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1

摘 要:中国传统蒙学读物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体系的物质载体,如何审视传统蒙学教材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多元启示,是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以《三字经》为例,主要从蒙学概述、基本内容、现代教育启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三字经》对现代语文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蒙学教材;三字经;现代语文;教育价值

一、古代蒙学教育概述

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张。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谚语,正反映了从婴儿时期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思想。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代的贾谊明也提出:“早喻教”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儿童心灵可塑性大,在其还未受到外界熏染时,先入为主,及早教育,会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将这一阶段的教育称为“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在汉代已基本成熟,宋代达到,并逐步推广到庶民子弟中,除少数为贵族子弟特设的小学外,多数由民间自由办学。

办学形式主要有“教馆”、“坐馆”、“家塾”、“私塾”、“义学”等,主要以识字、习字为主。唐宋以后出现了季节性蒙学。元明时期,又出现了在乡村组织中设立的“社学”,主要对民间十五岁以下幼童进行教育。明代对社学更加重视,多次广阔社学,讲授习俗礼仪。

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学习,以识、写、读、背为主,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材。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注重培养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道德品质,以礼为教。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臣礼仪”等。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对生活礼仪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强调从基本做起。

二、《三字经》的基本内容

宋之前,蒙学教材多以识字为主,到了宋代,科举制及书院制兴盛,蒙学教材的内容也随之丰富,形成各种门类。如《三字经》是一本综合知识类蒙学教材,在宋代以至于后世都广泛流传。章太炎先生在《重订三字经》题中赞到:“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各备。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教果人所集《千字文》,虽字有重点,辞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

(一)识字教育内容

《三字经》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生识字,全书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共376句,1128字。与南北朝周兴嗣所著《千字文》相比,其字更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实际,实用性强。再与《百家姓》相比,《百家姓》仅100字,但生僻字较多,《三字经》的识字普及率更高。

(二)礼仪教育内容

《三字经》中有明确的礼仪教育内容,书中从“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到“首孝弟,次见闻”,其中也给我们讲述了黄香、孔融的故事。强调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这在今天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三)伦理道德教育内容

《三字经》高度概括了人们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核心——三纲、五常和君臣十义。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集中在一块,但也不过于分散,为避免道德说教之嫌,其内容安排自然,水到渠成,没有牵强附会之感,易于接受。

(四)历史知识教育

从“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至“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作者仅用288个字便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进行概括,言简意赅。虽篇幅短小,文字朴实,但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更替,及其兴衰成败的原因,使学生重视历史,又方便记忆。

(五)基础知识教育

《三字经》除阐发伦理道德、为学做人、修身养性外,还涉及数学、自然、生活、名物性状、文史典籍等。数方面,有“一”、“十”、“百”、“千”、“万”的基本概念;自然基本常识方面“三才”、“三光”、“四时”、“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旅”等概念;文史、典籍方面,有“四书”、“五子”“六经”等。全书用字不多,却包罗万象,可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蒙童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个人素质。

三、《三字经》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周谷城先生所言:“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和教育价值。”蒙学读物不论在内容选择还是教材编写;不论在知识灌输,还是兴趣鼓舞;不论在习惯养成,还是人格模塑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在当今应试教育屡遭质疑、素质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探讨传统蒙学读物中可资借鉴的东西,具有积极意义。

(一)《三字经》的编排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1.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积累了宝贵蒙学教材编写经验,从《汉语文教材概论》一书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是综合性教材(如《急就篇》),逐渐到专门性教材(如《百家姓》《名物蒙求》等)的过程。这些教材为我国后期儿童的早期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材料及编写经验。

2.《三字经》中运用的教育模式为后世推崇。全书语言琅琅上口,运用浅显易记、直白的文字和语言弘扬中华文明。书中并不是一味教化,而更多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给儿童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比较符合儿童天性,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三字经》中体现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

