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1

关键词: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

一、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与选修课管理信息系统衔接,另一方面为Web数据库、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课程奠定基础。因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领域的学者对于本课程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因而导致了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很多课程没有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有效区分。本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包括课程内容的扩展与深化两个方面。内容扩展方面主要体现在本课程将详细介绍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深化方面则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学部分技术文档的详细程度,并涉及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内容构成

经文献调研与分析论证,本课程的内容构成如下:

1.理论基础

(1)基本概念

在理论基础部分,需要首先明确本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2)课程内涵与系统开发思路

在本课程中,信息系统可以看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按照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阶段划分,开发过程主要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五个阶段。在系统开发中,前期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后期的工作量,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作为系统开发的核心步骤,占据了约60%~70%的工作量,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因此,系统分析与设计就成了系统开发的代名词,解决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环节,就完成了系统开发的主体工程。本课程采取广义定义,认为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包括了系统开发的完整流程。

信息系统的开发,主体思路是采用技术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换句话说,是管理思想、方法与流程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出来,因此存在一个从管理层面到技术层面的转化过程。开发的主体思路包括管理流程描述、管理流程转化为信息流程、信息流程深化展开三个步骤。管理学的使命,在于提出管理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学科的使命,在于提供实现工具和有效算法,信息管理学科的使命,则是将管理学与信息技术学科连接起来,成为管理理论方法应用的桥梁和信息技术实现的纽带。

(3)组织架构与系统架构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常见的各类型组织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探讨如何将组织的架构映射为系统的架构。因此,从企业功能映射为系统功能,可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常见的变动有:①增加不存在对应部门的子系统;②职能部门重组,之后映射为相应子系统;③业务流程重组,之后重新划分子系统。

信息系统的开发并不是简单地将组织的功能映射为系统的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能会增加某些子系统,也有可能会合并或修改某些子系统。

2.面向过程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这一部分,首先对面向过程的系统开发方法进行概述和比较,之后介绍常见的开发方法如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CASE方法和敏捷开发方法等。其中,对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详细展开,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五个部分进行分别讨论。

3.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部分,首先介绍UML,因为面向对象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UML图例。

面向对象开发过程主要包括系统调查与系统需求、事件与实体、需求描述、系统设计、用例实现、实施与支持等阶段,主要的图表有用例图、活动图、顺序图、协作图、类图、状态图、组件图、部署图等。

此外,在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需要讲解与面向过程开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两类开发方法。

4.教学案例

通过教学案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两种开发方法的主要技术文档和相关图表。在本课程中,两种开发方法各提供了两个教学案例。

三、教学安排

1.授课内容

在授课内容部分,需要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教案、教材、教学大纲、PPT、作业与习题等。

教案详细描述了课程的内容体系,对授课内容进行深入的论证与说明。教材则是对教案的升华,使课程内容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教学大纲则对授课进度和课堂内容进行规定。PPT作为课堂讲授工具,形式生动活泼,强调动态与交互。另外,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与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与练习,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同时作业批改也是师生之间的重要交流渠道。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部分通过案例教学实现,包括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实现。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模仿并掌握主要技术文档的编写和主要图表的绘制。通过示例系统地运行,学生可以得到直观的理解,此外他们可以进一步阅读程序代码,为独立进行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3.辅助教学

单纯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而需要进一步拓宽学习途径。本项目建立了课程网站,提供扩展阅读材料,补充相关知识,并在网站建立讨论社区,提供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就本课程的问题展开讨论。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明确了它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出本课程的内容构成,并对教学安排进行了分析。初步教学实践证明,本课程建设成果应用效果良好,本课程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将在教学实践检验之后做出修改与补充。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2

【关键词】医院 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

1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一个项目就是一项具体的应用。如医院管理系统就是一个项目。创建一个应用系统首先创建一个项目,同时也创建这个项目的项目管理器。项目是Visual Foxpro的一种重要文件类型,项目名称就是它的文件名,“医院管理系统”这个项目定名为“yygl”即医院管理系统。项目管理器有六个文件选项卡:

【数据】:分层次管理数据库,表、视图和连接等。

【文档】:管理表单、标签、和报表。

【类】:用户自己设计的对象类。

【其他】:包括三类程序文件。

【其他】:包括菜单文件等。

【全部】:即显示所有文件。

项目管理器右侧有若干选项。主要按钮及功能如下:

