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范文1

关键词 岛屿度假游 景观 公共性 生态化

一、项目背景

依据国务院“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新一轮的“大连城市总体规划”,金渤海岸现在服务业发展区将建设成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都市体验、农业与新型复合式工业为辅助的国际化滨海生态新市区和东北亚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最终打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为大的规划背景。本项目蚂蚁岛坐落于整个金渤海岸的西北面,蚂蚁岛距离金州荞麦山码头约30公里,受到整个金州区域滨海旅游产业的辐射,蚂蚁岛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将来的旅游价值无法估量。

二、项目规模、现状及功能定位

整个蚂蚁岛概念规划项目包括东蚂蚁岛和西蚂蚁岛两处,两岛间的最短距离为1公里,总面积为近3平方公里,其中西蚂蚁近2平方公里,有现状码头一处,岛上临近码头有一些现状民房,其它地带生态保存良好,在西蚂蚁岛的西面由于海水的长年冲刷形成一处沙地漫滩,是该岛一处独特的大自然的奇特景观带。东蚂蚁岛面积近1平方公里,岛上基本保持原生态的植被地貌没有破坏。蚂蚁岛农业用地较少,大多退耕还林,目前以林业用地面积为最大,林地生态保存完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三、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尊重场地的现有状况和现有植被资源,

2.功能性原则

设计充分研究中国现阶段的旅游需求及长远时期的旅游需求特点,实现场地与周边景观和旅游项目的相交融以及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

3.可达性原则

活动区域与旅游空间必须具备良好的可达性和目的性。

4.和谐开发与综合发展原则

通过旅游、商业、海洋文化、各种高品质的俱乐部的开发,实现旅游小岛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码头与陆地的旅游开发形成功能的整体。

四、品牌概念及设计

1、品牌概念:现代豪华、海洋之声

1.1现代豪华:提供享有特殊优待的游客新的灵感及机会来加入“富豪的游乐园”,满足富豪游客的品味及生活形态,提供从分时度假别墅、马术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射箭俱乐部、帆船俱乐部、潜水俱乐部等一系列无与伦比的高级娱乐及活动项目。

1.2海洋之声:许多人热爱海洋,且有许多来自海洋的特别礼物,提供一串与水相关联的难忘经验,从近角度的观察海洋生物、乘海风的冲浪运动、在海中潜水娱乐,度假中心将提供家般的完美海洋之旅。

2、设计愿景目标

2.1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圣地。

2.2吸引世界范围的游客。

五、打造一个人气聚集地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 本地的自然资源

以整个金渤海岸的黄金海岸的建设为依托,区域将来有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

2. 吸引人的开发潜力

整个金渤海岸将打造海滨旅游休闲服务区、金州古城旅游服务区、产权式酒店度假村服务区、海滨商业服务业服务区和滨海高档商业及商务服务区。这都为未来蚂蚁岛的开发提供了良好旅游资源。

3. 国际文化旅游胜地

大连是个旅游城市,相对其它城市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相应的旅游产业链。

六、主题形象---海岛运动、生态休闲、岛屿度假游

突出的主题形象会极大的提高旅游地的可识别性和不可替代性及目的性。蚂蚁岛应该明确的定位于“海岛运动游、生态休闲游、岛屿度假游”,立足于提供诸如海上高尔夫、潜水俱乐部、游艇俱乐部等高档次的休闲度假旅游,强化、突出旅游形象,让蚂蚁岛在众多岛屿中脱颖而出。

七、分期开发建议

1. 近期:

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开发海滨浴场、休闲垂钓、海岛生态观光及海产品餐饮等旅游项目及相关的游客的接待处。

2. 中期:

海岛动植物科普纳入旅游观光范畴,建成生态型海洋文化休闲区,逐步实施休闲特色度假村和生态岛屿山体公园等生态产业。

3. 远期: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度假接待的能力和品质,建成集游艇俱乐部、潜水俱乐部、海上高尔夫等一体的海上运动娱乐项目等。