《三字经》很注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在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在教育方法上因势利导,量力而行。更多的从具体细节入手,如“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强调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并根据当时的教学状况,明确提出要教蒙童讲解义理,考究实事,正确断句,读诸子百家应“撮其要,记其事”。面对纷繁复杂的书本,要学会选择重要的学习,并牢牢掌握。

(三)对语文学习的借鉴意义。

1.古今语文教学有很多不同,但更多的是相通点。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字词识别、书写理解与运用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我国语文在各方面都有发展,但语文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性质和功能却没有根本改变。如识字是语文传授和学习的根本,是读书、写字、作文的基础,这在古代蒙养教学中是十分重视的。古人大多主张先集中识字后进入阅读,且重视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早在宋代,朱熹就倡导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从小培养儿童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案桌整洁,爱护书册。既提高了读书效率,也促进了儿童身体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当代,很多要求都被淡化了,孩子学习成绩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语文教育经验进行学习研究。

2.《三字经》的语言形式,三字一句,四句或六句、八句一韵,抑扬顿挫,对学生背诵很有帮助。当今语文教学,忽视并批判“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忽略学生感悟架空分析。语文学科重在积累,“死记硬背”让学生积累背诵一些经典句子和段落是很有必要的。全书通俗易懂,接近白话文,举的很多故事也都家喻户晓,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很容易被掌握。(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凌皓.中国传统蒙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吉林教育科学,2001(5).

[2] 蔡育婷.浅析古代蒙养教材《三字经》的现代教育价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8).

[3] 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应麟.《三字经》心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2

【关键词】小班幼儿 常规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00-00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幼儿常规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幼儿园形成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小班幼儿刚入园、年龄小,同时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娇惯、包办代替,又养成了小班幼儿强烈的依赖性、缺乏常规意识及相应能力。因此,怎样在小班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常规教育”的概念界定:

讨论、界定“幼儿常规教育”,必然离不开对“常规”一词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将“常规”解释为“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1

我国学前教育界不同的学者对“幼儿常规”有着不同的理解:刘焱认为幼儿“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2罗志芳认为幼儿常规就是“纪律”,幼儿常规就是幼儿纪律,是“关于纪律与秩序的规则”。3王玉认为“常规就是限制儿童的不良行为,常规教育就是管”。4

综上所述,幼儿常规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的常规教育,是幼儿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需要,对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教育。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指: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交往活动等,从时间顺序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入园、晨检、早操、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午餐、午睡、午点、游戏活动、离园等环节。

三、开展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设“会说话”的幼儿常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常规教育氛围。

环境支持和影响着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开展有效的幼儿常规教育,首先应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常规教育环境,而小班幼儿又刚入园、年龄小、缺乏常规意识,为此,我们在为幼儿创设相应的常规教育环境时,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让环境“会说话”,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常规教育环境。例如:洗手池前与水龙头相对应的地面,我们贴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它告诉孩子们,每个“小脚印”上只能站一个人,其余的人可以排到“小脚印”的后面稍作等待;活动室地面的“半圆形”标志线,帮助孩子们迅速有序地将小椅子摆在活动时需要的位置;楼梯台阶上的“脚印”标志以及楼道墙面的“毛毛虫”标志,提醒孩子们,上下楼梯靠右行、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

2、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适宜的幼儿常规教育活动。

幼儿的常规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从中获益,获得自身应有的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及特点不同,常规教育的内容、要求及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在这个年龄,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5因此,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我们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幼儿在模仿中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早晨入园时,老师会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及家长打招呼,幼儿渐渐地也知道在入园时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活动时为了端正幼儿的坐姿,老师会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看,XX小朋友坐得多直!”孩子们顿时就挺起腰来。

“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幼儿的注意也和行动紧密联系。”6同时,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在进行常规教育时,我们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幼儿多动手实际操作感知。例如:为引导幼儿离开座位时送椅子,我们创设了“小椅子回家”的情境;在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时,我们在区角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了“生活服务区”,让幼儿在实际操作(扣纽扣、系鞋带等)中习得基本的生活技能。