【新建】:用来新建各类文件,建立后自动添加到项目管理器中。

【添加】:把用其他方式创建的文件添加到项目管理器中。【修改】:修改已经存在的文件。

【移去】:把某文件移出项目管理器。

【连编】:连编一个项目和应用程序。

数据库是一个逻辑概念。它是一个容器或框架,可以存放。系列对象,如表、视图。本统建立了“医院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库名为:yygl。

1.1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创建有三种创建方法:

在项目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

通过系统菜单的【新建】对话框建立数据库。

使用命令建立数据库。

在前两种创建方式中,系统都提供了“数据向导”,但向导中提供的数据库模板并不一定试用,故不推荐使用。

表是Visual Foxpro中储存数据的文件。可分为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两种。数据库表具有一系列优点。在数据库中创建了操作员表(czy)、人员表(zgb)、工资表(zgb)、家庭成员表(jtcyb)、年终考核表(nzkhb)。

完整反映系统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1.2 数据库表的创建

同创建数据库相似,数据库表也有很多创建方法:

在项目管理创建,这是首选。

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对话框创建。在数据库设计器创建。用命令方式创建。

在前三种创建方式中,系统也都提供了【向导】。但向导中提供的模板不一定使用,故不推荐使用。

1.3 表单设计与创建

表表单是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 的主要工具用表单设计器可以创建和修改表单,打开表单设计器有如下几种方法。

在项目管理器中打开

新建打开:选择“项目管理器”的【文档】选项卡。选择【表单】,单击【新建】按钮,弹出【新建表单】对话框再单击【新建表单】图标按钮

修改打开:选择【项目管理器】的【文档】选项卡,选择【表单】类中要修改的表单,单击【修改】

使用菜单打开

新建打开:单击【文件】菜单,选下拉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再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表单】类型,然后单击【新建文件】按钮。

修改带开:单击【文件】菜单,选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在打开的【打开】对话框中选【表单】类型,然后选择要修改的表单文件

3,用命令打开

新建:在命令窗口中输入

功能:打开表单设计器并创建指定文件名的表单。

修改: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fy form{}

功能:打开表单设计器并修改指定文件名的表单。

表单设计通过空件完成,有其属性、方法、和事件。

系统总程序与菜单。一个应用系统必须有一个程序菜单、报表、表单等对象同一管理起来,这个程序叫主程序。一般是一个扩展名为“prg”的命令文件。“医院管理系统”的主程序确定为一个命令文件,文件名为“Main”。系统菜单一般由条形菜单和淡出菜单组成,主要用于表现系统功能。

2 医院管理系统设计

2.1 库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设计后,就要对数据库进行设计了。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系统由模式、子模式、应用程序、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

除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从现有产品中选购外,外模式、子模式、应用程序、数据库等则必须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设计,这项工作称为数据库设计,它的核

心问题是如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建立一个数据模式,使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符合用户的要求,即能正确地反映用户的工作环境,该环境包括拥护需处理的所有”数据”,并支持用户需进行的所有“加工”。

(2)与所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式相匹配。

(3)数据组织合理,应易于操作,易于维护,易于理解。

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用户需求分析;

(2)基本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3)中间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4)与应用程序的接口。

2.2 总体设计系

统设计是信息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将根据前一阶段逻辑分析的结果,在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新系

统的设计。系统设计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总体结构设计,其实是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将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事实

的基于计算机的物理方案,并为下一阶段的系统事实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系统设计的的依据如下:

(1)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

(2)现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3)现行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等有关法律制度

(4)用户要求

(5)系统运行环境条件

我们采用结构化设计的方法来实现系统总体功能,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即将整个系统合理的划分成各个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模块之间和模块内部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联系,定义各模块的内部结构,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和模块之间关系的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徐进峰.试论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2(11).

[2]李亚,杜蒙蒙,黄晓平,廖兴平.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关系[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0).

