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1

摘 要: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如今的班级管理进行观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弊端,如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权威主义突出;管理方式不科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管理途径机械单一,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只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班级管理常常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作为班主任,对目前班级管理现状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积极探究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主体意识;德育;心理健康

班级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败,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班主任作为这一基本单位的直接管理者和引д撸必须做到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以班为单位开展的教学活动获得良好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浅谈几点个人想法和感悟,旨在抛砖引玉。

一、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热情

叶澜教授曾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这句话表明了学生在教育管理中所具有的主体作用。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即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对班级管理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如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我们可以与班里学生一同商量,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而且,初三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制定出符合初三学生自身实际和班级实情的规章制度,如此,既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也会乐于去遵守,使学生既能管理好别人,也能管理好自己,这就为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身作则,规范言行,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

作为班主任,我们是与学生每天接触最为频繁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的言行举止不规范,势必会对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应该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使学生通过我们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举止文明、注重仪表,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讲究卫生、穿戴整齐;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与人为善、平等待人,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待人、谦恭礼让;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遵守承诺、真挚诚信;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遵规守纪……总之,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身为班主任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如此,通过给学生做良好的示范,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渗透,这为我们有效管理班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走进学生心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由于面临中考,他们承受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都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加之缺乏正确引导,那么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初三班主任,我们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排解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如此能为我们班级的有效管理提供充足且坚实的保障。

例如,我们要学会主动贴近学生、走近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特点进行及时关注,了解学生内心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因为面临升学而使自己心理产生极大压力的学生,要与他们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真挚交流,帮助学生舒缓心理压力,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即将到来的中考,学会用合理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如此,既能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我们顺利开展班级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悟新课标精神,在班级管理中做到讲究管理艺术,掌握先进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学生建立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出真正符合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2

关键词:班级管理;分组管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以及与人主动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采取以班主任为中心,班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只对自己负责。因此,班级看似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但却没有发挥出集体的力量。班级分组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发展、班级活动。班级分组管理制更强调每个学生的体验与参与,体现学生之间合作与主动交往。

下面笔者将以重庆巴蜀中学初2014级宇跫班为例进行探讨。重庆巴蜀中学宇跫班为重庆巴蜀中学初2014级18班。宇跫班在班主任蒋嘉盛老师的带领下,采取班级分组管理制,坚持全班整体推进政策,发挥团队的力量,不仅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更在学生的德育方面走在了兄弟班级的前列。

一、建立与班级管理制度相符合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所在,他不仅指引班级集体的发展方向,更为班级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所以建立与班级管理制度相符合的班级文化尤为重要。宇跫班在建班之初就确立了班级文化的方向。

班主任蒋老师在还没有与学生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在开始思考班级的名字,最后班名取“放眼寰宇,脚踏实地,前行不止,跫然有声”之意,定为宇跫班。正式开学后又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班徽,并谱写了班歌接下来宇跫师生又对班训及其内涵展开了讨论,最终将班训确立为“做最优秀的自己,让人们因我的努力而更加幸福” 。

目前,宇跫班之所以拥有“乐学互助、不骄不躁、资源共享、追求卓越”的班级风貌,笔者认为,与班歌、班训对班级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无关系。

二、建立小组,完善班级建构。

(1)建立小组

小组分配是班级分组管理制的基础。宇跫班是将全班分9组,其中5个小组,每组6人,4个大组,每组9人。小组成员的分配根据学习水平,开学初开展的活动学生表现出来的性格(内向型或外向型),家庭情况(经济,民族,环境等)等多个方面为参考,互相搭配。组长和副组长由班主任蒋老师指定。然后班级又建立辅助小组——文娱活动策划小组、体育活动策划小组、板报班史小组等,各辅助小组可调集各基本小组的人力、物力,既增强了各基本小组之间的交流,又锻炼了同学们多方面的才能。

(2)完善班级建构

采用分组管理的宇跫班,各项班级日常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的卫生,纪律,学习,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所以在宇跫班学子中最“大”的学生干部就是小组组长。在实践中各小组组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度的责任心,不仅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组织协调的能力,更赢得了同学们高度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行分组管理的同时结合值周班委制,充分协调各个小组之间的联系,使原本分散的小组聚集成一个整体。值周班委主要负责班级日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值周班委的产生由班主任蒋老师根据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情况临时指定,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值周班委。

三、小组合作促进班级日常管理。

为了有效的发挥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锻炼,在快乐中成长,宇跫班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1)座位排列。