八.规划结构

整体的规划是以二龙戏珠的两岛布局空间态势为结构。

1. 西蚂蚁岛规划结构是一轴、一环、若干功能区域

一轴:依据西蚂蚁岛的狭长态势,在整个岛屿的山脊位置规划了一个贯穿全岛的景观大道轴线。同时通过主轴线向两侧分布着若干的度假活动空间,是整个西蚂蚁岛的主要交通流线。

一环:是在整个西蚂蚁岛的北面相对开阔的地方修建游步道,这个慢行步道靠近海景,兼做旅游观光的自行车道路系统。

若干功能区域:高档滨海别墅及游艇俱乐部区域、潜水俱乐部区域、分时度假别墅区域、生态采摘旅游区域、阳光沙滩浴场及海边垂钓区域、休闲岛屿山体活动公园及海岛寺庙区域、渔人码头及沙滩酒店区域。

2. 东蚂蚁岛规划结构为一环、两带、若干功能区域

一环:是在整个东蚂蚁到的中部相对平缓的地区设计有环型的主路,与两条滨海的景观路相贯通沿路布置相应的景区而形成的环型交通流线。

两带:是两条滨海的旅游路线贯穿全岛。

若干功能区域:射箭俱乐部、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帆船俱乐部、马术俱乐部、阳光沙滩、客轮酒店、度假山庄、山顶旋转餐厅、岛屿休闲山体公园区域及海岸科普游览区域。

九、生态技术与能源的利用

1. 能源再生:利用自然资源(风和太阳)

结合现代设计低碳减排的要求,我们将在整个蚂蚁岛上结合景观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个有续的资源为整个岛屿的旅游活动及日常生活提供部分的动力来源。

同时在两蚂蚁岛的中间海域选择合适的区域设计有海上发电风车,既提供生态的电力又是海上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2. 功能和生态低碳的结合:绿色屋顶及岛上特有的石材的加工利用

整个蚂蚁岛的商业公建和后续的旅游服务建筑在适宜的情况下将结合现在流行的绿色屋顶的案例经验进行处理,使其节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夏季降低屋内的温度,同时减少空调的?开放量起到低碳排放的作用,同时也减少电力资源的利用。

十、总结

岛屿的价值优势不是只有依靠高强度的开发才能体现,公共性、丰富的旅游活动及生态化是衡量岛屿开发生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指标,在满足上述指标的同时,也可通过滨海地区和岛屿自身开发量的平衡,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在促进岛屿旅游开发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岛屿的生态化建设,可以通过岛屿的生态整治作为“触媒”,带动滨海地区的生态旅游建设。

参考文献

[1] [英]曼纽尔.鲍德-德拉,弗雷德.劳森。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M]。唐子颖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生态旅游规划范文2

一、引言

旅游是人类和环境进行自我感知和交流的的活动,而生态旅游规划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当地的特色,景观的质量得到提高,也使得旅游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景观生态学是近些年兴起的地理学、生态学的新型交叉学科。在景观的结构上、功能上、还有演化上,都有着综合性和宏观性的区域特点。其主要功能就是为旅游开放,提供一个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生物栖息的地方。景观生态学中含有重要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斑块、廊道和基质。

斑块是一种在空间观察描述得出的点状或者块状的结构,是与周围的环境略有不同,也是一种线性的区域。就目前来看,主要是旅游产品的附属物,如旅店、休息区、景点等。廊道则是一种景观单元,在旅游区域分别分为水系廊道和交通廊道,水流流经的地方和游客走动的区域,都是旅游内部景观类型之间的通道体系。基质是斑块镶嵌的景观生态系统或者是土地利用类型,在旅游的角度看,就是一种旅游地理环境类型,比如自然风景和森林等,对基质的清晰认知可以加强对旅游生态斑、旅游的核心区进行指导布局,有利于确保和保护旅游地的整体生态系统特点。

三、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就是保护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好的生态旅游模式。换句话说就是游客在旅游时也要对环境和景观进行负责,不能破坏。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旅游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保护放在首位原则