作者简介

张瑜(1979-) 女,河南省信阳市人,现供职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研究方向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3

关键词 SOA;综合信息;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057-02

SOA是建立、管理、维护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的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本文详细的介绍了SOA面向服务架构的理念,以及利用此理念对某一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1 SOA面向服务架构

SOA思想是Gartner最早在1996年提出,SOA代表了一种模型,是在计算环境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分散的逻辑(服务)单元的一种规范。在此模型中,自动化逻辑能够分解成独立且更小的逻辑单元,这些单元的聚集能够组成较大的业务自动化逻辑块。因此,SOA要求开发者从服务集成的角度来设计应用软件,或者检查如何让服务被重复利用。

SOA架构引入了“服务”的抽象层,表现层并不直接操作业务逻辑层对象,而是通过“服务”去访问它们,业务逻辑层对象驻留在类库里,由服务将它们加载到内存中去。此时,因为服务层都处在同一个流程中,所以对于业务逻辑层对象的操作将会更加方便。SOA框架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SOA框架示意图

每个SOA构建块都可承担三种角色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注册中心)、服务请求者,这三种角色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SOA的体系结构

1.1 服务提供者

所谓服务提供者,就是创建Web服务,并将所创建服务的接口和访问信息到注册表。为了使得Web服务在安全性和易用性之间保持平衡,服务提供者必须要明确它能够提供哪些服务,这些服务如何定价?如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免费服务,那为了获益,服务提供者需要明确如何开发服务的附加价值。另外服务提供者还需要确定,如何针对给定的服务注册中心对各种服务划分相应的类别,以及为了能够顺利使用此服务,确定合适的贸易伙伴协议。

1.2 服务注册中心

所谓服务注册中心,就是负责把Web服务接口和实现访问的信息等,用于任何可能的服务请求程序。服务注册中心的实现者需要确实掌握关于注册中心涉及到多大范围的一切信息。公用注册中心在整个因特网上都可以使用,而专用注册中心则仅可被受限的人群(例如单位局域网的用户)访问,同时,必须确定所提供信息的宽度和广度。

1.3 服务请求者

所谓服务请求者,就是程序中使用各种查找操作,搜索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注册中心注册表中的条目,然后定位到对应条目,最后绑定到所需的服务提供者,通过服务提供者调用其中的Web服务。

2 综合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文结合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日常管理综合系统的逻辑模型,绘制了各个功能的数据流程图。

本文以公文拟制操作流程为例对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公文拟制人要拟制公文时,首先,新建公文,填写公文的基础信息,点击保存后,选择编辑公文,对公文进行编辑,编辑时可选用已有模板,选择好模板后,点击确定,则会打开模板,在其上进行编辑,公文拟制好以后,选择审批人,等待审批人进行审批,不通过退回继续编辑修改公文,通过公文拟制完成,若不需审批则公文拟制直接完成,之后对公文进行归档,整个过程结束。整个流程如图3所示。

3 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1)整体规划原则。开发采用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信息平台应有开放性且数据、流程标准化的统一。综合信息系统所涉及模块众多,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各异,标准化的数据模型和规范的处理流程标准可以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同时提供良好的接口及环境,为日后系统扩展或与已有软件集成提供

支持。

2)简单实用原则。采用简单的设计结构,格式化的语言编程,达到管理系统的减小编程与调试的难度,为日后的系统维护打下基础。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个面向应用、注重实效且经济的高性价比的方案,而研发人员和具体业务部门要密切合作。

3)方便访问原则。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在方案设计过程尽量选用扩充性强的软硬件系统,同时要求开发的应用系统,可扩展、易维护,以便系统建成后,用户可以用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入,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4)安全可靠原则。系统应具备安全的通信机制,通过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措施解决数据的安全、保密问题。确保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2 系统分层结构设计

本文按照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配置设计,建立了基于SOA体系结构的模型,从基础网络层、数据库层、系统软件框架支持层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绘制了各个功能的数据流程图。完成了对业务主要功能的设计,对系统具体功能进行描述。

1)基础网络层设计。本级信息网络覆盖本综合信息系统相关的办公场所,主干速率1000兆,终端连接速率100兆;广域互联信息网络数据信息传输带宽2兆以上;设立网管终端,配置网络运行状况监控软件。局域网的计算机节点从50至280不等,每个部门内部计算机可互相访问及共享数据,而部门间的计算机不可互访。每个场区都有相同的设计用软件,需服务器集群作为服务器。