座位排列一直是班级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在我们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多采取以成绩为参考来排列座位。蒋老师认为,以成绩为参考来排座位,是对后进生的一种变相惩罚。教育的不是惩罚。班级应该坚持整体推进政策,每一个个体不论成绩好坏都应该受到重视。如果教师每次只关注学习较好的一部分学生,那么这部分学生会越来越少。但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这时候就必须发小组的力量去关心帮助这些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存在感,都有团体意思!宇跫班的座位采取小组整体滚动的形式,每个周每个小组轮流交换,小组内成员的座位由小组成员自己协商决定

(2)纪律制度

行为纪律,是一个组织能够得以正常运作的保证。在宇跫班,所有的纪律规定都是有班级的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小组长在面对组员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卫生保洁,小组成员身体状况等问题时,长必须付出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智慧,这对一个学生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对于错误,蒋老师一般采取连坐制。这种惩罚方式看似不公平,但他却向学生传递出一种团队意识,一人犯错误,全队买单。这更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建立和小组凝聚力的形成。

(3)日常活动。

日常活动的安排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班集体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宇跫班形成了一系列常态的活动:晨跑,晨读,宇跫讲坛,环宇风暴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中学习不到的谦让、协作、集体智慧、团队力量。这些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结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而班级分组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质,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管理到主动自我管。

参考文献: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3

关键词:班级训练;创建小组;课堂教学

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中小组的创建和使用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现总结出来,谨供各位同仁交流。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小组的创建

1.创建方法

全班共55人,分成6个小组,每组9人,有一个组10人,各组综合成绩(初三期末和高一入学)的平均分大体相当。在此基础上,根据性别、住宿走读类别、纪律性、高矮、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例如,有的班干部反映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特别爱说笑,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初中时矛盾很深,某某男同学和某某女同学正在早恋……因此,不能让他们同桌或在同一组;有班干部提醒我各组住宿生和男生要平均分配,以便做卫生值日;有的任课老师告诉我哪些同学能力很强等等。这样,在进行分组时,可以将能力较强的学生分散在各组。分组过程很艰难,但是为以后的班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分组的结果是:各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大体相当!平均分和高低分搭配基本一致;每组分配2个男生,5个住宿生;高矮、纪律性、工作能力系数大体一致。

2.座位排定和轮换

小组分好之后,接下来就是排座位。同一组同学集中坐。全班9列6行,左中右三大列,每组3*3坐定。组内座位固定,将纪律和高矮考虑进去。轮换办法:以小组为单位顺时针轮换,组内座位秩序固定不动,每周一次。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相对公平,按照传统做法在排座位和轮换之后,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和家长请求换座位,甚至还动用非常规的人际关系,一旦答应他们,就会引起不可预见的矛盾和连锁反应。实践证明,新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这样的麻烦,学生也比较满意。

二、小组的使用

1.团队化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战斗团队,各种活动均以9人小组为单位开展,集学习、纪律、卫生值日等于一身,各位老师、班干部、课代表工作的对象就是各组组长,各组组长全权负责组内的各种事务:纪律、出勤、卫生、仪表、收发作业等等。组长地位等同于班干部!各组副组长由组长任命。在此基础上,在各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实行分数量化管理。由各组民主推选1人,班主任任命3人,组成“9人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不定期对各组的卫生、课堂纪律、作业收发、校服仪表等内容进行打分。此外,班内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踢毽子、拔河等,来进一步加强每个同学的组织意识,增强组内学生的凝聚力。

2.组长执掌赏罚“大权”

印发一批制式的表扬单和批评单给各组长。日常管理中,制式空白的批评单和表扬单在组长手里拿着。表扬单可以不用教师签字,组长单独签字即可生效。签发完之后直接交给学生本人,由学生本人保存。每次回家时可以拿回去让家长看看。学生当然愿意保存表扬单了,所以不用担心丢了。在使用批评时,教师签字方可生效,组长可以不用签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组长免受威胁和打击。批评单经教师签名之后由班主任保存,避免丢失。在使用时机的选择上可以制订一些规则。如:经组长记录,组内有些同学一周之内从未迟到,或一周之内一直按时交作业或按时做值日,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被老师点名表扬等就可以签发表扬单。而有些同学经常不穿校服、课上经常睡觉或说笑而被老师点名批评,组长就可以签发批评单,然后让老师签字。当然,表扬和批评的情况有多种,各组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各组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4

[关键词]: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民主化 创新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民主化管理的概念界定

以人为本,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班级民主管理方式具有三层基本涵义:

1.它是一种对学生在成长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

2.它是一种价值取向;