想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可以持续的利用,就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能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而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本就岌岌可危的脆弱环境这样会受到严重打击。那么开发和保护关系的总体原则是:保护要放在第一位,开发放在第二位,对保护旅游环境要树立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开发,使得资源得到最好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益也能极大增长。

(二)宏观微观结合原则

一个旅游区的规划是要与本区域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再与其周边的环境结合。旅游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系都考虑进来,是需要联合部署的,考虑到旅游区的区位优势,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还有建设的条件等都是都需要纳入到规划中,旅游本来就是很多层次和要素之间结合相互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规划也是做到点、面、线三者结合,体现市场经济需求在规划中以市场为主,充分的发挥旅游机制在市场中的定位,带动经济水平。

四、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一)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宏观设计

旅游生态系统本就是一种不是比较独立的景观生态系统,在景观生态的规划和设计上要充分的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质上对资源进行空间的配制,有效的景观生态规划是与旅游地区的景观相结合的特点,景观质量是需要得到确保的,以此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景观生态学的旅游规划需要融合保护和开发结合的理念,对于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原理,景观水平层次上对于旅游地来说就是一种再规划,本质上包括了旅游、景观、生态等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考虑规划,核心的就是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景观分类管理,然后对不同类型的结构规划,构建不同的单元,其功能各不相同,再利用整体协调和优化方式,确定和悬着最佳的利用方式。

(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微观设计

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理论中,景观的结构通常用斑块、廊道、基质来描述。在旅游规划中也是可以用这几类的元素构成整体上的网络结构。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就是要在微观上体现出来,对前面提到的要素斑、廊、基进行综合有效的设计。首先是对于斑的设计要考虑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是与天然景观共生度比较高,能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且很好的在自然和景观文化上保持一致的协调性。廊道的设计也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合理性,相互交叉形成网络,同时要避免那么生态脆弱带,保护好景观。基质上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

息统技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构建异质性的旅游景观格局,从而对旅游区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旅游生态区划,并分地段进行主题设计。

五、结语

生态旅游规划范文3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

1.1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

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农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且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乡村生态旅游。①观光农业园区。是指具有农业产业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观光的农业园区,如以大田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果树生产为主的观光果园,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观光菜园,以花卉生产为主的观光花园,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观光养殖场等等。②景观农业。是指具有形态特殊、布局优美、气势宏伟的农业景观(如满山错落有序的层层梯田,图案种植的大地艺术农田)或专供参观学习的农业示范区(乡)、示范带。

1.2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

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民族的和区域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内容。①民族村寨。我国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自然环境和农民住宅有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有特色,操作工艺有特色,而且节日庆典、服饰、饮食等也有特色。②特色村寨。它是指具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江南园林式宅院、华南骑楼、云南村寨、竹楼)、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湖南的张家界)、独特的风味佳肴(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它们都有特殊的韵味,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1.3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

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且可供居住生活、农事操作、休闲度假,或提供漫步休息、健身娱乐的广场式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载体,根据设施、规模、功能和承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庄园休闲型和庭院休闲型。庄园休闲型是指可供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人家的短期或中长期修养、创作、度假、举家欢聚、喜度蜜月之用的园林化生活小区。庭院休闲型一般是为富裕阶层租购而建的固定财产,专供休闲度假或养老歇息。

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2.1功能分区

基于生态保护的原则及要求,可以将乡村生态旅游区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游憩区及生态服务区等三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体现了其在乡村生态系统及旅游功能中的不同作用。

生态保育区是维护乡村生态平衡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一般来说,其应该位于旅游区的上游。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旅游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保持旅游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如水源保护区、林木保护区等。生态保育区应该是生态环境的缓冲区域,必须限制游客的进入。而生态服务区则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应该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清新乡土情调,同时还应该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由村落、集镇及各种旅游服务设施组成,可集中开展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休息等活动。生态游憩区是介入上述两个区域之间,该区域应该具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及各种自然的生态条件,是生态服务区的延伸,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一种原生态的自然体验感觉。