2)数据库层设计。在基础网络层上建立数据库层,包括业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安全管理数据库,提供数据存储、备份、存取控制和管理等功能。

3)系统软件支撑层设计。支撑层(即软件集成框架)主要是为系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平台,提供基础数据维护的通用支撑软件和共性业务软件,为各种评估指标信息进行建模管理、提供检查评估工具以及各种消息通知,公文处理等功能。

3.3 系统安全控制设计

系统安全控制分布在系统体系结构的四个层次,形成满足保护的信息系统资安全需求的安全体系结构。包括确定必需的安全服务、安全机制和技术管理,以及它们在系统上的合理部署和关系配置。

1)系统安全监控。在基础网络层配置系统安全监控,对于各直属单位应在重点岗位、要害部位、重要目标处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和信息识别器材,建立通过远程视频实现上下联通的远程监控网络。

2)系统访问控制。在应用软件层、软件支撑层和数据库层配置系统访问控制,实现安全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资源进行不同授权访问的,目的是限制访问主体(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文件、系统等)的越权访问,从而使综合信息系统资源能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

3)文件安全管理。在应用软件层配置文件安全管理,对通过USB口导出/导入的文件进行加/解密。选定序列密码算法即确保文件加密同时也要保证数据传输的速率。

参考文献

[1]刘涛,侯秀萍.基于ESB的SOA架构的企业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毛新生.SOA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4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及基本目标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具有一定的统一覆盖性,实现各省市区域所有用电客户的报装和电能销售的用电营业全过程和全部门的集中处理。各级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都要具备关键数据的处理能力,辅助上级决策和信息,保证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有效实施。随着科技化、智能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断应用,自动化功能也要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解放人力,使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解决其他更为重大的业务问题。系统数据库要有专业管理人员及时维护和升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应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传统的用电管理系统都比较注重电力企业内部事务和用电业务的处理,缺乏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新系统的建立要基于客户需求,既要能实现内部管理又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双向服务。便捷化、商务化是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建设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客户类型、商务行为实现交易手段的多样化。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银行合作,开通线上交易端口,很多业务的办理和咨询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如果出现报装、报修或是投诉建议等情况客户都可以通过留言或者邮件的形式发送至线上客服,工作人员看见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新系统的建立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节省了时间,也会为客户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服务。

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一)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需求

目前很多地方仍然存在供电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而一些大型企业对于电力的需求相对比较大,所以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就是当然的首要任务。

根据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情况,优化营销管理,将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不断协调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局部促进整体系统的优化。及时准确的电力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更是提升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是现代化经营管理的需求,也是提高电力效益的需求。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扩大,工作量和数据量也随之剧增,为了缓解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必须多方位的依靠网络系统帮助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首要遵循的就是开放性原则。电力企业想要实现管理信息的统一化,就必须保证各个系统之间衔接的完整性。电力企业的核心是营销部门,所以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和内部管理系统、业务操作之间的差异性。安全性也是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网络在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文件备份,加设双重密码,访问权限等。

(三)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统一格式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能否及时准确的整理信息和决策信息,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码,在明确业务办理程序的同时也简化了办事流程,避免信息重复录入现象的发生。工作人员可更加方便的通过网络随时了解掌握业务的办理情况,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把企业和客户的损失都降至最低,可以说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各个层次的客户档案信息都可以通过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来存储和备份,保证了客户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填写由于疏忽导致的错误信息,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正确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合理的信息决策,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自身价值,在客户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四)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分析

客户服务、营销业务、营销辅助决策、营销工作质量管理等方面构成了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系统是通过向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由此提升客户满意度。营销业务系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监管和完善,有助于推动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管理。营销辅助决策系统能够帮助电力营销工作预测和分析市场需求,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性依据。营销工作质量管理系统是加强、维护营销质量和营销业务的规范操作,通过对电力用户满意度的调查抽取,及时发现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序的标准化。

(五)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评价。

其中系统规划是宏观上对电力营销的把控,掌握市场需求,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规划,调整部署,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基础提升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是对现有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优化企业资源,推进系统性能的更新和提升,也是完善和健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环节;系统设计是对新系统流程和软件结构的优化与完善,能够根据系统日常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错误,有效的帮助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系统实施既需要系统建设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解决实际情况问题,也需要拓展思维空间,根据行业需求进行系统建设;系统运行与评价是对电力营销的一个监管过程,掌握电力消费市场的各种状况,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市场依据。