3、关注幼儿一日生活,随机生成常规教育活动。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渗透、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源于生活,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离不开幼儿的一日生活,而幼儿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机教育”,因此,幼儿的常规教育应该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在幼儿各种游戏和活动中的。例如,幼儿进行桌面游戏活动时,我们发现许多玩具掉在地上了却没人捡、幼儿之间相互争抢玩具等现象,据此,我们随机生成了“玩具玩具我爱你”、“玩具大家玩”、“玩具回家”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立、理解并遵守活动规则;在发现幼儿常在教室里追逐疯跑这一情况时,我们随机生成了“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我叫轻轻”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明确相关规则。

4、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巩固常规教育成效。

“家庭和幼儿园是对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不同场所和环境,同时也是儿童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环境”。7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常规教育应由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利用好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常规教育的效果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要延伸到家庭,形成教育合力”。8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和加强家园合作,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例如,通过班级家园栏、QQ群及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讲座等,定期向家长宣传、介绍幼儿常规教育方面的知识;利用家园联系册,每月与家长互通幼儿在园及在家情况,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协调一致、同步教育;借助家长委员会,充分发动家长积极参与班级常规教育,为班级常规教育出谋划策;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体验活动等,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有效的幼儿常规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园形成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幼儿常规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挖掘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让幼儿常规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42页。

2 刘焱,幼儿教育概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3 罗志芳,对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J〕,早期教育,2003

4 王玉,走出常规教育的误区zJ{,幼儿教育导读,2002

5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z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6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z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4页。

7 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zJ{,学前教育研究,2003

8 石伟峰,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新思路及方法zJ{,赤峰学院学报,200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42页。

[4]刘焱,幼儿教育概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5]罗志芳,对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J〕,早期教育,2003

[6]王玉,走出常规教育的误区zJ{,幼儿教育导读,2002

[7]陈帼眉,学前心理学z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第43――44页。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3

关键词: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行为课程、幼儿园课程

张雪门,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幼儿的教育思想,他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的,张雪门以“直接经验论”为基础,建构了幼稚园课程的基本结构,这不仅为当时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也为我国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幼稚园课程的界定及其组织

幼稚园课程是什么?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做而又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①张雪门关在定义中,规定了幼稚园课程的对象、内容,并且指出幼稚园课程的内容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幼稚园课程的内容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

关于如何组织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一方须顾到社会意义的重要,他方面须能满足个体发达期中的要求。”②他认为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社会现实的需要,也应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在选择幼稚园课程内容时要遵循社会需要和儿童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去,也就是说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以幼儿本位为基础,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他主张按课程标准来确定幼儿的活动内容。课程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发生联系,主要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能力,同时也要给幼儿自由发展与创造的机会。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方式,不断的进行发展与改变。关于行为课程的定义,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③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④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是为幼儿所设计和准备的,幼稚园教材是在幼稚园的时候幼儿生活的经验。其唯一的目的,为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个体性和直接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而每一方面又由不同的具体的内容组成。其最主要的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特点有三:“第一,幼稚生对于自然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第二,在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第三,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⑤

张雪门指出,行为课程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重视“做”即行动的价值,提倡“做学教”相结合。认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⑥张雪门引进了美国的设计教学法,并进行改进,将设计教学法运用到幼稚园课程的设计之中。行为课程的教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根据设计精选有助儿童发展的自然而良好的行为,并进行指导;在进行中必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行为课程教学法采取单元教学,即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的内容。

二、现代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现状

课程体现了幼儿教育目的要求,它在培养目标和幼儿个体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我国的幼儿课程起大致可分为模仿阶段――由照搬日本到学习欧美和探索阶段――由模仿学习到探索实践两个阶段。在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不断的改进幼儿园课程实施标准。