2.2旅游容量的估算

当前我国旅游区域对环境容量的估算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地方游客过度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容量实际上是衡量旅游区域环境与旅游活动之间是否和谐的一个指标体系,也就是在保证旅游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区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与满足游客休闲旅游心理最低需求的饱和度,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容量、社会经济容量、旅游氛围容量等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

图1旅游容量分割示意图

2.3景观设计

景观结构及合理的生态设计是旅游区域吸纳游客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乡村生态旅游区域的景观结构包括斑块、廊道与基质三部分,三个部分之间形成合理的镶嵌搭配格局即是景观设计。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域中基质是该区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生态景观,即是斑块与廊道的环境生态性背景,基质形状的大小及其形态特征是相对的,主要取决于斑块与廊道的分布状况,一般来说,大片的山林、广袤的农田、大面的水域都可以成为基质。斑块内容丰富,其来源、大小、形状及位置应该是多样化的,通常是由耕地、菜园、山林、水域、村落及集镇等组成。廊道不同于基质,是基质周边的狭长通道,可以是线性廊道,也可以是带状廊道,是物质与能量迁移的通道,主要包括道路、篱笆、河流及带状洼地等。这三个部分,斑块是主要的生态载体,廊道是游客流动及物质转移的主要渠道,将斑块、廊道与基质有机结合,构建一个自然天成的乡村生态景观格局是景观设计的任务。

3规划原则

3.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乡村生态游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源于其独有乡村生态环境,是基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旅游,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保护乡村生态安全。

3.2多方参与原则。乡村生态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及社会的多方参与,共同促进乡村生态游的开发。

3.3生态设计与规划原则。乡村生态游突出的是乡村与生态,是以乡村原生态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规划设计乡村是生态游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在路线选择、景观设计、生态环境布局等方面应该就地取材,倡导生态设计。

4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策略

4.1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推进规划先行,整体提升生态旅游层次,是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可行的旅游现代化策略,而是盲目发展必定会终结乡村生态旅游的生命。以保护当地生态为前提,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要将乡村田园景观、建筑景观、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地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域表现出来,达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4.2创新农村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

创新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农村的生态旅游产业、旅游业和游客管理、社区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乡村生态旅游要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通过法律法规和企业机构规范个人行为,改善采取与承载游客人数的客量,以降低破坏自然的最小系数,最终达到旅游业的经济与当地居民共享的目的。

4.3注重培养高素质生态旅游管理与导游服务人才

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知识作为支撑,那么,旅游区就需要通过有序的培训和引进人才的过程,才能提高旅游从业者和房地居民的出行意识和业务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高旅游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

而导游作为带领游客的第一人,则要熟悉旅游区地形气候的特点,以及当地文化、风格,以助游客能够在旅游期间顺心开怀,能够在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贯穿一些有趣的故事、笑话等,用来解除游客在旅途中由于过于疲劳而发生意外情况。同时,更要强调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要懂的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回归。

结束语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很强的产业,单纯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方式,无法满足市民追求高层次、有文化品位的专门化活动的需求。乡村生态旅游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规划范文4

奉节天鹅湖旅游区位于奉节县城后山,距县城8km。规划区范围东起天鹅湖现有入口大门及采石场,西抵放马场,南面原则以1000米等高线为界,北面以900米等高线为界,东西最长为2900米,南北最宽为1300米,总用地面积188.81公顷,合计2832.19亩。