三、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的开发及组成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于1995年开始,在经历了几次升级和改版之后,已变得日渐稳定和成熟。WGDGL2003版是目前的最新版本,它延续了之前版本的所有优势,又结合了现有电力业务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说是对原系统的完善和升级开发。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处理复杂的运算数据,新添加的抄表录入和校对功能,既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WGDGL凭借着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内容为客户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信息服务,用电分析功能既对用电需求进行了预测和评估,也对客户动态进行了分析,为电力营销管理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系统的功能及流程

基于保护原有资源,立足长远发展的考虑,电力营销管理必须采用开放性系统,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到营销管理中。为使业务处理流程和电费计算流程更加高速有序的完成,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业扩报表为首要,以电能计量、电费电量为中心,各个系统之间互为载体,互为依托,不断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真正实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三)基于WebService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WebService是面向服务的一种体系结构,用于接口定义、方法调用和其他应用的实现,也就是说当只有一个WebService出现在网络上,那么其他程序或者是其他的WebService就可以发现并且调用其提供的服务。现如今,WebService已经应用于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中,并且通过分布式体系结构实现了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与相关联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应用。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5

关键词:数据库开发工具;输配电线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数据库系统是将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存储在称作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为多种不同用户共同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输配电线路信息数据库为线路信息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用于数据库开发的工具有很多种,如Access、Foxpro、Oracle等。Microsoft Access 07数据库系统是目前最流行的和功能强大的桌面数据库系统。使用Microsoft Access可以无需编写程序代码,仅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的操作即可完成大部分数据的管理工作,是Windows03/XP/NT平台上倍受青睐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Access07中文版是一个完全面向对象,采用事件驱动机制的最新关系数据库系统,它使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更加便捷、灵活。与其它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Access07中文版具有如下特点:(l)Access07中文版是一个同时面向数据库最终用户和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关系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最终用户利用Access07提供的许多便捷的可视化操作工具(如表生成器、查询设计器、窗体设计器、报表设计器等)和向导,不用编程即可构造简单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人员利用Access07提供的更为完善和灵活的Visual Basic for Aplication(VBA)语言以及可视化操作工具和向导,可以快速构造具有一定规模、较为复杂和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2)Access07中文版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可以无需任何编程就可直接对各种格式的数据库进行转化,如文本形式的数据文件等。Access通过ODBC能与其它数据库(如Oracle、Visual Foxpro等)相连,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3)Access07有非常完善的数据库安全机制。它通过一种“继承关系”机制来保持附加的Access表上的引用完整性,提供自动级联删。

正是具备了以上数据库开发工具之后,才可以对输配电线路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出分析与设计。本文提出的LMIS。它的任务是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维护、管理和使用线路信息,是一个友好的人机系统。从宏观上说,运用OOP方法进行LMIS软件开发,要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应用程序生成、软件的测试与维护等几个阶段。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根据明确的系统目标,对系统进行对象分解,从中抽象出对象、类及子类,建立LMIS的对象模型,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确定LMIS的子系统划分以及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分配及应用结构框架。该阶段的设计决定了整个软件的体系结构和设计风格;对象详细设计:完成各个对象(类)的细节处理,按类的数据存储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建立数据模型并按规范化理论规范,确定数

据库的结构。面向对象的系统实现:根据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完成整个系统软件构造,在该阶段,编程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软件要符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风格;软件的测试与维护: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软件的正确、可靠运行。

LMIS是根据福建省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目前省各供电局线路工区管理的输配电线路多是220KV、110KV、10KV等架空输电线。因此,为了尽快改变目前线路管理仍然以手工为主的落后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供电局管理水平提出的要求,决定充分利用供电局内各科室配有的计算机,采用计算机来管理输配电线路,实现线路信息共享,LMIS的应用将促进供电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输配电线路信息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主设备,如架空线路、电缆、杆塔等;一类是辅助设备,如连接器、防雷装置、接地装置等;另一类是图形,如线路走径示意图、杆塔图等。根据OOP方法的类及继承机制,得到系统对象模型图如下:

