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1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设情况。加强领导,分级负责,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各村村主任为直接负责人。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情况。根据《____应急管理办法》制定了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对每天值班情况进行签名和督导;坚持信息报送制度。
(三)应急预案修编完成情况。在原有的应急预案基础上,今年修编了4份应急预案。分别为“双节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冬春火灾防控应急预案和防汛、防震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我场于5月举行了____防震应急演练1次,地点为管委会办公楼,各站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此次防震应急演练,使广大干部职工提高了防震安全意识。
(五)应急管理宣传培训情况。利用“安全生产月”、“科普活动周”等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宣传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3次、约200余人 ,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在辖区学校普遍开展紧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应急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17年应急管理工作安排
2017年,我场将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强“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推进专业化值守,加强值守抽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确保信息报告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二)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村级应急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健全监测预警、处置联动、评估分析和舆论引导等工作机制,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
(三)扎实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队伍建设。继续做好我场应急队伍的充实工作,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研究制定应急队伍建设具体办法。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应急机制;应急预案;电力供应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18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91
1 电力事故的危害
某年初,南方很多地区遭受低温降雪的侵害,很多电力设施遭到破坏,形成大面积停电现象。面对这些严峻形势,电力企业贯彻国家号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完成电力恢复任务,确保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在电力的使用中,“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逐渐成了人们的口号,也是社会稳定的时代要求,在一些突发事故或者灾难面前,如果预先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就会减少很多伤害。
2 电力安全和应急管理的关系
持续安全生产是企业对电力供应的最大要求,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安全,保证为社会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清洁的能源,为生产企业提供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灾难事故都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在一些无法预见的灾难面前,更多表现的是无可奈何,如何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方案,保证电力可靠供应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在面对突然的灾难时能及时地解决问题并减少损失。电力的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生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做好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能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
3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电力的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应急体系的建立是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应急预案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主要
内容。
应急体系的建立是以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系统、生产规模等方面的不同为依据的,这些依据的不同对建立的应急体系也会不同。电力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实际生产情况,依据岗位类别、部门到班组等制定相对应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相互之间联系形成体系。电力企业需要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分级进行负责、区域结合并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急预案是建立应急体系的基础,对事故的危害程度或者事故类型做好详细的调查,对应急管理明确责任,采取的应急措施正确有效,实施方案迅速及时,统一领导,责任落实到位,提高应急机制质量。同时也要进一步推进电力安全应急组织体系、预警系统、物资储备、应急实施团队、领导指挥等方面,以提高电力的应急综合能力。
3.1 编制健全的应急预案
编制电力安全的应急预案是生产企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进行贯彻和执行,使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对风险的发生和事故的突然出现提高防范能力,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3.2 应急预案的种类和数量
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应急预案的合法性是安全管理的底线,因此电力企业需要认真地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再进行编制应急预案。电力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该含有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生产的所有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灾难的发生,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发展的自身情况来编制应急预案的数量,针对一些特殊情况也要编制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者应急预案。
4 加强预案编制,加强应急管理
企业的健康稳定生产遵循的原则是珍惜生命、安全生产,要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常规工作必须按照规范制度进行操作,对于突发性的事故就要采取应急方案。编制预案一定要常规化、系统化,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把预案的编制化为工作质量的考核范围内,企业也要经常组织演习,在演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补充应急方案。
在电力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建立应急方案编制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了解并结合所在企业、所在部门职能类型,确定编制工作任务,不断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过职能分工,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制定工作计划,使应急预案的制定具有针对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制定电力安全应急预案需要收集各个方面的资料和详细信息,也要借鉴国外的应急管理措施和经验,然后进行风险判断和分析,对自身情况做出风险分析、排除事故存在隐患的基础上,找出企业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的类型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分析风险存在的大小,最后形成分析报告,将这些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资料。通过以上程序介绍,对可能会发生的、危害性比较大的事故要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应急处理预案。电力企业之间应该经常组织交流,互相吸取对方的先进技术或者管理方法,但不可以照抄照搬,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有所取舍,借鉴同行的经验及管理方法是非常宝贵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分析,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在实施应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5 应急管理的实行