二、项目现状特点

天鹅湖旅游区的基地属典型的山地地形,山、林、水等自然环境也是旅游区最大的资源与优势,坡地自然地形使整个基地内几乎处处可观山看水、显山露水。规划范围内大部分为森林用地,主要水体有天鹅湖、大垭合水库及部分水塘沟渠,水质清澈,基本无污染。现状水体面积约为4.95公顷,其中大垭合水库水体面积约2.76公顷,天鹅湖水体面积约1.14公顷。综合分析,项目在生态资源方面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山悬湖,景致独特,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天鹅湖位于海拔990米的后山山顶,内可亲湖,外可观江、城,既有幽静的内部环境,又有壮丽的外部景观视野,环境极佳。二是生态敏感性高,虽然现状植被丰富,覆盖率高,但受坡度、汇水面等方面的的影响,植被和水体的自我更新能力都比较差,存在极高的生态敏感性。天鹅湖旅游度假区现状接待规模极小,中低档的宾馆,招待所,及小型农家乐及大中小会议室,仅可容纳500多人的住宿,一次性接待各种会议250多人。配套餐饮业主要以家常菜、露天烧烤为主,夏季平均每天接待1500人左右的餐饮。宗教寺庙有玉皇阁、聚仙宫、南天宫等。区内居民主要从事农、林业,主要农作物为红苕、洋芋、玉米,有少量的水稻,平均亩产580公斤左右,并有一定的养殖业,果树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总体来看,规划区内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受基础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山高差别大的影响,人口稀少,仍处温饱线以下。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基于对项目现状的分析,天鹅湖旅游区规划与其他生态旅游区一样,必须是在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前提下的开发。并且,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落后性,无论是保护性的目标,还是开发性的目标,都面临比其他项目更大的挑战。

三、保护性开发的规划设计策略实践

1.规划目标城郊型旅游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导致其介于以保护为主的风景区和以开发为主的旅游区两个标准体系之间。如何在保证生态环境下,进行适度开发是项目规划最大的挑战。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天鹅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应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减少植被破坏、确保水质稳定;自然的山林植被和天鹅湖这一高山悬湖是整个旅游区的核心价值所在。维护良好的植被覆盖、确保湖水水质稳定,保护并优化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区规划的首要目标。二是规划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互动的良好基础。作为城郊型旅游区一方面是城市旅游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城市休闲生活的延伸,在产品设计上,必须兼顾不同游客、不同时间的多样需求,有效增加客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当地的农民的种养殖业,形成产业互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据此,规划确定了项目的整体目标为:在维护现状生态网络平衡下,进行适度开发,打造以服务城市为主体,多样旅游方式并存的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自然体验、特色体验、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功能。

2.规划策略(1)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对于以保护周边生态为目的的城市近郊型旅游区,完全“封闭式”的保护模式不切实际,需要寻求人类与自然生物系统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基于近郊型旅游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尊重和保护现状自然生态网络的前提下,实现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是达到多方协调的途径。①严格控制环湖过滤带和汇水廊道。通过优化、改善水体边界,严格控制地表径流周边森林植被,将水渠、湖体边界软化在湖体来水处,同时通过水中浮岛、景观湿地等改善水体环境。②基于生态评价下选择旅游建设用地。结合对规划区内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在保证生态环境、旅游区景观及综合开发量的前提下选择生态敏感性低的区域作为旅游建设备选用地。③提倡低碳交通方式。在现状道路尽量保留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区道路系统的规划,科学管理进入旅游区机动车辆,禁止机动车进入公共旅游区域,正确引导游客使用环保游览的出行方式;在旅游区营造环保交通氛围,如规划沿湖的电瓶车游览系统、自行车租赁及旅游骑行线路等,尽可能减少机动车对天鹅湖旅游区的干扰。④采用生态化建设。采用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用地开发建设,开发用尽量采用组团布局方式,高度保持旅游区的原生态性,同时严格保护水体及岸线环境,采用先进环保建筑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时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切实改善旅游、度假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生态的旅游度假空间。(2)公共优先,聚落布局基于旅游区有别于城市开发区的建设模式,规划借助田园式的开发模式,将功能划分为开敞式的公共活动、集中式的公共接待服务和聚落式的私人产权房产三个类型,根据空间的景观环境、可达性和私密性进行科学布局。根据天鹅湖旅游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对景观资源的评价、活动项目的私密性要求,规划采用环状向外辐射的方式对整个旅游区进行布局,确保公共人群能享受到最优的景观资源。在旅游区核心区域利用环湖景观采用开敞式的布局方式优先打造公共活动区域;核心区采用组团布局手法,在适当位置聚落式的布局公共接待服务区和旅游度假区,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以私密性的活动项目为主。(3)多样活动,突出体验在不同游客的多方需求下,追求旅游活动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重点策划自然体验、特色体验、商务会议及休闲度假等多样主题活动,突出游客对各种活动的参与、体验主观性。a.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职务人群对旅游项目的需求程度,受不同社会特征的影响而有所侧重。本案作为城市近郊旅游度假区,应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b.满足不同时间的需求以倡导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为主导,设置一系列项目,突出旅游区体验性,满足游客春夏秋冬、白夜黑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旅游体验。(4)重视环境,提升品牌通过对天鹅湖旅游区内现状环境的整治、优化,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人文居住环境,从而提升旅游区的品牌价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在风貌控制上,主要通过对建筑的风格、布局、结构形式、材料及色彩等要素提出要求,以达到旅游区整体风貌协调、融合自然的效果。重点塑造中央环湖景观带等公共活动区域,通过草坪、花境、古树名木、湿地植物以及各种乡土树种等创造出一个自然、生态的优美软质旅游区环境,与园路、广场、各式休息平台、景观构筑物等小品一起形成天鹅湖优质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区品牌价值。旅游区外环非旅游建设用地以外区域则采取保留现状植被为主的方式,形成一个原生态的旅游度假环境。