3.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民主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说

需要层次说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1)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和不断进取,直至自我实现的潜力。(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逐步提高需要层次,增强其高层次动机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努力朝着个人和集体的目标前进,而不仅仅是用社会需要来匡正学生不符规范的思想与行动。

2.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式是: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依据期望理论,班级民主化管理应做到:(1)帮助学生制定恰如其分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努力的积极性。(2)强化反馈,经常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具体进步和对于实现总体目标的意义,并且从中得到愉快的体验。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2.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人为本”的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实施

(一)实施的策略

1.转变管理观念

(1)从“保姆”型向“引导”型转变。很多班主任管学生,重点抓的是学习、纪律、卫生,教导学生如何循规蹈距;(2)从“独断”型向“民主”型转变;(3)从“专业”型向“全面”型转变;(4)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在多年传统的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大多是以经验型为主,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2.搭建管理框架

民主化班级管理的操作总体框架:

ABC目标管理制度

A 指的是实施某一计划前的鼓动群体成员并共同制订目标计划的工作;

B 指目标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行为;

C 指实施计划中,对执行情况的反馈;ABC 公式确信: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明确而有吸引力的A,又有了及时而有鼓舞力的C,那么我们就可以期望得到令人满意的B;

ABC 公式加以展开,可以演化成PRICE制度,它犹如这样一个号码盘:

P 调查情况,提出预期目标;R 制定目标计划;I制定目标计划;C 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反馈;E 计划执行结束时,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

三级自我管理制度

个人自我管理包括引导、帮助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三个环节;

小组竞赛管理: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赛常规、赛学习、赛团结 、赛活动;

值日班长制度:值日班长按学号每一个学生轮流担任,负责对各项班级进行一天的日常管理。

岗位专管员制度。班中设立各种为同学、为班级服务岗位,由学生自愿报名担任岗位专管员。班级每月举行一次无记名问卷式民主评议,评价班级状况和目标计划执行情况,评选优秀干部和优秀学生。

3.健全管理机制

在班级自主运作机制中,班委会作为班级的常务权力机构,工作要放在首要地位。

通过班级计划和常规的制定和落实,让每位同学都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职责;理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同学之间、个人与班级之间、班级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班集体观念。(参见下图)

民主化班级管理功能模型:

4.制定管理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科学化。

5.创建评价体系我认为应通过多渠道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宽容、仁爱之心平静地看待学生的成长,评价他们的行为、思想,使每个学生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途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在评价学生时,我是这样做的:(1)设置多种奖项;(2)创建公司制奖惩制度,凸出学业管理。

6.挖掘情感因素

(1)班级日记。为了激励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我要求值日班长每天轮流写本班工作日记。我也能从日记中了解班级学生思想动态、班级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搞好班级管理。班级日记就象班级的一本备忘录,也象班级的一面镜子,让我们随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集体生日。班里老师和同学为每一位同学过生日。由班主任和同学们在生日的前一天书写生日贺卡,对于老师来说,这是难得的一次和学生交流,给学生鼓励,给学生建议的好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关注他。感觉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3)诚信考场。考试也是一种教育形式,通过申请诚信考场,在诚信考场经历考试,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种集体荣誉感。一个人做错事,影响的是整个班集体的形象。以诚信考场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4)电子邮件是我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的纽带。(5)利用网上论坛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

7.开发管理资源

班级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为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服务。

“以人为本”的班级民主化管理及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发扬教育教学民主,既注重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对适应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具有深远意义。另外,民主开放型班级管理对于克服学生的自卑、逆反、孤僻等心理障碍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如何构建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机制.班主任之友,2003,(9).

[2]班级管理社会化的实践和思考.班主任之友,2003,(1).

[3]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教学;班级管理;班主任;策略研究

现阶段初中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知识认知的基础性阶段,也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较为重要地阶段。初中阶段所施行的教育管理大多数是寄宿制,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较长,和班级班主任的接触时间也就随之增多,所以班级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极大的。但是,要想有效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要优化教学管理方式,努力突破传统固有的工作模式,及时转变教学管理方式与态度,并要尽量做到能从学生方面的角度考虑问题。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与时俱进,多多采用针对性教学方式,适时合理采取班级管理制度策略,尽量避免重复机械化管理模式。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要重视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较强的模仿特点,而且他们对新兴事物的好奇探索心也很强烈,对感兴趣的事物都会给予高度性关注,因此,在初中班级教学及管理过程中,老师的言行举止是会影响到学生的。小学到初中的过度阶段,也实践证明了初中时期的学生不再是只乐于玩趣的孩子,他们随着成长也进一步增强了观点认知性。所以,班主任要用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研究初中时期学生的性格心态,并真正要提高自身教养素养与文化修养,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例如,初中班主任在班级自习课程中,可以即兴为学生讲点小故事或是小说文摘读物,也可以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比如说《放牛班的春天》等。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做到能够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导,注重点点滴滴正能量的传播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思想,在此基础上也更便于提高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班级管理要注重张弛有度,宽严并济