5.1 建立三个保障体系
在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的过程中,需要三个体系标准加以保障,即目标体系、组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目标体系是对应急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推进中要达到的目标。组织体系是明确各个部分或者各个层面的管理者,能够承担领导责任,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管理意识,提升工作质量,同时也要将各项工作按标准化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推行采用的考评办法,依据考评内容核实工作质量,通常使用的是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
5.2 加强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的推行也要加强风险管理,比如加强风险识别体系、风险预警体系、紧急处理体系以及应急公关体系等。2010年,在渤海出现的“麦莎”台风,给周围临海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一些卸船设备被台风刮入大海,这就是风险管理没有做好,对台风可能造成的危害预计不够,台风造成周围电力系统的损害的预警系统没有做好。
5.3 人员工作素质
在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者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激发工作人员潜力,使工作人员处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并要求员工有安全生产意识,使工作人员面对紧急情况都有应急处理的能力。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认真实干,掌握工作主动权,对工作认真负责,提高事故预警分析能力,提前将一些不稳定或者不安全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工作时保持头脑清醒,时刻警惕,使电力的安全运行状态时刻保持,使企业安全稳定发展。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四川某一电厂机组破坏非常严重,电厂及时采用应急方案,工作人员在艰苦的条件和不顾个人安危的情况下投入工作状态进行抢修,使机组顺利恢复运行,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奥运会举行期间,南方很多地区遭受台风以及洪涝灾害,电力设施受到严重损坏,各地区电力企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实行应急预案,在短时间内使电力恢复正常运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损失减少到最低。
6 应急管理在电力使用中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建立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是企业安全顺利发展的需要,使事故减少发生率,对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有效提高。电力应急管理实行的优点有:确保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安全基础设置;在突发紧急情况出现时,减少管理层的干涉或者中间环节简化,以免逐级上报情况而耽误时间,有利于安全管理控制;改变传统的管理层比较多或者垂直管理模式,将信息的上报通道尽量缩短,以提高工作效率,越及时地解决问题越能减少伤害。比如,在台风冲击电厂时,如果紧急管理工作做到位,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损失。2008年年初的一次暴雪中,贵州中部地区电网受损严重,电路故障频频发生,很多电源点都无法发送,多数地区面临停电,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并实行应急管理方案,使贵阳多数地区在短时间内恢复电路,这就是应急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运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7 结语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笔者对电力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虽然目前电力的供应和需求还会存在很多无法预料事故的威胁、自然灾害时常会发生、电力设备使用机制不健全等都会对电力的安全使用形成威胁,但是只要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电力工作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并不断学习现代电力管理知识,对事故的风险预测能力不断提升,就能保证电力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建立全面有效的电力应急机制,加强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磊.电力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措施分析[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谢楠楠.电力企业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
技日报,2014,(12).
[3] 雷奕明.浅析电力的安全使用和应急管理措施研究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3
针对目前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所存在的不足,可总结为三个字,分别是“松”、“软”、“虚”,“松”即管理力度不足,“软”即处罚不够严厉,“虚”即工作流于形式。
(一)松———管理力度不足大型医院人来人往,密集度非常大,如果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火灾隐患长期存在,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部分大型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未能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既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条例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日常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纰漏。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助长了部分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即便是发现了所存在的消防隐患也不加处理,致使消防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严重威胁着医院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软———处罚不够严厉责任岗位制度与责任追查机制是保证大型医院消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双重保障措施,然而目前部分的大型医院若非未建立责任岗位制度与责任追查机制,则是执行力度不足,令不行,禁不止,这是处罚不够严厉所直接导致的负面效果。医院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氛围过于散漫,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之上,纸上谈兵,而难以深入落实到位。处罚不够严厉,一旦医院发生火灾,难以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震慑作用不强,致使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屡屡出现。
(三)虚———工作流于形式由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在工作当中对自身的要求较低,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杂乱无章;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工作交流,就工作情况交换意见;墨守成规,单纯地依靠既定的消防安全管控制度解决问题,当新问题出现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大型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是导致消防安全隐患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述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所存在的不足,提高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需要从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加大消防应急管理宣传、配备先进的消防技术等方面着手,以期全面提高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一)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是保障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的必然途径与基本措施,根据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进行补充与完善,组建消防应急管理小组、消防应急机动小组、消防指挥小组三大机构,进行统一的调度。一旦医院发生火灾,三个小组的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集合完毕,各司其职,以既定的消防安全应急方案为指导,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医院人员的集中点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抢险救灾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将损失降低最低。同时,在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高检查的频率,督促管理人员落实到位。