在确定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后,需要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时考虑了以下原则:(l)按业务划分子系统。LMIS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按业务使用“自顶向下”的原则将系统划分成几大子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结构性和模块性。(2)子系统之间的联结关系尽可能简单,以使各子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可修改性。(3)每一个子系统都具有明确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及对数据的变换功能。

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各供电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不但保护了原有的投资,而且减少了开发费用。系统配置为:网络服务器一选用基于Pentiulm300的高档微机做网络服务器,因其性能完全满足系统的要求,且系统的建立、开发、维护成本比较低,这台微机主要用于文件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和远程通信服务,放置在计算中心内;工作站一选用基于PentiumⅡ的微机放置在各个办公室;网络一计算机网络采用总线型以太网络,网络协议以TCP/IP为主;网络操作系统一采用windowsNTServer4.0中文版;工作站操作系统一安装了Windows XP/NT中文版;应用开发工具一系统采用VisualBasic5.0进行开发;Windows XP/NT有很好的集成性,完全满足系统数据存储和吞吐能力的要求。系统这种先进的硬软件配置,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投资,而且也为开发高性能的LMIS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唐茂林,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10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范文6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C/S模式;分析设计;Access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系统开发背景介绍

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国内外诸如杭州、上海、巴黎等城市已经使用了公共自行车作为市民与游客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他们提供了极大了的便捷,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自行车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行车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近几年部分高校也积极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与企业单位合作,建设校园公共自行车系统。2011年,安徽大学与百姓缘药业集团合作,百姓缘药业集团捐赠安徽大学1000辆校园公共自行车。尽管学校设置了几个固定的停靠站点,但由于缺乏科学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再加之宣传力度不够与学生保护意识的欠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自行车乱停乱放、丢失、损坏,违规使用等,大大的降低了自行车的使用价值与效用。鉴于此,本系统着力解决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公共自行车系统,实现将自行车的使用与校园卡结合起来,规范借还、停放、管理等行为。

二、高校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

由于高校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问题,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旨在解决已存在问题,和预防可能的问题,建立高效的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

三、高校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

1.业务流程分析

学生通过校园卡借还自行车,系统对借还车学生的借还车记录和信息进行审查。如图1所示:

2.数据流程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主要的数据流程如下:

(1)学生通过刷卡借还车,借还车的相关信息保存在系统中,系统后台可进行查询。

(2)站点管理员对站点自行车信息进行管理,将信息保存在系统中,方便系统管理员的汇总与查询。

(3)系统管理员管理站点管理员信息和学生信息,并汇总自行车信息及自行车借还信息,以便人员和自行车的管理。

四、高校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

1.系统总体设计

本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C/S模式结构建设的,学校分别设立八个停靠点,每个停靠点有一台服务器控制本停靠点的自行车借还,这八台服务器再分别与总服务器连接。系统在与一卡通学生数据系统的成功对接的前提下,在校学生通过校园卡刷卡借还车。当学生借车时,系统会记录借车学生的信息,借车的地点以及借出自行车的相关信息;当学生还车时,系统会记录还车学生的信息,还车的地点以及归还自行车的相关信息;同时,每个站点有一位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站点自行车的损坏情况,当发现自行车损坏后,将在本站点的服务器上锁定该损坏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将无法借出,从而防止自行车二次损坏。总服务器会及时的对各站点自行车的数量与损坏情况进行汇总,及时调度自行车,使自行车合理分布,并及时维修损坏的自行车。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该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四个功能模块:借还处理、站点管理、查询管理和自行车管理。

3.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分为四张表,分别是:

(1)站点表。记录站点信息,包括站点编号、容量、当前自行车数量。

(2)还车记录表。记录借车学生信息、借车时间、地点和自行车信息。

(3)借车记录表。记录还车学生信息、还车时间、地点和自行车信息。

(4)自行车表。记录自行车信息。

本文从发现身边问题解决身边出发,面对高校自行车管理的现状,利用已学的知识和已存在的应用实例,开发了适合高校的自行车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通过课堂的演示和答辩,现场展示了系统的功能,基本能够解决目前高校自行车管理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鹃,赵春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8-9.

[2]王珊,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