现如今由于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国家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新的规定,而且各个幼儿园也在不断的开发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发展适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课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幼儿自身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农村幼儿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先进的课程理念,教师无法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融入到本园之中;大班额幼儿教育之下,幼儿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幼儿,教师力不从心;保教分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不协调;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园是以主题活动为主,并开设了一些个性化的课程,这些课程多数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并确定相应的教材后,教师自行设计课程目标、内容等。这些课程不会在课程表中体现出来,大多在幼儿离园后开设,相当于兴趣班。这类课程是幼儿自选,无固定教材,完全由教师自己根据所教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课程目标、内容、进度等。

三、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对现代课程发展的启示

近几年幼儿教育得到了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难以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中实施。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理论,特别是他的行为课程思想简单易懂、具体形象,多数幼儿教师很容易接受的,并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

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将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实际,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作用。

幼儿园的课程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不能脱离儿童整体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经验。但是教育生活化要求幼儿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之中,从而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既要将生活作为课程的内容,又要有将生活作为课程的目的。从幼儿的直接经验中发掘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行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中心

张雪门在以行动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自己做、自己想、自己去发现世界,把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儿童学习活动中自然地“教”,即“做上教”,从而把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统一在“做”上,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经验。⑦

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思想要求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以幼儿的行动为中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幼儿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学,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尊重幼儿自身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辩证的把握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自身的需要及兴趣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丰富幼儿自身的经验。

(三)幼儿园课程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

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又要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将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既要打破“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也要打破“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兼顾社会需要和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既要充分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幼儿发展的能力,个体发展的需要等,也要充分的掌握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等。把儿童置于现时的生活环境中充分发展,既全面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对未来社会成员启蒙的需要,又充分科学地反映儿童发展的需要,并把两者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既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又能体儿童个人价值的目标体系。

注释:

①易慧清著.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240.

②张雪门著.幼稚园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四章.

③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1页.

④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4页.

⑤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324.

⑥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1338.

⑦王春燕.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78.

参考文献:

[1]张雪门著.幼稚园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四章.

[2]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1页.

[3]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4]易慧清著.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

[5]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6]周玉衡,范庆喜主编.学前教育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9.

[7]吕智红.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8]李江美,陈燕.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早期教育,2002(8).

[9]李江美.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研究与完善[J].学前课程研究,2007(6).

[10]王春燕.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4

关键词: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原则

0 引言

现代儿童产品的设计中已经不再完全重视市场导向,开始将儿童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征作为设计产品的观察入口,并将获取的信息综合运用于设计中从而来深入表达产品的价值。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儿童产品一般是建立在情感化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它是设计师对儿童心理、生理等认知能力的综合考验。

1 儿童消费的特点分析

首先,模仿他人的心理特点。儿童在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不仅能够模仿简单的语言而且能够模仿简单的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模仿能力也不断增强。其次,合群的心理特点。儿童在两岁的时候就喜欢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耍,这种心理最为强烈的时候是五六岁,此时父母应该积极利用这种心理特征,在儿童与小朋友玩耍之际选择善良容易驯服的小动物来安慰孩子,从而培养孩子的意志和品质。再次,儿童消费的稳定性较弱。儿童生性好动对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做事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时间上专注的时间较短。

2 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及现状分析

2.1 儿童产品中情感化设计的作用分析

儿童心理研究学家指出人类具有先天素质和后天素养两方面的特点并且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先天素质无法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后天素养可以通过引导、教育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因而儿童时期的良性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其中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生命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接触到各种产品,良好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儿童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而且会对其后天经验做出引导,情感化的产品可以为儿童的后天经验做出良好的引导。儿童产品设计中对情感化的运用倾注了设计者大量的心血,这其中成功的典范主要有:日本玩具设计“宠物蛋”设计师不仅迎合了商业运作的需要同时考虑了情感元素,在设计中将一个宠物的年龄设计为了300岁,宠物生活一年等于人类生活三天但是毕竟会有死去的一天,设计师考虑到了儿童失去宠物心理会难过就在屏幕上显示:宠物活到300岁就会到另一个星球去,因为那里有它的爸爸妈妈在等它们。这样儿童就容易接受不会过于伤心。类似这种儿童产品它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孩子们可以长时间玩,这个过程中还能够与儿童发生情感。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玩具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家长乐于为孩子购买玩具。具有情感化设计体验的产品可以为孩子的后天经验的培养提供益处,为儿童的童年带来乐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导。这些产品很容易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亮点,情感化设计是儿童产品设计中的灵魂。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不仅注重产品本身的功能而且注重产品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儿童产品中人性的表达就是产品设计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2.2 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设计师们就开始寻找儿童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切入点,希望将功能、行为和认知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将情感设计融入产品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趋势引起了我国相关产业部门的重视。儿童产品情感化设计之所以能够得到支持主要是经济的支持,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产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情感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在东部地区儿童产品中情感化产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中西部地区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的原则分析