(二)加大消防应急管理宣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医院建筑内部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可以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的。加大消防应急管理宣传需要彰显出其实效性的特征,以显示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而非喊口号式的宣传。首先,强化来医院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的常识。其次,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力度,落实自我疏散逃生以及协助患者逃生等,将消防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配备先进的消防技术作为医院灭火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系统,消防水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因为消防供水系统平时维护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管网水压不足,甚至是管内根本无水的问题长期存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供水系统的实用性便大打折扣,影响抢险救灾工作的进行。因此,建议安装消防水压远程监控系统,以实现对各个消防水系统末端,包括喷淋装置、屋顶消防栓等部位水压情况的实时监控,既可预防因水压过大而导致管道破裂的问题,又可避免水压不足的消防安全隐患,如果管内的水压情况发生异常的变化,消防水压远程监控系统可自动报警,并且进行调压的操作,测试增压泵能力,对大型医院内的全部消防水系统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
三、结语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4
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1、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基层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针对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建立健全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对于已制定的应急预案,要及时进行修订。
2、建立应急预案备案审查制度。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市局《关于做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备案工作,解决在预案编制和管理上存在的质量不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同时,对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要实行逐级备案制度。
3、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依托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平台,市局将与重点县区、企业联合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功能演练;各县区、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把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纳入日程,各县区局在年内应组织一次综合性或专业性演练,高危企业在年内应组织一至二次应急演练。
二、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
1、强力推进重大危险源监控报警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4月底前,县区中心端与市中心端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控报警与应急救援指挥软件联通兼容;6月底前,纳入监控范围的重点企业必须完成内部监控系统建设,并与县区中心端联网,实现市、县区二级实时监控报警;10月底前,市县区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要完成重点监控企业的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年底前,应急救援指挥功能全面实现。
2、全面掌握应急资源。对应急救援队伍、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救援装备、物资、技术专家等资源情况进行普查登记,掌握各类应急资源,为应急救援和应急平台建设提供保障。
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督促救护队按照《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整体素质。
2、积极指导救护队开展专门的救援技能训练,配备相应装备,拓展业务范围,实现一专多能,提高综合救援能力。
3、调整救护队救护服务范围,做好救援服务协议签订工作。指导救护队要立足服务,深入实际,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督促救护队对协议服务企业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对不按照规定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的救护队,取消其签订服务协议资格。
4、加强救援服务协议签订工作的检查。救援服务协议的签订除作为企业申办和延续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外,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没有按要求签订的救援服务协议的,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5、继续协调组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继续购置钻机等应急救援设备,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
四、加强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把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知识作为一项内容,纳入三级教育体系。进一步配合做好宣教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各县区应急管理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应急意识、知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宣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等知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食堂管理 工作规范 食品安全 制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20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追求生活质量与健康长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健全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身体健康及社会和谐。集体食堂是大量人群集体用餐的地方,具有原料品种多、即食性强、工艺流程繁杂、烹饪方法多样、可控性不强等特点,其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就更加复杂。因此,职工食堂严格规范食堂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基层食堂食品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工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多数企业的后勤服务实行了社会化管理,企业职工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改革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管理制度、所有制度的改变,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一)食堂经营者过于注重经济利益
在很多企业,食堂一般采取的都是个人承包政策,将食堂的经营权限承包给个人或团体。这样一来,在食堂经营的过程中,承包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压缩成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管理混乱、卫生堪忧。由于监管困难,且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食堂承包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极少更新、添置设备和改善卫生条件。《劳动法》施行后,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一些食堂聘用文化层次较低、卫生意识淡薄的临时人员。部分食堂新聘人员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培训,甚至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
(二)食品安全监管流于形式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落后。缺少企业化管理的经验,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细节引导,相关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管理松懈。单位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够细,没有层层落实到个人等问题,在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垃圾排放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不健全
