

(五)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创新作用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细节管理; 跌倒;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72-02

住院患者跌倒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并引起了国际和国内医疗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1]。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意外的触及地面或其它低于平面的物体[2]。据有关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人每年有1/3的跌倒率[3]。跌倒也是导致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解决跌倒的最好办法就是注重细节管理[4-5]。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大多患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且病情重,容易发生跌倒。而护士是预防患者跌倒工作中的最重要群体[6]。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住院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在工作中注重细节管理,重视预防,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防范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月开始对住院患者实施了防范跌倒的细节管理,有效落实防跌倒的措施,提高了住院患者的的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12月收治住院患者共476例,男274例,女202例,年龄21~92岁,其中21~64岁185例,65~92岁291例。患单种疾病(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者50例,患2~3种常见慢性疾病者229例,患4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97例。2011年1-12月共收治763例患者,男452例,女311例,年龄24~81岁,其中24~64岁305例,65~81岁458例,患单种疾病者76例,患两种以上疾病者687例。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疾病原因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大多患有2~4种慢性疾病,由于长期病痛折磨,身体虚弱。本组有2例因头晕、腿脚无力、步态不稳发生跌倒。

2.2 年龄因素

65岁以上老人每年有1/3的跌倒率,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每年有20%的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7]。本组跌倒的4例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

2.3 环境因素

约占跌倒原因的33%~50%[8],环境不熟悉、病房内物品堆放过多、跨越障碍物、灯光照明不足等是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滑倒是跌倒最常见的原因,地面潮湿、地面有水、地板打蜡引起滑倒占环境因素中近1/3[9]。本组1例患者因跨越障碍物、地板滑而发生跌倒。

3 细节管理具体措施

3.1 高危跌倒患者评估

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及时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患者。评估项目为表格式,打勾填写即可。重点评估以下方面:(1)有无意识障碍、癫痫、躁动不安;(2)有无运动失调、偏瘫;(3)有无四肢无力、眩晕虚弱头晕;(4)患者是否服影响意识或活动之药物(如利尿药、止痛药、镇静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等引起头晕、性低血压的药物);(5)年龄≥70岁、步态不稳、有跌倒史;(6)睡眠障碍、视力下降等。凡有以上危险因素者,均列为高危人群,对所有高危患者及家属都要书面告知有跌倒的危险及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即发放住院患者安全告知书),护士与患者或家属双签名。及时对患者、家属、陪护做好安全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采用床栏、必要时用约束带等预见性的防护措施,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指导患者不能跨越床栏下床。

3.2 设立醒目防跌倒标记

对于高危跌倒患者,护士在床头、卫生间挂“防跌倒”的温馨提示牌,引起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包括护工的警惕。并在病房、走廊等墙面上张贴“预防跌倒十知道”,让大家都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术后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第1次下床活动需由护士协助。

3.3 对疾病引起跌倒的防护措施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高血压患者每天监测血压变化,对于“性低血压”的患者,注意监测其平卧以及站立位时的血压值;对糖尿病的患者要检测血糖的变化;使用镇静药后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拉起床栏,并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根据需要安排家属陪伴。

3.4 健康教育

对老年患者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护士要告知患者上下床、起身速度宜缓慢,久病卧床患者起床应做到3个“30 s”,即醒后30 s再起床,起床后30 s再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改变时,使用扶手;出现头晕立即平卧,发生在走廊应扶墙而坐,防止跌倒[10]。对步态不稳的患者下床行走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对一些痴呆症患者,安排专人陪护。对高龄患者要嘱其使用手杖避免发生跌倒。

3.5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

病房光线充足柔和,物品放置有序,通道无障碍物,患者常用物品如杯子、纸巾、呼叫器放于随手可及的地方;地面干爽、防滑,地面潮湿时有防滑警示标志,走廊、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倒。教会患者使用呼叫器,需要协助时随时呼叫护士。

3.6 质量管理检查

护士长每天对跌倒高危患者质量管理进行检查,检查责任护士的评估是否正确,督促预防措施落实到位,从而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层层把关,确保每位住院患者安全。