3.1 安全性设计原则

人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时期,儿童与成年人相比在生理特点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并且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也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呈现一定的不完整性、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日常用品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潜在的问题而对自身造成伤害。产品在造型上、色彩上都应该注意对儿童提供保护。例如,在产品的造型上表面上应该避免使用光滑柔软的材料、在边缘和转角的处理上应该圆润的钝角为主、尺寸上应该避免儿童误食。材料的使用应该使用无毒材料,儿童的呼吸系统和肝脏功能性对非常脆弱容易遭到不良环境的侵害,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以绿色天然材料为主,如玩具动物在制造过程中应该采用扎实的枫木为主,另外油漆和着色剂都应该使用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儿童用品在设计中还应该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带来的伤害,必要时可以采用一些约束条件来避免儿童出现误操作。所以,安全性原则是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需要首先考虑的原则。

3.2 趣味性设计原则

儿童的天性就是情感丰富,所以他们对具有亲和力和充满趣味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儿童在生活中非常喜爱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因而在选择儿童用品时也会对带有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动画片中走出来的形象往往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将卡通形象运用到儿童产品的造型中不仅为产品增添了一定的情感效果同时也容易赢得孩子的喜爱。将这些卡通形象赋予一定的情感并运用到儿童产品造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儿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3.3 益智性的设计原则

虽然儿童产品的使用者是儿童但是购买者主要还是家长,所以儿童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儿童的心理满足感还要考虑家长的心理需求。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进行投资。设计师在设计儿童产品的过程中要尽量使产品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同时还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这样的产品才能得到儿童和家长的共同认可。儿童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设计师在设计儿童产品的过程中要注意产品的新颖性,引导儿童能够正确地认识周围的食事物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激发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从而推动他们对日常事务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思考。

4 结语

儿童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提高儿童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同时讲究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益智性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5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策略

幼儿园是儿童迈出家庭后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它要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针对这一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有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条件不具备、保教人员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评价偏颇等问题。

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而且会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

总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则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而科学的方向。

二、遵循幼儿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也已充分证明,我们应当从中深刻反思。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教人士重要的任务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外在表现为偏离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教育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职责方面错位。因此,应当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能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再过于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总之,幼儿教育就应当做好教育幼儿的工作。

四、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与小学教育正确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五、开展幼儿教育家庭指导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想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幼儿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儿教育“小学化”,也是幼儿家庭的普遍教育现象。幼儿家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希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和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纲要》,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让家长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道理。从而,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2]陈爱萍.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3]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遵循教育规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N].甘肃日报,2005-3-9.

国家教育委员会25令.幼儿园工作规程.