根据对初中教育教学情况实践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都没有很好地掌握住关爱与严厉的水平尺度,尤其是对于班级班主任来说,由于对整个班级的责任压力,更是难以把握“宽严并济”的思想目标。所以,初中班主任首先的任务是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然后在进一步设定方法和目标施行有效班级管理策略。比如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在课程教学之余,不要对学生约束过多过紧,但是也不能放纵学生任其所为,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要以规章制度进行行为限定,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素养提高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才会事半功倍。

三、创新制定对班级干部的培养体制

由于初中阶段班级体人数的问题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果就仅凭班主任自己一个人的管理力量,很难顾忌到班级情况的方方面面。而班干部的培养选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班干部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到班级的事务情况,也可以做到对班级信息内容的及时反馈,可以说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得力助手。但是,一般情况下初中班级中都是有班干部的,不过由于选拔培养制度的不完善,进而导致现行班干部的素B和能力都不能够满足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需求,所以,创新班级干部培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首先一方面,对于初中班干部的培养及选拔要转变传统思维,班主任在关注学生成绩好坏高低的条件基础之上,还要做到知人善任,甚至也可以选拔一些不善遵守班级管理规矩或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来担当班干部角色,这种管理选拔方法可以发挥出其另类特长,有利于和谐发展班级管理关系。当然,对于班干部职位的设立情况,班主任可以就实际情况适当性增多,可以把课代表或者是小组长等划分为班干部级别,采取轮流岗位体制,进而形成规模性带动效应。其次另一方面,初中班主任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要注重多样化及民主性,选拔制度要具公平和平等性,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的竞选机会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也会弥补班主任对学生主观认知的缺陷。

四、总结与思考

基于现阶段初中班级教育教学实践情况,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首先任务必须要善于培养树立班干部的威信,积极锻炼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意识,这样班干部才会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另外,班主任在要求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也要起到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在整体班级管理制度上多多创新方式方法,完善班级管理体制,构建创设一个团结向上的教学班级,可以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为构架高效课堂教学铺垫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范文6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83-02

初中学习是学生由小学教育走向高中教育的过渡阶段,主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教学任务,而班级管理是整个初中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变动的形态,是教师依据计划的教学目标,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整个班级学生,合理Π嗉兜乃有资源进行重组和调控。现阶段,教育行业被广泛关注,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问题急需解决,从而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开展班级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班级管理的重点是实行班级严格的纪律和保证学生的完全服从,但是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所有潜能得到开发。

2.了解学生,确立班级的目标

我认为每接一个新班都要先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档案,档案上应该包括学生所有的基本信息和资料。班主任力争在两周内熟悉这些材料。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和每个学生聊天一次,通过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进一步掌握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以便在以后的管理中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当然,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很不容易[1]。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有些学生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成绩突然下降等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教育工作。

班级目标是班级的航船灯塔,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它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没有目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级就没有动力源泉。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目标定位的作用。管理班级一定要有目标,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这个法不能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目标大家定,体现了民主原则,从而更好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

3.树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姿态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班级,在现代初中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性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尽情发展和使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象,使学生在整个班级中树立自我管理的主人翁姿态。实行一系列的制度,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完善班级管理系统,保证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握有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处的大权。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2]。所以,要想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就要改善师生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的主体地位。初中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

5.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实行班干部轮换任职的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整个班级进行管理,学会同他人交流和合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体系,因为学生是教育学习的主体,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相应的管理能力。

6.细心倾听和沟通,关爱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是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鼓励学生关心、爱护班集体,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需要关爱,而这诚挚的爱心则来自于班主任那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3-4]。学习生活中,遇到如下情况学生更需要班主任亲切、真诚的关怀和关心,当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学生遇到困难、班级某种不良风气抬头、学生受到挫折时,班主任应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时的学生就会将他所信任和爱戴的老师作为模仿与认同的榜样加以仿效。

7.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能够完善初中班级管理制度,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建立科学化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新形式,在班级管理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果根.探讨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2] 杜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