3.7 建立健全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部及科室制定了完善的预防跌倒安全管理制度及建立跌倒预防、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护士的培训,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如:入院时患者的风险评估,预防跌倒的防范措施和跌倒应急预案等,不断强化护士预防跌倒意识,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医护人员应全力配合,迅速采取救助措施将损害程度降至最低;积极评估伤情,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24 h内将患者跌倒及处理情况口头汇报护理部;一周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护理部每季度对跌倒事件进行汇总和原因分析,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

4 结果

2010年收治的476例患者中高危跌倒患者273例,发生跌倒4例,男3例,女1例。2例患者去卫生间时跌倒,致头皮及颜面部擦伤、口角瘀血。1例因障碍物绊脚、地滑跌倒,皮肤擦伤。1例下床活动时因步态不稳跌倒在床旁,轻度皮肤擦伤。自2011年开始实施细节管理后,763例住院患者无一例发生跌倒。

5 讨论

细节管理即把整套的护理流程细节化、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完成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而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减少医患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10]。细节管理的关键是制定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对高危跌倒患者正确评估,并根据患者年龄、用药和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及有效的防范措施,使防范跌倒的措施细化到每一个环节,防止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跌倒,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但是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迭加的累积效应,跌倒的可能性随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11]。因此,预防跌倒是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共同责任,需要护理、医疗、后勤等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合作,做到适宜、可行且细节化,才能减少跌倒的发生,有效的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玉,陈蔚.老年跌倒研究概况与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18-920.

[2]朱月妹,袁浩兵,陈雷,等.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2):155-157.

[3]陈月娟,王荣,余小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5,5(5):56-58.

[4]夏庆华,唐传喜.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6(14):207-209.

[5]段玉香,杜秀珍,高春香,等.细节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57.

[6]张烨,徐亚芬.“1+3”模式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9):818.

[7]施晓丽.细节管理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23.

[8]季淑凤,朱慧.老年跌倒问题原因分析与预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63.

[9]张金花.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新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6,5(5):336-337.

[10]焦薇,蒋琼华.细节管理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体会和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15.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5

一、建全和完善老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为老干工作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我局现有离退休老29人,他们最大年龄87岁。老干中既有抗战时期和时期参加革命的南下干部,也有建国后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既有从其他部门调入的同志,也有从部队回到地方的转业干部。为确保老干工作管理有序,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年度老干科对原有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充实,健全和完善。现基本形成系统而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其内容包括:《老干部工作管理制度》,《老干部工作管理责任制》,《老干活动室管理规定》等。并建立《老干制度》,及时反应老干政治上生活上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呼声。为局党组与老干部之间搭起联系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及时处理解决老干们反映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以保障老干正当利益维护和谐社会发展的构建。

二、年局老干科工作重点做到:让老干同志们老有所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老有所知.一是知上情:学习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情况,了解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工作的重要决定和部署;二是知局情:知道了解局里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日常工作安排;三是知下情:了解本市各县市区司法行政工作开展的情况。

2、老有所学。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学习中央重大决策有关文件精神,参加上级领导部门要求的公务员必要的学习活动。在局里统一组织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等一系列重要学习活动中,老干部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表现出了革命老前辈的优良学习作风和良好精神风貌。

3、老有所为。司法局领导历来重视发挥老干部的余热作用,在局里工作重大决策和安排方面,均组织老干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广大老干以他们对司法行政事业的忠诚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出谋划策。为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开创新局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4、老有所乐。为保障老干部们有一个安宁,愉快,幸福的晚年生活,老干科在今年的工作中注重从以下方面丰富老干的娱乐生活:一是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完善“老干活动室”活动内容。二是组织老干参加兴趣活动,如钓鱼,打牌,旅游,使老干晚年生活活跃丰富。