[4]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6

一、以“三性”为基础———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特色

专业特色的构建首先应以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条件等实际而实施。目前,尽管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模式有很多种,各校的培养目标也有不少差异,但最终目的为了培养熟知儿童生命特性,具备一定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小学教师是一致的。基于此,该专业特色在共同具有师范性的前提下,必须彰显以下“三性”:

(一)儿童性

所谓儿童性是指该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等方面以科学的儿童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促进儿童健康幸福的发展,培养具有童心童爱童趣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及专家的特征综合。这是由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小学教师工作对象是6~12岁的儿童,为此,小学教育专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中的重要内容。教育观是受制于儿童观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如果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它便会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总是以一定的儿童观为前提的。从西方现代儿童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儿童教育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儿童观的现代化;同时,儿童教育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半应当是儿童观的变革。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所遭遇的困难来看,儿童观的现代化是我国儿童教育理论发展或基础教育变革的瓶颈。要想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小学教师,首要是培养现代儿童观。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中以成人为本位的,蔑视儿童文化现象,树立“儿童是人类之父”的儿童本位观,做到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其次,学生了解儿童生命发展的科学知识,掌握其基本规律的需要。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其生命发展是有规律的。就目前人类科学已掌握的知识有:儿童学、儿童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化、儿童卫生学等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在于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儿童教育中,促使儿童健康幸福的成长。也是唤醒学生的儿童精神的需要。一是认识儿童精神的特征。充分认识儿童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整体混沌性、潜意识化、诗性的逻辑和游戏性,构筑起童年特有的成长旅程和文化世界。照应于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世界,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一种童性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儿童教育之培育精神的一切价值实现首先便有赖于儿童教育自身与儿童精神、童年文化的相互契合和融会。[1]因此,儿童教育的首要职责和根本使命只能是呵护儿童心灵、善待儿童天性。二是在理性支持下坚持儿童精神,如热爱生命、充满希望,具有强大的生命发展力;活泼快乐,充满好奇、梦想等;纯真无忌,用客观存在的一切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本来认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使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有了极大变化。在教育教学中彰现儿童性(或童性、天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根本,也是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基础。

(二)综合性

综合性源于综合课程,是指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这里指该专业在确保学生拥有某一学科专长、能够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前提下,将文科与理科等多种学科综合设置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涉猎广泛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知识,掌握其他多门学科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实现一专多能。综合性特征来自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本身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特点,无论哪个学科的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自觉地将问题专门化,或者分割成不同的专门领域来提出和解决问题,那是成人才有的事。”[2]40-45而在儿童的眼中,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论面对哪门学科的老师,他们都会提出跨越学科的“十万个为什么”,应对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在总体上要达到‘面面俱到’,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关于人自身的知识,都应有广泛的涉及,同时要求在知识体系内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达到对主客观世界有一个总的把握。”[2]40-45因此,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综合培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要务。该专业的综合性也是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提倡打破学科界限、跨领域综合学习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举措是:一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二是在各门课程中,增加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旨在沟通学科内外联系,拓展学科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学科的坚壁已被打破,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教师只拥有单一的学科知识,难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有三种,文理分开型、学科方向型、综合型,无论哪种模式,学生在主修语文、数学或英语等专业知识外,均要选修音乐、舞蹈或美术等课程,以提高其审美修养、丰富各门学科教学手段。这样设置课程的目的就在于突出专业的综合性。

(三)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是指该专业以培养学生从教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基本取向,就是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也应服务于教师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是由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性质决定的,是师范性集中体现。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而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有教育意义的一切对象性活动与交往性活动。教师所从事的这些活动都是具体的和行动性的工作,因而教师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具有高实践性。在小学教育以及小学生的成长中,小学教师的作用,即“向师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方面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教师是实践工作者,但他们不是一个经验性的实践者,而是一个专业性实践者。也就是说,教师所从事的实践不是简单照搬和模仿以往的经验和传统的做法,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学术性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性,需要接受专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和训练。[3]“如果把教师知识比作冰山,实践性知识就是冰山水下的部分。它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4]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该专业突出的优势,是构成其专业特色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实践

以“三性”为基础,突出特色应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追求的目标。无论是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都要致力于“三性”的培育,凝聚合力。下面以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谈谈我们以“三性”为基础的专业特色建设的做法。