四、结语

生态旅游规划范文5

一、生态旅游区规划目标

生态旅游区规划是在对旅游地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价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旅游规划理论,而进行生态旅游资源与市场的优化配置,对旅游地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构想和旅游活动的空间布局。从规划设计者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核心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一)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目标

生态旅游区规划的首要目标或者说是基本的目标,是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和恢复难度。每个生态旅游区项目的建设,都是以可供开发和利用的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前提的,如果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对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其次,对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为了满足和达成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体验,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生态资源和环境做进一步的恢复性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更大的吸引力,从未实现生态旅游区规划的第二个目标即为项目本身带来经济效益。

因此,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是应该贯穿与从项目决策、选址到规划建设,直至项目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目标,作为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不折不扣的贯彻。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之所以我们能接受这种可控的影响和破坏,是因为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可以通过吸引生态旅游者,一方面给旅游区投资开发者带来旅游收入,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就业,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生平,运营成功的生态旅游区,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土地增值等经济效益。因此,在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以及投资开发者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在保证第一目标的前提下,精心规划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让每一个生态旅游区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保护性开发在天鹅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中的实践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奉节天鹅湖旅游区位于奉节县城后山,距县城8km。规划区范围东起天鹅湖现有入口大门及采石场,西抵放马场,南面原则以1000米等高线为界,北面以900米等高线为界,东西最长为2900米,南北最宽为1300米,总用地面积188.81公顷,合计2832.19亩。

(二)项目现状特点

天鹅湖旅游区的基地属典型的山地地形,山、林、水等自然环境也是旅游区最大的资源与优势,坡地自然地形使整个基地内几乎处处可观山看水、显山露水。规划范围内大部分为森林用地,主要水体有天鹅湖、大垭合水库及部分水塘沟渠,水质清澈,基本无污染。现状水体面积约为4.95公顷,其中大垭合水库水体面积约2.76公顷,天鹅湖水体面积约1.14公顷。综合分析,项目在生态资源方面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山悬湖,景致独特,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天鹅湖位于海拔990米的后山山顶,内可亲湖,外可观江、城,既有幽静的内部环境,又有壮丽的外部景观视野,环境极佳。二是生态敏感性高,虽然现状植被丰富,覆盖率高,但受坡度、汇水面等方面的的影响,植被和水体的自我更新能力都比较差,存在极高的生态敏感性。