尤其在食物中毒高发的季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存在涉及人数多、发病快等特点,但由于很多职工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没有在事发前启动预警机制,事发后的应急机制很不到位,往往手忙脚乱,仓促应对,影响处置的效果。同时,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一些单位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教训等方面反思不够,不能有效地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推进食堂管理工作规范的重要意义
食堂管理工作规范是指餐饮组织依据企业管理的运营框架或流程,用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和数据化的方式对职工食堂的日常管理进行改革,实现管理过程的井然有序和组织配合的协调高效。职工食堂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规范化运作,在职工食堂的成本核算、食品制作、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以实现低价位、高品质和优质服务。职工规范化管理的出发点是职工的需求。与其他以盈利为目标的餐饮企业不同,职工食堂追求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价值目标的最大化。食堂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服务性。这主要是因为职工食堂会跟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安全以及正常工作息息相关。站在某种意义上分析,员工食堂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不仅是员工从事正常生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食堂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提升食堂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三、实现食堂管理工作规范,确保食品安全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进一步推进食堂管理工作的规范,从事食堂管理工作的人员可以深入在员工基层中广泛征集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职工食堂管理制度。从而严格规范食堂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食堂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提高安全意识,在思想上重视食堂管理工作
思想决定行动。职工食堂负责人一定要从思想上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食堂事小却关乎全局。在当前的食堂管理思想认识上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重视不够。二是思路不清,不知道怎么抓、如何管。后勤部门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食堂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到食堂管理的重要性,并将食堂管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范畴,一是要重视食堂卫生环境的建设,要争取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窗明几净的用餐环境;二是要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整改,针对各种违法、违规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从而坚决防止和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三是要建立起水、火、电、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食堂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事前、事中监督,还应该做好事后的处理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实行职工食堂饮食经营准入制度。
食堂经营部门要建立餐饮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投资能力、资质信誉以及道德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并择优选定,坚决杜绝有其他不正之风发生。明确质量要求和处理处罚办法,严把卫生准入关。职工食堂在采购正常使用的主副食品时,必须要到合法的经营单位采购饮食物资。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对大宗饮食物资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零星饮食物资也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
2.建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至关重要。为提高全体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为样本,制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到所有部门有制度、所有工序有规范、所有岗位有规定。
3.贯彻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为使食品从业人员自觉达到食品卫生的良好水平,每年安排食堂全体员工培训,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为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培训应着重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严防食物中毒,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且只有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探索方法,创新机制,铸就食堂食品安全防护墙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
职工食堂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和操作手册,切实加强培训,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切实做到“心中有数、程序熟练、处置得当”。
2.实现全方位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社会化经营管理、对外承包的职工食堂的监管,特别是对外承包经营的职工食堂,要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绝不能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6
(一)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情况
一是根据旅游行业特点,全年局内部开展应急演练一次。二是规范值班应急值守工作,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坚持实行由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双人双岗值班制度,制定了值班工作人员责任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同时,完善了节假日期间的24小时值班制度,还要求各股室负责人上班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空岗,手机保持24小时开通,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网络畅通,切实保障了我县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各涉旅单位开展安全自查整改工作,对全县旅游行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重点加强了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中秋国庆时期、党的“十”期间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了全年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制定了《县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旅游高峰期安全处置预案》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三)应争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员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10余人的应急小分队,积极做好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二是强化了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及时消除隐患;三是做好了应急管理日常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提高了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意识和实战能力。
(四)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情况
在全县旅游行业内积极开展了应急知识学习宣传活动,组织旅游从业人员认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安全法律法规,让员工掌握应急常识和应急措施,增强了防灾避灾意识和技能。
二、存在问题
经费不足,用于应急救援的投入有限,难以组织大范围的应急救援演练。
三、2013年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1、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有关应急预案体系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动态监管,使各旅游单位的应急预案与旅游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