(一)重新确定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出发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与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各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同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专业,但是由于小学教育本身具有儿童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要求小学师资必须具有童性与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的形势下,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以学科划分为标准的单一学科专业的设计,跳出了高师单一学科专业培养的传统框架,强调要架构多种学科知识体系,加强基础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有机融合,在学有专长的基础上,突出学科教育的儿童性、综合性,强调较强的教师教育理念及实践能力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其专业指向并非某一学科,而是某一职业的综合性要求,即小学教育专业明显的综合性及儿童性是其专业定位的特色。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的特殊性或特色,这与中学教师的培养指向某一学科的学科性有明显的不同。依据上述专业定位,我们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熟知儿童生命发展特性,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的新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从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实施效果看,这个定位与目标确定是合理的。

(二)构建科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建立了以儿童生命力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取向。为了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三性”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变过去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观为以儿童生命力发展为取向的课程观。即课程培养的目标是能珍视生命、关爱儿童、具有儿童性的教师;知晓儿童生命发展的知识与规律,具有开发儿童智慧品质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导师、生活的管理者与学习的朋友。培养现代小学所需要的真正小学教师。为此,在课程结构中,我们加大以儿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模块的比例,增设了儿童学概论、儿童心理咨询、儿童文学、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家庭教育学等以培养学生以观察儿童生活、学习及解决儿童问题的教育科研锻炼等的新课程。

2.实行双轨并行的课程结构。要旗帜鲜明地将小学教育专业当做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色专业来加以建设,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内容,并建立以小学教育职业的整体要求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评判标准。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类专业为摹本来设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做法。把“养童性、重综合、一专多能”作为专业建设的宗旨和课程设置的根本性原则,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坚持学科课程教学和以儿童学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双轨并行的课程模式。保证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

3.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既要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的显性课程结构,合理确定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科学建构正式课程体系,又要特别重视开发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发挥隐性课程对于直接铸造影响学生终身的人品和专业情意、能力的无与伦比的潜在的教育作用,构建养成教育模式,努力开发创建使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交融一致的潜在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彰现“实践性”的特色,我们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设,特别注重通过教育实践课程,有效整合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目标管理模式,并将之纳入课程体系中。

1.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把过去教学计划中的24学分增加到32学分,将学年论文放在第7学期,并定为1个学分;保持了《师范技能训练》1个学分;采取“早接触、不断线、长流水”的在校四年每一个学期君要进行见实习方式;制订了《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出台了专业技能阶段性达标要求,严格专业技能训练的考核。

2.分化实训环节。实践教学的内容更细化,教师责任更具体:我们将实训分为专业课训练、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师范技能训练等多种类型的实训环节,专业课实训落实在专业课教师,如课程与教学论实训就有本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实施;师范技能训练由师范技能教研室负责。

3.采取双导师全程参与实训模式:双导师,是指为一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其中,一个导师来自校内,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称为“校内导师”或“学术导师”;另一个导师来自校外(小学),负责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以促使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可称为“校外导师”或“实践导师”;全程参与是指小学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实习前四年,分阶段不间断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鉴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迫切需要既有学科学术背景,又有基础教育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大胆创新,合理建设“理论学术型”和“技术实践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学科学术水平与专业实践水平,建立大学与小学的密切合作关系、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几年来,我们小学教育学教研室的教师改变过去封闭自守的学术方式,走出大学校门,深入到小学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掌握小学教育问题,明确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一是每学年,由于实践教学学分及教学班级的增加,我们每一个专业教师,几乎都要承担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工作。同时,从2009年起,我们还分别同鸿都小学、城北中心小学等教师一起举行了“给小学教研注入活水”的活动,把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研究并指导基础教育的意识、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提高有效反思并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小学教师的自觉性。二是通过每月举办的“学术沙龙”营造教师思考研究小学教育的氛围,提高学术水平。

2.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在教师队伍结构的配置上,突破只注重学历和职称的现状,大胆选聘人才。在现有教师队伍结构中,除小学教育专业专职教师之外,一方面,我们聘请其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如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莫雷、扈中平、卢晓中等为客座教授,以提高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聘请部分优秀的小学校长、教师做专业“实践导师”,承担某些共建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