天鹅湖旅游度假区现状接待规模极小,中低档的宾馆,招待所,及小型农家乐及大中小会议室,仅可容纳500多人的住宿,一次性接待各种会议250多人。配套餐饮业主要以家常菜、露天烧烤为主,夏季平均每天接待1500人左右的餐饮。宗教寺庙有玉皇阁、聚仙宫、南天宫等。区内居民主要从事农、林业,主要农作物为红苕、洋芋、玉米,有少量的水稻,平均亩产580公斤左右,并有一定的养殖业,果树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总体来看,规划区内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受基础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山高差别大的影响,人口稀少,仍处温饱线以下。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

基于对项目现状的分析,天鹅湖旅游区规划与其他生态旅游区一样,必须是在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前提下的开发。并且,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落后性,无论是保护性的目标,还是开发性的目标,都面临比其他项目更大的挑战。

(三)保护性开发的规划设计策略实践

1.规划目标

城郊型旅游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导致其介于以保护为主的风景区和以开发为主的旅游区两个标准体系之间。如何在保证生态环境下,进行适度开发是项目规划最大的挑战。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天鹅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应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减少植被破坏、确保水质稳定;自然的山林植被和天鹅湖这一高山悬湖是整个旅游区的核心价值所在。维护良好的植被覆盖、确保湖水水质稳定,保护并优化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区规划的首要目标。二是规划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互动的良好基础。作为城郊型旅游区一方面是城市旅游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城市休闲生活的延伸,在产品设计上,必须兼顾不同游客、不同时间的多样需求,有效增加客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当地的农民的种养殖业,形成产业互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此,规划确定了项目的整体目标为:在维护现状生态网络平衡下,进行适度开发,打造以服务城市为主体,多样旅游方式并存的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自然体验、特色体验、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功能。

2.规划策略

(1)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对于以保护周边生态为目的的城市近郊型旅游区,完全“封闭式”的保护模式不切实际,需要寻求人类与自然生物系统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基于近郊型旅游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尊重和保护现状自然生态网络的前提下,实现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是达到多方协调的途径。①严格控制环湖过滤带和汇水廊道。通过优化、改善水体边界,严格控制地表径流周边森林植被,将水渠、湖体边界软化在湖体来水处,同时通过水中浮岛、景观湿地等改善水体环境。②基于生态评价下选择旅游建设用地。结合对规划区内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在保证生态环境、旅游区景观及综合开发量的前提下选择生态敏感性低的区域作为旅游建设备选用地。③提倡低碳交通方式。在现状道路尽量保留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区道路系统的规划,科学管理进入旅游区机动车辆,禁止机动车进入公共旅游区域,正确引导游客使用环保游览的出行方式;在旅游区营造环保交通氛围,如规划沿湖的电瓶车游览系统、自行车租赁及旅游骑行线路等,尽可能减少机动车对天鹅湖旅游区的干扰。④采用生态化建设。采用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用地开发建设,开发用尽量采用组团布局方式,高度保持旅游区的原生态性,同时严格保护水体及岸线环境,采用先进环保建筑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时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切实改善旅游、度假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生态的旅游度假空间。

(2)公共优先,聚落布局

基于旅游区有别于城市开发区的建设模式,规划借助田园式的开发模式,将功能划分为开敞式的公共活动、集中式的公共接待服务和聚落式的私人产权房产三个类型,根据空间的景观环境、可达性和私密性进行科学布局。根据天鹅湖旅游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对景观资源的评价、活动项目的私密性要求,规划采用环状向外辐射的方式对整个旅游区进行布局,确保公共人群能享受到最优的景观资源。在旅游区核心区域利用环湖景观采用开敞式的布局方式优先打造公共活动区域;核心区采用组团布局手法,在适当位置聚落式的布局公共接待服务区和旅游度假区,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以私密性的活动项目为主。

(3)多样活动,突出体验

在不同游客的多方需求下,追求旅游活动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重点策划自然体验、特色体验、商务会议及休闲度假等多样主题活动,突出游客对各种活动的参与、体验主观性。

a.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职务人群对旅游项目的需求程度,受不同社会特征的影响而有所侧重。本案作为城市近郊旅游度假区,应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b.满足不同时间的需求

以倡导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为主导,设置一系列项目,突出旅游区体验性,满足游客春夏秋冬、白夜黑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旅游体验。