三、关心老干生活,落实老干政治和经济待遇

局老干部支部现有党员26人,为保证老干党员组织活动正常,支部有计划组织老干党员开展学习活动,使他们及时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局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老干科广泛征求老干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反馈局党组对老干工作的安排意见和生活上的关心情况。老干科根据广大老干的要求及时向局党组反映他们的呼声和建议,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落实老干应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连年重阳节前后均有计划组织老干外出考察学习旅游。在老干用车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以保障老干看病就医,参加学习和重大活动时方便。司法局按上级机关要求为方便老干学习阅读,为每位老干订阅了《益寿文摘报》,《当代老年》等杂志报刊。使老干晚年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我局老干在离退休后的生活中,多数同志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安度晚年,他们热情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和娱乐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老干毛淑蓉同志,自退休后积极参加了市老年合唱团活动和老年艺术类学习和比赛。多次随团参加重大节日演出和社会公益活动。在省里组织的“老年拉丁舞大赛”中,她参加表演的节目获得了金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做出了榜样。

老年健康管理制度范文6

为切实做好养老院的医疗保健工作,规范医疗行为,确保所有入住老人能达到及时、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制订本制度。

一、医务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医务人员应穿戴工作衣,行为端庄;

言行文明礼貌,使用文明用语,禁止粗语脏话。

二、医务人员要遵守医德,对待病人热心,诊治病人细心、回答问题耐心、行医看病诚心。

同情善待老人,奉献爱心,日常工作中能处处尊敬老人,对老人要轻言细语,如有辱骂、激怒老人者一律辞退。

三、医务室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核心管理制度制度,一律服从和遵守我院一切工作制度,并要服从负责人的安排。

四、工作人员不得乱带外人逗留和住宿。

非医务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医务室。经过允许进入医务室的人员,要听从安排,保持医务室卫生与安静,未经允许不得翻阅有关资料和动用医疗器械与药品。

五、爱护院里的公共财物,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六、坚持每天查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病历档案管理。

七、执行值班管理制度。

工作时间要准时上班,如临时有事不能上班者,要打电话通知,便于安排人员代班。值班期间必须在岗,不得无故脱岗,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八、药品入库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每月清理库存药品,严禁使用过期、失效、霉变和质量问题的药品。

九、坚持合理用药的原则,防止药品浪费。

十、就医要有登记,有病历记载,配药要有处方,并建立医疗档案。

十一、加强对设备(施)的管理,

爱护公共财产,并造册登记。凡个人借用医务室医疗器械的,须经分管领导批准。九、医疗废弃物应及时分类清理并妥善处臵。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每周进行一次地面及空气消毒。

医务室人员岗位职责

在医院领导下进行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预防为主,努力做好老年人防病治病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负责养老院的预防保健工作。

二、负责养老院老人的日常门诊和转院工作;

每天的主班人员负责门诊日常工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三、负责养老院老人的定期体检的联系组织实施工作。

四、值班期间不得脱岗、漏岗,确保所有老人均可得到及时、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

五、对每个房间的老年人核对了解,对供寄养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及时掌握,并有详细记录。

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汇报。

六、发现疑难或较重病患者应及时向负责人汇报,或请有关专家会诊,必要时协助其亲属给予转院。

七、有自备药品的患病老人,应指导护理员及时有效地帮助其正确用药。

八、掌握院内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做好疫情报告、消毒处理、隔离等工作,防止疫情的蔓延。

九、负责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十、承担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医务室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养老院医务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配药和药品保管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医疗卫生工作制度。

二、养老院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要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负责人。

三、如遇急危重症时,要立即全力抢救,并联系转送医院。

四、治疗室安全措施:

(1)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坚持

“三查八对”(三查:治疗前、中、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效期)。

(2)凡使用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准备急救药品。

五、药房安全措施:

(1)药剂员接到处方后必须审查处方的各项(患者姓名、年

龄、性别、药物、名称、日期、医生签名)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检查无误方可调配。

(2)处方应注意复核其年龄与药品用量是否相符。

(3)非本医务室医生处方不可发药。

(4)处方审查完毕后配药,并写明姓名、药名、用法、注意事项、外用药与内服切勿弄错,发药时须核对患者姓名。

六、药品保管安全措施:

(1)按药材性质分类存放,定期检查,变质失效的药品不得发出使用。

(2)脱落或模糊不清的瓶签应即使换贴,辨认不清的药品不得发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