(4)重视环境,提升品牌

通过对天鹅湖旅游区内现状环境的整治、优化,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人文居住环境,从而提升旅游区的品牌价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在风貌控制上,主要通过对建筑的风格、布局、结构形式、材料及色彩等要素提出要求,以达到旅游区整体风貌协调、融合自然的效果。重点塑造中央环湖景观带等公共活动区域,通过草坪、花境、古树名木、湿地植物以及各种乡土树种等创造出一个自然、生态的优美软质旅游区环境,与园路、广场、各式休息平台、景观构筑物等小品一起形成天鹅湖优质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区品牌价值。旅游区外环非旅游建设用地以外区域则采取保留现状植被为主的方式,形成一个原生态的旅游度假环境。

三、结语

生态旅游规划范文6

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活动。铜钹山旅游区的资源分布相对比较合理,在每一片区内,资源相对聚集,有利于资源的规模开发。保护区内依托于山脉主峰或主要水域,形成相对完整的片区,资源单体沿水和山势分布,且各有自身特色。在资源大区内,依托于一定的地形,又形成若干个小聚集区,在面积大、地形变化大的铜钹山保护区内形成较合理的资源布局形态。资源类型覆盖面较大,自然、人文资源相融合,铜钹山保护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在资源单体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资源种类分布广泛,形成相对完整的资源体系。在各类资源中,自然资源均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资源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形成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人文资源为特色的总体特征。由于铜钹山旅游区很多自然资源还处于完全未开发的原始状态,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小,旅游资源的整体环境优越,资源储备充足,具有巨大的旅游项目开发潜力。通过科学规划,铜钹山旅游区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健全,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功能单一,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铜钹山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设计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旅游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是一种凭借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的以旅游休闲为目的,以环境保护为宗旨,以环境教育为手段的一种旅游。生态文明的理念是铜钹山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关键。传统旅游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旅游发展的基本目标,目前我国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展旅游的同时,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理念,在盲目开展旅游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并不是把经济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铜钹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在保护旅游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增长,利用经济手段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和谐。

(二)生态旅游的错位开发设计

旅游资源的错诶开发策略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错位、时间错位和营养错位。空间错位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尤其是人工旅游资源开发,选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充足的客源。铜钹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主,同时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工资源作为支撑。人工资源主要是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休闲娱乐设施。时间错位是指错开经营时间,在淡季开设一些新颖的项目。铜钹山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明显,为了分散客流,在旅游淡季或者夜晚游客较少的时候开设一些新颖的项目,吸引游客。营养错位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目标客源的需求。现阶段铜钹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的旅游产品以观光的旅游产品为主,类型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未来的开发要针对不同的客源群体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

(三)加强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实施“三绿”发展模式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实施“三绿”模式,即绿色生产、绿色服务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就是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要符合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的特色,同时要符合绿色环境标准;绿色服务,是指在生态旅游服务中,采取符合绿色环保质量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确保铜钹山优美的环境不受破坏;绿色消费,就是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要突出环境保护。要求游客自觉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同时对游客的活动和数量要严格的限制,尤其对生态脆弱的区域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和流向。如项目分区分期保护性开发,科学分流和疏导游客,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提高游览效率。

(四)景观设计和设施建设要与环境及生态系统相协调

景观设计和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铜钹山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等生态环境,人为设施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人工系统的功能与生态系统的特征相协调。设施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游客的需求,还要考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在施工时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植被。

(五)创新开发策略,避免同质

化开发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同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鉴于目前我国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80%存在问题,导致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铜钹山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的时候,需要谨慎考察与规划。在开展旅游之前,做好资源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同时还要避免复制化的开发,创新旅游开发模式。为了是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众多同质景区中脱颖而出,保护区要摒弃传统的保护区开发模式,在开发旅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人文资源内涵,彰显“千年禁封”的独特韵味,开发具有文化性、生态性、体验性、民族性和休闲性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实现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在共生理念下加强与周边相似景点的合作,拓展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